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教学生记课堂笔记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的课堂笔记很完整,而且思路清晰,同时也发现不少学生不会做课堂笔记,或者说不知该记点什么.如果仔细比较就会发现,通常喜欢做笔记的学生,大多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能够把老师讲解的重难点记录在案.也许有人会质疑:“如果只是把重难点记下来,或把困惑写下来,岂不更好?没有必要把老师讲过的话都一一记下来嘛.”其实能把重难点记录下来,就已经很难得;倘若再把困惑写下来,就更加弥足珍贵了.虽然有专家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专家的说法无外乎是让我们学其精髓,领会精神,从而融会贯通.
其实不管是学生课堂记笔记,还是老师外出听课,最好能把重难点一一记录在案,这样日后复习也好,还是重新整理也罢,都有依据可查.然则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做听课笔记呢?花果山认为,要做好课堂笔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会倾听,这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课堂上认真的倾听,可以知道哪些知识已经理解或掌握,哪些发言对我们是种促进或反思,还有哪些困惑值得我们去思索.可以说,学会倾听,这是做好课堂笔记的基础.
其次要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听课如果只是做到了认真倾听,这还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许当时记住了,甚至感慨很深,但时间一长,遗忘就会慢慢地找上你.这样一来,许多精彩的瞬间,就会因为遗忘而淡忘,即便能够记住,也只仅限于少得可怜的几个镜头而已.因此课堂上,要把主要内容及时记录下来.
再次要关注师生互动,把精彩的瞬间用笔记录下来.也许有人会说:“精彩时刻,我们只注意倾听了,哪里还有时间做笔记呢?有些精彩的语言,即便想记,可速度又跟不上,怎么办?”对此,我们要明确,要养成边倾听边记录的习惯,即便当时记不完整,也要快速地记下关键词,或选择自己能够看明白的符号也行.
最后还要注意一点,对于师生的投入与表现,也要予以关注,当然这更多的是针对听课的老师而言.关注师生的课堂表现,可以感受教者的教学艺术与教学理念,同时又可以感受学生理解与参与的程度.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坐在学生前边听课,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
有此课堂记录,我们日后翻看或整理时,课堂上的精彩瞬间,就会“再现”眼前;课堂上的精彩语句,就会“还原”如初.
『贰』 小学生如何学会做笔记
1、记号笔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
记号笔记,就是在自己认为重要、疑难或其他需要标记的字、词、句、段的正文旁边按照自己的习惯画上各种记号。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除了记号外,还可以用红、蓝、黑等不同颜色来做记号。读书的记号很多,善于读书的人自己应订立一套专供自己使用的记号。书中或笔记中的符号,便于复习时查找,而且简明的符号比文字更容易在脑中留下印象。一些常用的词汇术语可用个别字或字母来代替,同时可使用省略号之类的标点符号,以提示自己这里是省略等,但应以看懂为原则。
2、记重、难点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一般说来,讲课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反映出来:板书、思路、事例、总结。
板书是老师在黑板上列出的讲课纲目,往往以提纲、图解、表解的形式反映老师所讲的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应当完整地记下来。
思路,指老师分析问题、推导结论的过程,体现老师的思想方法和对教材透彻的理解,记下老师的思路,有利于启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
事例,指老师作讲解重点内容时所举的典型事例,如语文语法教学中的典型例句。
总结,是对一个章节、一个课时所讲内容的归纳总结,往往是讲课的重点概括、是经过筛选、浓缩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果能够准确而有条理地记下来,可以减轻我们学习上不必要的负担,少走些弯路。
3、记提纲一般说来,老师的课堂板书就是课堂学习内容的纲目。这些纲目是任课老师在研透教材内容基础上,根据教学体会写出来的,它基本上能反映授课内容的知识结构和要点。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复习新课内容和知识体系,所以,同学们不妨将它记在笔记上。
4、记补充老师在讲课时,除了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外,常常还会作些适当的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融入了老师的心血,对于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启迪思路,开阔视野,都是十分有用的。所以,同学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对老师补充的内容除了记在心上外,还要突出地记在笔记本上。
5、记疑点疑点是指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有疑问的地方。有的疑点源于老师的疏忽,有的则可能来自自己的理想错误或遗漏。同学们也应该把这些记下来,课后再求教老师,或通过自己思考来解除这些疑惑。
6、记问题一是学习该内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记下来提醒自己;二是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便于课后弄懂它。
7、记方法老师在讲解例题时,常常会讲解解题的技巧、思路和方法。这些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学们应将这些方法记录在册,并根据所记录下的方法进行理解、复习,并且日积月累,举一反三,无疑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8、记心得听课时,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有时会突发奇想,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以前认为不相关的观念串在一起,忽然悟出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道理,或是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新的想法和心得,同学们也不妨将这些思想的火花记录下来,以便于课后复习、理解、整理甚至进行新的创造。
『叁』 小学生怎样做好课堂笔记
1、紧跟老师的思路
即使课前认真地进行了预习,也并不是说听课时思想就可以放松了。上课时孩子还是应当紧张起来:
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
