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抓好小学生数学课堂秩序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内,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中,容却时常缺少这样的保障。孩子的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差,他们会常常不由自主地违反课堂秩序。我们曾遇到这样的情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做小动作、高声喧哗,你回答你的问题,我说我的话,做自己的事;游戏时热热闹闹,教学任务却落不到实处…..因此,课堂秩序的问题自然而然的摆在了我们面前。课堂教学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遵守纪律、善于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② 如何维持好低年级学生课堂秩序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中,却时常缺少这种保障。小学生的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秩序。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做小动作,高声喧哗;你回答你的问题,我说我的话,做自己的事;游戏时热热闹闹,教学任务却落不到实处……因此,课堂秩序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摆在了教师面前。新课程改革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那么,如何维持好课堂秩序,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呢?一、落实课堂常规训练,形成明确的课堂纪律规范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则习惯于感受生动具体的事物,数学课对小学生来说不免有些枯燥,学生一旦没兴趣,课堂秩序就会出现混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在有序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的活动,无序、混乱将使教学无法展开,而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1.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通过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课堂纪律规范。课堂纪律规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合班级实际,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要求。要求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先举手,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等。对个别课堂纪律很差的特殊学生,可以特别对待,提出他们能达到的要求,这种特殊情况,要先和全班学生商量好,不然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公正。2.课堂纪律的监督执行。制定了课堂纪律就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对不能心软手软,即使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修改前也要“错”下去,以维护制度的尊严。除了老师当纪律的“裁判”,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发动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挥集体的力量,人人都是监督者,也都是被监督者,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这样既可以帮助老师管理,减轻老师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3.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惩罚制止不良行为,是巩固纪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明确做得好会受到什么样的赞扬或奖励,违反了规范要承担什么责任,将受到什么处罚。小学生好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做题目,而有的学生却在嘀嘀咕咕,如果这时,老师对全班说:“你看,魏佳艺听课多认真啊!”保证那些在嘀咕的学生立即端正姿势,自觉地开始做起来。可见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在奖励的方式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但主要采用非物质性奖励,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教师可以报以微笑,投以赞赏的目光等。在教师的举手之间,眉宇之间,让学生意识到行为的正确性,从而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维持纪律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惩罚,所谓惩罚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但惩罚要讲究技巧性,不能滥用,更不能进行体罚。有时针对不专心听讲的学生,点名叫他回答问题,就是一种惩罚。奖励与惩罚都能刺激学生正确的课堂行为,但一味地奖励、一味地惩罚都会影响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在纪律管理上,奖罚必须相结合,实习期间我所在班级的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实行了加减分制,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提高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1.抓好一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每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是开头、中间和结尾。可以利用预备铃到上课铃的几分钟,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想想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刚一上课,教师不要急于讲课,要让学生先坐好,检查学习准备情况,同时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当课上到中间,有些学生开始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就要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甚至牺牲一分钟时间开个玩笑,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学生重新焕发学习热情。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就不要再讲课了,更不要拖堂,可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也可让学生做练习,因为,这时学生已感到困乏,教师如果继续灌输,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2.运用有效的沟通技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沟通技能在课堂中的作用与他们在生活其他方面的作用一样重要。事实上,它们是良好管理的基础。如果不擅长沟通技术,我们形成良好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努力就会受到限制。3.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纪律,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如赞美评价法——“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一组的同学讨论得很热烈,合作得真好,希望其他组同学也能像他们那样。”夸张评价法——“这个同学很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要是针掉在地上,他也能听出来。”假设评价法——“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改一下,那就全对了!你能自己改正吗”等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4.对待违纪学生要方法灵活,把握好轻重缓急。要明确哪些是可管可不管的,哪些是必须管的,哪些是可以暂缓处理的,哪些是必须马上处理的。小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往往是自制力差,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老师要多用眼神、表情、语言、动作暗示、提醒,保证和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如,课堂上学生有小毛病,老师可用眼神提示他改正,或者自然地走到学生身旁促其收敛,或者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暗示;如果学生的违纪影响较大,可以突然终止讲课,用威严的目光告诫学生,把全班学生的目光引到那个学生身上,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般就能制止。对不服管教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冷处理,为了不影响全班上课,课后再采用多种方式教育感化。5.处理偶发事件,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了。所谓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教师成功地处理教学中意外事件的特殊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必然是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那是难免的。当偶发事件出现时,教师应当善于因势利导,正确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引起的偶发事件占课堂偶发事件的绝大部分。教师一般的处理方法都是视问题性质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以消除不利于教学的因素。批评教育能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然而,偶发事件作为突发的事端,其背后隐藏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对那些因品德不良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因调皮、捣乱、无知等引起的偶发事件则无需采取十分严厉的态度,不必扩大事态,上纲上线;而对那些因自身工作失误或外界干扰引起的偶发事件,要善于出奇制胜、超乎常规地加以解决。
③ 求如何维持小学课堂秩序
真正的好抄的课堂秩序,前提是孩子们非常喜欢你,非常尊重你,非常敬佩你,非常愿意上你的课。倘若孩子因为害怕而遵守课堂秩序,只能说这样的老师是一个“毁人”的老师哦。
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制度是所有人都认可并自愿遵守的,因此有时候严肃一些还是必要的。
说点经验你听听,仅供参考:严而不凶,威而不怒,仁而不溺,紧而不苛,课堂纪律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
其实刚开始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会进步。
我的建议:先跟学生搞好关系,加强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的动态;把自己的位置降低,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接触,他们会喜欢你的;严格要求,令行禁止,师生关系好是多方面的,但课堂上常规还是要的,但知识上是可以探讨的。不知道我的想法会不会适合你!
