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哪些计划和记录
-在稳步中求发展,在变革中求创新
岁末,在谈到工作的时候,很喜欢用“回顾”与“展望”两个词,回顾,是让自己的记忆回到过去,通过一页页感性的画面,梳理出理性的方法与经验;而展望却是在回顾的基础上,对学校未来发展与走向的一种理性思考与科学与决策。很高兴,每年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与教育局领导以及全体教师齐聚在一起,回顾一年来,xx学校工作中取得的点点滴滴的成绩;更高兴,能与领导与教师们一起探讨来年我们的工作思路与工作方向。这样的时刻,是让人兴奋与鼓舞的时候,也是让人充满期待与向往的时刻。
回顾2012年xx学校的工作,我想用一句话概括我的工作思路:在稳步中求发展,在变革中求创新。xx学校是一所办学经验相当成熟的学校,喻局长在我上任之初,用十二个字总结学校的办学成果: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特色鲜明。这十二个字,我多次在行政会议和全体教师会议上提及,它们作为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字眼,已深深地根植在我们大家的脑海。如何围绕这十二个字,在坚定不移地走科学教育特色发展之路的基础上,继续科学管理学校,继续推进办学质量,继续提升学校办学品牌,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又是一年过去,回首这一年我们的工作,我想,它依然同去年一样,是令我们欣喜的,高兴的,骄傲的。
先看看这一年,我们取得的成绩:
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长沙市文明单位、长沙市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长沙市德育先进集体、长沙市校本研训先进单位、长沙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岳麓区合唱比赛特等奖、岳麓区眼保健操比赛一等奖
一份成绩,一份光荣;一份成绩,一份汗水。这些荣誉的获得,是我们全体教师团结协作、上下一心努力的结果,所以,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全体老师为学校的发展,付出的辛勤汗水。
这一年,我们迎来了很多尊敬的领导与客人对学校工作的考察:
2012年4月,中国科协科普部xx副部长在省市科协领导及区委刘慧书记的带领下,来我校考察科普教育,对我校的科学教育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2012年4月,长沙市教育局xx副局长来我校检查两项督评工作,说了一句让我记忆深刻的话:这个学校,我很了解,常规工作做得非常好,让人放心。
2012年5月,内蒙古市校长考察团一行三十人来我校参观,在听了学校的全面工作汇报后,对博才学校的办学模式及品牌辐射赞不绝口;
2012年5月,怀化市语委周主任带领十几位校长来我校考察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对我校通过语言文字建设提升教师的精神底蕴及文化品位的思路大加赞赏;
2012年12月,湖南省校长高级研修班九十位校长来我校参观,他们在观摩了我校年轻教师的才艺展示、课堂教学,聆听了我校校本培训的做法之后,一致评价我们的校园充满了文化气息,是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
2012年12月,杭洲市教师进修学校考察团来我校考察校本研训工作,高度评价我校“人人培训,多元互动”的校本培训策略有创意,有特色;
2013年元月,常德市武陵区教育局校长团在周局长的带领下来我校考察科学教育特色,校长们认为我校的科学特色做得实在,做出了品位,在学生身上看到了成效。
每一次考察,就是对学校全面工作的一次检阅;每一次检阅,又是对学校工作的一次促进与提升。在迎接每一次考察任务中,我们的校园小导游以整洁的着装、得体的姿势、彬彬有礼的举止、科学严谨的解说,赢得了客人们的交口称赞。他们用自己的形象给学校树立了口碑,他们是学校的骄傲,是老师们的骄傲。
这一年,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一、校园环境及办学条件的进一步改善:
1、校园环境的改善:
感谢教育局领导的关心,2012年,由教育局投资60万,为学校进行了沥青马路的改造,给蓝球场铺了塑胶,并配备了电子屏,这些校园环境的改善及设施设备的更新,进一步美化了校园环境,提高了学校校园环境的竞争实力,使学校师生享受到了更加优美的环境文化。
2、功能室的完善:
在迎接文明创建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学校自筹经费10万,进一步完善了美术书法教室、手工劳技室、棋艺室、音乐教室相关设施设备的添置,并给图书室增添了近5000册图书。功能室的完善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设备达到了高标准、高起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优质的教学环境。
二、管理团队的充实及管理工作的细化:
1、管理团队的充实:
为了适应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2012年,学校进一步充实了管理团队的力量,增设了书记、大队辅导员、午托管理专职教师及教科室协助教师。很感谢书记这一年对我个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的帮助,在我遇到大事有点急躁的时候,在我因工作心烦想要生气的时候,在学校面临各种紧急任务需要突击的时候,他总是默默无闻地给予我支持的力量,使学校各项工作顺风顺水,我从他的身上学会了宽容、大度与仁慈;也感谢各位部门主任,我们年龄不相上下,讨论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各抒己见,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担当,你们的责任心与执行力使学校各项工作实现高效运转,你们让我明白什么叫民主协商、科学决策。我们这一支管理团队能做到互相关心、互相关爱、互相协作、互相补台,这是让我感到最欣慰的。
2、新增午托工作的管理:
2012年下学期,学校经济运转模式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高新博才学校统一管理转变为本校区经济实行独立核算。面对急转直下的经济条件变差的形势,书记及全体行政给了我鼓励的力量,并表示出了与我同舟共济的决心,在杨校长、龙书记、林校长的帮助下,在大家的鼓舞下,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思考办法,走出困境。本学期,学校扩大了中午午托管理服务的规模,负责午托管理的吴老师,工作十分细心周到,制定了详细的学生中午就餐制度、就寝制度,每天坚持按时到岗巡查,每周在教师例会上总结教师值寝情况,评选文明寝室。对于食堂食品采购,吴老师管理严格细致,不但保证了食品的安全,还保证的饭菜的可口。她尊重老师的意见,也很关爱学生,对待员工非常亲切、友好,她以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爱戴。中午午托的规范管理,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当然,这项工作也离不开全体行政的管理,及全体老师的辛勤付出。因为午托值寝,老师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不少,感谢大家。
3、相关制度的完善:
这学期,学校制定了职称评定细则,细则采用量化打分的方式,力争做到事前有原则,事中有民主,事后有监督,整个评定工作实现透明化,保证了公正、公平、公开。这是学校与英才园校园实行经济独立核算以后,单独制定的第一个通过教代会的制度,它意味着,我们在管理工作上正进一步细化、规范化。
