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布置小学品德与社会家庭作业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巧布置,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的个版性得以发展;学生的权灵气得以展现;使思想品德教学充满了魅力。
一、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既要考虑到学生理解掌握,发展能力,又要注意学生课外巩固。目的明确,才能巩固学生的课堂所学,发挥课外作业的功效。统一布置作业,学困生就会降低做作业的兴趣,视为负担而应付或拖延,优等生也得不到更好的训练。为了兼顾,设计作业应分出基础知识题和技巧能力题,并对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内容精选,有典型性教师要认真钻研,精心筛选课外作业,出一些与每天所讲内容相关的典型试题给学生,避免机械重复,减轻课业负担,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突出重点,保证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形式有阅读有关书籍、搜集资料、仿写小论文、多种形式的巧妙结合等。如学了《做个有教养的现代人》后,让学生演课本剧,将演、唱、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起来,寓教于乐。
三、难易适度,有差异性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且有适当的难度,激发他们开动脑筋。如巩固性作业应面向全体,作业的布置要分层次要求,让学生自行选择。
B. 如何认识教师在小学品德课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一、参与学习活动的激发者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和儿童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对活动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浓厚持久的探究兴趣,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首要前提。
1、创设合作与竞争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学习群体,开展有组织、有目标的互帮、互学、共同协作的学习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多向交流,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在保证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又可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分别充当“指导者”和“再学习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参与的机会。同时,又可进行小组间的竞争活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品德与生活》课程同样也要求运用这一学习方式指导课堂教学。传统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观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为此,教师课堂教学要转变思想,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比如,在教学《“一起做真好》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利用自己的右手画一些美丽的图画来装扮我们的学习园地”时,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各小组合作的画进行汇总、展示。儿童的性格是天真烂漫、无拘无束的,处处闪烁他们智慧的火花,他们喜闻乐见的画面有:“可爱的五小”,“有趣的海底世界”,“天空大表演”“恐龙与飞机大战”等等。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知识,而且体验快乐,同时,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和注意倾听,在合作中又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又如:在教学《美丽的校园》时,师讲解了学校里的安全后,让学生带着“你在周围的同学中还见过那些危险的游戏?危险的活动与动作?会造成哪些危险呢?”等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观察。还填写事先发给的表格,比一比哪组发现的问题与现象最多?劝阻的最多?还给表现最好的小组颁发“班级安全小组监督员”。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有所得,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体会到在学校里有许多不安全的游戏与活动,并通过小组间竞争,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得整个学习氛围轻松而活泼。
2、建立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儿童的日常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儿童很早就开始探索他们周围的世界,他们被新异的景象和声音所刺激,不断地摆弄和考察他们的玩具或别的小物品,他们对环境中的新鲜事物特别敏感,总是不断地向大人们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是为什么?那是为什么?等等。在对儿童的心理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后,教师更应该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及时反馈,给予评价。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也应从儿童体验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在教学《新年快到了》一课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设计过新年才能让我们生活、学习得更愉快。学生们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中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们的想法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有的想要画几幅画,有的想要摆放几盆花卉,有的想要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还有的想要用大自然和海洋世界的奇异景象布置教室的墙壁。老师耐心地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并加以肯定。然后指导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总设计师,由总设计师带领同学们到各自的活动区美化学习生活环境。在活动中,教师真正把自己作为学习的参与者,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指导,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例如,有的学生问:“海洋世界中的水草为什么是斜的?”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海水是流动的,那么水草也可能正在水中飘荡。无论怎样布置,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达,课堂教学真正回归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促进情感、形成技能。师生们在活动中建造了共同合作、共同发展的桥梁,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
3、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然而并不是所有品德与生活的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兴趣。如《学习真快乐》、《学校里的一天》等内容,远不如《亲亲热热一家人》、《让我自己来吧》这类课那么受孩子的喜爱。所以,采用的教学形式可以有讨论、调查、情景模拟、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教学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类型。只有形式多样,充满童趣,愉悦童心,放飞童思,才能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身心地感受,在自然和谐中潜移默化地提高道德认识。如在教学《我喜欢我们班》一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平时拍摄保存的班内一起活动、比赛的欢乐场景进行描述,并说说当时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班级以及同学的喜爱,用自己动听的歌声来唱一唱自编的《我爱我的一(1)班》,将说唱跳多种形式组合使用,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体会到班集体给自我带来的快乐,增强了自己喜爱班级的情感。
二、创设学习情境的设计师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 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而教师应将知识看作是“已完成的科学当成未完成的科学”,让学生探索;要在教学中树立“开放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选择与判断;要在教学中当好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者,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时间与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学习主动权。
1、让学生参与问题的发现