没听懂先做个记号,课后再说,先跟上老师的讲解;
尽量将老师讲的知识当堂消化;
听课时大脑要如同参加考试一样机敏、紧张;
记好笔记。笔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二是听课时不懂的地方。
认真听讲,紧随老师讲课的思路;
没听懂先做个记号,课后再说,先跟上老师的讲解;
尽量将老师讲的知识当堂消化;
听课时大脑要如同参加考试一样机敏、紧张;
记好笔记。笔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二是听课时不懂的地方。
总之,老师的思路,是一节课的精华。抓住了老师的思路,也就等同于抓住了一节课的精华。
2、“前松后紧”法
“前松后紧”,是说听课时前几分钟可以松弛一点,后头再紧张起来。一节课45分钟,一天好几节课,要想每节课自始至终紧张、专注地听讲,基本不可能。因此,父母可以建议孩子听课时“前松后紧”。
老师上课时,往往一开始是回顾以前所讲内容并引入新的内容,这些一般比较简单,接下来是较深入的分析和讲解,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据心理学家研究,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续20~2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力就会下降。如果听课是“前紧后松”,前半节课尚能保持注意力,到了后半节课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松劲。而课堂教学的内容,后半节才是重头戏。
3、有重点地记下老师讲课的内容
对于不同的学科,记笔记有不同的记法。例如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定理,书上都有,而且内容完整、语句严谨,科学性与逻辑性都很强,所以不必记。着重记老师对概念的解释,理解上要注意的地方以及解题的技巧等。
这些内容一定要记:
① 老师列出的提纲。孩子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记下,所以只需记下老师列出的提纲。
② 老师强调的重点。
③ 课本上没有而是老师补充的内容。
④ 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
⑤ 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
⑥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
⑦ 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03
整理笔记“七步法”
第一步,忆
“趁热打铁”课后即抓紧时间,对照书本、笔记,及时回忆有关的信息。实在忆不起来,可以借同学的笔记参看。这是整理笔记的重要前提,为笔记提供“可整性”。
第二步,补
课堂上所做的笔记,因为是要跟着老师讲课的速度进行的,而讲课速度要较记录速度快,于是笔记就会出现缺漏、跳跃、省略甚至符号代文字等情况。在忆的基础上,及时作修补,使笔记有“完整性”。
第三步,改
仔细审阅笔记,对错字、错句及其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其中,特别要注意与解答课后练习,与教学(学习)目的有关的内容的修改,使笔记有“准确性”。
第四步,编
用统一的序号,对笔记内容进行提纲式的、逻辑性的排列,注明号码,梳理好整理笔记的先后顺序,使笔记有“条理性”。
第五步,分
以文字(最好用红笔)或符号、代号等划分笔记内容的类别。如,以语文为例,哪些是字词类,哪些是作家与作品类,哪些作品(课文)是分析类,哪些是问题质疑、探讨类,哪些是课后练习题解答,等等。为分类摘抄做好准备,使笔记有“系统性”。
第六步,舍
省略无关紧要的笔记内容,使笔记有“简明性”。
第七步,记
分类抄录经过整理的笔记。同类的知识,抄在同一笔记本,或一本笔记的同一部分里,也可以用卡片分类抄录。这样,日后复习、使用就方便了。按需所取,纲目清晰,快捷好用,使笔记有“资料性”。
『肆』 小学课堂笔记怎么记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小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有什么好处。因为在我的课堂上,每一个班的学生都要求记课堂笔记,而且每堂课在我走进教室之前笔记本就是打开着的,省得一到让学生动笔的时候课堂就有一段时间显得特别混乱,转身掏书包找练习本、铅笔、橡皮掉在地上,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时间。 课堂笔记就是学生对老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做书面记录,并把它作为今后复习和学习的重要资料,好处有很多,比如有助于知识的存储和记忆,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注意力,因为小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比较短。再有就是回到家里复习或等到期末复习的时候课堂笔记就派上用场了。记课堂笔记的方法很多,但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于每一个学生,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记笔记方法。一、在书本上作“旁注”。 有的时候老师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学期下来,翻开学生的教科书时像新的一样,一个字也没有。这样的学生积累的东西一定特别少。认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重点例如一些词语的解释、重点的段落,或用画线、或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或写一些简单的注解等标注出来。比方说重点的地方可以用直线画下来,比这个还重要的内容用波浪线现出来,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可以画一个问号,需要积累的词语可以用圆圈、方框圈起来。总之教科书不能空着,不能学过了还和新的一样!这不利于积累,复习时也没有依据。毕竟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一定会有精彩的部分,这些精彩有时是转瞬即逝的,可能课堂上你还记得很牢固,但你保证不了过一段时间不遗忘,如果你记笔记了,做标注了,复习时当你看到你的标注,课堂精彩处的镜头就会马上再现,可能一些知识点很快回到你的记忆当中。二、准备一个专门的课堂笔记本。 每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包括语文、数学、思品与社会、科学等等,这是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课堂笔记本不是要你把课堂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般情况下以老师的板书为主,其次是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记录在本子上。每一个学科的记录方法也有不同,比方说数学科中的一些概念、法则,书本上都有,所以这些不必记,在书上画上重点号就可以,但一些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一些解题的技巧等一定要记下来,因为这些可能是老师用很长时间、甚至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你说这重不重要,值不值得记下来?