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发言时教师的评价有哪些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复生发言制时教师的评价有哪些?
答:一、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二、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
课堂评价往往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让课堂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这样,在真实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生成着新的评价,无论是指出缺点还是肯定优点,都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把教师的教学机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水平体现得淋漓尽致!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方法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实验表明,改变教学评价对象,能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出了备课、上课的一种新模式。更能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为:
一、教师活动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3.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课堂评价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深入,教育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成为越来越多教师关注的焦点,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再在一次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这是新课改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宗旨和改革方向。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评价逐渐成为课改评价的主流,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起着调控、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作为一线的教学工作者,该如何在数学课堂这块阵地上恰如其分地运用教学评价?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真正体现“学习主动、交流互动、实践互动”?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点浅显看法。
一、课堂评价的语言要丰富生动
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课堂现实,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困难时得到激励,迷茫时得到引导,成功后享受快乐。正因如此,教师首先要运用好自身的体态语言,即亲切自然的眼神、平和而又激动的表情、温柔而又夸张的手势或动作。这些都会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修正,提高学习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学中的切入点,运用生动的口头语言进行课堂评价。
例如:“你的回答让我感到很惊奇,你的数学思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性。”
“太好了,我终于看到了从前主动回答问题的你!”
“你的这个解题思路已经超越了老师的想象,你太棒了!”
“你的板演比老师的板书漂亮、工整多了”……
每一句激励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教师要好不吝啬地向每一个学生送出鼓励性的评价话语,一个小小的鼓励可能会激励学生去终生探究,一个小小的激励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二、课堂评价要即时、适时
记得在教学“最小公倍数”一课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去找“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当提问:“你是怎样找到20和15的最小公倍数的?”全班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只有一位同学的手慢慢地举了起来,犹豫了几秒钟,又轻轻地放了下去。这时,我首先向他投去一个信任的眼神,然后指名他回答他的想法,当他回答:“我是这样想的,用20乘15再除以5,列算式:20×15÷5=60”时,其他同学一脸茫然,惊疑地看着他。再看这位同学,满脸通红、低头不语,好像犯了错误被罚站一样。抓住这一时机,我用热情而又惊讶的口气说:“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你的回答不但开拓了我的思路,更为同学们打开了思维的空间,找到了新的解题方法。”接着,我又让他把这种方法向大家解释了一遍,大家都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虽然只有这样几句简短地评价,却让那位同学满脸自豪,充满了学习的自信心。就这样,这节课上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都掌握了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课见,即时而又适时的课堂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课堂评价要讲究方法
“尊重差异、价值多元”是课程评价又一基本特征,教师在真诚赞美的同时,更要巧用善意的批评,尊重学生理解和认知上的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思想和见解,在认知水平上必定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有各自的闪光之处。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学习过程的闪光点,善于发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闪光点。课堂评价的目的并不只是流于形式,而是要具体化、生动化,不能用笼统地“棒、棒、棒、你真棒!”等来应付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充满爱心和智慧的牵引和评价,有助于营造愉悦、宽松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出一个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良好空间。
记得五年级有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根竹竿垂直插入水中,入水部分长56米,比入泥部分长16米,露出水面部分长16米,这根竹竿长多少米?”指名学生板演时,随着一个学生的答案出现在黑板上:56-16+16=
(米),下面坐着的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同学可能意识到自己做错了,紧张地满脸通红,眼里闪着泪花。此情此景,又怎能让我再对他做出斥责,我先用手势缓解一下气氛,随即做出评价:“同学们不要笑,这位同学他没有做错,只不过他还没有写完。”“请你再仔细地检查一下,你一定行的,我相信你!请相信他的同学给他点鼓励的掌声!”这时,他平静下来又认真地读了读题目,经过简短的分析,他终于做对了:“56-16+16+56=146=123(米)”这时,我看到了他回位后成功的笑容。这样一个及时激励而又赋予肯定的评价,极大地鼓舞了他以及其他同学。于是,又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法:“56+56+16-16=106=123(米)”这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通过这样的评价,,既能婉转地道出他的错因,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反之,如果我和其他学生一样嘲笑他:“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还能会什么…”我想,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们就会看到一个讨厌数学的学生。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不能一味的批评指责,要选择适当的方法,作出合适的评价,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建议性的批评不但照顾了学生的自尊心,同时也纠正了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小错误,尊重与批评并重,教育教学效果将会不言而喻。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除了运用口头语言评价以外,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物质奖励。比如:“智慧星”奖励给那些积极思考、认真发言的学生;“金话筒”奖励给回答问题声音洪亮的学生;“小红旗”等小奖品奖励给最先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学生。用这些方式可以激励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并让学生把自己得到的奖品,收集在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采取多种多样、灵活、丰富的评价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在科学知识不断更新、课程改革日趋完善的今天,教师更应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评价手段,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竞争的氛围中愉悦的学习并获得成功。
4. 浅谈如何有效的评价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呢?