继去年推行“行政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帮扶青年教师”措施后,今年学校继续完善了“行政一对一帮扶”的具体内容及措施,主要包括:听课、检查教案作业、检查单元测试卷并作试卷分析、了解培优补差情况及家校沟通情况。教科室制作了“行政一对一”检查表格,各位行政在检查完帮扶对象情况后,都做了详细记录,大家在行政会上进行情况汇总,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行政一对一帮扶”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细化的一个亮点。
本学期,为了提高体训队伍的训练质量,学校重新建立业余训练督查制度,此项督查由教导处执行。有了督查,各项体训队伍训练更加规范。
三、常规教育的落实及重大教育活动的开展:
1、常规主题教育:
(1) 国旗下的讲话:本年度的国旗下讲话依然采用由年轻教师轮流主讲的形
式,年轻教师非常重视这次难得的讲话机会,人人都准备了精美的课件,讲话内容丰富、充实,深受学生喜欢。特别是谢慧老师做的父亲节、丁瑜老师做的感恩节、陈瑶老师做的“国耻日”等主题教育,情真意切,感动了全校的师生,有的学生在现场就流起了热泪。我很欣赏我们的年轻教师,你们有热情,有活力,爱思考,富于创新,这正是我希望看到的。
(2) 礼仪教育:礼仪教育常抓不懈。学校本年度接待任务多,每次接待,我们
的学生都以良好的礼仪赢得了客人的称赞。客人们说:从学生身上可以感觉到学校的文化气息。这样的评价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大的肯定。这说明,我们在培养学生行为礼仪方面做得扎实。一次迎检,就是一次礼仪行为培训的大好时机,无论是教育处,还是班主任,都抓住这有利契机,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了细致规范的培训。因为大家的精心,才会在学生身上呈现良好的风貌。
(3) 安全教育:开学安全第一课、节假日放假安全、大型活动时的安全、学生
外出活动时的安全、进出校园的安全·······凡是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安全问题,学校教育处都进行了专题教育。每个学期,学校都进行消防疏散演习,特别是对于大课间活动,校长、书记及全体行政每天都注意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与体育教师交流,保证大课间学生上下楼道的安全。很高兴,2012年度,学校无一例大的学生安全事故,实现了平安校园。
(4) 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从去年学校迎接湖南省四星级红旗大队验收后,教育
处进一步提高对少先队组织的认识,在各项活动的开展中,都注重以少先队的名义进行。本年度,在完善少先队组织教育方面,教育处采取了如下措施:增设了大队辅导员,出了一期少先队的宣传专刊,每个班增设了名称不一的中队牌,在六一儿童节及2013年元旦分批开展了一年级新生入队仪式,定期进行队干培训,每学期做少先队知识讲座,在六一儿童节及十一三分别以少先队名义举行了文艺汇演及队列比赛等庆祝活动,教育处王主任及大队辅导员卜文娟老师分别参加了湖南省及岳麓区的辅导员培训,各班每周的中队活动更是如火如荼,特别是三至六年级,几乎每个班级都实现了由学生自主设计、自主策划、自主组织班队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得到了切实的锻炼。
(5) 心理教育:本学期,心理教育谢凌燕老师工作任务调整,协助教科室
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但是,心理教育这一块,她仍未放松。每周的“阳光首策”按时开播,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照样进行。本年度,学校被评为“长沙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这是对她工作的鼓舞与肯定。
(6) 家庭教育:家校沟通一直是学校十分重视的工作。在家校沟通的建设
上,本年度,学校继续完善和推进如下措施:第一,在每个学期的新教师培训工作会议上,家校沟通成为培训的主题内容之一;第二,在行政一对一帮扶年轻教师成长的策略上,行政对于青年教师的家校沟通工作进行重点指导;第三,本年度的家长会,学校采用“家长培训家长”的形式,聘请四(一)班家长罗怀念及五(二)班家长李洪给全体家长做《家庭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以及《家长如何理解、支持学校工作》的专题讲座,这两个讲座都受到家长好评,也加强了家长对学校的理解与信任。上学期的家长会,学校评选出了“书香家庭”,并出了“阅读,开在家庭最美丽的花”专刊;下学期的家长会,学校评选了优秀家庭论文,从家长们开心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十分认可学校的做法。第四,各班的家庭亲子活动开展得卓见成效。如三(二)班的迎元旦亲子游艺活动,三(三)班的圣诞庆祝家庭亲子活动,四(一)班的“给平江孩子送温暖”的家庭亲子献爱心活动。我十分欣赏与推崇这样的家庭亲子活动,它们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让孩子在学校班级这个集体之外,又找到了另外一个以校处为阵地的活动集体,这些亲子活动,带给孩子的不只是快乐、开心,更多的是人间真情的温暖及生命与生活的美好与感动。第五,学校将于这个学期末成立校级家长委员会,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的面对面的交流,发挥家长的智慧,形成家长参与学校发展与决策的良性互动局面,为下学期的“家长讲坛”奠定基础。
(7)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我校一直开展得比较好的一项教育措施。2012年上学期,学校团支部与街道携手开展了“童心有爱”的儿童绘画大赛,此次活动被《长沙晚报》报道。下学期,学校又组织学生参加了社区开展的机器人兴趣班活,还组织一、二年级家长参加了社区的家庭教育讲座。
2、重大教育活动:
(1) 学雷锋活动:
“学雷锋,见行动。”2012年,学校积极响应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学雷锋”倡议,全年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了“学雷锋”活动。三月,学校全体党员教师深入社区,走访了社区困难家庭;三月,教育处组织全校师生学习了五(二)班学雷锋先进事迹,《新华日报》《三湘都市报》分别对五(二)班同学五年如一日照顾残疾学生欧阳鑫的事迹进行报道,胡睿同学作为长沙市学雷锋标兵推荐对象,事迹登上了长沙市文明网;四月,学校与《长沙晚报》、湖南省青联组织合作开展了“爱心助学宁乡行”行动,二十五个家庭向宁乡准堤庵小学的25名学生分别损赠500元钱,并结成了一对一爱心支助对象,该行动被《长沙晚报》全程报道。
(2)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2年清明节,学校教育处组织了“网上祭英烈”以及观看“我们的清明”电视节目活动;端午节,教育处进行了“端午节习俗”的专题讲话;清明节,各中队开展了“话月·赏月”的中队活动。通过形式不一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校园节日文化活动:2012年,学校校园五大节日文化活动隆重举行。四月,校园阅读节开幕。学校语文组组织的“让阅读成为师生的幸福之旅”阅读主题研讨活动,面向全区开放。5月,校园艺术节开幕。音乐组组织参加三独比赛获得特等奖的学生在电视台演出展示。6月,校园体育节开幕。各班班级蓝球赛热火朝天。班级趣味运动会更是让学生乐翻天。10月,校园科技节开幕,精彩纷呈的比赛项目,让学生饱览了一场科学大餐。11月,校园英语节开幕,全校师生过了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复活节。丰富多彩的校园节日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温馨与诗意。
