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美术课堂观察报告

小学美术课堂观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10 04:07:52

⑴ 观课报告必须写观课维度和观察点吗

走进教室殿堂单元测试
第一章 绪论
1
【单选题】(20分)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A)。
A.专业人员
B.知识分子
C.劳动者
2
【单选题】(20分)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集中表现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B)三个方面。
A.专业伦理
B.专业技能
C.专业人员
D.专业水平

3
【单选题】(20分)
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有确定性和(C )两个显著特征
A.稳定性
B.阶段性
C.变异性
D.不可逆性
4
【单选题】(20分)
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途径主要有(C)条
A.4
B.5
C.6
D.7
5
【多选题】(20分)
下列哪几个属于教师专业基础技能( ABC)
A.教师语言技能
B.教学演示技能
C.教学设计技能
D.班级管理技能

第二章教学语言技能
2.1教师有声音语言
2.2教师无声音语言
1
【单选题】(20分)
根据教师工作性质和内容不同,有声语言可分为教学工作语言和(C)。
A.系统讲授语言
B.个别辅导语言
C.教学管理工作语言
2
【单选题】(20分)
教师语言要讲求内容美、形式美、音色美、情感美和(B)。
A.幽默美
B.节奏美
C.句式美
D.简洁美
3
【单选题】(20分)
教师无声语言主要包括教师目光语、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和(C )
A.符号语
B.书面语
C.示范语
D.服饰语
4
【单选题】(20分)
教学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A )
A.无声语言
B.物体语言
C.形式语言
D.态语言
5
【多选题】(20分)
优雅的蹲式,一般采取下列三种方式(ABC)
A.点地式
B.交叉式
C.高低式
D.垫底式

第三章教学演示技能
3.1教学写作
3.2板书设计
3.3课件开发
1
【单选题】(20分)
写作需要依据课程标准和(C),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
A.教学计划
B.教学参考
C.教科书
D.教学进度
2
【单选题】(20分)
(A)替代"教案",体现了教学向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转变。
A.“学案”
B.“学习”
C.“自学”
D.“方案”
3
【单选题】(20分)
下列不属于板书的功能的是(D)。
A.信息传输功能
B.知识组织功能
C.示范审美功能
D.教学组织功能
4
【单选题】(20分)
教学演示技能包括教案写作、板书设计和( C)
A.PPT制作
B.备课
C.课件开发
D.多媒体运用
5
【多选题】(20分)
教案写作的步骤有(ABCD )
A.研读教材
B.收集资源
C.确定思路
D.扩展充实和调整完善

第四章教学设计技能
4.1教学设计技能概述
4.2教学目标设计技能
4.3评价任务设计技能
4.4学习内容设计技能
1
【单选题】(20分)
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在时间先后上的顺序是:( A )
A.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之前
B.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之后
C.两者同时进行
D.无所谓谁先谁后
2
【单选题】(20分)
最适合小组学习的座位安排设计是(D )
A.秧田式
B.矩形式
C.环形式
D.教学(学习)目标
3
【单选题】(20分)
设计期中(末)试题的第一步是(A )
A.编制“双向细目表”
B.确定不同类型试题的比例
C.编写、修订试题
D.试测
4
【单选题】(20分)
非常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目标是(D )
A.总目标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学习)目标
5
【多选题】(20分)
请判断如下学习目标表述方式中,哪些是适宜的?(ABD)
A.儿童应该识别出写有类似发音的单词的图片。
B.儿童应该能对诗歌作出评价。
C.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D.儿童应该能做一位数减法。
E.学生应该唱“义勇军进行曲”。
F.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G.学生应该练习乘法表。

第五章课堂教学技能
导入技能
5.1导入概述
5.2导入技能训练
5.3提问技能
讲授技能
5.4讲授概述
5.5讲授形式及技能训练
结果技能
5.6结课概述
5.7结果技能训练
1
【单选题】(20分)
从巩固所学知识出发设计的提问是(A )
A.回忆提问
B.理解提问
C.应用提问
D.综合提问
2
【单选题】(20分)
课堂教学最主要最常用的方式是(B )
A.课堂导入
B.课堂讲授
C.课堂提问
D.课堂板书
3
【单选题】(20分)
下列不属于导入技能训练的原则的是(D)
A.针对性
B.启发性
C.趣味性
D.多样性

4
【单选题】(20分)
“用惯性来解释为什么汽车开动时,人会往后倒?”这一提问属于哪种类型(A)
A.应用性提问
B.理解性提问
C.回忆性提问
D.分析性提问

