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21:34:06

Ⅰ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动力。

二、优化过程,让探究活动更富有数学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用明确的探究目标指引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探究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大胆放手,还探究主体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观察、猜想、实验、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注重引导,教会学生有效探究的方法

特别是在小组探究时,常常看到这样现象,场面热热闹闹,似乎人人都在主动参与,实则效果很差,有些小组甚至把准备的材料当玩具,有些则是个别学生承担小组探究的全部任务。有些汇报时看似“莺歌燕舞”,实则浮云流水,说不到点子上……思考这些现象与问题,虽然原因众多,但主要是由于教师的指导和干预缺少针对性,失去了有效性。因此教师适时、适当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指导,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转变方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任何艺术形式都很讲究留白,这是给欣赏者自我发挥的空间。优秀作品中,留给欣赏者最为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作品本身所描述出来的东西,而是作品中留给欣赏者自我发挥,思想中自我创造的空间。数学的学习和数学的课堂也是这样。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有意义的建构。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无疑需要充足的时间。因此,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实验、去验证。

Ⅱ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

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自主;合作;探究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特别弱,小学数学教学以往所采用的是单一接受式的授课模式,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去学习,学生也会很好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把所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潜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意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反过来也要应用到生活实际中,例如在讲授“加减混合运算”时,可利用幻灯片演示广场上飞起和落下的鸽子,美丽的广场景色,加上背景音乐,这时学生会发出一阵阵赞美声,老师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出几道“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题,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思维会变得更加活跃,于是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如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10以内的加减法,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言,这样就会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学生会在一个宽松、愉悦、自由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二、架设合作交流的新平台,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每个班级分成5~6个小组,刚开始时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可是过了一周多问题就出现了,一些学生开始不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总是依赖别的同学,学习好一点的同学对他们也没有办法,我认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主要是没有形成小组合作机制,于是我便一边对这些学生进行沟通和思想教育,一边完善和健全小组机制:每组都选出小组长,要求在每次活动时组员都有明确分工,并在组长与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建立了监督机制。对于每个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不管是大还是小,我们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特别是那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我们都用放大镜去看待他们的优点,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
学生对新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往往首先对新知识和能力提出质疑,并进行研究和讨论,再和同学交流各自的想法,从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各个小组进行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小组的统一意见,然后再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得出一个合理、完整、正确的结论。如在学习圆柱体时,先让学生根据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圆柱体模型来认识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把圆柱体的侧面进行展开,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的按圆柱体的高进行剪,有的按两底间的斜线剪,学生展开圆柱体的侧面后,老师提出问题,你所展开的侧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长、宽和圆柱体有什么联系?根据老师的问题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样学生就会顺利得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老师的创新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前提条件
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创设出最佳情境,很容易激发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愿望,使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求新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如我们在给学生讲授加法的时候,可以看丹顶鹤在水面落下的视频,在老师创设的这个情境中提出本节课主题:“同学们,你们喜欢丹顶鹤在水面上落下的画面吗?大家看完这个视频发现了什么?水面上的丹顶鹤数量有什么变化?”你能根据画面上的信息出几道加法数学题吗?怎样去解答这些题,大家可以自己去试一试。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争做学习的主人,老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并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进而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Ⅲ 小学数学课堂怎样让学生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而学生始终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和兴趣,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动力。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它产生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建构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事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讨论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时,可在课件中播放一段视频:小雨点打在湖面上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了大小不同的圆圈,漂亮极了。通过这种美好的意境激发,立刻加强了学生深刻理解圆心决定圆位置的问题。

(二)创设悬念情境,形成探索的动力。

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悬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自主探索的需求。悬念能产生最直接的探索欲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新知的导入时,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就能迅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出示一道7个8连加的算式,问:“谁能在2秒钟内说出得数?”学生忙碌起来了,结果没有人很快说出答案。教师说:“老师1秒钟内就能说出得数,是56,不信?你们自己在算下去。”学生整整用了3分钟才算出得数果然是56。“老师真厉害!”有几个学生在悄悄议论。教师问:”谁知道老师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想学这种本领吗?”“想!”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这时,学生在惊讶的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寻找规律。

