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主动并且声音响亮的发言,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老师们在一起交流学生课堂发言的情况时,有一部分教师对本班学生课堂发言的情况不太满意。本学期我教二年级数学,下面我就谈几点我平时的做法和体会:
1、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学生不敢举手发言的原因:学生在课堂发言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的“碰壁”,教师便用刻薄的语言讽刺学生,甚至动手打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感觉发言没有安全感,产生了一种自卑心理、羞涩心理,怕说错了又被同学嘲笑,被老师讽刺或挨打。这样下去学生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和示范者,教师在课堂中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尽时营造轻松和谐的课气氛,为学生大胆发言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我采取笑对课堂、笑对学生的做法,尽力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不怕老师。同时对于答错或不会答的学生也不打骂、不责怪,而是说,这次说错了不要紧,下次力争说得好些;对于不做声的学生说:“大胆地说出你的想法,哪怕只一句话也行,说错了老师也不会怪你的。”这样训练下来,学生信任我了,也敢说了、肯说了。我想这只是迈出培养学生大胆发言习惯的第一步,后面的路更长。
2、建立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激励机制
小学生对于老师的表扬很高兴,但是对于老师的小奖品更感兴趣。我对于大多数学生的发言,只给予只头的表扬,而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引起我心理上感动的学生,那就用小作业本进行奖励。有一次上课发言时,我们班成绩一直较差的张彬同学,因为发言声音响亮,全班同学也很吃惊,我心理也很感动,不但口头表扬了他,还给予他一个作业本的奖励。由于这个作业本的奖励,带动了一部分成绩差的学生的大胆发言,这招还是有效果的。
3、同桌互相交流,锻炼发言胆量
同学之间很随便,交流起来很轻松,没有可怕心理。有一次学习9的乘法口诀,由于前面已经学了1-8的乘法口诀,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我便让小朋友们尝试自学9的乘法口诀,先让他们看书,然后让同桌交流3分钟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让他们自己完成书上的填空,经检查,只有四分之一的同学不行,然后我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4、尽量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发言权
由于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发言非常的积极,这时我就注意到要让每个学生享有公平发言权。平时我一般是让中等生、特别是差生发言较多,这时成绩好的学生就不高兴了。我就对症下药,让成绩好的学生答难题,中等生答中等题,差生答较容易的题,同时我尽量做到针对全面同学发言。这样学生就不会认为老师偏心,老师对每个同学都是真心的,从而促进了学生发言和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学生课堂发言积极了,那么学习质量和效率也会提高。所以,积极发言使学生上课认真。使学生处于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并动脑筋。不仅如此,积极发言还可以锻炼口才和胆量。为学生的成长做一个铺垫。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不仅是新课程倡导的,也是对学生一种负责。
Ⅱ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表扬学生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呢?
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可以使教师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潜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每节课都用一个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结果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实际上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具有客观性。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制定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目标1是学困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2是中等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3是优等生达到的评价目标,这种做法有效的克服了教学目标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弹性化的特点。
二、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所以,课堂上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评价会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四、注重延缓评价的运用
延缓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道正确结论之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会马上举手回答,并且答案非常正确。而教师也兴奋地及时表扬学生。这样,一大批同学也许还没有想好,结果却出来了,这些学生地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过去,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课堂变成了只是优等生表现的舞台。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会马上予以否认。这种武断的否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场面。当然,错的总是错的,关键是教师的评价不宜太早,要让学生说够说透,要引起学生间的争论。在教师没有作出评价之前,每个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学生会努力使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五、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中学会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所以,有的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在一节课中接二连三打给学生进行“小红花”、“五角星”等物质奖励。虽然,这种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一节课中过多的使用这种方法,就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学生会把很多的心思花在怎样得到奖励上,减少了倾听和思考的时间,而且还容易滋长“功利性”的心理。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有什么样的评价,就出现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课堂上应如何正确评价学生
正确评价学生,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单单是一个等级,一个分数,而是要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实施评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呢?我认为,表扬和批评仍是教学中的一对法宝,教师只要能灵活的运用好他们,让他们在教学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就会达到双嬴的效果。
(一)表扬