5
【多选题】(20分)
导入的类型有(ABCDEF )
A.直接导入
B.复习导入
C.经验导入
D.演示导入
E.故事导入
F.设疑导入

第六章研课技能
说课技巧
6.1说课技能(一)
6.2说课技能(二)
观课技能
6.3观课技巧123
1
【单选题】(20分)
说课与相比,最大的不同:(B)
A.具有过程性和系统性
B.具有反思性和理论性
C.具有过程性和反思性
D.具有系统性和理论性
2
【单选题】(20分)
下列不属于说课的必说内容的是(C )
A.教材
B.学情
C.教学辅助手段
D.教学过程
3
【单选题】(20分)
从研究方法的维度上来看,可以将课堂观察记录的类型分为( A)
A.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
B.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C.参与观察和非参和观察
D.性的观察记录和非结构性观察记录

4
【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种评课类型中,是以学生为主要评价人员的(D)
A.个别面谈
B.小组评议
C.专家会诊
D.师生互评
E.调查问卷
5
【多选题】(20分)
新手教师要注意避免走入哪些观课误区?(ABC)
A.不重视观课工具的选择与设计
B.完全被教师的“表演”和小道具所吸引,忘记了观课目的
C.仅关注教师的单边行为,忽视学生的当堂状况
D.将自己当作学生,以“老师讲的我能否听懂”为标准来评价老师的教学是否有效

第七章教学管理技能
7.1课堂教学组织技能
7.2课堂不良行为的控制
1
【单选题】(20分)
上课初课堂组织应注意教室的空间安排和自用、关注并调适学生心理(A)。
A.课堂环境的创设与管理
B.课堂纪律的生成和维护
C.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2
【单选题】(20分)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之教师方面的原因有有:教育思想失当、课堂管理失策和(C)
A.教师工作失职
B.教师举动失误
C.教学行为失范
3
【单选题】(20分)
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和管理方法有控制之法、管理之能和(C)
A.强化之义
B.奖惩之责
C.治本之策
D.学习之路
4.【单选题】(20分)
课堂环境包括三个方面(A )
A.物质环境、心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B.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
C.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制度环境
D.物质环境、精神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5
【多选题】(20分)
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法有(ABCDE )
A.直接要求法
B.体语暗示法
C.适当提问法
D.适度评价法
E.奖惩激励法

第八章班级管理技能
8.1班级常规管理
8.2班集体建设
8.3班集活动组织
1
【单选题】(20分)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C)。
A.良师益友
B.严父慈母
C.人生导师
D.知心朋友
2
【单选题】(20分)
班级活动是(A)教育的重要形式。
A.班集体
B.自我
C.健康
D.网络
3
【单选题】(20分)
后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分别是“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D )
A.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4
【单选题】(20分)
师生共同商讨选好干部是班干部选拔中的哪种方式(B )
A.任命制
B.选举制
C.自荐制
D.轮岗制

5
【多选题】(20分)
班集体建设的内容有:(ABCD)
A.目标建设
B.组织建设
C.制度建设
D.文化建设

第九章教学研究技能
9.1走进教学科研
9.2教学研究选题
9.3教学 研究方法
1
【单选题】(20分)
下列不属于教研选题原则的是(B )
A.要立足教学
B.从大题做起
C.可旧题新做
D.敢选新题做
2
【单选题】(20分)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题常见的问题(C )
A.选题过大
B.选题过深
C.选题过新
D.选题追风
3
【单选题】(20分)
唐敏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对教材中一幅插图的商榷》,请问王老师运用了哪一种教研选题的方法(A )
A.从一本书中选题
B.从一节课中选题
C.从学生中选题
D.从班级中选题
4
【单选题】(20分)
文献研究法的第一环节是(A )
A.提出假设
B.研究设计
C.搜集文献
D.文献综述

5
【多选题】(20分)
一线老师在做教学科研的时候,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有哪些(ABCDE)
A.缺乏时间
B.缺乏资料
C.缺乏指导
D.缺乏氛围
E.缺乏动力

期末考试答案共50题
1~5:ACDBD
6~10:ABDDB
11~15:ADACC
16~20:BDABB
21~25:BDBAD
26~30:CADBD
31~35:BDADC
36~40:CACAD
41~45:ADDCB
46~50:BACDB

小学教学示范,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凡卡

今天,我们学习了《凡卡》这一课,我的感受很深,比起我的生活,他是多么无助,多么痛苦,多么可怜……

比起凡卡来,我的生活多么美好。早晨,当我们睁开睡意浓浓的双眼,却发现父母早已起床,为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中午,当我们终于放学,飞奔到家时,第一眼看到得就是丰盛的午餐;晚上,当我们写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托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客厅时,又突然发现课桌上多了一杯充满关怀的牛奶……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为何从未注意?每天还抱怨父母。如果凡卡有这样的生活,他一定会努力学习。而我们,拥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

而凡卡,每天都吃不饱穿不暖,他不能像我一样尽情玩耍,他不能像我一样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读书,他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他也不能像我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我,天天沉浸在父母的关爱中,我又吃不完的美食,美丽的新衣,我还不用天天干活,更不用天天挨打。啊,凡卡!你每天都在祈祷上帝,每天干活,还要挨打。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相比之下,我的生活多么美好!

