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个人课题 小学体育课堂如何有效渗透品德教育
一、通过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常规、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文明礼貌等教学,让学生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贯通地对学生进行增强体质的品德教学。
例如,在体育课的课堂常规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通过组织纪律教育,促使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又如,在常规教学部分,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学生们积极参与,友好相处,积极合作,相互探讨,合作探究等。”通过一系列的集体注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培养学生尊章守纪的自觉性,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合作探究的集体注意精神。
二、通过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上体育课也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的良好时机。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很多孩子都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有些学生遇到困难就退缩,就躲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体育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严要求,有意识培养他们吃苦的精神,不给怕苦者留有余地,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例如:在耐久跑的实际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意志不坚强,很多孩子都吃不了苦,跑不完。跑到“极点”的时候,就会停下来,以各种理由向老师请假,在遇到此种情况时,教师就要加强对他们的意志品德的教育,通过耐久跑教学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敢于克服困难,与困难作斗争的品德。在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吃苦的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同时在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来锻炼学生的耐久跑,让学生身心去体会:只要通过自己的磨练、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但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更为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为未来艰苦创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通过体育教法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
例如:在跳高教学中,学生怕跳不过,怕摔跤,很多学生由于恐惧心理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克服困难,勇敢大胆,战胜自己等的思想教育,通过言语的激励,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四、通过体育教材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不怕苦,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同时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的优良作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团队合作的优良品质。
例如:在篮球项目的教学中,结合篮球比赛集体性和竞争性的特点,通过篮球比赛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团队配合、充分发挥集体主义精神,让学生在篮球比赛中体会只有靠团队的合作,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成功的。同时通过篮球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教材的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学习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
五、通过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织进行活动的结构。在体育教育中通过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融入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在各种跑的练习过程中,通过不同的组织形式,如练习的次数、练习的距离、练习的速度等组织学生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又如,在各种比赛组织中,对学生进行赛前道德教育,以防止运动员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养成运动员听从指挥,服从裁决,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长期参加这种严格的、规范的、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不仅承担着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学校课间操、课外体育竞赛和课余训练等工作。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德育渗透,同时进行恰当地表扬、鼓励与批评,让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意识,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让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② 如何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效率课题方案
<!--begin-->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陆渡中心小学品生课题组 周秉欣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背景
1.社会现状背景
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与活动是人类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从游戏和活动开始。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其次,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儿童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再由直接经验和体验改变自身认知状态。因此,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低年级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成为必要的手段
《品德与生活》相比于传统《思品》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但是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仍存在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
2.学校教育资源背景
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品德与生活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
2.《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但是必须是来自儿童实际生活的,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部分主题活动,太仓由于地域原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这时应如何将教材与儿童实际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它可以适用于江南地区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中国新课程改革而增加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科。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的本学科课题大都为德育或家校联系方面,反复查询后,发现黑龙江加柯达奇正在研究类似课题,但并非结题。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也研究过类似课题,只是,他们的面较广。而我们准备通过本次课题,加强课堂中的活动的有效性,只将着眼点放在有效的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内,立足于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形成一种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方式。
三、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在活动中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提高。
理论价值:此课题能充分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增强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能促进教师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四、概念界定及理论假设
(一)概念界定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有效的活动: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活动中,教师的适时参与与引导对于达成高质量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最终只会流于形式,探究水平、思维水平、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指导除了活动前要精心准备好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要有意识地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
(二)理论假设