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任何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成长中的学生,迫切的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肯定自身的价值。如果受到的表扬出自教师之口,更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一句表扬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么?那么,赞美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1.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而有的教师在课堂表扬学生
Ⅲ 小学数学课堂应怎样激励学生
所谓激励性评价,指的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内化学生的人格,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策略。课堂教学是小学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多采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在老师的肯定下探究和学习知识,效果会事半功倍。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认为,年龄在6~12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而这时的儿童恰恰正值小学在校学习阶段,他们正是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了个体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而要激发每一位学生产生这样的优秀品质,一味地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上合理运用激励性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心、获得成就感,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下面笔者就听过的一节公开课――苏教版小学二下《认识分米和毫米》,谈一谈上课的宋老师是如何在她的课堂上运用激励性语言,使激励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末的。
一、微笑激励,拉近师生之间距离
在课堂上,一方面,学生对新授的知识是相对陌生的,另一方面,学生与老师之间总存在着一层隔阂,特别是在出去上公开课时,上课的老师上的不是自己班的课,学生对老师完全是陌生的。因此,在新授前,通过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和学生进行一场朋友式的交流,就很有必要。上课伊始,宋老师笑着问道:“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老师有多高?”全班起初还有点拘束,只有不多的几只小手举了起来。第一个学生说:“1米。”宋老师依旧笑着说:“你能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吗?”在学生比划之后,接着笑答道:“你比划得很准确,1米就是这么长!但是,老师有这么矮吗?你再想想,谁再来猜一猜?”通过几次这样的点名回答,学生发现老师也不是那么凶,渐渐地举起的小手就多了起来。宋老师通过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不仅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旧知识,更重要的是使用含笑的激励性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开启了那扇学生对老师封闭的大门。虽然新授还未开始,却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学生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本堂课的学习活动中,可以预见到课堂教学效率肯定是极高的。
二、互动激励,共同探索教学内容
如果只有上课前几分钟的激励,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再浓的兴趣也会逐渐转淡,这就要求教师在新授环节同样能给学生以激励。而在本堂课上,宋老师就是这样,在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之间运用激励性语言,润物细无声地达到了激励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当本堂课进行了近十分钟,学生开始复述1分米在直尺上的长度时,先是集体复述,然后宋老师问:“谁能来像这样说一说?”当第一位同学说完后,宋老师立即说道:“你能这么快就能说出来,真棒!大家给他掌声、鼓励一下!”然后提问第二个同学:“谁能也像这样流利地说一说?”通过对答对问题的同学进行语言及动作的激励,激发全班其他同学强烈希望被提问的愿望,一下子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在上课10分钟后,又一次活跃了课堂氛围。
当有同学支支吾吾地复述不上来时,宋老师及时地问:“有同学来帮帮她么?”可能有些老师此时就会让该同学坐下,但宋老师没有这么做。在帮助的同学回答完后,宋老师看着该同学说道:“你会了么,来,试着再说一说!”“你看,很容易吧!”同时对帮助的同学说道:“你帮到他了!”“我们一起给他们一些掌声,好吗?”通过对后进生的激励,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以及通过全班表扬的方式,帮助后进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使其认真听课、积极发言,这样他们的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很快。
三、多样激励,练习巩固新学知识
每堂课的练习环节,往往被很多老师忽略了对学生的激励,学生只是置身在学生练习和教师讲解这样枯燥的循环中。而如果此时适当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就不是被动地死记硬背,而是处于兴致高昂的学习状态中。宋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的时候,分别设计了在纸上画、量实物、在纸上量等多样的练习题型。以在纸上量为例,在学生独立完成了相应的练习之后,宋老师接连说道:“谁能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业,当下小老师,讲讲你是怎样量的?”、“说得真棒,也很详细!谁来说一说第二幅图,你又是怎样量的?”、“两位小老师讲得都很好!下面还有一些练习,你们也想来当一当小老师么?”……这样,宋老师让学生以做小老师的方式,对练习题向全班做讲解,并予以激励性评价。这种方式对成绩较好的学生,难度并不大。我们常常也这样让好学生回答问题,只是仅仅让其回答出答案,讲解还是由教师来说,但是学生既然能说明,为何教师不大胆放手呢?这样,一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即校对了答案,另一方面学生争先恐后地想说,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记忆更深刻。其实,大部分学生是想说,也是能说出来的。在一年级时,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全班都会把手举起来;到了二年级,举手的还有一大半;再到三年级时,举手的只有一半了;等到了高年级,能有几只小手举着就很好了。如果都能像宋老师这样,在二年级时,还能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保持如此高涨的热情,这样一直保持下去,通过形式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手段,学生课堂练习的积极性和正确率都会明显得到提高。
在一节课中如果能很好地运用激励性语言,使激励性评价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末,那么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师生的双边活动,也能积极提高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增强。当然,使用激励性评价的方法有很多,低年级阶段可以采用奖励贴纸之类的,中高年级的可以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或者一些糖果、小文具之类的手段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Ⅳ 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评价