我幻想有一天,凡卡也能上学读书,过上幸福生活。那时的他,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⑶ 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过程
(一)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
1.阶段一:课堂观察前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首先要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等。其次,要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观察的中心或焦点。再次,设计或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或工具。
2.阶段二: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课堂观察的实施阶段包括进入研究情境以及在研究情境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法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
观察者应先征得同意,并尽快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以消除被观察者的怀疑和戒备心理,也消除学生的好奇心理。
通过不同的课堂观察记录方式,观察者记录那些所观察行为的模式,大致包括行为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频率、师生言语或非言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包括一些关于观察对象其他行为的文字描述以及观察者的现场感受和理解,还包括一些音像资料。
3.阶段三: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
通过课堂观察所收集的资料,一般有定性和定量两种。课堂观察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写成研究报告或论文并发表,也不只是为了证明、填补或构建某种理论,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改善实践。
(二)课堂观察的伦理问题
任何研究都必须遵循科学和伦理两条基本原则。课堂观察是一种现场研究活动,并且以人为研究对象,从方法本身就不可避免地对被研究者及其课堂情境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干预。特别是由专门研究者进行的课堂观察研究,其伦理问题更为明显。
研究者通常要通过公开协商的途径进入研究现场,并尽快取得被研究者的信任和理解,建立其一种开诚布公的关系。如被研究者要求了研究目的,最好如实告知,不要隐瞒,但这也并不等于告之被研究者每一方面。
同时研究应避免伤害到研究对象或被研究的团体和机构,而且最好能对其有利。
研究者在研究中应当自始自终抱着谦虚、学习的研究态度,研究的结果应当尽可能告知被研究者,并与他们进行讨论,显示出研究者对合作教师的尊重。
几条伦理原则是:开诚布公、尊重自由抉择的权利、信守承诺、避免身心伤害、尊重隐私权、澄清误解和告知结果。
二、课堂观察的主要方法
(一)定量课堂观察
1.理论基础
定量的课堂观察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的观察。在这套记录体系里在明确地规定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的类别、观察的对象以及观察的时间单位等。
此思想首先来自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对自然界行为的结构分解,后被引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研究者们开始对人的连续行为进行结构分解,对社会进行结构分解。以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行为分解最为典型。
定量的课堂观察的理论基础还有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客观存在,不受主观价值因素影响,主体是两个截然分开的实体。实证主义遵循自然科学的思路,认为事物内部一事物之间必然存在逻辑因果关系,对事物的研究就要找到这些关系,并通过理性的工具对它们加以科学论证。
2.定量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
定量观察的记录方式可以统称为分类体系,其特点是:预先设置行为的类目,然后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做记录。有三种主要的样式: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
收集资料体现为数据的形式,其类型有:频率记数(次数)、事件发生的百分比、等级量表的分数等。
(1)编码体系:
弗兰德斯的互动分析分类体系(FIAC),它是对师生的言语互动进行研究,把课堂的言语活动分为十个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
表:弗兰德斯互动分类分析体系的类别 教师说话 间接影响 接受感情
表扬或鼓励
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
提问
直接影响 讲解
给予指导或指令
批评或维护权威性
学生说话 学生被动说话(比如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主动说话
10.沉默或混乱
它主要采用时间抽样的办法,在指定的一段时间内,每隔3秒钟观察者就记下最能描述教师和班级言语行为的种类的相应编码,并记在一个统计表中。
此体系的分类是非判断性的,即在记录过程中不作好环的价值判断,只是客观地呈现事实。每种要观察的行为都有特定的编码和操作性定义,单位时间内任何行为都予以记录,因而都可转化时间的百分比,便于分析。缺点是:一些非语言方面的信息被遗漏,上课的内容易忽略,而且一些分类过于笼统。真正的课堂互动是粗糙的、混沌的而不是严格按照人为设计的行为各类发生的,也未必是清清楚楚的、明确分割的,而且并不是每一个行为都一定持续3秒钟。
(2)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
是指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可能发生的行为,观察者在每一种要观察的事件或行为发生时做个记号,其作用就是核查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
与编码体系不同的是,记号体系只记录单位时间内发生了需要观察的多少种行为,而编码体系则要记下单位时间内发生的每一个需要观察的行为。
这样编码体系尽可能地记录了所有发生的行为,而记号体系通过对要观察行为的频率记数让观察者体会到每一个时间段内课堂活动或学生表现的特点。
表:教师反应记录表