二、优化过程,让探究活动更富有数学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用明确的探究目标指引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并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探究支持;另一方面,又要大胆放手,还探究主体于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观察、猜想、实验、操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Ⅳ 自主探究中的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如何规范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新课标理念,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教材内容等,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或团体的形式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有组织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形式。
关 键 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所以现在有许多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个环节的设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一、选好创设情境主题,激发动机 。
因为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然而小学生关心、易于探究的往往是那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因此,数学情境应更多地关注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经验数学化,使课堂充满趣味,充满数学味,展现数学课的灵魂。这样才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以一定的具有挑战性的背景材料的展现来引发新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现象与规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折纸,剪纸等活动充分感知图形的对称性,在这个活动中鼓或几个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以知识的背景营造,以新鲜的角度营造,以好奇心营造,以活动营造,以问题的争论营造等开展利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对于那些非常简
单,学生在学习前就已了解或熟知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汇报来完成,有必要的可以搞一点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推理,对于那些比较复杂学生虽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却有模棱两可的内容,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等活动来完成,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形成小组学习成果。
例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后,我让孩子们分组购物,于是孩子们有的当售货员,有的利用学具中的钱币买不同价格的东西,每个人都兴高采烈。使学生在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喜悦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商品交换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认识的视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四、交流评价,增强信心。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环节。在学生交流中,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小组的活动意见成果,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虚心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评价。在教师作出评价是要突出整个小组不突出小组中的某某学生。从而使孩子们在合作中更好的成长,在集体中不断发展。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方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这种学习方式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新课标》2011年版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小组合作更有效
文章摘要: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一个人要想在这样的时代取得成功,没有学习能力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都要有终身学习的本领。现代教育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深入、科学,人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同时也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首肯。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而是更有效。首先、要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合作平台;其次、要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价值;再其次、要明确合作要求,注重合作过程;第四、重要的是要能与时俱进的运用现代科学成果,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学习提供手段和辅助工具。最后、要积极总结评价,激发合作热情。使小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建构,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Ⅳ 论现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新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复改革以前所未制有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直接影响和改造着低段数学基础教育的课堂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及课程改革的大面积实施,在一线教师不断转变观念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情况下,回归课堂,回归基础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教学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由发展的空间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是直接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内因作为教者,要改变以前的教条刻板的教学模式,转变思想认识。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是师生相处平等交流和互动的时空,是师生心灵交流的平台,是知识碰撞出火花的地方,是自由开放畅所欲言发表个人观点,张扬个性的地点。学生的学习是课堂的中心,引导与启发是教师的教,探究与交流是学生的学,引导——探究,启发——交流就是课堂师生的互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不是看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学生学到了多少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在学生学习的过(本文共计1页)