查庆霞(淮安市楚州区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200)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评价作了如下阐述:“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评价要具有激励性 激励型评价能触动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内心的激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使自信的学生更积极,缺乏自信的学生也变的活跃起来。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潜能,有效的促进他们主动、健康的发展。那么,如何使教学评价具有激励性呢?一句表扬的话语、一个温情的抚摸、一个惊喜的表情,一个肯定的微笑……这些无不充满激励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有位同学上课听讲认真,爱动脑筋,时常会想出一些新颖的解题方法。有一次,当她用不同方法解答出一道难题时,我满脸兴奋之情,激动的对她说:“你真了不起,能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与众不同的方法,科学家也是这样的!”听了我的表扬,她兴奋地同时听课更认真,发言更积极了;还有一位同学,性格内向,平时不太爱发言。一天,当他回答上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后,我竖起大拇指,兴奋的对他说:“这个问题你回答的太好了,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希望能经常听到你精彩的发言。”听了我的夸奖,他兴奋的小脸通红,小眼发光,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从此,发言越来越积极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让学生在激励性评价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首先应从语言上表现出来,教师应通过及时的导向性评价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犹如大海行舟,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将会迷失方向。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课堂,利用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恰当的评价,恰当的评价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可以帮他们弄清题意,改正错误。 教师还可以采用合理的评价来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态度带来的影响,要指引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要具有导向性。例如,当学生回答上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时,教师可以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这样的评价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当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时,可以说:“你的作业写的漂亮极了”,这种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课堂评价不能用一些没有导向性的含糊不清的评价语言,如“你真棒”、“很好”、“好极了”,棒在哪里?好在何处?这样的课堂评价空洞而抽象,没有指向性,也就失去了教育意义。 三、评价要具有客观性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具有客观性。客观性的评价可以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的到不同的发展。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使学生体验到自身的变化、成长和进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做认真的了解和分析,不能用同一的评价尺度来衡量他们,这样可以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都有所发展。例如,班里有位学生作业一向马虎,一次他的作业书写有了进步,于是我表扬他说:“你的作业进步很大,如果每天都能认真书写,相信作业一定会越写越漂亮。”听了我的表扬,他满脸兴奋之情。这里我没有因为他的作业写得不算漂亮而忽视了他的进步,而是纵向比较,对他给予激励性评价,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堂评价不应拘泥于形式,要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创造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用我们的评价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自尊和自信,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Ⅳ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
一、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想“说”
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想“说”、敢“说”。首先,教师得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其次,要改变过去那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此外,教师提问时要尽量采用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一起研究好吗?”“你来讲讲好吗?”等亲切、协商的口吻和“诱导”的语气,使课堂氛围显得民主、和谐,让学生思想上变得轻松,愿意提出问题,敢于发表意见。
二、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会“说”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说”的方法。这里的“说”,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再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有条理地、完整地表达出来。在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语言的准确性。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科学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准确性,每个概念都有确定的含义,每个定理都有确定的条件。因此,教师的语言务必清楚、准确、符合科学性。
无论是下定义,还是做判断,都要求用词恰当,合理科学,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运用定理,并逐步养成严谨、缜密的思维习惯。另外,只有当学生能用准确、清楚的语言将有关概念表述正确时,才能反映出他的思维过程,才能说明他理解了所学的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讲,“说题”比“做题”更难,也更重要。
第二是语言的简练性。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浓缩性。我认为,教师须引导学生使用简洁、准确、规范的语言。特别是数学教师,更应该用简明的数学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师,使用科学精练的数学语言,对培养学生规范使用数学语言起着关键的作用。在数学的“词典”中,只有“记叙”,没有“描写”,也没有“比喻”,更不能有“夸张”。因此,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言简意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添枝加叶。
第三是语言的条理性。数学的逻辑性决定了它的语言的条理性。概念形成、公式的推导、法则的归纳,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要学生学会利用判断和推理,有条有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再把思考过程完整地叙述出来,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习公式,要求能说出其推导过程;学习法则,要求能列举出其归纳过程;学习应用题,要求能说出解题思路,应用题教学尤其要注意语言的条理性。让学生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述说不同的解题思路,训练学生从“会说”到“会做”。
