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能力的学习心得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已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一切教育改革将最终发生在课堂”。因此,教师素质对教育而言至关重要。由于时代的变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从时代和发展的高度来重新定义教师教学基本功,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磨练、升华出新时代教师所需要的教学基本功。
学校教育中实施学生主体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主体发展的重点在课堂上。因此,在教育中,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应该注重教师的培训,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同时,还要求教师自身学习,关注自身专业发展提高。
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之中,依据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发展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学方案设计的能力,教学内容的驾驭能力,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能力,了解学生的能力等之外,还应具备一下能力:
一、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认识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包括具体学科教学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和教学认知能力三种。具体由下述几种能力构成:1.认识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包括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选择与运用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等;3.传播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4.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的能力、组织培养学生优秀集体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协调内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组织管理自己的活动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
二、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
在职教师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应成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村小学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为他们的教师生涯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保持教师的知识之源永不枯竭的在职培训,不应当是有意安排的时断时续的活动,而应是持续不断的经常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与传统的在职培训方式相比,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所在的学校及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因而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更有效益。校本培训应紧紧围绕着学校和教师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重视教师已有的实际经验和现存缺陷,使教师培训在与本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基础上,不断向着多样性和开放性转变,注重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能力
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调控能力是每位教师必备的能力,也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其目的是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围,以保证课堂教学尽然有序的进行。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合理选择教学手段,还要维持课堂纪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时准备有效的处理课堂上出现的突发事件,营造积极活跃的教学气氛,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能力,资质管理好课堂教学要贯穿教学活动始终。
四、掌握新理念与新要求
21世纪的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要打破以前的教学常规,灵活地运用和处理教材,处理好分科与综合、持续与均衡,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会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利用课件、设计精美的板书、进行教学活动创新等。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综合已有知识、信息和经验,产生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要培养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和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勇于创新观念,不因循守旧,在工作中不断的有所创新,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总之,在职教师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科专业特点,体会和探索提高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的途径,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摸索,循序渐进,发挥自身优势,汲取丰富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在教学中逐步完善起来,为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打下基础。
B. 新教师如何提高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新教师提高掌控课堂教学的能力:
具体化为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各种信息灵活的调节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目标、环节、节奏、氛围、时间等一切因素,使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行为。 课堂掌控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由多种单项能力组成的和谐统一的整体。主要内容分为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察言观色能力、课堂及时反馈能力以及课堂系统把握能力。
一、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时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用各种管理方法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使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加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活动。互动生成的课堂中,学生思想活跃、热情进取,思维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独立性,但是因年龄、阅历的因素,思维仍停留在浅层次上,但集体组织观念淡化。面对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行为还不成熟的莘莘学子,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整个课堂组织管理如能得心应手,教学过程便会如行云似流水,教师便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捕捉学生的学习信息、处理声称问题上,便能和学生意趣盎然的沉浸在知识海洋的起伏跌宕中。通常课堂管理方法有:创设情境法、表情感染法、停顿吸引法、目标指引法、趣味激发法、设疑法、激励法、竞赛法、暗示法和人文评价法等。
