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堂笔记
呵呵,我来答答看!!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笔记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从语文课程的标准、目标入手,阐述了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与评价、常见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并从教学理念、角色定位、教学反思等角度概述了新世纪语文老师的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感知《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掌握课程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培养从事小学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第一章 语文课程标准的概述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演变及设计思路,认识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地位,掌握并且能够实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并且实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语文课程的目标与分析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把握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及其特性
2、明确“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及其特性
● 教学重点难点
1 、《课标》对课程性质的表述及含义,从三个纬度把握语文课程目标。
2 、了解识字和写字的教学目标,懂得识字和写字教学的策略。
3、了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掌握阅读的教学策略和常用的教学方法,能正确评价阅读教学。
4、了解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熟悉作文教学常用的教学流程。
5、了解口语教学的现状,能够组织各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
6、了解“综合性学习”的意义,能够正确实施“综合性学习”,能够正确评价“综合性学习”。
第三章 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内容的选择、教材体例和呈现方式、练习的设计、内容的空间的特性。
2、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优化课程字样开发与利用的教学策略
●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
2、合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第四章 语文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建议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在语文课程中要掌握主体与主导、课堂与课外、认知与情意、基础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2、深入研讨评价的目的、重心、内容与主体
●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程标准中的几个重要评价思想;
2、准确评价语文课程的实施。
●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语文课程中的几组辩证关系;
2、懂得评价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
第五章 语文教材常见类型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举例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汉语拼音”“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2、提升语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每种课型的教学策略
第六章 新世纪语文教师的素养
●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新型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2、懂得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
3、学习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1、新课程下语文教师角色的定位;
2、如何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力
B.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本年度本人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并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将本学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 思想工作方面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二 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个别的学习困难生,能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认真钻研新大纲、吃透教材,积极开拓教学思路,把一些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先进现代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等能力.
三 教育工作方面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谆谆善诱,耐心疏导,耐心教育.例如班里略有“问题”的学生,我采取和他经常谈心的方法,与学生交朋友,做学生的知心人,与家长紧密配合,发现有一点儿进步就及时表扬他,鼓励他,树立起他在班级中的自信.组织好班委会,选出班级骨干,努力培养班级骨干.抓好班风学风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经过一年的努力,现在,班里的状况正在沿着我设想的方向发展,面貌可喜.
另外,本人遵守校纪校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培训.
始终为做一个合格的安中人努力着.
C.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上课前必须认真、充分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备课。
2、教案书写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2)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确定);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搜集资料等等);
(4)教学过程(锁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5)板书设计(简明准确,富有创意);
(6)课堂或课后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
(7)教学反思(每单元至少一篇)。
3、备课类型包括识字课(低年级)、阅读课、习作(写话)课、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教案应分单元按课文、按课时撰写,课时数以教学参考用书相关规定为参照。教案设计以个人钻研为主,提倡集体超前备课,提倡按单元整体备课。
4、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地把握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备、六结合。
一备《语文课程标准》;二备教材(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四备教学资源(教材背景资料,生活体验等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所有信息);五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法和学法;六备作业设计、学具、教具(要体现个人特色及课型特点)。
六结合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6、提倡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激发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益。
(3)小学语文课堂备课笔记扩展阅读:
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教态亲切、自然。
3、能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上课铃响,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3、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
4、讲普通话,吐词清楚,声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内容向人请教。
网络-小学教师
D.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高段生做笔记
学生在语文课堂笔记的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了自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切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培养小学高段生做语文课堂笔记呢?
