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英语老师对课堂革命的认识

小学英语老师对课堂革命的认识

发布时间:2020-12-16 02:34:03

1. 如何开展小学数学课堂革命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摘录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两个课题为中心来版展开:一是“权从勉强到学习的转型”;另一个课题是教室中“倾听关系”的形成。 “勉强”与“学习”的区别在哪里?最初的回答很平庸,如“勉强是强迫去做

2. 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

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日前,教育部长陈宝生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革命”这一概念引发了教育工作者的热议。
有人认为,这一论述吹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看看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怎么说。
专家视角
厘清课改的四个问题
陈如平
开展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明晰:要明确“为什么革命”,要清楚“往哪儿革命”,要明确“为谁而革命”,要清楚“该怎么革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领域。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我国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这种变化与理想中的课堂教学还有一定差距,与期待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太匹配,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具有改进空间。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攻克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难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成为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陈宝生部长关于“课堂革命”的论述,展示了在教育改革的关键阶段,教育人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精准识别教改突破口的智慧,以及攻坚克难、真刀真枪、敢啃硬骨头的决心。

但是,课堂革命不是朝夕之事。它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既要有理念层面的革新,也要有实践层面的探索,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开展课堂革命首先需要明晰以下几个问题:
要明确“为什么革命”。首先,它是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要求。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标志着课程改革由全面实施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和核心工作。其次,全面深化课堂改革是顺势而为,符合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新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了学校层面的教学改革。日本2002年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掌握基本内容和发展个性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芬兰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前几年芬兰明确提出“基于现象的教学”这一新概念,主要将以多学科、基于现象、基于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再次,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课堂教学呈现出新样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原住民”的增多,传统的课程边界、学校边界以及求知边界被打破了,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初见端倪。这些因素都促使课堂教学不得不改。
要清楚“往哪儿革命”。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教育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推进提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对当前课堂革命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其中,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宏观描述,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重大问题的微观定位。两句话放在一起,完整地体现了课堂革命的方向。
要明确“为谁而革命”。课堂革命毫无疑问首先是为学生而“革命”。它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基本取向,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课堂的最中央,为学习者提供多样、灵活、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其次,课堂革命要为教师而“革命”。“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教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主力军,然而也常常成为教育改革的“弱势群体”。课堂革命必须要改变教师被动接受的局面,在改革过程中既要为教师“松绑”,也要调动教师的参与性,提高教师的获得感。再次,课堂革命要为学校而“革命”。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学校在改革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要积极投入教育改革浪潮中,为改革铺路搭桥,另一方面还要应付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检查,以及来自社会、家长对于升学的期许,这些都无形中让学校扮演着“黑脸”的角色。因此,必须减少名目繁多的评比,不按分数给学校论资排辈,要为学校“降压”,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增强学校对课堂革命的认同感。