二、课堂察言观色能力 捕捉信息指的是从课堂的信息源中,发现教学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随机事件何其多,相应的教学资源何其多。教师就可挖掘、开发、引申、利用、见机行事,使“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这是从意外不确定生成中捕捉有用的信息。
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认识冲突上捕捉有用信息。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增强,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增多,师生之间常常会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教师应从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认识的冲突上去捕捉有用的信息。
三、课堂及时反馈能力 课堂及时反馈能力指教师对课堂上的各种信息迅速及时地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判断、推理和反映的能力。如果对来自学生、环境的信息迟迟不作出反馈,课堂教学就不能很好的控制,也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及时反馈能力主要指课堂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重组课堂信息能力两个方面。 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反馈出来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专长,灵活的选择教法,因势应变,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四、课堂系统把握能力 课堂系统把握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稳定教学节奏、控制教学结构的能力。把握教学目标要求教师从整体、全局,适时适情的掌控课堂,并随时监控自己的掌控是否有助于掌控目标的实现,并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对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进行反馈和调控。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顺利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C. 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把控课堂
管好自己的每一节课,实乃每位任课老师的分内之事,直接关乎班风、专学风乃至校风的好坏,进而影响属到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学生前途,系于老师;学校教育,系于课堂;国家兴衰,系于教育。由是观之,此事非同小可,为师责任重大。所以,老师,无论如何,请管好你的课堂,请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谨与诸位同行共勉。
D. 新教师如何上好小学语文课
首先,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是上好语文课的前提。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语文教师甚至应该是一个“杂家”。要求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中外文学史方面的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创作知识、文学批评知识等。教师文学素养高,文学知识深厚,语文课就会上得生动活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会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知识浅薄,学生就很难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应有的教育。一节上得好的课不是因为处理教学的技巧,而是由任教老师的学识、思想、境界决定的。你对课文的理解有多深,你对语言文字的挖掘就有多深。而对课文的理解能力直接取决于老师的文学修养。没有深厚的文学修养,没有过人的理解能力,没有博览群书的“厚积薄发”,是教不出精美绝伦的语文课的。
因此,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博览群书,涉猎到各个领域,读文学大家的文学作品,读儿童文学作品,读古代的文学经典,读教育经典。这样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充实自我、教好语文。其次要具备丰富的语文专业知识,即语言应用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言发生的规律、语言学的理论、现代汉语听说读写知识、逻辑学知识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师还必须随着时代的需要,随着教材的更新,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惟有这样,才能具备比语文教材更精深和更为广阔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义、地位和作用,才能居高临下,正确地处理教材,深入浅出,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真正上好语文课。
其次,充分备好课是上好语文课的保障。
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活动也是如此。充分的备课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犹如枕木之如铁轨,基石之于高楼,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让教师对于课堂教学有一种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体安排,这是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保障。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这就要求教师肯花时间去钻研。
首先教师要备好教材。文本教学,要求我们首先要吃透文本,所以每次上课前,对于所要教学的内容都要熟稔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
除去充分准备所要教学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以他们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对于所要学习的文本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们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会不会对所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尤其是我们务工子弟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就不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戏、竞赛、分组、才艺比拼等,知识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问怎样的问题,怎样分层次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赏,去感悟,哪一类问题由什么水平的学生解决。全面地,深层次地站在学生的出发点上对所学进行预设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竹在胸,也为良好的课堂教学作了好的铺垫。
再次,灵活驾驭课堂是上好语文课的关键
