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快车 爸爸的手 第4题
爸爸的这双手,凝聚着 对我深深的爱 ;爸爸的这双手见证着 他所创造的奇迹 ;爸爸的这双手,激励着 我 心灵 ;
望采纳~
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快车 壶口瀑布: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答案
1.“苦难”指不可抗拒的洪灾;“辉煌”指造福人民,便利交通,旅游发达。 2.宽宏博大,奔放无羁。黄河之水是形成壶口瀑布的源泉。 3.万马奔腾、惊雷行空、犬牙交错、水流跌宕。 4.顽强奋斗,质朴坦荡。 5.用对比来突出壶口瀑布和文化内涵
㈢ 小学语文阅读快车五年级上“登门借书的毛泽东”第6题的第2小题答案。
登门借书的毛泽东
1986年夏天,一个偶然机会,我听肖劲光大将讲了一个毛泽东登门借书的故事。细细品味,多有感慨。
肖劲光在中央苏区时,收集到《战役问题》和《战斗条令》两本书,在长征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几次轻装,都没有舍得丢掉,一直背到延安。一次,贺子珍到肖劲光家串门,看到肖劲光保存着几本军事书籍,回去告诉了毛泽东。第二天,毛泽东就踱着方步,走到肖劲光的窑洞,神秘地说,“听说你这里藏了“宝贝”,给我看看怎么样?”当肖劲光知道毛泽东要借那两本书,有点不情愿。毛泽东说,借去看看,一定还你。肖劲光晚年回忆此事,风趣地说,当时实在小气,感到好笑。
这段佳话,从一个小小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刻苦好学。毛泽东成就的伟大事业以及他的坚毅、他的智慧、他的胆略、他的胸怀、他的人格,不但使同代人、也使后代人折服。这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毛泽东同所有的人一样,并非生而知之,他的雄才大略,来自革命实践的锻炼和一生手不释卷。19 39年1月20日,他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讲过一段很精彩的话: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他,一生以读书为乐,炮火连天,不忘读书;饥寒交迫,以书为伴。 一本《容斋随笔》研读一生。1976年8月26日,毛泽东要看《容斋随笔》,9月 9日逝世,实践了他“活到老,学到老”的诺言。
人们颂扬毛泽东博览群书的好学精神,但往往忽视他读书生活的两大困难, 那就是“少书、缺时”。
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毛泽东虽是党的领袖,但收集图书也极为不易,正如肖劲光所说,在边区能搞到像他保存的那些书,可谓“难于上青天”。1938年1月1 2日,毛泽东写信给艾思奇,诉说自己缺书的情形:“我没有《鲁迅全集》,有几本零星的,《朝华夕拾》也在内,遍寻都不见了。”在抗日战争的后期,处境虽已逐渐好转,但毛泽东仍为收集图书而忙。1943年12月20日,他写信给胡乔木:“请你就延安能找到的唯物史观社会发展史,不论是翻译的,写作的,搜集若干种给我。听说有个什么苏联作家写了一本猴子变人的小说……诸如此类,均请收集。”可见毛泽东登门向肖劲光借书,自在情理之中。
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可算是最忙的人,读书自然受到种种限制,他也为此而苦恼。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写信给岸英、岸青二儿:“自己不满意自己;读书也少,因为颇忙。”1944年11月2日,致郭沫若:“武昌分手后,成天在工作堆里,没有读书钻研机会”。这也反映了毛泽东对有更多读书时间的渴望 。鲁迅为写作牺牲了常人休闲和喝咖啡的时间,毛泽东读书更是见缝插针。1938 年初,随着抗日战争的激烈展开,毛泽东的繁忙是不言自明的。他的《读书日记 》,记录了1938年2月1日至4月1日,逐日读书进度,感人至深。2月23日,毛泽东同任弼时向各大战略区发出《关于战略计划和将来行动的意见》,对部队的使用方向、战斗方向、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了详细指示,当天又抓紧时间看书10页 。3月3日,毛泽东对陕北公学毕业同学发表长篇“临别赠言”,当天又读书22页 。可见,毛泽东读书,比常人读书付出了更多的辛劳。
现在的读书条件,比起战争年代可谓天壤之别,但读书条件的改善和读书的自觉性的提高,并非必定是正比。回忆伟人读书的往事,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很多启示!
