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说明文说明方法例句
按内容分类
●人物描写
⒈ 概括描写
⒉ 肖像描写
⒊ 语言描写
⒋ 动作描写
⒌ 心理内描写
⒍容 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
⒈ 静态与动态
⒉ 客观与主观
⒊ 反衬与对比
按特征分类
●白描
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其时进来的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语言简洁,印象深刻。
●细描。
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 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 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贰』 说明文说明方法下定义例句5句
1长城,作为一顶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 下定义
2是四川省第一条公路。下定义
3是为都江堰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叁』 说明方法及例句
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等。
下面是详细解释和举例:
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看云识天气》(根据大的范围列举相应的例子)
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例句: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中国石拱桥》(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
3、作比较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好处: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中国石拱桥》(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好处: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更体现了说明文的准确性,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国石拱桥》(体现准确性)
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清晰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说“屏”》(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中国石拱桥》(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
7、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好处: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例句:这些石刻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使被说明更具体,更形象。)
8、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例句: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统筹方法》(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9、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例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中国石拱桥》(使读者明白这个设计的巧妙之处。)
10、列图表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更具体。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直接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肆』 说明文的手法例句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说明文的一般要素是特征、构成、原理和目的,说明文要注意说明顺序和说明的语言,使用必要的说明方法。你写说明文时也要注意这些,首先你对说明对象要熟悉,要知道你想把所写对象的什么特征告诉读者,怎么能让读者明白你所说明对象的特点;然后在说明复杂对象时要用到说明方法,选取恰当的说明方法,对写好说明文有很大的帮助;再者就是说明文的语言,也要注意简洁、流畅,表达清楚明了。
(范文)
绿化好处多
如今,洪水泛滥、空气污浊、噪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如同恶魔紧紧缠绕着人类,更多的人在它们手中丧命。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绿化。可别小看它哦,它的好处多着呢。
绿化,乃植树种草也。种植这些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研究表明,植物每生长1吨,可以产生5吨氧。每公顷树林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产生0.735吨氧气;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吸收0.9吨二氧化碳,产生0.6吨氧气。充足而洁净的氧气能让人类身心保持健康。
其次,地球上的树林每天可向大气中散发1.7亿吨萜烯物质,这种芳香物质具有无可比拟的杀菌能力和兴奋作用。
然后,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灰尘、粉尘有良好的过滤和吸收作用,并能阻挡工作粉尘向空气弥散。据测定,大气通过林带,可使粉尘量减少32%-52%,飘尘量减少30%。
你知道吗?森林中的负氧离子可达到10-100万个。负氧离子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状态,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医学专家模拟森林的神奇作用,把负氧离子引进病房。结果发现,当环境中负氧离子与正氧离子的比例控制在9:1时,对气喘、烧伤、溃疡、外伤病人的治疗可起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绿化还有吸收噪音、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把你的一份力量投入到我国的绿化事业中去吧,那一抹绿意会向你慢慢诉说它的好处。
『伍』 我现在就要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例句及其赏析,越短越好,跪求!!!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有关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考查在中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如
①第⑦段画线句子中的“缓解”改成“消除”可以吗?为什么?(04河北第12题)
②“光脑和电脑的工作原理基本—样,所不同的是光子代替了电子”一句中,“基本”用得准确是因为 。(04资阳第19题)
③ “据说黄至筠生平最爱翠竹”中的“据说”和“现在仅存几十种”的“仅”能否删掉?为什么?(04长沙第12题)
④文章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出理由。(05河北第11题)
那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什么会成为中考语文试题的一个重要考点呢?
