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经典诵读教学
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进行经典诵读教学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民族的魂、民族的根,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特征,都有着深刻又广泛的影响。然而我们优秀的文化正在消失,我们的学生很少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中国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面临断层。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承继下来并有所创造和发展,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始终保持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品格,是当代中小学教育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
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光是知识辅导,更是成长的营养。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使我们获得成长,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切的认知与感悟。反之,如果缺乏人类优秀文化的滋养,缺乏健康思想的导引,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我们不能漠视学生精神生活匮乏的现状,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健康的阅读。从诵读中我们可以学习前人精心构思,谋篇布局,恰当的表达,优美的语言,独到的见解,可以积累写作的素材。
基于以上认识,我尝试以语文阅读内容的选择与方法的指导为出发点,开发学生阅读潜能,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美文,欣赏有价值的作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真正把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结合起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提出“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合的实践探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所谓“经典诵读”,即指2—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心灵最清澈时的年龄阶段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也就是从蒙养书的俗文化开始过渡到经典、诗词雅文化的诵读,并引导他们进行浅显的文学鉴赏。因为鉴赏的审美功能同道德教范、右脑的开发,形象思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紧密相连的。在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播撒诗书的种子,垦荒植绿,在他们心中会产生四大效应:第一,了解了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第二,心中会产生一种宽容善良的人性美。第三,培养形象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第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探究”是指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一段时间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组织和实施学生课内外阅读、写作教学,切实把经典诵读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起来的实践方法及其效果。
三、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始,以经典诵读为结合点,将传统教育的诸多优势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弥补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达到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实现以感悟、积累经典文化为特点的诵读式语文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一年的指导,让大部分学生对经典阅读产生兴趣,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经典作品甚至古文的能力。为今后更高层次阅读打下基础。
1、把经典诵读引进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使经典诵读与语文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构建读书型班级、学校。
2、从经典诵读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探索一套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融合的教学方法,并尝试推广。形成经验。
五、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传统教育的诸多优势,尝试着寻求合适的途径运用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2、研究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3、以经典文章、优秀诗文、格言警句、成语等为教材,研究经典诵读课的教学方法,创建出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4、将经典诵读课的教学学生课外识字有机结合,增大学生的识字量,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5、精选与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内容相辅的经典古文,并尝试在课堂教学中以合适的方法将古文与现代文融合起来进行教学。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课堂教学研究法、辅以访谈调查法、观察法。
1、本课题的研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开设校本课程,编写经典诵读教材,在课堂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再指导于课堂教学实践,以达到传统语文教学与现代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2、利用校园里的宣传窗建立“诵读专栏”,设固定栏目版块,每月一期,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学楼墙面上分别悬挂历代名人画像、警句,举办特色活动图片展,师生作品展等,营造出浓郁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
3、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学生必须熟背《唐诗宋词》及优秀书籍。
❷ 如何更好地把经典诵读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
经典名著是中华民族的语言精品,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底蕴。因此,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广大中学生,其意义更是非凡。如何有效地开展好学生诵读经典活动,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和市场经济带给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的繁荣,但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尤其是文化领域受到了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却对本土文化一脸茫然,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如数家珍,却不了解清明、端午是什么时候与何等内容,所有这些不能不令我们反思和警醒。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亦或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都是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我们的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而通过了解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才有可能被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典送诵读”的做法