疑问是思维的起点,科学的发现始于问题。儿童天生是一个好问者,问号是他们接触事物的第一反应。遗憾的是,以往的德育教学往往是教师设下一个个“问题陷阱”,引导学生被动地往下跳,然后再“爬出陷阱”,在有意无意中剥夺了儿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权利。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启迪发问的情境,促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波比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教学《学习真快乐》一课,师生合作演示学习非常快乐后,学生群情激昂、跃跃欲试,都想来说说学习遇到的快乐事。于是,教师问:“学习都是快乐的吗?”这是一个较简单的问题,旨在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该问题的思考。这样,儿童的探究精神便完全被激活了:当然有时也是不快乐的,会遇到许多麻烦事。但只要从另一个角度去想,还是非常快乐的 。这样学生参与了问题的发现,同时学会了一分为二看待问题了。
2、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设计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享用一辈子。所以当每一个新问题、新行为出现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如何具体去解决,更不能直接告诉结果,而是让儿童自己想办法,按逻辑思维程序设计研究过程。教师要创设情境,努力使儿童自己经历探索过程,发现自己问题的所在。例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吧》时,几个女生把头发梳得不成样子,教师不进行指点,而是把她们叫到镜子前自己照一照,梳一梳,学生觉得很不好意思,马上进行修改。根据这些梳头、折衣服等活动,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些在家需要锻炼的家务劳动项目,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各种家务劳动内容。通过这个活动,让儿童根据实际情况参与问题设计,做活动的主体,既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培养,又有助于儿童的成功感的愉悦体验。
3、让学生参与课后实践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它遇到好的条件,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会退到原来的状况。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由于特定的情景,小学生尤其容易激动,即使效果很好,一旦下课后走出教室,环境发生变化,他们不稳定的一面就暴露出来。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要长期抓,反复抓。课后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行动阵地。创设情境进行活动的同时,可以与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巩固和发展了课堂教学的成果,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教学《学习真快乐》第二课时后,为了让学生真正知道在课间活动中不能玩那些有危险和防碍他人的游戏,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笔者充分与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相结合,在课后设计了主题活动。 (附后)这样的活动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同时,《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新课程,它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有所不同的是,课程在内容上更贴近生活,以学生自身生活为出发点,通过课堂上构建一个活动,来模拟生活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使学生的品格得到培养,情操得到陶冶,素养得到提高。因此,在上课前,笔者都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块面的活动。如在设计《我爱我家》时,设计了四个块面的活动——亲子游戏、采访爸爸妈妈、回忆成长往事、用行动去关心父母。这四个活动并非随意拼凑,而是遵循这学生内在情感线索,由对家庭成员的了解到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不易,直至到从内心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爱父母、爱家庭,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情感升华的过程。可以这么说,活动对于《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来说就是它的生命所在,那么在组织学生活动,使学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这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以《我爱我家》这一单元系列活动来看,首先活动的主题来源必须使学生所关注的日常生活,具有实践意义。因为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时那种学习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家庭,这是学生最早接触的社会小环境,他们是通过家来认识社会,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最初的道德感、责任感的。在《我爱我家》这一单元的活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活动目标和内容上所体现的生成性。当《我爱我家》这一主题一经确立后,笔者便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活动方案,开展了许多活动。比如让学生去了解家庭成员的年龄、生日,制作生肖卡等,孩子也都纷纷说了自己愿意帮助父母亲做力所能及的事,但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时,他们其实并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亲,个别孩子甚至对家长的严格管教非常反感,很明显课堂上所说的对父母的关心不是发自内心的。虽然按照教材的编排活动可以结束了,但我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抓住契机将活动继续向纵深开展。因此有了《我爱我家》系列活动之二《我的家》。(见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许多孩子对于家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显得既熟悉又陌生,对于父母的认识则停留在浅层次上,而对于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自己应负的责任则全然不知。面对终日为自己奔波劳累的父母,他们甚至觉得最辛苦的是他们自己。因此便设计了亲子游戏,从游戏中让他们明白虽然自己与父母朝夕相处,但对于他们自己很缺乏了解,倒是父母平日对自己用心良多。因此,激发起他们了解父母的欲望,围绕着他们对父母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家长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回答,从而立体地、全方位地凸现了一个个辛勤工作,关爱家庭的父母形象。由游戏而产生的对心灵的触动到自主的去了解,这些都是在活动中不断动态生成的新的内容。也就是说,活动在具体情境的交互作用下不断产生了新的内容,产生了新的活动目标。在活动中,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新的动向,引导学生将活动不断向深处开展,使学生有所获。因为,常常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教育,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重建“教材观念”,革除“惟书惟上”的陋习。当然,还需注意的是,实践活动的安排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无论是搜集材料、制作、还是考察,教师都要有布置、有展览、有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5、让学生参与评价
《品德与生活》课程在评价功能上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因此,它关注每个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儿童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重视儿童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及探索、思考、创意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应从儿童体验的宝贵生活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随着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的方法也随之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评价既可检测课堂任务的完成,亦能矫正课堂教学的变化趋势。若把整个课堂教学看做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评价可以说是整个系统中的调节器,使整个教学活动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而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评价往往是教师的事,这会引起学生的不服。这样,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1)让学生评价自己
学生的自评是一种自我思维过程的检测,往往会使学生更客观地认识自己,使学生看到自己 的长处和不足处,增强学习自觉性,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麻烦事,我不怕》,小组内述说自己遇到的不顺心的事结束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请同学说说:让你感到最难过、伤心的是什么事?同学会说受到老师的批评、妈妈的责骂等等,这时教师便可追问造成这种心情的的原因。这样,儿童就能进行积极地评价,并努力思考调节心情的方法了。
