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心理健康检测试卷

小学心理健康检测试卷

发布时间:2021-03-04 01:54:10

A.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测试题怎么没有呢

没搜到

B. 六年级心理健康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 )。
A形成勤奋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B锻炼能力
C处好同学关系
D培养健康的体质
2.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会有助于我们在考场中发挥最佳水平。( )
A一点都不焦虑,对考试无所谓
B适度的焦虑,有点紧张
C很焦虑,很紧张
D和焦虑无关
3.在学习中,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为了减少遗忘,我们应该( )
A及时复习 B认真预习 C等考试前看书 D其他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请打√ ,错的请写× )
1. 自我评价高的同学在同伴中更易被接受,学习成绩也较好。( )
2.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
3. 情绪的合理疏泄虽然不是必要的,但有益于身体健康。( )
4. 能了解自我,不过度自卑或自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 )
5. 对他人的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 )
三、问答题
1.小学生到了高年级,越来越重视朋友,每一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拥有好朋友。但是,朋友与朋友之间也总会有矛盾,有冲突,你能来说说和同学相处中的应注意什么吗?(至少说四点)

2.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烦恼,你能来说说你的烦恼吗?

C.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
2.幼儿的行为动机常表现为( )
A.内部动机 B.间接动机 C.直接动机 D.远景动机
3.有的儿童在观察时,能够根据观察任务,自觉地克服困难和干扰进行观察。这说明他们观察的( )
A.持续性延长 B.目的性加强 C.细致性增加 D.概括性提高
4."六一"儿童节聚会时,小朋友们一听到《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乐曲时,就知道自已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 )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保持
5.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 B.愉快与悲伤 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6.属于儿童道德范畴的社会性内容是( )
A.亲子关系 B.亲社会行为 C.同伴关系 D.性别角色行为
7.幼儿看到天上白云的形状,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匹飞奔的"骏马";一会儿想像它是一座会动的"山"……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像 B.有意想像 C.再造想像 D.幻想
8.在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中,2-4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概念或象征性阶段 C.直觉思维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9.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
10.儿童从出生至3个月处于前言语的( )
A.简单发音阶段 B.连续音节阶段 C.学话萌芽阶段 D.复杂发音阶段
11.学前儿童行动过程中,体现学前儿童意志发展的最主要指标是( )
A.有意性 B.目的性 C.计划性 D.坚持性
12.在幼儿期,应主要发展幼儿的( )
A.第二语言 B.书面语言 C.口头语言 D.对话语言
13.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14.属于性格特点的是( )
A.动力性 B.遗传性 C.惯常的行为方式 D.对刺激的反应强度
1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一定年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一定年龄阶段"是( )
A.0-1岁 B.1-3岁 C.3-6岁 D.0-6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A 2.C 3.B 4.A 5.D
6.B 7.A 8.B 9.C 10.A
11.D 12.C 13.C 14.C 15.D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03年美国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此书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作者是( )
A.杜威 B.斯金纳 C.霍尔 D.桑代克
2.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
A.新旧知识的联系 B.对新知识的理解
C.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或表征 D.对新知识的应用
3.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
A. 概念 B.表象 C.概念和表象 D.符号
4.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最早把有关学习方法的学习概括为( )
A.学习策略 B.学会学习 C.认知策略 D.元认知策略
5.儿童能对某一概念的属性进行抽象,并将类似的属性加以认同,这是概念形成的( )
A.抽象化阶段 B.类化阶段 C.辨别阶段 D.符号化阶段
6.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具有四种成分,即( )
A.目的、条件、障碍、方法 B.目的、个体已有知识、障碍、方法
C.目的、条件、已有知识、障碍 D.目的、条件、已有知识、方法
7.人本主义学习观的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罗杰斯 C.斯金纳 D.布鲁姆
8.美国心理学家贾德在学习迁移理论中,提出( )
A.经验泛化论 B.关系转换说 C.相同要素论 D.认知结构论
9.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最佳水平的学习动机强度应为( )
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极高
10.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的原因是( )