课堂教学是一个严谨系统,其构成要素主要有:目标、教学、学生。其中,目标是评价的标准,教学是评价的内容,学生是评价的对象。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目标,根据学生的反映来评价教学,它的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可见,对学生的评价就是对课堂评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数学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其目的在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一种测评。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是一种教育艺术,灵活运用能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更有效地体现评价艺术,激发 学生的兴趣呢?以下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
新课标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及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在评价中总是去评价老师是如何的能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老师在处理突发问题是的机智灵活、语言表达的是否流畅、数学用语是否严谨等等。即使关注的是学生,也是看学生是否能达到老师的教学目的。这种课堂的评价多采用目标式评价模式,却忽视了在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过程等其他方面的评价,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通过对学生评价来评价课堂的效果,我认为除了评价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在课堂上对学生喜不喜欢参与数学活动的评价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应当给与鼓励。教育首先是一种赏识教育,在课堂是老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与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同时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教师在课堂中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因此教师的评价也具有权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早或不合时宜地作出评价,可能就会压制、扼杀学生有价值的做法和想法,当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不妨首先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学生们才不会背负着心理上的包袱去上课。当学生们在课堂上遇到疑问时,就会敢于向老师提问,及时地解决学生们心中的疑问,而不是以往的“你教我听”的现象,这样才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学生这种课堂学习的评价也是对老师一个侧面的评价,是否真正的能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在课堂上学生能不能参与到数学活动的评价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可见,在课堂上学上参与教学的程度是如何的重要,这也就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那么每一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将会变得无比轻松。
(一)对学生在合作学习情景中进行评价
20世纪70年代兴起与美国、目前盛行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法”是最具合作性的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形成学生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们通过动手、讨论、交流等合作的形式,来获取知识。这也是适合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但是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在分组摆图形求面积、分组摆正方体求体积等一系列的合作活动中,每一组的同学中总是由其中的一、两个同学代替整组的成果展示,这样就阻碍了其他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总是被动的去观察,于是,这种动手能力的培养就变成了直观感觉,只能被动的接受意见。我觉得这样从侧面也反映了老师在教学中没能照顾到全体学生,这样就造成一小部分人的动手能力强,而另外一大部分人缺乏实践能力,形成了两极分化的局面,教学效果当然不好。通过对学生的动脑能力评价,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开放性、多向性、流畅性、灵活性与独立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较佳的灵感状态。我在评价中注重寻找学生思维的发展点、连接点、生长点,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思维。由此可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合作性的评价同样成为了对课堂评价的标准。
(二)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小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同样又为我们的生活而服务
5. 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阶段性总结
一、酝酿充分,准备认真。
课题规划申报时,该校收集和学习相关知识和理论,深入课堂,了解、分析学校数学教学拓展教学的教学现状,找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这就使得课题的前期思考充分,研究前的准备进行得认真,所以保证了问题提得准、抓得住,研究什么十分明确。
该课题抓住它展开攻关,就可以弥补教师原有认知结构的不足,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教学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对教师们业务发展的关心,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得到了老师们的欢迎;对学校抓好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位的过细化、务实性举措,受到学校领导重视和大力支持就是必然的事了。因此,这一课题的及时规划研究,立意新,适应课改推进的形势需要,也是着眼数学新教材和课标新精神的贯彻的,目标十分务实,不空泛,同时研究中的余地大,空白也多,容易取得突破,课题规划中前期准备充足,认真积累,仔细酝酿,具有新颖性、现实性、创新性和对教师业务发展的促进性意义。
