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音乐歌唱教学中,运用哪些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及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儿童的听觉和发声器官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使儿童的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个性有所发展,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笔者摸索了几种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音乐教学方法之现场录放法
按一般心理,每个儿童都想了解自己唱得如何,都想听一听自己的声音,现场录放法是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演唱,老师把这一过程录下来,接着放给同学们听,然后大家一起指出他的演唱还存在哪些问题和应该注意的地方。好在什么地方错在什么地方,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找出解决的办法加以纠正。采用现场录放法多用于唱歌课之后的巩固练习。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这种手段能够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增强音乐趣味性,从而取得很好的效果。
音乐教学方法之课件激趣法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可以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音乐课件具有形象性、真实性、主动性、感染性等特点,形、声、色并茂,表现手法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使教与学变得容易。如在歌曲《愉快的春游多么好》的教学中,屏幕上出现蓝天白云、春暖花开的画面,随着画面的推进,同时响起了歌曲的优美旋律,“花儿开了,鸟儿叫了,多么好;山变青了,水变绿了,多么好;迎着春光,来到田野,多么美;唱起歌来,跳起舞来,多么好。”在音乐和画面的配合下,诗意自现,学生不仅学会了歌曲,同时也理解了歌曲所蕴含的意义。
音乐教学方法之启发提问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思想、进行师生交流的重要渠道,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使课堂结构紧凑、气氛活跃。音乐教学中的提问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如:“这首歌曲中是几拍子?以前听过吗?”;另一种是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唱,逐渐体会,寻找答案。譬如:在教唱歌曲以前教师范唱的时候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情绪来演唱?”在欣赏歌(乐)曲时思考“本曲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绪?”这类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投入到欣赏中,并针对老师提的问题去听,听赏后要能谈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评论,然后让学生根据大家评论的问题再完整地欣赏乐曲,教师则做补充归纳。
音乐教学方法之体态律动法
“体态律动法”是本世纪初由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1865--1950)首创的,其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以加强对音乐的注意和记忆,达到促进学习者自我表现的愿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达到音、舞不分家。当学生唱完或欣赏完一首歌曲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编配简单的律动,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表演展示学生对歌曲、乐曲情感、内涵的理解和表现。例如通过歌曲《娃哈哈》(维吾尔族)的音乐,表演新疆舞蹈的形象;通过歌曲《洗手绢》(汪玲曲)的音乐,表演洗手绢时的愉快劳动情景;乐曲《游戏》(李重光曲)表演儿童游戏时欢乐的情绪;乐曲《骑木马》(刘诗昆曲)表演骑木马时的动作等。
⑵ 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教学思想有哪些基本特点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立足于听(音乐),而且是以教师的即兴伴奏为主。
(2)要求学生把身体各器官作为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再现出来。
(3)教学方式主要是游戏,发现个别学生松懈、涣散时,立即变换,永远处于新鲜状态。
(4)教师的音乐造诣,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诱导等各方面的"即兴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5)学生不论音乐基础高低,年龄大小,小之三岁儿童,大之音乐学院的学生及专业演员,舞蹈家,都适合上这种课。
达尔克罗兹(1865—1950)瑞士音乐家、教育家。1892年他任日内瓦音乐学院的音乐理论教授,大约在1900年左右他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他认为;以往的音乐教育是非常音乐性的,也就是不符合音乐的本性。音乐本身离不开律动,而律动和人体本身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单纯地教音乐、学音乐而不结合身体的运动,至少是孤立的,不全面的。针对这一点,达尔克罗兹提出了"体态律动学"的教学法。他前后花了约几十年的时间从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在他的艰苦努力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成功。今天他的方法不仅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广泛地用于舞蹈、戏剧、绘画、运动等方面的训练,而且还推广于音乐治疗、残疾与弱智儿童以及康复医疗等领域中,在五大洲都有专门的学校,培养该教学法的教师。
⑶ 如何在初中课堂中使用体态律动教学法
课堂复讨论的准备工作,应该从两方制面着手,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主要是要恰当地选择讨论思考题,这是确保讨论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值得注意的是,讨论题不是太抽象(太抽象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讨论不起来)
⑷ 小学课堂如何调动课堂气氛,让课堂热烈起来怎么互动
上课复时候可以多讲些制笑话给他们听
可以给些有奖问答
让那些比较活跃的同学带动那些比较害羞的学生
开展讨论课,谁说的有理就给予一些奖励
猜谜,成语接龙,歇后语等都可以考考他们
还有那些脑筋急转弯之类的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学生回答后,要很真诚的赞赏他或鼓励他
给学生以平易近人的感觉
最后祝你成功!
