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当前高考改革是否有利于学生减负
前高考改革有利于学生减负。减负一直是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动力和主要目的之一。
今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陆续实施,着实“忙煞”考生,减负再次引人关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目标,为科学减负提供了政策机遇,即“分类考试”可转化为“分类施压”。
随着部分省市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陆续实施,着实“忙煞”考生,有地方出现了因高校自主招生发论文可降分忙坏高三学生的现象。减负这个老题目,又进入了人们的新视野。
减负一直是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动力和主要目的之一。自196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到2010年国务院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写入教育规划纲要,在半个多世纪里,减负被视为打破应试教育僵局和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成为国家重大教育议案及决策中的高频词汇。当前,在国家确定构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高考制度背景下,减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改革议题。
减负本质
对内减弱优于他人的意识,对外加强教育资源均衡化和物质社会高度发达化
减负无疑是针对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而言的。因此,正确理解减负,必须首先弄清过重的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是如何形成的。古代中国,人们求学的目的无非是通过科举考试走进官场,进而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也即“读书—科考—入仕”三部曲。如今的高考,自上世纪90年代末实行高校招生并轨改革后,由“双包”(包学费、包分配)进入了“双自”(自己交费、自主择业)时代,高考随之失去了“瞬间”改变个体命运的功能。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高考改变命运或者说读书改变命运的显著功能被弱化,以至于现今求学的目的大多变成了找个适才适性的工作而已,即演变为“读书—高考—好工作”的新三部曲。不过,尽管教育和考试在改变个体命运的表象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其本质功能并未衰退,即提升人的能力与素养进而影响人的发展方向与机会的功能没变,它依然是大多数国人通过公平竞争改变自身境遇或实现个人理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育资源和物质社会未达到高度发达的历史阶段,试图通过勤奋、刻苦与努力使自己在教育与考试成就方面优于他人,将长期主宰人们的教育意识和考试意识。因此,减负的本质对内是要减弱优于他人的意识,对外是要加强教育资源均衡化和物质社会高度发达化。然而,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都是难以实现或达到的。此外,还应看到的是,减负不等于“去负”,如同压力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动力一样,减负也是一种社会常态。
考试负担源自竞争
竞争激烈则负担沉重,竞争缓和则负担减轻
从高考改革的指导思想来看,减负旨在转变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然而,实践表明,通过科目设置、保送生、自主招生等改革试验,其成效也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高考性质使然。高考作为大规模教育选拔制度,属于淘汰性常模参照考试,而非检验能力水平是否达到某种程度的目标参照考试,其首要目的在于鉴别人才,为公正分配高等教育资源提供合法性依据。其二,社会文化使然。中国自古就有重视考试的传统,并且根深蒂固。如“英国和香港采用同样的证书制,但因为固有的价值观无法改变,造成英国和香港考生压力的两重天”。其实,即使在欧美国家,高考压力照样存在。有学者在考察美国高考后指出,那种“认为在高等教育普及的美国,大学入学机会众多,而且因为强调‘综合素质’,没有像中国那样惨烈的高考竞争压力。这实在是对美国社会竞争的极大误解”。可见,有竞争就有压力,或可说,考试负担来源于竞争而非考试本身,竞争激烈则负担沉重,竞争缓和则负担减轻。
此外,考试本身也是一种教育,适当的竞争是对考生意志、智慧、勇气和自信的一种磨砺。如同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它也是成才的要素之一。
Ⅱ 新高考真的是减负吗
我没觉得减负了
Ⅲ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厌学的情绪呢
我从小学到大学,都会有一段厌学时期,严重的时候都有过自杀的念头。那我就说说我厌学的原因吧。
1.校园暴力
我所在的初中非常混乱,每个级部都有好几个“帮派”(现在看来有点中二)。因为刚刚步入初中,啥都不懂,就是因为发型和一位大姐大“撞了”,她偶然在厕所里发现了我,就觉得我在模仿她。恰巧她认识我们班的同学,就把我骗出去,打了我一巴掌。那段时间我真的非常恐惧,生怕再遇到那个人,在家里足足呆了一个星期才敢去上学。上了学也是不敢出教室门,战战兢兢一整个学年,直到“大姐大”毕了业。
不管怎么样,厌学肯定是孩子心理上出了问题,家长一定要多和孩子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避免责罚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
Ⅳ 十八大对教育的关注有哪些新的变化
013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发表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文字多达723个字,而且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次三中全会中,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关于教育的表述,对立德树人、推进教育公平,对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从改革的方向到改革的重点、突破口等,阐述得非常清晰。蓝图已经描绘,方向已经明晰,号令已经下达。在2014年,中国教育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那么,新的一年里,我们可以期待和关注哪些问题呢?