四、教学质量的把关与监控:
2012年,教学质量成为大家聚焦的话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xx学校赢得社会口碑的主要原因。这一年,为了加强对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控,学校采取了如下措施:
1、各学科开展形式不一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开展了创新作文比赛,听写比赛,数学学科开展了趣味折纸比赛,英语学科组织学生参加了湖南省英语能力大赛,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音乐学科组织学生参加了市区三独比赛,成绩显著。五(二)班在区教学班级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美术学科组织学生参加了“溢美童心”大赛、市科幻画比赛等,学生参与面广。体育学科组织学生参加了市篮球比赛、区足球比赛,其中男子足球获得全区第5名,女子足球获得全区冠军。科学学科组织学生进行了实验操作测试,学生测试成绩比较理想。计算机学科组织学生参加了区市小学生计算机比赛,学生成绩不错。各学科教师精心组织学科活动及学科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2、加强日常教学工作督查以及教学质量跟踪。
学校十分注重对年轻教师的教学质量把关,通过课堂教学督查、每月一次的教案、作业检查,行政一对一督查、分年级研讨、树立典型等形式,督促年轻教师搞好日常教学,抓好教学质量。在学校老教师的带领下,年轻教师肯学肯钻,全校教师形成了你追我赶抓教学的良好氛围。2012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数学科参加区调研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六年级毕业生在全市举行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入学考试中,也取得好成绩,在全区教育质量大会上受到表扬。
3、召开教学质量专题会议,全校上下形成强烈的质量意识。
2012年12月,学校请来区教研室xx主任、xx书记,专题召开四至六年语、数、英学科教学质量研讨会议。会议上,两位领导对全市及全区的教学质量形势做了分析,学校老教师介绍了如何抓好教学质量的经验,年轻教师也提出了自己在抓教学质量过程中的一些困惑,请专家解答。此次会议之后,学校又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专题研讨教学质量工作,并商量出积极可行的办法。会议之后,全校上下就如何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又抓好教学质量形成共识,那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对于其它学科的教学质量,学校也做好跟踪反馈及监控工作。如体育学科,学校通过课堂教督查,严格杜绝雨天体育课看碟的现象以及占用体育课的现象,对体育素质监测进行严格把关,保证每个学生实实在在参与了测试,并通过锻炼人人达标。
五、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的深入推进与发展:
校本研训工作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抓手。针对我校老教师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年轻教师勤奋好学的特点,2012年度,学校实施“人人培训自主研究打造教师成长快车道”的校本研训策略,该经验先后向湖南省校长高级研修班及杭洲市教师进修学校考察团进行经验介绍,学校也被评为“长沙市校本研训先进集体”。
1、人人培训
学校改变培训总是由专家和老教师主讲的形式,将每次培训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小话题,再将每个小话题分配给参与培训的每位教师,让教师人人都来分享观点与经验。如一年级新生常规培训,学校就将培训主题细化为早读午读训练、课堂教学常规组织、课间安全、作业布置与批改、家校沟通、集合训练、书包清理、班干部培养等,请去年教过一年级的所有班主任教师及科任教师每人讲解一个小主题,这样培训人人有话说,人人有积极性。本年度,每周教师例会的“教育故事”分享如期进行,年轻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从他们的故事当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在思考,在行动。2012年,学校先后派出王润滋、莫娇、高逸湘、肖艳、侯凯等教师外出学习。教育处王主任在长沙市科学教育创新会议上做专题讲座,贺昆英老师在全省班主任高峰论坛上做专题讲座,肖松蓉老师赴常德市金丹小学做“班级课外阅读”专题讲座。王莎莎老师给全区综合学科教师做《一年级行为习惯养成》专题讲座。“一年之内成为小专家”,成为学校打造教师成长快车道的目标。充分提供机会与平台,让老教师外出讲座,让年轻教师外出送课,不断提高教师在校内外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帮助教师找到职业的幸福,成为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的理念与方向。2012年,学校教师还聆听了国防科大徐佐琳教授、儿童文学作家伍美珍老师、长沙市教科院段晓虹主任等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
2、自主研究:
让教师走上自主研究的幸福之道,学校正在努力实践这一目标。2012年,学校成功申报湖南省教科院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语言技能培训策略研究》,围绕这一研究,高年级数学组进行的课例研修〈〈烙饼的问题〉〉,面向全区开放。其它教研组也开始采用观课量表进行观课。学校40岁以下的教师每个学期坚持上教研课,教师们在迎接张家界校长来校挂职、衡阳童星实验学校教师来校研修、实习生来校实习、湖南省校长高研班来校观摩及青蓝工程实施等活动中,纷纷上示范课、观摩课,展示各自的课堂教学风采。有的年轻教师一个学期上公开课3次以上。向明明、文玲、李俊蓉、刘丝丝、丁瑜等教师参加全国语文发展与创新课题赛课均获一等奖。周静参加区教师基本功技能比赛获特等奖。周静、祖玄参加〈〈湖南教育〉〉组织的教师风采大赛,获特等奖。刘文娇参加区思品学科说课获一等奖。刘丝丝老师送课到常德市金丹实验学校,受到高度评价。王娜、阳林参加区科学教师实验操作比赛获特等奖,高逸湘获一等奖。美术教师习蓉、丰丛笑在全区执教观摩课,受到好评。肖艳、陈瑶、黄晶、李俊蓉送课至手拉手学校—雨昌坪镇宏岭学校,十分受孩子们喜爱。邹满与文玲老师在上学期参加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黄朝霞教授的课题研究,进行同课异构,各显其风采。乐上教研课,在学校已蔚然成风。
『贰』 小学生写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
小学生有关写中华、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的“宝藏”。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族艺术国画情有独钟。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画的。这幅画很长,有528厘米呢!它宽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安然无恙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呢!
