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上课前的课堂

小学上课前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0-12-06 08:01:52

A.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上课前必须认真、充分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备课。

2、教案书写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2)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确定);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搜集资料等等);

(4)教学过程(锁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5)板书设计(简明准确,富有创意);

(6)课堂或课后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

(7)教学反思(每单元至少一篇)。

3、备课类型包括识字课(低年级)、阅读课、习作(写话)课、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教案应分单元按课文、按课时撰写,课时数以教学参考用书相关规定为参照。教案设计以个人钻研为主,提倡集体超前备课,提倡按单元整体备课。

4、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地把握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备、六结合。

一备《语文课程标准》;二备教材(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四备教学资源(教材背景资料,生活体验等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所有信息);五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法和学法;六备作业设计、学具、教具(要体现个人特色及课型特点)。

六结合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6、提倡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激发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益。

(1)小学上课前的课堂扩展阅读:

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教态亲切、自然。

3、能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上课铃响,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3、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

4、讲普通话,吐词清楚,声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内容向人请教。

网络-小学教师

B. 目前中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潜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自古以来一直重视教法研究和策略,致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不够得当,顾名思义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我国,由于内外部多种原因的影响,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全面地发展,制约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C. 目前小学教学中课堂气氛有什么问题

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缺少三维目标的制定和落实。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学校的政教主任,我在听课过程中更关注的是教师是否落实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落实的是否生活化、巧妙。根据多年的听课与交流,我发现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可以量化的知识目标落实情况,三维目标的落实只是稍带一笔,或者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提及,大多的老师停留在教课本,缺乏生活化的德育渗透。残疾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导致心智发展严重落后,教师更应参透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场景创造学习氛围,达到以情促智,学校采用的上海编教材,每一章节都洋溢着这样的编排意图,而教师往往在追求量化的成绩时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部分教师的备课备得不够充分。特殊教育新课改还在进行中,新课程标准理念时刻更新,部分教师忙于常规教学,忽略了《课程标准》及不断更新的教材的参悟,老教案延续用或者教案老套路,对教学安排没有随着新课改标准和新教材的更新而更新,课堂教学形式更新,教学理念老旧,课堂教学效果是老调新唱,没有根本性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残疾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的发展可圈可点,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多少造成教师课堂教学安排的随意性,教学语言的随意性、教学环节的随意性、课堂教学时间把握的随意性。教案是一面,课堂教学又是一面,使得备课与教学两层皮,教师对于教学心中无数,在课堂的有效时间内无法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有的甚至造成一节放任课,经年累月课堂教学效果大大降低。
四、调入的新教师经验缺乏,容易盲目效仿。我校共计有20名任课教师,其中6名是近三年转入的普小教师,由于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陌生,学校安排了“老带新”研培活动,因此,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边学习,边总结。没经验的老师学习的时间都是在繁忙的常规工作挤出来的,非常有限,教育教学安排更多的是盲目效仿有经验的老师,造成课堂教学模仿成东把胡子,西把脸的忙乱状态。
五、课堂教学开放性差。多数教师习惯于讲解结论性、事实性、固定化的知识,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资源的丰富,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研究已经麻木,出现教学策略听喝或流于教学习惯,缺乏主动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知识的形成性过程经历,缺乏学生可视生活化的教育场景,更多的只是形式化,老师的组织、引导欠佳,实际的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
六、课堂教学中达不到关注多层面的学生。残疾学生智力因素、知识基础、身体因素、沟通能力水平不一,教师面对多层面的学生往往关注优势学生,无暇顾及弱势群体,缺失了师生之间的多方面交流;残疾学生的能动性弱,造成老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现象较为严重。不能很好的关注差异,没有实现分类教学,课堂练习、家庭作业一刀切,缺乏个别化教育辅导与安排。
七、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我校已多年未进年轻教师,老教师随着教龄的增加,多年的教学氛围和教学习惯导致缺乏自主学习意识,缺少新鲜血液的刺激,导致教学氛围凭经验教学,创新意识不强,课堂教学没有学习习惯的更新约束学生,残疾学生脱离教师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差,知识水平低下的家长无法辅助学生,造成学校教学效果弱化。

D. 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1.以语言传抄递为主的教学方袭法
(1)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具体形式。讲授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知识信息和控制学生的认识活动两方面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他们一边在紧张的思考,一边又在感受求知的乐趣。教师在讲授中既可通过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演绎、综合和概括,又可通过讲重点、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认识知识的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
(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谈话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形式。谈话法可使教师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谈话法花费的教学时间较长,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要求较高,所以,在一堂课中,谈话法一般与其它的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E. 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课堂常规