无论是平时的积累,还是课前的准备,一切都将服务于课堂这一重要的教学活动。首先,找准一堂课的切入点。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课要讲求艺术,根据不同类型体裁的课文,在深入把握其思想内涵,艺术特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目的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开课的形式新颖,做到在开课的过程中创设激情,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望,启点给学生思维求异的方法,用生动有趣的情境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住学生,缓缓进入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如我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时,开课时我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有关昆虫的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发言积极,为学习课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感悟。课文中有着生动活泼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意旨。只有在教师层次清晰、条理明了的引导下,反复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重点词语和句子,深入作者情感地变化和语言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地内涵,才能真正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教学目的。通过朗读,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鲜活起来。在读中既培养了读书能力,也为语言表达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E. 新老师如何控制课堂
作为新教师,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是,新老师在经验有限,教学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控制好课堂纪律呢?经过一年半来的教学摸索,我得出以下看法:
第一,敢于嬉笑怒骂,树立教师威信。
刚任课时,学生和老师都处于一种相互观察期,这时候的课堂纪律问题不大。但很快就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出来挑战新教师的权威,这时新教师一定要冷静处理,因为其他的学生都在看老师会如何处理。处理得好,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对于树立威信很有帮助。处理不好,学生可能群起围攻,新教师就要疲于应付。对待老师,学生的趋向是欺弱怕强,所以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硬朗的角色。这可从细节作起,例如声音要响亮,表情比较严肃等。对于公然挑战权威者,新教师不可软弱、逃避,并且一开始就要敢于正视、教育,体现自己的原则。否则等到学生都欺到头上才发难,已经很难再扭转不利局势了。但是这要求新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部分学生外强中干,大声斥责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有些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如果屡次公开批评,有可能导致师生的对立。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就算是批评了课后也要及时安抚;对于特别难对付的学生,不要在课堂上与其对峙,一者教师没风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暂且冷淡处理,待下课后将其叫到办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时候还可联系家长共同做思想工作。
第二,以爱感化,以情动人。
当然,新教师如果一味硬朗,学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还应该多关心学生,以爱感化学生,以情打动学生。平时上课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课,可先找学生了解情况。有时学生不认真听课,是由于某段时期思想出现问题或是情绪比较低落。如果学生真有问题,能解决的帮忙解决,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学生没有问题的,也可找学生谈谈,让他知道老师很关心他重视他。对于关心重视自己的老师,学生就算是不想听也会给面子。此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沟通多接触。和学生沟通最好是在教室里,办公室里的师生对话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上完课不要马上离开,在教室里多呆一两分钟,就课堂内外的话题聊聊,这样使师生关系融洽,也有利于搞好课堂纪律。
除了多关心学生还要多关心所任教班级的事务。由于分工的不同,任课老师不是班主任,对于班里的事务关注较少。但是从搞好课堂纪律的角度出发,新教师作为任课老师这一点应该要做好。我所教的某个班级,桌椅总是摆放不整齐。上课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们做好这些事。班里面得了荣誉我及时鼓励,出现问题我提出建议或帮忙解决。学生感觉得到老师不是只关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绩,对自己班级也很关心,情感上就愿意接近老师、配合老师。这个班有几个学生确实比较爱讲话,但是很多时候不用我出声其他的学生会马上帮忙制止。
第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新教师在控制课堂纪律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一放就乱”。根据课改精神,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新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而言,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发言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操作时按照年龄特点,初一举手发言。只要教师鼓励得好,刚上中学的学生还是爱举手发言的。初二、初三的学生积极性较差一点,可用点名或轮流发言的方式。全班讨论时,则要求新教师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发现有不符要求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尤其是刚任课的时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学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为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纪律就有保证。
第四,省时度势提问,灵活处理回答。
提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课堂纪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学需要,提问肯定要精心设计,而在课堂上如果纪律出现问题,也可随机提问。对于爱走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利用好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巩固课堂纪律。学生的回答正确的要给予肯定、表扬,但要暗示其专心听讲。对于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确的,不要轻易放过学生,否则达不到警告或惩罚的目的。对策是可以循循善诱,从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问,或是给予提示,让每一个站起来的学生都要开口。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离题的情况,离题万里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题发挥的话,新教师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或教学进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马上将学生引回主题。这种情况下,引导得好能够激发更多的智慧火花,还能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课堂纪律。例如在讲述八年级关于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我提问为什么国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学生回答的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童工。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进而再抛砖引玉提出应如何解决童工现象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话题积极发言,教育效果显著,课堂纪律也优良。
第五,与班主任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