一、记录间接知识,补充直接知识
学生学习或者说教学就是一个传播间接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直接从事物身上学习,而是通过教材和老师的讲解来获得间接知识[1]。所以其知识需要大脑的理解和记忆,很容易忘记,更需要不断地重复。在教学中,不少学生对老师刚刚讲过的问题,还是容易忘记,这是很正常的,所以才更需要做笔记。要帮助高段学生明确这一点,提高学生对笔记的认识。然后在实际的做笔记过程中,对这些间接知识能够及时记录,防止忘记。在笔记中,将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做一个联系,形成记忆环。忘记间接知识时,还能依靠直接知识来推得或者是回忆。课堂中,学生在学习间接知识时,一定会有一些直接知识的闪光点,关键是抓住这些闪光点,形成关联记忆,使得笔记更加完整,而且记忆起来也较为容易。
二、课上简单记,课后要补充
课堂笔记是辅助上课和课下复习的一个工具,但不是主要的课堂任务,课堂还是需要认真听讲,理解老师所讲内容。如果一味地记笔记,就会成为“低头族”,即使记得再详细,对老师所讲内容不理解,也是毫无意义的。高段学生在学习意识和习惯上比较好,但是错误地认为笔记做得详细,说明课堂有认真听讲,其实两者并不等价。老师要指导学生课上简单记笔记,用自己熟悉的一些符号,记录老师所说的一些重点,然后趁课堂记忆还比较深刻时,对笔记进行及时的补充。这样的效果要优于课堂的完全记录,还是一遍很好的复习,有利于巩固记忆[2]。在培养“简单记”的习惯时,老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创造,形成自己记笔记的风格。有一些来不及整理的内容,可以留下空格,课后自行补上。
三、整理笔记,由薄变厚再变薄
做课堂笔记不仅是为了之后的总复习,更是平时进行小结和巩固时很重要的参考资料。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加入笔记当中。因此在笔记的初期,其内容逐渐增多,其厚度逐渐变厚。关于这一点,老师可以布置笔记任务,利用课下时间,让学生整理和丰富自己的笔记,一遍不够,可以两遍、三遍。在最后的复习中,笔记内容定会有所重复,或者是一些为非重点的拓展内容,那么就可以“摘除”,笔记内容逐渐突出重点,则其厚度是逐渐变薄的。整理笔记是很重要的过程,说明笔记在发挥一遍又一遍的作用,其思维有巩固,也有创新,更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日后的学习。高段生对自己的学习已经有了基本的计划能力和评估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独立完成这项工作。而老师需要对此做好监督和指导,定期检查。
E. 求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日记,教学随笔
教育教学随笔(2010-09-21 01:46:46)
标签: 杂谈
创设自主课堂 培养自主学习者
邵阳市资江学校 赵秋霜
读完了戴尔。斯科特。里德利的《自主课堂》受益匪浅。
戴尔说:“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生爱好学习的学习者。教育重在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要形成自主课堂,造就自主学习者就必须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 他在《自主课堂》中运用大量的教学实例佐证了自主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提供了许多有指导意义的创设自主课堂的策略。在戴尔的《自主课堂》启示下,我也尝试着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创设自主课堂,想方设法为学生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自主的学习者。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一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时,我让学生在充分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课外资料的基础上,自由组合成四个学习小组,以抽签的方式抽取各组的学习任务:一组学习“路上见闻”,一组学习“外洞景象”,一组学习“孔隙特点”,一组学习“内洞奇观”。各组给予相应的题卡,并规定时间完成题卡上的学习任务。完成学习任务后,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学习情况,并以小老师的身份上台向其他组的学生传授本组所学习到的知识。记得当时各组学生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每个组的学生都在拧成一股绳努力地完成着本组的学习任务,并一心想着怎样超过别的组,就连那些平时不善于动脑,不乐于动口的学生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了。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四个学习小组顺利地完成了相应的学习任务。四个组汇报交流学习的过程更是生动活泼精彩纷呈,如学习“内洞奇观”的那组学生在网上查找到双龙洞的好些图片,他们以导游的身份巧妙地把图片和课文结合起来,把双龙洞内双龙盘绕,各种器物罗列的钟乳石奇异景观解说得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还展现了一些叶老没有写到的景观,让大家根据钟乳石的形状发挥想象给景点取名,经过一番讨论,双龙洞内又多了“玉树临风”、“千年等一回”、“面壁思过”等妙趣横生的景观。这就说明“具有适当挑战性、有趣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而良性地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使他们自觉地呈现出自主学习的状态,能动地获取知识。
《西门豹》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史实故事,教学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西门豹关心百姓,不迷信,足智多谋,为百姓办实事的品格特征,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学习课文人物描写生动传神的语言特色。教学《西门豹》时我尝试着把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让他们在记住了故事内容的前提下,利用集体的智慧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进行排练表演。学生可来劲了,大家忙着编剧本、查资料、设计服饰、发型,忙着分配角色、背台词、对戏。。。。。。忙得不亦乐乎。经过两天的准备,男、女同学各拿出了一台像模像样的《西门豹》课本剧,女同学唱歌剧,男同学演话剧,表演得各有千秋,连家长都被吸引来了。表演完后,学生们对西门豹的形象烂熟于心,对他的品格特征也更为敬佩,同时还好好地过了一把创造设计、自由发挥以及表演瘾。事实证明这种“创造性的学习”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让他们学得更为轻松。
在自主课堂中我尽量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设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因为好奇心往往是打开知识大门的叩门砖。每教一篇新课文,我都会设计几个能吊起学生好奇心的 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自主求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有时课堂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会和学生在课外继续寻求答案。如教《捞铁牛》时,学生对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表示出极大的好奇,甚至不太相信水有这种神奇的浮力。于是课后我和学生共同用实物演示捞铁牛过程,还做了好些其它的浮力实验,学生的好奇心满足了,知识也学到了。学习《五彩池》时,学生很好奇于五彩池水是由于池底的石笋折射阳光而变得五颜六色的,对于课文的描述,他们似懂非懂。我要学生去找多棱镜之类的东西,实验阳光的折射情况。恰巧,我有一颗仿钻石造型的人造水晶饰品,我把它放在太阳光中让学生看,学生们大叫:“啊,太阳真的是七色的!”我又把水晶饰品丢进水杯中,再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水在阳光照射下有了各种颜色,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明白了,五彩池的颜色真是太阳光折射出来的!”
