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小学生大部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太令人满意,绝大多数学生遇到实际问题就害怕,看到问题心中想得最多的词就是“放弃”。对于这种现象,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能对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
案例:王老师到商店买了4副羽毛球拍,付了50元,找回3.6元,每副羽毛球拍的售价是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刚开始笔者让学生尝试着自己解答,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基础好的学生思路清晰,解决这道题没有困难,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对题目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很多学生这么列方程:4x=50。在讲授的过程中,笔者以学生到商店买东西为例,把这道题简单化,如:你们到商店买了三只圆珠笔,付了2元钱,售货员找回你0.5元,你能算出一只圆珠笔多少钱吗?学生会说:能。那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算法跟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接着找学生代表说一说他的算法(学生代表都是后进生),后来笔者发现他们对这个问题分析得都很透彻:(1)先求三只圆珠笔一共要多少钱?(拿付出的钱减去找回的钱就是三支圆珠笔的价钱)(2)再求一支圆珠笔需要多少钱?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从他们经常经历的买东西的事情出发,学生再回过头看刚才的问题,不用教师讲就会自己动手解答了。通过把稍微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单化,学生就能轻松地学到解题的方法,这个过程笔者感觉学生是轻松的,快乐的。
有些实际问题学生觉得很难理解,有时候教师要把它简单化,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身边的小事出发举例,这样学生就不会把问题看得那么难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严肃的。教师如果把数学知识转化成有形有色的学具操作时,学生会倍感兴趣,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把“苦学”变为“乐学”,从而激发出创新潜能。
案例一:在讲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课前笔者让学生准备好长度不等的小棒,在小组操作之前就布置他们在拼的过程中要完成一些任务。探索出(1)长方形有哪些特征?(2)正方形有哪些特征?接着学生动手操作,先让学生比一比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在比一比、量一量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发现长方形两条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接着笔者在讲台上出示了4根8厘米的小棒,4根6厘米的小棒,2根10厘米的小棒,2根11厘米的小棒。请几组学生到讲台前摆一摆,各组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摆出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真正参与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人。这个让学生主动经历探索新知识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同时又收获了快乐。
案例二:判断题:亮亮吃了一个西瓜的7/6。一部分学生认为是对的,于是我让他们说出分数7/6所表示的含义。他们说,可以把一个西瓜看做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6份,表示其中的7份。笔者课前准备了一个西瓜,出示在讲台前,请学生到讲台来把这个西瓜平均切成6份,并拿出它的7份来。此刻那部分认为对的学生,已经清楚地知道一个西瓜平均分成6份,最多有6份,不能拿出7份来。通过这个操作,学生用实物展示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并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生活。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如果只是依靠教师的讲授,似乎不能将抽象的知识点都清楚地传达给学生。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解放他们的双手,解放他们的大脑,多让他们动手操作,使他们从操作中掌握做题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功能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语言培养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多引导学生开口,能间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案例一:笔者在讲真分数和假分数时出示了一道正误判断题:一块长方形菜地,其中种番茄,种黄瓜,还有种辣椒。解题分个三步进行:(1)操作: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8份,折出它的,并让学生涂上颜色;口述:表示的菜种。(2)操作:折出这张纸的涂上另一种颜色;口述:表示的菜种。(3)解决问题:看看这块地还有没有剩下能种辣椒?(学生回答:没有。)学生通过折、涂、说,发现问题所在。
由此可见,动手操作后,通过学生的外部语言,完整地复述操作过程,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内化为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语言的表达,促进外部活动的内化。
②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数学能力的类型及培养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方法: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的培养,用最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以学生为本位,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三)课堂交流能力的培养
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3.引导学生学会对话。4.引导学生学会评价。5.引导学生学会“写数学”。
(四)比较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的比较能力是随着其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智力水平的发展而提高的。
(五)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引导小学生在实践操作的活动过程中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在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之间架起过渡的桥梁。
(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小学时代正是学生处于好奇、好胜、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想象和猜测,而应积极给学生的想象力,适时适度的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大胆去设想、假设。越是超越常规的合理想象,越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提高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帮助学生答卷、做题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题,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
③ 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小学数学怎么样学?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数题,而是将许多的生活中运算加到小学的知识中,这样一来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学数学的成绩加大了难度.那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掌握方法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以上九点是有关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提出相关的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借鉴和参考的价值,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成绩.
