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育策略有几点
一、主体化参与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发展。人的主体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也就是说人的主体性是活动生成,在活动中发展的。
活动教学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理解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是活动教学的主体,活动教学策略的制定,内容的确立,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活动教学实践中,只研究和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切实富有主体性。
参与教学的策略,重点是在小班的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这种参与是一个积极而有贡献的参与,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运用参与教学的策略上,要把握住两个操作步骤。1全员参与。2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围绕教学目标,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话敢说,有疑能质,乐于参与,同时重视对学生参与程度的指导,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他们主动发展。如:一位七年级的小班实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看云识天气》一课之后,为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设计了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活动的题目,让学生看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用文字或语言展现出来。学习了《风筝》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风筝,或设计一场有意义的游戏。将游戏方案在班级宣讲,选最佳方案,开展游戏,最后写成文章。
实践证明,参与策略的实施,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他们在发散性思维活动的锻炼中,能力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创设自由讨论甚至争论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小班化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生在课堂上开展热烈的讨论甚至激列的争论,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额少,教师不用担心教学任务是否能完成,每堂课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
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1) 会预习。具体包括:会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联系实际自学,会将感觉精彩或有疑问的标注在书上,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
(2)会提问。一是质疑,对不理解(思想内容)、不了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的词句质疑,对老师、同学的观点质疑;二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自己制订学习目标,可以围绕课题、围绕课文内容、围绕中心、围绕艺术技巧、围绕思路等展开,以疑促思、促学。
(3)会讨论。从自主学习的策略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会积极主动地发言,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会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4)会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强的学习方法。如怎样记、算.说.写等等。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很多的,教师不仅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也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学生自己摸索、形成的一些学习方法,因为只有当学习方法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习惯时,才能发挥其作用。
(5)会反思。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学习上尚存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合作化互动策略,主要是生生互动。
互动教学策略,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中,它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独自站讲台,让学生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有提高学习成绩的成效。促进了多角度的交流,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
为打开师生交流的局面,教师想方设法改善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教学交往的潜能。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挖掘生生互动的潜力,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运用开放型、交往型、体验型方式,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通过进行小组学习、组际交流、组际互查、组际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生生互动的参与热情。教师具有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启发学生在交往中引起争论,激活思维、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加深理解,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有充分利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伙伴式”的学习方法,才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生生交流频率加快,学生之间相互碰撞增多,不仅能增强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发现,还可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教师积极钻研,在实验过程中,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能力的培养,发展认知水平。对学生来讲,教学中互动策略的运用,尊重和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形成了活而不乱、动而有序的课堂教学局面。实践证明,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真正建立起对问题进行研究的责任,从而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怎样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具体实施的。
(1)会组织。对学生而言,这是合作学习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组织的学习,会使课堂变得嘈杂而又散漫。在刚开始实施合作学习时,教学生如何与同伴一起学习,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顺序、学习的方法,注意照顾到全体等等。一般而言,班内总有部分学生组织能力较强,教师当然可最大程度发挥这些同学的才干,但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实践中,采用学习组长轮流担当的方法,真正让每一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真正使自主与合作互相促进。
