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总目标。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使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离和违背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在具体的执教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小学品社课的教学呢?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学生体验。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二、揪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品社教师要深入观察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闪光点,并结合教材资源,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如《平安回家》一课,就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地了解交通标志、交通信号、交通标线,走进生活的教学要比把学生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强得多。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要改变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推行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就是以多方位多角度为理念,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以开放的课堂为核心,以开放的实践为渠道,以主体参与贯彻始终,以提高品社教学实效为根本,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开放性的品社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情趣性原则
学生通过情趣性活动,调动起学习欲望,才会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把知识内化为操行。教师在创设品社教学情境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他们能够接受的的形式进行,才能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所谓的枯燥“说教”,转变成学生自觉学习的愿景。
(2)开放性原则
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才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容易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习惯和操行的。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创设品社情境,要具有博大的开放性,敢于挑战学生的心理与课堂常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生对所学教材有内在的兴趣。”在小学品社课堂教学里,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情绪、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教师利用现代媒体创设情境,能充分激活学生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可提高其对品社知识的吸收率,并促进知识向道德能力的转化。以“孝敬父母”为例,教学中,我安排学生们听一段截至网上的录音《给妈妈的一封信》。在时而深沉舒缓,时而高亢铿锵的钢琴声中,黎平对母亲那深情的话语字字句句震人心弦:妈妈,那记载着辛勤劳动的白发和皱纹竟过早地爬上了你的头和脸,而那讨厌的病魔也终于缠上了你……。当录音机中传出《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学生们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课堂气氛也推上了高潮。所以,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往往能激发学生向上的信心和力量,在有情趣的教学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满足,对所学的事理能铭记不忘。
五、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表演。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贰』 怎样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就是对你将要上的那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即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规律,强调研究教对学的指导,重视教学活动整体功能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案.它有别于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必须是课前的.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学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学目标制定,最后部分是教学过程及说明.四个环节解决两大问题:一,发展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怎样发展,通过教学过程及说明来解决. 下面我以一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去同学家玩》一课的教学设计来具体体现以下三点. 《去同学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认识到,没有情感作为人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其本质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去同学家玩》这一活动主题,它强调了小学生在家里要行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义的游戏.然而现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关爱下,养成了“小皇帝”
『叁』 如何活跃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氛围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的情趣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是从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个方面,围绕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四大板块进行,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目标上构建教学内容。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让他们从小懂得珍爱生命,积极愉快地生活,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养成乐观向上积极的生活态度,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所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要让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教师就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接受人生道理、良好品德的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创造、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 ,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小时候的衣物、玩具、照片,让学生回忆生活,使他们感悟到自己从歪歪扭扭的小脚印,到成长为一名小学生。这其中不知凝聚了父母的多少关爱与付出,感悟到我们的成长倾注着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温暖。充分利用挂图、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回忆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什么时候学会了走路?什么时候咿呀学语?什么时候开始换牙等等让他们感悟家庭的温馨。通过学生自由讨论,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抚育,离不开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自己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如让孩子知道上、下楼梯慢慢走、靠右走,不从高处往下跳、不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又如在教学《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应急措施,如:游泳抽筋时的自救方法,火灾发生时的自救逃生方法等等,还让学生积极参加别开生面的“当火灾、地震发生时”模拟演练活动,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独立成长的意识。
二、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让课堂富有探索,拼搏的氛围
新课程教材注重问题的探索性,题材丰富多彩,信息的呈现方式多样,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策略多元化,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一切都在于使学生尽快地形成探索性学习方式,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一种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愉快、探索拼搏的课堂气氛,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创造性提供发展的“空气”、“阳光”和“水分”,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富有生命的个性化过程。