一、立德树人,有无新的举措?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其实,《决定》中的“立德树人”就简洁概括了这一要求,并为接下来的教育领域改革指出了根本方向。
从国内看,我们正处于社会快速转型的时代,从国际看,我们正迎接着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洗礼。这样的洪流中,想要探寻和把握方向,并不容易。因此我们也能看见,这些年我们的教育重分数而轻技能,很少关注人的生命本身、人格的健全成长,更少关注如何有效建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体系,如何真正建设我们的共同精神家园。这样的情形下,我们的教育能不能把孩子培育成为美好的人?能不能带领我们走向美好未来?这些问题,令每个关心教育的人忧心忡忡。
这一次的《决定》中,“立德树人”四字如同灯塔,指引着接下去前进的大方向。想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全面布局、立体深入。首先要重新规划、调整我们的德育课程体系,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根本精神,润泽孩子的心灵,要用以积极心理学、实用健康学为基础的《生命教育》和以法制教育与习惯养成为基础的《公民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与公民素质。当然,另一方面也需要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并辅以切实有效的学习机制,帮助教师发展专业,不断成长。教育部近日发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教师收礼、有偿补课、体罚学生、骚扰学生等不端行为将受到相应处分。新办法的出台,就是其中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
二、教育公平,有无大的进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目标,并且提出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具体政策目标。
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公平就像空气,如果真正公平,每天空气质量为“优”,人民可能并不会如何察觉,一旦不公平,就会成为雾霾,任何人都能感受到。教育公平的问题解决了,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就会提高,社会的公平正义就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促进教育公平,首先要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尤其是学校之间的差别,取消重点校、实验校的特权,在义务教育阶段内,所有的公办学校都该按照一个基本标准来建设。不仅是学校的建筑,更重要的教学基本设施,如计算机、图书、实验室、运动场等应该与城市的学校同一标准。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事情是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流动、轮岗。真正能够让城市学校、优质学校的校长、教师能够“沉下去”,让好教师真正能够下到基层,下到薄弱学校,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最有效的手段。这是一件涉及到学校文化传统,关系到学校、教师、学生、校长、父母等各方面切身利益,甚至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的问题。如果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扎实有效地推进校长与教师的交流,能够让农村和薄弱学校有更多好校长好老师,必将从本质上提升教育公平,必定会取得推动教育公平的突破性进展。这也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三、民间财智,能否受到重视?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已达14万所,在校生人数3911万。民办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育资源的供给,提供了多元多样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育活力。
但从总体来说,我国民办教育规模小、质量差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真正的民间资本并没有进入教育领域。民办学校的法人属性、税费优惠、产权归属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不仅民间的资本没有进入教育,民间的智慧也很少进入教育领域,许多知识精英在教育之外。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引入市场的机制和第三方力量变革教育,为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新思路。虽然教育领域不同于经济领域,不能完全由市场说了算,但可以肯定的是,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民间力量的进入,如果没有市场力量的配置,就会缺乏活力与张力。
长期以来,教育改革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改革。甚至有人说,教育是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市场力量根本没有进入教育。此言虽然偏激,却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教育远离民间、远离市场,是显而易见的事实。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经常面临诟病、遭受批评的一个原因。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迪,就是应该让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教育,应该让草根教改更深地进入课堂,应该让社会力量更好地进入评价。我们期待,在2014年,能够出台更好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领域,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机构和个人参与投资管理;鼓励作家、书画家等社会精英走向学校。
四、慕课浪潮,能否席卷大学?
比尔·盖茨曾经预言:“以后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质量最佳的授课内容,这些内容比任何单一的大学都强。”2013年,这一预言几近成真。
继可汗学院之后,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史朗把他的人工智能课程放在网上,吸引了19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人注册收看。包括斯坦福、普林斯顿在内的33所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建立了在线免费课程。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平台正式发布,包括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在内的中国首个名校联盟——九校联盟(C9)有望实现学分互认。课堂教学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课堂的功能不再是知识的教授,而是评价与交流。“慕课”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道新风景。据说,埃及、巴基斯坦等国家选修“慕课”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
鉴于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学已经把自己的课程上线,而各个国家的学生也已经开始通过网络学习“慕课”,今后大学的课程证书比文凭可能更重要。今后很可能有人选哈佛的A课程,牛津的B课程,耶鲁的C课程,麻省的D课程,北大的E课程,用人单位则可能指定其中的一些课程组合而不再看文凭。
面对“慕课”的汹涌而来,面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我们准备好了吗?2014,也许是关键的一年。
五、减负困局,能否有效突围?