二、主动积极,借力发展。
课题主持人谭早梅同志把课题立项当成大事,以第一次独立搞课题的业务谨慎,处心积虑,积极安排课题的研究计划、合理划分课题研究阶段,民主地进行课题的分工,反复修改课题确定研究的内容。她善于团结校内课题组成员,安排杨远成、杨莉亚、粟春红、张爱春、唐爱梅等骨干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形成强有力的研究队伍。她把做这一课题当成自己提高研究能力的机会,当成业务发展的契机,因而积极负责,认真投入,主动请教。并在研究中带头学习理论,深入思考,撰写文稿,参与讨论交流,带头执教课堂观摩教学。这就负起了课题主持人应有的筹划、召集、组织、安排、管理和带头研究作用。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课题主持人在课题研究中进取的精神状态,是否能发挥名副其实的“主持”作用,是课题顺利启动研究的关键因素。
三、管理到位、研究有序
1、抓紧时机早起步。该课题一接到立项通知书,就立即着手安排课题开题准备,不拖不推,作风利索。他们认为,开题不及时会白白自我减损研究周期,缩短研究可利用时间。立项之后,课题组就召集大家认真讨论、领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对组内教师合理分工,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树立科研信心。每次的校本教研既有骨干教师的教学论坛,也有年轻教师的课堂展示,有理论学习,也有实际真实的课堂点评,使得研究活动按计划有序推进。
2、确定制度定活动。学校教导处还规定,每周的周三各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下周一课题组成员走进课堂听课,一方面是为课题组成员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是验证前一周集体备课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这样有利于及时、灵活地掌握课题实施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有效地促进教师上课改进、上出优质课,从而真正地把课题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课题组还要求听课者带着一定的研究目的从多个角度进行听课,并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进行多角度诠释、解读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听课制度的优化,有效地避免形式主义的听课、评课活动,对促进课题研究和实验教学的开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明确措施促落实。课题组研究中采取了三项具体措施:(1)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要求课题组的成员认真学习新课标并深刻领会其主要精神。(2)定期召开研讨会,选择有典型意义的课例进行会课或教学比赛,或是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进行多层次的教法改进研究;(3)围绕某一难点,比如教学《等可能性》时,多数教师都遇到了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讨论,反复研究,取得了较为明确的共识和显著的成效。
4、典型课例反复研。他们还安排创设教学情境对于小学拓展教学效果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使得课题组明确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充满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地结合,从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强化拓展教学效果。
四、初步总结,成果丰厚。
课题组安排及时的中期研究总结和回报,使得大家感受到课题启动研究所带来的变化和课题教学认知上明确的收获。参与他们的汇报会,通过听课、听取交流、调阅资料,令人明晰地感受到这一课题研究以来的成果。
1、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初步形成了本课题的一般教学模式框架。
他们学校在研究中确立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般课堂需要经历的:“创设情境——猜想探究―—验证概括――实践运用”四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旨在把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拓展探究新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初步感悟拓展教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猜想探究”就是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结果,然后引领学生探究新知,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拓展学习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新知的快乐。
“验证概括”就是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把刚刚获得的新知高度、凝炼地概括出一般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求实的思维品质。
“实践运用”就是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在生活的实际中找到它们的作用和体现,并安排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验证、巩固知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把知识用以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模式,当然是基本的一般情况的粗略概括,有时还得根据年级的高低、素材的繁简、教学物质条件的有无和师生的教学习惯的不同做适当的变式处理、灵活地运用。
这就扩大了教学中的教学素材资料收集、编写、补充的视野,拓展了思路,开阔了眼界,方便了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数学教师的备课,有效应对和克服了当前教学中资料不足的困难,促成课堂拓展教学课题资源库的建设。
2、动员和吸引了本校课题组成员老师数学课改投入,促进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两年多来的课题研究,在我校数学教师中引起了连锁反应,积极改进数学拓展教学的人多了,课改的底气足了。张爱春、粟春红、谭早梅、杨莉亚等积极参与本校的青年优课评比,低、中、高阶段都有出色的课堂教学表现。使得本校对该课题教学的认识获得了全新的提升,上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课题研究不但促进了课堂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彰显了教师业务成长的足绩,而且在课题研究的深入过程中,也使得教学认识获得提升、丰富和发展。两年多来的课题研究不断催生了课改新思想的诞生,可以预料的是,他们的教学研究文稿会更多地载入各种期刊上。