(一)课前诵读,营造气氛。课前三分钟是每节课开始的“序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灵活地处理好这“三分钟”,往往能够为整节语文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经常要求学生进行三分钟的古诗词诵读。除了诵读书本上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外,我还时常根据上课的内容让学生准备一些与单元主题相适应的古诗词来进行诵读。 在我的语文课前,我都会让学生利用一分钟教他们背诵一段《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起来容易记忆,比一般的说教更易深入学生心理。可能在学生心里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触动,但最起码也是个触动。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实践中会慢慢显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经典的教诲,不也正是我们家长和教师需要教给孩子们的吗?即使再过多少年,也不会过时!再如,我在上《土地的誓言》、《春酒》等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时,就让学生课前准备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词进行诵读;我在上《春》《济南的冬天》《秋天》等课文时,就让学生准备一些与四季有关的古诗词进行诵读。这样,教师带领学生在轻松愉快没有压力的氛围下进行诵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古诗词,提升语文素养,还在书声琅琅中营造一种课堂上应有的活跃气氛,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以更好地状态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同时,每天三分钟的经典诵读,会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从而更好地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延伸,品读经典。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经典诗文与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将它们适当的引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可以作为课文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把经典诵读引入了课堂。如在教学琦君的《春酒》时,我在教学环节中设置了一个“名作赏析”的环节,让学生诵读余光中的《乡愁》,让他们在诵读中去感受另一种思乡之情。这样,既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体会到两种不同情境下的“思乡”之情,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对经典名作的诵读和赏析。
(三)主题活动,分享经典。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就是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围绕活动的主题,去搜集经典名著,在这基础上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分享经典。如在进行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教学时,我们可以开展一个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的朗诵会,让学生一起分享关于“春”的诗歌、散文;在进行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教学时,我们可以开展一次“我爱黄河”的古诗文的知识竞赛,让学生掌握一些关于“黄河”的诗文。因此,在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一些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既积累了语文知识,又分享了经典诗文。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段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传统经典,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在今天,这些经典之作仍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社会进步贡献着它们的生命活力。在浩瀚的语文知识中,各方面的内容都因其内在的联系而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要深入钻研教材,科学安排教学环节,适时、恰当地引用经典,有机地同课文、写作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就可以让“经典诵读”融入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当前,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话题和新思维方式,提供给老师和孩子们一个新的平台。国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但在语文课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不容置疑的。
❸ 小学生经典诵读的目的和意义
诵读国学经典的意义。
(一)国学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品质,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我班的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又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孩子的各种习惯都很差,我觉得《弟子规》是一本很好的育人教材。它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做到“首孝悌、次谨性、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才学文。”这些基本人做人处事的道理,同时说明学知识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我利用课余时间让我班的学生诵读,并按其中的道理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比如,我班有个杨超文的孩子,年龄不大,特别聪明,就是不爱护书本,一本新书在手里几天就变得又脏又乱,究其原因是他经常、乱拿乱放,于是我让他背“列典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不光要能背,还要能讲出这句话告诉他的意思,从此他就“照章”行事,每当有学生出现乱丢乱扔现象时,我就让全班孩子将上面那一句背给他们听,这方 面的坏习惯就渐渐改掉了。当我们的孩子坐姿站姿不正确时,我就让他们背诵“步从容、立端正......,”;当我们的孩子过分讲究吃穿时,我会让他们时时以“以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提醒自己。经过两年的诵读实践,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与同年级孩子确实有不同之处,得到学校一些老师的认可,还得到家长们的支持和赞同。不同的读物里面有不同的知识,能懂得许多课本上或家长老师讲到的之外的道理。
(二)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声律起蒙》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我班的孩子一年级下学期通过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一学期下来即认识近三千个汉字,在我班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一两万汉字,如果仅和学课本相比,相当于超过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自然为孩子阅读其他书籍时扫清了许多字词障碍。