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各种校外的资源,让学生动手进行调查,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兴趣。如:教学《安全地生活》这一课,课前师生共同进行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在课堂讨论时,首先老师把自己的调查资料,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如因交通安全事故而丧失生命的数据及图片,让学生为之震撼;然后请学生把收集到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交通事故,所见所闻进行交流展示,如马路上的交通安全标志,由交通事故引起的悲惨图片,再让学生讨论该如何进行防范,使学生懂得交通规则和安全防范措施。
因此,在《品德与生活(社会)》中要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引导学生求知欲望,使课堂充满人文化,让学生心情愉快,敢想、敢说、敢问,从而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技能,从小产生安全意识。
三、巧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呆板的课程。因此,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技巧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时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优美感人的语言,形象的漫画,富有情趣的肢体动作,师生互动中幽默的对话等方式教学。利用教材中的小故事,漫画,游戏表演等使学生产生新鲜好奇,这也是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因素。上课时,不拘泥于课前准备好的固定环节,在教学中教师应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一方面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信息反馈,并及时引入课堂加以分析,讲解。由于时间和学生反馈的信息来源于课堂实际,会较好地增强学生参与学习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课堂上的变化,发现好的行为和不良的行为,并能及时提炼成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每节课都会有新的情景出现,每节课都会有新的创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增强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肆』 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品德与生活课堂上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好品德的培养
(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
(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伍』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所有学科的追求,我们的品德与生活也不例外。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即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打下基础。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和科学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那怎样才能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精心准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一堂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前的精心准备是前提。 1 、深入钻研教材,娴熟驾驭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在课前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娴熟地驾驭教材。 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首先要把握课程标准,了解教材体系和内容编排,明白本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内容范围和教学方法上的要求,必须了解教材的内部联系,要把全套、全册以至每一课看作一个个不同层次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反复钻研、透彻的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辑意图、组织结构、以及各单元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了解本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2、认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教师不仅要把握教材,还要通过课间谈心、个别谈话、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准确把握学情。 (1)研究本学段学生的普遍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等。 (2)研究本班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等。 (3)了解个别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智力水平,为发展个性、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3、全面制定目标,聚焦重点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是对教学活动效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结束教学活动之后期望学生达到的一种状态和水平,它是我们教学的灵魂和统帅。要提高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有效性,就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即要全面,又要聚焦重点。 (1)依据课程标准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这是课程的性质。课标还就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内容标准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我们只有正确解读课标,才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 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高了我们无法实现;定得太低了达不到教材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3)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不仅要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强调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因此要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聚焦重点 一节课仅40分钟,时间非常有限,教学的着力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设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以点带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根据需要,正确选择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它不仅包括教科书,还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也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的大地妈妈》是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课,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养成保护水、节约水的好习惯,我充分利用学生家中的资源,让学生在家中收集自来水、洗衣水、和洗碗筷的水各半瓶,带到学校来观察。再让学生把三瓶水混合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让学生思考:这时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原来可以饮用的自来水还能被我们使用吗?怎样才能让那瓶自来水不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之一,但水很容易被弄脏、被污染。如果我们不小心弄脏或污染了水,我们的健康就会被破坏。所以我们要保护水源,节约用水。 就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人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要求在使用时把教材作为学生活动凭借的范例。该教材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教师在每节课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注意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可在理解教材设计意图及其承载的价值和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活用”教材,用学生的真实生活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待人宽容”这一主题时,为了使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教师可以创设“实话实说”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师生讨论解决。