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再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音乐课的课堂效率作者:张灵羽
如今的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创造,这也已成为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准则。一般来说,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老师的尊重和赏识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积极的情绪,会更热情、更自信地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音乐课的课堂效率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感受,谈一谈我对此问题的看法。
一、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无论是在什么课上,老师与学生之间都需要相互理解与支持。而在音乐课堂上,音乐天赋比较高的学生由于早已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所以他们通常表现得非常自信和活跃。而对于那些自以为是音乐天赋不是很高又有些自卑的学生来说,音乐课让他们觉得很无聊,甚至不想上音乐课。尤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之前很少上音乐课,所以音乐课堂上出现的所谓的“五音不全” 、“音盲”便更多了。这时候,如果老师选择放弃,有可能会使这些自以为是音乐“差生”的学生终身与音乐无缘。天赋虽不是我们老师可以选择的,但我们有为人师表的责任与态度。每位学生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当然,有些优点是细微、不易察觉的,作为教师,我们就是要善于发现这些闪光点,音符画错了、唱歌跑调了,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勇于改正错误,并对他的下次表现做出期待。在老师的信任和激励下,相信他总有一次会成功,而成功就会给人带来信心。
二、精心设计音乐课的组织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音乐课也是如此。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求知欲旺盛、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方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在一堂课的组织教学中,“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尤为重要,若这三点处理得好,学生便会像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开头要巧妙
教师应可根据本堂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将重难点、教学目标、音乐知识等,巧妙地导入到新课中,让学生新鲜感倍增,产生学习的欲望。
2.衔接要适当
在音乐课的教学中,新旧知识若能适当衔接起来,课堂教学自然就更加流畅。教师应多分析教材,找出新课旧课和新知旧知之间的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作出过渡和引导,这也使课堂教学保持了整体和贯通。
3.结尾要生动
一出戏,一部电影,都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一般音乐课的“高潮”会设在结尾。在课堂教学的“华彩乐段”,教师要抓住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精心推敲与设计,制造一个生动的结尾,可以在听录音中结尾,也可以全班学生各种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的歌舞中结尾。一堂音乐课课的结尾要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观看连续剧那样期盼下次音乐课的到来。
三、实行各种音乐课讲解方法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任务。所以音乐教师上一堂课,也要首先完成教学任务。若想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精心设计各种讲解方法。不同的音乐教学内容有不同的讲解方法,歌曲演唱、器乐演奏、乐曲欣赏、音乐创作等,都有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努力探索,找到各教学内容的最佳讲解方法,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如欣赏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时,让学生两人配合,手搭肩作抬水状,伴着乐曲和小熊猫一起欢快地抬水去,随着旋律的渐渐熟悉,活泼可爱,憨态可掬的小熊猫们汇聚一堂……这样学生一下子进入了角色,对乐曲所表达的内容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又如,学生免对各种节奏型,往往会出现不懂和混淆。死记硬背的效果肯定不好,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将节奏型归类和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和对比。如钟闹摇(的嗒的嗒)、机枪(哒哒哒哒,哒哒哒哒)等,这便增加了学生对节奏型的理解。
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采用思考、讨论等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师的有意的提问,能把学生带入探索的意境中去。
四、要积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而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数字设备早已走入课堂,我们可以运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来表现歌曲的声音和画面意境,从而达到单纯靠老师讲和唱达不到的效果。
总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和努力探索。我们要充分挖掘校园内有效开展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给他们以快乐的感觉和美好的体会。培养他们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挖掘学生的音乐天赋,让他们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翱翔、驰骋!