④ 如何管好小学生课堂秩序
朋友你好:
一、管好纪律差的学生
一个班级,总有纪律差的学生,先从纪律最差的同学抓起,以点带面,可以促进全班纪律好转。学生不守纪律的原因很多。比如学习目的不明确,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理解纪律要求,上课听不懂或吃不饱,师生关系不好,自制力差等,都可能产生一时或长期的不守纪律。这些原因在学生身上也许几种并存,但必有一种在起主导作用。为了解决问题,必须找到主要原因,对症下药。
对待这些学生,不能嫌弃、疏远,而要尊重、亲近,用爱心与真情感化他们。
用家访的形式,与家长紧密联系,共同配合才能转化这些学生。
二、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要结合本班情况制定班级学习制度、纪律要求等。有了目标,学生自我约束有方向,自我管理有章可循。比如把课堂常规要求分几个环节。课前要把学习用品放在指定的位置,预备铃响后要迅速进入教室,安静坐好;上课专心听讲,要说话先举手,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常规要求。表扬是课堂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细微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既要口头表扬,又要设计纪律评比的大表格,让学生在课堂里得到的红花或红星,及时贴上去,评选遵纪之星、礼貌之星、学习之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劲头。
三、正确运用注意规律。
在教学中当课堂秩序出现问题时,故意停止讲课比责备学生要好,这样做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吸引到教师的讲授方面。责备学生,反而会使其他学生的注意转移到违反纪律的人身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在开始讲课时,要说明学习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生对学习目的认识越清楚,他们就越能努力。以有意注意来对待他们必须学习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运用注意规律,既要估计客观条件,从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着手,使学生对教学本身发生浓厚兴趣;同时又要考虑到人的主观因素,严格要求学生,教育学生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这样教学质量才有保证。
我有一份美国心理学家达阿尼·P·舒尔兹提供的教学案例,记叙了只有一年教龄的新教师如何运用心理学规律成功转变问题学生,写得生动具体,想给你参考,可以寄给你,也可以发在我的博客里,由记者决定吧,好吗?
课堂教育的心理问题
玛丽·科斯格罗夫在她当教师的第一年里,是喜欢这个职业的。她所教的这个二年级班,大部分是一些活泼可爱、精力充沛的孩手,这些孩子似乎对她反应挺好。当她讲一些有趣的事情时,孩子们会发出欢笑,并热心地参加她所组织的游戏,看来他们正在学习她所讲授的课程。
但是,问题发生了,她的一些课不如其他老师成功。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对她的课都感到高兴和满意。少数孩子表现出孤僻与闷闷不乐,或是敌意与破坏,无论其他孩子如何努力,或她如何尽心,有一两个孩子似乎什么也不想学了。在接受某些老教师的劝告之前,这些问题一直使她感到困惑。老教师的建议,促使她拿出了在大学时心理学课程的教科书与课堂笔记。她回想起一位心理学教授曾经说过,心理学研究的结果对那些将要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们是很有价值的。当她重温了这些书和笔记后,她认识到这说法的正确性,并决定把心理学的原理应用到她的学生身上去。
她首先从鲍比开始做起,这是一个在班级中最有破坏性的孩子。无论其他的孩子在做什么,鲍比总是做一些引起别人注意他的不同事情:在科斯格罗夫小姐讲话时,大叫大嚷,撕毁别的孩子正在画的图画,以及在课间休息时把球扔出围墙。在过去,她曾大声责骂过鲍比,并用各种方式处罚他,但这些做法均未奏效。
在复习了所学过的心理学知识之后,她发现对鲍比的惩罚也正是鲍比希望她的反应方式。他的破坏行为意味着说:“嗨,注意我。”当科斯格罗夫小姐停下来斥责他时,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她使他的行为得到了报偿或强化。她重新学习了心理学有关心理学强化以及怎样消除过去强化过的非期望行为的知识。答案非常简单,通过消退抑制过程,使期望行为得不到强化,这种行为便很快消退。
在第二天上午的课堂上,科斯格罗夫小姐完全不理会鲍比的不守秩序的行为,无论他怎么不守纪律,她仍然继续讲课。当然,由于得不到注意,鲍比变得更为吵闹了,这使得科斯格罗夫小姐难以忍受不去责骂他,但是,她知道,一旦她这么做了,对鲍比的攻击性行为又是一次强化。其他的学生看到科斯格罗夫小姐不理采鲍比,也开始学习她的做法,几天以后,没有一个人去注意鲍比了。
既糊涂又愤怒的鲍比不知该怎么办。“他嘲嚷着;“嗨,看着我”,但没有一个人去理采他。
虽然科斯格罗夫小姐故意不理采他的破坏性行为,但她对他的建设性行为表示了细心地关注。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鲍比做了某些类似于班级所期望的事情,她就给予强化。当他象班级的其他孩子那样,认真画一张房子的图画时,即使他画的不象房子,她也对他的努力给予表扬。她说:“非常有趣!鲍比,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两个星期之内,鲍比的行为有了明显地改变。他知道,只有当他的行为以建设性的和合乎要求的方式进行时科斯格罗夫小姐才注意到他。在过去两个月内,责骂与惩罚都不能完成的行为矫正,在两星期之内就实现了。此外,这次运用心理学技术和原理的成功,加强了科斯格罗夫小姐对心理学的信心。她对这个班级作了认真考虑,寻找还能应用心理学的地方。
有一个叫查佛的孩子,他是少数民族。虽然查佛从未有什么行为问题,但他对班级所做一切事情均是无精打采,毫无兴趣。他注意力不集中,从不自愿回答问题,当被提问时,也从来不知道回答。他似乎并不细心。科斯格罗夫小姐相信查佛象其他学生一样活泼,她确认他需要更多的表扬与鼓励。在一天课后的谈话中,她发现查佛在家里很少受到注意。一个月内查佛成了班级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并且比许多其他的学生学得快。
安妮在班里安静地坐着,并且竭力去讨人喜欢。每科斯格罗夫小姐提问时,她总是第一个举起手,第一个请老师看她的作业。她不断寻求赞许,常问道。
“我做得对吗?”倘若遇到认为她的作业不是班上最好的评语时,她会哭泣起来。每当同学们组成游戏小组时,安妮总是坐在科斯格罗夫小姐旁边,紧紧握着她的手,不让她与别的孩子玩游戏。在操场上,安妮坐在远离其他学生的地方,用悲哀的目光看着同学们。
科斯格罗夫小姐觉得安妮的行为暗示着某些情绪问题,
她从心理学课程中知道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她也知道自己没有受过涉及这种情境的训练。她了解到如果她企图提供指导或治疗,可能会弊多利少。她请学校心理学家对安妮的行为观察了几天,并且与她谈了话。这个心理学家赞同安妮需要咨询的意见,并为科斯格罗夫小姐能看出问题而向她表示祝贺。如果安妮再不去治疗,她的情绪问题可能会更糟糕。经过两个月的治疗之后,安妮的行为表现出了明显的改变。
我们生命中的一部份时间是消耗在学校之中的。在学校里,智力上、社交方面与情绪方面的发展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经历。学校是我们与父母之外的世界第一次相互作用的地方,也是我们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社会化我们成为成熟的、。有能力的、可靠的成人。
关心教育的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它决定了我们被教育的内容与过程,以及如何评价我们学习效率、我们怎样才能与别人一起学得更好。心理学在课堂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有孩子们的情绪与行为发展
⑤ 维持小学生课堂秩序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特性,特别是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常常会有逗别人笑、搞小动作、乱位、尖叫和打架等不良现象。为了改正这种“乱”现象,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维持好小学生的课堂纪律呢?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教师提醒有技巧
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仍有幼儿园那些整天玩闹“惯性”,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他们都在玩闹,不能控制自己自主地和教师一起学习。当老师提示:本课时要学什么知识?这些知识在课本的哪一页?怎样学会这些知识?此时,小学生们不是在和同桌逗笑、搞小动作、耍玩具,就是东张西望,根本不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
为了纠正这些不良行为,我就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办法:①让全班学生齐读课题或课文,提醒学生把思想和行为集中到学习上来。②如有个别学生正在谈话或者搞小动作时,我就悄悄地走到他面前,用手轻轻地在他(她)的桌面上敲几下,提醒他(她)把思想和行为转移到课堂上来。③如某个学生还在乱位或者说话时,我就有意点了他(她)的名字,提醒他(她)马上回到座位上,不要再说话,认真听老师讲课。④假如某个学生在整个课堂上都不听老师讲课时,我就把与该课有关的知识编成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做,从中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个别不听老师讲课的学生“处以”背诵课文、唱歌和跳舞等小小的“惩罚”。
发挥班干的作用