⑸ 如何巧用体态律动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体态律动”这种音乐教学方法。
更好地锻炼儿童的运动觉、内心听觉、即兴创造的能力,以及锻炼相关的节奏运动和视唱练耳。
研究的意义在于向人们介绍“体态律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和运用。
对“体态律动”的研究将有助于儿童的节奏能力发展,通过节奏运动使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唤醒儿童的音乐本能,抓住了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全身心地集中注意,锻炼儿童的灵敏反应,发展儿童的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遵循了儿童的自然发展原则,适应了儿童的实际能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综述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体态律动”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
1986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辑的《音乐教育参考资料》中,介绍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同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英国德赖维尔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入门》。
1990年12月,国在日本学习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缪力女士,应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邀请,在首都师范大学为部分高师音乐教学法教师及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近百人开办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师资培训班》。
缪力还选择了日本石井亨江崎正刚的《快乐的体态律动——儿童体态律动课例选》介绍到中国。
从1986年至1996年,达尔克罗兹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各种音乐教学法、音乐教学论、音乐教育学著作及文章中多有介绍。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一书,是“外国音乐教育研究”专题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次研讨会都使在课题的研究性质、任务、方法的认识上有所提高,在课题研究的进展上有所前进。
此外,还有爱国人士、留学生等许多人对课题表示关心与支持,有的捐款,有的寄书寄资料,有的写文章,利用一切机会促成海内外交流。
⑹ 体态律动对音乐教学有哪些辅助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内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容,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及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使儿童的听觉和发声器官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使儿。
⑺ 体态律动教学的过程与原理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教学原理及其过程
当人们在接受音乐熏陶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体态的运动充分地体验音乐,这种状态就是体态的律动,继而人们将这种体验转化为内在的感知直至认可的状态。它不同于体育运动中的音乐陪伴,不同于在音乐下展开舞蹈动作。这一律动学重视的不是动作重现,抑或外在的形式状态。它注重重现音乐的重要要素,并将其融入身心,最终使身体节奏与音乐节奏契合,产生情感的交融。
在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先需要倾听音乐的律动,继而才会跟随音乐发生肢体动作,并陶醉在音乐中,如痴如醉。这种活动过程是基于听觉与肢体的刺激,从而促进大脑与肢体的协调与沟通。这一教学过程能够实现机体与乐感的碰撞,实现音乐、肢体、大脑、情感的内在融合。路易斯以及乔治对其教学过程与原理进行了细致分析,概括出了四个阶段,内容如下。
1.课题暗示与音响刺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为学生渗透音乐内容,或者借助表演将节奏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一定程度的刺激。这一举措旨在向学生暗示节奏内容,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以及大脑,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继而会积极投入学习之中,为知识的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2.相互作用以及初步反应
初步反应发生在学生接触音乐节奏之后,属于学生的主观意识。此时的反应较为单一,没有规则性和系统性,虽然动作较为粗略,但是它能够为进一步的动作发展做铺垫。期间,教师向学生强调动作发生的大致时间,肢体的摆放或是尺度以及平衡等问题。教师的语言提示主要出现在连续性较强的活动中。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均会出现提升。
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动作虽然单一,但是连续性有所提升。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学生自主的听觉判断与情感的融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时期会出现明显的提升,由于学生不断地转化自己的情感与思维,使其为自己的动作服务。与此同时,教师应积极尊重学生的需求,分析学生对内容的吸收程度,确保训练项目适合学生。
3.改进反应以及表现
在改进反应的阶段,学生要进一步提升肢体动作,借助肢体展示音乐要素,并且要求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要有所完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动作的改进,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因此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教师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关键。为了增强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对其不断地激励,更新学生的动作技能。学生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教师的激励以及技术支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动作内涵。
4.综合反应以及视谱
综合反应指的是学生的眼睛、听觉、肢体以及大脑的整体融合,体态律动学尊崇“经验先于抽象”,意思是动作体验是理论的前提。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的四个阶段是依次发展的,必须循序渐进。因此,读谱内容的教授需在改进反应之后。若是提前将其引入课堂,会导致学生过度重视乐谱的知识学习,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以及创新思维的塑造。
