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性质与特征
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怎样理解编者的意图呢?主要是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呢?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呢?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呢?等等。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教师肯定会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在教学“9加几”时,课本中只提供了一幅学校运动会的全景图。这幅图究竟有什么作用?教学中应如何出示?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都是教师教学前应该搞清楚的。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用实物投影出示全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说给组内的同学听。在学生初步感知图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剩多少盒?”这一数学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计算方法上。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想出计算方法,并在组内进行交流。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一共有13盒。(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教师让学生比较各种算法,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方法。然后,结合学具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最后,再利用全景图让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安排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全景图的作用。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如果录制一段本校运动会的场面,动静画面结合起来,可能效果会更好。
2、找出教材的不足,主动驾驭教材。
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对象。数学教材是通用的、共性的,同时又具有简约化的特点。有的课时内容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可能提供详尽的学习材料,也不能呈现完整的教学过程,当然也就很难反映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教材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的教材滞后于教育的发展,教材本身侧重于数学知识的传授和积累,侧重于数学技能的训练,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其呈现的是一个知识的静态结果,而没有体现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所以,对于这样的教材,教师绝不能照搬照套,不要被它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动驾驭教材,合理调整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加工。在使用教材时,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
备课时,教师应反复研究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适应教学的需要。比如,可以对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和数据作出适当的调整、改编,以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取代教材中的例题。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可以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一组数据引入。出示下面的表格:
教师提问:看到这个表格,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样安排,学生不但学习兴趣浓厚,而且教学效果良好,从中还能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正确区分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的。因为教学内容来自于师生对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及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而且还包括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教材内容只不过是教学内容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况且,教材本身还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在处理教材上,教师的任务在于“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做到尊重教材与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地利用教材,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法加工,以达到优化教学内容的目的;另一方面,师生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己编制教材。
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可通过让学生选择信息提出问题的方式使复习题、例题和尝试练习整体呈现。
首先出示以下信息:
①学校舞蹈队有23人
②学校合唱队有84人
③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
④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少8人
然后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成应用题。
①学校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②学校舞蹈队有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少8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③学校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④学校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4倍少8人。舞蹈队有多少人?
接下来,便可让学生用算术方法解答第①、②题(课本复习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答第③题(课本例题),最后将第④题作为练习题。
4、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教学设计的对象是学生,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如果从实验的角度分析教学设计,那么课堂中的学生情况就是自变量,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案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调整等都必须随着学生这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
例如,在低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又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因其思路、解题方法和已学过的分数应用题基本相同,所以教学时,教师只需稍加引导,便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己想出解题方法,教师根本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去讲解。一般来讲,年级越高,课堂教学也应该越开放。“先试后讲、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客观分析教材,把握每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重点是对教材来讲的,而教学的难点是对学生来讲的。
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确定教材的重点,要以教材本身为依据。瞻前顾后,溯源探流,研究所教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价值。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关系全局的这部分知识,可定为教材的重点。例如,低年级教学统计时,应把学生能够参与统计过程作为教学的重点。
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的内容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有的内容纵横交错,比较复杂;也有的内容本质属性比较隐蔽,或者体现了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或者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上呈现了较大的坡度,或相互干扰,易混、易错等。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难懂、难掌握的内容以及学生学习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例如,对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既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掌握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如,教学用两位数除,关键是使学生掌握用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商一位数的试商方法,至于多位数的可依此类推。又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在于通过操作、直观使学生弄清一个长方体有哪三组相对的长方形面,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每组长方形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这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问题,教师抓住了这个关键,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6、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现代教育认为课堂教学首先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的发展过程;首先不是教师的教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首先不是教师教会的过程,而是学生学会的过程。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前人思维的结果。学习这些知识,不是简单地吸收,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思维,把前人的思维结果转化为自己的思维结果。这个转化,认知学派称之为“建构”,国际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称之为“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建构”也好,“再创造”也好,其实质就是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付出与前人发现这些知识所曾经付出的大体相同的智力代价,从而有效地实现知识训练智力的价值。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我是这样进行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大部分学生猜测圆柱体的体积可能等于底面积×高。然后给每组同学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加以验证。有的组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测量出长方体容器中水的长、宽、高,计算出了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橡皮泥捏成长方体,计算出了橡皮泥的体积。有的组将圆柱体木块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通过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计算出了圆柱体木块的体积。然后让学生比较报告单上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使学生确信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最后让学生看书自学,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利用手中的学具自己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7、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在数学活动中,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例如,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可让学生反思: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
8、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了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极限思想、符号化思想、集合思想、转化、建模的思想以及猜想、验证的方法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单纯是知识的获得和反复的操练,贯穿始终的还有数学思想方法。如果说数学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条明线的话,那么蕴含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一条暗线。教师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抓住教学内容中的有利因素,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例如,在低年级“数的认识”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在高年级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 添加评论
.