(三)国学经典诵读,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这些经典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而且会惠及其一生。我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已经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上学期,孩子们用了一半的时间学习课本,一半的时间在诵读经典,一学期下来,每个孩子都记诵了接近一百首古诗词,还背下了《笠翁对韵》,因为孩子们背得多了,逐渐从中找到了乐趣,也找到了记诵的一些好的方法。因为记忆速度的提高,对孩子们学习语文课本带来了许多方便,比如以前教学一首古诗,有时二十来个字的诗花一节课居然还有一半孩子背不下来。现在就不一样,每天早上花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孩子们就能记下三首古诗或一百多字左右的古诗文。比如在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我校语文组的全体老师和我们孩子比赛,老师们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勉强记下来,但我们孩子只花了四十分钟左右就能完成,而且完成的那么轻松。因为有了一定的记忆方法和速度,孩子们在诵读现代文的时候就得心应手了,孩子们刚刚进入三年级,那天新书一发下来,我随便说说:“看谁能在十分钟之内把课本上的第一课背下来?”那就说明他暑假的背诵任务一定是完成了的。”话音刚落,孩子们就放声朗读起来,即使是新的内容,都不需要我范读,他们知道该怎么停顿,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语调去读,十分钟后,全班五十多个孩子,仅有十个孩子没能完成,而且不能背的内容也就那么一两小段。这充分说明,多诵读国学经典,一定会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❹ 小课题《如何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
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一、加强班级管理,注重素质培养。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班级,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阵地。学生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快慢,所以要把班级管理的重心放在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校纪班规这一手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更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二、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后进生的心理成长处在新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树立竞争意识,学会生存是社会和未来对他们的基本要求。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教师的职责。 1、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等,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 2、发扬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学生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作为科学任课老师,在平时生活中我细心地观察,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肯定表扬,即使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以此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3、耐心,检查反复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一步步来,不能操之过急。而且如果对他提出过高的要求,反而会让他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打击,到时候老师再想进行帮助就真的是难上加难了。所以作为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他自身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慢慢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有关云朵课堂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服务:向TA提问
❺ 如何解决经典诵读进课堂所产生的问题
较之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的十四条精辟论述,我更认同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的观点:“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
在饱受战火之乱而导致千疮百孔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大门上悬挂着一条字幅:只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不知道这句话出自哪位智者之口,然而,我知道它是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我曾经读到过韩少功的一段话:“一个民族的衰亡,首先是从文化开始的,从语言开始的。侵略者从来明白,攻城莫若功心,而一个人的心里只有语言,精神惟有语言可以建筑和守护。”
为什么那篇捍卫母语的《最后一课》能令所有读过它的人潸然泪下?为什么余光中的《哀中文之式微》会令炎黄的后代子孙伤痛?
因为文化和历史是以语言的形象活在我们心里的。
“在疑惑不安的岁月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的祖国命运的日子里,能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实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这是踟躇巴黎街头孤独无助的屠格涅夫滴下的泪,而只有自己祖国的语言能慰藉他那颗漂泊的心。
相比于屠格涅夫对自己祖国语言的虔诚,我们真的应该感到惭愧呀!曾经一度竟有那么多中国人自己呐喊着要“去汉字化”,甚至包括我所崇敬的鲁迅、陈独秀等等文化巨擘们都认为汉字是阻碍中国进步的罪魁祸首。鲁迅在《致许寿裳》中说:“汉字终当废去,盖人存则文必废,文存则人必亡,在此时代,已无幸存之道。”“中国古书,页页害人。” 每次读到那一代文化人的此类文字,我就惊恐不安,同时又多么庆幸汉字终没有被“拉丁化”。据文字学家之言,四大文明古国的古老文字,只有我们的汉字还幸存于世,成为当今唯一还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只有我们的汉字所负载的古老的文明信息能为当今的世人读懂。
所以,当西方的那些有识之士发现中国人丢弃了自己的国粹时,不约而同地疾呼要守护中国传统文化。欧文•白壁德在《白壁德中西人文教育说》一文中疾笔:“中国人之文艺复兴运动,绝对不可以忽略道德,不可盲目从今日欧西流行之说。”他认为中国“同时必须审慎,保存其伟大之旧文明之精魂也。”尼采在潜心研读了《道德经》之后,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可是,时至今日,汉字的主要功能似乎也仅仅只是被当作一种寻常的书写符号而已,她那属于我们本民族所特有的灵魂内容似乎已经被遗忘了。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不仅不读《论语》《老子》《庄子》,连唐诗宋词也没有读过几首。我们的孩子从会说话就开始接受外语熏陶,母语只是作为日常对话的口语交际而已,似乎只要识得几个汉字字形会说日常的中国话就完成了母语习得的课业了。现在,小学一年级的英语科也成了必考科目,中高年级的英语跟母语的课时是一样多。到了中学,外语就更加成了强势学科而高居霸主之位。有些学校每天的早读都是以背诵英语单词为主,凡读书的时间都让位给了英语。再加上科目日渐增多,天质稍好的孩子还被各种课后的奥数班、奥英班,母语习得空间越来越小。小学毕业生没有背诵多少名家名篇没关系,而没有记下一两千个英文单词却不行。
因此,从保护我们的文化使命而言,经典诵读应该进入我们的课堂。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除了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国粹外,还有什么是我们能引以为豪的传统?当我们发现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正被或已经被丢失得所剩无几时,作为以传承和发展文明为使命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该尽什么职能?