要清楚“该怎么革命”。 课堂教学改革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这一特殊情境下就会变得尤为复杂。课堂革命要想改得准、改得稳,离不开科学的方法论,需要把握和处理好几组重要关系:第一,处理好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探索之间的关系。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辅相成,课堂改革进入深水区,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以保证方向不偏离正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维已经使课堂教学很难顺利到达改革的彼岸。但是,基层探索的实践意义也不容忽视,需要因时因地灵活制订改革方案,根据自身实际探寻更加合适的道路;第二,处理好整体建构与重点突破之间的关系。课堂革命涉及学校诸多领域的协调和配合,需要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整体建构。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又要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和重要领域,实现重点突破;第三,既要雷厉风行又要持之以恒。课堂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等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既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同时又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信念。
|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教研视角
向志愿者学习课改
徐明
真正的课堂革命既是“群众的革命”,必须唤醒校长、教师的使命感与工作激情;又是“有序的革命”,必须提出具体、可实现的目标与任务;更是“专业的革命”,必须付出更多的科学理性与专业精神。
课堂变革的基础性、广泛性,决定了真正的“课堂革命”绝不是少数人的“精英式”革命,而要寄望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但是,课堂革命的深刻性、复杂性,又决定了真正的课堂革命不能指望同步推进、限时完结,而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甚至还只能“烂泥萝卜揩一段吃一段”。
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没有全体一线校长、教师积极主动广泛的参与,任何课堂革命不过是少数人的孤芳自赏;另一方面,限于校长、教师现实的态度、能力,没有少数人的带头示范和专业人士的指导跟进,任何课堂革命终将是不彻底的革命。事实上,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人有强烈的“革命意识”,却少有“革命行动”,而另一些人表面上虽有“革命行动”,却在根本上是敷衍的态度。至于“革命的技术”“革命的方式方法”,则是又一个更加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这样看来,如果用“奥卡姆剃刀”原则对课堂革命进行尽可能的简化,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广大的一线校长和教师到底想不想、会不会革命?
对这一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不少指导意见,许多专家更是出了不少主意,支了不少新招。但坦率地说,要么“橘生淮南”难以推广,要么自说自话。在此情况下,我想,我们的眼光能否跳出学校,甚至跳出教育,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干的。
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也可以说是最不应该营利的公益。仅就公益的目的性、实效性而言,与教育最为相近的部门当属各种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机构,特别是各种社会关爱性质的志愿者组织。
学校是通过知识的输送与人格的塑造传递人类最为基本的爱,各种公益组织是通过具体任务、目标的达成传递人类最直接的爱。如果说公办学校是爱的公益传递的“正规军”,那么某种意义上说,各种志愿者组织就是爱的公益传递的“游击队”。在课堂革命问题上,特别是在促进校长、教师“想革命”“会革命”问题上,我们可以向志愿者学些什么呢?
一是更激励人心的使命感。观察、研究当前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者,普遍有热情的投入、不怕苦的精神。特别是随着社会开放度日益加大,一些普通教师也加入到各种志愿者组织之中。我们发现,也许这些教师在学校很年轻、很普通,可是在志愿活动中却更投入、更有奉献精神。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曾观察、研究那些来自不同行业、具有不同背景的志愿者,得到几乎一致的答案是:因为在现有工作岗位上,他们看不到太大的挑战,得不到什么成就感,没有足够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在现有的工作中感受不到使命的召唤,有的只是利害权衡。既然远大的使命能够唤醒一名普通的甚至平庸的人投入志愿服务之中,那么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如何在课堂革命中看到使命的光芒?
二是更具体、可实现的目标与任务。任何革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1862年美国就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如今美国的种族问题依然时常牵动社会的神经。但是,毕竟一步一步从解放奴隶到黑人选举权,美国的种族问题正在不断解决。再看各类社会公益组织,从关注艾滋病到母亲水窖,从红十字救助到留守儿童之家,其目标任务无一不是很具体、可把握、可操作。比如教育公益组织“真爱梦想”为了培养“自信、从容、有尊严的中国人”,没有提多么宏大的构想,而是开发了边远落后地区学生普遍缺乏又极受欢迎的“去远方”“理财”等课程,通过这些具体课程目标的落实,接近组织的终极使命。这样看来,意义宏大的课堂革命,也可以从教师和校长可把控、可操作的具体任务做起。只有这样,革命才会有真正的“根据地”。
三是更专业的管理。由于一般的社会公益组织都是由有实力的爱心人士和组织投资、筹款组成,所以日常管理理所当然由这些骨干负责。人们普遍认为,由于志愿者都不领取薪水,他们能来做事就很不错了,因此很难太严格要求他们。可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专家指出,“事实上,志愿者的性质正从一个乐于行善的业余工作者,逐渐转变为一个受过良好训练、具备专业知识的不支薪的专业人员”。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公益组织之一——美国红十字会,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聘请了专职经理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要真正开展课堂革命,没有专业的指导和培训,所有的革命都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总体而言,真正的课堂革命既是“群众的革命”,必须唤醒校长、教师的使命感与工作激情;又是“有序的革命”,必须提出具体、可实现的目标与任务;更是“专业的革命”,必须付出更多的科学理性与专业精神。或许,这就是越来越多活跃在各种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们,为我们上的有关课堂革命、有关校长和教师“想革命”“会革命”的最好一课。
| 作者系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3. 最早提出课堂革命的谁