张择端画这幅画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撑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摆小摊的摊贩,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画上了。
那里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各样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里面热闹极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小毛驴,有的小孩在欢快地放风筝,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那时的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街头溜达……画面上的人有的还不到一寸,但我们能看清楚人们都在干什么。
我国的民族艺术真是有趣!咱们中国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哦,我忘记了,我们可不要只观看不发扬呀,我们要把祖国流传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哦!
『叁』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小学”的内容
周代中央设立的“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两部分,大学,又称“太学专”,设在都属城的南郊,小学则设在王宫的左侧。按照那时的规定,贵族子弟年满8岁入小学就读,15岁入大学学习。 当时学生学习的科目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教,指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操作技能以及个人素养的训练;“乐”即乐德之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乐则重在陶冶人们的内心感情,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射”即射箭,“御”即骑马,两者属于军事性质的训练,是培养贵族子弟的作战能力;以上四艺为“大艺”,是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书”即写字,“数”即算数,以上为“小艺”,是小学学习的主要内容。
『肆』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作文
中华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一把剪刀和几张纸,能做什么呢?经过灵巧的双手,它却可以变成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精美图案噢!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剪纸团花、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
爸爸有一套以剪纸十二生消印成的邮票,爸爸小心地珍藏着。看着剪纸世人剪的十二生肖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像活了一样,有胆小的老鼠,肥胖的牛,凶猛的老虎,可爱的小白兔,威武的龙,长长的小蛇,雄伟的白马,洁白的羊……。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它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智慧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也可为礼品作点缀之用。记得每年过年时,妈妈总会买一些剪纸,如大红的“福”字,它在一个圆中套着,象征着圆圆满满、福气安康;还有那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又好似吐露着淡淡芳香的剪纸牡丹,它象征着吉祥富贵。妈妈总是把它们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看着这些剪纸,有的地方细可如春蚕吐丝,有些地方粗可如大笔挥抹,心想剪纸的人肯定是一个心灵手巧,有着聪明才智的艺术人,向人们展示了一副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让其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见识到中国的剪纸文化是多么精彩。
剪纸,你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伍』 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给我们留下一座巨大的宝库,宝库里有着许多的“宝藏”。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等;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元宵节闹花灯等……但是,我对民族艺术国画情有独钟。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水墨画,也是一幅名扬中外的国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画的。这幅画很长,有528厘米呢!它宽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清明上河图》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安然无恙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呢!
张择端画这幅画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撑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摆小摊的摊贩,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画上了。
那里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各样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里面热闹极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赶着小毛驴,有的小孩在欢快地放风筝,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那时的独轮车,有的悠闲地街头溜达……画面上的人有的还不到一寸,但我们能看清楚人们都在干什么。
我国的民族艺术真是有趣!咱们中国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哦,我忘记了,我们可不要只观看不发扬呀,我们要把祖国流传下来的东西发扬光大哦!
『陆』 小学生,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作文<短>
您好!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过往人群生活的规范和准专则及理想与祈愿,以遗传、教属育及影响、模仿为基本方式,通过一代人、一代人的传递,所新形成的人群规范与准则。
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清明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大年三十守夜,年廿八大扫除,拜年,元宵节吃汤圆,等等,都属于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事实上,传统文化的范畴很大,可以说,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礼节方面,如果对传统文化一无所知,那么,在婚丧等场合,你知道该怎么做吗。又例如,对于人的称谓来说,你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用错称谓。再如历法方面,就拿春节来说吧,明明是过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什么不按我们中国的传统历法来计时,而是非要按照公历来计时呢?如果按照我们农历的计时方法,进入子时就应该算是进入了第二天,而子时是晚上11点至凌晨1点,那么,到了11点,就应该是新年了,可是,你看现在的新年倒数,都是在凌晨12点支前进行,真是笑掉大牙。不知道世人是不知道而犯了错误呢,还是明知故犯呢。唉,可悲,可叹也!