在创设自主课堂时,我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要求他们首先得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积极参与课堂中的一切学习,完成课堂中的所有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学会对他人负责。我安排每对同桌都是一对学习伙伴,他们有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互相教育的任务。他们要互相监督听课情况,要互相检查课堂笔记和课堂听写,并互相纠错。在这样相互学习,相互教育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加强了,学习习惯良好了,学习能力不断强化,学习主动性增强了,真正成为了自主学习者。
很感谢《自主课堂》这本好书,它确实教给了我一些很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这些经验和策略支持了我为学生创设的自主课堂,让自主课堂快乐了我学生的学习,也快乐了我的教学。
引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快乐成长
邵阳市资江学校 赵秋霜
笔者从自身的阅读经验及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良性而有效的课外阅读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塑造小学生美好的人文品格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是课外阅读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各种能力以及人格心智正在逐步形成并发展,各种知识也在逐步积累,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学好语文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基。在从事语文教学时,我一直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备案在我每期的教学计划中,我用书籍架成阶梯,引领我的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向知识的圣殿之巅攀登,一路快乐成长。
一、引导有效阅读
我提倡的是良性而有效的课外阅读,即学生所读的课外书籍必须是有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好书,学生在阅读中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目标---积累知识,丰富语文素养,陶冶美好情操,健全心智。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一阅读目标,我花了不少心思,做了不少功课。每学期开学初我都会给班上学生布置不少于二十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新颁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中、高年级的学生每人每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二十万字”),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推荐相应的阅读书目,如《弟子规》、《幼学琼林》、《三字经》、《世界经典童话丛书》、《中国少年儿童网络全书》、《上下五千年》、《世界名人传记丛书》、《唐诗三百首》、《成语典故》、《伊索寓言》、《山海经》、《爱的教育》、《大宇宙》。。。。。。内容由窄到宽,程度从浅入深,即从趣味性强、故事情节丰富的童话读起,再向天文、地理、历史、国学等读开去。为了让学生把课外阅读落到实处,我教给了学生许多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本厚实的课外阅读积累本(可连续用好几个学期),每天规定三十分钟的阅读时间,边阅读边做阅读笔记完成当天的课外知识积累任务:或摘录好词、好句、好段,或摘记知识要点,或抄录奇闻趣事,或写阅读感言,或做点评,也可模仿阅读文本写句、写段。。。。。。学生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量和课外阅读笔记必须要家长签字,再交给我查阅。我每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有时让同桌或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外阅读笔记进行学习、评价,有时让课外阅读经验丰富的学生介绍阅读经验和收获,有时是同学之间相互推荐最新书讯或优秀书刊。。。。。。在这样目标明确又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训练中,学生较好地掌握了阅读方法,激发了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成主动阅读,由苦读(有些学生起初把每天的三十分钟课外阅读视为苦差事)发展到乐读(后来我偶尔忘了布置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学生会自己主动补上,他们说少了那三十分钟的阅读会很不习惯)。我还随时关注学生的阅读行为和阅读心理,一旦发现学生有阅读偏差便及时帮助他们纠正。有段时间,班上学生流行看惊悚小说,我调查了部分学生的阅读感受,他们说这样的小说情节十分荒诞离奇而阴森,看的时候特别紧张刺激,看过后脑海中老出现书中的恐怖场景,令人十分害怕,尤其女生,晚上会吓得不敢独自睡觉。针对这一问题,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主题班会,学生们在质疑、辩论、探讨中明白了少年儿童期的学生心智发育不全,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惊悚小说中阴森血腥的描写会给自己造成心理阴影。道理明白了,学生中看惊悚小说之风自然也就刹住了。
二、组织读书活动
为了强化课外阅读的效果,我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了系列“课外阅读综合实践活动”。
1、开办班级小图书馆
为了让学生既节约买书的经费又资源共享,我建议在班上办个小图书馆,学生们都十分赞同,大家自愿捐出各类书刊数千册。为了办好小图书馆,班委会的成员们利用课余时间把所有书刊全部包装一新,分门别类贴上编号,并制定了严格的图书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班级小图书馆开放后,学生们课间追打吵闹的人少了,坐在教室里看书的人多了,学生相互交流的话题也丰富了许多。小图书馆还专门设了意见箱,经常向学生了解阅读情况和阅读需求。