9月8日,陈复宝生部长发制表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在文章中提出了“课堂革命”的重大改革命题,全国课改人为此欢欣鼓舞,热血沸腾。此时此刻,我最想对那些已经出发在路上的“课堂革命”先行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2001年
国家开始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新课改从发起至今,一直在艰难中前行,无论是科学教育价值观的重新确立,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还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都经历
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些人评头论足,坐而论道,甚至阻碍改革,让改革在困境中一路爬坡。在这十几年的改革中,有一群最值得我敬仰的人,他们就是一直坚守在
教育改革的第一线,不断探索新课改路径的中国课改先锋队,这些人包括,长期支持课改的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长期推动课改的教育局长和他所带领的团队,长
期研究课改的教研和科研人员,长期坚持在课改第一线的校长和教师,长期为中国课改鼓与呼的新闻媒体。他们扎根实践,不讲空洞理论,直指课堂,做而论道,他
们的思想和实践正在深刻的改变着中国教育,应该说,他们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杀出了一条血路,是教育届最可爱的人。

4. 课堂革命是什么意思

就是课堂改革。
上课时运用新方法模式。

5. 教育┊ 什么是“课堂革命”,为什么要“课堂革

当代课改正走一条“新高考驱动新课改,新课改构筑新课堂”的路子上,陈宝生部长所言的“课堂革命”正是实现这一课改新思路的一把利器。当代“课堂革命”的实质是要实现“四重革命”:目标革命、动力革命、方式革命与文化革命。在目标革命上,课堂要实现从“知识核心”目标向“学生素养核心”目标的转变,将教学关注点真正转移到“立德树人、全人发展”的科学目标定位上来;在动力革命上,要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动力弱化问题,甚至要将之置于高于“教法优化”的位置上来,要切实突破单纯知识学业负担对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抑制,善于用活知识教学来催发学生源自心灵与精神的学习自能量;在方式革命上,要突破知识传授式教学的枷锁,真正落实“3P”教学,即基于问题的教学(Problem)、参与型教学(Participation)与基于项目的主题教学(Probject),凸显知识获得“过程”的魅力与价值,构建过程为本的新教学;在文化革命上,要强调课堂的“生活”属性,将课改视为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学生课堂生活的质量、状态,将课改种子嵌入到课堂生活的细胞与基因中去,让课改的洪荒之力在课堂生活世界中引爆,力促全面、深刻、立体的“课堂革命”发生。

6. 网易云课堂有个300多块的英语口语革命课程如何有没有参加过的

我买来过,说实话真的很差,别说300了,自3块钱都不值。
1.没有退费机制,被骗连哭都没地方哭
2. 300块给你就是一堆错误连篇的ppt,和大学生假扮的外教直播(还不一定有,说什么要选出优秀学子才送)
3. 所谓后续服务,就是一个禁言的qq群,还有一个随时能踢你出去的微信群
兄弟,说了这么多,你自己想想吧

7.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有哪些困惑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摘录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两个课题为中心来展开:一是“从勉强到学习的转型”;另一个课题是教室中“倾听关系”的形成。
“勉强”与“学习”的区别在哪里?最初的回答很平庸,如“勉强是强迫去做,而学习是主体性”等。后来,给出意味深长的答案。例如,有回答说“勉强意味着不断地结束”,“学习总是在准备开始”。学校中的“勉强”总是让人联想起“完成得很好”这样的结束语。与之相对,“学习”是“准备开始”,“学习”没有终点。一次学习会引出下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再次引发新的问题。通过学习开启了未知的世界,越学习就越广博,无穷无尽。再如,回答“勉强是一级一级上台阶式的直线的、单项组织的。”可以说,“勉强”是通过“制度化的时间”来组织的,而“学习”是“身体性的时间”来组织的,在未知的经验与已知的经验循环之间,在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经验之间循环。“勉强”是以程序性的时间来组织的,而学习是以项目化时间来进行的。

为了实现“活动的、协同的、反思”的学习,就要在教室中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一般的学校为了提高孩子的表达力和表现力,往往会以“言说”的教育为中心。但是,在“对话”教育中“倾听”比“言说”重要得多。无论提出的意见多么活跃,如果不以倾听为中心,就不可能改变每个人的认识,就不能让交流更加丰富。与其说学习是一种能动性行为,不如说是扎根于被动性的行为,具有“被动的能动性”的性格。
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的最重要的一步是教师自身要以倾听者的身份立于讲坛。在日本广见小学,所有教师的教学都以录像带记录,并就这些录像展开研讨。教师以怎样倾听和回应每一位学生的心声和低语为焦点开展不断的研修,并逐渐发展为通过教师的倾听行为来探讨如何形成相互倾听的关系。

