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新课标语文答案北师大版

小学新课标语文答案北师大版

发布时间:2021-03-01 12:40:39

1. 现急求新课标能力培养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答案和语文版自主学语文上答案。急急急急

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晓全 教材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主要凭借,以人教版的课标实 验教材为例,我们注意到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搭建了" 专题探究"和"阅读鉴赏"两个平台。理论上说,这种框架应当是 合适而有效的。但在实践中也有一些老师认为高考大纲的要求指 向是"阅读鉴赏",因而轻视了教材里"梳理探究"的专题探究。 在 目前的情况下,要求老师不考虑高考的要求是不现实的,但是什 么事情都只考虑高考也将是一种认识的误区。首先,在"梳理探 究"里的这一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专题,"可以增加 他们的文化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①我想,更重要的是教材的专题与学生的学习 生活密切相关,身为高中生的他们会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知识积 累和实践基础,因而更容易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当 然探究成功率也就更高;而这种成功的经历所带来的喜悦往往正 是培养和提高他们探究能力的良好开端。如果学生对探究产生了 浓厚的兴趣,那么在阅读鉴赏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还会为难么?同 时我们所关注的学生应对高考语文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水 到渠成么?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对于专题探究,我们切不可掉 以轻心。由于教材在这一些专题中已经设计了实践环节,为学生 指明了探究的路径,老师们要做的只是提前布置探究专题和过程 督查的工作。当然,当他们完成这一些探究专题时,教师应当对 他们的发现和结论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学生迸行交流'也可以安排 一个结题会。同学在交流中获得启发,得到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感到更为困难的还是在阅读鉴赏中如 何实施探究能力的培养。鉴于新高考大纲与课标在阅读鉴赏上对 探究要求的一致性,我以为,有效的策略当是着眼课标的精神, 凭借教材,切合学生实际,以课内为主,落实探究目标。 在实施的过程中,教材只是一种凭借,关键的还是教师。因此, 教师必须要有探究意识,把探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教学任务致力 于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具体来说, 有如下几点: 第一,探究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探究的过程必须最 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智力潜能。 探究的问题应来自教材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 有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因而《教师教学用书》设计了若干探究 问题,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以及高考大纲的理解从中再设 计几个;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以及与教师的对话,甚或 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以人教版课 标本高中《语文》必修1 第一单元为例,除《教师教学周书》设 计的探究问题外,还有《沁园春?6?1长沙》中,青年毛泽东提出"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告别的是什么?仅仅是康桥吗? 《大堰河一一一我的保姆》中, 诗人身处监狱,"看到雪",为什么想到的是大堪河,而不是自己 的父母?这些都是可以预见的问题。但它们是不是都要布置给学 生去探究呢?我以为不是。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这些问题不一 定都适合学生。因此,这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教学 过程行进中的情况灵活安排。 什么样的问题最值得探究呢?首先是学生学习中需要着重理 解和掌握的,同时又是学生自己可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学生 的阅读鉴赏常常流于对文本内容的粗略感知理解,对于文本中重 要语句所蕴含的意义不愿做更为深入的揣摩,对作品深层的意蕴 也不愿多做进一步的发掘,至于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只等着老师来说了。而这一些恰恰是有效地进行阅读鉴赏的关 键,又是高考语文探究能力考查的主要内容,因而必然是探究的 主要内容。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材的实际情况,对问 题进行分解、改造一一或把大问题转换成小问题,或转换角度把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之适合于学生思考。比如《大堪河一一我 的保姆》,大堰河对"我"的爱,体现了怎样的一种母亲情怀? 《林 教头风雪山神庙》,林教头杀人是法制观念淡薄吗? 这一类问题 紧扣文本,切入口不大,又具有开放性。通过探究,让学生在一 个不太陌生的情境之中从自己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 发掘文本的意蕴,既有自己的解读,又不苛求前人。其次,具有 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课文已经对问题提供了明确的信息,或 者学生想一想就可以获得解答,那就没有什么探究的价值了;符 合学生的实际并不等于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获得结论。有一定难度 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思路或者需要课文以外的信息,在老 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获得结论,这种探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作用更 大。阅读鉴赏中的探究是学生在知识背景的支撑下,在整体感知 文本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背景知识寻求文本的某个具体疑问或 者与文本相关的问题的解答,信息不一定庞杂,但思维却不可能 是短平快,它必然有一个深入挖掘和通过想象与联想,集合各种 信息,对信息进行辨析和判断并最终获得结论的过程。因而问题 的设计除了考虑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必须把有效地调动 学生的知识积累这一过程预估在内。 第三,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实际上,与阅读鉴赏同时产生的就是个性化的审美,每一个读者 (包括青年学生)都拥有自己解释文本的权利,因而对同样一个问 题,每个人都可能做出自己的解释,获得自己的结论。问题本身 如果不具有开放性,是否值得探究倒是一个问题了。 此外,学生以探究方式进行学习所发现的问题有时还特别有 价值,值得我们注意。一次听课中,老师讲郑愁予的《错误》, 在讨论本诗的"错误" (对本诗进行鉴赏)时,有学生提出,"诗人的 到来是个美丽的错误。"显然,这是一个很能体现个性化鉴赏的 回答,却不符合《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法,也出乎教师意料。但 是,它可以成为一个很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老师可以立即追问: 这里的"我"是诗人吗?同学们同意这个看法吗?相信每一位学生 都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也需要一定的鉴赏能力)作出自己的回 答,而且不管回答是"诗人"或者不是"诗人都能体现学生的鉴赏 水平。 