《中庸》的开篇之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句话告诉我们遵循人的本性发展原则而进行教化就是“道”。子思在《中庸》里还引述了孔子的一个重要观点:“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就是说,践道者要以人为本。现在许多重要的教育难题没有被解决,实乃走着一条“远人”之道。
就一个人的终身发展之道乃至一个民族的发展之道来看,小学阶段如果得不到本民族语言的源泉浸润,汲取的是他民族潺潺溪流中的几朵浪花,似乎绚烂,可终难开出今后人生的活水之渠。任何文化的特性都以语言为展示形式。我们要认识一种文化的途径只能从语言开始,而保护语言其实就是在保护文化,可见,语言是文化不可替代的基因。属于我们民族语言的基因无一例外都浓缩在历代的典籍里。诸子百家的哲思,史实典律的精明,诗词歌赋的飘逸,政论的严谨,人情的练达,世风的讽喻,那些祖辈留下的华章哪一个文字不值得我们潜心研习呢??比如《老子》才五千字左右,可是文辞优美,思接千古,理尽终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些充满汉语音律美饱含哲理美的语言,后世的文字有多少能及得上呢?再比如《庄子》,不说这本书思想之渊博,单就书中的200多个寓言故事,单是作者绮丽的文风,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俊俏幽默而精彩纷呈的语言,已足为后世惊叹。我们后来所读到的有关人心世道的说理文章,已难以见到这样集文辞优美,丰富的想像力和瑰丽的意象于一体的范本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成语、典故和精辟的哲理格言,大多数出自先秦文学和唐宋诗词中。而这些内容,当我们的人生过了青少年时代再来读,就只能欣赏,过眼即忘,很难把其中的字字珠玑变为自己的文字,化解的力道也就弱了。近代之前的语文教育,正是因为洞悉语言习得所必遵之道,故而把这些最有价值的文字让学子们在幼小时期就开始记忆。试看,那些杰出的文化之士,哪一个不是脱得了经典的熏习呢?试想,认为“捧着古书是完全没有用处的”(《写在“坟”的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的鲁迅先生如果不是仰仗深厚的国学功底,没有少年时代打下的文言童子功,鲁迅能以文字立言而彪榜史册吗?
再说,单从语文教学的规律而言,其一,人人皆知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绝不是靠一个老师把课文讲透就能提高的,唯一的一条途径就是阅读;其二,语言的习得并不都是以当下的实用为目的,更多的是为未来的“调用”作储备粮,整个小学阶段的语言训练应该以积累为重,以输入为主;写作、输出应该押后到高年级以及中学段。目的是节约大量时间实现小学阶段的阅读目标和积累目标,让孩子的内存饱满,以消弥将来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之蹇促状。因此,经典诵读训练应该是人生12岁之前的重要课业;其三,并不是所有书中的文字都能成为我们精神的内核组织。在出版业突飞猛进、各种文字漫天雪舞的今天,我们有限的人生自当要区分哪些是娱乐消遣的读物,哪些是要咀嚼消化的经典;其四,我们现在过于倚重语文课本,总认为把几篇课文穷通后就能提高读写能力。其实,就算把十二册语文书背诵得滚瓜烂熟,对每篇课文的解读再精准,没有经典的熏陶,没有大量自主的阅读,语文素养的提升依然是微乎其微的。就自主阅读的动力而言,只有在孩子突破一定的识字量,记忆中装下了一定的文化因子,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诱因。
我们现在把人生记忆最珍贵的黄金期耗在了几个外文单词上,把自己母语的精华弃之若敝履,在缺少语言环境的栅栏边鹦鹉学舌。几十年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样的语言学习是不合乎学习之道的。最令人扼腕的是,由于错过了诵读的蒙学期,一代代的中国人读不动自己的经典文籍了。儿童期的濡染是人生最关键的教育过程。这个时期接受的如果只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单词”训练,而错过了对典范篇章的记忆训练,是个极大的损失。不由得令人想起诗人余光中的反问:当你的情人已经改名为玛利亚时,你如何叫她读懂你的《菩萨蛮》?