准确,是对各类文章语言方面共同的、最根本的要求,说明文也不例外。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最突出的特点,这是由说明文的科学性、知识性决定的。说明文要介绍客观事物,介绍科技知识,“准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准确的语言才能反映说明对象的真实面貌。这样,才不会使读者对所说明的规律,证明的事理,反映的客观事物产生误解,也便于领会。
具体地说,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选用同义词(近义词),使语言丰富,避免重复,准确表达复杂的事物。
汉语的词汇极其丰富,其中大量同义词的存在更体现着汉语语言的发达。同义词使用得当,会使遣词造句和表情达意更加准确、丰富和更富有表现力,能充分表达人们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语言富有变化,收到积极的修辞效果。反之,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弄巧成拙,甚至适得其反。
2.准确地运用专门术语。
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术语系统,它展现着本学科的特色和本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侧重点,因此术语的使用也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造句要特别注意句子内部、句子之间的逻辑性。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还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词语,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语、状语或补语。恰当使用这些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准确、严密、科学。
5.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说明文中,有时使用表意精确的词语,有时使用表意模糊的语言,要根据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而定。有些事物本身在不断变化着,有些事物人们的认识暂时有限,如果太肯定,显得武断,运用模糊语言反而能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客观存在和人们的认识程度。
请看下面的例句:
①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向沙漠进军》
分析: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②沙是“被风吹永远流动着”,“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空中的乔木……倒栽在地面上”“天空倒影在地上”,“岛屿、人物……倒映在空中”。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分析:同样表达“事物改变原来位置”的意思,但句中的词语的搭配非常恰当,十分严密,如果将上面加点的词“流动、走动、移动”,“倒栽、倒影、倒映”互相更换,与原来的句子比较,便搭配不准确,失去其周密性。
③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中国石拱桥》
分析:这一例句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选用确切的词语和词组表达。如“永定河上”不能说成“永定河中”;“路面平坦”不能说成“道路平坦”;“与河面平行”不能说成“与河流平行”;“石砌桥墩”不能说成“石堆桥墩”。
④“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了。”“包兰铁路通车以来,火车在沙漠上行驶,从来没有因为风沙的侵袭而发生事故。”
——《向沙漠进军》
分析:“侵占”、“侵入”、“侵袭”用得十分精当,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三个词都是动词,意义相近,但程度上是有差异的。“侵入”指敌人进入境内,“侵占”是说明用侵略手段占用别国领土,“侵袭”是侵入而袭击的意思。再从语义连贯上考虑,各自用得很有分寸,相得益彰。
⑤在陆地上是压迫,在海洋上是簸弄,在天空中简直是乱搅,到处埋伏着危险,准备给人以意外的打击。
——《天气陛下》
分析: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是准确性的一种表现,即用词要斟酌、注意分寸,“压迫”是写天气强制人服从他,“簸弄”是写天气对人的玩弄,“乱搅”即乱搅拌,写天气的威势更厉害了。这三个经过锤炼的词语,分别说明了天气陛下“在陆上”、“在海上”、“在天空”所发的程度不同的威风,用词准确而富于变化。
⑥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
——《向沙漠进军》
分析:副词“还”用来修饰形容词“充沛”,表示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说得过去:同我国西北地区相比是比较充足的,但和沿海地区相比则少得多。副词“多少”表程度,说明数量不多,但仍有一定数量。这两个修饰性词语,准确地反映了“雨量”和“风沙”的情况,很好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可见,恰当地使用表程度、范围的副词和数量词,可使语言表达得更具体、更全面,增强语言的严密性、科学性。
⑦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中国石拱桥》
分析:“不但……而且……还……”这一组关联词语,层次清楚地说明了这种设计的优越性。同时,递进关系的复句还进一步突出了“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这一实用效果。可见,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
⑧《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中国石拱桥》
分析:旅人桥的修建时间可能已无从考察,或者根据作者所见到的资料不能确切的知道具体的建造时间,“大约”与“可能”就准确地表达出了这一意思。这是一种推测,只是一种大概的情况。这类词主要有“大概、大约、可能”等,它只是对说明的情况提供一种可能,不能具体确定属于哪种情况。
⑨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时,一个气孔在一秒内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
——《食物从何处来》
分析:说明文中有些意思的表达必须在特定背景下才能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具有特殊性,抛开了给定的时间限制,表达就不是准确的。如“一个气孔在一秒内吸进250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这只是一种偶尔的特殊现象,如果去掉“有时”一词就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了。“25000亿”准确说明了“在阳光下”“一个气孔”吸入“二氧化碳分子”极限值。同时,“二氧化碳分子”也准确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气孔吸入的是呈分子状态的二氧化碳,而不是别的形态的,这一术语的使用也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体会说明文的语言是如何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形态、性质、成因、功能,有助于我们对被说明事物的感知和理解。揣摩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在于遣词造句怎样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从而理解其作用,领会其妙处。因此,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重要的是与对文章整体的理解结合起来,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辨析理解,切忌“就事论事”。具体地说,有以下途径:
1.在语境中体会中心词语的准确性,区分近义词表义的差异。
2.运用比较的方法揣摩具有修饰限制功能的词语的准确性,如去掉修饰限制的定语或状语与原文比较,用其他词语替换这些修饰限制性成分来比较。“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一句中“主要”是对武器进行限定,如果去掉它所表达的意思就成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式只有风和沙”,意思显得太绝对,不够准确。而原句所表达的意思,就包含了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语言准确性较高。
3.留心关联词语在表意准确性上的特殊作用。要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只有认真阅读,仔细推敲,结合语法功能和具体语言环境去分析,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练习:
一、说说下边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2.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3.全桥(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
4.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5.所有的动物和大部分微生物都是异养。
二、指出下面语段中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词语。
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得惊人的根系,每条根的尖端都有很多根毛。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原料采集站,大量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工厂。叶子上面有许多气孔。阳光下,这些气孔一面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面还吸入大量的二氧化碳。
『陆』 说明文分类别的例句是什么 求答案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
一、列数字。这棵柿子树今年是“大年
”,结了一百多个柿子,去年是“小年
”,只结了五十多个。
二、比大小。三年前还是一棵小树苗,
如今已长成一棵又高又大的成年树。
请采纳谢谢!
