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小学低段学生如何开展课堂常规
一、注意教学常规的养成 1、课前常规:在正式课的教学开始实施前,教学常规的培养和形成对于学生是首要的。教师要注意备好课,对于低段学生教师提前到达教学场地,等上课铃响了,就组织学生排队;嘱咐学生要注意一些锋利的物品不能带,如铅笔、小刀等,钥匙不要挂在脖子上,女生头上不要戴卡子。 对于农村孩子,他们的野性强,不容易受控制,加之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组织学生安静整齐的排好队,是非常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些问题:上节课跟学生排好队,等下次上课了,学生们又不知道站哪里了,课堂变乱糟糟的。或者刚排好的队伍,换个方位,学生们就不知道怎么站位了。所以,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说,这是件非常头疼的事。每每遇到这种情况真是又气又急。但我课后细细反思,怎么才能让他们记住排在哪里呢?经过查阅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总结,我终于找到了方法。我先在室内跟学生们讲述排队的方法、要求和作用,然后在实践课上运用快快集合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记得自己的位置。这样坚持半个月,学生们就知道自己的位置了。也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准备。 2、课中常规:教师要准时上课,注意上课礼节,安排好病弱学生见习,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鼓励学生刻苦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得无故离开,及时表扬和批评,注意按时下课。作为体育课的宗旨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在运动中获得快乐,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时能带给孩子明确的学习行为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行为举止,好的习惯养成对以后的教学工作实施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这已经在我的课上得到较好的收获。我认为在常规方面吝啬时间,要坚持到底,中间不能有丝毫懈怠,如果这样,会前功尽弃。良好的纪律是课堂实践的最基本保障,在体育课上我始终坚持着。 因为学生从小就喜欢玩,他们不会讨厌上体育课,愿意跟老师一起参与练习,这使我们教学方便了许多,但也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动态,因为低段小学生控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竞争性强的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就可以算是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因为我认为在低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终目的。 3、课后常规:下课后,教师要组织好学生下课。教师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由于课与课之间相差一周的时间,我们教师可以布置些适合学生的家作,让家长帮助完成,这些作业可以作为下堂课的复习,并及时地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便于使复习落到实处,而且也给家长提供一个了解体育课的平台。 教学常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是要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长期反复的练习,才能建立起来的。而良好的教学常规的养成,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的作用。 二、注意体育课代表的培养: 体育课代表是教师的左右手,是整个班级的骨干。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当班里有几位能干的课代表,那班上的纪律就会明显地好,课堂教学也能更顺利地进行。体育课代表的培养并不是容易的事。先要教会他们课堂常规,管理纪律,组织活动,同时要向他们说明体育课代表的作用,让他们自觉地做好榜样。并且,要时时地观察,帮助他们改掉毛病,发挥他们的骨干作用。 三、注意教师的讲解示范: 教师的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手段。在讲解方法中又有很多种,如直接陈述法、对比法、提问法、鼓励法等。在示范中也有多种方法,如正面示范、侧面示范、镜面示范等。教师在讲解示范时就要注意:简明扼要、清晰准确,例如在教广播操时,教师要先进行完整动作的示范讲解,再分解动作示范讲解,要讲清楚左右方向。 四、要注意教学用语: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低年级学生,所以,应使用儿童语言进行教学,做到亲切自然、通俗易懂,讲解动作要领时,不宜用太多术语,可采用儿歌、口诀、顺口溜的形式进行。 五、要注意教学方法: 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以直接视觉、听觉为主,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思维方式往往离不开具体形象。因此,应以直观方式教学为好,如教师示范、模型、图解、影视等,做到讲解、示范、模型三结合。又因低年级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性占优势且易扩散,注意力不专一、易分散,所以教法应多样化、情境化,如采用游戏法、比赛法、模仿法等,就能达到好的效果。 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有耐心。把自己融入到他们中间 ,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很可爱。这样你也会很享受上体育课,不仅孩子们得到了快乐,最为教师本人看到孩子们天真活泼的一面,自己内心也是非常开心的。
2. 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常规怎么弄