因此,从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而言,经典诵读进入语文课堂十分必要,并且是宜早不宜迟。
经典,是先贤者赠与我们的隐形翅膀。而只有在人生的初始阶段接受经典的熏习,才有将来的羽羽丰满。因为等我们恍然醒悟时,我们的翅膀已经经脉僵硬,不复生长的活力,吸纳之力微弱,再生之功尽失。“书到今生读已迟”是古人的追悔,何尝不是对后人的警示呢?
所幸,越来越多的有心人认识到经典的不可替代,把经典诵读当作学生的必修课业来抓。城乡的不少社区里都开设了读经典的班级,许多学校也开设了诵读课。事实证明,在如今的学生作业中,诵读是学生最轻松的作业。不要求像古人那样非得鸿篇巨幅地死背,以集体为单位,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没有限量,没有特别硬性的考核,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每天几句,集腋成裘。背下几万字的经典文字,为学生今后自能翻阅更多的经典提供资力。
就目前的教育实情分析,推广经典诵读的重责只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首先,我们的家庭教育是极难开展经典诵读课的,部分家长以自身错过经典训练的教训而逼着孩子捧读经典,但能持久者鲜矣。究其因,一是正襟危坐的诵读模式已经被证明不适合现在的孩子了,二是家长平时本人也极少阅读经典,孩子缺少榜样的激励。其次,其他的课任老师跟孩子的语言习得关系不如语文老师密切,学以致用的效果不明显。
所以,语文课要为经典诵读敞开大门。每天引导孩子诵读,也宜于孩子接受。另外,经典诵读,并不需要过多的微格技术,强调的是“读”,直至熟读成诵。正如朱自清在《论诵读》说的:“诵读只是诵读,看着书自己读,看着书听人家读。”古人认为“书不可不成诵”,还提倡“讽诵”,就是朗读和背诵。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确乎如此。所有语言的学习无论是基于理解还是为了记忆,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实现其目标。
❻ 如何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提高课程有效性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纵观现阶段语文课堂,欣喜地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认识到“读”的重要性,“书生琅琅”也成了阅读教学的一道风景线。但静观细想,占了阅读教学“熬头”的“读”是否真的有效呢?不难发现,有些课堂走马观花,装腔作势读,作秀表演读大大降低了“读”的实效。此外,像“谁来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很好,谁能也像他这样读一读?”“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等这样的朗读指导大家也许并不陌生,采用在个别读的基础上再集体读是指导朗读的基本方法,也是许多青年教师课堂中最常见的“读”。然而,在这样的读里,“预期目的”为何?读的“效果”又如何?读了之后又有何“发展”?虽然这样的“读”做到了由点及面的扩面工作,但是这种点和面的移动却是在同一平面上进行的,“读”的质却没有得到发展和提升。那么,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如何提高朗读指导的实效性呢?一、范读领路,摹仿入境。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范读。摹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能使学生很快入境,有的学生摹仿出来的东西一点也不亚于老师的“原汁原味”。学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识的积累,那么读书的能力也就形成了。例如,我曾听到一位朗读能力很强的教师执教的《丰碑》一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位教师的范读,她读课文时,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当场所有的学生和听课教师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教师的范读不容忽视。这里要提一点,“打铁还要榔头硬”,教师的朗读水平高了,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教师的表情朗读多了,学生的脸上才会显出丰富的情感。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范读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讲前范读。