(2)会协调。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以下两种相反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至于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就需要教会学生“谦让”;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就要教会学生“自告奋勇”。做到了“谦让”和“自告奋勇”的矛盾统一,就能协调学生间的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
(3)会帮助。合作学习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帮互学,互相促进。首先要教育学生“愿帮助”,其次是“会帮助”。在自然状态下,小学生的所谓帮助即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对方,要指导学生尽量避免这种弊端,从老师启发、辅导同学的行为中得到启发,依据实际情况帮助同伴。
(4)会评价。合作学习时,由于缺少了教师的直接指导,学生的学习较易“走过场”,流于形式,此时,教会学生评价同伴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包括:讨论时的评价(学会赞同、反对、补充);作业时的评价(同学间互相批改作业)。
三.教育均等.充分.个性化落实策略。
小班化教育避免了传统大班额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弊端,在小班,人的主体性更能得到体现,人的素质和个性化发展更能得到充分的培养。由于每班只有30人,每个学生受到的教育资源程度、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与机会都大大提高。
人性化得到最好发挥。小班教学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变得更加精致,从教室前后空间的利用到学生课桌椅的设计和组合,都变得丰富起来。小班教室里专门配备了钢琴、多媒体计算机、录音机、幻灯机、影碟机、电视机等,并开发了与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软件,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优质的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30个学生每人使用可升降的单桌独椅,可随时根据教育教学和教学能力发展的实际需要,采用“秧田型、马蹄型、圆桌型、丁字型”等座位形式,学生可以是小组团团座,也可以是全班团团坐,还可以是师生团坐在一起。师生可以面对面地交流,省去了提问、点名的时间,增加了思考交往的时间,构成了多向交流的布局。教室里不再有高高的讲台,老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屏障没有了,缩短了师生的空间距离,充满情感魅力的老师更加平易近人,课堂上老师随意穿行于学生中间,和学生“打成一片”,或亲切指导,或扮作学生坐于学生中间,或参与学生热烈讨论,对个别存在学习障碍的学生,老师甚至手把手地教……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增加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的频率,营造一种积极、健康、向上、民主、融洽的教育教学氛围。
根据现代化、动态化、温馨化、益智化的原则,小班建立了立体的科学教育环境。教室四周规划为"图书角"、"益智角"、"生物角"等。教室墙壁由师生共同设计、共同布置,分成多个板块。班级每人一个储物柜,每人一个"信息袋",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学习、习惯等各个方面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轨迹,努力使小班真正成为每个孩子愉悦身心的乐园、催人奋进的学园、温馨如潮的家园和陶冶性情的花园。
单纯的人数减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充分开发每各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像服装的量身裁衣一样,为小班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制定适合他的教育模式。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教育的均等性、主体性、充分性和合作交往原则。对每一位学生实行等距离教育,让学生充分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间、同学间彼此沟通,培养学生社会合作交往能力的生活场所。
小组学习是小班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形式。首先,对组员构成的研究。在小组分组中大多采用异质分组合作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好、中、差。分组时,均衡配置。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小组教学一般有3种形式:分组讨论、分组操作、分组交流。教学进程:有步骤提出问题---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展开全班范围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互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合作学习小组:目标的相互依赖、奖励的相互依赖、角色的相互依赖、资料的相互依赖、身份的相互依赖。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不是在课堂内详尽的讲解字的音、形、义。而是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个个轮流拼读,互相帮助,然后积极开动脑筋,担当小老师,就生字的音、形、义提出几个问题。帮助大家一起来记住生字。这样的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生的角色互换,学生反客为主,学得生动活泼。平时随时可见,四人小组一起看课外读物,一边交流。一起练习口算。合作意识明显加强。竞争是现代人才必备的条件之一,从小树立竞争意识,终身有用。我们提倡团队竞争,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美术教学拼贴秋天景色的一课中,教师把学生分成七个小组,在小黑板上编帜七幅美丽的秋景,拼贴,结束让学生评出哪一组最能体现秋天的特征,哪幅画做工最精致,哪幅画最有特色,从不同的视角来评价,从评价中既体现小组间的竞争,同时体现评价,审美的多元化。同事要求教师要精选小组讨论学习的问题,对教学顺序和内容进行匠心独到的设计,让学生在小组中能够努力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使其重新组合、迁移,在认知的道路上开拓前进,直到解决问题或悟出规律,要给予学生较充分的时间,不能一晃而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有表达的机会。
要深入研究、改善分组方式,对小组学习加强指导,真正实现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小组围坐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两者之间并非可以简单地划等号。要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还需要深入研究、改善小组的分组方式。学生之间在智力类型、认知风格、性别与个性特征等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之间的感染和影响达到最好效果,这也是一个值得深人研究的问题。目前看来,对小组进行动态分组、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异质性等做法是比较好的改善分组方式的做法。此外,加强 对小组学习的指导,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与方法,如如何发言,如何交流,如何讨论,如何归纳,如何相互评估,如何参与集体竞争,如何调节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等,也是在分组教学中实现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分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深入到学生的小组学习中去,掌握每组同学的学习状况,适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小组学习。在分组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没能深入学生的小组学习,站在旁边袖手旁观,或象征性地在几个小组之间走一走,这种情况下的分组教学,即使小组中学生讨论得再热烈,也是徒有虚名的。只有教师在分组教学各个环节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小班中分组教学这一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B.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流程中的优缺点及今后注意的方向