Ⅵ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学

把"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过程,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作为实施语文版课程的重要内容."充分激发权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 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时间压缩,但课程内容并没有减少.这样不仅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1 抓好预习、课堂检测相互纠正中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会学会很多东西,对一些简单的知识做到真正的品味、消化、收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Ⅶ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注重创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有效的学习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自主 探究的学习情境更能启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表 内乘法的复习》时,复习课容量大,学生兴趣不高,尤其是填 口诀表和寻找规律,更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时候教师 就应该考虑,如何设置一个情境将枯燥的内容变得具有吸引 力,从而寓教于乐,使学生由被动“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主 动乐学的方式。鉴于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雪山乐园》的特定 主题情境,画面开始显示出一扇关闭的门,然后画外音介绍: “这里是皑皑雪山,山上有各种奇景与妙境,能够进来的小朋 友必须是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的小勇士,现在就请大家记住通 关密语:想要探索秘境的小朋友,请将门上的密语给填写完 整,并找出口诀表里的秘密。”门上所谓的密语就是乘法口诀 表,其中的秘密也就是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们掌握的乘法口诀 的内涵。通过选取学生最喜爱的“雪”这一时令性的生活资 源,经由游戏的方式激发起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心态,自然 地把学生引入到对乘法的复习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富有童趣 的课堂氛围,学生们为了能进入“雪山乐园”争先恐后地填口 诀和找规律,使课堂伊始就掀起了小小的高潮,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因此,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就要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自己的主动性中找到学习的魅力,从劳 与获之间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让我学”到“我要学”的转 着重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给予其更多发挥空间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不可动摇,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教 师占用时间越多,剩余给学生用于自我动手、思考的时间就越 少,因此,在平日教学中教师单纯讲授知识的时间应不超过课 时的70%,教师更多的精力应该用在刀刃上,即鼓励学生大胆 思考、勇于讲出自己的想法、用于探索出新的思路以及勤于与 人讨论、分享的学习态度,而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前对课堂教学 进行宏观设计,选取有操作性的课题,让学生多动手、勤动 脑,这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说易行难”是集中体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就设计了大量便于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如在教学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这样的内容 时,教师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上,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 剪一剪等方法对各种图形有一个直观印象,然后在小组内谈一 谈、议一议,以深入探究图形的共性及个性特征,进而达到活 学活用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往往带有随意 性或不规范性,因此在学生完成操作以后,应该利用多媒体课 件演示规范的操作过程,体现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在教学 低年级”十位数加法”时,教师可以借鉴算盘的方式,设计两 类球,大球代表十位数字,小球则代表个位数字,通过游戏的 方式让大家学会十位数的加减法。如11+1,则是一个大球一 个小球,再加一个小球,学生数一数,很清楚的就得出了答案 是12。13+5 同样方式可以教学。而11+12 的时候,结果就会 出现两个大球,三个小球,形象直观地让学生得出23 案。通过直观、简洁、醒目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枯燥内容,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教师在此基础上还应启发学生 深层次思考的能力,从大球小球的形象法学习,引导学生归纳 的逻辑性,从而由行到思。“同学们,11+1 是大球不变,小 球数字的变化,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用于哪些数字的加法 11+12是大球加大球,小球加小球,那么22+25 是不是 能用同样办法呢?”通过这些刻意引导的方式,教会学生独立 思考的能力、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更应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新课标》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课改的要 求,更是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养成一种分享、讨 论、升华的思维模式,于集体中凝练自己的思路,达到“三个 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果。下面是利用小组合作教学《两 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的教学片断。 生1:(列式)57+29 师:我们来观察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2:这道算式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生3:57 接近60,29 接近30 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出 得数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并注意倾 听别人的意见和想法。 (接近10 分钟的讨论和交流,然后进行汇报,通过讨论 与交流,学生合作探究出了10 余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 师:哇!有这么多想法啊。我们一起来欣赏全班同学的智慧结晶好吗?观察这些算法,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 组内交流,并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发 生14:我们发现57+30=87,871=86和60+29=89,893=86 都是把其中一个加数看成整十数,把多加的减去。60+30=90, 9031=86 是把两个加数都看成整十数,再把多加的减去。 师:你们的发现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15:我们发现50+20=70,7+9=16,70+16=86 60+30=90,9031=86都是把加数看成整十数,第一种少加了又 加上,第二种多加了就减去。 生16:我们也发现57+20=77,77+9=86 和50+29=79, 79+7=86 也是把一个加数看成整十数,再把少加的加上。 生17:我觉得要口算就是把加数看成整十数,然后多加 的就减,没加的再加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当然在 此之前,教师要做大量工作,首先要合理分组,明确合作目 标,然后进行合理分工,这些工作都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 想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应该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学生互相讨 论、取长补短意识的锻炼,鼓励学生大胆的讲出来,才能收获 一个平等发言、各抒己见的活跃课堂,才有希望培养出个性鲜 明、思维独立、勇于任事的一个个成熟个体,而不是唯唯诺 诺、人云亦云的量产学生。 对学生个人能力中诸如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的培 养,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从初等 教育开始,作为初等教育从业者的我们,需要抱着一颗坚定而 执着之心,摸着石头过河,在新课改的道路上继续探索而永不 停止,力争达到”寓教于乐,授人以渔”的模式。只有这 样,我们的学生才会从学习中收获乐趣,在后期的长久学习中 脱颖而出,成为梁启超先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 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 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中雄于地球的少年。