(3)等级量表:
等级量表也有预先设置的分类,不是的是它要求观察者作出更我的权衡和判断。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观察,当观察结束时,在量表上对该期间内发生的目标行为评以相应的等级。
常见的等级量表有三级、五级、七级、九级量表。也可以在一条不分点的线段上判断相应的位置来表示等级,观察者在线段上记录的位置可折算成百分比。
特点: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价值性。
3.定量课堂观察的资料分析
常用的统计技术:简单计算、相关关系、差异分析、变化分析
计算机的运用:Excel、SPSS等软件。
4.定量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效度是指观察工具所进行的测量有效而准确地描述研究者想要描述的情况的程度。信度是指研究的可靠性,即研究的精确性、可重复性和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1)影响因素
观察者。观察者的理论水平、经验水平与能力水平;观察者自身的知觉过程,如光环效应、首因与近因效应等。
观察体系与工具设计问题。
(2)措施
对于观察者来说,要进行观察者一致性系数的测量。一是观察者之间的相互一致性,二是观察者内部的一致性,即观察者本人在不同的场所的观察中的自我一致性。
对于观察体系与工具设计问题,国外有学者提出了设计的三项标准:一是鉴别性标准,即提供使用者依照自己的研究目的而选择正确的工具的信息。二是效度标准,如观察类目的不重复性、代表性,降低观察者的主观推断,注重观察情境等等。三是实用性标准,简捷、方便,可操作性强。
4.定量课堂观察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眼见为实,第一手资料,相对客观,可信度高,简单客观说服力强。
缺点:忽视主观性因素,忽视一些非语言性的、情境性的信息,难以概括课堂的全貌。
(二)定性课堂观察
定性课堂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
1.理论基础。
解释主义的方法论。包括现象学、诠译学和人种志等等。
2.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
定性课堂观察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包括书面语言、用录音设备记录的口头语言、用录像照片等工艺学手段等。具体来说,有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式记录、工艺学记录等。
(1)描述体系(descriptive system)。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它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
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
(2)叙述体系(narrative systems)
是开放的体系,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的主观评价。
日记和流水账(diary/running log)用于对某学生个体的各方面或某些方面长期地进行记录。
轶事记录(critical incident),用于地与研究密切相关的事件的整个进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样本描述(specimen description),用于在一段特定的有代表性的时间内对发生的行为按顺序进行详尽的记录。
田野笔记(field notes),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调查者在针对某个较大主题的参与观察的过程中所看到、听到、经验到和想到的信息。其内容大致包括:描述性的和评价性的。
(3)图式记录
图式记录(map records)即用集团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如记录下学校佛位置图、教室布置图等。
(4)工艺学记录
工艺学记录(technological records)是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国际上美国、德、日的TIMSS对数学与科学的课堂教学观察的研究。
3.定生课堂观察的资料分析
资料收集过程与分析过程是同步进行的。
基本步骤是:
(1)从资料中产生编码类别及研究主题
场景脉络编码、过程编码、活动编码、事件编码、策略编码、关系编码、研究方法编码等。
(2)资料的归类整理
一是在原始资料上进行编码和剪辑;二是使用索引卡;三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程序等。
(3)资料的解释及展示
写研究报告。通过文字说明或图、图表等方式来展示。
4.定性观察的信度和效度
定性研究的效度:
描述性效度,即描述的准确度。
解释性效度,即赋予意义的真实程度。
理论效度,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和建构的理论是否真实
推广效度,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类似的人群或情境。
评价效度,指研究者对研究结果所作的价值是否真实。
提高和验证定性观察效度的常用方法是三角互证法,即根据比较多种资料来源或多种资料收集方法的一致性,来评估资料的真实性的方法。有四种三角互证,即信息的三角互证、调查者的三角互证、理论的三角互证和方法论的三角互证。
5.定性课堂观察的优点与局限
优点:
研究视角的整体性、情境性和开放性。
研究过程的动态性和灵活性。
资料分析的扎根性
观察记录的简便性。
缺陷:
小样本,不适合广泛推广。
工作量大,资料处理费时费力。
研究结果易受观察者个人经验影响,主观性强,个别差异大。