五、存在的问题
1、课题研究中,我们重视了过程研究,应该说过程是详实的,也是真实的,但我们及时总结得还不够,多数只是阐述了我们的做法,专业的理论水平还比较欠缺。
2、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很突出,要进一步加强拓展教学方法的渗透和培养。
3、课题组成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提高科研能力。
目前,我校数学的教科研课题,正通过中期的总结汇报,在概括课题研究经验和梳理成果的基础上,认真找出研究中尚存的不足和问题。我们调整了分工,细化了制度,改进了研究方法,进一步明确了主攻方向,正信心满怀地安排了下一年度的研究计划,决心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同时开掘,上下求索,响鼓重锤,跃马扬鞭!更新的情怀、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作风、更大的成果正在召唤着我校的课题组成员老师们!课题研究者们,你们与课题研究一道成熟,与学校一起发展,与课改和苏教版教材一同前进,定能美梦成真!
6.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做好课堂小结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形式单一:有的小结是老师说,有的小结是学生说,有的小结是老师说过学生说,还有的是老师和学生一起说。
2、过于程式化,有的是为了小结而小结,一节课结束了总要小结一下吧,于是在这一环节上就很随意的发挥,没有在课堂小结上下足功夫,做好充足的准备。3、思想认识不到位,也许是由于时间原因或者个人主观原因,极少数人甚至干脆就省去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新课上完了,课堂练习巩固了,接着就是布置作业、下课。鉴于以上诸多现象,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小结更实用、更有效,怎样才能使课堂小结更精彩?本文将从课堂小结的尴尬现状、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课堂小结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课堂小结的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小结 尴尬现状 重要性 有效性 实用性
一、初中数学课堂小结尴尬现状
1、有些教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在数学课上,有些老师认为课堂小结是一堂课可有可无的部分。他们在教学中,往往更注重在新课的导入、教学过程的优化、练习的强化等环节上的创新求变,却对结尾部分的小结很少讲究。有些教师虽然也注意到了课堂小结,但是纯粹是为了小结而小结,有的虽然小结了却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失去了课堂小结的教学效果,还有的干脆没有小结。
2、小结的形式单一死板,不够丰富。目前课堂小结的形式多样化不足,针对性不强,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教师小结型和学生自主归纳型或者是师生共同归纳型。
3、教学时间上不能保证。课堂小结一般是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这也使它必然成为了课堂教学各环节中的“弱势群体”,时间够用则总结总结,时间不够干脆就去掉这个“累赘”,以免拖堂起到反作用。
二、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明代文学家谢榛曾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应如撞钟,清音有余。”这就提示我们,不仅要重视课堂的引入,也不能忽视课堂小结。俗话也说 “编篓编筐,重在收口”,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新知识模块的建立,解题技能的优化和思想方法的提炼等。
曾有人说“数学学习就是运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转化的思想。不错,数学课堂教学就是“以旧翻新”,让学生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进行积累,例如对沪科版第二十章《四边形》的学习,就是建立在三角形的基础之上,很多问题的探究都是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三角形问题来研究的。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课堂小结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知识的系统化,认真备好每节小结,上好每节小结,。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之际,正是学生精力开始减弱的时刻,这个时刻,学生开始疲劳,记忆力开始下降;心理学理论还告诉我们,每堂课的结尾都存在着后摄效应,即“故事的结尾往往是最容易被记住的”。若不能把握好结尾的这段时间,前面的授课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有前功尽弃的危险。
新课小结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连贯性,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良好的新课小结不仅可以给课堂的成功开展画上完美的一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深入广,逐渐过渡到课后的学习情境中;良好的新课总结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堂的知识,铺设新旧知识的桥梁,以新学的知识回顾以往的知识,并带动对以后的知识学习的兴趣与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小结能帮助他们整理知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小结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升华学生思维;让课堂小结提炼思想、承前启后,激发学生求知欲。
三、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小结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一个好的数学课堂小结应该是对当堂课程知识的总结和概括,而不是对当堂教学内容的简单摘要与重复;是对规律的高度概括而不是简单的一语带过;是对数学思想的强化和对数学方法的优选;是寄于学生学习期望而不是意味着又挨过了一个四十五分钟……。认识课堂小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努力追求课堂小结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追求的。笔者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以及观摩感受结合专家、教授的指导,总结了如下几种比较实用而且有效的课堂小结形式:
(一)点睛归纳式课堂小结。