班干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小助手。要想发挥好小助手的作用,就要发挥班干的作用,协助老师搞好教学工作。小学生大多数是听老师的话的,是按照老师的指点去做的。因此,用班干来控制班里出现不良行为是重要和可行的。本学期,我把班干安排在各个学习小组中,让他们对一些上课时讲话多、玩耍多的“捣蛋”学生进行“控制”。某同学上课时讲话、逗笑、搞小动作和乱位了,在那个组的班干能马上提醒、劝说他(她),不要再做这些不良行为了,从而维护了课堂秩序。
同桌同学互相监督
同桌是同学,也是朋友。因此,同桌同学相互监督、合作、劝告、提醒等是很必要的。所以,我让同桌的同学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的同时,在纪律上也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纪律。如上课时谁搞小动作了,同桌的同学就提醒他(她)一下,他(她)马上就停下来了。
善于总结和纠正班风和学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教师就要善于总结和纠正班风和学风,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们改正。具体的做法有:我利用每课时下课前2至3分钟进行课堂纪律总结;放学后,我留下那些屡犯的“捣蛋”生进行批评教育;利用周会课和《品德与生活》课时间,点名表扬遵守纪律的学生,适当批评(尽量不点名)“捣蛋”的生。学总之,教师只要有信心和决心教育学生,加上方法对头,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小学生就会听活,班级的“乱象”总会“静”下来的,就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⑥ 如何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除了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还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和创新方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中,却时常缺少这种保障。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秩序。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做小动作,高声喧哗;你回答你的问题,我说我的话,做自己的事;游戏时热热闹闹,教学任务却落不到实处……因此,课堂秩序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摆在了教师面前。新课程改革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那么,如何维持好课堂秩序,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呢?
一、落实课堂常规训练, 形成明确的课堂纪律规范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则习惯于感受生动具体的事物,数学课对小学生来说不免有些枯燥,学生一旦没兴趣,课堂秩序就会出现混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在有序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的活动,无序、混乱将使教学无法展开,而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通过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课堂纪律规范。课堂纪律规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合班级实际,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要求。要求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等。对个别课堂纪律很差的特殊学生,可以特别对待,提出他们能达到的要求,这种特殊情况,要先和全班学生商量好,不然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公正。
2.课堂纪律的监督执行。制定了课堂纪律就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对不能心软手软,即使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修改前也要“错”下去,以维护制度的尊严。除了老师当纪律的“裁判”,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发动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挥集体的力量,人人都是监督者,也都是被监督者,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这样既可以帮助老师管理,减轻老师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3.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惩罚制止不良行为,是巩固纪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明确做得好会受到什么样的赞扬或奖励,违反了规范要承担什么责任,将受到什么处罚。
小学生好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做题目,而有的学生却在嘀嘀咕咕,如果这时,老师对全班说:“你看,XXX做题目做得多认真啊!”保证那些在嘀咕的学生立即端正姿势,自觉地开始做起来。可见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
在奖励的方式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但主要采用非物质性奖励,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教师可以报以微笑,投以赞赏的目光等。在教师的举手之间,眉宇之间,让学生意识到行为的正确性,从而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
维持纪律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惩罚,所谓惩罚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但惩罚要讲究技巧性,不能滥用,更不能进行体罚。有时针对不专心听讲的学生,点名叫他回答问题,就是一种惩罚。
奖励与惩罚都能刺激学生正确的课堂行为,但一味地奖励、一味地惩罚都会影响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在纪律管理上,奖罚必须相结合,实习期间我所在班级的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实行了加减分制,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期初发放给学生每人一份课堂行为计分表,表中有姓名、得分、周次等,得分又分成每课得分、一周得分和总得分。
(2)明确计分方法:每周5节数学课,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就应总结学生的表现情况,并点名宣布加减分数,表现突出的、或有进步的可适当加分;表现差的则适当减分;表现一般的则不加不减。加减分值视班级情况而定。
(3)期末,请学生自行算出总得分。将总分转换成一位小数,纳入期末笔试分。加的则在笔试分中加上,倒扣的则在笔试分中扣除。
二、提高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1.抓好一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每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是开头、中间和结尾。可以利用预备铃到上课铃的几分钟,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想想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刚一上课,教师不要急于讲课,要让学生先坐好,检查学习准备情况,同时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当课上到中间,有些学生开始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就要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甚至牺牲一分钟时间开个玩笑,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学生重新焕发学习热情。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就不要再讲课了,更不要拖堂,可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也可让学生做练习,因为,这时学生已感到困乏,教师如果继续灌输,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
2.运用有效的沟通技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沟通技能在课堂中的作用与他们在生活其他方面的作用一样重要。事实上,它们是良好管理的基础。如果不擅长沟通技术,我们形成良好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努力就会受到限制。