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呼吁了多年,但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在全中国,最辛苦的、睡眠最少的是中小学学生,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有许多原因。第一是我们的考试文化与考试制度,完全以一张试卷定终身,一次考试决命运的做法;第二是我们的学科内容过深,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物理等学科太难,同时英语学习偏重语法等知识,效率太低;第三是我们的作息制度,使学生的睡眠时间太少。2013年,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也重拳出击,对“如何走出减负困局”,避免“越减越重”之怪现象进行了连续关注。教育部在年末有正式出台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
减负困局,能否有效突围?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和有关政策的出台,减负的力度自然会不断加大,但是课程标准的重新修订,学科难度的降低,以及分层教学的普遍推广,也是减负突围的题中之义。2014年,我们期待孩子们的书包更轻一些,学得更轻松一些。
六、就业难题,有无破解之道?
2013年,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一方面,毕业生规模达699万人,较2012年增加19万,创造历史新高,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季”;另一方面,计划招聘岗位数的急遽下降,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毕业即失业,已经成为许多大学生尤其是没有背景的农村大学生的无奈现实,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许多农村学生中悄然蔓延。
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原因非常之多。除了宏观经济的原因外,这里面既有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就业信息的不通畅和不及时,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部分单位企业的用人观念不正确等客观原因,也有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热衷追求“到大城市去,到大公司去,当公务员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等主观上的原因。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症结还是在于“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农村边远地区、微小型企业等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外一方面是许多大学生不愿到国家需要的重点行业和偏远地区就业;一方面大学培养出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能更大程度匹配,另一方面许多紧缺行业、紧缺专业无法满足企业需要。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明年的高校毕业生会超过700万人,再次刷新纪录。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新毕业的学生,加上大量往年未成功就业的毕业生,一起寻找新的就业岗位,这在客观上加大了就业的难度,给本来就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14,如何破解就业难题,不仅是对各级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对大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挑战。
七、高中教育,能否创新变革?
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于义务教育的投入,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思路非常清晰。相对而言,高中教育感到有些迷惘,改革的方向不够清晰。在2013年末民进中央召开的一个基础教育座谈会上,有高中校长谈到自己的苦恼:“做事越来越累,越来越没有乐趣。”也有高中校长谈到关于教师的“怪相”:只进不出(没有淘汰机制)、教育分离(无人愿意做班主任)、内混外捞(学校上课不用心,外面家教很卖力)、特而不教(评上特级不教书)、优犯众怒(大家不开心)。高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矛盾。
我认为,2014年高中教育是否能够创新变革,除了取决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外,高中教育自身的创新变革也值得期待。
当务之急是化解高中债务问题。现在部分地区高中办学“吃饭靠财政,盖房靠贷款,运转靠收费”的情况比较严重,几千万甚至超过亿元债务的学校非常普遍,校长无法安心办学。目前至少有1600亿的高中债务有待化解。尽快摸清家底,帮助高中学校还清债务、轻装上阵,已经迫在眉睫。
降低高中学科难度也是呼声强烈的问题。目前我们的高中课程标准太高太难,造成课时紧内容多负担重,必修课达到144个学分,远远超过国外50-80个学分的要求。只有降低难度,才能把大多数学生解放出来,自主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如此退一步才能进两步。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先修课程能否在高中推开?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的学分能否互换、学生能否互相转学?以学分制为基础的综合高中的建设能否试点运行?这些问题也是2014年我们期待看到的改革风景。
八、高考改革,能否如愿试水?
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牛鼻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联合调查表明,78.3%的教育局长认为,影响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考试招生制度”。如何充分发挥考试尤其是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如何有效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如何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的办法?这些都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的改革任务。此外,如何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如何推行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的录取改革?也是高考改革必须破解的难题。
目前,教育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制定新的高考改革方案,2014年上半年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即将正式公布。我们认为,高考改革的根本方向是让高考招生更适合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有利于普通高中的素质教育,更能够导向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公平、自主、透明、科学、导向,是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
也许高考改革不会一帆风顺,不会一部到位,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即将启动的高考改革,在试水以后,应该可以扬帆鼓浪,勇往直前。
教育是社会的缩影,教育改革是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仅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改革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合与支持,需要劳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配套改革,需要我们对改革抱以热忱的关注、善意的督促与真诚的理解、齐心的行动。
2014,我们期待着!