1.小学数学概念在性质上的特征
首先,它除了具有数学概念的特征外,还往往具有某些自然概念的痕迹;其次,针对儿童的认知特征,它常常经过了某种改造,以适应儿童的学习、掌握与运用。
2.小学数学概念在学习上的特征
其一,小学数学概念在组织上具有系统性的特征,这是由于数学自身的自然结构的精确性所决定的;其二,通过大量的直观材料,在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观察、分类等感知活动的基础上来构建数学概念的;其三,以图或语言文字为主、并以描述的方式予以呈现概念。
3.儿童形成数学概念的主要途径
● 概念形成,简单地说,概念形成就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地发现并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它包括感知具体对象阶段、尝试建立表象阶段、抽象本质属性阶段、符号表征阶段、概念的运用阶段。
● 概念同化,简单地说,概念形成就是将概念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概念来理解并形成新的概念的过程。它包括唤起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概念、进一步抽象形成新概念、分离新概念的关键属性。
4.儿童学习数学概念的基本过程
对儿童来说,获得数学概念大致都要经历一个感知——表象——概念这样一个过程。首先,儿童面对大量直观材料,经过感觉纳受器,进入感知兴奋状态,提高多次的观察、比较、体验,由感知运动阶段进入形成表象阶段,再经过分析、综合,获得符号性表象 ,再经过抽象、概括,进入形成概念阶段。
5.儿童获得概念能力发展的基本特点
● 从获得一级概念为主发展到有能力获得二级概念;
● 概念的获得以“概念形成”为主逐渐发展到“概念同化”为主;
● 从认识概念的自身属性逐步发展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
● 数学概念的建立受经验的干扰逐渐减弱;
● 数、形的分离发展到数、形的结合。
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 经验对儿童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 语言对儿童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活动的实质是认识、探究和应用。表象是双面互动,也就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具体包括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构建模型(实物演示、画示意图、线段图等)、师生共同操作探究、得出科学结论、运用获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出新的数学问题等活动过程。 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始终都是为了学生这一主体,使学生从模糊到清晰、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
如何把握呢?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有好奇、好动、从众、浮浅、容易遗忘、不够集中专注持久,作为活动的总设计师教师来说,有必要针对以上特点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学设计,比如教具选择夸张的卡通造型、艳丽的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大)、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入思辨(调动主动性)、引导鼓励学生向深层思考、把一个新知识点放到较大的知识背景中(温故知新、容易形成知识体系)、低年级适当嵌入分散教学、中高年级加强组织教学。
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察点有哪些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在上《认识图形》一课时,经过对教材的认真钻研、理解、分析之后,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2)通过摸、画、找、拼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样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通过创设情景,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欲望。这样的三维目标的确定以及实现的过程,既是提升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深刻领会的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并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过程,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之一。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二、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⑶ 小学数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怎么样学?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数题,而是将许多的生活中运算加到小学的知识中,这样一来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学数学的成绩加大了难度.那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掌握方法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以上九点是有关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提出相关的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借鉴和参考的价值,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成绩.