3.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纪律,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如赞美评价法——“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一组的同学讨论得很热烈,合作得真好,希望其他组同学也能像他们那样。”夸张评价法——“这个同学很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要是针掉在地上,他也能听出来。”假设评价法——“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改一下,那就全对了!你能自己改正吗”等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
4.对待违纪学生要方法灵活,把握好轻重缓急。要明确哪些是可管可不管的,哪些是必须管的,哪些是可以暂缓处理的,哪些是必须马上处理的。小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往往是自制力差,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老师要多用眼神、表情、语言、动作暗示、提醒,保证和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如,课堂上学生有小毛病,老师可用眼神提示他改正,或者自然地走到学生身旁促其收敛,或者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暗示;如果学生的违纪影响较大,可以突然终止讲课,用威严的目光告诫学生,把全班学生的目光引到那个学生身上,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般就能制止。对不服管教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冷处理,为了不影响全班上课,课后再采用多种方式教育感化。
5.处理偶发事件,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了。所谓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教师成功地处理教学中意外事件的特殊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必然是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那是难免的。当偶发事件出现时,教师应当善于因势利导,正确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引起的偶发事件占课堂偶发事件的绝大部分。教师一般的处理方法都是视问题性质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以消除不利于教学的因素。批评教育能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然而,偶发事件作为突发的事端,其背后隐藏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对那些因品德不良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因调皮、捣乱、无知等引起的偶发事件则无需采取十分严厉的态度,不必扩大事态,上纲上线;而对那些因自身工作失误或外界干扰引起的偶发事件,要善于出奇制胜、超乎常规地加以解决。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三、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一节课40分钟,如果学生感到教师讲课枯燥无味,而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厌倦和怠慢的情绪,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增强讲课的吸引力,也是维持课堂秩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呢?
1.授课方法要灵活,张弛有度
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肯定让学生生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并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性要求学生有意注意,趣味性会使学生无意注意。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形成张弛有度,变化有序的课堂节奏。特别是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老师更要注重趣味性,用有趣的知识、有趣的方式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讲课要用谈话法,语言要有幽默感
讲课用谈话的形式容易贴近学生,师生之间也容易互动。一节课便会在提问、回答、设疑、解难、争论的过程中悄然度过。如果教师语言幽默更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热情,课堂气氛会显得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数学课堂是孩子们向往的课堂,是孩子们享受快乐学习的课堂。当然,不能盲目追求幽默风趣而脱离教学实际,那样只能华而不实,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除了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还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和创新方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一、课堂违规行为的预约
1、制定具体行为规则,每学期开始用一定的时间来解释基本行为准则。这样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够。即使是在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学生也能够及时的承认错误并改正。
2、把握教学程序,课前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其次教师应注意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一堂优秀的课,应该是一气呵成的,不能够有长时间的停顿,若是有的话,这个时间学生极易开小差,甚至扰乱课堂的秩序。
3、面向全体学生教学,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在这次的听课过程中,校长也是严重的指出了我的这个缺点,而且在每一次班主任看到有其他学生没有注意听讲的时候也是体醒我要注意学生的全体性。
4、使所有的学生的学都有事可做。这一个方面我的感触比较多。我们的学生将近是有四分之三的学生都能够跟上老师讲课的速度,但是也有极慢和更快的同学。在比较聪明的学生做完题之后,就没有事情可做了,就开始说话,这时候要是不给他们继续留作业的话,他们会继续扰乱课堂,让写的比较慢的学生也浑水摸鱼,开始说话了。
5、给学生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未经允许发现离开座位,干扰其他同学,对这样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惩罚。
二、课堂违规行为的干预
1、将引起分心的事物,放学后再还给他。
2、强化恰当的行为,让遵守纪律的学生得到精神上的表扬或鼓励。
3、提高学生兴趣,在学生表现失去兴趣是可以宣布完成多少任务鼓励帮助学生将注意力放回到学习任务上来。
4、调整教学改变教学活动,做学生喜欢的游戏,或组织小组讨论。
5、可以与违规的学生进行目光交流,或是提高制止学生不恰当的行为,帮助他将注意力收回,也可以将手放到学生的肩上让其安静。
在按照这些方面努力的过程中,一步步的发现学生们在改变,发现学生开始真正的喜欢我的课了。
1、按规定时间上课,学生不得随意迟到、早退,进出教室时不得影响他人学习和教师讲课,有事要请假。
2、与老师、同学间交谈要有礼貌。不打架、不骂人、不讲粗话、不损坏公物
3、穿戴整齐大方,不穿拖鞋
4、坐姿端正、不趴下、不侧坐、不喧哗、不说笑、不打闹,双手放在桌上,眼睛注视老师
5、课堂上不能吃食物喝饮料,也不允许屑铅笔,不能随便下座位
6、课堂上要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老师问题时需站立,呈立正姿势,有必要端书时需双手端书
7、当同学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或看法要举手,不能打断别人发言,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
8、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当同学学习有困难要及时提醒帮助。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师生进行交流的园地。而课堂秩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行为的规定性得以体现的状态和规则,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成效。如何建构一种和谐的、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秩序对所有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来说是非常迫切的问题。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和违纪行为的危害性,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行动上才能去解决它。况且,这也是对学生自觉性的培养,令其受益终身。新教师在第一节课时不要忙着上书本内容,应该先为自己的学科和课堂制定好几项有针对性的规则,这几项规则要实用,要通过仔细的反复思考,并且要能操作。例:回答问题正确加平时分1分,达到十分,平时考试可加1分等,还有低年级同桌之间都表现好,评为“优秀同桌”等。因为不认真听讲往往是同桌之间相互影响的。当然还有其他的规则,要考虑好。但在平时一定要作到,让学生认为你是严谨的说道作到的老师,这很重要。
