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生课堂展示汇报

小学生课堂展示汇报

发布时间:2021-02-07 18:13:54

小学生课堂总结 500字

我语文基础不太好,我不喜欢上语文课,但我很会写作文,老师也这么说。所以我最不版喜欢上语文课,语权文是一门很重积累的学科,知识点、考点都非常细碎。老师说:一场考试的成绩说明不了你语文的能力,只能说出题者要求你掌握的部分东西你没记下来罢了。很多平时语文很好的人高考语文失常,也有很多人超常,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我今天总结出一个道理;要学好语文,就不要在乎每次考试的分数,而是认真的积累。每一个注音、每一个错别字、每一个成语、每一句优美的话……用心记录一点一滴。这就是语文!这就是最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可以自己再改改哦⊙0⊙,希望对你有用`(*∩_∩*)′)

⑵ 课堂展示都有哪些形式

所谓课堂展示,就是学生在充分自学、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在课堂上把自己的学习成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给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一种过程,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形态来看,展示分为静态展示和动态展示两种。静态展示是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将需要展示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而动态展示则是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的展示,展示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应对能力,反映的是学生课前准备的充分程度和思维的敏捷性。
从范围来看,展示可以分为组内展示和班内展示两种。组内展示是由小组长组织的,在组内进行的展示,展示对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并由小组长将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经由学习组长汇报给教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班内展示一要有展示,二要有点评。展示时小组选派代表在班内展示带有共性的问题、易错的问题。
从细节来看,展示的形式更多,如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肢体语言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
口头展示
口头语言易于展示,形式灵活,适用于比较简单、直观的内容,如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其不足是不及书面语言精确、严谨、完整,展示缺乏持久性,无法让多人同时展示和点评,对学生的注意力要求较高。

书面展示
书面语言是为了适应书面交际的需要,它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这种语言结构完整规范,讲究条理性。其不足是对时间的要求高,可用于定理的证明、探究的过程、题例的解答等。

肢体语言展示
肢体语言是展示的学生用手势、用表情、用姿态帮助其说明,增强展示的效果,可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在展示中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实物模型展示
学习与空间图形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模型,学生通过展示、比较,更加易于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从思维角度来看,展示分4个层次,在课堂中交叉使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4个层次分别是:思维的可视化过程、思维的可听化过程、思维的交织过程、思维的提升过程。
思维的可视化过程是学生的板书展示过程。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会产生没有标准答案的认知冲突。在认知冲突中,每个学生由于其原有认知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各自产生的冲突点也不相同。教师的“一查”,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明确学生出现的典型性错误。这些典型性错误,就是高效课堂学习的价值点所在。归纳出典型性认知冲突后,教师将其交给学科班长,有意识地分配展示任务。学生会将问题暴露在板书上,这就是认知冲突的可视化过程。
认知冲突的可听化过程,就是给学生“辩解”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思维权利。板书的内容是僵化的思维,学生的“辩解”则是灵动的思维。学生在充满自信或忐忑的“辩解”中,会重新检视自己的自主学习过程。通过第二次思考,他们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自愈”。而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矫正自己的思考,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求真。
认知冲突的交织过程也是思维的交织过程。认知冲突反映在导学案上就是学生犯错误的根源。由于高效课堂的展示阶段之前,学生都不知道正确答案,每个学生都可能在自以为正确的情况下,犯许多错误。因此,每个学生都会自然而然地维护自己的观点,当把持有两个或多个观点的学生放在一起时,冲突必然会产生,这就是高效课堂的高潮阶段——对抗质疑。这时的课堂,会产生激烈的碰撞,学生不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维护自己或团队的观点中,还会在辩论与对抗中,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学会尊重对方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正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收获了对他人的尊重、对真理的追求。
思维提升是高效课堂展示的高级阶段。但一定要注意,教师只是帮扶者,只要有一个学生能承担“提升”的任务,教师就不要与学生“争锋”。如果学生确实无法突破,教师才应该做出适当的点拨。
结合具体的课堂情况,也可以对展示形式进行创新,下面再简单介绍几种新颖有趣的展示形式。
深层次的多元展示---擂台战。教师将展示环节设计成“擂台战”,确定“擂主”与“挑战者”,一个小组摆擂,其他小组进行挑战。其基本流程是:确定一个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为挑战者;擂主向大家介绍观点,挑战方提出质疑,擂主进行解释、答辩;双方在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不断理清思路、完善观点。
省时间的高效展示---访客游戏。教师将小组成员划分为“接待者”与“访问者”两种角色。接待者负责向来访客人介绍本组的成果,并接受他们的提问;访问者负责外出到其他小组学习交流,每个访问者负责访问一个小组,然后回到本组分享访问收获。一般情况下,每个小组有一至两名接待者,其余学生都为访问者。
更灵活的书面展示---漂流本。各个小组将本组的学习心得整理后,记录到漂流本上,然后将漂流本交给其他小组传阅。传阅时,各组都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写在漂流本上,当漂流本“物归原主”时,拥有它的小组,就可以根据其他小组的观点和意见,继续完善本组的学习心得。
总之, 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一定会呈现出精彩的课堂展示。