来自网上,仅供参考。祝你成功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着国家、地方和学校都无法以章、节的形式提出课程的内容,而只能从活动的类型、涉及的领域对其做出相对的规定。具体实施中,在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同时,应从课程目标、内容、活动过程等方面综合权衡,有所侧重,灵活地借鉴下列几种便于操作的基本课型。 1. 选题指导型。“问题即课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生活背景中的现象与问题,搜集与分析材料,通过讨论与交流,逐步提出自己感兴趣或关注的问题,然后由小组或班集体汇总、归纳、整理后确立活动主题。当然,在该课程的实施初期,也可教师提出,学生选择,或学生提出,教师指导,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自主拟定出“有趣、新奇、富有研究性价值”的主题。老师在热情参与全程中,要适时调控、合理引领。 2. 方案设计型。适当的方案是成功的一半,精明的设计本身就是创新。拟定方案应统筹兼顾活动资源分布与学生的爱好特长之间的关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活动名称、目的、实施过程、条件准备、时间安排、预期效果等;在形式表达上,一般可采用填表式、过程记录式、计划书式等。具体的设计要充分发扬民主,形成集体合力,应从内容到形式力求方便操作,动态调整,使其能服务于活动,指导于活动。 3. 知识普及型。知识只有通过主体自主建构才可能转化为能力。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引导学生对综合知识自主建构和运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向,然后以构建知识模块的形式进行,在建构中一般应沿着“自主定向——自主搜集——自主整合——自主运用——自主评价”的方向循序推进。 4. 自我发展型。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心环节,“发展自我”也是该课程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这个领域,一般可引导学生围绕“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尊重、学会合作”等公众关注的活动主题,采取“个体、小组、班级活动”,“校内、校外活动”,“课内、课外活动”等基本形式,通过“事件评析、角色扮演、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5. 专题研讨型。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群体会对生活、学习中某一倾向性的问题特别感兴趣,经过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讨论,形成集体共同关注的主题后,就可以集中集体的智慧开展专题实践性研究。在研究中还要切实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好能以小课题的面目出现,在专题研讨活动中除了要利用好教师的特长外,还要突出发挥好家庭及校外辅导员的指导作用。 6. 设计制作型。“人人动手制作,个个动脑创造”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取向之一。学生劳动体验的获得、技术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课堂内外的反复演练,许多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科技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及文化、艺术等动手与动脑的创意实践中度过的。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学生其中的个性张扬和深度的探索体验。 7. 网络探究型。信息时代让人们在“地球村”里沟通无限,网络探究也让小学生乐此不疲。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下,网络探究活动在扩展实践时空的同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情感世界,实现和外部世界、网络世界的沟通,使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从根本上改变教学方式,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但其必须“有基础、有主题、有规则、有督检”。 8. 家庭体验型。有些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在家庭中,对主题活动涉及到的某些知识和技术给学生讲解后,要自觉寻求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庭体验型的主题活动经常以“小课题,长作业”等形式有机融入到家庭生活中,要通过教师的跟踪指导、家长的热情服务、学生的自主努力,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9. 社区实践型。以社会考察和社会参与为任务取向的实践活动主要在学生熟悉的社区进行,在参观、考察、访问、生产劳动和社区服务等活动中,使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丰富社会阅历,积淀文化内涵,获得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实现感。该类活动一般沿着“在尝试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深入实践”这一轨迹进行。 10. 成果交流型。“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课程的中心任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可以对前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交流、成果展示。要有物化成果的交流,更要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交流。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是学生活动后所取得的比物化成果更重要的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无论那一种类型,其实施都必须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以上所列举的10类课型,我们在选用时要注意扬长避短,凸显实践,切实让学生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真正做到融“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创造性”于一体。
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有哪些
1、有数学科教学计划(计划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材分析,单元目标,教材的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教学进度表,各单元检测登记,期中检测登记,期末检测登记,期末总结等)——这些是要完成的;
2、按照课时数备好课,备课中有教学目标,有重难点等;
3、有学生作业批改记录;
4、有待优生辅导记载;
5、有该学科课外活动记录;
就是这些!