这样,拓展丰富了教材内容,使教学走进了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时,要做到五个有利于:一要有利于缩短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二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三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四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五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及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征,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过程中发展道德能力。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更能得到真实的道德体验。所以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我和动物交朋友》一课时,在课件播放各种动物的声音及动物图片后,我让学生模仿表演,讲述自己了解的动物习性、特征以及和人之间发生的趣事。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合理评价,激发学习愿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品德教育是一种对话。如果学生在揣摩教师要的答案,无意间就封闭了自己的心灵,那是虚假而非真实的,表面而非内心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品德教育所提倡的应是一种自我“追求的教育”,而非他人“要求的教育”。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而不要再充当一个纯粹的说教者,也不要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轻易地就去否定学生的某一独特体验。总之,要改变现行德育中缺乏“学生主体的全面而积极的参与”的现象,改变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状况,建立起开放的、活动的、民主的、对话的德育模式,使品德教育从方法上植根于生活世界。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做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奋发进取,实现自我的信心,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速对道德意义的理解的内化,从而产生道德行为的意念和愿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杠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然,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开动脑筋,想办法,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采取积极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就会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欢乐的海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陆』 如何有效地提高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效率课题方案
<!--begin-->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
课 题 研 究 方 案
陆渡中心小学品生课题组 周秉欣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背景
1.社会现状背景
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游戏与活动是人类本能和动机之一,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从游戏和活动开始。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好奇心强。其次,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儿童只有在现实的活动中才能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再由直接经验和体验改变自身认知状态。因此,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低年级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变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活动成为必要的手段
《品德与生活》相比于传统《思品》教材最大的变化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虽然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多年,但是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仍存在实施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家长还认为,在小学,孩子只要学好语、数、外就行了,其它课程可有可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本课程的实施。
2.学校教育资源背景
我们的教师,大都是师范专业培养出来的,对专业以外的知识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再加上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中摸爬滚打,对于学科教学十分在行,而对于品德与生活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活动中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去体验、去发现、去探索。
2.《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主题的确定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是多种方式的,但是必须是来自儿童实际生活的,必须是有实际意义的。但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的部分主题活动,太仓由于地域原因,与儿童的生活实际有所差异,这时应如何将教材与儿童实际相结合。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它可以适用于江南地区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中国新课程改革而增加的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的是中国特有的一门学科。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的本学科课题大都为德育或家校联系方面,反复查询后,发现黑龙江加柯达奇正在研究类似课题,但并非结题。宁波东海实验学校也研究过类似课题,只是,他们的面较广。而我们准备通过本次课题,加强课堂中的活动的有效性,只将着眼点放在有效的课堂上的四十分钟内,立足于探索个性化的活动内容,形成一种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方式。
三、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实践意义:在活动中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活动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是互爱互助、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过程。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他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重要的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授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只有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实施有效教学,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发展、提高。
理论价值:此课题能充分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增强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能促进教师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四、概念界定及理论假设
(一)概念界定
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在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必要的情境,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实践体验,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道理,体验情感,规范行为。
有效的活动:有效的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活动中,教师的适时参与与引导对于达成高质量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最终只会流于形式,探究水平、思维水平、表达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指导除了活动前要精心准备好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材料外,最主要的是体现在活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与反应,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要有意识地对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质疑,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的一项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活动本身和学生在活动中的收获都是综合性的。
(二)理论假设