⑷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
1、目标预设化
新课程呼唤生成性课堂,决不意味着预设已不再重要,而是对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合理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
2、内容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
3、探究合作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这是数学学习的一个新境界。”
4、思维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外向型的学生开朗、活泼,喜欢请问老师,愿意和同学交谈,发表意见坦率,适合集体学习,便于解决疑难问题。内向型的学生情绪稳定,喜欢独立思考,注意力较集中,一般不喜欢集体学习。
(4)数学课堂特征小学扩展阅读:
小学教育专业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较高思想素养、宽厚基础知识、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创新精神的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其综合素质概括为一个核心、两种水平、六种能力、十二项基本功。
以师德为核心开展教育,努力使学生达到本科层次学术水平和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具备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活动指导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学习发展能力,和讲、写、算、创、教、用、作、弹、唱、跳、画、练十二项基本功
⑸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什么特点
我通过沈阳黑马金考高分英语家教网查到,《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从以上规定中可以看出,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
☆它是按门类制定的;
☆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它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它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它毫无疑问地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因为无论教材还是教学,都是为这些方面或领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服务的,而评价则是重点评价学生在这些方面
或领域的表现如何,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因此,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出发点都是为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那些素质的培养,最终的落脚点也都是这些基本的素质要求。
可以说,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灵魂,也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这也正是各国极其重视课程改革,尤其是极其重视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重要原因。现在英美等国纷纷组织全国最强的力量、投入大量物力经费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表现出他们对国家课程标准的日益重视。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教学如何设计,无论评价如何开展,都必须围绕着这一基本素质要求服务,都不能脱离这个核心。
但是,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对某方面或某领域基本素质要求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标准中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因此,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了评价哪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但对教材编制、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教学顺序安排及课时分配、评价的具体方法等),则不做硬性的规定。
⑹ 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数学活动有哪些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专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属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观察、实验、练习
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之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⑺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在教学中呈现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互动性、学习的实践性、学习的理解性和学习的反思性。如果实现了这些特性的课堂教学,那么,这节课就可称得上是一节有效的好课。那么,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现课堂的有效性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受。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脸”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设计了这样一个互动的学习过程。老师说:“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并且知道三角形根据角的不同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现在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这时,老师呈现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我猜另外两个也许是锐角。”有的学生说:“我猜是钝角三角形,我看到的虽然是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锐角,一个是钝角,”……学生们争执不休,各有各的道理,参与性相当高。因为“猜一猜”这样的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猜”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说出是什么三角形,而且还要说明理由,这样的教学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和谐的氛围
⑻ 我国现行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哪些特征
目前,面对课程标准和新的课程理念,该如何备好小学生数学课呢,提高教学有效性呢?要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节课堂教学中,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我通过自身对新课程的学习领会其精神,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课。
一、 课要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所以,在备课时同样体现在“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首先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必须有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真正树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教师若真正确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以上这些理念烂熟于心,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给自己的课堂教学重新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 课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课标”在具体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个方面的数学课程目标。通过知识与技能、态度的结合,知识与情感的结合,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基础教育中,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课程标准向我们提出的新目标要求。大家知道,数学枯燥无味。因此,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的把握上,除了“双基”目标外,还要注重:(1)每一节课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目标,落实这一主要目标比教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为重要。它体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最后才是一种结果。例如: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让孩子们认识了“10以内数”之后,迅速地将孩子们引进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同学们,你们能用身边的事物说说你心目中的数字吗?老师用期待的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小手一个个地举起来了。
“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
“ 我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共是10个手指头。”
“我的衣服上有5颗纽扣。”-------
老师巧妙的一问,让学生自然地把数学与身边的事物联系起来,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就在生活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这一深奥的道理。在这种和谐的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得到了融洽与升华。。
三、 课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为了适应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我们知道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不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 “进位加法”的进位问题。从教材的表层不仅是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提倡学习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引导学生掌握以“十”为单位的计算的思想。这也更是后续学习的需要。
因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人类的认识经过两次飞跃。从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是第一次飞跃。从按群计数到以“十”为单位计数是第二次飞跃。
三、 备课要找准教学的切入点。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能想到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2、学生自己已经解决了什么?3、学生还想知道什么?4、想知道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通过合作来解决?5、哪些问题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5、哪些疑难问题还需要拓展与延伸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了,也就明确本节课中教学的切入点和主要完成的目标了。
以上所谈的几个方面,落到实处那就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
⑼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有什么特点
数与代数
数与代数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主要侧重有关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的运算,《标准》对此作了较大地改革:
1.重视数与符号意义以及对数的感受,体会数字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探索丰富的问题情景发展运算的含义,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强调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和运算方法,加强估算,引进计算器,鼓励算法多样化.
2.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世界中多种多样的模式,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学会用符号表达现实问题中的一些基本关系,会初步进行符号运算.
4.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划现实世界,有效地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强有力工具,是探究事物好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重视对简单现实头问题的建模过程,学会选择有效的符号运算程序和方法解决问题,重视近似解法特别是图象解法.
第一学段
1.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两步).
2.适当加强基础.
3.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二学段
1.增加“结合现实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进行估算;发展学生的数感;加强与现实的联系.”
2.增加了“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删除“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教师讨论)
4.将“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改为“能理解简单的方程.”