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为学生获取知识搭桥铺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动手、动脑,并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等方式来获取了知识。实施本课题,假设可以形成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实现有效活动教学的模式,不但可促进教师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同时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促进学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而且能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给教师和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吸收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和有效教学等经典教学理论,指导课题组开展课堂中开展有效活动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1.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组能力,这种能力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纳认为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创造力、烹调能力、嗅觉,以及综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2.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的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内容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六、课题的研究目标
1.本体目标: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的方式。主要从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入手,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探索。
2.发展目标:
(1)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我校教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2)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意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1.探索在“品生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1.研究对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本课题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2)具体措施: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以教材作载体,营造健康、和谐、安全、温馨、活泼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学习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为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地说就是: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形式;教学组织过程要科学。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2008年1月~2008年4月):调查实施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09年7月):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等。利用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品德与生活》成长档案袋等的资料积累工作,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有效的快乐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应用与经验推广。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习制度保障:定期学习教育理论专著,定期聘请专家作辅导讲座。
2.组织机制保障:由本校在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学校分管教科研的领导组成课题研究领导与管理小组,加强过程管理,确保研究活动的正常化、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研究队伍保证:由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队伍,定期参加理论学习、课题研讨、学术活动,定期邀请专家指导,提高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十、预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效率,并可以为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理论摘编成册 (文本形式完成时间:2009年8月)
2.课题研究随笔、论文集(文本形式完成时间:2009年8月)
3.学生成长档案袋归类整理(照片及文本式 完成时间:2009年9月)
4.课题结题报告(文字形式完成时间:2009年9月)
<!--end-->
③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品德培养的策略研究属于综合课题吗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和克的最大的意义就是对我们的小学生有身心的健康。
④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课题教学研究需要哪些材料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首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与活动是人类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从游戏和活动开始。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其次,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儿童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再由直接经验和体验改变自身认知状态。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成为必要的手段。《品德与生活(社会)》相比于传统《思品》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但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仍存在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其次,学校教育资源背景: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品德与生活(社会)”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再次,生源背景:我校地处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相对落后,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山村小学,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家长居住农村,生活较艰苦等方面条件使学生信息来源窄,知识面小,思想涵养较差;②家庭生活环境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封建思想和歪风邪气;③学生学习意识弱,性格较野。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课程标准》指出: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但是必须是来自儿童实际生活的,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的部分主题活动,我校由于地域原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这时应如何将教材与儿童实际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它可以适用于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依据
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境、协作、资源。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二)概念界定:
1、“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2、有效的活动: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活动中,教师的适时参与与引导对于达成高质量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最终只会流于形式,探究水平、思维水平、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指导除了活动前要精心准备好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要有意识地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本体目标:
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的方式。主要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入手,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探索。
2、发展目标:
(1)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意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四、课题的实验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
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目标针对性的研究。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活动要清晰,落脚点很明确。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性的研究。既充分利用教材又突破教材的束缚,研究学生生活、学校生活、周围生活、社会环境和品德与生活(社会)大背景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的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4.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评价研究。评价的目标变单一的结论性目标为过程性、体验性、发展性与结论性的综合目标。评价的形式为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成员变单一的教师为教师、家长、同学全面的组成。评价的方法是平时考查与期终考核相结合,以书面形式与综合实践相结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育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教学评价时,应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与社会发展性评价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中进行。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更要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
5.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有效性的教学中教师地位作用和要求的研究。变教师的主讲者为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地理知识、历史知识和法律知识,以便很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知识。
(二)本课题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文献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以现代的科学理论指导课题的实验。