⑵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实践探究,延伸探究。比如在一年级音乐课《小雨沙沙》中,学生在自主学习歌词之后,教师提问:大家都见过下雨,能说说大雨和小雨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下大雨前天空有什么变化?大家可以分组讨论,选派一位代表回答,小组之间进行比赛。这时,可以教学生合作学习歌曲,看谁学得好,看谁合作得好。歌曲学到一定时候,教师拿出各种乐器,让学生自由为歌曲配乐,进行实践探究,最后,歌曲圆满结束后,可以提问学生你都有哪些体会,可以说一说吗,孩子们会说出许多你想不到的话来,在这一节课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真正实施了素质教育。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越来越重视,计算机在农村学校教育中也得到普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失为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欣赏革命歌曲《保卫黄河》前可以展示这样的画面:随着一阵阵枪炮声,大屏幕上再现出“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历史的瞬间,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保卫黄河》的兴趣。在欣赏乐曲《春天来了》时可设置兼有视频、音频的画面,有远处葱郁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近处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柳树发芽了……这一切向人们揭示春天来了。看着动人的画面,感受着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倾听着优美的歌声,学生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美景中,从而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多媒体教学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适度渗透相关文化
音乐课教学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主题,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与相关文化有紧密联系。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一种音乐,整体认识一种音乐。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灵魂,新课标把“音乐与相关文化”定为音乐课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师应该利用好相关文化这一辅助教具,围绕音乐主题适度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与音乐相关文化的背景,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扩大音乐的视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适度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文化应该是增强音乐课堂教学活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六、注重教学评价与反思。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评价作为课程、教学的有机环节。评价由原来过于强调等级化考试、比赛获奖选拔,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所以,要更关注对学生艺术学习过程的评价,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采用自评、互评,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艺术档案夹实施过程性评价。只要学生尽力参与进来,我们就在指导的同时积极给予肯定。因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学生的关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采用这种评价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尽快的充实完善自己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不断的摸索、总结、反思中,更好地提高音乐有效课堂教学。
⑶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音乐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课程在新形势下应当注重倡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小学生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和飞扬起来。”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内容的形象,情感价值的直观体现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这也是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从音乐中体验美,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愉悦,使学生充分领悟音乐的魅力。另外,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丰富,不仅仅局限于报刊杂志和广播电视,所以做为一名音乐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光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开拓,使许多抽象的音符变得简单明了,便于理解,同时还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义。
当然,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因为用而用。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一节课仅仅依靠课件、视频、录音机来授课,而传统的示范唱、领唱、指挥、节奏,甚至于板书消失得无影无踪,使人感到这堂音乐课是不是谁都能来上,教师的个性,教师吸引学生的基本功,教师组织教学引领学生学习的通通都不重要了吗?这就是,突然没电了,这课也别上了。所以,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当有个度,应当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首先,新授课的运用,要有分寸感,要合理。
众所周知,音乐中歌曲的教学是学习的音乐的基础,从简单的音符开始,再到旋律的节奏感,最后到歌曲情感的体验,歌曲的拓展,这些内容使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所以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对于学生理解处理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比如,教学一年级《小青蛙找家》,如果单一教学这首歌,相信学生也可以很快学会,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多好,所以,导课中,课件中传来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一猜,之后动画视频出现一片美丽的荷塘中,一片又大又圆的荷叶上一只小青蛙在歌唱。这样通过课件的导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课堂的教学有了一个好的开端,之后的教学水到渠成。
接下来,就要谈度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按照这样的发展展开《小青蛙找家》这节课,不弹琴,不范唱,不打节奏,不用小乐器练习拍子,完全依靠课件、录音机,而教师只是一个将这些电子设备联接起来的人,有什么意义,学生是否可以真正从内心情感中体会到这首儿歌的可爱呢?所以,教师个人魅力的体现恰恰不需要用信息技术手段。反复的范唱试唱,教师的丰富情感表现直接感染着学生;学生最喜欢的小乐器打击节奏,还有学生最喜欢的音乐游戏和角色扮演,边唱边跳边表演,这时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很快就体会到小青蛙欢快的心情了。
所以说,新授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能掩盖住了学生的表现,更不能掩盖住教师的教,学生是和人来学习,不是和机器,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价值在课堂上直接影响着学生,使学生真正受益的是教师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将学习方法渗透给学生,将音乐的美感影响给学生。
其次,欣赏课的运用,要内容丰富,要恰当。
当然,音乐课并非都是新授课,欣赏课也占了很大比重,这时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适当的多用一些,尤其是中高年级的欣赏课时,教师的讲解只能起到引导与提示的作用,而当学生达到一定认知能力的时候,体验音乐的美感就有了千差万别,如同人生的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有不同的感悟一般。
比如四年级《彼得与狼》这一课中,各种乐器的运用是教师拿嘴讲不清楚的,而且教师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本事,能将每一件乐器都熟练掌握。所以,当比较抽象的欣赏交响乐,配以合适的画面,信息技术就是最好的帮手。反复欣赏过乐曲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里面都会出现哪些乐器,之后,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听和看各个乐器在单独演奏的特色与特点,让学生学着分辨,通过听和看还体验乐器的不同点与与众不同的特色。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体验乐曲的故事背景、创作情况以及所表现的情感,最后,再听,再看,从而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与收获。最后,可以通过引深,来体验作家其它作品。
所以,欣赏课大可多用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未知的知识,从而体验来自于世界知名乐曲带来的美感和愉悦心情。
因此,基于这两点,我们可以看出一位音乐教师,应该用个人高超的音乐素养来折服学生,让学生欣然地接受你音乐上的造诣,喜欢你的课,才能上好你的课,而信息技术手段只是一个助手,仅仅是应教学需要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仅仅是一样比较好用的教具而已,所以,音乐教学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真正做到既使学生得到的美的感受,愉悦身心,获得知识,又让教师开开心心上好课,不断展示个性,激发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这难道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吗?