⑶ 小学生读书汇报课应如何上

应该先给学生一个大概的方向,否则,学生漫无目的的读书,给你上课带来不小的麻烦。然后要事先选择几个典型进行重点培养,这样,上课过程能更好地把握在你的手中。读书汇报最好能有学生的感想,做到学以致用才是读书的目的呀。
刚开始的,别追求出彩,一步步踩塌实了才好,希望你成为一个好老师。

⑷ 如何培养学生汇报展示能力

一、激发学生展示的欲望,让学生敢于展示。
1、树立“参与无错”思想
开始,学生在课堂中的展示往往有很大的疑惑: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羞羞涩涩、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上开始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首先给学生们这样一个信念: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其他同学也会给你掌声,为你喝彩!老师照样给予鼓励,为你个人加分!为你所在小组加分。对于能做到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等展示精采的同学以及能及时给予展示同学进行纠正、补充、质疑、评价的同学给予双倍或更多的加分。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学生们渐渐地打消了思想顾虑,放开思维羁绊,逐步敢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了。
2、激励性语言评价鼓励
在课堂上,针对不同情况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为学生创设多种展示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如提出一个问题后,可讲一些激励性的话:“这个问题比上个问题更有难度,哪个勇敢的人敢于挑战?”这样就可以利用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回答结束时,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客观的、中肯的评价。比如“你的想法很新颖”、“你的表达很清晰”、“你的见解与众不同”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感到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进而形成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促使其积极上进,乐于展示。
3、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在每个学习小组中先重点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起榜样,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教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成为课堂展示的榜样,也能激励同组的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展示。
二、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时间,为展示做好准备
学生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有所展示。否则,学生想展示,也展示不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需要预习,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首先要交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其次预习的任务在课前布置好,再者课堂上同学互相检查,小组长记录,老师评议。
在每次展示前,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小组交流合作时间,只有在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学合作好了,才能有一定的“成果”展示。组内的其他同学才能给予恰当的补充纠正。
三、交给学生方法、技巧,让学生会展示
1、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
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入手。包括学生展示的语音、语调、语速,学生的手势,姿态各个方面进行培训,比如,展示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面向大家。首先我来示范,告诉学生如果我是要展示的同学“我会这样说……,这样做……”。然后让学生反复演练,直至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每次学生展示中我会及时提醒,比如给他们眼神示意他们语速适中,可以轻轻拉一下他们示意面向同学,或者学生展示完,其它学生提建议,注意声音洪亮等,这样学生能更容易的接受,而且学生们也可以自己提醒自己。
2、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生的效果决定展示的效果,所以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小组能力。把前后四人并为一个四人合作小组,男女搭配,优差搭配,动静搭配,在四人小组中,选择一位能力强的学生当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工作。主要是: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安排发言同学的顺序,最后对本组发言进行总结。首先训练组长该如何下达任务如:现在我们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是……下面谁先回答,还有谁补充,最后我来总结。但不少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参与不积极,或不知道怎样和小组内同学合作学习。我每次重点深入一个小组进行指导,然后请这一小组展示他们的研讨合作过程 ,慢慢地学生就懂得了如何和组内同学进行真正的合作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有实效性,才能很好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3、从展示的内容、形式上进行指导。
如“解决问题”我会指导学生在汇报时先说清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再汇报自已的解题思路,如何列式计算等。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可以提出质疑补充,也可以针对他们的书写、讲解进行评价。如计算题,重点指导学生说清计算方法或算理。
在展示时可根据汇报内容决定展示的形式。不只可以动口说,动笔写,还可以动手操作,可以画图,可以演示。可以在坐位上展示,也可以到台前展示,可以选一两个代表,也可以小组成员一起汇报展示。
四、制定考核制度,让学生乐于展示
要真正调动学生的展示愿望,完善的考核制度是必不可少。在课堂上,我要求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每一节课都要做好统计工作,每天都要进行评比。因为有的小组成员讨论时,不够积极,自由散漫,所以制定一种评价方式,用符号代替,促进成员积极合作。每周一小结。小组评选本组优秀学员,由老师和同学评选优秀合作小组。每一位同学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展示的表现,都要打分,并将分计入每小组的总分里。达到一定分数的同学和小组,教师颁发奖状和奖品。每个学生都特别珍惜这份荣誉,也更加乐于参与展示了。
对学生展示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依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型,给予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能说会写、能演会跳,在课堂上神采飞扬。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展示能力就会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就会增加。

