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以下是我个人见解,希望可以帮到你: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课外阅读对学生很重要,课标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阅读最好是多读文学名著,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性和文学性不是一般作品所能替代的。多读名著可以使人变得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加快学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速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减少了儿童学写作文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写作。
一、名著阅读选择的原则
浩瀚文海,名著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师要注意为学生选择好作品,选择篇目时应注意几个原则:
一要有趣味性。选择的名著要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理及心理发展的状况孩子。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好玩的特点,喜欢带故事性、科幻性作品。如果孩子们发现书中有好玩的故事,有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识,他们会乐意亲近书的。如果不符合需要,那么电视、网络和电子游戏都可以很轻易地占据他们与书打交的时间。想让孩子们走上阅读之路,家长与教师需要给他们更强有力的鼓励和引导,因此尽可能给孩子们接挑选幽默有趣、轻松而高雅的文学作品,如有趣的童话、寓言和科幻等作品。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趣味,另一方面给他们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二是语言要生动浅显。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言才起步,大多是学写和读记事写人一类的作品,故教师和家长在选择名著时要以写人记事的著作为主,语言不要太深奥,不要太文言化。如《西游记》电视剧够惹孩子们喜爱,如果叫他们看《西游记》这部名著,我可能肯定地说没几个孩子能看完,更不用说有收获,因为其语言深奥了一些。
三是要有时代性。有些文学名著不是不好,只是距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与孩子的生活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不易被孩子们接受。选择的名著,从内容上说不要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思想感情上说,要顺应时代精神,如风靡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哈里·波特》和近期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快乐星球》等,内容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富有时代性。
四是要有针对性。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差异比较大,家长和教师要根据其特点,“投其所好”,选择适合其特点的名著。选择之前最好多与孩子开展阅读的交流,了解孩子们偏爱读某种类型的书,偏爱读某位作家的书,偏爱读某一主题的书。从而选择孩子们酷爱的和擅长的儿童名著,这样可以他们拓展阅读的兴趣,又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具有思想性的
名著思想深邃、感情炽热饱满,对小学生有强烈的震撼与感染力,有的表现人伦,颂扬民族传统与气节的作品;有的是表现儿童的勇敢精神、友爱和创造等。通过名著这种艺术形象、艺术手段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有“润物细无声”之效。总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提高,高尚情操的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采用学生感兴趣课外阅读形式,让他们在愉快中阅读课外名著,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可以采用如下形式: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随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结局之时,教师嘎然收声,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推荐后孩子们纷纷要求借书或买书。这样让他们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名著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形式引导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或家长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结合名著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例如教师介绍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烦躁的乐乐在键盘上胡乱敲打,电脑显示屏上无意间出现了‘快乐星球’的搜索指引。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乐乐点击了回车键,刹那间一股强烈的吸引力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欲知乐乐到了完全陌生环境将怎么办,请快快阅读《快乐星球》吧“。这样来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会变学生“要我读”为“我要读”。
采用直观的形式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教师或家长可以出示一些生动的名著图片、精美的动漫、富有激情的评书或精彩的录像片断等后,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例如放《红岩》中有关小萝卜头的录相片断后,马上提出:“想知道小萝卜头有哪些动人的故事,请阅读《红岩》吧!”这样,学生去阅读这部作品的激情就被点燃了。
三、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如果孩子们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懂方法地去书海中逛一圈,对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不去吸取技巧,不能用到写作上,不能提高思想修养,这样的读书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爱读,更好引导他们会读。下面我就谈几种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法:
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所谓精读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或喜欢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和边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需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等摘抄,对阅读的喜爱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样在阅读中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更有实效,才更有收获。
