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第四章小学儿童思维的讲义答案

第四章小学儿童思维的讲义答案

发布时间:2021-03-04 11:42:00

『壹』 小学数学升学夺冠知识大集结第四章的全部答案,写过的告诉我。急啊要开学了 发答案图片来也行

7余67http://..com/question/1109924899626424779.html?istorch=1&torchtoken=+tLyQrY78lPT4PpyrlXGZINVxa+CpK/kGvrg5gvhc2LeLeZ

『贰』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

儿童思维发展阶段可分为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感觉运动智力阶段(从出生—2岁)。这个时期的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并与之取得平衡。
第2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到了感觉运动阶段未期,儿童的各种感觉运动图式开始内化,儿童的思维开始迅速发展到一个新的、以符号为代表的水平,但尚无系统,且缺乏逻辑。
第3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发展到这个阶段,出现了具体运算图式,能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但一般还离不开具体事物。
第4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个时期的儿童,思维发展迅速,与成人思维接近,可以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和条件进行逻辑推演。
0-3岁动作思维——4岁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度——5-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初步形成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是具有,模仿思维、单向思维、形象思维、主次不分、单维思维等五大特点

『叁』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第Ⅳ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的运算水平,即初步代数的概括运算水平。其特点为:(1)能用字母的抽象代替数学的抽象,例如能初步列方程解应用题;(2)开始掌握算术范围内的“集合”与“并集合”思想,例如,通过求公倍数与公约数的运算掌握“交”与“并”的思想;(3)能够完整地解答各种类型的“典型应用题”;出现组合分析的运算。
第Ⅴ级:代数命题概括运算水平。儿童根据假设进行概括,完全抛开算术框图进行运算。只有极少数小学儿童能达到这一水平。
小学儿童数概括能力的发展趋势是:一年级(7—8岁)基本上属于具体形象概括;二、三年级(8—10岁)从具体形象概括向形象抽象概括过渡;四、五年级(10—12岁)大多数儿童进入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关于小学儿童词语概括能力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1)二至五年级儿童在概括包含不同因素的材料时,有不同水平,材料中包含的因素越多,难度越大,成绩越差。(2)8.5岁和9岁组儿童语文学习成绩非常接近,但概括词语能力差别很大。四、五年级成绩的差异也很显著,这是儿童概括能力发展上两个明显的转折期。(3)二至四年级概括词语能力发展缓慢。(4)将三个词语单独列出,儿童可以概括,而将它们分别置于三个句子中则不会概括。
总的来说,在概括能力发展上,小学儿童逐渐从对事物外部的感性特点的概括,越来越多地转为对本质属性的概括。具体地说,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概括的水平,大体上经历如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直观形象水平。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还和幼儿的概括差不多,主要属于直观形象的概括水平。他们虽然能够进行概括,但所能概括的特征或属性,常常是事物的直观的、形象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他们更多注意的是事物的外观和实际意义。
第二阶段是形象抽象水平。中年级儿童的概括主要属于形象、抽象的概括水平。在这一级水平里,儿童概括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状态。在他们的概括中,直观的、外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减少,形象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的成分逐渐增多。
第三阶段是初步本质抽象水平。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概括为主。由于在过去几年中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活动的锻炼,他们已能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属性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但是,即使到了高年级,他们也只是初步地接近科学的概括。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那些和具体事物相距太远的高度抽象概括活动,对他们来说,还是非常困难的。
2.比较能力的发展
在教育影响下,儿童的比较能力逐渐发展起来,小学儿童对于事物的相异点要比相同点容易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最好从相异点开始,然后过渡到相同点。进行比较时,应从较为鲜明的特点入手,然后再比较细微的差异。
根据研究,我们可以认为:
(1)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是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从正确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抽象事物的异同;从区分个别部分的异同逐步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的关系的异同;从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2)小学儿童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不是在任何条件下,对任何一种对象进行比较时都是相同的。在某些条件下,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差别;而在另一些条件下,对另一些对象进行比较时则又不同,不能笼统地认为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一般容易找出相异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重点,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儿童进行比较。
3.分类能力的发展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小学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特点早就进行过研究。对小学儿童字词概念综合性分类能力的研究指出:
(1)小学二年级学生,可以完成自己熟悉的具体事物的字词概念的分类。但是能正确说明分类的根据,则要晚得多。绝大多数小学儿童是从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来说明分类根据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学生能从本质上说明分类根据的人数有所增加。