二、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加强业务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丰富,有趣,让人不忍离去。这样一方面树立了自身的形象与威信,另一方面也维护了课堂秩序。
1、取先进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交错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不断点燃智慧的火花,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创造一个较为理想的课堂教学情境。例:情景教学法:陈磊的练声训练放在来到大海边,大家呼吸新鲜的空气中完成;练声放在对大海的呼唤中完成;学生都比较投入。金漪课把新歌的学唱放在情景中完成学生很感兴趣。(唱歌教学是难点,拎出声音词、接唱解决)有唱有舞蹈、有打击乐器等方法很多。
2、精心设计教学语言,调动学生乐学情绪。“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由此看来,艺术性的课堂教学语言,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使学生对教学产生美的情感体验。例:过程之间的串联词:
“引入:迎着海风、迎着海浪,我们来到了大海边,你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什么?找一找。(各种海螺和贝壳)可真漂亮!这是大海送给我们的 礼物。其他小朋友别急,我们来动手做一个海螺。(教师带领制作)这下可好了,每人都有大海的礼物了。
听说在有的海螺中能听到大海妈妈的呼唤声,你听听,有没有声音,(个别吹)果然能发出“呜呜”的声音。
让我们全体拿起海螺,跟着音乐用“呜”字,学一学好吗?
学生拿起自制的 海螺,跟音乐哼唱歌曲旋律。”
小朋友们表现得真好,但你们别担心,在我们人类智慧的创造下,再险恶的海上风暴都将被征服,你们看,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海盐的海塘和慈溪之间就将架起这一座“跨海大桥”,到那时,我们在海面上悠闲的散步,汽车在海面上奔驰,和海鸥亲切交谈都将成为现实,真是奇迹呀!
最后让我们一起这座漂亮的 “跨海大桥”下,迎着海浪放声歌唱吧。
过度语言不仅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要有激励的作用。
语言要抑扬顿挫,不能一相同的速度或相同的音量来讲解,高兴是,伤心是要有表情等。(笑时发出的声音就是笑)一句话要吸引学生。
3、发挥非语言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从教学信息交流的情况来看,单凭语言还是不够的,因为有些信息无法用语言准确、恰当地表达和传递,还必须籍以身势、情感等非语言行为来表达。通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此时无声胜有声”、“言传身教”等都是非语言行为在教学中的具体概括。如身势是传递信息、表露情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都是恰当利用身体、运用手势,眼神和微笑可以使师生之间产生心的共鸣,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提高教学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例:回答精彩时老师带着惊喜的笑容看着大家;竖起大拇指;教师鼓掌等等,都是很吸引学生的。还有常规专用手势:“表示停止动作;减弱动作等等。
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适时给落后的学生以鼓励。加强互动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鼓励则给后进生增强了信心。
1、走到学生身边去
有好多青年教师在上课时总不肯走到学生中间去,总在讲台前溜达,和学生之间产生距离感。特别是多媒体进入课堂以后,一些教师把鼠标当成了羁绊与学生交流的绳索,更难走下讲台。这是很不好的现象,要上好课首先自己要投入,不说和学生是朋友,但要和学生融在一起,这样学生会感到你的亲近,而又不可侵犯,才会有共鸣。
另外,相对而言,教室后面的学生更容易出现纪律问题,究其原因,教师与他们空间距离大了,心理距离也大了,而教师的影响力却小了。加强新课程课堂纪律管理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教师要走到学生身边去,相对近距离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好处很多,有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眼神的交流,走过去帮他书本放一放,不要中断自己的讲课,尽量不要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是你们之间的秘密。等等。
2、让学生分享老师对纪律管理的情感
在新课程课堂上,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要非常注意让学生分享老师的体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 “某某同学这样做,老师很为他高兴。”课堂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不仅有利于纪律管理,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别人情感,尊重别人情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
一般来说,小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除了内部动机外,表扬、奖励等外在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重要原因,了解和利用学生的外在需求,并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是进行纪律管理的有效手段,如:“这么多同学举手,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刚才认真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回答。”“你刚才的发言很精彩,老师想把小红花奖励给你,可是小红花不愿意,它告诉我,它不喜欢不守纪律的孩子。”“谁更遵守纪律,我就请谁来回答问题。”比“123,坐坐好”要好的多。
4、当学生比较乱的时候,利用课件可以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集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要求学生用眼认真观察,耳朵认真倾听,大脑认真思考等。当学习方式比较单一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课件为学生换一种口味,重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重要的题目、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题目,可以利用课件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激发兴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培养数学人才。
⑦ 如何维持小学一年级的课堂秩序
如何维持好低年级课堂秩序
一年级学生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一下子转为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学校生活,尤其是要规规矩矩地在座位上坐40分钟,确实很难一下子就适应。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刚开始他们对于上课完全没有概念,上课铃已经打响了,有些学生还没有进课堂,还沉浸在愉快的游戏中,需要老师四处去找回来上课。课堂上老师刚刚说了一个问题,学生就在下面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没有要举手发言的意识,随意打断老师的话,更是屡见不鲜。一个小朋友要上厕所,全班同学都吵着要去,结果这样一来一去,一堂课就被割离的七零八落,根本不知道上课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面对这样的课堂,大声呵斥?严厉批评?讲大道理?都没有用,因为孩子根本就不明白甚至听不懂。怎样才能让这些天真可爱的小朋友上课能乖乖的听课,能按照老师的意思去完成学习任务呢?该如何组织一个生动、活泼、有效的课堂? 一、把爱献给学生 。
小朋友进入学校就等于步入了人生求学的第一站,他们好比一株株娇嫩的花枝,需要用爱心精心地培育。一个教师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就要当个好妈妈,要像他们的妈妈一样爱他们。近年来,学生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境遇有时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是那样的孤独,那样的无助,每当想到这样的孩子我真的很心疼,我总是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们同样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在日常工作中,要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到爱和尊重,对学生赋予期待,让每个学生体验满足和成功的喜悦。 二、制定口号,抓课堂常规。