速读法和选读法。速读法是对所读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观其概貌,在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读到更多的著作。古今中外的儿童名著无计其数,作为儿童不可能这么多时间把好的儿童著作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所以采用选读法,选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进行阅读。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了解更多自己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提高孩子们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评述法。阅读了名著后要进行评价(评述),评述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写读后感的形式,这种形成虽然能够使学生读写结合,但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根本不可以完成,也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现代的学生具有竞争和表现欲特点,所以可以采用课堂争论,故事情节的表演、谈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人物、讲述自己最喜爱的文学故事等形成进行评述。
四、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莲山课件 ]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名著,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名著;还可以每周划出一、二节正课,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及指导。
开展活动进行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总之,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需要。指导孩子们在文学艺术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吸收更多的营养,不断茁壮成长。
望采纳,十分感谢。
『贰』 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
阅读是关键
先看阅读材料,(做阅读题,最少读三遍)因为仔细研读阅读材料专,整体感属知阅读材料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的至为关键的第一步。
2.抓重点词句的解读
当出现对关键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时候,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是结构方面,第二是内容表达方式方面。从结构方面,要明确句子所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
3.循序渐进来解题
按照试题的顺序一一来做答,这样不会漏题,还因为试题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感悟,因此,拿到试卷可以按试题的前后顺序去做。
拓展资料:
阅读技巧:
1、弄清问题,巧用“原话”。对于一些题目,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进行回答。
2.想像说话,联系生活。答题时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不可空谈。
3.在答题时候要规范语言,认真书写。语句通顺不可以有错别字。
『叁』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有效课外阅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思维的限制,迫切需要指导,当前我们都较以前更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然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却不容乐观。如何将阅读指导落到实处? 1、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和思考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我们要还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发现,探索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这一点上,我是尽量多地留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来阅读,每天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课外书籍,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挤出时间开焊课外阅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 2、学会积累 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途径是积累与训练。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道理就是如此。“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就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其读书兴趣,积累尽可能多的典范性的语言材料,积淀尽可能多的语感经验。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时,我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图书室去选择课外读物,让他们每人准备一个采集本。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形式不拘一格,不求统一。在积累词句时,有些学生可能辨别不出那些是该积的好词佳句,这时就应该教给学生方法,选读几篇短文,告诉他们那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们的鉴赏力。 3、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1)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汇报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不仅能增加语汇的积累,又能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的阅读。(2)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通过举行比赛,在班里掀起读书的热潮,引发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大量阅读。(3)开展”读书交流会”。由学生经过自己筛选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行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这样既达到了训练阅读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做出具体可行的阅读计划。根据自身所占有的资源状况、课外阅读时间、个体的阅读背景来制定,教师加强实施的督促和评价,可结合班级中的一些评比活动进行评比,如评选班级之星:阅读星、朗诵星、故事星、写作星等。 总之,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效果,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肆』 如何指导学生课外名著阅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进行课外名著阅读。而课外名著数量浩大,种类繁杂,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外阅读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请各位同仁指正。 一、以身作则,设法激趣。阅读课前,我自己先找几本名著来读。阅读课上,我就对学生讲述自己阅读名著的经历或感受,更多的时候是讲故事。学生对情节曲折、悬疑的故事总是充满了期待,而我在故事情节紧要处往往打住不讲。学生心中充满了对故事未知情节的渴望,就自己去翻名著寻找答案。这样,学生读名著的积极性就被激发起来了。学生自己读完后,又常常向同学复述,由于各个学生理解的不同,甚至还为某个情节的设置、某个人物的行为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无疑加深了他的理解和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和同学分享名著感受的乐趣。 二、营造氛围,提供平台。