第二,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从不同层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 究能力。 探究能力的培养,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 得到培养和提高。目前的情况是,探究的过程一般在课堂中进行, 而课堂上对问题的探究,由于有了教师"有目的"的引导,虽然探 究的结果往往是令人鼓舞的,却常常忽视了学生差异性的存在。 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就不能不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分组分题进行探究或许是马上可以想到的办法。依据老师对学生 的了解情况,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作不同问题的探究,既有全员 参加,又保证学生都能进行适合自己的探究,这应当是有效而可 行的做法。但为了避免有"歧视差生"的嫌疑,各组间的探究结果 (包括过程)都应当在课堂上讨论交流,使每个问题都有全体学生 不同程度的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收获。 如果有的问题比较重要,每一位同学就都必须全程参与。在 这种情况下,在探究的过程中,只要把握好各个环节的难易度, 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参与,就可以保证全体学生都得到培养。 比如,在《大堪 柯一一我的保姆》中,有一个探究的问题是:诗 人身处监狱"看到雪",为什么想到的是大堪河,而不是自己的父 母?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指导的:第一步让学生 引用并解释《屈原 列传》里的 "疾痛惨淡,未尝不呼父母也"的意思;第二步让学生 简单谈谈自己在遭遇挫折时最想得到谁的帮助;第三步要求学生 就诗篇谈谈"我"与大堪河以及自己的 亲生父母的关系;第四步交 流心得,明确困难时希冀得到父母的救援乃是人的天性,但是由 于从小缺乏这样一种亲情关系,诗人想到的是另一个"父母"(大堰 河)。这四个程序,使学生理解了诗人想起大堪河的原因,加深 了诗人对大堪河感情的理解。因为前三步只是铺垫,全体学生都 能完成;最后一步或许有少部分学生说不出来,但在老师或其他 同学的启发下也会有所感情。问题不是很难,但由于老师的指导, 学生能够从更为广阔的背景来理解,既通过对文本的分析综合回 答了问题,又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得到了探究能力的培养。"合作 探究也是使不同层面学生的探究能力得自专制培养与提高的有 效方式。有些问题的探究难以在课堂上完成,留待学生在课后查 阅有关资料并合作完成更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比如学习《再 别康桥》,按照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观点,这首诗" 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通过诗章的反复诵读与情感体验,"深情"是可以体会得到的, 但"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的说法却不能让人满意,因 为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似乎比一般的告别要丰富得多。如离别 康桥为什么要"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为什么"是夕阳 中的新娘",既然是与康桥作别,为什么"我不能放歌",等等;而 且如果仅仅是与康桥作别,人们无法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为什么具 有女性特征,也无法感受诗歌中的种种秘密,更无法接近诗人的 心灵。那么,诗人"再别康桥",告别的是什么呢? 对此,在探究伊始可以先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以激起探究的兴趣,然后分成若干小组课后到互联网"网络"一下 "徐志摩与康桥"的相关信息,让他们各自在所查到的信息中去理 解、体味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由于学生的背景知识不同,智力 与情感有差异,就可能出现多元解读。 或许有的学生会根据诗 歌背后的徐志摩与林徽因爱情故事,作出这里的"再别"表达的是 诗人对这段情感的潇洒告别的判断,但也许还有其他的解读。学 生得出什么结论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在这一过程中能有效地 培养他们搜集信息、阅读信息、利 用信息、分析信息并据以推 断立论的能力。而且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究与交流,能使学生对真 善美的追求进入新的层次,既有利于其全面和谐的发展,又可以 因资源多样化(学生本身也是一种资源)而使视野更加开阔,考虑 问题更加全面,探究效率更高。 第三,正确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巩固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使 之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我们可以期待学生的结论具有"有所发现和创新"的价值,却不以 此来评判学生探究的结果。因为探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探究的过程 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而且"有所发现和创新"对于处在高中阶 段的学生而言毕竟是凤毛麟角。所以,课堂中的探究,允许学生 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是不完美的观点。在此前提下,为了让学生的 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培养,质疑和追问却是必要的。当学 生说出自己探究的结果后,老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是这样? 请 说出你的理由。""你是如何得出结论的?请说出你的过程。""其他 同学同意这样的结论吗?请说出你的理由。"老师的质疑和追问将 使学生对探究的过程作一次回顾与反思,促使一部分对问题的探 究仅仅停留于表面或者由于思路不当得不出正确结论的同学,对 自己的探究过程重新作一次思路上的调整。这个过程将使学生的 认知深化,使探究能力日益加强。而对于学生的课外探究,我们 可以鼓励他们在班级展示之前先在私下里进行交流(如果条件许 可,还可以鼓励他们与父母或其他人进行交流)。然后,如专题 探究一样,将阅读鉴赏的探究结果在课堂中展示。同学之间的交 流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思 想火花,引发他们再一次思考,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谈课堂教学中激励评价的几个误区 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本质是价值判断,具有反馈、 调节、激励等功能。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 价机制,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 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 获得一种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激励性评价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评 价手段,对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常常走入误区,值得我们的探 索和思考。 形式主义盛行。我们在平时听课时常常发现激励性评价应用 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嗨嗨嗨,你真棒!”“啪啪 啪,啪啪啪,拍拍小手表扬你!”响彻整个课堂,课堂似乎热热 闹闹的。但是,这种“评价”占去了很多宝贵的课内时间。师生 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这种热闹的评价中,独立的、有价值的思考却 化为乌有了。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也很容易使学生疲劳。