Ⅳ 如何看待家长不批改作业需手写情况说明,老师称「工作量饱和,家长改能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您好!我个人反对这种做法。
批改作业本就是老师的本职工作,如果家长代替老师改作业,老师就不能从作业中发现不了学生的问题。而让家长改作业弊端也明显,家长会不会改,改的对不对都是其次,不堪重负的家长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去完成作业一事,结果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最近接连的有关家校关系热点事件,让人们不禁思考家校关系这一问题。说到培养孩子,老师和家长在目标上能想到一块去,老师期待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成长中,家长也希望能尽可能配合老师,可行动起来却出现了许多现实壁垒。在对家校关系的期待中,合理和融洽是理想状态。现实层面中更多数的表现则是像被报道过的那样,老师在家长群拥有绝对的权威,家长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家校分工,一直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共层面和私人层面的事务混杂交织在一起。在这样的参与中,家校关系中的权力平衡、话语交流变得很微妙。
有网友说:“上班听老板的,下班听老师的”。教育场景中,老师需要权威无可厚非,可权威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呢?显然不是用来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的。在老师各种要求下,家长没有转圜空间,被“支配”的无奈情绪也渗透到了家庭生活,也可能间接附加到对孩子的期待上。往小了说,家长改作业也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状态。现代教育理念中提倡家校共治。往大了说,把老师的分内之责惯性地推给家长,也是部分学校、老师对“家校共治”理解上的窄化,实施中的“懒政”。这样的事情并非个例,在多地明文禁止的情况下,仍旧出现老师给家长布置批改作业的“作业”。老师固然不该这样要求家长,但如果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出现,而且都是通过网络发酵上升到公共事件借助舆论力量才有了后续,这说明一味指责老师也许并不能解决问题。此事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评论并非一边倒向家长,部分老师也在为同行发声:每天上课、沟通、开会、备课,时间真的很紧张,也希望家长参与进来。看待这件事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确好老师的职责。如今,老师的工作除了人们熟知的教学,还有了不少碎片化的任务。一些本不属于教学范围内的工作也成为了老师时间表的一部分。此类事件背后还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老师以效率为名让家长改作业时,说明老师没时间改作业了,作业的重要程度在老师这里已经下移了。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老师的时间去哪了,谁又给老师留了挤占改作业时间的“作业”呢?这些问号需要被拉直。
Ⅵ 减负的如何实施
以如今国内的形式,若想有效实施减负,是很难实现的。只有从根本体制上入手,才可以,而什么又是最根本的呢?就是高考——这个我们学习最终的目标,只有将高考的机制彻底换血才能实行这种“减负”,如果高考的机制不彻底换血的话,那么也就没必要去喊什么减负了,有些学校为什么会“负负得正”?就是因为他们要对家长负责,必须要他通过高考,这样才能保证它的生源啊,其实学校他不想休息吗?只是眼下的形式·····“学习就是为了高三的高考!”这个从小学一年级就灌输给我们的思想又会在什么时候才能改变呢?只有将高考的机制彻底的换血,才能有这个资本谈减负,否则一切就都是空话!而只有在高考机制的彻底换血的情况下,才能逐渐的废掉应试教育,将素质教育逐渐的成立在各大中小学校上。这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工程,但可以肯定在不远的将来必可实现真正的“减负”。
要想减轻课业负担需要多方面努力:
第一,学校。如果像以分数为中心,就会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课表搞两套,一套按照部颁标准编排,应付检查,一套按学校规定编排,实际操作。中、高考科目,课时都有所增加,尤其是英语、数理化科目,加得更多,一般七节课,也就九节,一天九节课并不稀奇,年级越高,超得越高,体音美、劳技等课常常被挤占,老师也叫苦不迭。
第二,家庭。家长有望子成龙的心情,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是中国的家长没有系统地受过培训,大部分基本不懂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懂得如何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而对孩子的定位就不准确。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是对独生子女期望过高,从小就希望上个好学校,将来考好大学生,找个好工作,当然这里面有社会的误导。三是盲目攀比,没有看清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异。看别的家长买什么资料,自己也跟着买什么资料,看别的孩子上什么班,自己的孩子也上什么班,不看孩子是否需要,不给孩子发展空间,还美其名曰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第三,社会。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过去大多数看升学率,看进重点大学的升学率,尤其是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升学率,评价的基本面没有变。应该说这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根源。
第四,升学压力。学生课业负担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基本呈递增趋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学升学压力虽然不多,但是考试还不能取消。考试一直在改革,但考试改革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考试的类型单一,评价的标准单一,会造成严重损害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学习者不愿为不考的课程付出很多劳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减负要做的工作还有丰富考试类型、完善评价标准,让学生发展个性与特长,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为自己正确的理想而奋斗等。
Ⅶ 为什么2020年的高考要考体育
全国政协委员吴志明领衔提交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提案,建议重新梳理制定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把体育列入中高考必考科目,并给予语文、数学等主科一样的考分权重,激发学校、家长、学生的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吴志明等委员提出,加强社会宣传和对家长的引导,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排第一位, 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孩子成长的自由。
现象:睡眠不足、肥胖近视,减负减哪了?
