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课堂教学问题也随之出现。下面针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分别加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1. 情境创设不恰当。
关于“创设情境”,有些课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创设情境,与本节课所学内容关系不大;有些课虽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没有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可以提出的问题太多,利用价值不大;有些干脆就是把课本情境图片做成课件,费力、费时而效果不大。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服务, 既要有趣又要有数学价值,并与本节课密切相关,还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疑问,能从中提出本节课要探索的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探索这个问题,从而进入探究过程。
2.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而现在,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看到几乎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尤其是在公开课、观摩课教学中。学生围成一圈,当教师号令一下“现在开始合作”,学生马上动了起来,有的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在做同样的事情,有的小组学生连合作干什么还没有搞明白,教师又说“停止”,学生则马上恢复原状。过一会儿,当听到教师的号令则又再来一次“合作”。当教师说“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每个学生马上都开始了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教室里很是热闹,可小组内谁也没有听清同伴的发言,有的甚至连自己说了什么都不清楚;当教师让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时,总有个别学生“代表”了全组,成了专门的“发言人”,更多的学生只是旁观者。
小组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众多有差异学生的教学不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小组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因此,合作与交流首先应该是作为一种意识来激发,其次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在数学课堂进程中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时机一般有:个体操作条件不充分需要帮忙时,独立探索有困难需要相互启发时,形成不同意见有分歧需要交换时,学生争着发言教师不能满足其表现欲时,等等。
3、教材使用率过低。
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广大教师的课程观、教材观也在不断变化,但由于对“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多数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全都没有安排看书阅读或练习的环节。一节课下来课件代替了课本。
其实,每一本教材都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和心血,从主题图到情境创设,从例题到练习,都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精心挑选和设计的。课本是我们的教学之本,更是学生的学习之本。有些概念性、规律性的东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是否完整、准确,让学生看书更系统准确。练习题目在书上,学生人人有教材,可以打开教材使用。我们课堂教学提倡返璞归真,课堂教学使用教材这是实事求是,这才是最真实的课,省时高效,何乐而不为。作为教师,要深刻地懂得:既要尊重教材,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是教材忠实的执行者,而是合理的开发者,要做到知“材”善用。
4、只关注预设,不注重生成 。
大多的课堂教师在课前已经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得清清楚楚,有的甚至把教案背下来,上课以后按照预设展开教学,只关注她的教学环节进展情况,对于学生的回答出现的错误顾及不暇,学生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不予理睬。这是典型的完成任务式教学,走过场。这样的课,让人听完总觉得有些缺憾——课堂生成不够。
真实的课堂不是靠预设可以完成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共同构成了教学。学生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或个性见解,及时抓住契机,把它们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❷ 如何把握只有八分钟的小学数学说课,要说学情吗
说课的基本步骤 说教材
说学请 说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可以去网络文库找个模板背一下 然后套改一下
❸ 小学数学课堂什么样的教学情境才是适宜的
摘要: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创设情境已成为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的确,有效的学习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如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一味的创设情境,而这些情境是既脱离教学内容又游离于学习目标之外的,这样的情境创设根本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从而创设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情境,有效途径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生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有效的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而如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一个有利于教学发展需要的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创设情境作为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如果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把它读懂的话,也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
一、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认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
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快感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与理解,甚至望而却步。赞可夫曾说:“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时,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下的情境教学,既充分重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对数学情境及其创设的认识
教学总是在某种情境中进行的。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达到某种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从学生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某种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地发展,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面对活的学习主体,决不能以传统的知识代替主体的活动,那么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渴望,充分感受数学,主动探究数学,运用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对学生思维的活动、知识的理解、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情境教学的特征
情境教学是以学生的需要出发,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创设某种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进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其实质就是师生交流、教学互动。这种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挖掘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因此,情境教学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体现了如下四个特征。
1.教学对象的主体性。现代教育是一种生本教育体系的教育(即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教学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不再象传统教学那样单纯地强调对系统理论的阐述,仅仅把学生视为知识的“接受器”,在具体的情境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和激励下,积极参与学习,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展示自己的个性(如胆量、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进而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育目标的全面性。传统教学往往片面地强调智育的“第一”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要求必须促成人个性和谐而全面的发展,强调“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自己”(马克思语)。情境教学中创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变教材上的“此情此境”为课堂中的“我情我境”,使学生置身其间,通过亲身感受情境,充分展示个性,不仅能获取知识,训练技能,还能培养情感,做到学习与做人相统一,进而使学生的心智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学形式的交流性。前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教育的关键问题就在与建立起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只能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产生。”素质教育要求教学是多向性的,是教与学的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教学组织形式看,情境教学首先是由教师创设某种符合教学需要的具体情境,然后师生融入情境中进行交流、讨论,这其中既有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也有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既可使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慎密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可使教师从学生那里接收到富有灵性的看法,进而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和成功,使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更具活力,生机无限。
4.教学过程的探究性。素质教育倡导培养新型创造性的学生。情境教学特别强调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突出的是“问题——探究——结论——问题——探究——结论——问题……”式的开放教学过程。在情境教学中,教学情境均来自学生身边的实例(如生活实例或教材实例),容易激发其主动探索实际问题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挖掘自身的学习潜力,积极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开展创新活动。
❹ 小学数学的学情分析怎么写
学情分析与小学数学教学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如何密切地配合好,与老师对学生情况是否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一、关注兴趣需求,激发情感动力
我们大家都很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有的专家讲过,小学数学教学这点事,不外乎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兴趣,一个是习惯,这两点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一个老师为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创造一个很有趣味的情境。
二、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
下面我们向老师们汇报第二个题目——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关注知识需求,满足求知愿望。在这里我想多少做一点解释,就是什么叫学生的知识需求,一般来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不会自己主动举起手来,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想学习什么,您教我们得了,那个同学,老师我想学习那个知识,您教给我们得了,一般来说是不会的,对吧,小学生还是习惯于老师这节课学习什么知识,我们大家就学习什么,是吧,这是很正常的。那么我在这时候谈的知识需求,就是我们在进行知识教学当中,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可能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老师要有一定的预见,并且把这种预见纳入到我们的备课过程当中去,然后在课堂教育当中给予体现,我觉得也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他的知识需求的一种满足。
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
第三,关注思维需求,促进思维发展。我在上课时候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课属于思维反响过低的话,那么这节课您最好先别上,您好好再备备课。
四、关注认知误区,避免造成隐患
五、关注解决问题的需求,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说“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