2、学生自编《读书报》
班委会编了一份《读书报》,做为同学们课外阅读的一个载体。这份《读书报》由班委会成员负责主编,每个月出两期,每期由四个学生合作编写。《读书报》上有精美的插图,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有班上学生的优秀习作,有新书介绍。。。。。。这份小小的手抄报凝聚着学生辛勤的汗水,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
3、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为了调动全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利用班队活动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读书活动,如:“智慧从书中读出来课外知识竞赛”、“唐诗宋词诵读会”、“比比谁读的书多小书虫经验交流会”、“我阅读我快乐阅读感言小征文”。。。。。。这些读书活动的开展掀起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潮,连那些平时不善于阅读的学生也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了。
三、引领学生成长
课外阅读是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活动中,知识得到积累,阅读能力得以提高,语文素养不断丰厚,人格品行日臻完善---学生们在书香中快乐地成长着。
1、学生品格日臻完善
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丰富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学会了不断地完善自我。网络类书籍使学生充满智慧;蕴含哲理的成语典故、寓言故事让学生闪耀思辨的火花;童话让学生充满爱心,富有童趣;名人传记让学生志存高远;唐诗宋词赋予学生满腹文气。。。。。。在书香熏陶中,我所教过的124班、139班、153班班风良好,学风良好,学生综合素质好,学生整体知识水平和人文水平在年级位居第一。例如139班曾连续八个学期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级,连续八个学期语文期末统考名列年级第一(一个年级四个班)(这些都是有档案可查的)。
2、学生语文素养快速丰厚
有效的课外阅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解读文本、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感悟和欣赏语言文字的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学生的写作水平快速提高,写作兴趣浓厚,自主写作蔚然成风,学生在完成每期规定的八篇习作之余还自觉地一周写一篇小练笔,一天写一篇日记,还有些酷爱写作的学生写长篇童话故事,如徐海凌的《不灭传说》,欧阳旺的《森林冒险》,戴诗琴的《阁楼精灵》等长篇童话故事在《读书报》上连载,并在同学中广为流传。徐海凌、张世甲、韩冰眉、周红豆等学生还经常在《邵阳日报》、《小溪流》、《小学生导刊》上发表作品。还有一些语文水平相对较弱的学生也在课外阅读中学到了不少写作知识,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如朱文骐三年级时每次作文都犯愁,从四年级开始喜欢上阅读,读的书多了,文思自然就开阔了,作文时也有话可写了,到五年级时他的作文水平还达到了优秀级别,还时有文章在学校的《小记者报》上发表。
3、学生自我教育能力提高
有效的课外阅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自觉性,养成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学生课堂中听课习惯良好:注意力集中,自控力强,发言积极,喜欢交流、辩论、探讨问题,坚持做听课笔记;作业习惯良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各科作业,且书写工整,卷面清洁,正确率高;学生有良好的反思习惯,每个学习阶段完毕或每次考试过后,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或成绩及时反思,分析自身的问题,写出反思日记,查漏补缺,为下一段学习扫除障碍。
高尔基说得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老师,引导你的学生去热爱书籍,去阅读书籍吧,因为阅读书籍会让你的学生成长得更快捷、也更快乐。
2010年9月22日
为学生“造米”下锅
---巧用心思为学生创造作文素材
邵阳市资江学校 赵秋霜
一次给学校的“感受师恩”演讲赛做评委,其中有三个演讲者给了我较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三个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在演讲稿中写到了看到自己的老师在办公室一边打点滴一边批作业的情景,然后感动得眼泪涌出了眼眶。据我所知,我们学校的老师经常有带病坚持工作的,但却从没有哪个老师在办公室打过点滴。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他们三个抄袭了同一篇范文。不过,时下抄范文的又何止这三个学生。
学生抄范文是有原因的,一是各类作文书籍泛滥成灾,每个学生手头至少有一两本所谓的作文工具书,当然抄起来是又方便又快捷;二是老师、家长每天逼着学生写这写那,为应付检查,学生只能抄范文交差;三是学生生活阅历浅,生活范围窄,作文素材几近枯竭,无“米”下锅,无文而作,所以只能“借米”下锅。
学生,尤其小学生作文素材枯竭、无文而作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根源在于:1、学生生活阅历浅,没有积淀下多少可供作文的生活经历;2、学生生活范围窄,眼界不开阔,见闻太少,没啥可入文的东西。现在的学生大多两点一线,每天学校、家就是他们的全部世界。春暖花开时节,他们不可外出踏春,秋凉果熟时候,他们不能出去秋游,因为上级部门不准,学校不准,家长不准,老师也不敢,万一出个安全事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现在的城里孩子好多不知道李花、荷花开在几月,不知道花生结在枝头还是长在土里,甚至不明白公鸡和母鸡有什么区别(曾经亲眼看见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公鸡下了一个大蛋)。。。。。。3、学生缺乏身体力行的生活体验,现在的学生除了读书还是读书,想做点家务,家长不让,嫌添乱;想做做小玩意,家长掏钱买;想做点公益劳动,家长嫌多管闲事;甚至想在学校值日搞个卫生,卫生区域还要被班主任卖给勤杂工(我们学校如今绝大部分教室卫生,公共区卫生都被班主任卖给食堂的工人了)。。。。。。可怜的学生们到哪儿去找鲜活的题材,写鲜活的作文呢?