A.道德认识不足 B.缺乏愿望与热情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1.实验研究表明,儿童倾向于自发、适时地使用复述策略的年龄是( )
A.5岁 B.7岁 C.9岁 D.11岁
12.在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记诵,教师经常用歌谣、口诀等方法,充分利用音韵和节奏把零散的枯燥的信息编成口诀,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3.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智力低下 D.场依存性
14.某位老师在班级教学中,常常激励学生相互启发,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是( )
A.联想法 B.清单法 C.试误法 D.脑力激励法
15.道德性的社会行为理论代表人物是( )
A.班杜拉 B.皮亚杰 C.斯陶布 D.科尔伯格
16.科尔伯格的道德性研究与皮亚杰的研究有不同之处,科尔伯格强调( )
A.理论研究 B.问卷调查研究 C.实验研究 D.应用研究
17.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最有效的纪律约束方法是( )
A.强化 B.强制 C.法制约束 D.集体约束
18.智力测验的总体结果表明,就全体人类而言,智力超常者和低常者的人数表现出( )
A.男性与女性相等 B.男性多于女性
C.男性少于女性 D.与性别无关
19.在心理学上,鉴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采用( )
A.卡特尔量表 B.韦克斯勒量表 C.比奈量表 D.瑟斯顿量表
20.某生在学习上极其努力,但学业成绩仍跟不上班集体,多次承受失败之痛苦,因而产生被动、退缩、无动力、不进取。这种心理反应是:( )
A.认识功能障碍 B.无助感
C.自我估价降低 D.焦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关于师生关系的特点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
A.师生关系是一种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B.师生关系是一种有主导面的多重角色的人际关系
C.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性的人际关系
D.师生关系是一种互动性的人际关系
2.班集体的形成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
A.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形成期 B.松散期、权威期、凝聚期、形成期
C.权威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D.松散期、同化期、凝聚期、成熟期
3.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后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原则定向、良心定向
B.社会契约定向、良心或原则定向
C.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D."好孩子"定向、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4.心理健康具有( )
A.绝对性 B.可变性 C.稳定性 D.相对性
5.斯金纳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认知目的说 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6.杜威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
A.疑问、分析、假设、检验、结论 B.疑问、分析、假设、检验和评价、结论
C.疑问、分析、假设、评价、结论 D.疑问、分析、假设、检验、评价
7.个人智力的量化结果是( )
A.智力水平 B.智力测验 C.智力发展水平 D.智商
8.瞬时记忆又称作为( )
A.知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视觉记忆
9.在派生类属学习中所学习的新概念是( )
A.下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B.上位概念中的一个特例
C.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 D.下位概念中的一个新概念
10.强化可以分为( )
A.有效强化和无效强化 B.正强化和负强化
C.长期强化和短期强化 D.食物强化和语言强化
11.迁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
A.迁移量(%)= ×100 B.迁移量(%)= ×100
C.迁移量(%)= ×100 D.迁移量(%)= ×100 12.学校教育中有三个核心因素。这三个核心因素是( )
A.教师、学生和家庭 B.教师、学生和环境
C.教师、学生和社会 D.教师、学生和教材
13.一般认为,较为理想的复习安排是每次复习的时间为( )
A.1个小时 B.10分钟左右 C.20-50分钟 D.1个小时多一点
14.自然实验法与实验室实验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
A.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的被动局面与观察法明显的人为性质
B.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控制不够严格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C.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控制不够严格
D.排除了实验室实验法明显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
15.纵向迁移可以进一步地分为( )
A.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B.正迁移和负迁移
C.特殊成分的迁移和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D.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16.问题解决的首要条件是( )
A.提出假设 B.提出问题
C.个体具有创造性 D.提出方案
17.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性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A.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B.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互惠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18.归因理论认为,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分析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 )