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⒈据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班规,如:下课要做好课前准备,上课要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发言,要经过老师同意后才能发言,发言时声音要宏亮等,对学生明确提出要求,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⒉联系家长,促进养成教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孩子的启蒙学校,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因此,有人把家庭教育称为“摇篮教育”,而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都让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能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⒊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教师以身作则,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道德伦理教育学生,还要以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论和行为启发教育学生。
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生间建立一种更密切和谐的新颖关系,则有利个别化学习指导的有效实施。同时,我们要用善于用自己的爱的语言去唤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激起他们思想上的波澜,敞开他们的心扉,抹去他们心灵的创伤,点燃他们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的火花,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自觉矫正不良行为。
⒌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给学生一片晴朗的天空
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把这门艺术掌握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当面对班上的差生时,有时由于我们不够冷静,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艺术,只知道严加指责,批评、数落学生的种种不是。可是哪个孩子喜欢天天生活在别人的指责中呢?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教育实践,我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也深深地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
⒍学习有关的理论,提高认识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关的课堂常规的理论知识,用理论来武装自己,给自己充电,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让自己的办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去接受教育。另外,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一同把各班的课堂常规抓好。

F. 小学课堂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

我国的心理学家根据调查研究把小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外向性的问题行为,这是直接干扰课堂正常的教学活动的攻击性行为。例如: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擅换座位、传递纸条、等过度亲昵的行为;高声谈笑、发出怪声、敲打做响、做怪异动作等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指挥等反抗性行为等等。

二类是内向性的问题行为,这是指对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构成直接威胁的一种退缩性行为。例如上课时凝神发呆、胡思乱想、心不在焉等注意涣散行为,胡写乱涂、抄袭作业等草率行为;胆小害羞、不敢主动提问、不敢回答问题的退缩行为等等。虽然这种退缩性行为不会直接干扰课堂秩序,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的影响很大,而且对学生自身的人格发展也有极大的危害。

二、 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 主观原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本身的主观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1、 规范不能内化。

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生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普遍能够领会小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但总有些却不一定按要求做或者做不到。其主要原因在于是他们不能把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中的要求转变为自身道德信念,不能从内心产生履行这些准则的自觉性。他们的这种由知到行的转化受到了障碍。因此这一类学生表现出了明知故犯的行为。例如有的学生知道无节制地玩电脑游戏是不好的,但就是经不起诱惑,想方设法背着父母玩电脑游戏。

2、 行为目标不明确。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心理不够成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般有问题行为的学生,他们的生活、学习都没有追求的目标,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例如,个别学生非常的贪玩,不爱学习,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而且还要父母的监督下才肯写作业,这主要就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如果他的学习有了目标,比如学习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求知欲,为了兴趣为了取得好成绩,为了获得父母的称赞、老师的表扬,那么他们也就有了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

3、 责任心不够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小学生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在优越的生

1/5页

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大胆、活泼、求知欲望强,但是他们的自立意识差,依赖性强,同时还缺乏责任心。比如,小学生仔做值日生工作时马虎应付、敷衍了事,经常忘带红领巾、学习用具等等。缺乏强烈的责任心导致了这些问题行为的出现。

4、小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

?厌烦

由于教学内容太难或者太易,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或者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语言平淡,甚至无意义重复,学生感到厌烦,因而寻求其它新异的刺激,以示对课堂和老师的不满。

?挫折与紧张的发泄。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各种要求,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会非常顺利地达到教师的要求;但有的学生则连遭挫折,经常面临失败的威胁。挫折容易使学生感到紧张,当紧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会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异常甚至问题的行为。

?寻求注意与地位。

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当他们发现无法从学习或竞赛中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时,常常以问题行为来取得教师和其它同学的注意,从而妄想争得自己在班级体中的位置。 (二) 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小学生时刻都在受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些不良的因素在社会中蔓延,在小学生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例如:电视镜头中的打打杀杀,粗鲁的言行举止中,小学生在这些场景中潜移默化,以致在生活中多多少少的模仿这些粗鲁、暴力的言行。

2、家庭因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他们的生活港湾,小学生的一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家庭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来自家庭的因素。

?隔代抚养

现今的社会,年轻的父母们经常会因工作的原因而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小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照料成为了年老的祖父们的职责。祖辈们的思想观念、文化知识局限了他们的教养方式。而且加上为隔代教养,他们对孩子时常娇惯、溺爱,纵容孩子们的不良行为。就孩子而言,缺少了父母完整的爱,缺少了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易导致心理失调,表现出诸多问题行为。

?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育方式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父母只注重小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完全不顾他们的心理感受。有的父母教育方式粗暴,方法简单,动辄对孩子吼叫、批评,导致孩子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有的父母在处理问题时,缺少说理,总是靠打来“征服”孩子的不当,结果小学生也用此方式去“征服”别人,容易产生暴力行为。有的父母经常当众批评孩子,无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和自尊,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创伤。有的父母采取放养式的教育,他们的孩子从小就“为所欲为”,没有一定的约束与管制,在学校大家庭中总不自在,容易与同学闹矛盾,更不能自觉的遵守学校纪律。

?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小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言行举止和他们营造的家庭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例如有攻击行为的幼儿来说,他们的不良动机跟家长的错误引导有着很大关系。当孩子受欺负后,家长会引导:“别人打你,你也还手,这样,以后就没人欺负