作文素材的积累完全靠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没有真实丰富的生活就没有素材。面对当前我们学生的生活现状,我们做语文老师的该如何打破学生无素材积累,无文而作的尴尬局面呢?我从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套给学生巧找素材,造“米”下锅的作文教学方法。
一、精心设计活动
活动是学生的快乐之源,也是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每期都会给学生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生活,体验喜怒哀乐,并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从而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游乐中潜藏着丰富的活动资源,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挖掘出许多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脚本。有段时间,学生中特别流行用五颜六色的彩色胶管编编织织,于是我借机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巧手编梦 ”的手工活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在掌握了简单编织方法的基础上,自由组合或单干,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彩色胶管和辅助材料编织成单件或成组的小玩意儿,要求作品富于想象力,有创意,并要命名。学生兴趣盎然,一个个埋头苦干,规定的时间一到,一件件有模有样的编织品琳琅满目地呈现在我眼前,有形态各异的小动物,有精巧玲珑的瓜果,有美观大方的首饰,还有“姜太公钓鱼”、“老鼠嫁女”等故事场景。活动的第二课时,我让学生把作品陈列在讲台上,大家参观欣赏作品,然后评出“最佳创意奖”、“最有趣味奖”、“最精美奖”等奖项,最后颁奖。学生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了活动全程,在活动中,他们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体验了紧张、焦虑、失败、成功、喜悦、遗憾等等情绪。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还在津津乐道着活动情况。我问学生,如果把这次活动写下来,有话可写不?学生回答说,有,可写的话多着呢!所以接下来的作文指导我没怎么费口舌,学生就把作文写好了,而且佳作迭出。我还给学生设计过“我当小老师”、“我是小小设计师”(学生利用废旧衣物设计新款服装,利用废品设计饰品、日用品等)、“趣玩橡皮泥”、“爱心小组在行动”(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在一周内完成至少五项爱心任务,超额的组将得到神秘奖品)、“做一回拾荒者”(组织学生捡垃圾、拾废品)、“我吹,我吹,我吹吹吹”(吹泡沫比赛)、“火线运水”、“今天我当家”(孩子和家长进行角色换位)、“巧厨拼凉盘”、“编课本剧、演课本剧”等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手工劳动,有文体活动,有公益劳动,有语文实践活动,有游艺活动,每次活动学生们都玩得不亦乐乎,,也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活动中真实地生活着,愉快地感知着,情感在尽情地宣泄着,所以心中的感受便会自然地发诸于笔端,成为了最真最好的文章。
二、巧妙利用教材
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也潜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教师如果利用得当,也能为学生作文找到下锅之“米”。
1、改写古诗
小学语文课本中每册都有三、四首古诗,这些古诗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意象生动,给学生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和语言文字训练空间。因此,我每期都会指导学生在了解诗作背景和深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改写几首古诗,即把古诗改写成散文。在改写过程中,学生突破原诗的语言容量,打破原诗的语言结构框架,进行着新的语言创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总是很活跃的。例如学生在改写《宿新市徐公店》时,大部分学生都用较淡雅的白描笔调描写了“篱笆”、“小径”、“树木”交织而成的院落静态景物,然后用浓墨重彩描绘“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场景,既写儿童追的种种动作,又写黄蝶飞的各种姿态。原诗中只有“急走”和“追”两个动作的儿童在学生的笔下有的狂奔,有的蹦跳,有的摔了跟头,有的在喊叫,有的在说话,而且还有了锁儿,柱子等有趣的名儿;原诗只出现“菜花”二字的菜园也被学生渲染得有形、有色、有香。一首二十八个字的古诗通过学生的想象、充实,变成了四、五百字一篇的情景交融的散文。
2、续写课文
翻开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本,有很多课文给学生留下了拓展想象的空间,如《凡卡》、《小英雄雨来》、《小摄影师》、《穷人》、《金色的鱼钩》。。。。。。续写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曾指导学生续写过《凡卡》,学生续写出来的故事多姿多彩,反应出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极理性地给予凡卡更为悲惨的结局,写他爷爷贫病而死,写老板阿里亚西涅更加虐待他,致使凡卡一次又一次地逃跑,最后。死在逃亡的途中。有的学生极浪漫地让凡卡在鞋店里得到老板女儿的关心、帮助,慢慢长大成人,最终和老板的女儿结婚,开了一家制鞋店,成为莫斯科著名的鞋匠,生活富足,还把乡下的爷爷接到了身边。
3、扩写段落
课文中有些段落写得很简单,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扩写。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的“内洞奇观”一段,作者只简略地写到盘在洞顶的钟乳石青龙和黄龙,对内洞的其它奇妙景观未展开写,我便指导学生在课外查阅双龙洞相关文、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扩写练习,学生根据手头的资料在原文的基础上详细、生动地描绘了内洞钟乳石千姿百态的迷人景象,有的学生还加进了相关的神话传说,学生的扩写让金华的双龙洞变得更加神奇诱人。