三、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观察工具分析
一种是要素标准。有人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几个部分。有人认为课堂的要素分为教师、学生、课程、环境等方面。
一种是流程标准。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就是“教学设计(备课)--课堂实施(上课)--辅导与反馈(反思)”的连续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既然是对教学活动的价值判断,就不仅仅是评价“上课”这一个中心环节,还要分析其课前的准备、教学的条件以及课后的认识与反思,观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因此,这些也成为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设计者也以不同的方式去表现这个完整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一种是效果标准。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设计所,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同时,学生也是构成教学活动的最生动、最活跃的要素。教学活动目标的达成,要在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身心发生的变化(发展)便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依据。学生身心变化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应是其具体要求,尽管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有显性素质,也有隐性素质,有马上可观测到的,也有需长时间积累才显现的,而且个体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又会呈现差异性特征,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中,以专业的方式去评价它的水平与性质。因此,从学习效果方面,把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素质进行分解,也可以确定出一个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⑷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年级美术课《编纸条》教学实践与反思 湖北省宜昌当阳市草埠湖镇三坊小学(444115) 台伶伶 《编纸条》是湘版美术教材四年级第十课的教学内容。它是一节手工制作课,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感受用纸条做原材料而编织成的有趣作品。这一课最重要的不是只让孩子们掌握编织的技巧,而是还要寻找生活中与编织有关的物品,同时将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来,培养孩子们观察的习惯,用美装点生活,用生活创造美,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1 合理的目标定位是导向 美术没有语数外非常严密逻辑的知识体系,也没有他们紧密的上课密度,我们美术老师很容易把握不好知识点在整个小学体系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上课中把握不好“度”,于是,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不能与学生的认知相匹配,结果事倍功半。因此课前我认真钻研了这课的教材,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掌握纸条的基本制作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②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及构成的基本原理。③培养耐心、细心的良好工作习惯。同时也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掌握编织一提一压的基本技法上,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到可以通过对作品的外形进行创新设计和改变经、纬条的形状及变换提压方法,从而制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2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 仔细想想,我们平时的教学遗憾,无不与我们的准备不到位有直接关系。科学务实的教学设计,松张有度的教学节奏,是教学有效的主要因素。课前的教案设计、教具准备,相关教学资料的收集等等,都是准备的范畴和内容。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比较科学的教学环节:①激趣导入,揭示学习目标;②学习基本的制作方法;③作品欣赏;④学生作品创作;⑤作品展评;⑥拓展总结。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需要的材料较多:色卡纸每组(两人为一组)三张、剪刀、直尺、铅笔、固体胶,除色卡纸外,其他材料要求学生自己提前准备。教师还要准备一些外型各异、编织方法不一样的作品,另外根据教学环节的设计,准备好教学课件。有了准确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科学的教学环节,充分的课前准备,课也就成功了一半。 3 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是关键 3.1 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上我首先出示范作,欣赏激趣。在看过精致的作品时,孩子们的兴趣高涨了起来。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他们说:“不知道!”我告诉他们是用纸条编织出来的,不仅让他们初步感受了制作的材料,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啊,原来用纸条还能编出这么美丽的作品,这样就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渴望进入后面的学习之中。 3.2 美术课堂离不开教师必要的示范讲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用纸条编东西,加之本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所以老师的演示讲解必不可少。在学习基本制作方法这个环节中,我最初的设计是通过课件展示基本制件方法的四个步骤:①对折剪经条;②剪纬条;③按一提一压的基本方法编织;④整理完成。这四个基本步骤并不难,可等到学生真正来创作作品时,却是千篇一律,跟课件中演示的作品没有什么两样,不管是在外形上还是在穿编方法上都没有进行改变,这样的作品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于是第二节课我对这个环节进行了改变:由教师亲自示范,并在每一步的示范中,强调我们一般剪的经条形状是直线状,也可以改变经条的形状,把它变成折线状、斜线状、弧形状,这时再不失时机地展示比较典型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改变了经条的形状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让学生领悟到最基本的纺织方法是一提一压,也可以改变成一提两压、一提三压……这样都可以制作出不同的作品来。 3.3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这节课中,教学课件起到了它独有的直观、形象和其他工具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特别是在老师讲解示范之后展示学生作品的环节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起了他们创作的欲望,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开启了他们创新的思维。后来看到每一位学生都很投入的制作,而且有的同学很有创新的精神,大胆的改变经条的外形、改变纬条的色彩和形状等等,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编织条作品来。 4 多种形式的评价是保障 在这节课中我们采用了师生集体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这样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在自我评价中弱化了评价的甄别于选拔,激励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评价的过程中,我觉得不足的是没有让学生充分的评价别人的作品,交流的时间较少。今后我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交流评价,给学生欣赏和展示的机会。 5 学习结果的拓展联想是生长点 美术课的“双基”是学生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基础。以兴趣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开阔眼界,快乐学习也是我所始终注重的。学完《编纸条》这一课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与编织有关的作品,有两个学生回答得很好,说有菜篮和凉席,然后我又用课件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中,感受更多与编织有关的作品,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美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之中处处有美术。实践告诉我们,所给予学生的不是单纯的一种方法或一种知识,而是要让他们明白,他现在所接触到的知识只是这个世界很小的一部分,只要通过仔细的观察、耐心的发现、勇敢的探索,你将有能力发掘出更大、更奇妙的五彩世界,可以用美术知识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美。 每一堂美术课我都始终关注,通过一堂课我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只是一个知识、一个技能?而是一个知识、一项技能、一次感动引发的许多未知、许多兴趣、许多联想、许多创意、许多震撼……因此,在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教学过程中几个关键点,让每位学生学得快乐、记得深刻、收获成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我的这一堂课,尽力带给学生一份获取新本领后的成功感、一份开阔视野后的新惊喜、一份探究创造后的新动力,这个过程让我在教育实践与生成智慧中成熟、发展。总之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美术学科教育肩负的教学目标。

