㈠ 如何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研究课题
1、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实现音乐学习方式最优化 2、音乐课堂(欣赏课)的有效提问研究 3、多回媒体课件在答音乐课堂上的有效运用研究 4、(农村学校)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5、小学音乐合唱课的实效性讲究 6、低年段音乐教学的故事导入模式研究。
㈡ 我国中小学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主要有哪四大模式
在我国现行中学音乐课教学中,主要有传统型、封闭型、单一型等三种类型存在于教学模式中。
(一)传统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突出教师唯我独尊的地位。采用这种模式教学,教师大都在课前拟订了详尽的授课计划,使用现有教材,并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一旦学生的反应与预定的答案相异,或偏离教师的思路,教师便马上加以纠正,以保证课堂教学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宰一切,学生洗耳恭听,气氛严肃枯燥,学生机械地接受教师的传授,想方设法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学生的任务就是被动地听,被动地做,只需死记硬背,而不需要思考。因为一切答案和要求都是现成的,甚至于对一些音乐作品的理解上,也是教师给分析表达清楚的,教师认为不需要也不应该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种教学模式往往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获得的也是一堆“死”知识,缺少对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过程的真实体验,使本应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这种教学的全部过程和目的,就在于如何有效地将知识灌输到学生这座仓库中去,衡量教学的效果又在于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而全然不顾学生作为有人格,有生命的主体,忽略了学生的兴趣、情感、思维和自我表现等能力的培养。
㈢ 如何有效开展农村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研究
音乐教学作为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促进、辅助作用。但在当前的农村教育中却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功效。作为音乐教师对于农村小学音乐课该怎么教,学生该如何学是值得下功夫研究的。下面以笔者的学校为例来谈一下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学。
一、结合学生实际,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课中“动起来”。
目前音乐课的教学“以唱歌为主”的单一模式并没有得到改变。许多音乐教学形式单一,千篇一律。“师生问好——发声练习——节奏训练——教授新课——分组练习——课堂小结。”陈旧的模式得不到更新、变化,仍然还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唱,完全失去了音乐课的特色,更谈不上音乐课的“美”。根据笔者所在学校做出调查如下图所示:
总数
(人)
喜欢唱歌(人)
喜欢跳舞(人)
喜欢聆听(人)
六年级 53
15
19
19
五年级 61
20
20
21
在小学阶段高年级中,学生所喜欢的音乐形式已经非常广泛。根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地位这一教学原则,我们农村的学生完全具备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音乐单一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笔者在授课中努力结合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即把歌、舞融合到一节课中让学生“动”起来。例如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并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例如在上二年级欣赏课《钟表店》时,请学生随着音乐的第一段有节奏地模仿各种各样的钟做动作,如眨眼的猫头鹰钟、点头的小鸡啄米钟、摇摆身体的不倒翁钟等,来表现出时钟均速走动的节奏;在学习歌曲《不再麻烦好妈妈》中,笔者带领学生创编动作,加入简单的几个模仿动作“穿衣服”“叠被子”“梳头发”,这样学生就会更快的掌握好这首歌;在学习《外婆的澎湖湾》一节中我们加入了相同风格题材的流行音乐歌曲《童年》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表演舒伯特的《摇篮曲》中我们可以在教学时讲述音乐家的小故事让学生快速领略音乐家的伟大等。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作为一名农村音乐教师更要积极地带领学生感悟音乐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二、结合农村实际,逐步渗透音乐理论知识学习。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千篇一律地去学唱去聆听,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唱怎样听,还要教会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唱为什么要这么听。《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及目标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但是,面对农村学生的音乐零基础,笔者作为该校第一位专任音乐教师,在所授的每节课中都安排了5分钟的“小小音乐理论家”这一教学环节来给学生补充音乐知识。笔者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音乐知识小口诀。比如终止线:“一根细。一根粗,放在曲子最后处,小朋友,要记住,看见它俩就结束”。连线:“身子弯弯像座桥,有长有短有大小;桥下音,若不同,千万记住唱连贯;桥下两音,若相同,合成一音飞过桥”。顿音记号:“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等等一些浅显的音乐理论知识。只有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这些简单的音乐小知识,才能用感情去体验去把握歌词语调、语气的轻重缓急,从而才能识记住节奏型与各种表情记号。
三、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展示学生的才能。
开展活动是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尤其表现在音乐教学反馈上,其中演出舞台就是学生汇报音乐知识的阵地。所以农村学校更应该积极地为孩子们构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信,感受音乐艺术的巨大魅力。因而,在每年传统的庆六一汇演、元旦文艺汇演的基础上,我校又开设了“西林西小学少儿歌曲大赛”。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音乐感受力、表现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我校积极把传统的兴趣小组教学(音乐舞蹈小组)推向高潮,每个班的学生都表现的非常活跃,力求为自己所在班级争光。另外,我还在学生中选拔了一批乐感较好的学生成立了“西小合唱团”,虽然只在声音上加了顿音演唱的技巧,只在表现方式上加入了轮唱。但在街道教师节文艺汇演中所展演的我校校歌得到了全场一致好评。所以,音乐展示活动的丰富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音乐才能的实践舞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情操。
四、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感悟音乐。
农村小学虽没有城市小学那么好的条件,比如高档的多媒体音响设施、门类齐全的乐器等,但是,农村小学却拥有纯朴的大自然,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这就是一切艺术的源泉。我们完全可以就地观察,用最原始的节奏和最简单的舞蹈来表达我们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优势,我们的学生不需要去学习很多种乐器,不需要有多深厚的演唱功底和舞蹈技巧,他们只需要在大自然中表达,在大自然中体会,在大自然中感悟快乐幸福的生活。例如,在教唱《故乡的小路》一节中,我引领学生观察着各自村口的小路,同学们在音乐的想象中唱出了对家乡热爱的思想感情。
五、农村专任音乐教师要坚持不懈、终身学习。