另外,“文体互换”(把说明文换写成记叙文,把剧本换写成小说,把小说改换成剧本等等)、“翻新老课文”、“给课文补白”等也是学生作文材料的极好来源。
三、指导学生积累
正由于学生生活空间狭窄,生活积累匮乏,情感体验空洞,所以老师就应该经常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积累,指导学生从看似单调的日常生活中去挖掘可以入文的人、事、景、物,去捕捉平凡生活中的亮点。我采用单元日记的形式指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实践,学生受益匪浅。
每个学期我按学校的开课周数给学生设置相应的主题日记(如全期有二十周,学生则写二十个单元日记,不一定每天写,但每周不少于三篇),每个单元定一个大主题,每个主题下有相应的观察积累任务,如以“人物写真”为主题,就是让学生去观察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记录他们的体貌特征,言行举止,穿着打扮,为人处事的故事等等。如以“花鸟鱼虫”为主题,则指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了解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及其枝叶花果的特点,了解一些鱼类、昆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以“日月星辰”为 主题,指导学生看日出日落,月缺月圆的景象,看灿烂星汉,认识星座,了解一些宇宙的奥秘。以“我的成长故事”为主题,指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学习、社交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及时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录成文。。。。。。因为有了明确的观察目标和具体的积累素材的任务,学生学会了用探究和发现的眼光去看周遭的一切,他们关心起在垃圾箱中淘废品的拾荒老人来(有个学生详细地记录了一个拾荒老奶奶一周的拾荒经过,字里行间满是对老人的同情,他还建议同学们把废旧作业、书报、矿泉水瓶等等积累起来送给老人,我们还真的那么做了),他们和在草地上打拳的螳螂游戏,把在街头流浪的狗狗带回家,他们听得清树们在风中吵嘴或谈天(引自学生文中的话语)。。。。。。在这样的日积月累中,学生的眼光敏锐起来,情感丰富起来,当然文思也就敏捷起来。
要改变学生无“米”而“炊”的作文僵局,老师只有巧动脑筋,勤花心思,才能为学生创设出有文想作,有文可作的令人开心的写作氛围来。不过,这可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工作。
2010年9月23日
F. 小学语文课本的备课笔记
小学语文备课方法步骤谈:
战前兵力的充实,粮草、枪支弹药的筹集制造和运输,这是我们常说的备战;农闲的时候,精选种子修理农具、购置农药、化肥,这是农家特别重视的备耕;新建房屋要备料;带新娘、取媳妇也少了要备酒、备菜、备嫁妆。一句话,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备。因此,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也是一样,只有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深入地钻研教材,全面地了解学生,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认真地编写教案,反复地熟悉教案,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园满地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差错少了,教师就不再需要用更多的时间为他们补缺补差,就能腾出充裕的时间来备课。这样,课堂教学质量又有提高,形成了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如果舍不得在"备课"上下功夫,则课堂教学质量不高,补缺补差花时多,备课又因时间紧而草就率简单,课堂教学质量就提不高。如此循环往复,就会事倍而功半。备课既然在教学中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正视它、重视它、研究它,把这件事做好、做真、做实。
今天,我想就小学语文备课的步骤和方法上的一些技术问题,结合个人的实践和体会谈点粗浅的认识,与在座的领导、行家、同行们商讨,敬请赐教。
第一步是深入地钻研教材。它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学习教学大纲,把握分年级的要求;通读全册教材,制订学期教学计划。(这一点就不详细讲了)制订计划是属于备课的第一步工作,因此,认真备课里包含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二是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认识每组教材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组各课之间的联系。这一点非常重要,往往未能引起我们更多老师的重视,但也有做得不错的,如芦沟乡大崔小学单元整体备课已坚持多年,上冈小学刘永青老师在学校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有10余篇专题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了。《避雨》(九册12课)节选自李准的短篇小说《耕云记》这是李准1960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当时他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我想,他当时决不会想到,我这是专门为小学生写的课文,我要把它写好,待10年、20年以后,就会派上用场了,而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形势,通过玉山人民公社建立气象站,培养自己气象员的故事,来反映我国人民运用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动人事迹,激励人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我看,这是作者李准写作的初衷。