综合反应以及视谱旨在借助学生的视觉训练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强调音乐在动觉以及听觉方面的情感体验,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视觉符号借助肢体律动展现,细致的肢体变化需借助视觉的指向功能辅以完成。
二、借助律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节奏本能蕴藏在每个社会个体的身体里,或深或浅,而且是与生俱来的。但是,节奏本能的发挥需要经过外力的激发与培养。同样,在音乐合唱指挥领域,学生的音乐潜能也需要教师的诱发,最终使其服务于音乐事业。听觉训练需要积极依附于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律动感。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实施肢体运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在具体的合唱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需要教授学生用手指挥,还需使其融入音乐的神圣领域中,激情饱满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学生要将音乐的激情直观地展示在指挥的表情、节奏以及动作之中。响度、音色以及节奏都属于音乐的重要特性,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能量大小都属于运动的重要特征,要实现音乐与运动的融合,就必须教授学生创建其间联系,感受音乐的情绪所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潜能。
基于“经验先于抽象”,教学方法如下:第一步,训练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兴趣,展示自己的特点,将自己的能力储备在运动中全然释放,帮助学生发挥其功能;第二步,激励学生表达自我观点,收获相关见解,继而在外力的诱发下将见解实施推断。实践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实践更是学生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激发学生潜能的时候,必须谨记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若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对音乐律动的把握还不够积极,教师应该停止一切行动,尊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待学生的音乐激情迸发之时,继而进行潜能的挖掘,否则会事倍功半。教师可借助游戏活动,辅以自然节奏或学生肢体运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课堂情景,帮助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将学生的音乐积极性充分挖掘出来。
三、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在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实施
1.基本技能的训练
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基于人的本能节奏展开的训练,旨在确保个体在合唱指挥教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律动感与音乐节奏协调进行。在对学生合唱指挥基本技能进行训练时,要求学生立足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将亲身体验设置为基础目标。开展音乐律动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身体器官,跟随节拍。
2.身体与头脑的调控能力
在合唱指挥教学中,教师需要训练学生对动作的协调和控制。针对合唱中的各种动作,学生要协调头脑与身体,并能够在各种动作的转换中正常进行。协调能力方面的教学,首先需要培养学生放松的心态,为多变的动作变换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为学生理解和感受音乐奠定心理基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尊崇的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乐感,通过倾听音乐感受其魅力,继而使这种体验进入自己身体的方方面面,充分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实现全方位的观感体验,最终将感情的热血融入头脑之中,陶冶情操。由此可见,系统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能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的培训的理念,帮助学生实现本能意识与后天学习的融合,使学生能够在肢体的变化中展示自己的音乐情感。
如今,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在音乐领域以外的诸多领域都得到应用,如绘画领域、舞蹈领域等。实践证明,在实施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结合体态律动理念与课堂教学,使课堂内容更全面、更科学。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积极融合体态律动,才会更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高效、全面地发展。
⑻ 为什么小学歌唱教学中要有体态律动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体态律动”这种音乐教学方法。更好地锻炼儿童的运动觉、内心听觉、即兴创造的能力,以及锻炼相关的节奏运动和视唱练耳。 研究的意义在于向人们介绍“体态律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掌握和运用。对“体态律动”的研究将有助于儿童的节奏能力发展,通过节奏运动使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唤醒儿童的音乐本能,抓住了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全身心地集中注意,锻炼儿童的灵敏反应,发展儿童的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遵循了儿童的自然发展原则,适应了儿童的实际能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综述 研究现状:国内外对“体态律动”进行研究的学者众多,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1986年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委员会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辑的《音乐教育参考资料》中,介绍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同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英国德赖维尔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