我通过向学校申请,在班级讲台的里侧放置了一个书橱,设立了“图书角”。每名同学按照自愿的原则捐出2-3本名著。这样,全班就有了100多本名著。而这些名著也就成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资源。 三、侧重经典、指导“读”书。即适当指导读书方法。经常用的阅读方法有:(1)泛读 。即尽量将“图书角”的书籍粗读一遍,了解大概。(2)通读 。即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3)速读。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用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4)选读。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删去]先是指导学生“读什么”。针对当今图书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的现状,我要求学生先选书,即找什么样的书来读。只向学生推荐《红楼梦》、《西游记》、《童年》、《鲁宾孙漂流记》等新课标要求的经典名著。当看到学生在读什么玄幻小说、网络小说时,不直接批评他们,而是大谈特谈经典名著的好处,增强经典名著的神秘感和吸引力。学生总是善于模仿和充满好奇的,他们被老师的谈论所吸引,于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名著阅读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班里的学生已几乎对当今流行的玄幻小说、鬼怪小说没什么兴趣了,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名著阅读上。班内形成了一种热读名著、崇尚经典的风气。 再就是指导学生“怎样读”。读书方法很多。针对名著的特点和内容的不同,建议学生自行选择读书方法。按照个人的兴趣先“选读”,即选定内容;接着“泛读”,了解大概;随后“通读”,加深情节印象、感知人物形象;对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书再继续“跳读”、“精读”等。 四、做好笔记、积累材料。当学生遇到自己非常感兴趣的名著时,要求学生必须做课外阅读笔记。[指导学生按照个人兴趣精读一两本书,并做阅读笔记。删掉]学生通过精读、做笔记,既加深了对名著的理解,又为自己写作积累了素材,提高的自己的文学修养,一举多得。对学生做的阅读笔记我不定时点评,对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笔记在全班内展评,还常常在教室后面的“展示台”上展览学生的读书心得、读书感悟等,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就这样,我班的学生每学期课外阅读都在10本以上,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开阔了他们的文学视野,同事也培养了他们对文学的兴趣。
『伍』 如何进行名著阅读指导
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由于时空的距离,初中生普遍对名著缺乏了解,缺少亲近感,缺乏兴趣,甚至很难与书中的人物形成共鸣。而且当今快餐文化的流行,使得以前只能从书上得到的东西,现在同样能从大众媒体中得到,即使是为了考试,他们也乐于接受各类“名著速读本”,对原著怯而止步。为了激发兴趣,我坚持以下作法:1、营造阅读名著的氛围有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与其督促学生阅读,不如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语文教师自身的阅读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语文阅读,只有热爱阅读的教师,才能充实自己的课堂,体验学生阅读的甘苦,找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题,及时向学生推荐有益的读物,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坚持在一定的时期师生共读一本书;同时在班级设立图书角,形成“我捐一本换五十多本图书”的读书观念,为了规范管理,保护好图书,还制订了图书管理的规章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由班级喜欢读书、责任心强、并能热心为同学们服务的同学承担。2、要把节选自名著的课文讲得精彩生动,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如,教学《杨修之死》一文,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特点,深入体会人物恃才放旷的特点。这样学生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成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到名著面前,使他们对作品有一种向往的期待。3、以影视引导名著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利用电视等媒体观看影视作品是激发学生品赏名著的情趣,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有效途径。生活中我们发现,当电视台播放某部电视剧时,与之相关的东西便成为初中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与它们有关的书也就成了初中生互相传阅的热门书。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播出之后,文学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不同程度地带动了相应书籍的流行。因此为了有效地推动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我尝试从初一进校后就全年级学生开设影视活动课,把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影视作品搬进课堂,让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先有直观形象的感受和大体的了解,消除对作品的陌生感,从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4、以考试促进名著阅读定期的必读书目考查。旨在检查学生阅读与否,考查学生对作品的了解程度。每学期要进行必读书目考查。一般只对文学名著的相关常识作了解性考查。如作者、国籍(朝代)、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主要情节、人物绰号等。这对学生阅读名著是个很好的促进。当然考查的方法应该谨慎考虑,不能成为有压力的应试。适量的名著内容考核。《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总量有了不少于260万字的明确要求,因此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中外名著也被推上了中考前沿,有些名著也成了初中教材中必读书目,其知识点自然也就成了试题的出处之一。而且名著的阅读越来越为命题者所亲睐,考查范围也日渐扩大,在全国各地日益流行。因此我感到平时期中、期末考试的语文试卷中适当融入唐诗宋词、中华经典名著的内容,对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质量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丰硕的阅读成果展示。为了更好地促进经典的阅读,还要重视阅读成果的展示。读书笔记、读后感、好词佳句摘抄等展示,以及读写大赛、古诗词考级、名著阅读大比拼评比结果的展示。这样既有对初中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过程性评价,也有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终结性评价,才能扎扎实实地激励和推进初中生名著阅读的开展。二、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关于读书方法,前人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有些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就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的成效,不仅在于他们读什么,更在于他们怎么样读。1、精读略读相结合读书法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比如优美的诗文就要提倡诵读法,散文要用寻找线索阅读法,议论文要用提纲挈领法,小说要用评点法。培根说过:“有的书只要阅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精读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编手册等方法。