A.天资、能力和心境 B.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C.个体的力量、环境因素和偶然因素 D.内外性、稳定性和可控性
19.人的心理现象( )
A.具有自然属性 B.具有社会属性
C.既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又具有动物性
D.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20.现代的认知学习理论包括( )
A.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目的说 B.认知建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同化理论和认知建构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现理论
21.PQ4R阅读法的4R除了复述、复习外,另外还包括( )
A.背诵、反思 B.背诵、提问 C.练习、提问 D.阅读、反思
22.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
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D.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23.人在能力发展的水平和迟早上的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 B.能力的质的差异
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24.学生是否接受教师所传授的道德规范首先取决于( )
A.道德规范的可信度 B.自己的道德认识
C.已形成的态度定势 D.自己的道德感
25.个性的特征主要有( )
A.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B.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主观性和能动性
C.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
D.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26.学生的纪律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
A.课堂里的纪律问题和课堂外的纪律问题
B.个别学生经常表现出的破坏纪律行为、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
C.校内的纪律问题和校外的纪律问题
D.学校的纪律问题和家庭的纪律问题
27.人们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时,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就是( )
A.挫折 B.应激 C.冲突 D.焦虑
28.常用的心理测量有( )
A.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及心理测量
B.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心理健康测量等
C.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学习诊断测量等
D.智力测量、个性测量和能力测量等
29.教师的思维应具有的特征是( )
A.准确性和创造性 B.严密性和准确性
C.逻辑性和精细性 D.逻辑性和创造性
30.关于迁移的认知结构说是由( )
A.机能心理学派提出 B.联结主义心理学派提出
C.认知派提出 D.人本主义学派提出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群体规范有以下几种重要的心理功能( )
A.行为诱发的功能 B.群体支柱的功能 C.评价标准的功能 D.行为激励的功能
E.行为导向的功能
32.创建测量智力方法的学者有( )
A.斯金纳 B.西蒙 C.冯特 D.桑代克 E.比奈
33.应激反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A.警戒阶段 B.抵抗阶段 C.适应阶段 D.衰竭阶段 E.恢复阶段
34.规则学习的方式有( )
A.规则的发现学习方式 B.规则的掌握学习方式
C.规则的自我学习方式 D.规则的应用学习方式
E.规则的接受学习方式
35.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是( )
A.动机和目的是一一对应的 B.动机一定有与其相伴随的目的
C.动机与目的是有区别的 D.有了目的一定会有动机
E.动机与目的的关系错综复杂。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1.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
A.学习 B.成熟 C.学习准备 D.知识准备
2.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 )提出的。
A.皮亚杰 B.布鲁纳 C.桑代克 D.斯金纳
3.原有的认知结构对学习迁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和清晰性三个变量,是( )的观点。
A.相同要素说 B.认知结构迁移说
C.概括说 D.关系转换说
4.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学内容并不依靠他们独立的发现,学习者只须接受或理解,以便今后可以利用或重视。这就是( )。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机械学习 D.掌握学习
5.一个人在一系列道德行为中反映出来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特征,称之为( )。
A.道德评价 B.道德观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品质
6.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问题的结构,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路径是指( )。
A.形成问题的表征 B.解题成果的评价
C.知识技能的调用 D.知识的准备
7.认知领域的口标分为六级,其中(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结果。
A.知识 B.运用
C.领会 D.评价
8.根据练习的时间分配方式,可以将练习分为( )。
A.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 B.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
C.内隐练习和外显练习 D.一般练习和特殊练习
9.当个体处于不明情境中时,倾向于仔细考虑所观察到的现象及所面临的问题,在行动前致力于把问题考虑清楚的认知方式是( )。
A.场依存型 B.冲动型
C.慎思型 D.独立型
10.处于概括水平同等层次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水平迁移 D.纵向迁移
11.在记忆的三个系统中,短时记忆的容量较小,一般仅能驻留( )个单元的信息。
A.7 2 B.5 2
C.9-20 D.10—15
