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寒假作文二:关于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下)
[寒假作文二:关于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下)]寒假作文二:关于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下)作者:林曦四、关于相信和目的地证悟是一种很难描述的状态,因为它超越了我们的概念,寒假作文二:关于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下)。如果试图描述,那么一个佛教世界观持有者可以对于事物同时看到生的部分也看到灭的部分,看到有意义的部分也看到无意义的部分。回到创巴仁波切所描述的:"一个人若以充实自我为修行的出发点,那是修行上的唯物主义。"如果修道上的唯物主义背离了佛法,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目的激发我们趋向佛法。如同前文所讨论的,除了能够提供点"高深"和与众不同的感觉,其实谈恋爱比学佛好玩儿;学艺术也比学佛有意思;研究科学或者是伪科学比学佛显得更容易接近宇宙真相;创业和经营企业比学佛刺激;不打着佛教旗号的公益事业更容易受到赞美;与道教改善生活质量的技术宝库比起来,佛教望尘莫及;基督教的归属感和天堂保证要比佛教吸引人好多;遍布中华大地的术数高人比佛教大师的占卜改运技术专业很多…基本上大多数正当的事业都比学佛有意思,更好打发时间和获得成就感。所以,既然又要花时间,有时还会被告知是无法想象的"多生累劫",我们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为什么不一次性问得更直白些:"学佛有什么好处?成佛有什么好处?我们为什么要成佛?"相信此话一出,很多资深佛教徒的头顶滴下了汗水。我问过很多自认为很虔诚佛教徒,"先别跟我传教了,你说的那些我听不懂,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相信你能成佛吗?"遗憾的是,敢说他必定往生净土的都没一两个,敢说他能成佛的就基本没有了。换作是别的领域,你觉得你会从事成功概率这么低的事情吗?如果你投资一个项目,连挣钱的希望都很渺茫的话,你还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热情,这是否很背离常识?目的准确是重要的,如同一场战争,你必须要知道任务是什么,你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和训练,你的敌人是谁,战场在哪里,以及如何取得胜利以及判断胜利的标准。坦率的说,我无法理解很多智商情商都不低的人,在学习任何学科的时候都知道锁定目标,做功课和思考,质疑以及练习,为什么一进入心灵或是某个"神圣"领域就缴械投降,完全依靠人肉传播获得知识和讯息,好像问题多了就与"虔诚"绝缘。在佛法的传统里从来就是鼓励"质疑",如果佛陀不对他生活的合理性和生老病死的现象产生质疑的话,基本上就没有后来的所谓佛法了。所以,就不奇怪总是有人忐忑地悄悄问我,"如何才能真正地相信呢。"其中经典问题有:"你又没死过,你怎么能相信轮回呢?"或者我问别人:"万一临命终时,你去到的净土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你会不会有点后悔?"相信或者不相信,在佛法体系中从来就不是一个问题,从来也不是一个产生罪恶感或是自卑感的来源。你不用一边热爱着佛所描述的这套对世界的看法,一边看着种种宗教腐败问题而犹豫要不要承认自己是个喜欢佛教的人,这两者一点都不矛盾。佛从来就没有说,谁不信我说的话就要受到惩罚,反而欢迎你的质疑,正是因为我们缺乏对一切都是真实的坚固的质疑,以及对自我的质疑导致了恒久的迷惑。在南传佛教的巴利文经典中,佛法就被称作ehipasika,意思是"来看",不是"来相信。"那么,我们需要看到什么呢?什么是佛陀的"得净法眼"的正见呢?"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据说,这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成佛的证悟。这句话中包含了我们的目的地、敌人、战场、陷阱、作战方法和最终胜利的全部描述。1、我们的任务:我们失去了本来有的"如来智慧德相",现在要去"发觉"回来。2、战斗的原因:导致我们不能成为具足智慧和福德的觉者的是我们的"妄想执著"。3、敌人的描述:这些执着包括了我们对于"自我"和自我感知到的一切真实与稳固,这种"真实感"造成了人类世界无所不在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的开始被称作是"无明",造成了轮回的假象。4、敌人的标志:随时出现在我们内心的贪求、期待、恐惧和傲慢。5、战场的位置:这些二元对立的建立和消失都是在"心"的内部完成。6、战斗过程:我们的修行是对"心"的调伏。所有修行的方法,都围绕在"一心"中消除人根本性的二元对立来进行。7、战斗必需装备:戒律、禅定、智慧。8、粮草后勤:福德、善缘、成熟。9、胜利的描述:二元对立的最终消除,即是解脱、觉悟、禅定、涅盘,或他们的总称"智慧"。10、如何判断胜利:我们功课和目标是从两方面获得"智慧"--不只是认识到,还能经验到这个二元对立消除的过程。