『柒』 说明文的例句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说明文的一般要素是特征、构成、原理和目的,说明文要注意说明顺序和说明的语言,使用必要的说明方法。你写说明文时也要注意这些,首先你对说明对象要熟悉,要知道你想把所写对象的什么特征告诉读者,怎么能让读者明白你所说明对象的特点;然后在说明复杂对象时要用到说明方法,选取恰当的说明方法,对写好说明文有很大的帮助;再者就是说明文的语言,也要注意简洁、流畅,表达清楚明了。
(范文)
绿化好处多
如今,洪水泛滥、空气污浊、噪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等问题如同恶魔紧紧缠绕着人类,更多的人在它们手中丧命。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归根结底只有两个字:绿化。可别小看它哦,它的好处多着呢。
绿化,乃植树种草也。种植这些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绿色植物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研究表明,植物每生长1吨,可以产生5吨氧。每公顷树林每天可以吸收1吨二氧化碳,产生0.735吨氧气;每公顷草地每天能吸收0.9吨二氧化碳,产生0.6吨氧气。充足而洁净的氧气能让人类身心保持健康。
其次,地球上的树林每天可向大气中散发1.7亿吨萜烯物质,这种芳香物质具有无可比拟的杀菌能力和兴奋作用。
然后,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灰尘、粉尘有良好的过滤和吸收作用,并能阻挡工作粉尘向空气弥散。据测定,大气通过林带,可使粉尘量减少32%-52%,飘尘量减少30%。
你知道吗?森林中的负氧离子可达到10-100万个。负氧离子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状态,改善大脑皮层的功能。医学专家模拟森林的神奇作用,把负氧离子引进病房。结果发现,当环境中负氧离子与正氧离子的比例控制在9:1时,对气喘、烧伤、溃疡、外伤病人的治疗可起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绿化还有吸收噪音、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把你的一份力量投入到我国的绿化事业中去吧,那一抹绿意会向你慢慢诉说它的好处。
『捌』 初二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所有说明文说明方法及例句 说明方法有列数字 打比方 摹状貌 引用 举例子 分
说明方法
目录·(1)举例子(2)做引用(3)作比较(4)列数字(5)分类别(6)打比方(7)摹状貌(8)下定义(9)作诠释(10)画图表
常见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法。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适量性。
(2)做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
(3)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4)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
(5)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
(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8)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义的时候,可以根据说明的目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有的着重说明特性,如关于“人”的定义;有的着重说明作用,如关于“肥料”的定义;有的既说明特性又说明作用,如关于“统筹方法”和“应用科学”的定义。
(9)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法。
定义法和诠释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语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区分呢?一般来说,“是”字两边的话能够互换,就是定义;如果不能互换,就是诠释。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这句话,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是人”,意思不变。“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种固态降水物”这句话,如果改为“云中形成的固态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别,前一句是定义说明,后一句是诠释说明。
(10)画图表
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一篇说明文单用一种说明方法很少,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一方面服从内容的需要,另一方面作者有选择的自由。是采用一种说明方法,还是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采用这种说明方法,还是那种说明方法,可以灵活,不是一成不变的。
『玖』 说明文中举例子,下定义,打比方的例句各2个
1.