第四是语言的层次性。班里总有尖子生、中等生、学困生三种类型的学生,学生的语言表达程度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的数学表述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对于尖子生,教师要求用多种方法表述;对于中等生,教师要求他们必须完整地表述解题思路,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述说和解题;对于学困生,教师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让他们能尽自己的力量来表述简单的思路,解答基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来慢慢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解题能力。同时对学困生,要更多地使用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在一种积极而和谐的语言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三、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地多“说”
凡学生能说的,都应该放心地让学生去说。让学生讲算理,讲解题思路,讲公式的推导,讲法则的思维能力。在形式上,要注意灵活多变,既可个别回答,也可集体说,还可以采取同桌互相讲,四人小组轮流讲,或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等形式。让学生人人动脑筋,个个开口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优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说”的机会,让学生能“说”、会“说”。同时也要求教师必须研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使自己的语言不断规范、准确、明快、流畅、妙趣横生。
Ⅵ 小学数学课堂中怎么训练说
数学课堂中说的训练
数学课上,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意识逐渐减弱,有的孩子明明想说话,却很少开口,即使碰到困难更是不张口,还有的孩子习惯于用摇头、点头来表达意思,很少直接开口回答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发言环境,不让学生有心理压力,激发他们想说、敢说、有话可说,有机会可说,让学生学得有趣、有益、有效。
一、 亲近孩子,让他们敢于说话。
敢说是一个心理素质问题,给孩子创造一个说话氛围,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就能树立信心。
1、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时,我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说错了我不采取批评、斥责等做法,学生说对了却及时表扬;同时还注意防止有些学生彼此之间的嘲笑现象,因此,在指名发言时,常用鼓励性语言,如“慢慢说,不要急”,“请听听别人说的和你说的有什么不同,好吗”,回答对了表扬,回答错了也表扬。
2、创设竞争的课堂氛围。在教学时,我抓住儿童好胜的特点,在组织评论时,经常加上鼓动性的语言,如“看谁回答得最好”,“看谁说得更完整”等,使学生为了想得快,说得好,而积极思维,不甘示弱,并且积极举手发言。采取同组对说、指名说、四人小组说等各种方式,比一比谁说得最棒、谁说得最生动、最完整。这样反反复复让学生说,训练了思维的条理性,使他们说理清楚,语言规范。
3、尝试成功,让他们抬起头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组织好语言,以便一次说对。还有较难的问题,让优秀生说,难度低点请中下生说,不想说的则在中间说。这样分层训练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以致调动他们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我发现本来不敢说,不想说的同学也举起高高的双手说:“我来,我来……”同样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得到了提高。
二、激发学习数学兴趣,让学生乐说。
乐说,就是要让学生感到言之有悦,言之有趣。我的具体做法是:
1、在情境中练说。如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开始创设了找苹果的一半的情境,然后要求说说谁能找到苹果的一半,应怎样分?学生情绪高涨,欲欲欲试。如果此时引发练说,要求说准确、说规范的话,那效果肯定是极佳的。
2、有重点地练说。在解决问题时,往往要求学生说清解题思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我总是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强调书上的说,还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带着一种愉快的情绪,产生一种力求认识周围世界,获取知识,探究事物内部规律的愿望,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不畏艰难,知难而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让学生乐说。情景教学,会让学生兴趣盎然。因此在数学教学上,我尽量多想办法,多问为什么?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例如,教学《多边形面积》这部分内容时,媒体课件演示,直观的演示大大激发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抓住图形间的转换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说出各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再让全班交流说一说,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加强训练,让学生善说
善说是一个技巧问题,也是正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由于数学有不同于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独特的语言特征:简洁、抽象、严密、准确。因此要求我们训练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简洁明了,语言不拖沓,用词讲究准确。
1、语言规范。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会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外,还要求他们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2、说有顺序。在规范学生数学语言的同时,让学生在模仿中形成规范的数学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善,但他们的模仿性强,这就需要教师语言要具有准确性、示范性,用词恰当,言简意明。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讲求顺序性。
3、说到点上。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把抽象语言转变成生动、形象、具体的语言或图象。因此,学生的说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引”要有的放矢,“说”才能抓住关键,才能说到点子上。如教学“商不变性质”时,应引导他们抓住“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这个关键,才得到“商不变”这个结论。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头脑好!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乐说、善想善说的过程,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提高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得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Ⅶ 小学数学课堂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好
奖励小红花、金星等、小红旗,集满10个,可以奖励一颗糖或者全班表扬一次.孩子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现在每个班基本都有班级网站,也可以再班级网站上表扬一下,让孩子在网络上可以搜素到自己的表扬,我家孩子最喜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