(2)让学生评价别人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造成他们在评价别人时,总喜欢抓别人思维上不够严密的地方,不太容易看到别人在解决问题时合理的成分。因此,教师要努力使学生不仅评出知识的正确性,更要评出自信,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所以可要求学生参与评价时做到:一评结论是否正确;二评别人思维活动中合理的思维成分。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另一方面可养成学生互相学习的好习惯。
(3)使学生评价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和认识,对事物的评价都有不同的标准,也就会对同一事物做出不同的评判,所以评价应该求异,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主见和创造精神。教师在平常教学中让学生评价时,也应让其说出理由。如在,《新年快到了》设计大赛中,学生创造性地设计了多种不同的方案,“搞联欢活动”、《小歌手大奖赛》、《新年知多少》知识竞赛等等。教师可提问: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设计得好一些?为什么?而不是简单的问:比一比,哪种方案最好?因为我认为: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都有着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案。
三、学习活动材料的组织者
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对教学材料的操作、实践活动。因此,“材料是教师教的基础”,“操作材料是学生学的基础”。材料的使用关系到能否让教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方法扩散思维,所以课前材料的组织至关重要。我们要尽量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实物可看,有材料可研究。
1、教师提供有结构材料
所谓有结构的材料是指这些材料在使用时能揭示现实问题的某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必要的有结构材料,使学生能顺利地实现再发现、再创造。在此,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传统品德课教学把学生禁锢于教室,教室是学生唯一活动的天地。而在这方寸之地,学生只是个容器,任凭教师灌输。教学过程、教学的内容只是书本的知识,纯理论的说教。这种教学完全不顾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扼杀学生创新思维。陶行知说过:教育不是创造儿童,而是帮助儿童生长,是要加强和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为此,他提出:要了解儿童,解放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权。应给儿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把儿童从学校放到大自然之中。教育家的话充分说明了《品德与生活》课程,课堂的空间已经不能局限于教室,而应该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融入自然。通过各种游戏与活动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扩大他们的生活空间,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例如,在教学《我们一起做》时,学生在教师启发下,通过画右手畅想美丽的图画,引申学生认识人与人合作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与体会,来畅谈合作带来的好处。学生能够通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弄明白合作很重要。在学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后,教师接下去安排了学生到实践活动的场地,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拼图,学生情绪高昂,个个主动参与,他们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活动中,懂得了“合作力量真大”。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把道德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从而达到教学目的。2、学生准备有结构材料
材料可以由教师准备,也可以发动学生准备。但,凡是学生可以自备的材料,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带。也就是说,材料最好因地制宜,来源于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或看到的。一是因为儿童身边的材料能使他们感到亲切而不陌生,因此而少了几分神秘感,感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不是高不可攀,。它其实就是研究我们身边的事物,学生容易接受;二是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可以渗透一些学习策略的训练。如《我的爸爸妈妈》让学生课前进行充分的了解自己的父母,然后课堂上交流,使得整堂课气氛极好,学生发言踊跃,学习效率高。
发动学生准备材料,教师首先应提出具体的要求,教给他们准备材料的方法。这样,不仅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材料,而且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对观察现象也进行了初步的感知。如《我喜欢我们班》一课,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调查、回忆自己班级的快乐事、荣誉,使学生对班级有了初步的感知,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其次,收集材料需提前几天、甚至学期初就嘱咐学生搜集,并把这学期需要的一些材料告诉学生,让他们平日留心收集,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关系的本质是主导和主动的关系,教为主导,学为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和指导者。教师保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参与活动的促进者。
1、教学环节中促进参与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 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统筹把握,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 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情景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转变教学观念,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 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把道德寓于儿 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通过教学设计的环节去促进学生参与学习外,还应随时了解儿童的学习情况,认真巡视他们情感的体验,认真听取他们的讨论与发言,并及时给予点拨和适当的引导,多多鼓励和肯定学生,使儿童感到你与他们同在,努力维持他们的参与热情,促进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2、应用新知识中促进参与
教师还可“应用新知识”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学了《麻烦事,我不怕》后,就让学生给班级中有些同学的伤心事进行探讨、安慰。学了《我愿和你交朋友》就自制名片,设计一张张生动、有趣、个性化的名片等;学了《我的爸爸妈妈》知道爸爸妈妈的生肖后就做生肖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通过具体应用新知识,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虽然有时孩子会做得不够精致或失败,但只要他们参与了,必然得到能力的锻炼。孩子们从参与中享受到了自我能力得到体现的快乐。
一名教育家曾说:“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唯一标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应该说,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便没有教学;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便没有教学质量。品德与生活课的产生,确实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和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实现这一点,教师要真正把握好自己角色,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主要参考书目]
1、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9月;
2、冯春河、赵义章:《课堂教学艺术集萃》,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3、《小学德育》,20003年第1、2期;
4、《杭州市小学语文、数学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论文集》,1999年4月。
5、《人民教育》增刊 浙江教育出版社
C.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课
