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学生课堂纪律整治方法
.分成多组,进行评分。期末总结奖励。
2.每次记下黑名单,上报老师。
3.与总是捣乱的同回学单独谈话、教育答,毕竟没有那几个不好的,全班也不会给带动起来嘛!
可以同时实施。因为我现在初一,我小学的时候也是班里很乱,现在也是,相信我的理解应该与你们的生活更贴近一些吧!
❷ 小学生课堂纪律小妙招
一是教师促成的纪律。教师的指导、惩罚、奖励、组织、安排日程以及同情、理解、协助、支持、征求采纳学生的意见等等都可以促成一定的课堂纪律,这对儿童、青少年纪律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
二是集体促成的纪律。儿童进入小学,开始了真正的集体生活。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便开始参照群体准则、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的言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多地把同辈人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点,以“别人也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
三是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些学习任务会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而对其他诱惑性的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每个人对学习目的、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条件的。学生对任务的理解越深刻,越能把眼前的行动与任务联系起来,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任务的需要。
四是自我促成的纪律。随着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自治能力的增进,儿童逐步将社会要求、班级和教师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会独立思考,自觉地遵守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
既然纪律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不只是关注教师自身的管理、督促,而应该多方面促成纪律的形成,培养优良的班集体,加深学生对学习任务、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以任务促成纪律,还要使守纪要求与学生要求相一致,促使正确的班级社会规范内化为儿童自身的需求,提高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❸ 小学低年级课堂纪律如何控制
1.竞赛奖励法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理,他们喜欢争强好胜,无论什么内容的活动,只要以竞赛加奖励的形式出现,便会激起他们极大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这一年龄特征,运用竞赛奖励的形式来组织好教学。比如可以奖他们小红花,课堂上表现好的,回答问题积极的实行个人奖励,同时小组之间也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表现的好,或者坐得端正等等,就马上在黑板上给他们小组画一个五角星,到放晚学的时候,看看哪个小组的五角星多,就奖给他们组一颗红五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又维持好了课堂应有的纪律与秩序,还培养 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 “连哄带骗”法
曾经听到一位专家这样讲过一句话:教书,无非就是千方百计地、连哄带骗地让学生读书!这样的话,多少有点土,却道出了教书的真谛。我觉得这个 “骗”字带着些许的贬义,将它改为“哄着学生读书”似乎更为恰当。 如“看谁坐得最端正,看谁的眼睛最闪亮。”学生马上就很自觉地坐端正,眼睛看着黑板,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课堂纪律也好了许多。
3.表扬引导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纪律观念较差,顽皮好动,但他们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时时都想争得老师的表扬和肯定,成为全班同学的榜样,因此教师就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运用表扬引导法,在满足个人表现欲的同时,刺激其他同学的表现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4. “无声胜有声”法
我们也许都碰到过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老师在讲台上讲得起劲,学生在下面更起劲。这时应该怎么办呢?以前我总是试着 用更大的声音来压制他们的声音,然即使 吼破了嗓子,学生也未必会安静下来,真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干脆停下来,一句话都不说,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结果学生立刻就安静下来了,而且很自觉地坐得很端正,达到了组织课堂纪律 “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❹ 如何控制小学生的课堂纪律
小孩子嘛。。不要刻意的去说他们。。。其实 大家都是从小学生过来的。作为版老师的,,权这个时候可以 会影响他们一辈子的。
我们那会。就我们班 纪律是全年级最散的。1班的老师特稳重。。2班老师一看就特严。3班老师一看就特温。。我们是4班。老师跟我们一样,是个小孩的感觉。5班老师就特闷
结果。。1班的成绩是最好的。。2班的学生除了学习外,时时刻刻都特严肃,都不会笑的感觉。3班也是,不温不火的。。一个年级,就我们班,课堂最活跃。思维也是全年级最活跃的,创意什么的,都是我们班最棒。。5班就除了不急不躁,没优点了。。
所以,你要是一个老师,你就应该培养的是他们的思维。小学老师很重要,你怎么带的班,就能影响他们一路。他们这个时候,是把老师看的很重要的。所以,千万不要打骂学生,这样一辈子都有阴影的。。。其实,他们上课就算散乱的话,你只要耐心的让他们知道因果,他们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你上课的内容,足够让他们耐心的听进去。没几个人会窃窃私语的
❺ 如何调控一年级孩子的课堂纪律
首先要让你的课堂充满阳光、充满爱;
精心备课,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成为他们熟悉的东西;
坚持用儿童的语言组织教学;
注意知识教学与知识游戏的结合与穿插进行;
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成绩(知识上、纪律上),表扬切忌成人化;
对于儿童来说,最高级的处罚是:爱的撒销,而不是批语、罚站之类的。
一年级的英语课堂纪律分组系统控制法
[摘要]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笔者在对小学一年级英语课堂管理的实践中深刻感受到,该阶段儿童在群体意识和环境意识方面发展迅速,因此,把学生作为整体来思考,并进行系统管理是笔者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摸索出的英语课堂纪律分组系统控制法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小学一年级 英语课堂 课堂纪律 分组系统控制法