4. 小学课堂常规坐姿(手怎么放)
瘦应该放在课桌上。
5.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上课前必须认真、充分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备课。
2、教案书写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2)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确定);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搜集资料等等);
(4)教学过程(锁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5)板书设计(简明准确,富有创意);
(6)课堂或课后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
(7)教学反思(每单元至少一篇)。
3、备课类型包括识字课(低年级)、阅读课、习作(写话)课、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教案应分单元按课文、按课时撰写,课时数以教学参考用书相关规定为参照。教案设计以个人钻研为主,提倡集体超前备课,提倡按单元整体备课。
4、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地把握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备、六结合。
一备《语文课程标准》;二备教材(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四备教学资源(教材背景资料,生活体验等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所有信息);五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法和学法;六备作业设计、学具、教具(要体现个人特色及课型特点)。
六结合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6、提倡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激发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益。
(5)小学课堂常规扩展阅读:
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教态亲切、自然。
3、能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上课铃响,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3、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
4、讲普通话,吐词清楚,声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内容向人请教。
网络-小学教师
6.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的课堂要求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3、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4、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5、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有利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地多练,又要防止老师包办,缺少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内抽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
7、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10、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班级日志》详细登记,教导处每周查阅核实《班级日志》;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组织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等。
7. 一年级入学常规教育教案
一年级新生进行入学教育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玩东西,发言要举手。
2、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3、学会正确的坐姿。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上课要遵守纪律,会说“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
2、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的坐、立、举手、读书及的握笔写字的姿势。
(三)教学过程
一、回忆参观,榜样教育。
1、回忆参观:老师已经带大家去参观了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的上课情况,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上课的?
2、小结:大哥哥、大姐姐上课遵守纪律,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引入: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图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看图:⑴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⑵丁丁在干什么?他这样做对吗?为什么?⑶冬冬正在对丁丁说什么?⑷图上哪些小朋友专心听讲?他们是怎么做的?
3、说话训练。上课的时候,我们要专心听讲。⑴跟师讲。⑵自由讲。⑶指名练说。⑷开火车练讲。
三、小结评比,树立榜样。
1、表扬本节课专心听讲的学生,发红花。
2、自己回忆前几节课的表现,专心听讲的同学自己站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四、学习正确的坐姿。
1、回忆引入:
⑴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上哪些课?时间长吗?他们是怎样上课的?
⑵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小学上课可跟幼儿不一样,一节课要上四十分钟,上午、下午都有课,不过并不是每节课都坐在教室里上。在教室里上课进,小朋友不能乱走、乱动、乱说,也不能吃东西,要坐得好好的。那么,上课时该怎么坐呢?
2、学习坐姿:
⑴看图说说:(示图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坐的?
⑵老师小结:凳子离开桌子一定距离,身子坐正,眼睛看前面,两只小手放在大腿上,可不能随便玩书包带、裤子或裙子,两只小脚要放平。
⑶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巡回检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正当姿势。
3、比赛练习:
⑴与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谁坐得好。
⑵同桌比一比。
⑶大组比一比。
⑷与老师比一比。
4、创设情境练一练坐姿。
⑴引入:每一堂课开始都有铃声,叫上课铃。上课铃一响,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⑵学儿歌:
铃声响,进课堂,
课本铅笔放得好,
静等老师来上课,
比比哪个坐得好。
跟师念两遍。
⑶念完儿歌练一练。
五、小结,学儿歌。
这节课,我们知道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并且学会了正确的坐姿,希望大家争做认真上课的好孩子。
学儿歌:
我是小学生,
上课小手放得好,
小脚并并拢,
身子坐得正。
小眼睛仔细看,
小耳朵专心听,
说话先举手,
才是好学生。
边念边做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