一、精彩导入,真正走进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现实生活 品社课应该主要解决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并不需要一味讲大道理,教师必须实际走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了解他们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前调查,无论是问卷还是谈话,都应该在课前有所了解,课上才能有的放矢。让学生自由结组调查、讨论自己关注的某一方面问题,把了解到的、收集到的汇合起来,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汇报等等。课堂上的热烈交流,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合作的乐趣。
二、注重探究,获得科学精神、态度现代社会本身及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让孩子们说说平时经常玩哪些游戏?每次都玩得开心吗?这些游戏分别都有哪些规矩?如果碰到个别人不守规矩,大家会怎么样?请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探究、讨论。游戏中的规矩就是一种规则,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否则,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同样,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也有规则。如:公共交通的规则,体育比赛的规则,娱乐活动的规则等。这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公共交通、体育比赛、娱乐活动、公共财物会怎么样?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得出:没有规则,生活就会非常麻烦。我穷追不舍,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校里能不能没有规则?如果完全没有规则,同学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老师们想什么时候上课就什么时候上课,行不行?与同学们关系最密切的学校规则是什么?
三、加强课堂训练,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教师要结合插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和阐明道理及观点后,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认识,还要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观点去联系实际,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真伪、美丑的能力。为此,我们要精心设计和补充课后练习,让学生认真思考、回答。设计课堂练习,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和由浅入深的原则,先找容易辨别回答的问题,再找较难辨别回答的问题,最后找难以辨别或模棱两可的问题。如讲拾金不昧这篇课文时,我们结合实际例子,由浅入深,设计如下练习:(1)一个同学把同桌掉在地上的钢笔拾起来交给了老师,算不算拾金不昧?(2)某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学生在路上拾到一块手表交给老师,算不算拾金不昧?这样学生由易到难,对所设计的练习逐一进行回答时,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的错误观点和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一方面要对学生分析认识问题的思路进行适当引导和点拨。在找到正确答案的同时,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要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并指出今后应怎样用学习的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即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观点去联系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析认识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小学生进一步全面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现代化手段让思品课生动起来 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如:我在上“珍惜水资源”时,展示漫画“举不动”,表明世界人口总数2000年已达60 亿;展示漫画“垃圾包地球”、播放动画“这样就合法了”,表明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再播放实况录像“在中国…….”,看人们是如何浪费水资源,如何污染江河湖海,如何乱砍滥伐森林等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我们面临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形势,从而落实到教学目标:我们必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整节课,学生在惊叹、感慨中,踊跃发言,激烈讨论。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其中,依依不舍。体验成功的思品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它像快乐的轻喜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开心中受到教育。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40年代就说过:“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现代学生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自主意识强,思维日益成熟,若再把他们看作小孩子,随意支配,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集思广益,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
五、大力开发农村资源,采用多样化评价方法 因地制宜,利用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深入果园、林中,亲身投入搬玉米等实践性课堂中让学生受到教育。把农村田间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的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又是评价的主体。在评价中,可采用综合评价方法。①调查问卷评价。如:这册书中哪幅画你最喜欢,哪幅图最不喜欢,怎么改?②展览会评价(师评、学生互评、自评)。如画一幅最有创新意识的画;制作一件最喜欢小物品(要求可以独做,也可以合作);从自己成长资料袋中拿出最有价值的一件作品。③激励每个儿童,自由创作作品(可由家长合作进行)。④讲述参加一次实践活动的过程。如:搬玉米、帮妈妈做家务活等。⑤到学校资源室考查知识,如找一找哪些种子是秋天的果实,哪些种子是夏天的果实,从各种树叶颜色上分辨夏天、秋天、春天、冬天的树叶标本。⑥测评每个儿童自身兴趣、爱好。老师找准学生闪光点,最后给予描述性的、以鼓励语言为重点的评价。
六、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工作中我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我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对人讲话要有礼貌,我就带头运用礼貌语言;要求学生要爱护环境,我就带头做好环保工作。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观点和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还要指出今后应怎样用学习的道理去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样即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思考问题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运用所学的道理、观点去联系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析认识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小学生进一步全面健康发展。
D. 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一、 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 。
《品德与社会》课本的内容和编排都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我们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让课本上的图画,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让事实说话,将遥远的拉近,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这个课题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教学这一课题时,我让学生进行模拟残疾人的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可以是单手穿上外衣,也可以是用拐杖走路,但腿不能用力,或是把腿绑在一起行走,体验肢残人生活的困难;蒙上眼睛走路,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用手势向别人表达一件事,比如把那本书递给我,体验聋哑人生活的困难。课堂上,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每个小组模拟一项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在全班交流自己在模拟活动中的切身感受,从而让学生的内心油然而生对残疾人要尊重、友爱的情感,并能从真实感受中产生帮助残疾人的意愿。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公共场所设置残疾人窗口,这难道不正体现出品德教育的成功吗?