2. 中小学语文北师大版试卷与答案

又欠了一份人情。我这样说着,不由得回想起刚搬来这个城市时的情景。一天清晨,我内出门买早点容,手拿了包子馒头,还有一杯烫烫的豆腐花,这种情况再拿钥匙去开门,显然是很困难的事,刚好阿婆正从她家门里出来,“我帮你开门吧!”她热情的说。
“哦,不了,我可以开的。”好好的欠人一份情,多不好。
“叭叭”几秒钟的功夫,我手上的早点全扑向了大地,且左手迅速开始发红——差点被烫伤皮肤了。我的天呐,在窘迫中我不得不回到早点店去重买,留下的即是阿婆难以理解的目光。

3. 谁有北师大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完整版的,急啊,拜托拜托

sp; 5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4. 六年级上册语文新课标同步单元练习北师大版74页答案

是几根火柴的图吗? 1、横七竖八2、七上八下3、七长八短

5. 课程标准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毕业班综合练习题》 答案

应该把总合练习题的题目传上啊!

6. 求北师大作业本新课标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标准答案

要自己动脑筋想,不然脑袋会生锈了

7. 小学生语文同步单元测试精编——六年级上(新课标北师大版)的答案

看来你不需要了,我问一下35页的5大题的1小题怎么做,忘啦,被老师骂惨啦·~`·`·~`~ T - T

8. 小学六年级语文同步(北师大版)答案 追加悬赏

晕,纳闷多,你怎么都不会啊

阅读全文

与小学新课标语文答案北师大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