小学一年级的新生面临着两大认知变化,一是学习认知的变化,即以幼儿园中以个人兴趣为主的学习认知方式向小学阶段以课堂知识吸收为主的学习认知方式的变化;二是心理认知的变化,即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知逐步扩大到以群体、组织和环境的更大范围的认知。在一年级新生这两大认知变化的困难过渡中,要对他们完成英语教学任务无疑是难上加难。首先,对于大多数一年级新生而言,英语是一门素为谋“声”的新语言;其次,依据语言学习的特点规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普遍采用活动和游戏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认为要成功实现小一新生的英语入门学习,首要应解决的是如何让他们保持良好课堂纪律的问题。课堂纪律的管理是一项极具基础性、保障性的工作,笔者从实践出发,依据小一新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摸索出针对小一新生英语入门学习初期,课堂纪律管理的分组系统控制法。所谓“分组系统控制法”是以“组”为单位,联结教师及学生个体,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的以每次课堂考核和学期考核相结合的长、短期学生课堂纪律表现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一、 分组系统控制法的现实价值
(一)符合小一新生的心理特征
由“分组系统控制法”的概念可知,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分组”并不是目的,而仅是课堂纪律管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分组”何以达到维持良好课堂纪律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符合当前小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小一新生的年龄大多处于6—7岁,人们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儿童具有好奇、好动、争强好胜、爱表现、爱模仿等特点,但在以上众多特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察觉到某些儿童心理特征可为我所用,为课堂纪律管理所用,如学生的好强好胜心。该心理特征归根到底源于人与生俱来的竞争意识,这种竞争意识在人的不同身心发展阶段有着不同表现。婴儿及幼儿前期儿童的竞争意识表现为隐性或潜在性,6—7岁的学龄儿童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开始表现为显性。“分组”的突出特征即是赏罚分明,极具竞争性,尤其符合该年龄段儿童的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分组”法,正确引导学生竞争性心理的良好导向,能积极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淡化其他威胁课堂纪律的不良心理动因,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转化效应。
(二)有利于培养自律性和集体意识
小一新生由幼儿园走进小学,并不具备所有合理的学习态度与群体活动习惯,在遵守课堂纪律方面,往往是他律多于自律,关注自身甚于关注群体。“分组”法则是教师向学生明确课堂纪律规定的前提下,由学生的他律向学生的自律转化的有效约束机制。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是课堂纪律管理的理想状态,当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自身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学生能够更好的为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学生不再是在教师的暗示、批评、惩罚下的被动个体,而已成为主动遵守、保持良好纪律的维护者。分组系统控制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同时扩大自身的关注层次,由个人到小组,再到全班集体,有利于学生养成相互协作,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良好学习态度和集体责任感。
二、 分组系统控制法的组织结构
分组系统控制法的组织结构是实施分组系统控制法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它包括英语教师、小组干部和小组成员三个部分,其中英语教师和小组干部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英语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教师是“领导者”的思想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美国心理学家詹金斯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应具备的行为能力中,管理行为位居第3位,位于知识能力之前。普希金、坎托尔、罗杰斯则把教学视为包括领导在内的一系列过程。分组系统控制法则是英语教师从小学一年级起,从源头着手扮演课堂纪律领导角色的开始。所谓“领导”,它强调的是宏观性、方向性上的指挥和引导,而非微观具体的身体力行的执行者,故而英语教师在实施分组系统控制法时,首先应明确良好的学习行为规范和课堂制度标准,教会这些从未接受正规课堂教育的学习者进行初步的自我评判,在教师反复强化课堂规范标准的作用下,使小一新生在头脑中打下“课堂纪律”的深深烙印,并在以后长期的学习中,不断调整,纠正自己的课堂问题行为。其次,作为英语教师而言,要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分组系统控制法在课堂纪律控制中,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机会教学和情境教学的条件,英语教师应“见机行事”,灵活反应。如在分组奖励的时候,可故意遗忘为胜者加分,由学生主动提醒老师加分,这时老师便可引导学生用一学过的“give”句型,要求学生说:“Teacher,give me a star!”来完成此时的评分活动。(类似的事例很多,此处不一一例举。)
(二)小组干部的角色
英语课以语言为核心,以功能和结构为主线,以任务型活动为手段安排每节英语课堂的教学,因此这给英语课堂纪律的维持造成了一大矛盾,即纯粹安静的英语课堂必定不是好的英语课堂,人声鼎沸的英语课堂未必一定是好的英语课堂。一个好的英语课堂应该是围绕英语教学目标和活动,学生踊跃进行英语语言交流与表达的课堂。要达到这样高标准的课堂效果,英语教师纵有“河东狮吼”之功,也难敌数十学生的课堂噪音,因此,分组系统控制法要求我们建立一支能干的小组干部队伍。通常每组可选出1名学生任组长,承担对各自组员的纪律记录和纪律监督工作,为英语教师进行课堂纪律评定提供组员日常表现的素材。分组系统控制法对组员的评定方法较为简单,小组干部可在英语课后,以较快的速度完成组员的课堂纪律记录,不会影响小组干部在英语课堂中的知识学习。英语课堂不是英语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分组系统控制法可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教学和管理中去,让更多的孩子学到了课堂知识以外的东西。
❻ 怎样控制小学的课堂纪律
一、处理违纪行为要及时、妥善、合理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 最近,我在尝试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使之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 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特别是课任教师所任班级较多,进行小组竞赛或是班级竞赛,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所谓“杀鸡吓猴”,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惩罚的方式有:一是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课堂上活动较多,都深受学生喜欢,一旦中止违纪学生参加活动,而眼看着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的快乐,他们将会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因而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等。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三、创设合理的课堂结构,提高自身修养。