在多人组成的课堂空间中,只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才能产生相互倾听的关系。

佐藤学的看法是:在学生中培育相互倾听的第一要件是教师自身悉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除了教师自身成为出色的倾听者、培育相互倾听关系之外,别无他法。他指出,当有的教师发牢骚说:“我班上的学生一点也不想倾听”时,他无意之间流露出自己不愿意倾听学生的心声。

善于倾听的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言,完全接纳每位学生的发言,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发言串联起来,使学生们不但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关注,而且他们意识到:通过其他伙伴的发言,自己的回答得到了延伸。当每个人的发言都建立在其他人的思考的基础上,课堂上的观点就如同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
倾听学生的发言意味着在如下三种关系中接纳发言:一是认识该发言是课文中的哪些话语所触发的;二是认识该发言是其他儿童的哪些发言所触发的;三是认识该发言同儿童自身先前的发言有怎样的关联。他认为其中最可贵的是:这些善于倾听的创造性教师往往不会去区分学生们发言或理解的好与坏,而是不折不扣地全盘接纳。
“每位学生的理解和心得都是无法替代的”信念为前提。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信任和倾听形成了润泽、融合而安全的言说环境,也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倾听关系。
学生们不再拘泥于自己的观点,而是认真地听取、思考和反刍别人的观点,并能够平等地参与交流和探究。他们不再只强调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是在同伴的观点中获取营养成分,来滋养和丰富自己。佐藤学认为,那种固执己见不肯倾听的语言是独白式的,而认真地倾听才能真正走向对话。如果没有经过倾听阶段,即便学生的发言再怎么踊跃,他们意识没有没有发生变化。最初与最后发言的内容之间很难发生质的差异。这不仅阻碍了与他者的对话,阻碍与自己的对话,而且也阻碍了与对象世界的对话。而真正倾听的发言往往是以“听了某某同学的意见后我想到”的方式来展开的,是以他人的语言为媒介生发出来的。每个发言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而形成的。每一个发言所发展的思考促进了自己内部对话语言的产生。其结果是,学生们思考的内容更加真实,他们获得了生动而丰富的经验,他们的认识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超越。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才能真正走向学生话语的和谐交响。

佐藤学通过二十多年的课堂观摩经验总结出:在教学中是否能够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将近七成)取决于能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而教师的经验与学习理论、教学的技能,不过占了三成的比例。