⑸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展示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效果显著。但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小组汇报展示前的准备工作和汇报展示语言书面化也不容忽视,它会大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粗浅看法。
一、准备工作要充分
1、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俗话说:“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小组长不仅是小组的榜样,还是展示活动中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所以,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教会他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第二,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三,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四,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报以掌声,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五,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向老师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
2、培养参与骨干,由部分带动整体。
在科学建组的基础上,首先培养一批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分子,为其他同学树立一个榜样,起到带动作用。老师有意通过个别辅导,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逐渐形成个个想参与,人人想尝试局面。
3、多元的评价体系
小组展示汇报是合作学习的结果,如果光是在口头上表扬,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打击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因此,在每一次汇报后,都必须进行评价和总结,一方面对展示汇报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对展示的方式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可以是量化的评价,也可以是小组整体性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合作学习活动决定评价的方式。
二、汇报语言书面化
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虽然以学生汇报展示为主,但是我们要培养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用书面化的语言串讲,注意语言的精炼、简洁,声音要洪亮,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在课堂中常用的组织语言大概有以下一些:
1、我们也许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组再补充吧。(我们这组的展示完毕,其他
组的同学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地方吗? )
2、我们想和你们展开辩论。不知可不可以?
3、这是我们小组共同研究的结果。谢谢大家的倾听,请指教。
4、关于这个问题,我查到了一些资料,大家可以研究一下。
5、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吧。6、我们组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
此类的语言还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严格要求学生用书面化的语言组织汇报,无论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甚至于对学生的将来都会受益无穷。
总之,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作充分预设,大部分任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就能够解决,而展示的内容必须是全班共性的问题,我们的课堂不应为了展示而展示。

⑹ 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

一、要设计合适的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内容,设计难易程度适合讨论的问题,以保证讨论时,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效用。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学生独立学习或者教师进行全班教学就可以解决,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而一些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在新知探求过程中,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的疑难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小组讨论。要注意的一种倾向,就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也就是说不应该为了迎合时尚、追求形式去组织讨论,每一次的讨论都应该是有必要的才进行。一节课中小组讨论次数不宜太多,以免随意性与形式化。二、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实际教学活动中,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把握: 1. 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 在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意见不统一的地方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维。 教师把有争论价值的问题适时下放到小组,让小组讨论、争辩,在交流中明晰正误,最后通过自己探究,获得正确的答案。这样的讨论,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的同时,还进行了思维的训练,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答案多元的时候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学生由于年龄等方面的原因,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通过小组讨论,能够相互启发,交流,才能展示各种思考与结论。 3.在教学重难点的时候 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组织小组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当学生自己探索无法完成时,就必然寻求同伴的帮助,此时的合作最有效。 4.在独立思考后的时候 小组讨论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小组讨论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现象。所以,在合作学习前,特别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便独立思考。三、要合理构建讨论小组 (1)合理安排 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讨论小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然后进行分组。(2)明确分工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要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一般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等。(3)学会倾听 首先,全部都在小组讨论时,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一个组只能有一个人发言,组与组之间不要相互影响。有些实验表明,课堂中最好的状态是教师难以从各组的讨论中听出某个人的声音。 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每个人都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五、要做好教师角色定位(1) 重视培养 学生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培养。要实现高质量的小组讨论,还需要老师长期的训练,老师不但要提供学习讨论的空间,更要教给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合作。提出讨论的要求后,还要重视培养的过程,进行必要的训练,以便形成能力。 (2)恰当指导 教师应该让学生有序地进行讨论,防止小组讨论走过场。要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巧妙点拨会让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要指导学生如何回报讨论结果,并学会对其他组的汇报成果给予尊重和肯定。大家互相借鉴,互相启迪,达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标。 (3)随时调控 在开展小组讨论时,教师切不可认为没有自己的事而袖手旁观,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小组的讨论中去,除了指导学生怎样进行讨论,还要监控学生的讨论是否是有效的。 小组在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及时纠正偏颇。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方式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六、要实现多元化的评价课堂中实施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自参与自主探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激励学生真正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因此,不是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讨论才能完成,在教学中,个人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⑺ 怎样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展示