摘要: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几年下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重点阐述了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小班化 优势 个性 因材施教
小班化不同过去的教学模式,它以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为目的,在固定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育时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估等环节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绝非一般意义上所理解的简单减少学额,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课堂教学环节、班集体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教育形式。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基础较差,生源参差不齐。在生源严重不足以及为了学生自身发展考虑,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学。
作为一名新教师,通过和以前的教学模式的对比,我总结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一. 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建立师生感情。
众所周知,情感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班人数少,老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学期开始就与学生快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快速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建立师生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二.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同步发展中求异步发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实施小班化之后,平均每个班有二十几个学生,教师可以有更多的精力了解每个孩子,照顾每个孩子,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课堂上,教师可以面向每一个孩子。因为人数少,有的孩子在课堂上甚至有多次的表现机会,这样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人数少,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孩子,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优缺点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找准孩子发展的切入点,因材施教。人数少,更有利于教师对孩子的个别辅导。教师完全可以对每个孩子的作业进行面批,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可以对孩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可以及时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小班人数少,老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学生。因为人数少,教师在备课时就可以更好的备学生,哪些人需要多指导、哪些人需要提出更高德要求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分成设计不同层次符合学生不同的需要。在大班由于人数较多,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只能统一要求同步化,从而忽视和压抑了学生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而小班就可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在教学的设计时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小班化教学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课后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C. 如何有效组织小班化教学
近年来随着出生人口锐减、农民工子女随亲进城就读,农村学校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学校形成了十几个学生甚至几个学生的小班。在这种被迫自然“小班化”的形势下,如何实施好“小班化”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一、“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由于人数的减少,班级教室空间显得很充足。教师可根据具体人数,充分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可以自愿组合,可以自由搭配,可以随时变更。教室的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如课桌摆放可采取圆桌会议室式,把课桌围在一起,放在教室中间。教室内还可以设计一个简易的书柜作为小图书馆。这样就把教室变成了学生的乐园,宽松、安逸、清静、独特。
教学方法的改变。由于空间的变化,教师融于学生中间,角色变了,授课的方式也改了。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小组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到每名学生,教学环境民主宽松。在这样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相竞争。每个学生都受到教师的有效关注,扫除了心理障碍和学习障碍。而且作业是面批,问题是面讲,大家学习得非常开心。
课余生活丰富了小班生活,减轻了教师课内的压力,能腾出精力来大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有组织地感受自然,能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享受生活。
二、“小班化”教学的组织形式
小班化教学的组织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形式将传统单一的“秧田型”
变为“马蹄型”、“品字型”、“口字型”、“U字型”等。讨论、实验等采用“风车型”、“餐桌型”,游戏、表演等采用“马蹄型”、“口字型”、“U
字型”;操作、竞赛等采用“餐桌型”、“品字型”、“U
字型”;考试时采用原有的“秧田型”。而且每个小组都安排老师的座位,方便老师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改变原来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密度,促进学生个体潜力的发挥,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与协作精神。
三、“小班化”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教育管理模式的改变,教育教学的氛围更加宽松和谐,更有利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综合性实施,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间的人际交往密度和频度提高,情感交流的机会,从而大大增强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力、学校生活的亲和力和集体的凝聚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