“减负减了20多年,中小学生的书包却越减越重,睡眠时间越减越少。中小学生体能日益下降,近视、肥胖发生率居高不下,‘小眼镜’、‘小胖墩’越来越多。”吴志明委员介绍,他和崔玉英、邢善萍等委员长期关注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多年来,虽然国家和各地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教育减负,但实际上孩子们的负担还是“越减越重”。
探因:育才观念陈旧,体育开展不足
提案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育才观念依然陈旧。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仍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唯文凭”的坏毛病。“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是成了家长的广泛共识。重智育轻体育,变相挤占体育等技能科课时成普遍现象,严重忽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部“每天运动一小时”的要求形同虚设。
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减负政策难以落地。由于对学校考评指标单一,学校以考试成绩为指挥棒,为应对各种测评排名,片面追求高分数、名校录取率和升学率。家长也热衷寻求校外各类培训,每天文山题海,学生不堪重负。
现状:强基计划必考体育
近期,全国36所强基计划高校2020年招生简章陆续发布,在今年的强基计划中,我们发现,体育测试是必考项目,这对于学校体育纳入高考来说,是一件超重磅的事情,无疑对推动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学校体育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Ⅷ 有高考的存在“减负”该怎么减
教育部针对其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正式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规定》中,规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考试方面,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真正把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 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向全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引发学校、家长和网友们的热议。我们认为,仅仅小学生减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问题在于高考这根指挥棒。 应该说,教育部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本身与以后的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有直接的关系。最后的总根子还是在高考这根指挥棒。高考这根指挥棒不改革,减负就不会有效果。众所周知,如今的高考,试题复盖面广,答案具体明确。阅卷、评分十分方便,不会引起争议。但是,就是容易把知识搞得支离破碎、互不联系,而且助长死记硬背,难以考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发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这样的高考不改革,中小学校还是会坚持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的陈旧教育理念和方法。这种担忧不是凭空而来的。就如同我们的房产市场喜欢用行政调控一样,房价越调控越高;同样如此,我国的学生减负也减了一二十年了,事实上,不少地方早已出台类似规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课时和作业确实少了,补习班却更多了。减负的结果,往往是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每次减负过后,学生的书包不见轻下来,反而越来越重了。这不能不让我们的公众对这些减负的政策措施产生怀疑。 高考直接决定学历,学历决定就业, 就业决定前途。在这样一个依靠学历来体现价值的时代,没有学历,寸步难行。反向推理,学历需要高考,高考需要学习基础,而学习的基础就奠定在小学和中学。 另一方面,社会高速发展,就业形式严峻,家长盼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自己孩子将来会有大作为,对孩子有着高要求。家长已经不满足于孩子具备生存能力的基本要求,掌握更多技能,精通更多才艺,能说更多外语成为更多家长的共识。在这些观念的滋润下,越来越多的培训班、特长班、训练营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随着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家长会有更多的财力为孩子的教育做投资,并且他们非常乐意这么做。孩子的课外时间会换来更多的特长练习。 改革中高考制度,按照国家教改规划所确定的高考改革思路打破一考定终身,推进考试和招生分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新模式这要求政府教育部门实施一系列放权,把考试组织评价权交给社会专业机构,把招生自主权交给学校,把选择权交给受教育者。 这根高考指挥棒实在太厉害了。一分之差,万人之下,事关前途命运,谁敢违背?要改革,就必须从这根指挥棒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