笔者从大学直至今日,特别庆幸的是能与音乐为伴,树立教育为己任。较之过去相比现在的农村艺术课程地位已大大提高,所以我们更要时刻保持坚持不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更要不断地苦练基本功,在提高自己演唱、演奏等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加强音乐理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为把我们的音乐课上的更加完美而努力。
农村这片土地让我的音乐梦想得以施展;教育这个舞台,让我发挥的淋漓尽致。我愿将我对音乐的热爱感染给我的每一个学生,我愿带领我的学生走进真正的音乐殿堂,我更愿将音乐教学这朵鲜花开得更加灿烂!
㈣ 小学音乐教学研究主题都有哪些
小学音乐学科围绕“变‘把歌唱会’为‘把歌唱好”和“音乐欣赏教学中感,性认识回的建立”进行主答题教学案例研究。小学音乐学科之所以选择这两个专题,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加强基础性内容的教学研究
从教学领域上看,歌唱属于表现领域,欣赏属于感受与鉴赏领域,两者都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基础,性内容。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性内容的教学研究。
2.针对课堂教学现状进行研究
唱歌教学停留于“把歌唱会”、对欣赏教学忽视认识是我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歌唱教学设计水平和音乐思维训练能力。
㈤ 探究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开展快乐教学
在传统音乐课堂中,教师往往作为演示者,先教给学生认识音符、旋律等,接着再让学生模仿或欣赏。虽然这种模式也能让学生学到音乐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方法,但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往往不高,自然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人们的那种震撼人心的美。新课标指出:“音乐教育应以激发学生的音乐灵感、触动学生的音乐感受为目的,让学生走进音乐,热爱音乐。”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巧妙地把游戏融入音乐教学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音乐、领悟音乐,是音乐教学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在情境化的游戏活动中,音乐自然而然地传入学生的耳中,使每个音符在学生听来都更加具体生动。
一、通过音乐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富有无限魅力的听觉艺术,如果在音乐课堂上只是听歌、唱歌,那就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独特功能。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合游戏形式,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1.角色表演游戏
小学音乐的教学内容富有情节和故事性,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个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情境编创和角色表演的游戏活动。比如,在欣赏《三只小猪》音乐时,因为乐曲本身就是一个故事,这时让学生在听完音乐之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学生戴上头饰,用稻草盖房子、用石头盖房子……全然地参与到音乐的童话情境之中。
2.比赛游戏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也有着很强的竞争好胜的心理。在音乐教学中设计一些适当的竞争比赛类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机,成为他们主动探究音乐知识的动力。例如,在学习《江南小调》的歌曲时,教师先播放音乐,再让学生猜歌曲的名字,并给予相应的赞赏和奖励,孩子们就都会踊跃思考,积极参与,这样以竞争的形式,加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可以说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种可取的好方法。
3.活动游戏
如果只给学生讲枯燥、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学生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富有趣味性的游戏符合小学生的成长心理需求,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在欢快的活动中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例如,在节奏练习课中,设计小动物走路的音乐游戏,当教师说:“小兔子来了。”孩子们就以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姿态走,并在嘴里说着“跳跳跳”,节奏呈跳跃状态;教师说:“大熊猫来了。”孩子们立即憨憨地手脚并用,慢慢地走动,嘴里说着“走走走”,节奏沉缓;教师说:“小鸟来了。”孩子们马上张开“双翅”,嘴里说着“飞飞飞”,节奏轻盈明快……在这种小学生模仿动物走路姿态的节奏游戏中,让学生快乐地感受到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的不同节奏。
二、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道德情操
如今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娇生惯养的较多,所以有的孩子性格相对会比较自我,不善于和同伴交往和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通过音乐游戏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道德情感,促进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例如,在开展音乐游戏《钻山洞》时,学生两人一组搭山洞,然后其他学生一组一组地从别人搭的山洞中钻过去后,再在出口搭建起另一组山洞让其他组的学生通过。在这个集体游戏过程中,同组学生协作搭好山洞让其他同学方便通过,同时又相互合作成功钻过其他组搭好的山洞。使学生意识到只有大家共同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健全了学生的个性和人格。
三、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游戏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音乐游戏进行教学,不能只追求课堂表面上的热闹,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首先,要注意游戏活动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其次,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游戏,让孩子们都能在音乐课堂中轻松、愉快地唱歌、玩耍、跳舞,从而使孩子们喜欢音乐,爱上音乐;最后,在游戏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游戏作为音乐教学的一种手段,需要我们教师灵活自如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课堂中。将游戏的趣味性和音乐的知识性有机结合,利用游戏启发学生创编音乐,发展音乐,为达到寓教于乐的音乐教学境界而不断努力。
㈥ 小学音乐课题研究可以有哪些
1、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实现音乐学习方式最优化。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语言、感觉等各个感官的刺激,同时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味、嗅、触觉,使学生的多感官(眼、耳、口、鼻、肢体)受到信息的刺激
2、音乐课堂(欣赏课)的有效提问研究<可分低中高年段进行>。欣赏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养成正当的态度,培养正当的兴趣,以指导人生的行为。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浓厚求知的兴趣。自然科学的精密学理或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哲学上的深邃思想和逻辑论证,一皆来自研究的兴趣和对真理的无限欣赏。
3、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上的有效运用研究。多媒体课件,简单来说就是老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创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