略读可引导学生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人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和略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既能保证有较大的阅读量,又能保证阅读的效果。2、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读。不管阅读哪一类的名著,都必须要有层次地反复读。茅盾就曾说过:“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的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一段一段地读,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句炼字。你读了一本名著,经过半年或几个月再拿来读的时候,你从前的心得,一定会有所修正,否则就是没有进步。”所以说,凡是好书都得重读的。要有层次,有坡度、从浅入深地读,沉浸在经典名著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3、教会学生有针对地灵活读。对小说,可以先让他们理出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大概,然后引导他们关注其中的人物性格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阅读时,学生大都只关注情节,把故事看完就算完事。其实,情节之外,学生阅读名著时更要关注人物、欣赏人物、品味人物、评析人物,将人物作为名著阅读的突破口。因为人物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小说中的情节是以人物为中心开展的,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构成了名著的主体。人物的喜怒哀乐、一言一行、性格命运揭示了作品深刻的主题,也往往深深地抓住了读者的心,吸引读者深入其中,与人物同命运共呼吸。抓住了人物,就抓住了名著的关键。关注名著实际上也必然会关注塑造人物所运用的的一系列方法,与之相关的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阅读诗歌,要注重诵读,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深入感受诗的意境,进而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陶冶性情的目的。4、培养学生有效地动笔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养成自觉做摘录,写读书笔记的良好习惯。一是勾画圈点打问号,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可以在有困惑的地方打上问号。二是寥寥数语写批注,读到精彩的词语、句子可以写上自己简短的批注;三是不拘一格写感受,读书的感受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可以边读边写,可以读完以后再写;四是摘摘抄抄多积累,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这样的摘抄既可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资料积累方法,也可以作为不定期对名著阅读的检查的一个有效的依据。5、倡导自主阅读,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书目积极探索新的读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尽力“为每本书寻找它的读者”。完成了大纲规定的必读篇目后,鼓励学生自主确定读书思路,明确读书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篇目,凡适合自己年龄和口味的书,无论是科技的,历史的都可以读。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不管选择什么名著,只要乐于阅读,都能从中摄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倡导自主阅读。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学生时代通过阅读大量的名著,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向名著进军应是日常教学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今后,在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名著阅读仍将是我努力探讨实践的方向。
『陆』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
河南濮阳市第十中学 姬智慧 上好语文课,功夫在课外。对于这句话,个人不敢十分苟同,但是它反映出了一个问题: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相信每一位致力于语文教育的同仁都会有切身的体会。对于中学生而言,更多、更好的阅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品位;再者,读名作,读经典是一种导向:惟有用前辈人所创造的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下一代,才能保证他们成为“更纯洁,更善良”的具有美好心灵的健全的“人”。 如何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挤出时间来有兴趣有效率地阅读名著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 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二、分析人物形象 名著中,人物众多,形象典型。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一般从分析人物性格及表现手法入手。如我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武松打虎”片断。“武松把一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项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学生这样分析:大虫“咆哮”“扒起”“动弹不得”“兀自气喘”。这此变化衬托了武松的勇猛。武松是一个勇敢的壮汉。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这就使学生学会了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积累名言警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个人的生活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熟谙、掌握这些瑰丽的珍宝,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铸就人美好的心灵。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这样引导学生,让学生阅读名著有路可循,有法可行,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效果。 四、让学生独立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首先就要求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感受。名著是一个何其广阔的天地,足够学生自由驰骋。当然泛泛而读或生硬规定都是很难收到实效的,有计划讲方法的阅读会有更大收获,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这首先体现在书目的选择上。学生一进入名著这个广阔天地,固然会有仰望文学大厦的望而却步,但引导有方却会使他们触摸到名著最感人的神经,从而感受到名著那贴心的亲切、细腻的抚摸、深沉的震撼和久远的回味。几乎每教一篇课文我都会根据其内容、主题或作者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在每一次单元作文时,都会再次给学生列出“推荐书目”以供参考。例如“名人”单元推荐《名人传》《渴望生活 ---- 凡高传》《童年》等,“动物”单元推荐《聊斋志异》《昆虫记》《自然史》等,“旅游”单元推荐《格列佛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千年一叹》等,“凡人”单元推荐《平凡的世界》《凤凰琴》《边城》《白洋淀纪事》及《围城》《唐吉诃德》等……这样,给了学生一个“面”之后让他自己去选择一个或几个“点”,在四周之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继而转入下一本书的阅读。