一般适合于情境教学的文章。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丰碑》《军魂》《麻雀》等。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范读课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三是讲后范读。具有一定的欣赏性,品位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注意,要选择写景状物的文章。如:教学《雪》这篇课文时,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范读重点段,学生闭眼,静静地感受,头脑中形成一幅美丽的雪景图,从而达到一种境界,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二、寻求形式,愿读乐读。语文教学主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要避免烦琐的教学分析。如果一味地讲,不讲求形式,对于学生都是很厌烦的事,朗读时可采用的形式很多,有指名读、开火车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但“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我们要寻求朗读的最佳形式,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王松舟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时,便是抓住“游”字进行练读,就有智慧在里面了。我们来看王老师指导读题的片断实录。师:我把第一次读题的机会让给他。但是,得增加一点含金量,怎么读呢?注意听,不着急。我问你读,会吗?生:会。师:会。我们来听一听,他究竟会不会读。好,现在我问:请问,鱼是怎样到纸上的?生:鱼游到了纸上。师:我再问一遍,注意听呀。鱼是怎么到纸上的?生:鱼/游到了/纸上。师:对了,读得好,好就好在“游”字读到位了。那个生气,那个节奏,分明在告诉我们鱼是游到纸上的。谁再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鱼/游到了/纸上)师:好,同学们,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第一次读到这个“游”字的时候,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生:鱼是生活在水里的,它怎么能游到纸上?
❼ 你觉的对小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教育重要吗
重要。
一、诵读经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要遵循整体识读的原则。文章愈是细分,片段越短,重复内容少,看似简单,实则文章融结点增多,分散孩子注意力,效果不佳。能整篇读则不分页读,能整页读则不分段读,能分段读则不几句读。
几年来,我们理论联系实践,充分认识到孩子整体识读能力关键在于右脑的练习。整篇应大于片段,可每次读500字的内容,一周反复相同的内容。根据实践,一个班学生一周读500字的内容,一组学生整体速读,另一组分段读,一周结束,整体读的学生一气呵成,而分读的同学断断续续,多需提醒。若长期如此,差距无形拉大。
诵读中许多老师反映:刚开始不敢让学生通读,就采取学习数学的方法,一页一页地诵读,务求学生进度一致,然而,两个月方读完《大学》,效果一般;有老师采取分层教学,以好带差,整体识记,把诵读内容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通读学习,一个月便读完《大学》,效果甚佳。故知,一段段读似小水珠汇集成溪,一篇篇读则似波浪汇流成河。目的相同而结果有异,因而应整体识记。
2、要遵循“宁愿精读一本,不泛读10本”的原则。此乃中国学问之精要所在。须知中国学问是“宇宙大道”之学,强调一贯之道。若是诸如《四书》、《老子》等载道之书,心中熟记一本,反复诵读,无比娴熟,有意记忆便逐渐转化为无意识记,这正是右脑开发的关键。
现在阅读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看书太多,看书太杂,不能深入。且现在的书籍内容纷纭呈杂,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特别是报纸杂志上诸多新闻皆为奇谈怪论,伦理不分,学生很难分辨是非。长此以往,学生性情未定,聪明先成,浮躁之气再难根除。现在学校学习的课本由多篇文章组成,内容注重知识传授和兴趣开发,没有整体思维贯穿其中。而学生学习又常常为兴趣所趋,一本书尚未熟记,便丢在一边,开始看第二本,长期如此,学生心中各种观念相互冲突、影响,定性没养成,应有思维能力也没有形成,更别谈右脑开发、智慧生成了。