又如《心中有规则》一课的教学,我在学生了解了规则是由人们共同制定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同学体验制定规则的过程。我一再强调,班级的规则与每个同学都有关系,因此,每个同学都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要参加。我先让学生讨论他们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班级规则,然后大家提出具体的条目。如果在讨论中对某项规定有争论,应自由争论,最后举手表决通过。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要有半数的人同意才算通过。学生通过一定的程序终于制定出一系列的班级规则,这时,我提醒学生大家制定的规则要靠大家遵守。如果执行一段时间后,觉得这条规则不太合适,还可以讨论修改,再次举手表决。学生通过直接体验班规的制定,从而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改正,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无形中悄然形成。
二、形式多样的课堂是最开心的。
经调查,88.2%的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是活动课。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的活动化、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活动课、情景剧的形式引入到课堂,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们不喜欢反复出现的老面孔,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使之不断更新呢?课堂上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电视节目形式,也可以用 “圆桌会议”、“小学生辩论会”、“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可以用 “小小法庭”、“知识银行”、“我来当老师”“今天我是班长”模拟形式等等进行授课,还可以走出教室,走上田野、街头、工厂、社区等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小品表演中,学生可分角色表演日常生活中不尊重和尊重父母的种种表现,表演遵守交通规则中的正面和反面人物;表演如何礼貌待人、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班集体等等情景。在举行“圆桌会议”时,可改变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让学生围坐在一起,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畅所欲言,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零距离互动平台;在“小小法庭”上,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审判那些不道德、不讲诚信、破坏环境、猎杀动物、审判那些因无钱到网吧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人,他们可以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诠释小学生的思想境界;走上街头当一次交警,走到田间第一回农民,走回家庭当一天家庭主妇…我相信这样的课收效一定很大。老师们,“参与是开心的,体验是开心的,成功更是开心的!”这是小学生发出肺腑的感叹。
三、具有科学的探究精神才是必需的。
现代社会本身及人们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经常是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但是,重要的是学生在这种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法规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E. 我们品社家庭作业,谁能帮我想想。给好评。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要阅读属于自己年龄的网页(=θωθ=)
F. 如何上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
百年树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思想道德建设是育人成材的基础。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要让孩子们能够从寓言中领悟哲理,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故事中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潜移默化的浸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准备充分。
无论是一个好的交易,还是一个先锋模范人物,为孩子上一堂思想道德课,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让其在好奇中产生兴趣,在兴趣中得到启发。照本宣科式的授课,无法得到良好的效果。
G. 如何把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生活
一、创新教学方式,丰富生活情境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要构建高效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既关注知识的口传心授,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实现小学思想品德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思考与学践,以真实的情感体验或场景体会增进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学得所感、学有所用。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学引导者的作用,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入学生之间,以指导者与合作者的双重身份与学生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生活化教学场景,并借助学生对真实环境的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并最终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我的角色与责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画出关系图谱,引导学生以角色划分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关系以图谱进行展示,并帮助学生了解每个角色在关系网中的不同分工。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还要创新教学手段,关注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形态。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习兴趣
品德教育的内容、形式只有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才能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设计《寒假生活交流会》的活动时,老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取。设计了小记者的采访,让学生边回忆寒假做过的事情,感受其他同学的快乐之事,又能把自己有趣、得意以及自豪的事一一道尽,畅所欲言。
赞可夫说过:“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情绪状态而达到的。”学生在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还应回归到生活中,进行体验,从而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小记者的采访激起学生把寒假经历过的事尽情与人分享的愿望和乐趣,不像老师直直板板问寒假发生的事那么枯燥,真是有创意的想法与做法。
H. 小学三年级学雷锋德育家庭作业怎么写
早晨到校,浏览着学校第七周的工作小结,一周喜讯里公布了学校2015年“学雷锋,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班级。此则讯息,让我想到了前些日子两个中低年级孩子父亲与我的交谈,我仔细看了班级获奖情况,两位父亲的孩子所在班级都是先进集体。
班级活动的结果是一样,但家长、孩子因为过程不一样,收获也不一样,感受就更有区别。
一次闲聊,两位孩子父亲与我交流了对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我也因此了解了两位班主任的活动设计,我想:“学雷锋活动”在小学不应该是“家庭作业”。
三年级的一个班主任安排的学雷锋活动是“课堂作业”:利用三月的班队活动时间,分小队进行。小队队员共同思考活动方案,协作完成学雷锋活动。有的队员通过多种形式查找雷锋的生平资料,有的队员思考根据自身年龄特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能给予他人帮助的事情,有的队员用相机拍照留下珍贵的资料,有的队员用文字抒写活动情怀,最后全队队员共同编辑完成一张手抄报,在班级展示交流。这个“课堂作业”,是班主任认真思考设计的,能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学会了信息的搜集和处理,既有帮助他人愉悦自我的情感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习能力,还没有给家长增加负担,得到家长的认可。