(1)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做到课堂上无旁观者、无教学“死角”。
(2)通过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形式,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
(3)了解学生个体的智力情况、情感状况、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等,探索小组讨论、个别学习、全班活动相结合的有利于学生沟通、交往的教学方法。
(4)改变传统的几何图形排列的课桌椅方式,根据教材的内容,采用小组形、圆桌形等多种有利学生和老师之间互动的课堂形式以适应教学方法的改变。
四、小班化课堂教学具体模式:四六三课堂教学模式
“四”是指:预习、展示、预展、反馈四种课型,也可理解成自主学习、互助合作、展示提高和达标巩固四种方法。
“六”是指:课堂操作主要流程有情景(复习)引入、确定目标、预习交流、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六个环节,可相互穿插、相互结合
(1)情境引入。主要指课的导入,可采用问题情境、复习旧知识、回顾上节课内容等方法引入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增加引入的趣味性。
(2)确定目标。每节课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操作性强,课堂上通过适当的形式(板书、口述、多媒体)
将目标展示出来。
(3)预习交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向学生出示预习提纲,学生在独立思考、个人自学的基础上,不会的问题可向对子、组员、老师请教,然后组长组织本小组的成员统一交流,形成共识。此环节要注意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对重点知识、易错知识点做好标记,课下用情境引入。主要指课的导入,可采用问题情境、复习旧知识、回顾上节课等方法,引入双色笔整理到预习本上。
(4)展示提升。是对基础知识的拔高延伸,课堂展示时即所谓的“大展示”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展示内容要精心挑选、设计,一般理科按专题,文科按大段或板块进行,大展示是基础知识上的拔高,不能再以展示基础知识部分为主,要以展示不同类型、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内容为主。
第二,大展示要以小组为单位解答,各组派代表(一般不是组长)到黑板前讲解,不到位的先由本组内补充然后其他组可点评、补充。展示完后教师、学生可做点评,也可反问、追问,让学生探究深层次问题第三,学生展示时对教师的要求:①及时点评、评价;②发现学生闪光点并给予赏识、鼓励;③做到“一看二听”,看学生的投入度,调控参与人数,听学生讲解是否到位,语言
是否规范,听学生点评及时追问。
第四,展示时追求三个结合:口头表达与笔头练习相结合;动与静结合;展示提升与小对子反馈巩固相结合
(5)穿插巩固。是对展示内容的反馈巩固 , 可对子间进行也可重点巩固外组学生展示内容。步步高论文发表网,经济励志打造论文范文格式最完整、管理职称论文范文最详尽的论文资源网站。为广大需要职称评定,经济论文快速写作的客户提供有效参考。
(6)达标测评。(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测。
“三”是指:每堂课学生的学习都要经过自主、合作、提高三个阶段。也是“三个一”办学理念的体现。
五、小班化课堂学习新特点
在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明显呈现出以下鲜明特点: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小班化的课堂学习中,学生的得到培养。
互动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带来质的帮助。
(2)学生在信息开发中探究学习。学习中强调对课本的开发性理解,对背景性材料的处理应用,在信息材料中把握学习的主题,都体现了引导学生应对复杂的信息材料,对学生善于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六、课堂出现新变化
课堂人际互动明显增多。原来以师—生交流为主,明显转变为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个体之间、团体之间、个体与团体之间、个体自我心灵之间交流频繁,更加自然。
课堂信息流动多向化。课堂中的信息流向随着人际互动的增多也变得更为复杂化,信息在 10 人左右范围内传递更为便捷,单位时间的流量也相应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明显增加,课堂的知识容量、思想容量随之增加,课堂的学习更有效率。
课堂的“学堂化”特征更趋明显。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课堂真正变为了学生自己参与体验探究学习的“学堂”。在小班课堂教学里呈现出了“六多”现象: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的时间多、合作的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
D. 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小班化教抄学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心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教学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与学生有更充分的交流
E. 怎样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
经过为期一年左右的初中小班化教学实践、学校组织的两次全体社会政治教师的课堂研磨(其中一次邀请县教研室社会政治教研员观摩辅导)、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组研磨和培训学习(包括外出学习)等,使我校教师对小班化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针对我校农村寄宿制初中面临小班化的教学实际(每班人数都在30人上下),下面结合我一年来担任我校小班化教课改(课堂转型)社会政治课教研组长的经验总结,谈谈我对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和探讨:
一、要注重思想品德课学生课前“导学案”的实用性的研究
由于我校全体学生从周日晚到周五下午放学都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因此,我校积极利用晚自习时间做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学校布置各年级、各学科集体备课组编写“导学案”,在课前(主要是晚自习时间)给学生发放“导学案”人手一份,让他们提前对新课进行预习,为衔接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准备。特此,我们积极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利用每周一次的研磨把下一周要上的新课导学案(思想品德课一般每周2课时)都准备好,印制好。
为了想方设法提高导学案的实用性质量,备课组成员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工作:(1)专门布置一个教师网络搜索每个新课时的学案、课件、教案、课堂教学活动、课堂练习等,供集体备课组讨论、研磨。(2)针对教材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取舍和编写讨论。(3)根据学生的学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进行取舍和编写讨论。(4)最后分工合作(一般一个集体备课组有4名老师),布置每一个老师根据讨论稿完成一个导学案的编写打印,形成每一个课时的“导学案”。老师工作量确实很大,但经过实践检验,效果确实不错,值得推广。
为了提高导学案的实用性,在问题设计环节,我想“挖冬笋原理”在导学案设计和编写中很有必要应用一下。要想挖到冬笋就要知晓冬笋如何长出来的,长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长的,什么情况下长的,就要把握其生长规律。思想品德教学也一样,其实初中思想品德三个年级教材安排,是很有规律性的知识安排,七八年级主要安排教学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以及法律教育九年级安排国情教育。