那么,今天,人教社的同志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收集到我们小学课本中来,为什么把它选在第九册第4组课文中,又为什么把它排在《太阳》、《鲸》之后,《水晶宫的秘密》之前,这些问题在上课前一定要很好解决,不然教学就不会有针对性。一句话,就是要搞清各课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也许有同志要问:这是一篇记人叙事的文章,为什么不和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唐白虎》等写人物的文章放在一起呢?这是一篇歌颂主人公有心计的文章,为什么不和《鸡毛信》、《夜莺之歌》、《草地夜行》等文章放在一组呢?因为小学语文课本的编排体系是以阅读与表达的基本功训练为序来安排课文的。文章体裁不纵向排列,因此,不要过多的考虑相似体裁文章的归类问题;另外,语文教材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他们的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思想教育渗透其中,因此,它不可能象思品教材那样,按文章表达的某一种思想或品质来进行归类。现在,我们来和大家共同研究一下,人教社的同志选用这篇文章的意图。从这篇文章写作技巧的角度看,作者把一个有心计的女气象员活灵活现地介绍给我们,他是依下雨、避雨、谈雨的顺序叙述的,紧紧抓住"雨"这个线索来写人。《太阳》抓住了光和热的作用这条线索,《鲸》则按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来安排写作顺序,逻辑顺序十分清楚,《水晶宫的秘密》则围绕着开发海底石油的过程来安排写作的,这四篇文章线索、脉胳既清楚,又俱特色,是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懂得段落之间联系的好范例。第4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又正好是"文章的段落",显然,编者把这两课选编在一起是为了落实"文章段落"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服务的。这是对教材编排意图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还要搞清楚每组各课之间的联系。例如五册第七组课文由《列宁和卫兵》、《你们想错了》、《罗盛教》这三篇课文与一个基础训练组成,这其中《列宁与卫兵》与《你们想错了》是讲读课文,《罗盛教》是阅读课文,前两篇讲读课文都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来表现列宁和方志敏的好品质,尤其是人物的语言对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罗盛教》侧主要以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人物的内心,这是写作特点上的区别。在《列宁与卫兵》这篇课文中,作者写卫兵认真负责检查通行证,写列宁旁边那位同志对卫兵的责备,都是为了突出列宁以身作则严格遵守纪律,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听写最后一段里列宁说的话,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两个角色都是正面角色,紧接着的《你们想错了》这篇课文,也分角色,而且是正反面角色;课文后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练习,包括分角色朗读课文,但是由于这里有正反面角色,所以冲突更激烈,感情更强烈,神态更鲜明,方志敏同志话中的内涵也更丰富,为此,在教学时就得在学习《列宁和卫兵》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会正反面角色的对话。这是朗读能力培养上的联系,体现在能力培养的逐步提高。在《你们想错了》一文中,教师通过指导体会描写国民党士兵对方志敏同志搜身的"摸"与"捏"等词用十分贴切,这些知识使学生在阅读《罗盛教》一课时,能正确体会罗盛教救崔莹的"托、顶"等词的贴切。基础训练7中要求学生从图上画的三个人的样子、表现和举动,想想看他们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则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了。
三是对每篇教材作深入的钻研。一般分五步:
1、从字词句着手,把握思想内容,明确中心。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般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不能多中心,有的文章要写两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事情,都要反映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要通过读来确定,不能或干脆定两个中心。教师反复研读课文,抓准了中心思想,才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再说,全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都是为如何反映这一中心思想服务的,教师抓住了中心思想,才能抓准课文的重点,设计教学方法,有些课文中心不易一下子定准,有些参考书也不够明确,中心定偏了,教学就偏离了轨道。例如,如果我们把《你们想错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为"揭露反动派长官与士兵的贪图钱财,穷凶极恶"我们就会把教学重点放在揭露敌人上,从而以敌人的动作、神态、语言作为抓手。如果把中心思想理解为"揭露反动士兵的贪图钱财,歌颂方志敏同志的不谋私利"就会把教学重点平分给揭露敌人和歌颂方志敏这两个方面。只有把中心思想确认为"赞扬了方志敏同志一心革命不谋私利的高尚品质",才能把教学重点落在对方志敏语言的理解上,而把揭露敌人作为赞扬方志敏的陪衬。再如三年级有篇课文叫《喇叭花》,我听了不少同志上课,他们都把其当作写景状物的说明文来教了。看题目,是说明文,写一种花吗?其实这是一篇如何观察植物的记叙文,因为他具备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春-夏,地点:院子里,人物:晏杰和他的姐姐,说明文就不具备这些要素。教学这篇课文不但要搞清喇叭花生长的过程和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搞清他们怎样认真仔细、反复观察喇叭花的。