『柒』 中国的传统文化。小学三年级作业。语文作业。
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2]重阳节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春节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其中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清明节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捌』 小学3年级收集传统文化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 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 茶、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 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 石狮、飞天、太极 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泥人面塑、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 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汉字、数字8、6、4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剪 纸 剪 纸 是 中 国 最 为 流 行 的 民 间 艺 术 之 一 , 根 据 考 古 其 历 史 可 追 朔 到 公 元 六 世 纪 , 但 人 们 认 为 它 的 实 际 开 始 时 间 比 这 还 要 早 几 百 年 。 剪 纸 常 用 于 宗 教 仪 式 , 装 饰 和 造 型 艺 术 等 方 面 。 在 过 去 , 人 们 经 常 用 纸 做 成 形 态 各 异 的 物 像 和 人 像 , 与 死 者 一 起 下 葬 或 葬 礼 上 燃 烧 , 这 一 习 俗 在 中 国 境 外 有 时 仍 可 见 到 。 剪 纸 艺 术 一 般 都 有 象 征 意 义 , 也 是 这 种 仪 式 的 一 部 分 ; 此 外 剪 纸 还 被 用 作 祭 祀 祖 先 和 神 仙 所 用 供 品 的 装 饰 物 。 现 在 , 剪 纸 更 多 地 是 用 于 装 饰 。 剪 纸 可 用 于 点 缀 墙 壁 、 门 窗 、 房 柱 、 镜 子 、 灯 和 灯 笼 等 , 也 可 为 礼 品 作 点 缀 之 用 , 甚 至 剪 纸 本 身 也 可 作 为 礼 物 赠 送 他 人 。人 们 以 前 还 常 把 剪 纸 作 绣 花 和 喷 漆 艺 术 的 模 型 。 剪 纸 不 是 用 机 器 而 是 由 手 工 做 成 的 , 常 用 的 方 法 有 两 种 : 剪 刀 剪 和 刀 剪 。 顾 名 思 义 , 剪 刀 剪 是 借 助 于 剪 刀 , 剪 完 后 再 把 几 张 ( 一 般 不 超 过 8 张 ) 剪 纸 粘 贴 起 来 , 最 后 再 用 锋 利 的 剪 刀 对 图 案 进 行 加 工 。 刀 剪 则 是 先 把 纸 张 折 成 数 叠 , 放 在 由 灰 和 动 物 脂 肪 组 成 的 松 软 的 混 和 体 上 , 然 后 用 小 刀 慢 慢 刻 划 。 剪 纸 艺 人 一 般 是 竖 直 握 刀 , 根 据 一 定 的 模 型 将 纸 加 工 成 所 要 的 图 案 。 和 剪 刀 相 比 , 刀 剪 的 一 个 优 势 就 是 一 次 可 以 加 工 成 多 个 剪 纸 图 案 。 在 农 村 , 剪 纸 通 常 是 由 妇 女 、 姑 娘 们 来 做 。 在 过 去 , 这 可 是 每 个 女 孩 所 必 须 掌 握 的 手 工 艺 术 , 并 且 还 被 人 们 来 品 评 新 娘 的 一 个 标 准 。 而 职 业 的 剪 纸 艺 人 则 常 常 是 男 人 , 因 为 只 有 男 人 才 能 在 作 坊 里 一 起 劳 作 并 挣 工 钱 。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京剧脸谱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京剧脸谱,京剧是一种中国才有的艺术,在几百年前就有了。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 中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有音乐、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人物的造型包括头、面部化妆和服装两大部分。比如眉毛的勾画就有云纹眉、火焰眉、凤尾眉、螳螂眉等多种画眉毛的方法。这种就改变了眉毛的自然形状,便成为图案化的眉毛了。眼睛也有很多很多的方法来画,有蝶翅眼、喜鹊眼等很多样子。 脸谱是每一种颜色的脸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赤胆忠心;紫色表示智勇刚义;黄色表示武将骁勇善战、残暴、文士内有心计;绿色表示侠骨义肠、性格暴躁;蓝色表示刚直勇猛;黑色表示忠耿正直;白色表示阴险奸诈;粉红色表示老年枭雄;金和银色多用在神、佛、鬼怪,象征虚幻。 京剧脸谱艺术经过了长期无数人的努力终于有了今天五彩缤纷、辉煌灿烂的艺术境地,成为世界艺苑一奇葩。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贴门神 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中国结经过几千年的结艺演变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精制华美的艺术品。 中国结最大的特点是每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线编制而成,每个结都有它的编造规律,每个结又都根据其形、意而命名,如果把不同的结相互结合,再与其他的吉祥饰物搭配起来便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品,不同造型的组合表示一种强烈浓郁的美好祝福,赞颂与传达忠心至诚的祈祷和美好心愿,每个结都体现着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愿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汉朝(公元前200年),兴盛于隋唐,到公元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已有多处皮影戏演出情景。据考证,陕西关中地区为皮影发祥地,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皮影俗称“灯影戏”,又有“电影始祖”之美称。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之一相传皮影起源于汉代(公元前200年),兴于隋、唐、宋、十三世纪穿入西方. 陕西是皮影发源地,尤其在关中一带(西安)十分广泛,仅传统戏剧目就有数百本,唱腔就有几十种之多。 皮影戏的演出,东路唱腔以碗碗腔花腔为主。而西路唱腔则以弦板、秦腔为主。 皮影的制作: 皮影制作十分精细、皮影选用上等牛皮,经刮、磨、洗、刻、着色等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而成。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中国不少地区都有皮影,其中陕西皮影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施色考究,堪称中国皮影的上乘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演出时用细长棍支撑牵制表演。 皮影的演出 : 物体遮光成影的现象早为古人察知,“云破月来花弄影”能成美丽形象;竹影映窗启发墨竹技法,李白“对影成三人”的名诗都是观察自然光影情趣的艺术加工。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书中已对光影现象作科学研究,群众则早已用纸或皮张剪成人形,以光投射其影于墙取乐,唐人小说即有术士剪纸成月形贴于壁上并引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即是民间影戏的反映。为使影子活动而加关节,为让影像美观而加镂刻成花,为求影像空灵而用处理成半透明的驴皮加彩,发展成皮影戏。 过年的来历 今年是农历大年三十呢,大家都会欢欢喜喜地过年,但恐怕不少人都不知道过年的来历吧。今天我就告诉大家! 相传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时候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样逃离村庄的时候,有位白发老人留了下来。当“年”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爆竹声,“年”混身颤栗,再也不敢进村了。然后那位白发老人身披袍出现在“年”的面前,“年”竟然仓惶而逃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最后转变成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玖』 小学作文我知到的传统文化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我首推诗词歌赋,因为在我心中,它们是最特别的存在,也较具代表意义。我自小便极喜爱唐诗,及长,又觉得词的韵味更深远些,后来涉猎多了,便愈发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又不免感慨那些古人的才情,确是现代人无可比拟的。有时候看多了那些诗词,便觉得从骨子里透出一股清灵的感觉,所有的一切皆可抛至脑后,宁愿“采菊东篱下”,抛却扰人的尘嚣。有人说我太情绪化,我不否认,有时我看了一阙词,忽而体会词人的感受便不免难受起来,极易被那一阙阙词控制感情,然后心便隐隐痛了起来。