课外阅读实施方案成果展示与交流
一、课外阅读实施方案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开始了以《小学生课外阅读》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进行了分组,讨论确定了研究课题,制定了研究方案,通过采访、问卷等方式展开调查,最后对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我们每一个同学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投入。在今天这个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的课堂上,相信各个组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也能从别的组里汲取更多的收获。
(二)、进入展示、答辩、互动
1、第一组展示《课外阅读意义的探究》研究成果
(1)师:课外阅读对我们有那些意义呢?请第一组的同学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探究组上场展示。(心得体会等。)
(3)师:对于他们这个课题,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可以是对研究内容的质疑及补充,可以是对课题开展时研究方式的质疑,也可以提出课题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学生质疑问答,教师再给予评价。
2、第二组展示《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成果
(1)师:爱因斯坦说:“成功=明确的目标+不懈的努力+科学的方法。”那么,小学生课外阅读有那些方法呢?请看第二组的展示。
(2)《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究》组展示(相关资料等。)
(3)展示后由队员向场下同学提问:看了我们的展示,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可以是惊叹,也可以质疑,或者是建议等)
(4)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3、第三组展示《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深度开展》研究成果
(1)师:同学们,大家了解了阅读的意义,客观地认识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现状可谓是不容乐观。对阅读的方法也进行了探究,那么,我们的阅读往往是浅尝辄止,怎样深度地开展呢?请第三组同学上场展示。
(2)《小学生课外阅读如何深度开展》展示
(3)老师提问:研究过程中你们还做了什么?
(4)提问下面学生:看了他们的展示,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对他们有什么要说的?
(5)老师评价小结
(三)、总结谈话,课外延伸
总结学生活动表现。(同学们,老师真的很佩服你们,佩服你们得到了那么多的活动成果,佩服那么在这堂课上展示出来的智慧,佩服同学们研究的热情。
二、课外阅读实施方案成果交流
大凡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爱阅读课外书籍。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是学生全方位获取语言信息、立
体化发展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在视听技术不断普及、人们阅读能力不断下降的今天,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而如何才能引领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新天地,将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落到实处,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在的学生宁愿每天花两小时看电视,花两小时发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因此,我们要想促进学生阅读的实效,首先应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奇妙的世界,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让学生自然走近课外阅读。
(二)、推荐读物,明确学生阅读方向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虽已有了较强的求知欲,但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他们的阅读常常带着盲目性,易受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很多学生沉迷于卡通书、鬼怪故事等,读这类作品会让学生在一种只是寻求刺激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失去一颗静静读书的心,慢慢失去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做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导者,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向学生推荐适合的读物,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水平有选择地阅读,明确阅读的目的,把准阅读的方向。在各类图书泛滥的今天,这点尤为重要。除了学校规定的必读科目以外,应在班级建立小小图书角,让学生共享
自己的书籍。同时,根据学生的喜好及他们的年龄特点,到学校图书室里精挑细选,借了不少适合他们阅读的中外书目。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有意识地通过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绍、某个方面知识或问题的悬念、或一段精彩的描述等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追求,引导他们去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的有机结合,对课外阅读而言,有了指向;对课堂教学而言,有了良好的智力“背景”,这样互补互动,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三)、加强指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需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主要包括精读和泛读。精读方法的指导主要来自课内,从而使课外得益于课内。课外阅读的方法主要以泛读为主,泛读就是粗略地读、浏览性地读。毕竟,学生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没法要求学生每本课外读物都细致地去读完,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进行浏览,运用走马观花、一目十行的方式去阅读。对书中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我们应允许学生采用跳读法,把重要的地方、感兴趣的地方读一读,其他地方跳过去。而精读方法的指导,则需要我们通过阅读指导课来进行方法。学生在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时也能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质量得以提高,收获自然也会很丰。
(四)、搭建平台,尽情品尝阅读乐趣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阅读完了一些书籍后,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就会产生表达的需要和冲动,我们还应该搭建一
个展示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把读到、听到、看到的故事讲给同伴们听,把他们的阅读成果汇报给同伴们看,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实现了“内在”语言积累的“外化”。成果的汇报形式无疑是多样的,从课前的“谈天说地”到“读书园地”墙报到各式各样的比赛活动,什么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欣赏表演、交流辩论会、自办小报展等等,既可以让学生品尝到读书的收获和喜悦,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更多的学生看到了别人的阅读经历和成果,也能从别人的展示中为自己指引阅读的方向,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这样一来,学生从兴趣阅读自然向意志阅读转化,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如果我们想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能学到真正的学问,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首先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到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让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这样,他才能爱上书籍,自觉地去经典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⑻ 如何让小学学生在课堂上展现最好的自我