⑸ 选择一种课堂观察的工具或量表,具体观察一节课堂教学,并写出观察报告

课堂提问属一门教学艺术,而探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版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权重视的问题。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做到先出问题,再叫学生,在全班学生已经思考了的基础上,再指名回答,不同意见再做补充。这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标,为学生探索交流起到指导性作用,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对象、次数等值得我们去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报告包括哪些方面

综合性与实践性是其主要特征。综合功能的发挥是数学综合与实践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选择它作为课堂的观察点。围绕数学知识之间的综合、数学与其它学科的综合、日常数学与课堂数学的综合

⑺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观察的好习惯

养成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是具有高素质的、良好习惯的人,这样才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一堂很平常的美术课,到底要给学生多少东西呢?一个教师,当你站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你给予学生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你的衣着、发型、语言、声调、眼神、小动作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对教学的态度等等,与教会知识技能比起来,这些东西似乎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更深远一些。那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到底应该注意在哪些方面对学生实行养成教育呢?我觉得美术教学中的养成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六、七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自理能力很差,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作为一年级班主任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
但美术课上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能光光靠班主任。作为美术教师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也要细心教导:1.怎么样准备学习用品?(6 样用品:书、剪刀、油画棒、固体胶、记号笔、报纸放入一个大袋子、贴上标签)2.学习用品课前怎么摆?(书在桌角,记号笔和固体胶放在剪刀的里面不容易掉在地上)3.课后怎么放好6 样美术用品?(先折好报纸,折2 次和美术书一样大先放,不能乱塞)4.学习用品怎么用?(记号笔容易干,用好就盖上,油画棒用一支放好一支,油画棒上的纸用多少撕多少不要全撕掉)5.剪好的废纸怎么丢?(团成一团丢在废纸箱里)6.剪刀怎么使用?(不用时要及时合住)等等老师都要亲自教并督促学生自己独立的完成。我也在美术课上也开展了比一比争红星的比赛、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认真准备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而社会生活是有许许多多的规则必须要遵循的。一个有能力遵守一定的纪律规则的人,才能是一个有能力适应群体和社会生活的人,才能更好地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美术教师认为:自己不是班主任老师,没有必要对学生的纪律要求太多。其实,对学生提出纪律和游戏规则的要求是养成学生秩序感的有效方法,而秩序感本身就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每一个从事美术教学的一线教师都应该自觉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
三、培养学生专心的学习的习惯
美术课上老师要求专心,我觉得“专心”包括了看、听、想、说、画的习惯。
看,就是看教师和学生的演示、动作,看时做到不动口,不分心。
听,就是听教师的讲解与同学的发言,不随便插话发言,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想,就是想想通过老师的启发你能有什么特别的构思,真正掌握知识是在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的;
说,说是回答问题、发表意见,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在低年级要求学生能完整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鼓励学生在交流时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说才能会说;
画,就是具体的操作,我要求学生在画的过程中能亲自感受到美、找到美术给予他们的乐趣。
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比不可少的,特别是美术作业与主课不同,我要求学生抓紧时间在课堂有限的40 分钟里完成,作业形式可以是个人作业也可以是小组作业,教师对学生按时认真完成的作业给予的累积奖励,并布置在班中的优秀作业栏里,低年级学生对与老师的奖励的敏感度很高,学生认真作业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问题的设置,除了含知识点外还要触及学生的趣味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发言。学生们拥有了仔细认真和积极主动的习惯,就如同拥有了通向成功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所得到的益处决非只是局限于一节美术课当中。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在因素,同时也将伴随他们一生的学习与生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我们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吾将不厌其烦地悉心指导。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发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和能力,成为一个从外表到心灵都懂得美的人。而上述所列养成教育的内容正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的培养方法上,应掌握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教学中常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真诚的希望能通过我们真诚的努力,使学生的养成教育得以成功实现。