这是我们教师在进行课堂小结时最常用的方法,教师利用一节课结束前的几分钟,简要的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既让学生回忆了当堂课的内容,帮他们进行知识的梳理,明确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凸显了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其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区别,教师在小结时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主要有如下三种:
1、提问
7.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评价
怎样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主要反映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它表现为:(1)最佳注意状态:注意集中,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注意稳定。
(2)最佳认知状态:感知清晰、观察敏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牢固、大脑处于最佳兴奋状态。
(3)最佳情感状态:态度认真、学习热情、兴趣浓厚、充满活力、生动活泼。
(4)最佳意志状态:动机强烈、求知好问、主动积极、克服困难、能自制、有毅力。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主要评价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留有的思维空间是否能引起学生的认知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腊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继续学习的动机等方面将变得十分接近。造成学生个别差异的三个变量是:学生已有经验和能力的程度,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教师的教学适应于学生的程度。”它表现为:任何一个学生在所处的情况下发挥最大的潜力,用自己的方法,得到最少的帮助,达到同等的学习目标。
3.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展示空间。
主要测评学生在学习活动里自学能力结构和合理迁移创造性思维水平。包括:独立阅读数学教材和用已有知识、方法解决新问题,自我组织学习活动和反馈发散与聚合思维统一体,直觉与分析的有机结合,创造性想象的参与。
4.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主要评价学生掌握“双基”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形成过程是否高效、省时、独立构建知识体的能力。掌握知识应包括四个方面,是什么、哪里找、怎么学、有什么用。不等同于记住或模仿做题。
5.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疑难的能力。
主要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感知数学,收集整理信息中发现、抽象数学规律,用数学眼光观察、解答生活中实际问题。包括:课前收集生活信息,课内交流、整理和操作分析信息,用所获知识再认识和想象创新实践信息。真正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关键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上尽可能减少教师的规定行为,只要学生是围绕学习的言行,教师都必须给予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加以引导和发展,避免学习过程公式化;算理溶入生活情境并儿童化,克服单调枯燥。调查数据表明,小学生从喜欢某位教师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学科,进而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心理状态。
“教学的最优化就是教师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大的收获。”教学设计应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出发,用自己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提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材料,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时间。把学什么?怎么学?还给学生,教师可以提供学习材料而不是讲解,是组织原始信息而不是处理加工;应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自己的方法、学好不同水平的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互助学习、敢于发表新想法和新做法。真正形成开放性课堂,设计开放性问题,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培养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小学数学应视为应用数学而不是理论数学,教学时应把抽象的书本内容形象化,枯燥的练习游戏化;让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身边疑难问题,感受到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
实验表明,改变教学评价对象,能促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引出了备课、上课的一种新模式。更能体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综上所述,实施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化为:
一、教师活动
1.能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
2.根据重点、难点、疑点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设计实质性集体学习内容,用正确的数学术语进行学法指导,并渗透数学思想,培养能力。
3.溶入学习小组,进行个别辅导。
4.紧扣目标设计尝试、实践和创新练习进行思维训练。
5.能采用质疑探究,小组交流,集体评价,作业自改互改,抽检等多种方法获得反馈,并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
二、学生活动
(一)自主性学习状态
1.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
2.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二)合作性学习状态
1.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实行分工合作,各互其责。
2.争论与和谐统一,有效地进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
(三)创造性学习状态
多向观察,善于质疑,变式思维,举一反三,灵活实践。
8.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呢?