我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深之大,自汉唐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释道思想以及文字、绘画、建筑、雕刻等等,传入了日本。此后并对韩国、对东南亚、南亚一些国家如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是加深了这种影响。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特别是其中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崛起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思考,焦点是它们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
我们作中国青年一代,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文化,努力推动文化前进。先前:传统文化引导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她始终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部分。现今:我们要承担起光大,把优秀中华文化应奉献给人类社会,而不是一味地去享用别人创造的现代文明成果。未来:民族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要发展。站在今天,师承文化传统,创造民族文化的现代形态,并传承给民族的将来,这是今天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与人种和土地这些物质要素同样重要的精神要素。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其文化发展史,民族文化的彻底摧毁意味着一个民族的消亡。人类历史上那些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也许他们的人种依然幸存,但是他们的民族却随着其传统文化的消失而灰飞烟灭。而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5000年的古老文明,对其文化的破坏就更是一种巨大的罪行。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奠定了神传文化的初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文化的血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两千多年前的孔子设馆授徒,把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传与社会。公元一世纪,“慈悲普度”的释教佛法东传,中华文化变得更为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使盛唐时期达到举世瞩目的辉煌。
虽然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次遭到侵略和打击,其传统文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其精华代代相传。“天人合一”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善恶有报”是社会的常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为人的起码美德;“忠孝节义”是人生于世的标准;“仁义礼智信”成为规范人和社会的道德基础。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中华文化体现出诚(实)、善(良)、和(为贵)、(包)容等优点。“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反映出百姓敬神(天地)、忠社稷(君)、重家庭(亲)、尊师道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和谐,重视个人的修养,以儒释道的修炼信仰为根,能够包容,能够发展,能够维护人间道德,能够使人有正信。
与法律这种刚性约束不同的是,文化约束是柔性的。法律偏重于犯罪之后的惩罚,而文化对于道德的育化却起着预防犯罪的作用。一个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常常是通过文化具体反映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达到鼎盛的唐朝恰恰是中华国力鼎盛的时期,科学也因此在世界上独领风骚。当时欧洲、中东、日本等地都派人去长安学习,周边国家则以中国为宗主国,万国来朝,重译款塞。秦朝以后,中国常常被少数民族占领,包括隋、唐、元、清和其他少数民族割据的朝代,但是他们几乎都被汉化,这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力所致。恰如孔子所说:“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从中共1949年窃据政权开始,就倾国家之力开始了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破坏,这绝不是它出于工业化的狂热、或希望靠拢西方文明而干了一些蠢事,而是它在意识形态上与民族的传统文化势如水火,因此它的文化破坏就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并且是以国家暴力作为后盾的。从建党到现在,中-共对中国文化的“革-命”从来都没有停过,也确实企图彻底“革”中国文化的“命”。
更为恶劣的是,中-共对传统文化一直采取偷梁换柱的办法,把从古到今,人在背离传统文化后产生的宫廷斗争、权谋诡计、独裁专制等等“发扬光大”,创造出一套它们的善恶标准、思维方式和话语系统,并让人认为这种“党文化”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甚至利用人们对“-党-文-化-”的反感而使人进一步抛弃中国真正的传统文化。
这给中国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人心不但失去了道德约束,更被-中-共-强行灌输了其邪恶学说。
一、共-产-党-为什么要破-坏-民族文化
(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信仰为本道德为尊
中国人真正的文化是五千年前由黄帝开创的,因此把黄帝称为“人文初祖”。实际上黄帝也是中国道家思想(“黄老之学”)的创始人。儒家思想深受道家影响,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记述天地、阴阳、宇宙、社会和人生规律的《周易》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其中的预测学连现代科学也难望其项背。佛家思想,尤其是禅宗思想对知识份子潜移默化,影响巨大。
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入世”的部份,重视家庭伦理,其中“孝”又占了极重的份量,“百善孝为先”。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但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家族伦理可以自然扩展为社会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大臣对君主的“忠”,所谓“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悌”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横向延伸成朋友之间的“义”。儒家倡导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为君主对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保持,社会伦理也就自然得以维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和道家思想则是传统文化中“出世”的部份。佛、道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与道家思想渊源甚深的中医、气功、风水、算卦,以及佛家天国地狱、善恶报应等等思想与儒家伦理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儒、释、道信仰给中国人建立了一套非常稳定的道德体系,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套道德体系是社会赖以存在、安定和和谐的基础。