举例子:
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回,这就需要举些答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又如《大自然的语言》中列举的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
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拾』 说明文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句子,各一两个就够了
说明1草莓,又叫红莓,地莓等,它的外型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不仅有色彩还有一般水果所没有的宜人芳香,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因此常被人们誉为“果中皇后”。
草莓中所含的葫萝卜素是合成纤维A的重要质,它具有明目养肝的作用。它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草莓对肠胃道和贫血均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草莓除可以预防坏血病外,对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也有较好的功效。草莓是鞣酸含量丰富的植物,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预防癌作用。据研究,女性常吃草莓,对皮肤,头发均有保健作用。草莓在德国被誉为“神奇之果”。草莓还可以减肥,因为它含有一种叫天冬氨酸的物质,可以自然而平缓地除去体内的“矿渣”。中国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
据测定,每100克草莓果肉中含糖8至9克,蛋白质0.4至0.6克,维生素C50至100毫克,比苹果、葡萄高7到10倍。而它的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以及胡萝卜素、钙、磷、铁的含量也比苹果、梨、葡萄高3到4倍。台湾人把草莓称为“活的维生素丸”,德国人把草莓誉为“神奇之果”,可见是不无道理的。
选购草莓,以色泽鲜亮、有光泽、颗粒大、清香浓郁者为佳。食用前必须洗净、消毒。首先是摘掉叶子,用水冲洗,随后放入清洁的容器内,将高锰酸钾按1∶5000的比例稀释,将草莓放入消毒液中浸泡5至10分钟,也可用食盐溶液取代,最后再用凉开水浸泡1至2分钟后即可食用。
用500克草莓,加入少许白糖和100毫升冷冻汽水,搅成汁饮用,据说对去除面疱有效。
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2我有一个机器人玩具,是爸爸给我买的,我很喜欢。
玩具的名字叫闪人感觉机器人,它有一尺多高,头上有一个耳机,好像在和别人秘密谈话,它的表情很严肃,手里拿着一把枪,枪头上有一个一闪一闪的小灯,只要打开开关,小灯就会亮起来,枪上还发出“铛铛”的声音,过一会儿又变成了“轰”“轰”“轰”。机器的肚子上有一个电视屏幕,可以看电视,很好玩。脚上还有一蓝色和白色的条纹。
闪人感觉机器人的脚强健有力,脚底下各有六个小轮子,分布在脚下,使它走起来很方便。
机器人很有趣,只要一按开关,嘴里就会传来“冲啊……”的喊声,它肚子上的小电视也开始工作了。说起电视,其实是一个一直转的纸,所以才误以为是一个电视,开关打开了,机器人的脚便站成一前一后,但走路主要还得靠脚下的小轮子。这个机器人一边走,一边叫,真是有趣。
这就是我的机器人玩具,一个有趣的东西
举例子1橘 子
当一片片黄透了的叶子从妈妈的怀抱里落下来时,秋天就到了。这是一个令我快乐的季节。为什么呢?因为我又可以吃到酸酸甜甜的橘子了!
橘子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近4000多年。主要产自长江中下游和长江以南地区。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橘类果树才从我国传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传入美国的佛罗里达。 世界上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橘,年产量10282.2万吨,面积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2425.26万吨,第二位数美国,1633.52万吨,中国第三,1078万吨,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列数字)
瞧!这些黄澄澄、圆溜溜的橘子摸上去软软的,就像一个个小皮球。如果给它们装上五彩的蜡烛,远远看上去,简直就是玲珑剔透的小灯笼!(假设)此刻把橘子放在手里,看到上面有个凹槽,里面有个棕色的小把儿,那是它和大树连接的地方,我想它不会忘记大树和土壤的功劳。橘子,虽然没有草莓漂亮的外衣,也没有西瓜强健的体魄;虽然没有葡萄诱人的色泽,也没有苹果如丝般的光滑(作比较),但是它那油亮油亮的身体,同样也会使人喜欢上它。哈!里面躲着十来个月亮似的“橘娃”(打比方)它们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胖,如同兄弟姐妹般的,挨挨挤挤。它们肩并着肩,围成一个小圆球,每个人身上披着的那一条条白色的丝巾,就透着那么股清凉和干净。一股淡淡的橘香铺面而来,沁人肺腑。那比桂花还香的味道,会让人馋的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剥下一片“橘”娃,含在嘴里,随即一股甜中带酸的口味“飞”了出来,这种汁水像蜜一样,一直甜到了心底。
它们不仅好吃,而且浑身都是宝。橘的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橘子的药用价值非常高。晒干后的皮叫做陈皮,不仅有助于消化而且还可以泡茶:由于橘子味道好吃,于是有商人将橘子做成橘子果酱出售。橘子酸甜的香味也惹得很多人喜爱,货架上面那些各色的橘子香水也就应运而生!
作比较1雪
雪花是一种美丽的结晶体,它在飘落过程中成团攀联在一起,就形成雪片。单个雪花的大小通常在0.05——4.6毫米之间。雪花很轻,单个重量只有0.2 ——0.5克。无论雪花怎样轻小,怎样奇妙万千,它的结晶体都是有规律的六角形,所以古人有“草木之花多五出,度雪花六出”的说法。雪花多么美丽而轻盈呀!我越来越喜欢雪花了,如果能够再次目睹大地白雪皑皑,绿树披银装,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趣事。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农谚。在北方,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雪中所寒的氮素,易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也给农业生产带来好处。所以又有一句农谚“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雪的作用很广,但雪对人类有很大的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因雪的导热本领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所以,受雪保护的庄稼可安全越冬。积雪还能为农作物储蓄水分。此外,雪还能增强土壤肥力。据测定,每1升雪水里,约含氮化物7.5克。雪水渗入土壤,就等于施了一次氮肥。用雪水喂养家畜家禽、灌溉庄稼都可收到明显的效益。
雪对人有利也有害处,在三四月份的仲春季节,如突然因寒潮侵袭而下了大雪。就会造成冻寒。所以农谚说:“腊雪是宝,春雪不好。”
朋友们,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对雪更加喜欢和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