8. 吹响 课堂教学改革的号角,一线教师如何理解,怎样推进课堂革命

你好,一线教师不光得细致的了解书本上的知识,还得与学生沟通,培养兴趣。

9. 课堂革命究竟“革”了谁的命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我们现在推行的高效课堂,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颠覆性改革,我们之所以说是一种颠覆性改革,就是现在的课堂要对传统课堂实现三个颠覆。一是教育立场的颠覆。我们传统课堂是为了少数学生片面发展的所谓精英教育,也是一种功利教育。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我的功德教育。二是教育观念的颠覆。传统教育所遵循的教育理念是,以师为本,以教为本,以知识为本。而我们现在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素质为本。三是课堂模式的颠覆。传统课堂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而高效课堂是把学生看做课堂教学的最大资源,把利用学生当做高效课堂的最重要手段,把预习、展示、反馈做为课堂的基本流程。因此,我们说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新的教育革命。是一场心灵革命,观念革命、技术革命和行动革命。 改革是一场革命,革命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改革,从表面看,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似乎是教育内部的一场深刻变革。但其实质是一场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课堂教学改革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让每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最大化。而不是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的功利主义教育。这种改革必将引起教育评价的深刻变革,必将引起教育文化的重新构建,必将提过课堂这个支点引起教育管理机制的变革,甚至要引起整个教育体制的逐渐变革。 改革实质就是把学生受教育的权利,重新还给学生。那么,还权的过程就要伤害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这些既得利益者就会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我们的改革提出异议。甚至反对改革。那么我们的?这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明确了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在课改的工作中不断破解矛盾。 ——课堂革命“革”了懒惰者的命。把精力放在为少数学生升学上和把精力放在所有学生身上,当然不一样,后者要做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特别是当今,增加校长、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不增加待遇,如果没有一种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负责任的责任感,谁愿意去改革呢? ——课堂革命“革”了懦弱者的命。改革既然是利益的重新调整,就会承受许多压力,有的时候还要承受一些无端的打击,一些人不是不想为孩子做事情,但他们没有勇气承受各种压力和打击,所以,他们会在改革出现阻力和困难时畏缩不前,甚至反对改革。 ——课堂革命“革”了没有良心教师的命。有一些极个别的教师,受利益驱动,不是在课堂上全身心的去搞教育教学,而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课后为学生补课上,这些教师虽然极少数,但影响相当坏,他们没有一颗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良心,总想牟取个人利益,对我们推行的高效课堂持反对态度。原因很简单,一是这种教学方式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编制导学案,要用大量的精力研究学情,这样他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补课,另外,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还有谁去花钱补课呢? ——课堂革命“革”了传统名师的命。传统课堂对课堂的评价是评价教师教的如何,或者干脆说评价教师表演的如何,一些素质高的教师表演能力很强,多次获得各种教学荣誉称号。而现在高效课堂主要是以学评教,看学生学的如何,这样这些教师就要重新调整自己的教学形式,他们由原来的大师变成了和别人一样的学员,所以,他们心里失衡,一时很难转变思想、改变行为。 ——课堂革命“革”了守旧者的命。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太深,观念很难转变,他们在传统课堂上得心应手,而我们推行的高效课堂,要重新构建教与学的关系,要求教师精讲与点拨,他们已经习惯于讲,总认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会,所以,这些教师进入新的课堂模式就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 ——课堂革命“革”了传统专家的命。一些传统教育专家,他们仅仅围绕“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和行动模式框架以及评价体系框架,应该说,他们在教育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他们到处做报告,讲学宣传,推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动策略。而我们目前推广的高效课堂是一种以学为中心的观念体系和行动模式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如果没有一定的教育胸怀,有一些人怎能放弃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呢? ——课堂革命“革”了糊涂家长的命。你要一提出改革,一些好学生家长认为,教师由原来的顾及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少数孩子变成了关注所有孩子,自己孩子的学习肯定要受到影响,特别是小组学习方式,好学生还有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学习,一定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所以他们就反对改革,其实他们不明白帮助别人学习的过程,就是提高自己的过程。更有一些自私的家长,他们怕别的孩子学会超过自己的孩子。一些成绩差一点的家长,也会说,原来教师讲我们都不会,现在教师少讲,我们孩子更不会了,所以也跟着反对改革。 ——课堂革命“革”了传统名校的命。我们不能否定一些名校有深刻的、厚重的文化内涵,有很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一些优秀的人才。但也有相当一些学校,靠的是优越的地理位置,靠政府大量的硬件投入而形成的优质的教育资源,靠掠夺本学区以外的好学苗而成为名校的。这样的学校奉献给社会的升学率,应该说和其他一般学校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一方面,他们就是不改,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够名声显赫,另一方面,改革还要承担风险,再有,该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这些学校,改革的积极性很低。 ——课堂革命“革”了教育科研的命。我们以往的许多教育科研,往往都是在办公室里、在图书馆里,没有真正面对教育的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更很少锁定问题,直指教育最核心的课堂。一些科研变成了专家的事情,与一线教师没有什么关系,一线教师高的教育科研也只是用来评定职称或者评先选优。教育科学很少或者很难转化成教育生产力。而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必须锁定问题,直指课堂,是一种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研究。这样的改革对以往的教育科研是一种挑战和冲击,所以一些从事教育科研的人不愿意搞这些真正的科研。 ——课堂革命“革”了功利主义者的命。功利主义者搞的就是关注少数学生升学的教育,他们不愿意为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投入全身心的探索和实践。因为功利主义教育最简单、最省力,社会也最稳定。以至于绝大多数学生发展不发展似乎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就认为,那些学生没有发展也不是我们教育的责任。他们最怕的是改革影响了升学率,你说,学生会学习了能没有成绩吗?他会说万一没有成绩你能负起责任吗?他们最怕糊涂的家长提出意见,如果你说任何改革都会有一些人不理解,都是正常的,他就会说,如果不改革风平浪静,我们何必找那个麻烦呢?所以,功利主义者不愿承担责任和风险,反对改革。 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是想提过课堂这个支点撬动整个教育的变革,实质就是想让每个学生都同等的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把每个学生应该拥有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在还权的过程中,就会伤害一些人利益。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改革是一场斗争与革命,但由于斗争的性质不同,我们斗争的策略和态度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果属于教育立场的斗争我们就应该旗帜鲜明,丝毫不让。如果属于教育观念的争论,我们一定要做艰苦细致的工作,用正确的观念影响他们。

阅读全文

与小学英语老师对课堂革命的认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