各年级教师要善于挖出每一个新课时的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教学目标实现的需要,找到学生学习知识规律性的东西,学生不难在导学案的认知中找到知识的精华部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要注重小班化班级学生个性化的研究和成长鼓励
教师做好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学生的科学分组,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小班化教学要求教师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注重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效率,注重学生课堂活动中的个性化的表现,注重学生课堂的有效生成和无效生成等。七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涉及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和道德教育部分,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历程息息相关。我们不妨从班主任的学生成长记录袋中去寻找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并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研究,记录不同的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表现欲望强,有的学生写作能力强,等等。当然,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很多学生的能力在老师的鼓励下成长着。老师要舍得赞美和赞赏学生,不断鼓励学生成长。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出来,思想品德课本身就具备这方面的功能。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三、要注重小班化学生分组的科学性研究
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学生活动,实现课堂生成,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科学分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思想品德课不同年级教材和学生认知能力的表现,什么样的学生组合为最佳搭档呢?(1)每一个小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层次差异组合。(2)学生的表现欲望有层次差异组合。(3)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展示能力有差异组合。(4)学生的问答等合作探究有层次差异组合等等。
四、要注重小班化课堂教学艺术的有效性的研究应用
在小班化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把大脑、嘴巴、手等感官系统和思维系统动起来、活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方面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的视觉等感官活起来。接着,巧妙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然后,根据教学情节,让学生的手和嘴巴动起来。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情境等,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主题内容相得益彰。比如,在教学“孝敬父母”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时政,2011~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孟佩杰的感人事迹的视频情境,让学生在动情中体验和作出心理上的行动。接着设问: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孝亲敬长,打开学生讨论的话题,让每个学生说出实际行动,小组学生作总结记录和发言等。同时,也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讲讲相关历史故事和现实事例。
五、要注重小班化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突出
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角色一定要实现更好的转变,从知识的传统授课者转变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知识体验和探究的引导者、参与者。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教师要积极深入每一个小组,跟学生共同参与探讨问题、交流思想、谈谈想法、排忧解难等。
小班化教学中,要敢于和善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课程特点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的成败。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小班化教学中,只要教师能认真去做好以上的工作,一定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成果,使每一个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上一个台阶,打出一片新天地。
F. 如何优化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对于小班化教学的认识,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学生数量减少,学习空间扩大的层次上,而是应当内对其有更容加深层次的理解.小班化教学让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法的应用也更加灵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说,此种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就初中英语教学来说,让学生在小班化英语教学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G. 实施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有哪些困惑
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之初,我们就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给老师们留了思考题:我们开始实专践的小班化属教学与以往的的课堂教学相比,摒弃了什么,保留了什么,改变了什么,突破了什么,困惑是什么。我们进行了“头脑风暴”式的关于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大讨论,我们有侧重地分了先分4个小组,分别是班主任小组,课任小组,在小班化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得好的班课任小组,以及在小班化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比较突出的班课任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做得好的地方总结出经验,还有困惑的地方,大家共同研讨。最后通过小组汇总材料,大会交流,我们达成一致意见:“小班化”课堂教学尝试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前课堂上睡觉的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的学生没有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了。
H.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读后感受