属于精神层面的道德常常是抽像的,而文化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道德体系进行通俗化表达。
以四大名著为例,《西游记》本身就是神话;《红楼梦》开篇是大荒山无稽崖上空空大士、渺渺真人和通灵宝玉的对话,这段神话是贯穿《红楼梦》的线索;《水浒传》开篇讲“洪太尉误走妖邪”,这段神话是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来历;《三国演义》开始讲天灾示警,以“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的天命观结尾。余者如《东周列国志》或《说岳全传》也都以类似的故事开头。
这绝非小说家们在创作时的巧合,而是中国知识份子对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基本看法。他们的文化作品对于后人存在着深远的影响。以至于中国人谈起“义”的时候往往想到的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关羽这个“义薄云天”的人物,和“屯土山约三事”、“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最后败走麦城,“义不屈节,父子归神”等故事。谈起“忠”的时候会自然想到岳武穆“精忠报国”,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传统价值观中对-“忠义”的赞美就这样-通过知识份子创作的精-彩纷呈的故事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抽像的-道德说教,通过文化的方式具体化,形象化。
道家讲“真”,-佛家讲“善”,儒家讲“忠-恕”、“仁义”,“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无非欲人同归于善”。这才是“儒释道”信-仰为根的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地方。
传统文化中贯穿着“天、道、神、-佛、命、缘、仁、义、礼、智、信、廉、耻、忠、孝、节”等等,许多人可能一生都不识字,但是对传统戏剧和评书却耳熟能详,这些文-化形式都是民间百姓获得传统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共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就是直接毁去中国的道德,也是在破坏社会安定祥和的基础。
『拾』 小学生传统文化作文
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代价巨大的社会实验,中国人终于懂得了一个真理:未来的陷阱原来不是过去,倒是对过去的不屑一顾。就是说,为了走向未来,需要的不是同过去的一切彻底绝裂,甚至将过去彻底砸烂;而应该妥善地利用过去,在过去这块既定的地基上构筑未来大厦。如果眼高于顶,只愿在白纸上描绘未来,那么,所走向的绝不会是真正的未来,而只能是过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 这里所要讨论的“过去”,当然不是纯时间的范畴。在社会、文化的意义上,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 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捉摸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于是在许多著作中、文章中、报告中乃至政策性的文件中,常常看到“文化传统”、“传统文化”的字样。惹人麻烦的是,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内容含糊;特别是当着那些著作等等向读者提出任务,要大家来批判、继承、发扬或弘扬传统的时候,更有无所适从、无可施技之感。因为,至少从字面上看来,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如果进而追究内容,则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各传统文化在其各自发生的当时,本系应运而生的,因而在历史上都起过积极作用。及至事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固化为明日的黄花和垢土。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礼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昙花一现,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它们便都是传统文化。 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分别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因此,对后人来说,就有一个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批判的任务,以明辨其时代风貌,以确认其历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风遗响。在我国,所谓的发掘抢救、整理清厘、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等那一套办法和方针,都是针对传统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贬褒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而发。对此大家耳熟能详,无待赘述。现在需要仔细讨论的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Cultural tradition),落脚在传统。 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摩,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如愿套用一下古老的说法,可以说,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 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语言,从而也就有它们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或者叫共同心理状态。民族的每个成员,正是在这种共同生活中诞生、成长,通过这种语言来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因而,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片园地,语言对于他们便是一种工具,大凡在这种生活里不存在的现象和愿望,由这种生活导不出的方式和方法,为这种语言未曾表达过的意念,用这种语言无法道出来的思想,自不会形成为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纵或民族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时会酿出某些独特的心理,也往往由于禁忌、孤立等社会力量的威慑,不是迅速销声匿迹,便是陷于孤芳自赏,而很难挤进民族的共同圈子里去;除非有了变化着的共同生活作后盾。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时刻得到鼓励和提倡,包括社会的推崇和个人的响往,而互相激荡,其道大行,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这样,日积月累,暑往寒来,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象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传统便成了一种无声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团的象征。没有文化传统,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民族能够如何得存在,一个社会能够如何不涣散,一个国家能够如何不崩解。 