学生刚入学时,没有一点规矩,大喊大叫,又打又闹。这时,为了能让学生尽快地安静下来,可以制订一些口号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同时也可以在上课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如:在学生乱说话时,老师说:“小嘴巴”,学生接:“不说话”;在学生坐姿不正确时,老师说:“一、二、三”,学生接:“请坐端”;想让学生看黑板认真听讲时,老师说:“眼睛”,学生接:“看前方”;当站队时老师说:“三、二、一”,学生接:“站整齐”。这样简短的口号能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由于一年级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较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安排课堂中稍作休息,在休息时可以这样喊:“哆来咪”,学生接:“我休息”。这样的口号喊起来,不但班内课堂纪律大有好转,就连课堂教学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 三、树榜样,抓典型 。
一年级学生特别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称赞和鼓励。老师一句“你真棒”比妈妈买的糖还要甜。所以,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就在孩子们表现不好或课上乱说话时,寻找班内做得最好的同学,适时地进行表扬,说:“××同学坐得最端正,听得最认真了。”话音刚落,只见同学们就齐刷刷地坐好了,如果这时还有个别同学没有坐好,就要抓住典型,进行批评教育,让前者与后者形成鲜明对比,让孩子自己区分好坏,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当某个同学读书的习惯很好时,我就抓住好机遇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瞧,××同学真会读书,一手指着书,眼睛还看着书来读,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
当我表扬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的孩子时,其他的同学就会一个比一个声音大,此刻我感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每个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一旦发现便要毫不吝啬地表扬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用恰当的语言
予以表扬。即使学生有错误、有失误,也要用善意的方式予以批评,引导学生改正。
四、强化训练、培养习惯 。
有很多老师都说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没规矩,上课乱说话,老师讲课也不听,该怎么办?其实,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如果第一次上课,老师在讲,学生没听或在说话,老师不加以制止的话,那他下节课还会说,慢慢的他会觉得上课说话没事,就会越说越厉害。而且,别的同学也会跟着学,只要有一个同学说话,老师不制止,那别的同学看他说话没事也就会跟着说,慢慢地上课说话的就越来越多。时间长了,学生养成坏习惯,再想改就难了。所以,我认为,刚开始,哪怕上课少讲几道题,哪怕上课少解决几个问题,也要培养学生的习惯,只要有人说话,就一定要提醒、制止。等学生养成好习惯,以后上课就省心多了。 五、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面对新的教育形势的发展,还要面对现代小朋友的心理行为特征。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我们要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文化等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天真又调皮,他们希望老师在课堂上多讲故事,多念儿歌,多做游戏。喜欢老师多变的神情、动听的语言和夸张的动作;不喜欢老师呆板的教学方式和枯燥的教学语言。所以要教好小孩子,老师首先得把自己也变成小孩子,充满童真和童趣。让小学生喜欢上你,喜欢上你的课。因此,我们要积极地抽出更多的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先进学习,然后付诸于实践,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改进、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好课堂教学。
总之,组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不仅要爱学生,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小朋友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⑧ 小学低年级该如何维持课堂秩序,难道一定得凶一点吗
我带过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我就是不凶的那类,感觉除了凶还是有办法维护课堂秩序的。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小孩子因为和新老师不熟悉,摸不准老师的脾性,所以还不会特别调皮,会乖乖地跟我读课文,做练习。大概是因为之前的那个老师(以下叫他G老师)比较凶的缘故,上课要求他们必须手放在桌子上,正襟危坐,孩子们在我这里充分体会到了自由。比如,我允许他们自己拿粉笔到黑板上接力比赛做习题,在G老师那里,私自拿粉笔上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小孩子很调皮,会到处乱花,没玩没了的。他们一开始可开心了,展示了小孩子可爱的本性。 但我这样给他们上过几次课之后,小孩子就开始调皮了,开始不听话,到处乱窜,在讲台上跑上跑下。我容忍度还挺高的,他们可以这样,只要不影响教学。虽然调皮吧,但交代的任务还是会去做,大概是被束缚得太久了,我上课的时候,按G老师的话说,孩子们都像疯了一样 = = 我虽然能忍,但是G老师肯定心想”Laura是怎么维护课堂秩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有一次在我上课的时候,孩子们还和平时一样撒欢。突然在教室外溜达的G老师破门而入,说老远就听见教室的吵闹声,然后被抓个正着的调皮孩子们被打了手板(我看着都觉得肉疼 = =)个个都红着泪眼,我心里也挺难受的,心想,要是大家收敛一些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要是我管一下,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打那以后,孩子们乖了许多,我也因而学会了一招,用严厉的老师来吓唬学生防患于未然,在他们有闹的苗头的时候,把G老师搬出来吓唬 = = 还挺管用的…… 又带了一阵子,又摸索出了更管用的招数,用严厉的老师来吓唬人的烂招就基本不用了—— 设立鼓励机制:我专门买了一套卡通的小贴画(当然孩子们自己也可以买到,但是从老师这里得到,会在他们心里具有不同的意义),每次下课的时候奖励给那些最听话,最遵守纪律,完成作业情况最好,听课最认真的同学。建立这个机制可以事前不用说“我们要奖励表现好听话的同学”因为小孩子不太懂,对这个没什么概念,老师可以直接奖励给那些表现好的同学,以他们为榜样,让其他的同学知道,做到像那些同学那样,是会得到贴画的。这样,下次上课的时候,你告诉他们表现得好,会有奖励哦,他们就会很乖了,知道该怎么去做。 因为我带的是不到十个人的小班,所以就算给每个同学都发贴画都不会把我发穷。像公立学校的大班这样就贴不起了,而且每个人都有的东西,时间长了,大家就不稀罕了。可是设立一个加分的机制,一个月累计得分前几位的同学,可以得到奖励,这样。 带动他们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比如,我教他们语文课,有一课叫做《秋天的图画》,我就会引导他们去想象,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心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同学们进行描述,描述之后,让他们用画笔在纸上画下来……这样,一节课很安静的,而且愿意听课的同学会主动制止那些捣蛋的。他们的注意力在你这里的话,就会主动地去进行维护,抵制那些不配合的。前提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根据小孩子的特点,去带动他们思考、学习。 和孩子们做朋友但又保持老师的威严:和“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的观点不同,我是课上和孩子们是朋友,课下是老师。 凶,是一时的,只能吓唬人,不能服人(要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凶了,一凶不可收拾,凶得都变态了,岂非酿成血案),还是不凶的好。。。
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抓好教学秩序
众所周知,良好的课堂秩序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数学教学中,却时常缺少这种保障。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他们常常会身不由己地违反课堂秩序。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做小动作,高声喧哗;你回答你的问题,我说我的话,做自己的事;游戏时热热闹闹,教学任务却落不到实处……因此,课堂秩序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摆在了教师面前。新课程改革实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遵守纪律,善于思考,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那么,如何维持好课堂秩序,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呢?