(2)解决同一课题,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分类水平,年龄特点是明显的。三、四年级是字词概念分类能力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肆』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小学儿童的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第一,小学儿童的归纳和演绎两种推理能力的发展既存在着年龄差异,又表现出个体差异;第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儿童推理范围的抽象度也在加大,推理的步骤愈加简练,推理的正确性、合理性和推理品质的逻辑性和自觉性也在加强;第三,在运算能力的发展中,小学儿童掌握归纳与演绎两种推理形式的趋势和水平是相近的。
对小学儿童类比推理发展的研究邵瑞珍:《儿童类比推理的特点》,《发展心理、教育心理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也指出,小学儿童类比思维发展存在着年龄阶段性,教育条件的好坏也显著地影响类比思维发展的水平。
在小学儿童掌握思维规则的研究中董奇:《小学儿童思维规则发展的实验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第3期。,以杠杆装置模型图为器材,测定小学儿童概括杠杆平衡的条件。研究结果发现:
(1)小学儿童在解决杠杆平衡问题时,其思维活动都受一定规则的支配。
(2)小学儿童的思维规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其发展总趋势是:日益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因素到多因素,由不正确到逐渐接近正确,由极低水平的定性定量到较高水平的定性定量再上升到更高水平的定性定量。此外,各年级儿童存在的思维规则的种类多少不同;处于各规则的人数多少不同;各规则出现和消亡的时间先后不同;各规则发展变化的模式不同(有下降、上升和升降三种);各规则的发展是并行式而非接替式的。
(3)小学儿童思维规则的发展是随其年级的增长而以渐进形式稳定地由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不存在发展的加速期;每经过三年,儿童的思维规则就发生显著的变化;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儿童思维规则的发展存在三个层次,即一年级、三年级和六年级。
从上述的小学儿童各种间接推理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到小学儿童的抽象思维在全面地发展着,并逐渐成为他们思维的主要形式。
五、小学儿童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
思维品质,是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换言之,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个体的思维的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因此,培养儿童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其思维与能力的突破口。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个方面。
对小学儿童运算中思维品质的发展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小学儿童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四个思维品质的发展趋势。
(一)小学儿童思维敏捷性的发展
研究发现,小学儿童的思维敏捷性是不断发展的,表现为运算速度在不断提高,正确迅速能力水平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儿童的运算思维的敏捷性是可以培养的。合理的教学与要求可以适当地加快敏捷性发展的进程。
儿童运算中思维的敏捷性依赖于一系列的条件。首先,儿童的知识结构、技能技巧及思维结构,以及思维客体的难易程度等都会直接影响思维的敏捷程度。
(二)小学儿童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运算中思维灵活性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题多解”的解题数量在增加,表明小学儿童的智力活动水平在不断提高,分析综合的思路逐步开阔了,逐渐能产生较多的思维起点,促使学生在运算中解题数量越来越多;二是灵活解题的精细性在增加;儿童不仅能一题多解,而且解题正确,在思维过程中,逐步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根据思维对象、材料的特征、类型去加以灵活运算。三是儿童的组合分析水平在不断提高。
小学儿童的思维灵活性的发展过程是稳步的,没有出现突变转折,随着年级递增,儿童思维灵活程度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三)小学儿童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运算过程中思维深刻性不断发展。首先,儿童寻找“标准量”的水平逐步提高,推理的间接性不断增强。研究发现,小学儿童在解答应用题时,寻找“标准量”的水平可分为三个等级:(Ⅰ)不会寻找,或寻找不准;(Ⅱ)能够找出两步或三步应用题的标准量;(Ⅲ)能够找出多步应用题的标准量,且能扩大步骤,综合列式。其次,小学儿童不断掌握运算法则,认识事物数量变化的规律性。小学阶段掌握运算法则也有三级水平:(1)在数学习题中运用运算法则;(Ⅱ)在简单文字习题中运用运算法则;(Ⅲ)代数式和几何演算中运用运算法则。再次,小学儿童不断提出“假设”,独立地自编应用题的抽象逻辑性在逐步发展。最后,三、四年级是小学儿童在运算中思维深刻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四)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运算中思维独创性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发散性和有价值的新颖性上。其发展趋势表现于两个方面:
(1)从对具体形象材料加工发展到对语词抽象材料的加工
通过分析小学儿童自编应用题的水平,发现小学儿童自编应用题的能力落后于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根据直观实物编题与根据图画具体形象编题的数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根据图画具体形象编题与根据数字材料编题的数量之间却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四年级是思维独创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2)先模仿,经过半独立性的过渡,最后发展到独创性
小学儿童自编应用题,一般是从仿照书本例题开始,从模仿入手,经过补充应用题的问题和条件,有一个半独立性的过渡,逐步地发展为独立地编拟各类应用题。但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完成较复杂的编拟应用题的任务还有一定困难。
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三年级是从模仿编题向半独立编题的一个转折点,四年级是从半独立编题向独立编题的一个转折点。
各年级儿童在独立编拟应用题中,既有独创性发展较稳定的年龄特征,又有受内外因素左右而造成年龄特征的可变性,特别是个别差异。
综上所述,小学儿童的思维品质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特征。思维品质既是统一的整体,其发展存在着一致性,又在思维品质的不同成分中具有其年龄特征。一般说来,小学儿童思维的敏捷性与灵活性是稳步发展的,在小学阶段中,儿童运算中的思维敏捷性与灵活性没有出现“突变”或“转折点”。思维的敏捷性往往易变化,不稳定,也就是说,在小学儿童的思维敏捷性的发展上,其年龄特征更易表现出可变性。思维的灵活性则相对较稳定,在发展中其表现形式也比敏捷性丰富。小学儿童思维的深刻性,在发展中既表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又有一个三、四年级的转折或关键期。从三、四年级起,在儿童思维的成分中,逻辑性成分逐步占主导地位。小学儿童思维的独创性,比其它思维品质的发展要晚、要复杂、涉及的因素要多。在教育中,既不能忽视小学儿童思维独创性品质的发展与培养,也不能过高地估计他们独创性思维品质的水平。