2.行为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大量的备课、上课、研讨等活动,在教学研究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
3.实验法:引导师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与学进行广泛的实验,总结出自主探究学习的教与学的方法。
4.调查法:引导师生对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和品德与生活(社会)环境进行广泛的调查,开发利用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资源。
5.分析比较法:针对课题实验中的情况,进行不断的分析、比较,积累实践研究的经验。
6.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课题组成员对课题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总结出课题研究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2010年1月~2010年4月):调查实施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3年9月):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等。利用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品德与生活(社会)》成长档案袋等的资料积累工作,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有效的快乐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应用与经验推广。
六、预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⑤ 急需用小学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爱国动力的探讨的课题申报书
这个要花钱买吧
⑥ 教师教学如何做好小学教材内容与社会生活的链接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把儿童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剥离开来,讲空洞的道理多,树远离学生生活时代的高大形象多。教科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品德教育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表现为:①德育目标设定虚空,对德育价值认识论的狭隘和功利,对个人的独特性和独立性缺乏应有的尊重及感召力,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心理发展需要。②片面强调德育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和防范,单纯地把学生视为道德规范的接收者,普遍采用说教、灌输、强制执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参与。③片面强调道德义务、责任,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需要。德育过程中,往往“禁止”、“防堵”,甚至“管、卡、压”,学生受到许多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④德育实践模式化,德育活动形式化,缺乏创造性。学校德育工作任务化,以完成常规工作为满足,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重视不够,工作缺乏探索和创新。⑤忽视家庭、社会环境的重要地位,片面强调学校教育。学生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适应或相反,学生对学校教育产生疑惑,对教师产生信任危机。而本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新的品质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也就是“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生活经验,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品德与生活教材源于儿童生活的特点,创设跟现实生活紧密相联、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因此,我们提出《生活理念下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有效性教学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一、 课题的主要理论依据
1、以国家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要求为依据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脱离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的状况,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热爱劳动的习惯和必需的生活技能等。
2、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
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基点。终身学习最根本的基石是作为高科技的信息技术与有关教育理念的融合,信息为经济服务,同时信息也为教育服务。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往的教育观念不断被冲击,教育必须与信息相结合,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多角度、多元化的。而多元化智能理论将在今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人,各自的智能又是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应立足于赏识教育,个性化教育,主动发展的教育。在教育中应尊重并发展学生的智能为本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4、以陶行之的“生活即教育”、叶圣陶的生活本位教育理论为依据。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陶行之
教育不以生活为本位,而以知识为本位,是一个大毛病,由于不以生活为本位,所以不讲当前受用,读了植物学,可以不辨荞麦,读了生理卫生,可以绝无卫生习惯,……
——叶圣陶
二、 课题研究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的教育就在于为人的自主性奠定基础,生活资源的开发,为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自我计划,自主地观察、操作、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儿童的学习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而主要是通过其自主的活动来实现,为儿童主体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程环境,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当代小学生独立意识强,善于独立思考,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求真求是的观念强,不盲从,思路开阔,敢想敢做,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容易接受新观点。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和体验.就必须转变旧观念,突出学生的德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2.针对性原则
品德教育是一种价值教育,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要善于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合理的选择,决不是“干什么都行”、“做什么都容许”的片面教育。每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他们所受的教育存在着差异。因此,提供的课程资源应是儿童所喜欢、所需要的,从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时间与空间的灵活度、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以达到心灵的内化过程.
3.开放性原则
《品德与生活{社会}》挖掘课程资源的内容应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开放的,不是追求惟一的答案或标准结论,重视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促进课程改革。以课题研究为契机,组织实验老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贯彻落实课程的理念,推进我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改革向纵深发展。
(二)、发挥我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省、市两级学科带头人的优势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其所在县(市、区)、市直小学的广大实验教师,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建设一支服务于课程改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三)、实现德育渠道的多元化。形成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一体化,培养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和德育实践的自主意识,增强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四)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这将有利于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策略
1.研究的基本形式
以组织课题的专题研讨(开题、阶段、中期、结题研讨会)、课题调研,区域性(子课题互动)交流的形式,本课题以行为研究、实验法为主,并结合调查法、分析、总结提升的形式开展课题研究。
2.研究的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09.2__2009.3)
(1) 申报制定课题方案;
(2) 落实课题研究的任务,建立子课题,;
(3)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以及操作方法;
第二阶段:(2009.4_2009.12)
(1) 召开课题开题研讨会,根据方案,有计划地进行研究;
(2) 组织各类的研究活动,推动实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3) 对实施过程中某些有价值的个案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探究性的论文;
(4) 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2009.12_2010.3)
(1) 对各子课题实验学校进行调研,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召开中期研讨会:以观摩研讨课、交流课题实验文章、课题中期实验成果等活动推进课题研究;
第四阶段:(2010.4-2011.2)
(1) 各子课题进行实验总结、撰写论文;
(2) 归纳分析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
(3) 做好各项研究成果的整理工作。
五、预期成果展示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成果展示(有关论文、课堂随笔、优秀案例、课件展示)
3.课题研究中学生、老师综合成果展示
六、课题组组织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