3、要遵循“减轻压力,快乐诵读”的原则。这是诵读教育中尤其要注意的一个原则。现在家长和老师不能够正确理解、对待“读”与“背”的关系。现在的诵读经典中出现的最大问题也是“读”与“背”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经典诵读:诵读就是读与身心律动的协调配合,是一种能够愉快的读。快乐诵读是经典诵读的重要原则。一定要使孩子在快乐中放松身心地读书。怎么让孩子快乐读书?不要让孩子背书,只让他大声朗读即可。这样,学生在读书中没有压力,便有了发自内心读书的主动性,在这期间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孩子摇头晃脑的读,通过摇头晃脑使学生完全放松身心,通过诵读来调节学生身心。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诵读中得到人性和知识的锤炼,更能够在诵读中读出健康,读出智慧。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4、要注意诵读的时间原则。这是诵读活动顺利开展下去并且能够保证效果的重要原则。
诵读活动需要每天坚持不懈,而且时间相对固定,使诵读成为学生每日常规。通过每天的诵读经典积累,孩子日日浸润其中,滋养不懈,绵绵不绝。时间一长,孩子的兴趣、定性、智慧逐渐滋生,这正是定静、修养身心的终身教育之功。
二、诵读经典应使学生的兴趣恒久
经典诵读教育中最常遇到的难题是如何维系学生的兴趣,使经典诵读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对此,很多教师都备受压力。家、校、社会三结合,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的建议是:
1、“流行”可以制造兴趣。儿童心理是很重模仿的,如果他看到很多人都读,就比较有兴趣,就好像很多低段学生不一定喜欢上学,但人人都上学,他就非上不可了。所以一人读经较难,如招集邻居亲友的小孩一起读,则兴趣将大为提高。正如一个班看到另一个班在放学前诵读《三字经》,他们也会饶有兴趣的加入进来。
2、大人的“热力”可以感染儿童的兴趣。所以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如果家长有兴趣和小孩一起读经,互相考试比赛,一家兴致高昂,那么这也是最好的亲子活动了。
3、“情感”可以维持兴趣。家长平日与孩子情感浓厚,较易带动诵读兴趣;老师让儿童觉得可亲,儿童也会因喜欢老师而热爱读经。
4、“成就感”可以提高兴趣。读得愈好愈喜欢读,所以老师要维持其成就感,对诵读情况好的儿童,固然要多加称赞,让他有成就感,对诵读情况差些的儿童,只要有进步即当表示满意,加以赞赏,这也会让他得到一种成就感。
5、“讲故事”,“讲有趣的常识”。不管与经典诵读内容有无关系,都可以增长其读经的兴趣。
6、 “做游戏”。小学生对于游戏、对于玩总是保持百分之二百的兴趣,如果能把诵读和游戏相结合,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将诵读与跳格子的游戏相结合,两个小孩你背一句,我接一句,接上了就可以向前跳一格。这种在玩中有所学,也将成为经典诵读的法宝。
7、优化评估手段。对学生每学期的诵读量,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进行检查评估,如古诗文诵读比赛、我最喜爱的一首诗或词诵读交流会等等,旨在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
巍巍五千年,漫漫长河奔流不息;浩浩数千载,悠悠文明生生不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文以载道,是谓经典。经典是人性的凝结,此经典,源于人性内心生命涌动,文辞镌美,是之千年流转,每以经典奉之,引一言而撼醒内心,得一句而明辩事理。文道传承,光耀千古。我坚信,做好经典诵读教育必将利于当代,功在千秋,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同时能够传承中国文化,使学生自觉接受中国经典的熏陶,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快乐成长,未来的成功,乃至一生的幸福,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❽ 小学生经典诵读感言体会
增强记复忆力,注意力集中制
言行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语文水平提高
带动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等
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算数、常识、文艺、等方面
父母孩子一起学习,增进之间的感情。父母也可共同学习……
以孝教之,培养善行
增强爱国心和名族自豪感
但要持之以恒!
(以下是中华传统诵读工程讲,其工程的必要性,可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