G.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用好课前三分钟

1 准备好本课所需学具资料
2 收心到课堂
3 简单回顾上堂课的知识 保持头脑清晰
【望采纳 谢谢】

H. 怎样做好小学数学课前的教学准备,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教师准备:
许多有经验的教师认为:数学课要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1)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板书设计以及报章杂志上刊登的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这些资料绝大多是由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和教师们所编写或撰写的,这些资料对我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进行了比较深入透彻的分析、综合和概括,提出了多方面合理的教学建议,设计了科学的教学思路,这些现成的教学经验对我们备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利用它们,就可以避免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去研究更合适的教材教法。
我们平时听公开课作的听课记录、自己上课的课后记录,也是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公开课凝结着讲课老师的探索创新的心血,其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借鉴。
因此,我们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择人之善而从之,对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大有益处。
(2)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备好课,就必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梳理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备课的直接产物和表现形式是教案。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有的教师却不以为然,他们或者是把别人的教学教案“移植”到自己的备课本上;或是干脆拿着买来的备课手册走上讲台;或者是“一本通书读到老”,一本教案年年用、次次用。这些应付式的偷工做法极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编写教案,既不是课文的抄录,也不是参考资料的凑合,而是对教材和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加工的成果。数学教学工作本身是创造性很强的一项工作,每一堂成功的课例都体现了教师新颖的设计创新的结果。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教育对象不同、班级基础不同、要求不同等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走出现成教案的圈子。我们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确定讲解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讲清知识性,还要有思想性,把教学与教育结合起来;注意智力因素教育与非智力因素教育相结合,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意志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精心设计教法,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编写出切合本班学生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
我们必须适应教改的形势要求,深钻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精心备课,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如备课要求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三备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算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3)准备教具。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教具种类繁多,比如实物、图片、标本、模型、三机(录像机、幻灯机、放音机)、多媒体电脑等。上课需要用到哪些教具,我们应做到心中有数,并于上课前准备好。如果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必须在课前检查一下电器是否正常,所要用到的软硬件是否已安装并可正常运行。最好自己先预做一次演示实验,以保证上课演示的成功性和准确性。上课时,教具摆放的位置,演示的时间也要考虑好。这些工作做得充分和细致一点,可以避免因教具准备做得不足而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影响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
(4)静心想课。
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想课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如果我们写好教案后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看了电影后重现一样,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教虑,进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增补、删减等工作。可以说这是对教案的再加工,它会使课堂教学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结构更严密,条理更清楚。
想课,这一步工作对于初步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对所讲的教材内容并不是很熟悉,并且是初次编写该课的教案。经过课前静心想课,上课会变得主动、自如、连贯。上课时就容易把精心编写好的教案得以在课堂中体现和实施,避免只限于纸上谈兵的局面。
(5)课前侯课。
侯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在上课预备铃响之时准时到达课室门口侯课,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了学生该上课了,使还在课室外游玩的学生赶快进入课室,使课室内的学生赶快回到自己的座位,逐渐稳定情绪,作好上课的准备;其次,起到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会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严于律己,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试想,若一个教师在上课铃响过之后才匆匆赶到课室,那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必然会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转移和惜时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初步踏上讲台的年青教年来说,课前侯课会起到稳定情绪、防止怯场的作用。
(6)及时总结。
课后总结,既是当堂课的课后经验总结,是成败的记录,也是下一课的提前准备。我们把每一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及时归纳总结,为以后的课前准备带来宝贵的参考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不断上课,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几年之后,十几年之后,那时我们才会真正称得上是一个经验丰富的人民教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准备做得越充分、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这一点我们大部分教师在实践中都有所体会。所以,我们上每一堂数学课,都不容忽视以上课前六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2.学生准备:
要实施有效教学,除做好教师准备工作外,学生的准备也必不可少,它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先决条件。
(1)用品准备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记本,要削好铅笔,装好圆珠笔,灌满钢笔水等,有时还要准备好圆规等工具。不要等到老师开始讲课了才想到去找东西,这样不仅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而且还会打乱听课的思路。
(2)知识准备
一般来说,每个新的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拓展的。实践证明,人们可以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得到新知识。所以,要学好新知识,一方面要复习好前面所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预习好新知识。这样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听课,效率就会更高。
(3)体力准备
除了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外,还要合理安排好休息时间,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做到早睡早起。夏天要适当午睡,但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即可。应充分利用好课间时间,要到教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做些轻微的身体活动。这样就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去听课,效果自然会好。
(4)心理准备
听课不能带着情绪,不能凭对老师印象的好坏,更不能凭对数学学科有没有兴趣。无论哪一老师上课,都必须认真去听。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每位同学要在摸清老师的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去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可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课前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学生学好一节课的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让良好的习惯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必然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俗话说:有备无患。只有师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才能是积极主动和科学有效的。在教师的合理正确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阅读全文

与小学上课前的课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