4、(农村学校)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与研究。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
5、小学音乐合唱课的实效性讲究。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
(6)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研究模式扩展阅读:
实施课题研究流程:实施课题研究,主要是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概括结果。
1.认真搜集资料。一是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进行资料收集;二是设计科学、明确的搜集资料的工具;三是采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四是按计划进行收集和采集基础材料和原始数据;五是注重资料、数据的客观性。
2.制订调查计划。通过调查手段搜集资料,必须搞好调查计划设计。设计调查计划内容包括明确调查题目、阐明调查目的、选定调查单位、规定调查规模、研究调查对象、说明调查方法、编写调查提纲、拟定调查顺序和时间安排等等。
㈦ 小学快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哪些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构建和实施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二、改革目标
1、目标多维
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学生认知方面的发展,还应包含学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征的形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因此,新型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诸如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价值观、品德、审美情趣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2)掌握学科思想方法与学习方法——过程方法目标;(3)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科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
2、多元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更多的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唱主角,学生当听众,缺乏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丧失,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新型的课堂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全过程,师生实现交流、互动,在共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在教学中是合作的伙伴、交心的挚友。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多元互动成为教学的亮点,只有多元互动才能产生教学的共鸣,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最大的教学益。
3、以学定教
学是教学活动的本源、基础与条件,教必须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完全取决于能否按照学的客观规律而施教,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因学论教”。其一,课堂教学的内容、方法及结构模式,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来筹划。其二,课堂教学要渗透学科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只有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才能产生积极的整体效应。
4、方法优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风格等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一方面倡导“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科学把握好和运用好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该遵循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实践为主线能力为目标;育人为主旨。
三、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才能,发展其个性;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满激情的课堂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还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的权力。
——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学生心理安全方面,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既不拘泥于教材,又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表现在思维空间上,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不能轻率地否定学生的探索;表现在教学结果上,不满足于课本、权威、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过程性原则。要改变过去把现成的结论直接告诉学生的简单做法,课堂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主转到引导学生探求未知上来,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加强思维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挑战性原则。教师要倡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三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敢于向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敢于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于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质疑权威的结论等。
——差异性原则。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这种差异性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方面。通过实施差异性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㈧ 小学音乐的课题研究有哪些
1、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实现音乐学习方式最优化。
2、音乐课堂(欣赏课)的有效提问研究。
<可分低中高年段进行>
3、多媒体课件在音乐课堂上的有效运用研究。
4、(农村学校)小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5、小学音乐合唱课的实效性讲究。
6、低年段音乐教学的故事导入模式研究。
(8)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研究模式扩展阅读: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
(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
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
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
(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
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
三是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