从这个任务清单来看,需要准备的功课的确不少。也不难看出,以加强自我的良好感觉为动机的"修道上的唯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更好的保护和激发了对自我的执着,与成佛"觉悟"任务中要破除对"自我"的执着的初衷似乎有着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让不同的人都贴着"佛教"的标签,但是看上去像是两个宗教,常常让人想说,你信的和我信的不是一个佛法。如同不同旅程的设计,最终的目的地很难一致,所谓的殊途同归是一种安慰的幻想。当然,"改变路程最好的方法是改变目的地"。证悟是一种很难描述的状态,因为它超越了我们的概念。如果试图描述,那么一个佛教世界观持有者可以对于事物看到生的部分,同时也看到灭的部分;看到有意义的部分,同时也看到无意义的部分。"当悉达多看到一个人走过,即使他很健康,悉达多所看到的是此人的生与灭同时发生。你也许会认为这样的人生观不太有趣,但在生命的旅程中能够同时看到一体的两面,可以是非常奇妙,而且可能会有很大的满足感。这不像在期待与失望的云霄飞车忽上忽下。"五、见地,见地,见地正面的无常带来变化,四时更替,让善的种子成熟,让我们能逐渐进步。负面的无常,带来持续的不安全感…"见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不管你觉察到没有,我们都有某种见地,也就是我们心中对于事物是如何如何的一种看法。"如果你觉得日子过得很好,无常离你很远,恒久的幸福无处不在,那么我觉得你不用选择佛法。同样的,你觉得日子苦得掉渣,不好的事情永远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好日子永远等不来,那么你也不用选择佛法。还有呢,你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人死如灯灭,得过且过,赶紧及时行乐,坏日子反正来了也躲不掉。那么也不适合选择佛法。这些见地从佛法的角度来说,被称作是"断灭见",违背了无常变化的真相。大多数人持有的见地,从佛法角度来说,叫做"无明",即认为"自我"和自我的持续感是无比真实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思维纠缠在大和小,主体与客体,成功和失败,富有和贫穷,精英和草根,时间和空间,牺牲与获得…在数不胜数的二元对立中来回,如同游戏中的撞珠一样。选择佛法的标志,是我们需要先了解佛教的见地,或者它的另一种说法,世界观和价值观。接受这种见地,和你是谁,从事什么职业,受过什么教育,有多少钱,穿什么衣服,抹什么面霜,一点关系都没有。当然,接受并且能基于一种见地决定自己的行为,估计是世界最有难度的事情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接受一个见地相当于同自己的本性较劲。当然这也不妨碍我们先假装或是练习正确的见地,就像是上战场之前的演练,或是大考之前的模拟考试,寒假作文《寒假作文二:关于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下)》。常常忘了,再常常记起,同时记得常常提醒自己。佛法中作为一切的基础的见地,被称作"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用以印证正法和参考自我的行为是否恰当的标准(藏传佛教多出了诸漏皆苦)。即:1、诸行无常,(一切和合的事物皆无常)反之,有某些概念和元素是恒常。2、诸漏皆苦,(一切情绪皆苦)反之,有些情绪是纯然愉悦。3、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自性)反之,有事物本具自性而存在。4、涅盘寂静,(涅盘超越概念)反之,证悟存在于时间,空间,能力或场域之中。(我使用了宗萨仁波切《正见》一书的汉译法,如果对四法印有兴趣一定要看这本书。)佛法是基于这四种见地,一套完整的心性训练。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觉悟。可惜不是拯救世界,或是更个人英雄主义的形容,这个觉悟,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你能够愉快地、坦然地面对各种人类渺小如同沙砾一样的失望。很幸福地,面带笑容地告诉自己在"果"的面前,"其实你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从种子开始。道出市面上"修道唯物"真相的创巴仁波切是我看过最不给面子的佛法老师,宗萨仁波切和他还真是有一拼。他在每一本书里面强调见地的重要性。在一个课程结束的时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早上在市场上看见一条狗,专注地,长时间地盯着一块肉,如同禅定一样,我想知道,我和那条狗一样吗?"宗萨仁波切说,"如果缺乏见地,那么坐在那里数着呼吸,你和它没有特别的不同。"其实,不只是密宗的传统。在整个佛法体系中,见地都是核心的问题。因为佛教的"信"不是"相信"的信,是"知见"的信,是建立在了解、觉知的基础上的认识。宗萨仁波切在另一个演讲中说:"了解生活徒劳无功的那面就是见地","了解到这是徒劳无功并不意味着你该辞去工作,你应该继续你的工作,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为什么不呢?