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可以使教师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从而发展学生的潜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每节课都用一个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结果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实际上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因为学生个体差异具有客观性。上述教学环节中教师制定的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目标1是学困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2是中等生都能达到的评价目标,目标3是优等生达到的评价目标,这种做法有效的克服了教学目标一刀切的弊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因此,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性化、弹性化的特点。
二、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所以,课堂上对学生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评价会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要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著名教育家第多斯惠有句教育名言:“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
四、注重延缓评价的运用
延缓评价的目的,主要是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不知道正确结论之前,进一步发挥想象力,得到更多的不同答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个别学生会马上举手回答,并且答案非常正确。而教师也兴奋地及时表扬学生。这样,一大批同学也许还没有想好,结果却出来了,这些学生地思路一下子就被同化了过去,就失去了思考的价值。课堂变成了只是优等生表现的舞台。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会马上予以否认。这种武断的否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形成畅所欲言的教学场面。当然,错的总是错的,关键是教师的评价不宜太早,要让学生说够说透,要引起学生间的争论。在教师没有作出评价之前,每个学生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并且学生会努力使自己的想法与众不同,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利的。
五、让学生在认真倾听中学会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比较短。所以,有的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在一节课中接二连三打给学生进行“小红花”、“五角星”等物质奖励。虽然,这种评价方法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一节课中过多的使用这种方法,就不能保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有的学生会把很多的心思花在怎样得到奖励上,减少了倾听和思考的时间,而且还容易滋长“功利性”的心理。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使每一个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有什么样的评价,就出现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正确地评价学生,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不断反思对学生的评价,从而真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
课堂上应如何正确评价学生
正确评价学生,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单单是一个等级,一个分数,而是要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实施评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呢?我认为,表扬和批评仍是教学中的一对法宝,教师只要能灵活的运用好他们,让他们在教学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就会达到双嬴的效果。
(一)表扬
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任何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成长中的学生,迫切的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肯定自身的价值。如果受到的表扬出自教师之口,更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一句表扬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么?那么,赞美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1.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而有的教师在课堂表扬学生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好"、"不错"成了口头禅。这样冰冷生硬的表扬,不仅缺乏个性,更谈不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又怎能让学生欢欣鼓舞呢?
2.鼓励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教师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赞美、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识字
8这一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说小金鱼在水里干什么?大多数同学受教材影响,给出了"小金鱼在吐泡泡"这一答案。而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回答:"有的小金鱼在捉迷藏,还有的小金鱼很调皮,它们给荷花姑娘挠痒痒,不信,你看荷花姑娘都禁不住笑了。"这样的回答,对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能可贵。如果像表扬其他回答一般的孩子一样说"你真棒",显然没有把他爱想象的优点挖掘出来,表扬的针对性明显不强。所以我赞美他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是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本人对高质量学习的持续追求,同时也可激励其他同学养成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
(二)批评
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理,改正错误,因此批评学生时,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忠言不再逆耳。
1.运用关切的语气,让学生感到温暖
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样你就会用心去说服、教育学生。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才会接近你,理解你,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处处流露出对学生温暖的关怀和无私的爱,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跟你说真话,接受你的批评指正。