④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对教师来说,怎样使教学能力得以迅速提高,来适应教学要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都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对工作充满热情,干事业有决心;但是却常常被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这个问题所困扰,往往是方法简单,形式单一,造成效率低下,效果不佳。为了使教师尽可能快适应要求,快速成长,挑起教育教学的重担,必须迅速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能力的本质就是训练教学基本功,并达到更高层次的要求。我们通常说的“基本功”实际上是指“课堂教学基本功”,它只是教学基本功的一部分。教学基本功的范畴很广,包括课前准备基本功(例如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材、编制教案等)、课堂教学基本功(例如组织教学语言、板书、组织教学、根据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等)、学科专项基本功、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基本功、活动课教学基本功、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基本功、教学测量评价基本功、教学研究基本功等等,只要把各项基本功都练好了,教学能力自然会提高。
一、培养理解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教材不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而是教学工具,根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因此,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来使用教材。拥有知识不等于能潇洒自如、轻车熟路地驾驭教材,教师要在居高临下的前提下,从学科系统的角度出发,下大力气去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教材。教材中不仅有知识内容,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性、科学性、教育性的内容。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不但要理解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其中的思维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思想内容的教育方法,通过教学把握训练的科学过程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具体步骤。要研究教材的逻辑性,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做到讲述通俗严密,思路清晰;要研究教材的系统性,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研究教材的合理性,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维。只有全面、深入、准确地了解教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才能在讲课时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背诵别人的结论,让人觉得枯燥无味,更不致于教师自己滔滔不绝,而学生却昏昏欲睡。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由浅深入、通俗易懂地向学生解释教材中所包含的思想和方法,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迎合认知心理,科学正确地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在讲课时才能重点突出,选用恰当的方法突破难点。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思维方法的正确选择和组合,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支配教材的目的。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决不能局限于写成文字的显性教材。要搞好教学,进行素质教育,还必须把握隐性教材。也就是在教材观念上要有一个根本性转变,要树立广义教材和大教材的观念。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凡是能影响学生,使学生受教育、丰富知识的内容都可以看作是教材。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与本科有关的课外内容,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二、培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
组织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要使教学活动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组织能力。其中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看教师的教材分析及教法的选择,组织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看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采用的教法。教无定法,用现代教学论的思想指导教学,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
三、培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是教育事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录音、投影、电视、电脑、网络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向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还可以化大为小或化小为大,科学、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师用语言很难表达清楚的问题情景或动态过程,从而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训练课堂教学基本功
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过硬的课堂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基本功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语言表达、板书和板画。课堂教学语言应力求做到:清楚、准确、精练、生动。还要注意词汇丰富、条理清晰、风趣幽默、抑扬顿挫;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同时还需借助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来表达。板书、板画、体态语言与教学语言是相辅相成的,在表达上有时比语言更准确、更清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精心设计的板书、板画,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能产生美感,又能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板书和板画的设计要注意遵循计划性、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示范性和艺术性的要求,使它成为引导学生获得科学结论的思路图。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配”。板书、板图、语言、教态这几片“绿叶”对成功地烘托课堂教学效果肯定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⑤ 小学数学教学在基本能力的培养上应该怎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一、 教学生获取信息,培养自学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的终身教育起始站,学习数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有限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教学更要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知识的方法,而自学能力正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创造应用,获得持续学习和发展性学习的基础,也是我们教给学习方法的立足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知道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如数学课本学习的指导,查找资料的指导,听讲的指导、作业的指导等。例如新课教学前要求学生预习,想象新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你有哪些地方还不懂?知道学生课堂上怎样进行“听、看、想、议、练”?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加强,自学方法逐渐就会形成。
二、 教学生加工信息,培养科学思考的方法
要以《数学教学标准》中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思维的方法,从而培养出能进行创造性思考的人。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学习方法的核心。要让学生学会各种思维方法,必须以知识的学习(也就是对信息的加工重组)为载体。所以,教师不能专门给学生讲解必须如何思考,而只能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授
三、 教学生存储和应用信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的获取最终是为了应用。数学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地学科。而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首先要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储存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指导。例如在教学中渗透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更好记忆。在练习指导时,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需要,了解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在学用结合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
四、 教学生学会如何信息反馈,培养创新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在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有所提高,能够创造,不但要重视对学生信息获取和加工应用的指导,还要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自我反馈,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积极思考,进行自我检查。学会自我尝试,自寻规律,或者与同学相互讨论,促进他们思维碰撞。这对逐步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会创造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每节课的教学结束时,我们都要进行教学小结,这时不妨多设计一些这样的问题:“这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等。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小结的能力。又如在每单元教学结束时,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对知识进行整理,同时想一想还有哪些有关的知识是书本上没有讲到的,可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哪些知识我还不是学得很好……再通过合作来解决各种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反馈能力和创新潜能必然会不断提高。
总之,变教法研究为学法指导是教学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金钥匙”,获得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由学会走向会学,走向未来的创造之路,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和探索。
⑥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能够把握教专材;
2、教师要具有根据教学目属标和教学内容选择教法的能力;
3、教师要提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能力;
4、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