一、落实课堂常规训练, 形成明确的课堂纪律规范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则习惯于感受生动具体的事物,数学课对小学生来说不免有些枯燥,学生一旦没兴趣,课堂秩序就会出现混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教学是一种需要在有序的环境中才能进行的活动,无序、混乱将使教学无法展开,而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实际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中实现的。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
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通过讨论达成统一认识,形成基本的课堂纪律规范。课堂纪律规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切合班级实际,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要求。要求学生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等等。对个别课堂纪律很差的特殊学生,可以特别对待,提出他们能达到的要求,这种特殊情况,要先和全班学生商量好,不然学生会觉得老师不公正。
2.课堂纪律的监督执行。制定了课堂纪律就必须严格执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绝对不能心软手软,即使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在修改前也要“错”下去,以维护制度的尊严。除了老师当纪律的“裁判”,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发动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发挥集体的力量,人人都是监督者,也都是被监督者,互相监督,互相提醒。这样既可以帮助老师管理,减轻老师负担,也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3.运用奖励手段鼓励正当行为,惩罚制止不良行为,是巩固纪律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明确做得好会受到什么样的赞扬或奖励,违反了规范要承担什么责任,将受到什么处罚。
小学生好表现,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当课堂上,有的学生在做题目,而有的学生却在嘀嘀咕咕,如果这时,老师对全班说:“你看,XXX做题目做得多认真啊!”保证那些在嘀咕的学生立即端正姿势,自觉地开始做起来。可见学生的积极性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
在奖励的方式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质性的,但主要采用非物质性奖励,如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令人满意,教师可以报以微笑,投以赞赏的目光等。在教师的举手之间,眉宇之间,让学生意识到行为的正确性,从而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
维持纪律的另一种有效方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惩罚,所谓惩罚就是教师有意识地通过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但惩罚要讲究技巧性,不能滥用,更不能进行体罚。有时针对不专心听讲的学生,点名叫他回答问题,就是一种惩罚。
奖励与惩罚都能刺激学生正确的课堂行为,但一味地奖励、一味地惩罚都会影响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在纪律管理上,奖罚必须相结合,实习期间我所在班级的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实行了加减分制,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期初发放给学生每人一份课堂行为计分表,表中有姓名、得分、周次等,得分又分成每课得分、一周得分和总得分。
(2)明确计分方法:每周5节数学课,教师每上完一节课,就应总结学生的表现情况,并点名宣布加减分数,表现突出的、或有进步的可适当加分;表现差的则适当减分;表现一般的则不加不减。加减分值视班级情况而定。
(3)期末,请学生自行算出总得分。将总分转换成一位小数,纳入期末笔试分。加的则在笔试分中加上,倒扣的则在笔试分中扣除。
二、提高自身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具备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1.抓好一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每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是开头、中间和结尾。可以利用预备铃到上课铃的几分钟,要求准备好学习用具、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想想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刚一上课,教师不要急于讲课,要让学生先坐好,检查学习准备情况,同时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当课上到中间,有些学生开始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就要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甚至牺牲一分钟时间开个玩笑,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学生重新焕发学习热情。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就不要再讲课了,更不要拖堂,可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也可让学生做练习,因为,这时学生已感到困乏,教师如果继续灌输,很难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使学生产生反感情绪。
2.运用有效的沟通技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沟通技能在课堂中的作用与他们在生活其他方面的作用一样重要。事实上,它们是良好管理的基础。如果不擅长沟通技术,我们形成良好管理机制以及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努力就会受到限制。
3.用鼓励性的语言强调纪律,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如赞美评价法——“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榜样评价法——“这一组的同学讨论得很热烈,合作得真好,希望其他组同学也能像他们那样。”夸张评价法——“这个同学很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要是针掉在地上,他也能听出来。”假设评价法——“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改一下,那就全对了!你能自己改正吗”等等,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领略到成功的自豪感。
4.对待违纪学生要方法灵活,把握好轻重缓急。要明确哪些是可管可不管的,哪些是必须管的,哪些是可以暂缓处理的,哪些是必须马上处理的。小学生违反课堂纪律往往是自制力差,控制不住自己,所以,老师要多用眼神、表情、语言、动作暗示、提醒,保证和保持正常的课堂秩序。如,课堂上学生有小毛病,老师可用眼神提示他改正,或者自然地走到学生身旁促其收敛,或者用声音的抑扬顿挫暗示;如果学生的违纪影响较大,可以突然终止讲课,用威严的目光告诫学生,把全班学生的目光引到那个学生身上,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般就能制止。对不服管教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冷处理,为了不影响全班上课,课后再采用多种方式教育感化。
5.处理偶发事件,就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了。所谓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指教师成功地处理教学中意外事件的特殊能力。课堂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几十名学生在一起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各异,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必然是千差万别。加之外界环境的影响,课堂教学中出现偶发事件,那是难免的。当偶发事件出现时,教师应当善于因势利导,正确地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中,由学生引起的偶发事件占课堂偶发事件的绝大部分。教师一般的处理方法都是视问题性质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以消除不利于教学的因素。批评教育能有效地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然而,偶发事件作为突发的事端,其背后隐藏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对那些因品德不良引起的偶发事件,教师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肃地进行批评教育;对那些因调皮、捣乱、无知等引起的偶发事件则无需采取十分严厉的态度,不必扩大事态,上纲上线;而对那些因自身工作失误或外界干扰引起的偶发事件,要善于出奇制胜、超乎常规地加以解决。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言:“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三、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一节课40分钟,如果学生感到教师讲课枯燥无味,而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所以学生很容易就会产生厌倦和怠慢的情绪,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增强讲课的吸引力,也是维持课堂秩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教师教学的艺术呢?