补充:
1.他一生一读书为乐,炮火连天,不忘读书;饥寒交迫,以书为伴。
2.在战火时期,一本研读一生。
3.1978年8月26日,他还要看书,学习,有着刻苦努力的精神。
提示连接:http://wenku..com/link?url=dYc-yy61Y8nV2UqXPpRDByZDdWl36hN07--eVDtL8m
㈣ 小学语文阅读快车(五年级上)所有的答案
母亲》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波澜壮阔的群众革命斗争: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转到政治罢工,农民和工人在斗争中结成同盟。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形象,因而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为了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作者精心设计了3组人物。第1组是革命者,包括革命工人和革命知识分子;第2组是工农群众,其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和农民雷宾的形象;第3组是敌人,这里有厂主、沙皇宪兵、法庭庭长,检察官等。在这3组人物中,高尔基突出了巴维尔和母亲这两位主要英雄人物(巴维尔是作为先进工人的代表,母亲则是作为革命群众的代表)。小说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他们两人的成长以及群众的觉悟展示出来的。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重点写巴维尔率领的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下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重点写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觉醒。小说的人物形象体系和结构都是经过作者精心安排的。
在世界文学中,《母亲》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在高尔基之前,不少俄国作家和西欧作家在创作中反映过工人的痛苦生活。在俄国,19世纪60年代,工人的日常生活和繁重劳动就成为民主主义文学的重要内容。八九十年代,在绥拉菲莫维奇等作家的创作中,对工业无产阶级的描写也占有一定的地位。但那些作家总是把工人描绘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牺牲品。《母亲》同过去反映工人生活作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第一次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所领导的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反映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阶段。作者将时代的主要冲突作为情节基础来描写。情节的开端是阴暗的工人区中一个贫困的家庭的情景,情节的基础是革命运动的产生、扩大和蓬勃发展。小说历史地具体地描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环境: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的自觉的工人和党领导下蓬勃开展的工人运动,日益觉醒的农民和农村的革命形势。它具有现实主义作品特有的具体性和逼真性。同时,它又是革命浪漫主义的作品,这不仅表现为预见未来,展示通向未来的道路,而且表现在作者处处从未来的高度反映现实。在《母亲》中,对未来的浪漫主义向往是与深刻的生活真实性结合在一起的。
《母亲》也标志着高尔基在探索正面人物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峰。从19世纪90年代起,他在创作中一直积极地探索正面人物形象的塑造。进入20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大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激情。1905年革命对高尔基的政治思想和文艺创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站在无产阶级思想的高度,大胆地进行创新,终于塑造了巴维尔这个丰满的无产阶级英雄的典型形象,使工农英雄人物进入文学领域。《母亲》显示了高尔基刻画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高度艺术才能。首先,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是在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作者通过一系列革命斗争表现了工人革命者成长的过程和高尚的品德。由于这些革命者植根于群众之中,体现了群众的愿望,又得到群众的支持,因而众多的群众场面是小说结构的特点。群众场面和对两位主人公的思想和革命活动的描写使小说成为完整的统一体。其次,作者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来刻画英雄人物。如巴维尔的成长主要表现在语言变化中。他参加革命以前语汇贫乏,句子简单,语气粗暴;参加革命后讲话愈来愈明确中肯,政治用语日益占重要地位。他最后在法庭上的演说更是具有启发群众觉悟、激动人心的巨大力量。又如母亲的觉醒更多地表现在心理描写方面。通过母亲的感受来展示小说的一切重大事件和人物是作者揭示母亲内心世界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这种手法使母亲的形象在小说的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不仅揭示了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还使作品中的事件和其他人物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此外,作者在刻画无产阶级英雄人物时,突出地描写了他们之间崭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如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和她崇高的母爱、巴维尔与莎馨卡的爱情关系、革命者之间的友谊等等。在小说中,尼洛夫娜的母爱就有一个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最初,她的母爱同一般劳动妇女的母爱没有什么区别。经过一系列事件的教育,她的思想达到了新的境界,她坚信儿子真理在握,必然胜利。因此,她在散发儿子的演说稿时才能表现得那样镇静和勇敢。尼洛夫娜的母爱之所以那样崇高和伟大,就是因为她跟儿子以及他的同志们已经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又如,小说对巴维尔与未婚妻的爱情的描写,虽然笔墨不多,却真挚感人,充分表现了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无产阶级的人情美。小说还着重描写了革命者之间深厚的友谊,如巴维尔同安德烈像亲兄弟一样亲密,尼洛夫娜同尼古拉姐弟的关系也是一种崭新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小说对母爱、爱情和革命友谊的描写深刻揭示了革命者崇高的精神世界,使这些形象显得更加生动和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