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学中开展的每一次活动都为学生获取知识搭桥铺路。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动手、动脑,并通过独立思考、与同学进行交流等方式来获取了知识。实施本课题,假设可以形成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中实现有效活动教学的模式,不但可促进教师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同时又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促进学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而且能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给教师和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吸收建构主义、教学最优化、多元智能和有效教学等经典教学理论,指导课题组开展课堂中开展有效活动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1.多元智能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系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智力是一种能力或一组能力,这种能力或这组能力可以使个体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或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创造时尚产品。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除此以外,加德纳认为可能还存在其他的智力,如灵感、直觉、幽默感、创造力、烹调能力、嗅觉,以及综合其他智力的能力等。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倡导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美国教育家阿姆斯朗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提出了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新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与学的方式为提高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2.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的研究,就是在这一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具体的内容和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六、课题的研究目标
1.本体目标: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的方式。主要从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入手,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探索。
2.发展目标:
(1)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我校教师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科研水平。(2)让学生在课堂的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动手”意识;学生的优良品质和生活习惯,教育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搜索资料,解决问题能力及实践和创新能力,从而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
1.探索在“品生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1.研究对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
(1)本课题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调查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
(2)具体措施: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以教材作载体,营造健康、和谐、安全、温馨、活泼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学习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为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地说就是:正确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形式;教学组织过程要科学。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2008年1月~2008年4月):调查实施该课题研究的客观条件,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08年4月~2009年7月):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新课程解读等。利用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若干次专题研讨,改进方法,优化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教具、图片、案例、学生《品德与生活》成长档案袋等的资料积累工作,提炼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有效的快乐教育的方法、模式,撰写结题报告并进行应用与经验推广。
九、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习制度保障:定期学习教育理论专著,定期聘请专家作辅导讲座。
2.组织机制保障:由本校在教学第一线的教研组长、学校分管教科研的领导组成课题研究领导与管理小组,加强过程管理,确保研究活动的正常化、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3.研究队伍保证:由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队伍,定期参加理论学习、课题研讨、学术活动,定期邀请专家指导,提高研究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十、预期研究效果
1.促使学生对品德与生活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学习活动,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效率,并可以为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下基础。
2.促使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在课题研究结束时,形成具有一定水平的研究报告,将参加课题研究的专题总结、活动内容汇编成册,汇编相关的论文。
十一、课题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理论摘编成册 (文本形式完成时间:2009年8月)
2.课题研究随笔、论文集(文本形式完成时间:2009年8月)
3.学生成长档案袋归类整理(照片及文本式 完成时间:2009年9月)
4.课题结题报告(文字形式完成时间:2009年9月)
<!--end-->
『柒』 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品德与生活属于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备较为突出的育人优势。在品德与生活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注重德育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并且还可以受到有效的思想品德熏陶,从而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捌』 怎样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分析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就是对你将要上的那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即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规律,强调研究教对学的指导,重视教学活动整体功能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案。它有别于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必须是课前的。 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学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学目标制定,最后部分是教学过程及说明。四个环节解决两大问题:一,发展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怎样发展,通过教学过程及说明来解决。 下面我以一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去同学家玩》一课的教学设计来具体体现以下三点。 《去同学家玩》教材分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文明最精细的表现在情感里”。我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认识到,没有情感作为人行动的动力机制,缺乏情感在人的行为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忽略情感在建立道德信念过程中的本源性基础,个体的道德人格大厦将无从矗立。《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其本质就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使外部的文化结构、社会需求、道德意识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激发其内在需要,从而内化为良好的品格。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去同学家玩》这一活动主题,它强调了小学生在家里要行为文明,注意安全,玩有意义的游戏。然而现代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长辈的关爱下,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的很多不好的习惯,如骄横,霸道,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只知道享受的舒心,而不懂得给予的快乐。故而我在教学活动时用情感去唤醒学生,用知识去启迪学生,用技能去武装学生,让他们真正学会与人交往。