1.授课方法要灵活,张弛有度
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肯定让学生生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并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性要求学生有意注意,趣味性会使学生无意注意。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形成张弛有度,变化有序的课堂节奏。特别是小学生,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老师更要注重趣味性,用有趣的知识、有趣的方式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讲课要用谈话法,语言要有幽默感
讲课用谈话的形式容易贴近学生,师生之间也容易互动。一节课便会在提问、回答、设疑、解难、争论的过程中悄然度过。如果教师语言幽默更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热情,课堂气氛会显得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数学课堂是孩子们向往的课堂,是孩子们享受快乐学习的课堂。当然,不能盲目追求幽默风趣而脱离教学实际,那样只能华而不实,影响教学效果。
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除了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还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进和创新方法,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设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井然有序的课堂秩序,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⑩ 课堂上如何维护秩序
平时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埋怨某些班级课堂秩序乱,教学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把责任推到班主任和学生身上。诚然,有些班级课堂秩序乱,班主任有一定的责任,但作为任课老师也要反思自己是否有教学组织能力。我认为,教师要维持好课堂秩序,必须具有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一、说话要有亲和力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有的教师教学水平一般,但在学生面前有较强的亲和力,学生就会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由此也会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惟我独尊,不顾学生感受,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课讲得再好,也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亲和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爱的表现。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平时言谈要和蔼可亲,如春风化雨细细密密润禾苗,如清泉小溪涓涓滴滴入心田;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知识和思想的交流,语言要自然亲切,热情明快,做到活泼而不庸俗,文雅而不晦涩;对学生的提问、辅导、解答要不厌其烦;课下可以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交谈。学生学习上有失误或做了错事也能够循循善诱,给予正面指导。学生生活中有苦恼或痛苦,教师要给予关爱,即使是一句温暖的话语,也会让学生心中燃起暖暖的爱意。
事实证明,凡是亲和力较强的教师,课堂上的气氛总是显得和谐温馨,教学效果也令人满意。
二、管理要有威慑力
教师亲和力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讲原则,该严肃的不严肃,处理违纪学生软弱无力,学生就认为你没脾气,自然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课堂上尽管你喊破了嗓子,也不会镇住学生,因此,教师还必须有一定的威慑力。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具有威慑力呢?我认为:
首先要坚守原则,处事果断有力。教师第一次上课就要给学生留下威严感。课堂上要对学生约法三章,只要学生违反了你的章法,你就要想法制止,特别是要牢牢盯住学生中的不安定分子,把一切不良现象消灭在萌芽之中。
其次,处理违纪学生要方法灵活,把握好轻重缓急。如,课堂上学生有小错可用威严的目光告诫学生,也可走到学生身旁促其收敛;如果学生动作较大,就突然终止讲课,把全班学生的目光引到那个学生身上,此时无声胜有声,该生就会自觉停止。对于顶撞老师,不服管教的学生,教师要说服教育和严厉批评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教育感化,最终让其心服口服。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威慑力,决不是靠体罚、讽刺、挖苦学生,这些手段决不是一个优秀教师所为,也决不会有好的效果。
另外,教师要有洞察力。平时,有些学生为了掩饰自己的过错,喜欢耍小聪明,以为老师不知道。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不注意听其言观其行,不能通过现象看本质,学生就认为你容易受蒙蔽,以后还会继续耍小聪明。反之,如果教师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学生就会心有余悸,不敢再犯。
三、讲课要有吸引力
仅仅靠以上两个条件还不够,教师讲课还要有吸引力。一节课45分钟,学生如果感到你讲课枯燥无味,就会产生厌倦和怠慢情绪,因此,提高教师讲课的吸引力,也是维持课堂秩序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提高教师讲课的吸引力呢?我认为:
(1)讲课要用谈话法,语言要有幽默感
讲课用谈话的形势容易贴近学生,师生之间也容易互动。一节课便会在提问、回答、设疑、解难、争论的过程中悄然度过。如果教师语言幽默更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热情,课堂气氛会显得轻松愉快。当然,不能盲目追求幽默风趣而脱离教学实际,那样只能华而不实,影响教学效果。
(2)授课方法要灵活,张弛有度
单调、死板的教学方法肯定让学生生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并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知识性要求学生有意注意,趣味性会使学生无意注意。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形成张弛有度,变化有序的课堂节奏。张,能使注意力高度集中,进行紧张的心理活动;弛,能使情绪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驰骋想象,蓄积新的力量。
(3)抓好一节课的三个关键点
每节课的三个关键点是开头、中间和结尾。刚一上课,教师不要急于讲课,要让学生先坐好,准备好学习用具,同时要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十分钟后有些学生开始产生厌倦情绪,教师就要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甚至牺牲一分钟时间开个玩笑,活跃一下课堂气氛,学生就会重新焕发学习热情。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教师一定不要讲课,更不要拖堂,可对学生进行随堂检测,也可让学生做练习,因为,这时学生已感到困乏,教师如果继续灌输知识,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情绪,很难产生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亲和力能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威慑力能遏制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教师讲课吸引力能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只要在这三反面下工夫,就一定能控制好课堂秩序,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