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花大力气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安全感强,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艺术性和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既要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前提,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不能为了纪律好,而脱离教材的内容去讲一些笑话之类的东西。课堂常规也是一处课堂情境结构,因为必要的课堂常规可以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听讲的学习活动上。教师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采用快乐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❼ 如何调控小学音乐课堂的纪律
曾经听过低年级的一堂音乐课,上课老师的教案和教学理念都不错,形式也比较新颖活泼,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却碰到了困难。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个个神采飞扬,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并不很强,场面很快就变得有点混乱了,学生高兴得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机互相打闹嬉戏,教师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觉得一篇精巧的音乐教学设计,往往会因为当事教师缺乏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和调控,而在实践中变得毫无生机,有时甚至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因此我认为音乐课堂的纪律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音乐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提倡与学生平等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经常会遇到诸如学生们一到上音乐课就特别放松的情况,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常规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我也同样, 在我任教的这两个多月来,亲身感受到了这以下的几个问题:1、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挤进音乐教室,进教室后没有马上坐好,而是在那大声喧哗。2、音乐课上,老师正在弹奏钢琴,大部分学生在唱着歌曲,有些学生在音乐课上交头接耳、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更有甚者还开始打闹、嬉戏做一些扰乱课堂秩序和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3、音乐课上,人声鼎沸,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喊停!停!但学生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课堂。4、音乐课上,老师正极其认真地介绍乐理知识,某些学生脸上毫无表情,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板,等老师提问他时,一脸茫然。5、有些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自己不学,反而总爱看着身边其他同学的表现,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当老师讲的有滋有味的时候,经常被这些爱管闲事的同学所打断:老师,甲同学把书撕掉了,乙同学在和丙同学在讲话,丁同学随地吐痰,诸如这样的话总是不绝于耳。 我想每一位音乐老师遇到这些问题都会感到很头痛吧!我也一样,看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以及自己用在课堂中颇有成就的小小经验,那就让我来谈谈我认为比较好的几种调控音乐课堂纪律的方法,和大家来分享下吧! 一、明确课堂常规要求 老师们每天面对的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当我在课堂上使用了钢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后,效果不错。例如,音乐课上要求学生上课时随着教师的琴声一行行列队轻轻走入教室,在音乐声中向教师问好、坐下,下课后仍按小组队形踩着音乐节奏轻轻退出教室。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觉,又营造了音乐课的氛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除了自制力差外,在很大程度上他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他就不会喜欢,不会专心,于是就会去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就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音乐课上得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就融入课堂里来了。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是一个新老师,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前几次教学总是让学生跟我一句一句学唱,但是很快学生就不想唱了,也不感兴趣了。后来我进行了仔细的琢磨,在上二年级《小红帽》这一课时,制作了简单的课件,把小红帽歌曲中的童话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后格外认真,结合课件中关于小红帽的每一个画面,很快学生就学会了,而且歌词记得很快。同时我也进行了童话情景剧的创编,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体验,这次课进行得非常顺利,学生的兴致很高,根本无须教师去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 三、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把情寓于其中。在四年级《国歌》的教唱中,我创设了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氛围中先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那有力的节奏,那铿锵的起来、起来、起来歌声的呼唤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这样一来,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是水涨船高,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就相当顺利,那么解决纪律问题就显得非常轻而易举了。 四、多鼓励少斥责让学生有成就感 有些时候,我们做老师的总是不由自主的对学生期望很高,盼学生成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