在这样的指导和调控之下,学生的阅读既有“点”的自由,又可以得到“线”和“面”的保证。一段时间的引导之后,学生还可以学会自己来选择书目,制定读书计划。 在阅读的过程中,还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的权利,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去理解,去表达。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而硬要插上一手,如果设计几个问题乃至出几个考题来“指导阅读”,势必冰消学生领略名著风采的热情。要让学生自己去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在历时一个月的单本阅读中,我只提了一个希望:每周就你所看的内容选择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作一篇读书心得贴在书的相应位置,交给我看一看。那是因为我相信在进入名著之后学生会有自己的惊喜与发现,他会睁大双眼在其中捕捉、感受,他会转动大脑边读边领悟、评价。他可能会为名著的博大精深而叹服,也可能因被其中某一个局部深深吸引而久久驻足。他也许思考得很深,也许只是一点点真切的感觉而已,但是必定每一个读进去的人都会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记录下这些最真最深的点滴感受,并贴在自己的书上,想想若干年后仍然可以由此回望自己的读书生涯,应是件轻松愉快且富有意义的事情。 事实如此,学生乐此不疲,就连作文最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名著的看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在不同学生眼里本有不同意义,每周一次的读书心得写作,又自然地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热情。在这些“粘贴式读书心得”里,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名著的阅读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
『柒』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一、兴趣导入法:
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是应付差事,收不到什么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促使学生搞好课外阅读的关键。教师可利用课堂有意识地讲一讲名著的精彩之处,讲得越生动,越能把学生阅读原著的胃口吊起来,若是能和正在学的课文结合起来就更为有效。如讲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典故联系法;
语文课文教学中会牵涉到大量的背景知识,不讲透就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典故正是调动学生阅读的好机会。我在讲《驿路梨花》一课的背景时,讲到了课文标题的出处——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原诗有一句“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我不但把有关寒食节的来历和介子推的故事渲染一番,还趁机把历史内容丰富的《东周列国志》推荐给了学生。
三、巧设谜团法:
中学生正处在求知欲很强的年龄段,利用其喜欢探究问题的特点,在介绍课外书籍的时候可以故意不把精彩的内容讲透,留一些悬念让学生课下解决。在讲读《范进中举》一文时,我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范进中举以后还发生了一件好笑的事,你们可以下去找来读读……”结果很多学生不但很快找到了“范进不顾母丧去打秋风”的闹剧,还有兴趣地读起了全书。
四、设题助读法:
近来各地的中招考试,频频出现涉及指定课外阅读名著的填空题,在平时的练习中,我也经常设计一些类似的题型,来帮助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如为帮助学生熟悉《水浒传》的人物,我就设计了题,让学生找出水浒108将中的三位女将,找出原来是军官后被逼造反的将领;为帮助学生熟悉《西游记》的情节,就让学生画出唐僧取经的过程图等等。学生在查找答案的同时,基本上也把原著速读了一遍。
『捌』 如何指导小学生名著阅读
如何指导小学生名著阅读
课外阅读对学生很重要,课标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阅读最好是多读文学名著,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性和文学性不是一般作品所能替代的。多读名著可以使人变得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加快学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速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减少了儿童学写作文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写作。
一、名著阅读选择的原则
浩瀚文海,名著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师要注意为学生选择好作品,选择篇目时应注意几个原则:
一要有趣味性。选择的名著要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理及心理发展的状况孩子。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好玩的特点,喜欢带故事性、科幻性作品。如果孩子们发现书中有好玩的故事,有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识,他们会乐意亲近书的。如果不符合需要,那么电视、网络和电子游戏都可以很轻易地占据他们与书打交的时间。想让孩子们走上阅读之路,家长与教师需要给他们更强有力的鼓励和引导,因此尽可能给孩子们接挑选幽默有趣、轻松而高雅的文学作品,如有趣的童话、寓言和科幻等作品。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趣味,另一方面给他们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二是语言要生动浅显。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言才起步,大多是学写和读记事写人一类的作品,故教师和家长在选择名著时要以写人记事的著作为主,语言不要太深奥,不要太文言化。如《西游记》电视剧够惹孩子们喜爱,如果叫他们看《西游记》这部名著,我可能肯定地说没几个孩子能看完,更不用说有收获,因为其语言深奥了一些。
三是要有时代性。有些文学名著不是不好,只是距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与孩子的生活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不易被孩子们接受。选择的名著,从内容上说不要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思想感情上说,要顺应时代精神,如风靡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哈里·波特》和近期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快乐星球》等,内容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富有时代性。
四是要有针对性。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差异比较大,家长和教师要根据其特点,“投其所好”,选择适合其特点的名著。选择之前最好多与孩子开展阅读的交流,了解孩子们偏爱读某种类型的书,偏爱读某位作家的书,偏爱读某一主题的书。从而选择孩子们酷爱的和擅长的儿童名著,这样可以他们拓展阅读的兴趣,又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具有思想性的