『伍』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它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与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也与儿童的经验和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借助思维活动,儿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掌握多种概念、理论,了解事物的规律和知识体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

比起感觉和知觉等,思维发生较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不同的水平和特点。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而小学阶段正处于皮亚杰所论述的具体运演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显示出如下一些特点。

(一)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儿童思维的发展遵循着质量互变这一辩证规律。在小学阶段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发展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是一个质变。但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质变都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通过新质要素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逐渐衰亡和改造实现的。小学儿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不是自发实现的,而是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实现的。

刚入学的儿童的思维还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他们还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解决问题。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当儿童对抽象的数学运算感到困难时,只要教师用直观教具一演示或以形象的语言来提示,学生就能很快领悟,得到正确答案。初入学儿童的思维虽然保持具体形象的特点,但不意味着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抽象概括的成分。小学儿童的思维如何从以具体形象为主向以抽象概括为主过渡呢?我们仅以一个实验为例具体说明。在一个关于“儿童对物体运动速度”的认知发展研究中,小学儿童在理解v=s/t这一抽象关系时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最初(6~7岁)儿童比较两车速度的快慢只是依据单一的空间因素,如哪个车停在前面哪个车就快;或只依据单一的时间因素,如哪个车先停哪个车就快。以后,儿童逐渐能看到空间和时间两方面的因素,但也只能从外部形象判断,不能整合其中的关系。最后,儿童才能真正抽象出“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主动采取各种策略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逐渐达到了抽象概括的水平。

对速度的认知如此,对其他事物的认知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注意事物的某一点或某一个方面,不能同时注意和思考更多的方面。这种倾向称之为思维的中心性。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试验:他给儿童看两个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玻璃杯,杯中装着一样多的水,让儿童确认两个杯子的水一样多之后,将其中之一倒在另一个扁平的杯子中。他们让儿童判断此时两个杯子的水是否一样多,幼儿往往认为两杯水是不一样多的。这说明幼儿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容易考虑事物的单一因素,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还很差。而到了小学阶段(6岁半到8岁半),儿童已能同时考虑到液面降低了和杯子变宽了等多种因素,而且知道一个维度──液体高度的变化可以由另一个维度──液体宽度的相应变化所补偿。这种倾向称为思维的脱中心化。这说明儿童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了。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只能在直接观察事物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在教学条件的影响下,小学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更高水平的分析和综合了。

比较也是思维的过程。要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需要比较。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比较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渐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的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小学儿童的比较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是相同的,对某些事物的比较既能找出相似点又能找出细微的差别,但在另一些条件下,他们进行比较时则有不同。

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儿童能从对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形象概括)发展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抽象概括);从对简单事物的概括发展到对复杂事物的概括。冯申禁等研究人员对儿童词语概括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二至五年级儿童在概括三组包含不同因素的材料时,有不同的水平。句组中包含的因素越多,概括的难度越大。小学儿童的概括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但发展的过程有时快有时慢,对不同任务的认知发展是不同步的。

儿童对数的概括能力的发展也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林崇德等对儿童数能力发展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趋势是,7~8岁儿童基本上属于具体形象概括,8~10岁从具体形象概括向抽象概括过渡,10~12岁儿童大部分达到初步本质抽象概括水平。

(三)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重要方面。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只有形成了某种概念,才能用它进行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另一方面,儿童掌握概念和理解概念又是以原有认知水平,特别是以思维水平为基础的。