12.自我评价是( )的一种形式。
A.自我控制 B.自我意识
C.自我体验 D.道德品质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分,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 )。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法
2.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它具有的特点是( )。
A.教育的独立性 B.教育的主动性
C.教育的可控性 D.教育的权威性
3.学习动机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
A.学习的内驱力 B.智力水平
C.诱因 D.情绪
4.根据学习过程的特征对学习分类,可以把学习分为( )。
A.情感学习 B.试误学习 C.顿悟学习 D.模仿学习
5.联结说关于学习的主要定律有( )。
A.练习律 B.情绪律 C.效果律 D.准备律
6.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 )编码。
A.言语 B.听党 C.视觉 D.表象
7.情绪的功能为( )。
A.信号交际 B.动机 C.适应 D.塑造个性
8.构成教学的基本因素有( )。
A.教师 B.学生 C.课程内容 D.政策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C 2.A 3.B 4.B 5.D 6.A
7.A 8.A 9.C 10.C 11.A 12.B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ABCD 2.ABC 3.AC 4.BCD
5.ACD 6.BC 7.ABCD 8.ABC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时蓉华认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社会心理 B.社会行为 C.个体心理 D.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2.位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三层次是( )
A.哲学世界观 B.专门方法论 C.具体技术和手段 D.各种理论
3.社会心理学在确立时期的特征是(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群体研究 D.理论研究
4.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有( )
A.高觉敷 B.严复 C.梁启超 D.潘菽
5.从四五十年代开始,社会心理学领域最突出是( )
A.学科分化 B.整合趋势 C.产生危机 D.学科繁荣
6.文化人类学家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 )
A.群体心理 B.国民性 C.人格 D.文化
7.如果一个人的人格和他扮演的角色不一致,这属于( )上的问题
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认知 D.角色矛盾
8.激发动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
A.需要 B.行为 C.目标 D.刺激
9.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 )
A.随心所欲 B.事业心强 C.成名成家 D.做力所能及的事
10.如果你和一个人有数次交往,并以第一次的印象对该人作出判断,这在社会认
知中属于( )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近因效应
11.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 )
A.同化 B.内化 C.服从 D.从众
1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加达斯创立了( )
A.总加量表法 B.社会距离尺度法 C.投射法 D.生理反应法
13.判断\"谢谢啦\"这句话的准确意思主要依赖于( )
A.场合 B.声调 C.热情程度 D.表情
14.如果双方在冲突中作出让步,这种调适方式叫( )
A.和解 B.妥协 C.容忍 D.调解
15.最早研究暗示现象的人是( )
A.中国学者孙本文 B.俄国学者别赫捷列夫 C.德国学者施密根斯 D.法国学者塔尔德
16.大众传播的心理效力是有限的观点是由( )提出的
A.强效力论 B.适度效力论 C.子弹论 D.有限效力论
17.一个平时遵纪守法的人,在动乱时混在人群中焚烧车辆,这种行为可以从( )中得到较好的解释
A.匿名理论 B.还原理论 C.价值累加理论 D.紧急规范理论
18.将领导行为分为民主、专制、放任三种类型的学者是( )
A.勒温 B.伯德 C.斯德克迪尔 D.若拉列夫
19.俄国学者( )欲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研究社会心理学
A.列宁 B.巴甫洛夫 C.斯大林 D.普列汉诺夫
20.个体因团体压力影响,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出同团体内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叫( )
A.同化 B.服从 C.从众 D.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社会心理的内过程包括( )
A.社会舆论 B.社会认知 C.社会动机 D.聚集行为 E.社会态度
22.奥尔波特认为夸张可以分为( )
A.内化 B.磨尖 C.同化 D.削平 E.弥补
23.符号互动论者布卢默将群体分为( )
A.行动人群 B.临时人群 C.常规人群 D.松散人群 E.表意人群
24.合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合作者 B.共同的环境 C.共同的目标 D.直接沟通 E.行为配合
25.身势语主要有( )
A.手势 B.体态 C.人际距离 D.言语 E.触摸
26.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看成是心理学分支的代表人物有( )
A.孙本文 B.埃尔伍德 C.时蓉华 D.吴江霖
27.社会心理学在形成时期受到了( )的影响
A.社会学 B.民族学 C.心理学 D.语言学 E.人类学
28.理智的对抗方式有( )
A.消极对抗 B.发泄不满 C.侵犯行为 D.自我辩解 E.改变策略
29.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对自我的( )
A.情感 B.认知 C.模仿 D.印象 E.意向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出现危机被认为的原因有( )
A.理论脱离现实 B.实验室的局限 C.不科学 D.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E.社会期望过高
参考答案
1.D 2.C 3.B 4.A 5.B 6.B 7.B 8.A 9.D 10.B 11.A 12.B 13.B 14.A 15.D 16.D 17.A 18.A 19.D 20.C 21.BCE 22.BCD 23.ABCE 24.ACE 25.AB E 26.CDE 27.AC 28.DE 29.ABE 30.ABE

阅读全文

与小学心理健康检测试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