造成这个失误,是因为没有很好地钻研教材内容。再如《狐狸和乌鸦》一课,人们会从"和"这一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着眼,或从"狐狸"放在题目的前面,以及全文以较多篇幅描写狐狸的"神态""语言"等方面考虑,误认为本课是以狐狸为主角的。其实不然,《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而寓言总是在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中寓有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寓意的落脚点,往往就是作者所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本文是通过叙述狐狸骗走乌鸦嘴里一片肉的经过,说明乌鸦爱听奉承话,所以上当受骗,由此可见,寓意的落脚点在乌鸦,因此,本文主要是写乌鸦的。既然文章是以写乌鸦为主,为什么却用那么多的篇幅来写狐猩呢?这是因为只有将狐狸写得越狡猾,奉承话说得越好听,才能越清楚地说明乌鸦是听奉承话上当,使文章的寓意更突出、更鲜明。要把握中心,就要很好地去读课文,一句一句钻研、一句句推敲,就是要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观察要细,要有耐心,要反复观察,观察要抓特点,写观察日记既要写怎样观察的,又要把观察到的主要的有顺序地写下来。听了不少课,老师们都把作者怎样观察嗽叭花的情况忽略了,而只顾认真地讲花的生长过程与生长特点,这是没有很好地把握课文。新苗苗出来了,小作者看得很仔细,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得出来,老师要细心的通过语言文字去推敲,"蹲下身子"从这句话我们老师就要想到幼苗刚出土,很小,站着看,看不清楚,这是仔细透明,说明是才开的,最能体现才开的是"洁","洁"一尘不染,只有是今夜开放的花,辫才会无灰尘,试看小作者观察多么仔细。我想这篇课文教嗽叭花的生长顺序非常容易,甚至不需要老师多指导,学生便会自读而得,而小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如何仔细、认真、如何有耐心,不深入研究不易获得,如果老师也不清楚,浮在上面读一遍课文,抄个教案,到课堂上一讲了之,老师无所得,学生无所得,这里看出老师钻研教材的重要如我听了好几位老师教《三味书室》(7册)教得总不让人满意,教了这课以后,好象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是:鲁迅上学会迟到,鲁迅为了不迟到,在自己的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这个"早"字刻得很漂亮,课文中讲了象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学习鲁迅勤奋学习的精神,要付诸行动,我们也在桌子上刻个"早",于是几十个"早"字在四年级教室的课桌上诞生了。这是什么效果,原因在什么地方,就在于老师没有很好地去研究课文。老师对课文的研究要深一些,才便于更好地教学生学。钻研教材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搞不清的要请教别人,查阅资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三味书屋》,看到这个题目,就要问自己,为什么把教室称做书屋,又为什么称"三味书屋"旧时称学校为私塾,大一点的叫书院,变法以后,废除了科举,兴办学堂,后来改成"学校"的。这个问题解决了,又为什么称三味书屋呢?"三味书屋"原来叫"三馀书屋"后来寿镜吾先生的父亲寿峰岚把"馀"改成了"味"。为什么叫"三味"有两种解释,一是因为读书有味,书屋后小园里的腊梅有味,桂花有味;又解释为:读《径书》味如稻梁,读《史书》味如肴馔(丰盛可口的饭菜)读《子书》味如醯醢故称三味,原来"三味书屋"由此而得,课文中讲了"书屋"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上的古松树底下卧着一只梅花鹿。这幅图的含义是什么呢?中国的绘画艺术的特点之一,是画义双关,画中的事物采用"谐言取意的手法":梅花鹿的"鹿"即福禄的"禄",卧着的鹿,即伏着的鹿"伏"即"福","伏鹿"者"福禄"也,这一切都与"古树"即"古书"有关,在屋里挂这张画是向学生暗示:将来的"福"、"禄"双收,是以今天苦读古书为基础的,它是进行封建主义"理想"教育的教材。这些学生不一定要知道,但有的学生想知道,你就得让他知道,如果老师也不知道,就不好向学生说了。鲁迅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为什么要刻?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明:"鲁迅的父亲害了病,鲁迅一面上书塾读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这是鲁迅迟到的原因。老师在钻研教材的时候,不当一回事,上课的时候,只照本宣科,学生也不会当一回事,好象这算不了什么,刻"早"字的理由,鲁迅能刻,我们也刻。如果我们在细细钻研想象一下鲁迅的这个"早"字是很不容易刻下的,是要下一番决心的,下一番毅力的,鲁迅生在一个封建家庭里,父亲叫周伯宜长年卧病在家,鲁迅13岁那年,家庭遭到一场很大变故,他的祖父因科场贿赂案被捕了。每年秋后,官府都乘机勒索,鲁迅家中仅有的四五十亩水田也卖完了,以致不得不靠典当度日,鲁迅一面要典当,一面要为父亲抓药治病。鲁迅每天除了料理家务外,还要拿着东西匆匆忙忙地赶到当铺去,当掉东西拿到钱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赶到药铺去买药,把药送回家里,然后再赶到书塾来读书,如果当铺里当的钱还不够付药钱,鲁迅还得再回到家里,拿了东西再去当……就这样地赶来赶去,常常使他气喘吁呈,满头大汗,甚至连早饭也来不及吃,走路也感到非常吃力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迟到是可以谅解的,同时可以想象鲁迅刻了"早"字以后,每天会怎样更辛苦,学习怎样更勤奋。然后再把鲁迅迟到与我们有些同学睡懒觉迟到进行比较,再告诉同学鲁迅读书的学桌是家里带来的,能不能想象出比在桌子上刻"早"的更好的方法,来保证不迟到,学生一定会从中得到启示,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
还有很多很多
上http://www.jiaoshiwang.com/xiaoxuepin/jiaoshilunwen/200604/10532_3.html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