儿童概念的发展水平是教材和教法制定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按照儿童概念发展的规律传授知识,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刘范等对7~12岁小学儿童认数、数序与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应用等四方面的研究发现:儿童数概念的发展表现出四种水平。小学6~8岁儿童已由利用实物运算过渡到抽象的数的运算;经过学习,形成数群概念,逐步掌握三、四位数的初步概念系统。在这个范围内,能比较数的大小,认识数的相邻关系。数词和标志同一数量的图形之间建立了联系,可以互相转换,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题。大约9~12岁即小学3~6年级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系统。此时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了发展,儿童可以通过推理掌握更大的数,在一定的范围内正确运用归纳和演绎的形式进行推理,能解决条件较隐蔽、内容较复杂的应用题,能逐步认识三维空间图形。他们也发现,概念的发展水平明显受任务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有时会显示出不同步现象。

稳定性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小学阶段,儿童各种概念的发展已趋于稳定。皮亚杰把这种认知发展的稳定性称为“守恒”,即儿童在认识事物时,不像幼儿那样容易受事物表面现象的变化所左右,能稳定地掌握事物的有关属性。比如,皮亚杰在一个数量守恒实验中,将八粒钮扣直接排在另一排八粒钮扣之上,这样两排钮扣的长度相等,儿童同意这两排钮扣同样多。但如果把一排钮扣排得靠近些,使这一排短一些,幼儿(前运算阶段)就可能说较长的一排钮扣多。而小学儿童(具体运演阶段)知道钮扣的重新排列并不改变他们的数目。在小学阶段,儿童已能达到数的守恒(6~9岁),长度守恒(6~8岁),液体守恒(6~8岁半),面积守恒(8~10岁),重量守恒(9~10岁)和容积守恒(11~12岁),等等。达到守恒是具体运演阶段儿童的主要成就。

儿童为什么能达到守恒?皮亚杰认为,这是因为儿童能够进行可逆的心理运算。可逆性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另一个指标。可逆性包括逆向性和互反性。逆向性如M 加上 A 为 N, N 减去 A 回到 M,减是增的逆向。互反性如A>B,它的互反为B<A。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不可逆的。比如在一个实验中,当实验人员要求儿童以填空的方式按时间先后顺序组成时间系列时,幼儿只能理解时序的相对固定性,如春、夏、秋、冬的顺序。但如果实验人员把代表冬天的图片放在前面,令儿童在代表冬天的图片后面填上合适的图片时,幼儿会感到困惑。他们会把代表冬天的图片移到后面,而摆上春天的图片,表现出只能“顺向”思考问题而不能“逆向”思考问题的特点。而到了小学阶段,儿童不仅能理解时序的相对固定性,也能理解时序的相对可变性了,有了可逆性思维。

(四)已能初步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能监控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与策略,即对认知的认知,是发展得较迟的一种能力,称其为元认知能力。元认知已成为认知发展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幼儿的元认知能力还刚刚萌芽,而到了小学阶段,儿童的这种能力已有所发展。在解决问题之后,如果你要求儿童报告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他们已能回答问题。但如果要求儿童详细描述自己解题的过程和策略时,他们还会感到困难。

『陆』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特殊时期,儿童的思维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可谓质的飞跃,为儿童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认识和掌握了这些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学习和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特征,把握他们的成长规律,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3、思维的可逆性也是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重要特征。他们的思维开始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而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家长和老师认识和掌握了儿童的这些思维特征,在辅导、引导儿童方面可能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柒』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发展的特殊时期,儿童的思维在很多方面的发展可谓质的飞跃,为儿童进入小学的学习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础。认识和掌握了这些规律,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学习和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特征,把握他们的成长规律,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瑞士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他提出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他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这个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而在这几个阶段中,只有具体运算阶段与小学生的年龄重合度最高。

具体运算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儿童的认知结构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够凭借具体事务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
所谓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质量是不变的。群集运算是指儿童能够对多个物体进行共同的特征识别、甚至是分类归纳的能力,他们能够根据物体各种特性结合的复杂规则进行分类。这一阶段的儿童分类和理解概念的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这时的儿童理解事物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对那些不存在的事物或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还不能进行思考。

2、这一阶段儿童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儿童已经能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在实际生活中只能刻板地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3、思维的可逆性也是这一阶段儿童思维的重要特征。他们的思维开始去集中化,能够学会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行一些逆向或互换的逻辑推理。而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家长和老师认识和掌握了儿童的这些思维特征,在辅导、引导儿童方面可能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全文

与第四章小学儿童思维的讲义答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