这样,我根据新课标提出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要求,努力使教学进入生活,贴近生活,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观察、去探索、去得出结论。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是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教育学生明白和伙伴玩要有礼貌,讲文明,注意安全,并通过活动体验和伙伴玩的愉快。 2、能力目标: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文明的解决玩中出现的矛盾,学会与人交往。教学方法: “兴趣是步入创造大门的台阶。”对于刚踏进小学一年级的儿童,他们对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为了使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学会与人交往。本节课中,主要运用交谈、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建构,使学生掌握初步的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法: 一年级学生年龄尚小,天真活泼、喜欢好动是他们的特点。所以在课堂上,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尽量营造一个趣味盎然、轻松和谐而又积极主动的情境,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学过程: 根据一年级儿童特点和本教材特色,围绕“在生活中进行情感体验”的主旨我设计了和同学联系、高兴地玩、安全地玩、有创意地玩四个教学环节。(一)活动一 和同学联系 上课的开始我就用乐乐小朋友与妈妈的谈话录音引入课题。然后出示小朋友和同学通电话的情景,(播放课件)爱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生动有趣的声音和图片满足了儿童精神需要,深受学生的喜爱。我借助富有表现力的电教媒体,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从知、情两方面为教学的展开作好了铺垫。紧接着我利用“大嘴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猜一猜,他们会怎么说呢?然后我又设计了一个情境表演,这样自然地将学生带进生活中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二)活动二 高兴地玩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活动中我们必须让孩子进入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因此我设计了两个让孩子进入生活的活动情景:①说一说、评一评,②我们去做客。在整个活动中注重学生、教师的共同参与。在说一说中,我利用大嘴鸟提出一个问题:“你和同学最喜欢玩什么游戏?”然后组织学生同桌互相说。在评一评的时候,我先要学生让学生看录像,找出录像中到同学家玩的学生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应改正,从而调动学生思维,让学生讨论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到同学家做客应讲礼貌,再设计“我们去做客”这一课堂活动,再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到别的小组那里做客,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接待客人,如何当一名受欢迎的客人。 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仅处在萌芽状态。他们活动的每一环节都需要具体形象相辅助才能顺利进行。据此,我在小结时屏弃了老套的言语式表达方式,而是采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电教设备,这样学生在乐意接受中触发情感的升华。(三)活动三 安全地玩 明白事理并不等于掌握,“临岸羡鱼,不如归而织网。”《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教学中只有密切联系儿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将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在课堂上再现,从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明白哪些是可以玩的,哪些是不能玩的,明白其中的道理。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一些危险的游戏,并说出一些生活中学生玩过的危险游戏,让学生感观,然后让学生判断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四)活动四 有创意地玩 学生在明白了玩的时候要讲礼貌,注意安全这个道理后,我要学生说说图片列举的一些游戏,并说说还有什么好玩的,然后安排了学生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今天学生的内容。教学效果预测: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活动”为主线,贯穿于儿童生活中,让儿童在活动中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然而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朝夕可就的,他必须持之以恒。
『玖』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及方法是什么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因课而定、因人而异对学生
1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本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 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凭借着教学经验,及时地捕捉各种反馈信息,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并引导和指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因此,教学中的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质,强化改进学生的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反馈。 2.评价的方法有: ●教师观察记录。教师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能力、行为进行观察,并做记录。 ●描述性评语。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本课程的学习态度、表现等以描述性的语言写成评语,鼓励学生巩固进步,修正不足,继续努力。 ●学生自评。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对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与成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 ●学生互评。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互相评价,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尊重、理解、欣赏他人的态度,相互促进。 ●作品评价。将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产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交流,师生共同进行评析。 ●个案分析。教师针对某一学生学习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它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纸笔测试:检查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教师应根据 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以上方式、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创新,使其不断完善。 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际谈如何因课而定、因人而异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 1 .课堂评价要讲究技术与艺术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除了显性的语言评价之外,还有更多的隐性的非语言评价,它可以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种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这样的评价,充分地体验了教师尊重学生的体验,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沟通与交往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听得最多的评价是“你表现真出色,老师喜欢你!”“你很有勇气!”“老师把大拇指送给你!”“……”我们看得最多的是,老师们弯下了身子,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老师们温和的笑容,如和煦的春光,充盈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老师们鼓励,赞许的眼神,专注地凝视着每一个表现自己的学生;老师们或点头以简单的叹词回应或带头鼓掌或送给学生一个热情的大拇指……好的老师像乐队的指挥,她的课堂评价适时调控,为课堂情感推波助澜,积极发挥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作用。同时激情反馈,给予学生以激励性的评价,学生情感体验充分,使课堂一次次达到高潮。评价,是以对学生真诚的关注为基本点,以激励学生的信息发布为基本的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为目的。 2 .评价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自我感受状态学生在课堂中自我感受是课堂教学评价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其一,评价的结果应该是“给予”。 课堂上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现多提问,那么就应真正给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现的时间与空间,即使出现一些意外的、甚至荒唐的回答或做法也应宽容学生,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真实的生活。