2.运用和缓的语调,让学生感到震撼
现代教育处处提倡"以人为本"。在批评学生时,我们也要遵循这一理念,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如对性格内向、敏感、疑虑心较重的学生,我们可用提醒、启发或提问之类的语言与学生交谈,也可用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暗示性地批评学生。对于性格外向、反应较快、脾气暴躁的学生,则可采用"商讨式"的语调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循序渐进,心平气和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步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断取得进步。
3.运用灵活的语词,让学生感到诚服
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说话要留有余地,必要时可先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不应该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的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发言做出恰当评价
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中心小学 唐才略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学生发言的情况,笔者发现这样一些不太乐观的情况:有些学生课下能说会道,课堂上却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有些学生与同伴交流时滔滔不绝,但面对老师的提问却只是点头与摇头;还有些学生低年级时能积极举手发言,到高年级时却越来越沉默寡言了。而且笔者还发现,在课堂上积极举手答问的,往往也就是那么几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除了与学生个性、师生关系、课堂气氛、问题难易程度等有密切关系外,与教师对他们曾经的发言、同学的发言做出怎样的评价,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强调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个性化体验,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答问不能简单地评价对与错,而要注重尊重和鼓励学生。但笔者发现,对于学生模棱两可的回答,或者说偏离文本的个性化体验,很多教师也大多采取含含糊糊、不置可否的态度。要么是不做任何评价,只一味地追求多元化,用“还有吗”来鼓励和继续下一位学生的回答,课堂上看似热闹、活跃,实则冷漠、简单。发言的学生和想发言的学生茫茫然分不清自己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不知究竟要怎么回答。要么就是清一色的表扬“你真棒”,甚至是夸大其辞地赞美“你真了不起”。这看似尊重鼓励了学生,让学生一时间兴奋不已、热血沸腾,可冷静下来一想,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棒在哪里、了不起在哪里,同样是雾里看花,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回答。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便成了牺牲品,他们在清楚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以后,在看透了老师的把戏以后,不再轻易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自然而然就变得沉默,更别说与同学进行交流,我们的课堂也随之变成少数活跃学生的课堂,变成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慢慢丧失最基本的工具性,逐渐缺乏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
对学生来说,课堂上只要回答了老师的问题,就会十分迫切地想得到老师对他的评价,或肯定和表扬,或指导和建议。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点拨。这是责任,当然也是科学和艺术。可以说,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答问的恰当评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学生的发言做出恰当评价”谈一些看法。
一、评价要及时、具体
在孩子的思维模式中,事情的因果关系是紧密相联系的,年龄越小越是如此。所以,对于学生课堂上的发言,我们的评价一定要及时。课堂上,当学生鼓足勇气回答完问题时,他其实是在等待老师的评价。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答问及时给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为我们的教学赢得最佳时机。当学生答得很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时,他对那一方面的知识就会记忆深刻。可以说,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是对学生良好行为和教学知识的一次强化和巩固。而当学生答得不对时,及时评价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再思考能力,及时纠正。总之,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千万不要不置可否地让学生坐下,不给予任何评价和引导,这会让学生不知所措,混淆是非,同时觉得自己不被老师尊重。
同时,我们的评价要越具体越好。一些泛泛的表扬“你真棒”、“真好”,只能暂时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棒、棒在哪、好在哪。长期泛泛的表扬,还容易养成孩子骄傲的习惯,听不得半点儿批评。
给学生及时、具体的评价,他们才清楚自己的优点是什么,才能够扬长避短,这样的评价也才能达到目的。如在表扬学生朗读课文好时,可以这样表扬:“她不仅勇敢,口齿还特别清楚,声音也响亮,读得非常地流畅,真不简单!我们能向她学习吗?”这样,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一个具体的学习榜样。
二、评价要有肯定和鼓励
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首先要欣赏其勇气,并善于捕捉其思维的火花,要善于、乐于表扬学生,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的机会。如:“你非常勇敢!”“你把别的同学说的记住了!”“你有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课堂中出错是难免的,见解也可能很稚嫩,但总有值得肯定和表扬的地方。所以,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不是很理想,我们也要先表扬他的优点,再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讲得很清楚,如果说得更简练一点儿,就好了!”“你读得很正确,如果能大声一点儿,那么大家都能听到你动听的声音了!”“虽然你说得不正确,但我还是佩服你的勇气!”??课堂上,我们还应使学生懂得评价和批评的艺术———先扬后抑。
三、评价要客观
我们可以毫不掩饰地惊叹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创新思维,真诚地赞美学生的精彩发言,但一定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与知识。当学生答错时,教师应在呵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及时地、准确地、不含糊地、委婉地指出,并给予引导和建议。如:“你很勇敢,但老师不赞成你的看法!”“你读得正确、流利,但你忘记了作者当时的心情了!”“把课文内容都记住了,真不简单!如果能当成自己的话,把它说出来,那就是最好的复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