语文课上一些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背景、写作特点等书本上可能没有作注解,老师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根据教学要求,课堂上一定会对这些作出简要介绍,这也是老师通过查阅很多资料或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作笔记的重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效率才会高,积累的东西才会多。为什么说每一个学科要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呢?因为不同的学科记笔记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且混用笔记本有的时候会很乱,复习起来不方便,找来找去的效率不会高。三、学会在笔记中质疑。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有的学生课堂记笔记的方法也掌握了,课听得认真、笔记记的详细,学习成绩本该提高得很快,可就有个别学生的成绩提高起来还很慢,成绩好的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得也不够好,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没后劲。什么原因?其一、写字速度慢,课堂只为记笔记而记笔记,有的时候跟不上老师的讲解。其二、学生不会思考!课堂只为了记而记,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或没有自主思考问题的习惯。所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要学会记重点,留下一些时间把自己的困惑写下来,然后留在课后思考、与人交流,这样才会有发展。记完课堂笔记后,一定要记得整理。因为课堂老师的讲解一定要快于学生动笔记录,所以没跟上的地方一定要和同学比较一下,把自己没跟上的抄到自己的笔记上,使笔记更趋于完整以免使一些知识点掌握有误,其实这个过程也是记忆和复习的过程,一定要趁热打铁,不要拖拉。 说到底,小学生学会记课堂笔记其实就是一种学法指导的过程。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的小学教育是为学生的将来打基础的教育,打下什么底儿就是什么样,所以当老师的一定要为学生负责,让学生养成课堂记笔记的习惯。
『伍』 小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方法
、记老师的板书
教师的板书是通过教师精心计划设计好的,从板书上能突出教师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板书对所教学的内容一目了然。记好板书,有利于我们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除理科题的演算过程外,一般应完整地记下主板书的内容。
教师为了强化重点难点,通常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并用文字、符号、线条、图表等形式把教材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也使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维的训练。如学习《小松树》一文,最后学生感悟“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这句话时,我分别叫三个学生在黑板写上自己的这些经典的感悟:“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只有积极向上,不断进取,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板书这些是要花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一般放在开课时或者课要结束时板书,这样便于学生做笔记,不会影响听课,顾此失彼。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对小学生而言,帮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教师的扶持和检测少不了。
二、记下听课的主要内容
笔记时,既要注意老师讲解的知识体系,更要注意抓住讲解的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记下关键语句。要注意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的问题和强调容易出错的地方,记下基本概念的要点,基本原理、定理、规则等的主要论据、论证方法、运用范围及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等。老师在讲到重点或难点内容时,总会有一些暗示的:他们或者在讲前有意停一下,以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在讲后把内容重复一遍,以加强你的记忆。
我们要悉心观察,及时笔记。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我们要抓住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忍饥挨饿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可怜的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并看见了四次美好的幻觉,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文章的重点写了小女孩五次划着火柴,使小女孩产生四次美好的幻景: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火炉、肚子里填满食物的喷香的烤鹅、挂满礼物的美丽圣诞树、疼爱她的慈祥的奶奶。”等内容进行课堂笔记。
同时要切记,记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听课和思考,这就要求在记笔记时把握好时机。记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没记下来的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记笔记的内容一般是:①知识的重、难点。②知识的疑点。③记书本上没有、老师补充的知识点。有些内容则无需记笔记:①次要的知识。②一看就懂的内容。③教材中的一般知识。
三、处理好听、思、记三者的关系
笔记只是辅助我们听好课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主要任务。所以,上课要以听讲、思考、理解为主。因为真正理解了的、抓住要点的东西,在以后翻阅笔记时,看到几行字就可以回忆起主要内容。所以应尽可能做到边听、边思考、边记笔记,使三者协调进行。如果只追求笔记的完整而忽视上课认真听讲和理解,那必是舍本求末,只会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有的同学上课时不是以听、思为主,而是把中心工作放在了笔记上,他们因一句没听清或没跟上就挪用同桌的本子来看,到头来往往是互相都记不成。所以,对一些暂时写不上的字或记不完的内容,应果断地留下空格,做上记号,大胆地跳过去,跟上老师的讲解,课后可借记得好的同学的笔记查漏补缺。