名著思想深邃、感情炽热饱满,对小学生有强烈的震撼与感染力,有的表现人伦,颂扬民族传统与气节的作品;有的是表现儿童的勇敢精神、友爱和创造等。通过名著这种艺术形象、艺术手段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有“润物细无声”之效。总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提高,高尚情操的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采用学生感兴趣课外阅读形式,让他们在愉快中阅读课外名著,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可以采用如下形式: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随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结局之时,教师嘎然收声,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推荐后孩子们纷纷要求借书或买书。这样让他们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名著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形式引导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或家长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结合名著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例如教师介绍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烦躁的乐乐在键盘上胡乱敲打,电脑显示屏上无意间出现了‘快乐星球’的搜索指引。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乐乐点击了回车键,刹那间一股强烈的吸引力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欲知乐乐到了完全陌生环境将怎么办,请快快阅读《快乐星球》吧“。这样来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会变学生“要我读”为“我要读”。
采用直观的形式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教师或家长可以出示一些生动的名著图片、精美的动漫、富有激情的评书或精彩的录像片断等后,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例如放《红岩》中有关小萝卜头的录相片断后,马上提出:“想知道小萝卜头有哪些动人的故事,请阅读《红岩》吧!”这样,学生去阅读这部作品的激情就被点燃了。
三、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如果孩子们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懂方法地去书海中逛一圈,对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不去吸取技巧,不能用到写作上,不能提高思想修养,这样的读书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爱读,更好引导他们会读。下面我就谈几种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法:
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所谓精读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或喜欢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和边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需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等摘抄,对阅读的喜爱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样在阅读中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更有实效,才更有收获。
速读法和选读法。速读法是对所读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观其概貌,在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读到更多的著作。古今中外的儿童名著无计其数,作为儿童不可能这么多时间把好的儿童著作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所以采用选读法,选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进行阅读。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了解更多自己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提高孩子们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评述法。阅读了名著后要进行评价(评述),评述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写读后感的形式,这种形成虽然能够使学生读写结合,但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根本不可以完成,也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现代的学生具有竞争和表现欲特点,所以可以采用课堂争论,故事情节的表演、谈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人物、讲述自己最喜爱的文学故事等形成进行评述。
四、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莲山课件 ]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名著,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名著;还可以每周划出一、二节正课,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及指导。
开展活动进行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总之,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需要。指导孩子们在文学艺术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吸收更多的营养,不断茁壮成长。
『玖』 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阅读
看到这个话题,让我想到一个小故事:扁鹊三兄弟:
一次,魏文王问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我们班的孩子最近开了读书角。他们最喜欢看这些书,家长们可以让孩子都读一读,我觉得很不错的几本:
《少年读史记》
干货满满的书,让孩子也看得进去的历史书,很有趣味性还能涨知识,大人都爱读。
《胡小闹日记》
这套书是近年出版的,在小学生中间人气很高,同时也是我家孩子最爱,感觉读过之后确实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类型是比较新颖的校园成长小说,文笔不错,故事有趣,主题正能量,讲一群孩子学习、成长的校园故事。推荐阅读。
冰心经典作品集
非常经典的合集,收录了《寄小读者》、《小桔灯》和《繁星春水》,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推荐爱阅读的孩子读一读。
『拾』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
课外阅读对学生很重要,课标明确规定小学1—6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重点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方法和习惯。课外阅读最好是多读文学名著,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性和文学性不是一般作品所能替代的。多读名著可以使人变得滔滔不绝,才思敏捷,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鉴赏能力;同时也会加快学生口语转化为书面语言的速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的范本,减少了儿童学写作文的难度,使学生学会写作。
一、名著阅读选择的原则
浩瀚文海,名著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名著都适合小学生阅读,教师要注意为学生选择好作品,选择篇目时应注意几个原则:
一要有趣味性。选择的名著要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理及心理发展的状况孩子。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好玩的特点,喜欢带故事性、科幻性作品。如果孩子们发现书中有好玩的故事,有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知识,他们会乐意亲近书的。如果不符合需要,那么电视、网络和电子游戏都可以很轻易地占据他们与书打交的时间。想让孩子们走上阅读之路,家长与教师需要给他们更强有力的鼓励和引导,因此尽可能给孩子们接挑选幽默有趣、轻松而高雅的文学作品,如有趣的童话、寓言和科幻等作品。一方面培养他们的阅读趣味,另一方面给他们获得成就感的机会。
二是语言要生动浅显。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语言才起步,大多是学写和读记事写人一类的作品,故教师和家长在选择名著时要以写人记事的著作为主,语言不要太深奥,不要太文言化。如《西游记》电视剧够惹孩子们喜爱,如果叫他们看《西游记》这部名著,我可能肯定地说没几个孩子能看完,更不用说有收获,因为其语言深奥了一些。
三是要有时代性。有些文学名著不是不好,只是距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与孩子的生活现实有很大的距离,不易被孩子们接受。选择的名著,从内容上说不要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思想感情上说,要顺应时代精神,如风靡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哈里·波特》和近期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快乐星球》等,内容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富有时代性。
四是要有针对性。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差异比较大,家长和教师要根据其特点,“投其所好”,选择适合其特点的名著。选择之前最好多与孩子开展阅读的交流,了解孩子们偏爱读某种类型的书,偏爱读某位作家的书,偏爱读某一主题的书。从而选择孩子们酷爱的和擅长的儿童名著,这样可以他们拓展阅读的兴趣,又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五、具有思想性的
名著思想深邃、感情炽热饱满,对小学生有强烈的震撼与感染力,有的表现人伦,颂扬民族传统与气节的作品;有的是表现儿童的勇敢精神、友爱和创造等。通过名著这种艺术形象、艺术手段作用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有“润物细无声”之效。总之,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学生思想认识水平提高,高尚情操的培养,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和家长要采用学生感兴趣课外阅读形式,让他们在愉快中阅读课外名著,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一般可以采用如下形式: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随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结局之时,教师嘎然收声,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这部作品。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教师推荐后孩子们纷纷要求借书或买书。这样让他们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名著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形式引导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或家长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结合名著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介绍读物梗概激发阅读欲望。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例如教师介绍到:“一次偶然的机会,烦躁的乐乐在键盘上胡乱敲打,电脑显示屏上无意间出现了‘快乐星球’的搜索指引。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乐乐点击了回车键,刹那间一股强烈的吸引力把他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欲知乐乐到了完全陌生环境将怎么办,请快快阅读《快乐星球》吧“。这样来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会变学生“要我读”为“我要读”。
采用直观的形式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教师或家长可以出示一些生动的名著图片、精美的动漫、富有激情的评书或精彩的录像片断等后,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例如放《红岩》中有关小萝卜头的录相片断后,马上提出:“想知道小萝卜头有哪些动人的故事,请阅读《红岩》吧!”这样,学生去阅读这部作品的激情就被点燃了。
三、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如果孩子们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懂方法地去书海中逛一圈,对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不去吸取技巧,不能用到写作上,不能提高思想修养,这样的读书没有任何实质意义。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们爱读,更好引导他们会读。下面我就谈几种有效的名著阅读方法:
精读法和摘录批注法。所谓精读法,就是作品中的精彩情节或喜欢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利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和边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需要的人物形象,精彩情节等摘抄,对阅读的喜爱的人物或精彩的情节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这样在阅读中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更有实效,才更有收获。
速读法和选读法。速读法是对所读著作集中注意力快速地观其概貌,在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样可以让学生读到更多的著作。古今中外的儿童名著无计其数,作为儿童不可能这么多时间把好的儿童著作都读完,也没有必要把作品一字一句全部读完,所以采用选读法,选自己最喜爱的人物或故事情节进行阅读。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读到更多的书,了解更多自己喜爱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还可提高孩子们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
评述法。阅读了名著后要进行评价(评述),评述法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做法一般是写读后感的形式,这种形成虽然能够使学生读写结合,但小学生特别是低段学生根本不可以完成,也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现代的学生具有竞争和表现欲特点,所以可以采用课堂争论,故事情节的表演、谈自己最喜欢的文学人物、讲述自己最喜爱的文学故事等形成进行评述。
四、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阅读名著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名著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莲山课件 ]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名著,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名著;还可以每周划出一、二节正课,有计划地开展名著阅读及指导。
开展活动进行阅读。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总之,课外阅读特别是名著阅读是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和需要。指导孩子们在文学艺术这块广阔的天地里追赶时代,超越课堂,吸收更多的营养,不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