其二,评价的前提是“关爱”。 缺乏真爱的表扬与激励只能在课堂上造成师生之间的不和谐与尴尬。学生的心理感受良好,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成功的保障。他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兴趣、注意、热情、评价、关注、交往等等,无不通过学生的心理感受表现出来。所以,关注学生课堂的自我感受状态,评价才能真正地感动学生,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 其三.评价应该“尊重”。课堂上的尊重,不是频繁使用“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简单的语言,也不是一整堂课教师都强堆着笑,领着学生重复单调乏味的热烈鼓掌,评价的核心是“尊重”。首先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老师要做到循循善诱:如我们可以对学生说“你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吗?”“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样的评价,使学生感到一种自信,认为自己行。其次是尊重学生的劳动。 对学生种种思维活动和学习成果,老师们没有随意否定,更没有用老师的想法去限制学生。 其三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评价要承认并善待差异。老师们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差异都应该给予了尊重,学生的表现,不管是精彩还是平凡,不管是个性张扬还是中规中矩,甚至在课堂上瞠目结舌,老师们都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和珍爱。 3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真正使评价多元化,以此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比如当学生积极举手但起来后又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轻轻抚摸孩子的头,温柔地说:“如果你还没准备好,就再想想,不过我们都为你的勇气鼓掌!”像这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也给予积极的关注,正是课堂评价的一种境界。这样的评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4 .评价应关注学习效果的展示。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上,效果展示是过程评价的体现。在鼓励的同时,应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改进。关注学生的习惯、欲望、愿望、主动性、情感体验、合作与交往、学习心理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反思自己,改进学习行为。 5 .评价应因人而异有利于激发情感。 赞可夫说:“学生只有在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语。”小学生心理尚未成熟,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他们缺乏自信,有时在课堂上会出现紧张、焦虑等现象,老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知识结构,运用灵活多样的语言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例如:我我们对待性格比较外向并善于发言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能有这样的想法,老师真为你高兴”。对认识问题比较偏激、爱钻牛角尖的学生,这样评价:“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你乐于思考的表现,不过在思考问题时,应学会从多角度进行灵活思考。”对问题思考很独特也很深刻,但自己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同学,老师的评价我认为可以从这里切入:“你的每次发言都能给我们喜悦,以后的学习能否与大家多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思考、创造的快乐。”而更多的时候则需要客观地指出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他们指引新的思考,研究方向:“你的观点很好,但不太全面,这样想,如何?” 当然,教师的眼神、表情、手势这些无声评价也非常重要。课上教师的眼睛务必不断扫视,对专心听讲的学生,教师要用温和的面容,平等的眼神去观望,使学生感到气氛融洽,心态轻松;对走神的同学,教师要用严肃的目光注视,给学生以警示,使之集中精力;对回答问题十分精彩的同学,教师要用喜悦的目光,微笑的面容和赞扬的手势给予表扬;对思考、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配合语言评价,用热情的眼神、暗示的手势来激励学生,使其能增强自信心。 改革学科教学评价,关注评价过程,发展学生个性是学科评价发展的新趋势。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评价主体,随时了解、调整、改进自己的发展状态;促进道德内化;让教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状况,把握最佳教育契机,以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通过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建立自信,人人有向上的追求,天天有奋斗的目标,常常有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从自我体验中主动、全面地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最终目的。
『拾』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性
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处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的教学应该从生活出发,从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出发。下面我就自己平时的实际教学,如何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性方面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走进生活天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儿童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当老师的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例如教学《春天在哪里》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体验到的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发现生活乐趣,引领学生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例如,在教学《爱惜粮食》一课上,如利用多媒体演示种粮的过程,其效果最多是在学生头脑中留下这个过程和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左手抓一把鸡毛毽子,弯下腰,右手把这些毽子一行摆六个,人倒退着走,十分钟后交流自己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再来看种粮的过程,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这劳动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如,在上《爱爸爸妈妈》之前,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让学生当一天家,从早晨买菜起,安排好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再想想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在理菜时最好需要帮忙,有的说,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送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发自内心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引导儿童投入活动。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我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亲身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同时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这就是学生感悟后的创造。可见,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只有强化重视体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三、提供生活场地,指导学生实践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性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从而削弱了教育的导引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自己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思品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学生明理之后,给他们十分钟时间自由活动,喜欢活动什么就活动什么,尽量活动得开心。活动结束后,教师作随机采访:“你活动了什么?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实践,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候学生的一些认识在生活中遭受挫折,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乘坐公共汽车不拥挤、给老弱病残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者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