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新教师可与班主任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借助班主任的力量来搞好课堂纪律。可经常向班主任反映该班上课的情况,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只反映不好的情况,别说学生不爱听,就是班主任也反感。发现好的现象及时反馈,班主任更乐意帮忙。一些棘手的问题,可让班主任帮忙解决。当然,并不是说事无巨细都要班主任出面,这样反而让学生认为这个老师无能,适得其反。学生看到这个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关系不错,怕老师随时会告状,上课时候就不敢捣乱。
可以说,每一个新教师都要经历一段磨练,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工作。所以新教师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地提高业务水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新老师上课的注意事项:
1,所教东西尽量与最近最新鲜的例子和应用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有更感性的认识,学习得有目的性,可调动其兴趣,愿意学习;
2,所写黑板的板书列本部分标题后,在旁边黑板上画图或表,每讲完此部分后把详细部分擦掉,把大标题留下,最后上完课后黑板上整齐的留下本节课所讲内容的骨干大纲。如此显得教师讲课有条理性,一切尽在掌握。且有利于给学生总结。到底那一部分是基础,那一部分是重点,或是难点。有利于告知学生重点难点;
3,比如声音适中,但在重点难点时要有变动,总是一个音量容易使人疲倦;当讲到难点重点时,加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
4,讲课时面向学生,不可只看黑板。观察学生(听课教师)的反应,适当调整讲课节奏和增删例子;
5,若可以,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比如讲程序时使用幻灯片,讲综合知识时使用PPT,对知识点具体讲解时可在黑板板书,可控制好教授速度,易于学生接受,各种教学手段交叉使用,给予了学生新鲜感,也易于其集中注意力;
6,有可能的话,对学生进行提问等形式的沟通交流,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或是自问自答,引起学生好奇后给出答案,有利于增加学生印象;
7,从容,自信,对所讲内容熟悉,对其他相关课程或是研究进展之类有很多了解,能够给学生很多新鲜知识,让学生产生信任感;
8,教课过程中,注意多讲些例子,使知识比较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并有深刻的印象;
9,刚上课的前六分钟学生(教师也一样)的注意力不是最佳状态,不适宜学习新知识,尽量微笑,进度可稍缓;试讲选取内容不宜多,一个问题讲清楚就好;
10,课后跟听课教师交流,表明自己经验不太足,但表明足够的敬业精神,对教学感兴趣。
F. 新教师如何掌控课堂秩序
看清学生心理,做好课堂教学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今社会,想做一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合格的教师,必须得先了解和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在教学中采用与心理特征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下面是依据学生的几个心理特征来谈的一些体会。
一、 小学生贪玩、好动、活泼、热情
因为小学生贪玩好动,如果引导不当就会导致课堂大乱。相反,如果能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征,采用互动方式,充分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律动、表演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的活泼热情,调动其学习兴趣,这样就很容易营造出生动、欢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快乐地学习音乐,又在音乐中得到快乐。在学习歌曲《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中,我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拍手、跺脚、拍肩、握手,为更好地掌控整个局面,又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比一比,哪组的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有条不混。最后,作为老师的我还走到表现好的组里与同学一起完成握手环节,那时的气氛达到最高潮。其他小组也越来越努力,因为谁都想尝试这种代表信任和奖励的握手游戏。
又如在学习《两只老虎》时,因为这首歌曲本身学生就很熟悉,如果不来点“花招”,学生不会有多大学习热情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让学生自己改编歌词并根据自己的歌词围成圆圈进行游戏表演:“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胡须,真好笑,真好笑!”学生一边唱着自己改的词,一边学着奇怪老虎的动作,别提有多开心了,连游戏完了都还在咯咯地笑呢。
瞧,这样一来,学生玩也玩了,学也学了,乐也乐了,一举三得阿!
二、小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
小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根据这一心理特征,把一些相关的主题内容穿插在一块,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例如,在第二册《跳起舞》一课中,把《我是人民小骑兵》、《挤牛奶》、《草原就是我的家》和第五册的《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放在一起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曲目要求自然运用了多媒体画面、舞蹈、课外草原知识故事等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想象一下场景:学生眼前首先出现的是蓝天白云、茫茫草原的美景,然后悠扬的《草原上》已经慢慢响起,再是伴随着《我是草原小牧民》的欢快序幕进入那《小骑兵》的赛马盛况。瞧,在赛马之余还能看到勤劳的男男女女在那快乐地挤牛奶呢!(《挤奶舞》)看,多美的生活画面呀,真是《草原就是我的家》啊!
这样,教学内容既丰富又形式多样了,始终都有新鲜的东西让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上课时就自然精力集中、投入,兴奋地来接受知识了。哎,这么多内容学生一下能接受吗?不用担心,你可别低估漠视学生的能力,他们是非常乐意接受和模仿新事物的,而且能力还非常强呢!况且一旦你的课堂内容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那就算他上课没完全摸透,那他课后也会情不自禁地学起来的,这样发展下去,他们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能促使其学习兴趣更浓厚,接受和掌握能力更强,音乐视野也越来越宽阔。
三、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
在欢快活泼的音乐课堂中,小学生一般容易兴奋。有时一旦兴奋好动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往往忽略和意识不到纪律对他的约束,使课堂秩序大乱。这时候老师应给予合理的组织和引导,要求他们不能盲目乱动,应将活泼和有序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热烈而又秩序井然。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应慢慢的教育,给予合理引导。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力的表现,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不断修养锻炼的结果,作为老师得视小学生自制力差为一种正常现象。不能呵斥、责骂学生,挫伤他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音乐的热情。比如说有时师生好不容易共同营造出了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但当你对自制力差的学生突然进行指指点点的批评时,那教学效果会在不愉快中功亏一篑,事倍功半的。为了避免这样的现象,我们必须在课前认真做好课堂设计,对整个课堂要有较强的预见性,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注意调节和引导,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要能够灵活处理,不因一些特殊情况使教学受到干扰。例如,当看到第一组有学生表现“不良倾向”时,我就神秘地走到学生中间定定地来一句:哎,大家看,我们现在表现最好的好像是第二组哦,老师给他们奖励大红花……这时,教室“唰”地一下安静了。(其中动作最快的还是第一组呢。)另外,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一些音乐口令、手势或形体语言来规范学生们的言行,使课堂气氛向着好的既定的目标发展。例如:“小嘴巴快闭上,左拍右拍坐好来!”,“一二三,谁最棒?一二三,我最棒!”