图形与几何
(原称空间与图形:变“空间与图形”为“图形与几何”;重提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用词更加规范,体现了课标的严肃)
现行大纲这部分内容,小学主要侧重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初中主要是运用逻辑证明和扩大公理化的方法呈现有关平面图形的性质,这使得学生不能将所学的几何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没有体现现代几何的发展,还往往造成不少学生因此对几何、至整个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为此,《标准》在重新审视几何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几何学习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形成空间观念.并对传统的几何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
1.设置了“空间与图形”领域,将几何学习的视野拓宽到学生生活的空间,强调空间和图形知识的现实背景,从第一学段开始使学生接触丰富的几何世界.
2.通过观察、描述、制作、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和图形设计与推理的能力.
3.突出用观察、操作、变换、坐标、推理等多方式了解现实空间和处理几何问题,体会更多的刻划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标准》中还指出,逻辑证明的要求并不局限于几何内容,而应该体现在数学学习各个领域,包括代数和统计与概率等;对于几何证明的教学来说,它的目的不应当是追求证明的技巧、证明的速度和题目的难度,而应服从于使学生养成“说明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和质疑的习惯,形成证明的意识,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等等.因此,《标准》中在强调探索图形性质的基础之上,要求证明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降低了对论证过程形式化和证明技巧的要求,删节去了繁难的几何证明题,旨在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逻辑证明的意义、过程,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同时,向学生介绍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使学生体会它们对于人类历史和思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标准》大大地加强和改善了目前的几何教学.
<标准>的”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仍分为四部分,具体表示有所变动,(1)图形的认识,(2)测量,(3)图形的运动,(4)图形与位置,
在探索、发现、确认、证明图形性质过程中,体现两种推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相辅相成的关系.
体现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
“图形的运动”强调了图形的运动是研究图形性质的一种有效方法.
运动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
第一学段
(1)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2)将”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放在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
(1)删除“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确定一个点”
(2)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统计与概率
现行大纲中只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三代数中设立一章介绍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概率内容,同时仍然采取“定义——公式——例题——习题”的体系呈现弦计初步知识,使得学生很难得体会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的联系,统计与概率对决策的作用.因此,《标准》中大大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三个学段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内容,结合实际问题,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1、反映数据统计的全过程:收集和整理数据、表示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进行交流.2、体全随机观念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初步思想,将概率统计方法作为制定决策的有力手段.3、根据数据作出推理和合理的论证,并初步学会用概率统计语言进行交流.
统计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⑴(第一学段)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放在第二学段).
这种变化有三个原因:
① 更加突出了学生对数据分析的体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数据.
② 早期经验的多样化可以为以后学习:“正规”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奠定比较牢固的基础.
③ 使得统计内容在第一、二学段的要求层次更加明确.
⑵ 加强分析图表的能力里的培养.
提升“读图能力”的培养.
⑶ 加强调查等活动的体验.(主要是小调查)
在收集数据方法方面,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要求学生了解测量、调查等的简单方法,不要求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去收集资料.
⑷ 第二学段与《标准》相比,在统计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第三学段)平均数易受极端数的影响(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影响).
⑸ 另外,删去“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这一要求.
概率(可能性,重视“随机现象”)
在第一学段,去掉了<标准>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的描述.
综合与实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针对问题的情景,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教数学内容的理解.
《标准》增设“联系与综合”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体会数学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现实社会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同时,采用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他们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逐步发展对数学的整体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新技术对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技术包括数学课程的目的、数学学习的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标准》提出在第二学段引入计算器,并鼓励把计算器和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这样可以免除学生做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从而在探索性、创造性的数学活动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更为广泛的现实问题.
同时,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数学课程的技术含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方面的优势,去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对综合与实践的理解-------实践性﹑综合性﹑探索性
“综合与实践”应当保证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外或课内外相结合完成.
“综合与实践”的核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同学段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学段:内容安排强调时实践性和趣味性.
第二学段:
通过应用、探索和反思,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探索、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思考的习惯,通过交流,发展理解他人、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
启示:
启示一:坚持数学课程的三维整体目标
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中,形成了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能力、情感与态度 三个基本方面的目标.
启示二: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作为课程与教学的重点之一
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初步学会大知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自我评判和调控.
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
初步学会对已有知识经验质疑和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能进行发散性思维,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算法多样化、思考问题的策略化).
初步掌握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类比、归纳多种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利用图表整理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具有抓住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数学抽象与概括的经历与经验.
懂得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以及转化的思维策略.
启示三:把解决问题置于数学课程的核心地位
在标准的修改稿中,不仅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而且在实施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经历探索、实践的过程).
启示四:要把促进创新和落实基础知识统一起来
数学学习中创新活动主要集中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占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