你应该只管去做,但始终知道真实的身份,始终记得处境的真相。"那么,什么是佛法一直让你记得,并时刻警觉的真相呢?两个字,"无常"而已。一切都是可转化,相互依存的。无所谓悲观、乐观,只是如实。正面的无常带来变化,四时更替,让善的种子成熟,让我们能逐渐进步。负面的无常,带来持续的不安全感,这个就数不胜数了,这就是人们企图用佛教或是灵性修持来解决不安全感的荒谬,因为,佛从来没有告诉你,这个可以被解决,从来没有说过一个方法可以解决你对死亡的恐惧,对爱情和亲密关系的控制欲和焦虑,对金钱的贪求和热爱,和我们无止境地不安全感和想换花样的习性。六、对治我们就像一个打壁球的人,不断地加快发球的速度,于是被自己发出的球打得鼻青脸肿。当你减少发球时,被打到的机会就变少,于是比较从容。一切的解决之道都基于你对无常的了解。知道一切都是暂时的存在,了知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特征就是有缺陷。更深一层的时候,你了解这种缺陷是心造的幻想。其实一切是圆满和具足。了知所有的存在要依赖无数种因缘的成熟,除了让"因"变得好,在"果"上如何下功夫都是徒劳。时刻像个情报处长一样地了解自己的动机,因为动机是最重要的"因",或称作是种子。总之,听上去无聊而且很不时髦,不像舒适的瑜伽课,能够带来心灵的舒缓,身体放松,似睡非睡的舒适体验。而是持续地跟自己过不去,对治自己的贪求、期待、傲慢和恐惧。与这些你讨厌的或是正得意陶醉的特质单刀赴会,狭路相逢时,并不好过。要面对不断对自己的失望,再从头来过。当然这个过程也充满乐趣,所有的快乐也许都比不上你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多年躲避之后终于正面交锋胜利的成就感。突然想起,大家都很喜欢"福报"这个字眼,或者很喜欢修持各种福德具足的法,天上掉钱,一本万利,护法环绕,拥有特权,所向披靡。坏消息是,你可能误会了,也许佛教认为最大的福德是你升起了坚定地,跟自己过不去的信心,你突然想要明白是什么在导致我们的苦,是什么在操纵着生老病死的循环,你突然放弃了换花样哄自己开心的兴趣,决定要跟自己死磕。你开始给自己制定各种各种稀奇古怪的规矩:爱钱就捐钱;工作狂就休息;喜欢热闹就自己待着;喜欢独处就去做义工;觉得自己口齿伶俐就写作;觉得自己像邓爷爷就去学英语…总之,就是不让自己在很舒服很陶醉的那个状态里面呆着。你开始明白:不能什么都想要,明白要放弃,做减法才是王道。那么恭喜你,你具备了最珍贵的由戒,由出离,由止息升起的无上福德。只有这里才开始会有智慧,智慧和知识几乎没有关系,智慧是宝剑,遇到问题就能挥剑斩断烦恼,解决问题。大多数山寨的智慧,都是供在案头的宝剑,生锈了拔不出来。由戒才生定,我几乎没有在缺乏戒的修持,也就是对治的修习的人身上看见过定力这个东西。禅定是觉察的连续状态,可惜我只在很少人身上看到这样的特质,通常禅定是禅堂和蒲团的特别状态。"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修行。"在18岁的时候我看见宗萨仁波切的这句话,当时很不以为然。在后来的生活中,逐渐觉得这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最好办法。这个可能要从两方面解释。从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断地"作为",一切的事情都要有所反应,确定立场,表明态度,一切都是越多越好,我们就像一个打壁球的人,不断地加快发球的速度,于是被自己发出的球打得鼻青脸肿。当你减少发球时,被打到的机会就变少,于是比较从容。另一方面,人类小我的本性就是过度反应,任何能激起小我的情绪反应的事件,都能被情绪、思考和存在脑中夸张的故事情节放大,变得严重,形成冲突。这个用简单的方法说就是,十年前你觉得为了他要死要活的那个人,现在是不是觉得他死他活都跟你没什么关系。是不是半夜本来觉得天大的事情,早上起来就觉得没什么了?所以,什么都不做,是给自己减少麻烦和避免不必要的情绪起伏的最好办法。还有一个角度,那就是,从因缘法的角度来说,事情的成就不是某一个个体决定的,要依赖很多的条件,所以,你想成就的不会因为你的过度反应,更玩命儿地付出而成就,你想要阻止的也不会应为你极度努力而不会出现。所以,在情绪风云突变的当下,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修行。因为他避免了过度反应地把水越搅越混的恐怖局面。所以,在巴利文《中部经》中,佛说:"比丘们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不能够在享受欲乐的时候,以客观的态度,了了分明这是享受,在欲乐的享受不能如意时,客观地了知这是不如意,在从欲乐得到解脱时,客观了知这是解脱,他们就不可能确实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又在《杂部经》中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致苦的止息之道。"宗萨仁波切说:"如果我们开始了解--不只是智识上,而是情感上的--一切和合事物皆是无常、那么我们的执着就会减少。""如果我们稍微了解,某些熟悉的观念、感觉和事物只是如梦幻般存在的话,就会发展出更幽默的态度。在生活中体认幽默,能避免痛苦。