四、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被肯定、被表扬
了解了学生这样的心理特征,我们老师平时就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人人都渴望引人注意,孩子也不例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学生表现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肯定。对于调皮、捣乱、学习差的孩子,不能歧视他们,侮辱他们的人格。相反,老师要更多的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的个性和自我表现欲往往非常强烈,正是希望通过一些异常举动来吸引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注意。这时,我们要做的不是严厉的批评和呵斥,而是抓住他们这种心理,因势利导,让其优点、特长得以展示和发挥,进行赏识教育。有时还可主动征求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喜欢的上课内容,甚至用他们讨论好的方式来上上课。这样,既让学生主动参与、感受了音乐的快乐,还培养了其创新意识,又充分满足了他们那渴望表现,喜欢被表扬、被肯定的心理。
小学生好象是稚嫩的小苗,要想将其培养成参天大树,就得有园丁的精心照料与栽培。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抓住其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形式,融会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方法,相信,以后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好地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将小学生这批幼苗培育得枝繁叶茂!
G. 如何有效调控小学课堂教学
的确,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氛围要比数学、语文等学科的课堂氛围更难调控。因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除了教师还有比教师更吸引学生的电脑及其背后的游戏、网络世界。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也是我长期以来一直研究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调和控上,调和控只能治标不治本。要想彻底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氛围需要从根本上着手,要治本。 什么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根本?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要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课比玩游戏、上网、聊天更有趣、更有意义! 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但经过艰苦的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一、课前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愉快,这样的课堂氛围必须要有深入细致的教学设计为基础。如何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最重要的的原则就是真正在教学设计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学,老师的教是帮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做的时间。 如果学生没有充足的动手实践时间,教师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解就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为,教师讲得再好,学生也还是在被动地听。教师讲的东西得不到落实,势必是只开花,不结果。信息技术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了,才能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验过程,总结方法。所以,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学生课堂上的实践时间,5分钟、10分钟的小试牛刀是不够的,一定要有充分的时间(至少一半课时)让学生静下心来实践,没有老师的切屏和讲解。 其次,要给学生想的空间。 信息技术学科第二大特点是创新性,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所以,课堂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最好时机,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所学内容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实现自己想实现的愿望。这里所指的实践内容不是零零碎碎的小练习,应该是一个相对完成的内容。设计自己的名片、制作暑假生活 PPT、编辑处理自己的照片、撰写“我有一个梦”都是充满创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个性化的实践内容。教学设计时只要在最终作品的功能、知识技能应用上给出具体要求即可。 以上所说是在教学设计中保证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关键的两点。此外,还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的现状,什么是他们学过的?什么是他们没有接触的?什么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感兴趣的事?什么是他们很容易接受的?什么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所不能理解的?讲解教学内容时如何恰当的设问?如何设置认知冲突?如何引发学生的问题?课堂上可以出现哪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都需要课前进行设计。 引人入胜的开题,鲜活的教学案例,开放具有挑战的实践内容,是吸引学生兴趣的第一步。当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可以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己的愿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时,就会进一步感受到信息技术的意义所在。 二、课上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充分的课前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课堂上教师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课堂上教师除了引入课题,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学习新知外,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还要不断巡视观察学生的实践情况。因为教师的讲解再精彩再清楚,学生只有在亲自动手实践时才能发现问题,才会提出问题,即使是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还会再次提问。教师这时要及时发现学生实践中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共性的问题要及时对全班讲解。所以,这个环节,应该是教师最忙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辅导敢于提问的学生,还要去发现那些有问题不敢提问的学生,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还要善于发现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我们要时刻牢记:课堂上是学生在学习,不是老师在表演。 三、课后要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 精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讲解,细致入微的课堂指导,是吸引学生兴趣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监督与激励,再好的课堂氛围也将是昙花一现,转眼即逝。 教学是有目的学习,每节课都是有教学目标的,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达到是需要通过作业来评价检测,并及时给出反馈的。 所以,正常的信息技术课学生是要做作业的,鉴于我国目前的现状,我们不可能再给学生留课外作业。因此,需要在课上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实践去巩固,学生课上的实践内容就是他们的作业,实践的结果是需要评价的。教师需要对学生每堂课的实践结果及时进行评价,由于课时的有限性,我们已经把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不可能再把评价也放在课上去做。所以,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课上作业并在课后进行评价,下次课上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鼓励优秀学生,展示有创意的作业,并对作业进行点评,让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 只有在精心的教学设计、巧妙的课堂引导、及时的教学评价共同打造下,才能营造出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愉快的课堂氛围。