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因为时间在前进,生活在交替,经验在累积,知识在更新,传统中某些成份会变得无所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份。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发生一蹴而就的奇迹;虽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但是,从接触到交流到变化,中间有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大体说来,两种不同文化(带着自己的文化传统)由于婚媾、交通、贸易、扩张、侵略等原因而接触而互播时,起先往往互相惊奇,彼此观望;尔后则互相攻讦,彼此拒斥;最后乃互相学习,彼此交流。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待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加入为传统的一个新成份,带来传统的变化。这时候,反观其与原型的同异,虽未必面目全非,常难免橘枳之感。这是历史和现实所已反复证明了并仍在证明着的。 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其不同程度视生活的差异程度和发展阶段而定。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可以进行比较,但很难作出绝对的价值判断;因为每个传统对于自己民族来说,都是自如的,因而也是合适的;不同民族之间,并无一个绝对标准,所谓的人类标准。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者将自己的传统吹嘘为人类的,强迫或诱使别人接受,是没有根据的,也难以奏效;除去证明他自己的无知或狂妄。民族内部某些成员鼓动大家效法外族传统,民族领袖规定人民遵循外族传统,都只能停留在宣传上或法令上,而难以深入人心;除非生活已经变化得有了接受的土壤。 就一个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来说,当然可以自我评价,一分为三,剖分出哪些成份为优,哪些成份为劣,哪些不优不劣。但这种剖分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且要借助于时代推出的新生活和新认识,以作为标准;否则,将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于自己的时代来说,既然形成而为传统,就有它的必要性。“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 历史上有所谓文化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时代,那是说文化传统发生了问题。究其原因,或由于强烈的政治震撼,或由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或由于风靡的文化干扰。其来源,主要来自共同体的内部;外部的刺激有时也起很大作用。危机的消除,有待于传统的重振和重组,任何武力的、政法的、经济的、宗教的强制措施最终都是无效的。而所谓重振和重组,绝不是全面复旧,无视政治、社会、文化上的新局面;也不是作茧自缚,排拒一切驰入舶来的新东西。这时需要的是冷静分析,分析传统中哪些成份变得无理了,现实中哪些因素是合理的。抛弃不合理的,传统方不致一足落网而全身受缚;接受合理的,传统始得与现实相安于无事。这叫做 “一切合理的,都应该成为现实的。”(恩格斯) 是否有不受时代生活的局限、不被民族性格所约束的成份,存在于某个或某些文化传统之中呢?就是说,在文化传统中,有无超越历史超越民族的成份,非时代性非民族性的成份,或人类性的成份呢?应该承认,这种成份是有的。因为作为动物的人类,彼此是相同的;作为人性的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样式也大体相似。因而,不同的人群在各自圈子里形成的传统,必然要有相同和相似的成份。这些成份,或适用于全人类,或适用于全历史,而成为民族传统中的超民族超历史者。这是不难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超越的成份,正以其超越,而失去了个性,不能成为民族性格的标志、时代精神的象征。真正代表各民族文化传统的,恰恰是那些专属于该民族、使其得以同它民族区别开来的那些基本成份;真正代表时代面貌的,恰恰是那些为该时代所专有、使其得以同它时代区别开来的那些特殊成份。超越成份的存在,是不同民族能以相互理解的根据,不同时代得以前后传承的基因。但民族之间要想真正理解,必须去理解那些不易理解、为各民族精神所独具的基本成份。所谓民族文化交流,所谓民族互相学习,都是就这些成份而言。时代之间如需加以比较,如需相互区别,也是要抓住各自的特殊成份方有可能。 体与用 文化改革上有所谓体与用问题,曾经争个不亦乐乎。照我理解,所谓体,应该就是文化传统,就是某一民族之所以成其为某一民族的那些品格、精神;而所谓用,则是这个体的功能、作用、外在表现,就是某一民族之用以现其为某一民族的那些传统文化。当年严复强调的牛体不能有马用,在这个意义上,是对的。 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必先自己变幻为马体,然后始得用马之用,倒也又不尽然。因为用固赖体而现,无此体则无此用;但用既为外在表现,或既已表现在外,则人人得而见之,人人亦可得而法之,所谓“拿来”者是。牛固不能“有”马之用,牛却可以“用”马之用。这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哲理上说,有,和是、存在同义,乃本体上的事;用,停在现象界。移花接木,甚至掐下花来插在头上,总是能办得到的。 但是如果由此又得出结论,认为一切拿来之用,都将如原封未动般地发挥其效用,却也又不尽然。因为,马用在这里终究是安在牛体上,牛体本身受用不受用,一来取决于用之为物,看它在原体上属于哪个层面:物质层面的,移用较易;制度层面的,移用较难,因为它要受体作相应的变化;精神层面的,移用更难,因为这往往触动受体的深层。二来取决于体之为物,要看此受体的开放性与承受力,以及它自身的发展阶段,它与授体的差异程度。 千言万语说到底,体是根本的决定力量,体是民族的魂。拿近代历史看,在日本,只能是和魂汉才或和魂洋才;在中国,只能是中体西用,把外来的东西中国化。和魂和中体,各自的发展阶段不一,开放性上亦有差异,故影响着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和深度;但必得以自己的体为体,一切外来之用方能有所安顿,这一点上,彼此又是共同的。否则,再美的用,也只是出墙的红杏,可嗅而不可及,海上的楼市,可望而不可登也。 人们有埋怨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如何如何封闭保守加落后的,也有吹嘘它怎样怎样悠久辉煌加美妙的。不管怎样说,埋怨它,也只好面对现实,无法另换一个体,至少因为这是民族的共同体。某一个人也许能做到脱胎换骨、洗心革面,跳出三界外,彻底绝裂于传统;整个民族却无法做到。吹嘘它,也无力阻止它与时俱进,随世界浪涛激荡,抛弃需要抛弃的东西,吸纳应当吸纳的东西。由于无法另换一个体,所以西体中用说是不着边际的。由于体在与时俱进,所以中西互为体用说是没有意义的。 值得讨论的倒是用对体的反作用,特别是拿来之用对拿者之体的反作用,比如说,西用对中体的反作用。鲁迅当年强调开放时曾奚落保守份子道:人吃了牛肉,绝不会因之变为牛。他忘了补充一句:人常“用”牛肉,身“体”的确会壮实起来。西用之与中体,亦可作如是观;一切有益之用,对于受体,都应作如是观。谁都知道,飞机、电讯的引用,不仅方便了交往,而且也加快了生活节奏,开拓了眼界耳疆,改变了时空观念,冲垮了坞屏壁障。这些,已足以激起长期逗留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化传统的不安,而不得不作因应变化;更不用说那些制度性的、观念性的拿来之物所施加于体要求于体的变化了。 但是,反作用也只不过是反作用;第一性的决定作用者仍在体本身。这一点,前面已经反复说到了。 两个传统? 民族有上层人士与下层平民之别,社会有剥削阶级与劳动群众之分,国家有统治集团与人民大众之殊,于是,研究者们不免要琢磨:文化是否也有两套传统? 列宁有过两种民族文化的说法,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些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份,而占统治地位的则总是资产阶级文化。这是就文化而言的。就传统而言的,则有所谓大传统与小传统,或精英传统与民间传统的说法。 如果依此类推,还可以举出雅文化俗文化,政统道统,上帝的事凯撒的事等等提法。 所有这些分别确然是存在的。不注意它们将无从分析一个民族的纷繁复杂的文化面貌,无法理清民族文化的绵延演进的历史过程,也无力规划未来文化的灿烂前景。这大概应无争议。但所有这些分别都还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全民族的,是民族之所以为该民族的气质、品格、精神、灵魂。它的成份可能很复杂,有土生土长的,有外部潜入的,有尘封蛛网的,有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