四、记课堂笔记的位置
不少同学都有课堂笔记本,记在笔记本上当然不错。但根据经验,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课本每页的上、下、左、右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生字、生词可记在左、右空白处,段落大意可记在每页结束处,重要的句子、语段分析可记在上、下空白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记在课文最后的“思考与练习”处,文章的一些背景资料与文学常识可记在课文标题处。实际上,课文上的空白之处足足可以容纳下课堂笔记的全部内容。如果实在不够,可在课文最近贴上一页白纸,把记不下的记在这页白纸上。
这样记笔记,复习起来就方便了,就不用一会儿翻课文,一会儿翻笔记本了。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方法,究竟记在什么地方,还应根据学生的习惯和实际情况而定。方法常常是因人而异,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同学在课文中记笔记:“中心思想”可用“中心”来表示,“段落大意”可用“段意”来表示,甚至还可用“O”、“X”、“△”等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内容。一般来讲,课堂笔记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了。
五、准备一个专门的课堂笔记本
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课堂笔记本不是要你把课堂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一般情况下以老师的板书为主,其次是抓住老师讲解的重点记录在本子上。每一个学科的记录方法也有不同,比方说数学科中的一些概念、法则,书本上都有,所以这些不必记,在书上画上重点号就可以,但一些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一些解题的技巧等一定要记下来,因为这些可能是老师用很长时间、甚至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总结出来的经验,你说这重不重要,值不值得记下来?
语文课上一些课文的作者简介、写作时代背景、写作特点等书本上可能没有作注解,老师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或根据教学要求,课堂上一定会对这些作简要介绍,这也是老师通过查阅很多资料或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作笔记的重点。这样复习的时候效率才会高,积累的东西才会多。为什么说每一个学科要有一本专门的笔记本呢?因为不同的学科记笔记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且混用笔记本有的时候会很乱,复习起来不方便,找来找去的效率不会高。
『陆』 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误区之一:笔记成了教学实录
有的同学习惯于“教师讲,自己记,复习背,考试模仿”的学习,一节课下来,他们的笔记往往记了几页纸,可以说是教材和教师板书的“映射”,成了教学实录。这些同学过分依赖笔记,忽视老师的讲解,忽视思考,以为老师讲的没有听懂不要紧,只要课后认真看笔记就可以了。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忽视老师的一些精彩分析,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肤浅,增加学习负担,学习效率反而降低,易形成恶性循环。一般来讲,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并简明扼要地把教师讲的思路记下来,课本上叙述详细的地方可以不记或略记。同时,要记下自己的疑问或闪光的思想。如老师讲概念或公式时,主要记知识的发生背景、实例、分析思路、关键的推理步骤、重要结论和注意事项等;对复习讲评课,重点要记解题策略(如审题方法、思路分析、最优解法等)以及典型错误与原因剖析,总结思维过程,揭示解题规律。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课后反思、整理,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有利于课后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之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
翻开一些同学的数学笔记本,可以说是高考试题大全以及一些解题技巧、一题多解之类的集锦,很少涉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思想方法的提炼及解题策略的整理,没有自己的钻研体验,笔记本成了习题集。诚然,做题是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多积累一些习题也是必要的,但若一味做题抄录,不认真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学不好数学的。
经验告诉我们,少量典型习题及其解法的确要记在笔记本上,但不能就题论题,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习题价值的挖掘上,即注意写好解题评注。这就好比安装在高速公路两旁的路标,它们会提醒你何时减速,何时急转弯,何时遇到岔路口等。解题也是如此,易错之处或重要的解题思想,要用简短精炼的词语作为评注,把闪光的智慧用笔头记下来,这对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大有裨益。隔一段时间后,再把它们拿出来推敲一番,往往会温故知新。总之,笔记应成为自己研究数学的心得,指引学习前进方向的路标。
误区之三:笔记本成了过期“期刊”
有些同学的笔记本好比过期期刊,时间一长就弃于一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实在可惜。事实上,许多高考优胜者的经验之一就是使自己的笔记成为个人的“学习档案”和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因为,好的笔记是课本知识的浓缩、补充和深化,是思维过程的展现与提炼。合理利用笔记可以节
『柒』 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记笔记的习惯
您好!
一、培养学生记笔记得先从记笔记的意义开始,告诉学生记笔记的种种好处,学生才会有记的愿望。每次需要记录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尤其是对一些课堂不肯听的同学做好督促,这样也更容易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二、处理好听和记的关系,既要听好又要不遗漏重要的地方并进行记录。
三、课前做好做笔记准备。准备好两支色彩不同的笔,记录的知识一目了然,这样便于复习巩固知识。
答案还望您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