现在,教师们忙着学习聆听新教育报告、观摩学习,探索、实验,寻找着新教育的理想课堂。回来后给学生照搬专家的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展示、大胆质疑、畅所欲言的讨论。然而教师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功底薄对于书本知识根本不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更不要说大胆展示、大胆质疑、积极讨论了。
就拿小学五六年级语文课来说,对于一篇课文,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借助于工具书,了解作者简介,自学生字、边读课文边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同时也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手不离工具书并且把要讨论的问题抄在预习笔记上。至于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则是按照老师的引导去总结回答。学生在展示时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大胆展示,就必须把预习的东西背诵下来。这样对于听课的老师来说确实达到了课改要求。殊不知这已无形中给学生加压,增加了负担。如果学生不刻意的去记预习的知识,在展示时却眼不离预习笔记,按照笔记的记载照本宣科。一旦离开笔记本,就不知所言了。这样又达不到课改要求。至于学生大胆质疑,对小学生来说课堂上能提出有用的问题是凤毛鳞角少之又少的。比如:我校四一的语文老师上《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老师让学生大胆质疑提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科学家是怎样逮住蝙蝠的?”“蝙蝠是怎样吃食的?”“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蝙蝠?”等问题。提问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质疑了而且动脑子也想了,可结果却不尽人意,第一二个问题不是课文重点达不到教学要求,第三个问题却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嘲笑:“笨死了,蝙蝠用嘴吃呗。”极大的伤了提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下一节可他还会再提吗?像这样的课堂每天都在我校的语文课堂上演着。也许这就是中学课改比小学课改好一点的原因。

⑼ 小学生课外阅读汇报展示的形式有哪些

1 首先通读短文,弄清全文的意思 2.找明关键问题 3.找到问题所在句段 4.找出关键词语 5.分析词语 6.什么描写 7.修辞手法 8.生动形象 9.说明什么 10.表达什么感情。
具体参参照下列内容:
阅读技巧
一. 阅读理解的答题宗旨:
1.尽量用原文。
2.将题目带到原文中,寻找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思考,不可脱离原文凭空想象。
3.做完以后再读读自己的答案,多从“为什么、什么和怎么”的角度来加以思考。
二. 写人记事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什么人这么样干什么事(,结果怎样)。
2.写了谁的什么方面(事)。
三. 写景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景+特点;
2、景物+某方面的内容。
三、说明文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2、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某方面内容。
四. 概括段意的基本思路:
1.找中心句和概括性语句。
2.挑词组合而成。
3.将相同的内容,用概括性的词语来表示。
五. 概括主要内容:
1.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时候,……人,在……地方,做了……事
2.小说:人物、事件、环境。……人,做了……事,怎样做的。
六. 中心思想:
通过记叙……,抒发了……感情\\赞美了……精神\\揭示了……道理。
七. 分析人物精神的基本思路
1.议论抒情句。
2.根据具体事例思考挖掘精神品质。
八. 回答人物心情:原因+心情。
九. 提炼寓意:从不同人物和成败双方分别思考原因,可出看法。
十. 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一)作用 1.文章的线索 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③以活动为线索。④以实物为线索。
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
(二)含义:结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词语含义
十一. 解释词语的语境义:1.描绘情景。
2.词语替换。
3.写出比喻义。
十二. 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
1.判断词性。
2.从什么方面修饰了什么。
3.生动形象(准确)的写出了什么的什么特点。
4.表现了什么
十三. 记叙文中词语的表达作用:
1.解释词语——这次词语的意思是……
2.这一词语所描述出来的情形——生动形象(准确)的写出了…….(场景、心情、环境……)
3.这一情形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动物)的情感、精神品质——表现(表达)了……(情感)
十四.说明文中词语能不能去掉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3.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 (表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4.如果去掉就会(结合句子分析不准确的原因);与实际情况不符。
十五.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思考角度: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3.增加了语言的准确性(表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十六、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方法: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3.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二)分析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十七、句子的表达作用:
1.是什么修辞手法。
2.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把什么赋予了人的动作、心理。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场面。
4.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情感。
十八、排比的表达作用:
将这些……排列在一起,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场面,表现谁的什么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十九、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
1.从内容上看:①分析原因
②靠中心
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
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
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
2.从结构上看:①过渡
②呼应
③铺垫
二十、环境描写的作用:
1.表现了什么精神、性格、特点。
2.烘托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3.渲染了什么气氛。
4、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二十一、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1.打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生动想象的说明了原因或目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2.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
3.作比较:把什么同什么进行比较,鲜明突出的说明了……

阅读全文

与小学生课堂展示汇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