一年级的一个班主任安排的学雷锋活动是“家庭作业”:每个小朋友上交一张学雷锋做好事的照片。这个活动就变成了一份家庭作业,班主任是轻松了,可家长们就各有说辞了。我认为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是他们踏入学校的第一个学雷锋活动,班主任老师有责任用心思考并在学校利用班队活动课时间作为“课堂作业”师生共同完成。除了让孩子们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还应该带着孩子们寻找教室里、校园里他们能做的好事并付诸行动,班主任课间多到教室、校园观察发现孩子的突出表现,用相机记录下他们的活动瞬间,及时点评鼓励,不给家长添麻烦。而当家长遇到这份特殊的家庭作业时,则应本着“亲其师则信其道”的原则,把时间花在积极地和孩子一起完成这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和孩子一起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读雷锋的故事,知道如何用行动来学雷锋,然后走出家门,到小区、到街道寻找能够做的好事和能够给他人的帮助,家长用相机记录下孩子的成长过程,而不是把时间花在按成年人的思维告诉孩子该不该拍做好事的照片上。
总之,每年三月学雷锋活动,已经成为各中小学校年度常规活动,为使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一般分班进行,这就需要班主任结合学生实际特点,设计易操作、有实效的活动方案。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每一份“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设计和完成都需要智慧。
I. 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您想要问什么?学校的对学生的品德教育都要要切合实际的教育,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J.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哪些
一、概说“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社会)”“品德与生活(社会)”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在原有的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等几门分科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高度整合而生成的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己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与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作用,帮助儿童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行新课程后,小学取消原有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和社会课等三门分科课程。1-2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2、为什么要开设“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呢?(1)现行的分科课程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将学科与学科彼此之间割裂,这种割裂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广度。(2)综合课程是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以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的课程,它有利于消除各类知识之间界限,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世界,养成整体意识,形成运用知识信息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3)“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对原有思品、自然、社会和活动等课程进行高度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它具有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及生活教育等多重功能与价值。(4)教育改革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前进的重要内容,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不同历史社会时期的需要而发生改变。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养、能力的人才,这就相应地要求要从小学起开设综合课程,以适应教育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5)这门综合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彻底性。第八次基础教育课改是在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的特征,充分借鉴国外诸多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家课改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和经验,结合我国各实验地区的实验成果,广泛听取多方经验、意见等基础上,对现有基础教育课程来一次全面、彻底的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置,不仅仅是将原有的课程换个名称或概念而已,而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方式、教学观念、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进行较为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二、什么是“品德与生活”1、什么是“品德与生活”。是小学1-2年级开设的,在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基础上经整合生成的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它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其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的现实生活。罗素说: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的生活。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传统的教育是要孩子受教育,而不要孩子们生活,使得受教育者要么厌倦接受教育,要么不觉得所受到的种种教育的确是人生所必须的,是人在生活实际中应该做的。教育研究表明,使学生通过组织和参加与其自身生活有关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生活活动,学生所受的教育感受才能深刻,才能真正领悟到人在生活实际中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能使他们把在学校里所接受到的教育转化为他们生活实际中需要的实际行为,使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二是本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过去的思想品德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其内容偏空、大、虚,其教学方式是说教式的,其教学效果是学生道理都知道,是非也能辨,但实际生活中做不出来,或者是与学校教育相去甚远,正是“学归学、做归做”。本次课程改革,其重点是着眼于如何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不但对教学内容作了全面的、深刻的、根本性的改革,而且对教学方法方式同时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强调和确定了要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各种课堂实践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去观察、了解、感受、认知、发展、形成,让社会为他们提供接受教育的实际内容和实践阵地,反过来也让他们去呼吁,倡导、促进社会,使得对儿童的教育唤起社会的重视,转变家长对儿童的教育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师——家长——政府教育网络。通过这样的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的多维动态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明白是非,真正感受到这样做是人生的必需,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觉地做一个公民所该做的,而不至于使得我们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是一个样,走出学校后又是一个样,好象“变色人”一样。三是本课程是开放型的综合课程以往的思品课程在内容上陷入教条化,在方式上强调说教式,这无形中给品德教育带上桎梏与枷锁,一方面是学校、老师只能以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去对学生灌输那些教条化的表面上很好看,但却无多大实效的既定教育内容,在内容、形式、评价及时空等方面,学校和老师均失去合理的教育选择与处理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学生象羔羊、象鸭子一样,在失去自主性、失去兴趣的前提下,怀着厌烦、甚至是恐惧的心理,无奈地、不知觉地去接受那些说教式的教育。“品德与生活”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其开放性具体表现在:(一)课程内容是开放的:从教科书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开发、选择、整合教学内容,所采用的内容,只要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就行,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只守着那一本既定的书本。