⑷ 小学音乐课堂应该怎样上
小学音乐教学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小学的音乐课堂纪律回非常的差答,使得小学音乐课堂无法正常实施,给小学的音乐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就小学音乐课堂上的纪律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措施
⑸ 如何构建小学音乐特色教学课堂
如何构建小学音乐特色教学课堂
布鲁纳曾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孕育着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课前的充分准备
课前的充分准备决定了老师是否能够在课堂上有好的发挥,如果课前的工作没做好,那么就不能保证你在课堂上应对自如。所以,我认为要打造魅力高效特色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备好课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备教材。
我们要树立音乐课程兴趣化,不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水平的基础上,对教材精选和整合,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开发和利用好当地课程资源,拓展开设学生喜闻乐见和感兴趣的教材。
2、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
3、备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魅力高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只有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才能够在音乐教学中创造有魅力的课堂。
二、发挥教师语言的艺术魅力,磁石般吸引学生,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或用富有童趣的动作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段学生,使他们在充满好奇的课堂中能做到静心聆听,也能使自己去品味、想象。
俗话说"言为心声,音为心语",音乐要借助想象,正因为想象的存在,音乐才会变化无穷。如欣赏《大海摇篮》,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描绘了月光下碧波相逐的海面:蓝蓝的海水,静静的沙滩,海滨是我童年的摇篮,浪花吻过我天真的笑脸,螺号拨动我快乐的心弦......
三、发挥教师的亲和力,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课堂气氛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而不应居高临下,整天牵着孩子的鼻子跑。对所有的学生都要给予热情的关怀和鼓励,特别是对音乐能力较低的孩子,更要给予帮助和辅导,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自信地参加各类音乐活动。
教师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会让善解人意的学生心领神会,尤其在低年级教学时应多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语言与动作。
在课堂中多用一些"好不好?""行不行?""你是好样的!""加油哦!"等话语,这样,既提高了孩子们的自信心,又激发了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
四、课堂教学方法新奇多样、灵活多变,在音乐课堂中以"趣"贯穿始终,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课
教学方法的丰富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实效性。比如说在音乐课中运用以下手段:
(一)跳一跳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欣赏乐曲后,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来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感。
(二)画一画
在我给学生欣赏过一段音乐后,学生会用相应的图示表现出来,有时书中图示或者线条已经给出,供大家选择;或者让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地画出适合音乐情感的线条、图像、色块,等等,别人猛一看还以为是一节美术课呢,可是这种教学方式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的作用,比老师讲述给学生音乐的内涵以及情感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喜爱,也更能说明学生的内心世界对乐曲的理解。
(三)敲一敲
每个学生都是创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给他,他绝对能给你即兴敲出不同的节奏、声响、音色。这是他的潜能,他的兴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现,他的自我肯定。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及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欣赏的歌(乐)曲伴奏,不仅使学生动了起来,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五、课后反思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使我对课后反思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是陶行知先生孜孜不倦的"四问"精神引领着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一堂课结束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就能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从而真正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深挖教材,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将新的理念运用于课堂实践,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高效的魅力课堂。高效是未来课堂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的性格。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能让孩子们对所授知识感兴趣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总之,让我们的学生在新奇多样、教师充满艺术魅力的课堂中,找到无限的乐趣,真心喜欢上音乐课,让音乐课堂成为孩子们精神上神往的乐园,也让我们的音乐教育进入一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