Ⅷ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东方市第二小学赵学鹏新课程理念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转变观念,创设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以下谈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平等沟通师生关系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我们上的课学生不喜欢,你会感觉到你在讲多么动听的故事或提出问题,他们在台下都无动于衷,甚至很反感。因此,教师要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行为的互动关系,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某种情况或学生在学生学习中提出问题,给予引导、点拨或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准备了三个同样大的纸板大月饼。上课时我对学生说:中秋节到了,老师知道同学们最爱吃月饼,老师这有三个‘大月饼’要分给小军、小亮、小芳三人,小军分其中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小亮分其中一个月饼的四分之二,小芳分其中一个月饼的六分之三。你们说说,谁吃得多?让学生展开讨论,有的说三个人吃得一样多,有的说小军吃得多,有的说小芳吃得多。但由于没有充分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我让三个学生上黑板演示,让他们亲自动手,小军分走第一个月饼的二分之一,小亮分走第二月饼的四分之一,小芳分走六分之一,月饼分完后,一些学生在下面嘀咕:怎么一样多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异常热烈,我就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寻找规律,验证规律。 二、转变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以往有的学生依赖于单一的接受,埋头苦读书本,有些则对学生缺乏兴趣,失去信心,要改掉学生存在的这些弊端,就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这也是为学生创设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好方法。有时个别学生提出问题或疑惑,也许就是大多数同学都感兴趣的问题,或感到疑难的地方,它们会在学生之中引起共鸣。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愉快地参与讨论,合作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或积极搜集有关的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认识分数》的教学中,我引出猴子分桃例子,看他们会不会帮小猴子分一分。出示例题挂图让学生观察弄清图中的猴子跟桃子的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分分看,(每个小组给四张圆纸片表示四个桃子)这个分桃活动必须通过学生动脑,动手操作来完成。由于同学们都喜欢操作,他们非常认真投入思考、交流和操作中,经过他们的合作探究,他们会得出答案并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又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本人以分豆到盘子贯穿整个堂课。根据儿童的学习,生活经验,除法就是分豆子。要分多少豆子就是被除数,分多少份就是盘子数,也就是除数,盘里的豆数就是商。余下的豆就是余数。所以本人将7颗豆子如何分到三个盘子里这个问题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分,然后讨论探究:如何列式,怎么试商,商和余数分别是几,被除数和除数还有商和余数有什么关系?同学们经过思考,以上问题迎刃而解,因为在分豆的过程中,同学们经过体验了7除以3的过程,得容易明白:分余下来不够再分的豆子数就是余数,盘子里2颗豆就是商,往盘子里试着放豆子的过程就是试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因为如果分余下的豆子数比盘子数多,那么每个盘至少还可以再分到一颗豆子。除数乘商加余数等于被除数,因为分豆只把豆子分到盘子里,盘子里的数量加余下的数量与总数肯定相等。 三、转变陈旧观念,让学生感知自己是数学学习的主角 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天真活泼,好动脑筋的,作为教师应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中来,让他们通过独立观察、分析、操作等活动来探究,进一步让他们在互相交流合作中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在《认识面积的含义》这一课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来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面积的知识,并比较不同物体面积的大小,如板面、笔盒面、桌面等面积,看谁的大?谁的小?而接着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比较两个面积较接近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如果仅用观察、摸摸的方法是无法比出他们面积的大小,必须通过让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共同讨论选择合适的比较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阅读全文

与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