(二)教学渠道是开放的: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本课程一改过去那以课堂(教室)教学为主渠道的阵地战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多渠道立体式的教育网络,教学中,学校、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实际需要,灵活地选择、确定教育渠道,以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三)教学时间具有开放性: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本课程在教学时间的设置及其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安排方面是允许“规定与灵活”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中每周为三课时,学校根据三课时数具体安排于功课表里,但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需要,或是把三节集中起来上,或是移动日期上,或是把教材与学校、班队等活动相关的结合在一起上。这样的教学时间设置,就比以往的灵活、开放得多了。(四)教学评价是开放的:新课程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其评价具有过程性、多样性及重视质性评价等特点。改变了过去那只关注结果的、单一化的评价方式。新的评价方法不仅能更科学合理地反映教与学的过程与结果,同时也更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四是本课程是过渡性课程:品德与生活在课程目标、内容、形态、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相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下基础。低年级的儿童刚从学前教育进入学校教育,他们虽然身在学校,但在他们身上尚留有许多学前教育的痕迹及心理特征,此时的教育是不能完全采用正规化教育方式。本课程意在帮助儿童完成由幼儿学前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化与过渡方面做出有效的努力。3、“品德与生活”的基本理念:1)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来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2)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在教学中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的核心。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以往的思品课程设计往往从成人对儿童的需要出发,以成人化的方式设计课程,设计的课课与儿童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及生活实际相去甚远,这种课程对儿童来说是没有生气的、僵硬的、呆板的课程,它不仅会消褪儿童的认知兴趣,更会打击儿童的学习情感,尤其会对思品教育产生相反的促退作用。3)新课程强调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因此,在对儿童实施思品教育时,必须充分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童年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学校集体学习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教学中应善于从这些童年生活中对儿童进行家庭伦理、团结友爱、公共道德和环境意识等教育,引导他们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童年生活是儿童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儿童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有价值的童年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儿童的这些生活权利,品德与生活十分强调尊重儿童的这一权利。教学中,我们必须坚持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原则、理念,在尊重儿童的权利的前提下,组织、引导儿童参与并享受童年生活,使他们在愉快、充满自信和尊严的童年生活中接受教育。三、什么是“品德与社会”1、什么是“品德与社会”。本课程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对小学思品、自然、社会等分科课程进行高度整合生成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的,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小学3-6年级使用的综合课程。2、“品德与社会”具有社会生活性、交叉综合性、教育基础性和延续发展性等特性。(1)社会生活性: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以及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确定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与儿童的社会生活有关的与自我、与家庭、与家乡(社区)、与祖国、与世界等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构成教学内容,使儿童通过参与这些社会生活活动,学习有关的社会生活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2)交叉综合性:本课程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前提下,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所涉及的社会领域、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等)是交叉综合的,这样的交叉综合,意在打破原来思品、地理、历史、自然等学科界限,实现相关边缘学科之间的纵横内在联系,形成学科之间的有机统一,实现既使学生学知识,发展综合能力,又接受品德教育。(3)教育基础性: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在教育目标上以儿童发展的现实和可能为基础,在教育方法方式上以儿童积极愉快地、自信地、自主地参与社会生活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感受、研究社会,形成道德观和价值观及良好行为习惯为基础,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思品教育中存在大而空的教条化的教育内容、目标、方法与方式。(4)延续发展性:世界万事万物无不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儿童的品德行为也不例外。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该用运动的、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品德与社会课程充分关注儿童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内容;二是教学内容编排,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重复出现,具有延续性;三是教学方法方式,强调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设计,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自主地了解、观察、感受、研究社会,使学生在组织设计和参与活动中得到真正的发展;四是评价,由过去较单一的量化评价转变为动态的、过程性的、情感方面的评价,由过去以老师评价为主转变为师评、自评、生生互评的,描述性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儿童学习的兴趣与信心,有利于客观地反映个体的品德风貌与特点。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设计社会活动具体内容、方法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不但要关注学生活动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习惯的生成状态、认识水平能力的个性差异特征、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构成动态、能力发展的水平与发展动态,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指导学生有个性地参与活动,获得个性化的收获与发展,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群体和睦相处,共同合作,共享苦乐,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代小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学习任务。在品德与社会教育中,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共同设计组织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学习怎样做人的活动,善于指导他们围绕怎样做人这一主题开展活动、参与活动,指导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学会做人的重要性,形成怎样做人的知识与技能,养成尊重他人,与人合作,关爱他人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活动中学习做人,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也是新课程的核心,必须牢牢把握,不折不扣地实施好。(2)以教育的基础性和实效性为课程的追求。以往的思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与儿童的品德认知和养成规律不相符的问题,因此,也给思品教育的成效造成一定的影响,新课程品德与社会针对思品课程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改革,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方式的选用上,十分注意努力做到教育的基础性与实效性的有效统一,在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和养成规律,讲求品德教育的实效上精选教育内容和方法方式。