⑻ 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详细

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一、课堂观察的定义和意义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 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纪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二)课堂观察有何意义? 课堂观察的起点与归宿都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现状:很多老师在听课时不会观察学生的活动,上课教师在学生活动是时行为目的性不明确) 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教师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重要且最有效途径之一。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再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课堂观察赋予备课组、教研组新的意义,教师分工合作成为一个合作体。教师基于课堂观察的目标、任务和规则开展专业性的日常观察活动。每个人认领各自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职责,规范有序地开展课堂观察的专业活动,避免听评课活动流于形式、趋于业余。合作体的形成与活动的开展营造了一种合作的学校文化,增进了教师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现状:评课时,有的教师只说不好的地方,对好的地方就忽略不说了,这样不利于合作文化的形成) 二、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 个视角) 1.学生学习: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么样。包括:准备、倾听、互动、自主、交流 2.教师教学:关注怎样教的问题。包括: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 3.课程性质:关注教育学的内容是什么,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 4.课堂文化:关注整个课堂怎么样,具有整体性。包括: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 (上述四个维度的关系: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成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 (一)学生学习观察点举例 ●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 △准备得怎么样?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 ●倾听: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少时间? △有多少学生能倾听同学的发言?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 (想一下:自己的课堂中有没有经常重复学生的答案,如果经常这样,就会造成学生不会倾听的坏习惯) ●互动: △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互动能为目标达成提供帮助吗? △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参与课堂活动(个人/小组)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 △学生的互动习惯怎么样?出现了怎样的情感行为? 讨论1:关于教师提问的互动 ▲有的提问有的是指向内部的。■设计得好的指向思维过程的问题,如:马铃薯的沉浮与什么有关?我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蜗牛?这样的问题问下去会激发学生继续探究。■设计得一般的问题式指向结果的如:"马铃薯为什么会浮起来?";蜗牛的生活环境是怎么样的?这样的问题问下去后学生会急于找资料寻答案。 ▲有的提问是指向外部的(课堂组织起到管理、激励、提醒等的作用) 讨论2:关于学生互动的习惯与情感行为 案例:小组汇报后的其他学生的意见反馈,一个学生说:"你这个方案是不对的,应该…"汇报小组的学生就很尴尬,有点生气了。另一个学生说:"你们的方案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汇报组的学生就很快的接受了建议。启示:人 际交往的行为要作为一个教学目标来进行,但这是教不会的,需要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感悟和体验的。 ●自主: △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的参与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阅读/思考)有哪些?各有多少人?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序吗?学生有无自主探究活动?学优生、学困生情况怎样? △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 ●达成: △学生清楚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预设的目标达成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表情/板演/演示)?有多少人达成? △这堂课生成了什么目标?效果如何? (二)教师教学观察点举例 ●环节: 由哪些环节构成?是否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些环节是否面向全体学生?不同环节、行为、内容的时间是怎么分配的? ●呈示:怎样讲解?讲解是否有效(清晰、结构、契合主题、简洁、语速、音量、节奏)? △板书怎样呈现的?是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帮助?(关于板书与多媒体的比较:板书有自己的优点:有时候多媒体的呈现太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而板书的速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还可以在后面的环节巩固) △媒体怎样呈现的?是否适当?是否有效? △动作(如实验/动作/制作)怎样呈现的?是否规范?是否有效? ●对话: △提问的对象、次数、类型、结构、认知难度、候答时间怎样?是否有效? (现状:很多教师害怕提问后的停顿,教师常要反复唠叨) △教师的理答方式和内容如何?有哪些辅助方式?是否有效? (教师有没有抢学生的话题?积极的理答方式有:追问、激励等。案例:初中生在学习惯性时内容时会有一个"速度越快惯性越大"的错误前概念,教师的较好理答是"如果…那么当速度等于零的时候惯性等于多少?"学生就会自己认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 △有哪些话题?话题与学习目标的关系如何? 现状1:学生不懂的不问,学生懂的就问 现状2:关于学生的齐声回答问题。为什么要齐声回答? --简单的、需要强调的知识点经常采用齐声回答,能起到了反馈、巩固、调节气氛等的作用,其中的反馈、巩固的功能是指向内部的,调节气氛是指向外部的。实际上,齐声回答效果最好的是指向外部管理的,而指向内部的齐声回答效果是不好的,那么,你问什么要学生齐声回答? --建议:齐声回答少一点,把时间节省下来。 ●指导: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作业)?是否有效?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讨论、活动、作业)?是否有效?(在学生合作的环节设计上,教师也要备好课,目的要明确) △怎样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实验、课题研究、作业)?是否有效? ●机智: △教学设计有哪些调整?为什么?效果怎么样? △如何处理来自学生或情景的突发事件?效果怎么样? △呈现了哪些非言语行为(表情、移动、体态语)?