H. 新教师如何管理课堂纪律
第一,敢于嬉笑怒骂,树立教师威信
刚任课时,学生和老师都处于一种相互观察期,这时候的课堂纪律问题不大。但很快就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出来挑战新教师的权威,这时新教师一定要冷静处理,因为其他的学生都在看老师会如何处理。处理得好,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对于树立威信很有帮助。处理不好,学生可能群起围攻,新教师就要疲于应付。对待老师,学生的趋向是欺弱怕强,所以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硬朗的角色。这可从细节作起,例如声音要响亮,表情比较严肃等。对于公然挑战权威者,新教师不可软弱、逃避,并且一开始就要敢于正视、教育,体现自己的原则。否则等到学生都欺到头上才发难,已经很难再扭转不利局势了。但是这要求新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部分学生外强中干,大声斥责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有些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如果屡次公开批评,有可能导致师生的对立。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就算是批评了课后也要及时安抚;对于特别难对付的学生,不要在课堂上与其对峙,一者教师没风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暂且冷淡处理,待下课后将其叫到办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时候还可联系家长共同做思想工作。
第二,以爱感化,以情动人
当然,新教师如果一味硬朗,学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还应该多关心学生,以爱感化学生,以情打动学生。平时上课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课,可先找学生了解情况。有时学生不认真听课,是由于某段时期思想出现问题或是情绪比较低落。如果学生真有问题,能解决的帮忙解决,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学生没有问题的,也可找学生谈谈,让他知道老师很关心他重视他。对于关心重视自己的老师,学生就算是不想听也会给面子。此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沟通多接触。和学生沟通最好是在教室里,办公室里的师生对话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上完课不要马上离开,在教室里多呆一两分钟,就课堂内外的话题聊聊,这样使师生关系融洽,也有利于搞好课堂纪律。
除了多关心学生还要多关心所任教班级的事务。由于分工的不同,任课老师不是班主任,对于班里的事务关注较少。但是从搞好课堂纪律的角度出发,新教师作为任课老师这一点应该要做好。我所教的某个班级,桌椅总是摆放不整齐。上课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们做好这些事。班里面得了荣誉我及时鼓励,出现问题我提出建议或帮忙解决。学生感觉得到老师不是只关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绩,对自己班级也很关心,情感上就愿意接近老师、配合老师。这个班有几个学生确实比较爱讲话,但是很多时候不用我出声其他的学生会马上帮忙制止。
第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新教师在控制课堂纪律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
“一放就乱”。根据课改精神,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新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而言,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发言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操作时按照年龄特点,初一举手发言。只要教师鼓励得好,刚上中学的学生还是爱举手发言的。初二、初三的学生积极性较差一点,可用点名或轮流发言的方式。全班讨论时,则要求新教师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发现有不符要求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尤其是刚任课的时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学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为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纪律就有保证。
第四,省时度势提问,灵活处理回答
提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课堂纪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学需要,提问肯定要精心设计,而在课堂上如果纪律出现问题,也可随机提问。对于爱走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利用好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巩固课堂纪律。学生的回答正确的要给予肯定、表扬,但要暗示其专心听讲。对于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确的,不要轻易放过学生,否则达不到警告或惩罚的目的。对策是可以循循善诱,从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问,或是给予提示,让每一个站起来的学生都要开口。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离题的情况,离题万里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题发挥的话,新教师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或教学进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马上将学生引回主题。这种情况下,引导得好能够激发更多的智慧火花,还能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课堂纪律。例如在讲述八年级关于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我提问为什么国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学生回答的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童工。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进而再抛砖引玉提出应如何解决童工现象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话题积极发言,教育效果显著,课堂纪律也优良。
第五,与班主任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
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新教师可与班主任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借助班主任的力量来搞好课堂纪律。可经常向班主任反映该班上课的情况,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只反映不好的情况,别说学生不爱听,就是班主任也反感。发现好的现象及时反馈,班主任更乐意帮忙。一些棘手的问题,可让班主任帮忙解决。当然,并不是说事无巨细都要班主任出面,这样反而让学生认为这个老师无能,适得其反。学生看到这个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关系不错,怕老师随时会告状,上课时候就不敢捣乱。
可以说,每一个新教师都要经历一段磨练,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工作。所以新教师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地提高业务水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