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理念,精心选择组织贴近儿童生活的内容,让儿童在充分自主的活动参与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感受与体验活动内容中所昭示的道理与情感,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等,使品德教育切实、有效。(3)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组织和活动过程为课程重要的教育方式。品德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儿童的价值观、道德观、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否真正形成,关键在于儿童,儿童本身是内因,教育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起变化。品德与社会十分强调要让学生参与教育活动,这种参与,不仅要让学生参与所设计的活动,也要让学生参与活动内容、方法方式的选择和设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使他们在自觉、自愿的乐学活动中主动地接受教育、认知与明理,形成各种好品德、好习惯。教学中,我们必须牢记学生主体性,摆正师生地位,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方式,切莫穿新鞋走老路。(4)以师生共同创生和开发课程为教学方案的开发者。以往的思品教学,是老师以书为本,照本宣科,全国众多儿童,不论地区与儿童的个性差异如何,读的是同一本书,这种单一的课程内容,单纯的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显然是没有顾及到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性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十分注意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儿童的差异性,明确提出在教育实践中,学校、老师和儿童应根据实际,在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大胆、有效的创新与整合,而不要照搬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这种创新与整合,不仅是老师来完成,更要师生共同来完成,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正确意愿和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参与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整合。教学中,我们一要科学地使用教材及其他教育资源,二要大胆地创新与整合,切不可照搬教材,照本宣科。四、如何应对小学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一)转变旧的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省教委主任指出:课改的最根本问题是观念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本次教育改革,首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新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育改革无从谈起;教育观念一转变,许多困难迎刃而解。”本次课改,把改革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作为改革的首要任务,可见,观念问题是何等重要。作为新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同样地应当首先转变自己头脑中已有的旧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这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旧的教育观不改变,实施新课程也无从谈起。那么,要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呢?1、树立新的教师观,在思想上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研究者、促进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而不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的上述各“者”作用,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应有位置,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顺利完成新课程所赋予我们应尽的任务。2、树立新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认为:一、学生是发展的人。其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必须依据其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可以获得成功的,教学中应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能否学得好,能否健康成长,是否幸福快乐,和他们所在的学校与任教老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有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教学中要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在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学生的这种个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他们发展的前提,我们应把这种差异视为一种财富而加以珍惜和开发,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体,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不是可以让教师自由宰割的羔羊,教学中,教师不可把自己的意志或知识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科学的方法手段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在积极、自主的探索、体验活动中去认知、发展能力、形成良好品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头脑、感官、性格、意愿,自己的知识与思想基础,思想和行动规律,即他们有自己的学习的物质基础,他们能以自己的学习物质基础去进行有自己特色的学习活动,去发展自己,因此,教学中教师不可以自己的教替代学生的学,而应指导学生积极自主地读书、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解决法和结果,不要轻视学生的能动作用,不要扼杀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是责权的主体,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法制的现代社会里,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他们享有充分的学习、生活的权利,他们又是责任的主体,他们负有对学习、对生活、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保护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3、树立新的课程观,努力实现师生共同创造与开发课程。在教学与课程这对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过去,传统的教学论概念把“课程”片面地理解为“规范性的内容”,把“课程”当作只是“政府”和“学科专家”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思考课程问题。“课程”是专制的一方,成为一种指令、规定,教材成为圣经,而教学则成为被控制、被支配的一方,课程与教学走向对立,二者只是机械地、单向地、线性地(而不是多维地)发生关系,而使课程不断走向孤立、走向封闭、走向萎缩、走向繁、难、偏、旧。本次课改,从根本上打破“课程专制”局面,建立“课程民主”新体系(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本次课改在课程管理及课程观方面的重大转变,充分认识到师生在教学中,创生和开发课程是历史赋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不能再仅仅是照搬教材、学生也不再仅仅是机械地接受和吸收教材,教师和学生应大胆地根据课程给定的内容,结合实际不断地行变革与创新,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即符合当地、本校、教师与学生等实际的课程)。4、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小学教学是分学科进行的,而学科教学的重心是关注学习,还关注是人,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学科本位论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人之上。其具体表现一是重认知、轻情感;二是重教书、轻育人,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学科本位也即知识本位,这种指导思想只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忽视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是以学科为本的教学的最大的失职。新课程在注意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同时,十分重视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必须牢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