效果怎么样? △有哪些具有特色的课堂行为(语言、教态、学识、技能、思想)? (三)课程性质观察点举例 ●目标: △预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学习目标的表达是否规范和清晰? △目标是根据什么(课程标准、学生、教材)预设的?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在课堂中是否生成新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 ●内容: △教材是如何处理的(增、删、合、立、换)?是否合理? △课堂中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 △是否凸显了本学科的特点、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逻辑关系? △容量是否适合该班学生?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实施:预设哪些方法(讲授、讨论、活动、探究、互动)?与学习目标适合度?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有没有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 △创设了什么样的情境?是否有效? ●评价: △检测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什么?是否有效?(教学目标设定后,一定要有与目标相匹配的检测,是这一节课的终结性评价) △是否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获取相关的评价信息(回答、作业、表情)?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建议)?(大家可以观察研究一下课堂中的教师评价语言) ●资源: △预设了哪些资源(师生、文本、实物与模型、实验、多媒体)? △预设资源的利用是否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成了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系怎样? △向学生推荐了哪些课外资源?可得到程度如何? (四)课堂文化观察点举例 ●思考 △学习目标是否关注高级认知技能(解释、解决、迁移、综合、评价)?(现在大量的课还停留在记忆和模仿) △教学是否由问题驱动?问题链与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的关系如何? △怎样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考? △怎样对待或处理学生思考中的错误?学生思考的人数、时间、水平怎样? 课堂气氛怎样? ●民主 △课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是怎么样的?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时间怎样?课堂气氛怎样? △师生行为(情境设置、叫答机会、座位安排)如何? △学生间的关系如何? ●创新 △教学设计、情境创设与资源利用有何新意? △教学设计、课堂气氛是否有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如何处理? △课堂生成了哪些目标、资源?教师是如何处理的? ●关爱 △学习目标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特殊(学习困难、残障、疾病)学生的学习是否得到关注? △座位安排是否得当? △课堂话语(数量、时间、对象、措辞、插话)、行为(叫答机会、座位安排) 如何? ●特质 △该课体现了教师哪些优势(语言风格、行为特点、思维品质)? △整堂课设计是否有特色(环节安排/教材处理、导入、教学策略、学习指导、对话)? △学生对该教师教学特色的评价如何? 三、课堂观察与传统的听课时不一样的 (一)定量与定性两种课堂记录方式 1.区别:定量是预先对课堂中的要素进行解构、分类,然后对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类目中的行为进行记录;定性是以非数字的形式呈现观察的内容。 2.联系: 定量的方法在于使研究有理据,通过前后若干次的观察数据的比较,归纳出被观察者教学行为的特点。定性的方法着眼于综合观察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文化等要素,为被观察者提供全景式的改进性建议。两者相互补充,有助于对教师课堂行为从细节到整体的把握。 传统的听评课所做的判断、建议绝大部分是基于经验和印象的,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课堂观察强调的一个要义是"拿证据来" (二)定性的记录方式 1.描述体系:即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的定性观察的记录方法;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描述:空间、时间、环境、行动者、事件活动、行动、目标、感情等。 2.叙述体系:即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观察到的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也可进行现场主观评价 3.图式记录:即用位置、环境图等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4.技术纪录:使用录音、录像等电子设备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四、课堂观察三步骤 (一)课前会议: 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1.被观察者说课: (1)教材分析: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内容所对应的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说明;说明该内容在本课程中的地位,与前后内容的关联,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教材的处理,使用了哪些课程资源等。 (2)学生情况:学生的思维特征、学习习惯和课堂氛围等,提供标明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学生座位表。 (3)简要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如与"课标"不同,要解释与本班学生的适切性。指出本课的重、难点,说出解决的策略。 (4)介绍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大致结构,说明创新与困惑之处。 (5)介绍对学习过程的监控,重点介绍监控的措施与时间,为观察者观察学习目标的达成提供帮助。 2.观察者提问与被观察者的进一步阐述。目的是让观察者对本课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确定自己的观察点和开发观察工具提供必要的帮助。 3.双方商议,确定观察点。 (二)课中观察: 指进入研究情境,在课堂中依照事先的计划及所选择的记录方式,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 (三)课后会议: 完成三个方面的任务: 1.被观察者的课后反思 (1)目标达成情况:围绕着每个学习目标,就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分析要基于学生的表现,基于证据说明。 (2)各种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同伴讨论、动手制作、实验、看听视频录像等;讲解;对话,如提问、理答等;学习指导,如指导文本阅读、图形阅读、书面和口头表达等;及资源利用。应以教学环节为主线,围绕上述几种主要教学行为逐次说明每个教学环节自己采用的教学行为,及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的作用。 (3)预设与生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按照课堂生成的资源改变既定的教学程序、策略甚至教学内容,说明改变的原因。 2.观察者简要报告观察结果:要简明,有证据,有回应,避免重复。 3.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 (1)成功之处; (2)个人特色; (3)存在问题。基于被观察者的特征和现有教学资源,提出明确的改进建议。

阅读全文

与小学美术课堂观察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