我们仍然会经历情绪,但它们不再能戏弄我们,蒙蔽我们。我们仍然能坠入情网,但没有被拒绝的恐惧。我们会使用自己最好的香水和面霜,而不会留到特别的场合再用。如此,每一天都会是特别的一天。"所以,见地跟相信,跟行动,跟乱七八糟的仪式基本没关系,只需要安静地,看着这一切。只是纯净地觉察,没有多余的动作。如果说,佛的智慧是一种能量的话,那么这个无穷的能量就是镜子一样的觉照。借由"减法"和止息,我们才能产生专注,才能让我们比猴子还要好动的心逐渐调伏,才能解决人类基本的不安全感。这也许是实践佛法的第一步,可是这一步是对抗人类惯性的最不容易的一步,走出了这一步,就会有些幽默感了,不然一切都实在是太严肃了。我们的传统强调意义,就嫌一件事情真实都不够给力,一定要再拔高再拉长,所以无常是多么不容易了解的事情。如果生命的本质和树上的一片落叶一样,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沮丧。人类的本性是用作为来证明自身的存在,所以什么都不做,包括行为的,念头的,这个其实比让一个人赴汤蹈火的付出更难。七、种子就在当下佛法真的很简单,但是把它在你的生命里活出来觉非易事,不过也因为不容易,佛法才是最珍贵的存在。"修道的唯物"的陷阱是人们依然用佛法的标签来追求快乐,充实,和存在感。这是一条无法走下去的道路,因为总是会失望和被觉知识破。"如果证悟只是快乐的话,那么某种更好的东西出现时,它也会被抛弃。构筑于快乐之上的人生,基础是脆弱的。""伟大的龙树曾写过,佛陀从未说过在你离弃了轮回之后,涅盘才会在那儿出现。轮回之不存在,就是涅盘。""一把刀变利,来自于两种耗损--磨刀石的耗损和金属的耗损。同样的,证悟就是染污耗尽、染污的对治也耗尽的结果。"当我们对道路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执著时,如同服药止痛的病人爱上了止痛药的毒瘾。意识到"无我",即破除了无明,"无我"就像是空气所做的容器,能装进所有的可能性。这是"空"的微妙和真意。我们被痛苦、轮回、责任,历史种种对于"自我"的认定和企图破除这种状况的各种方法捆住了手脚。你也许不能理解古代禅师断臂立雪或扫地十年的求法就是为了一句:谁捆着你?"的觉知,可是,观察你自己,当我们拥有了无数的能力、权利和财富之后,可怜的,还剩下多少我可以停下来说"不"的勇气和自由?我小时候背过一首诗,"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据传,佛陀说过,这个世界的众生如地上的沙,而得到人身的如我手中的沙。所以,我们几乎没有理由不试着用这唯一的人生去探索实相。如果我们已经开始了这样的探索,请时刻记得观察自己的见地是否偏离,是否走进了"修道上的唯物"。如果你很幸运,这个旅程中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请记得感恩,如果还没有,那么你自己的心是最好的老师。()〔寒假作文二:关于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下)〕【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⑵ 步步高寒假作业数学高一 寒假专题突破练数学高一必修1,必修4 答案 求啊,答案拍清楚点好不好
只差第一页
⑶ 小学三年级有必要去学寒假衔接吗
如果小学三年级成绩还可以的话,就不用用去,如果成绩不好的话,就可以去
⑷ 步步高寒假作业数学高一 寒假专题突破练数学高一必修1,必修4 答案急
a
⑸ 寒假突破八年级上册综合答案
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课堂复习有三种: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课后复习,因为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学习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大大增加复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在复习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课后复习至少安排两次。第一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脑子复习一下这节课的要点,第二次复习应安排在晚上,读一下课堂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在对复习方式的运用上,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即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要点法。即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比较法。即找出各科知识间的特点和共同点,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强化复习效果l
⑹ 步步高寒假作业数学高一 寒假专题突破练数学高一必修1,必修4 答案
书上有,好像在第几面,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