[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读后感受]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班化教育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的新的形式,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读后感受。作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如何激发和满足学生个性,寻求适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等,都需要教师不断思考、探索。一、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民主氛围"未成曲调先有情",小班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空间的变化,教师应走近学生,甚至坐在孩子们中间,零距离接触,用谈话聊天的方式,共同探讨,平等对话。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中肯的赞扬、抚摸一下孩子的头表示对他开个小差的提示、俯下身说上一句悄悄话表示对他的肯定和希望。这样的一种信息的传递,会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融洽,并不断地调节着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蹲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看风景。"当你身处于孩子一样的高度,便能真正地用心和他们交流。师生之间的这种交流,营造了平等的民主气氛,激发了情感上的共鸣。原先胆怯的学生变得勇敢了,原先"不安份"的学生变得专心了,原先爱动脑筋的学生会迸发出更加灿烂智慧的火花。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这种学习情感的激发,顺应了新课标的需要,为学生更大热情地投入到学习、讨论中去提供了保障,也使小班化教学凸显出其特有的优势。二、尊重个体差异,发展学生个性世界上没有二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承认差异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观点。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既有与生俱来的气质上的差异,更有后天受环境、社会、学校等诸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性格、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让每一朵花儿都开放,让每一只小鸟都歌唱。"小班化教学使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求得更大程度的发展。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求知欲望强、知识面广的学生,也有一些聪明但学习热情一般的学生,甚至还会有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读后感《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读后感受》。正是由于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各不相同,所以在小班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教学法"。使优等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对于中等生,要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由浅入深,不厌其烦地启发引导,适时捕捉其闪光之处,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进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如:生字教学环节"三步曲":第一步,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笔画笔顺;第二步,(在前基础上)熟练运用各种识字方法,再找找好朋友;第三步,(在前基础上)用一个或二个词儿,说一句或几句通顺连贯的话。让学生根据其能力挑选合适的环节去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动起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温馨和谐的课堂环境,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来!""我来!"一双双高举的小手,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也使学生逐步养成一种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三、倡导合作学习,注重合作实效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活动,它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小组任务的完成有赖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合作成了小组的基本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许多的优越性。学生知识、经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能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构建。为了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一种形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合作学习最好是依据学生的能力、性别、个性特征、专长、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混合组成优势互补的群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地把时间留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应予明确的引导。(1)安排好学习小组长,由他来主持讨论,协调小组成员的发言秩序,控制好发言时间,作好记录。(2)每次讨论前必须认真思考,紧扣中心,别人发言时,不要插话,要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完毕,可予于补充,最后形成统一意见。(3)推选好代表发言,要把小组形成的统一意见表述出来。发言时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应该有团队意识,把"我认为…"改为"我们小组认为…"如:二年级语文《燕子过海》中,水手和小燕子挥手告别,他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表述出来。几分钟后,由每一小组的代表来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同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的需求,对表现优异的小组和学生,可进行奖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感受:小班化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现代教育的标志,在小班化教育实施过程中,使我们深刻感受到先进理论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感受到小班化教学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学,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班化教学的整体优势,正视学生的知识基础、情感个性特点和差异,营造民主氛围,在自由、开放的空气中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动。MSN()〔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艺术读后感受〕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I. 如何优化初中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理念,它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学活动必须适应学生差异,使每位学生都拥有均等的参与教学机会。学好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的学科的基础和前提,综合考虑教学任务和学生年龄特征的要求,小学数学学习成效的好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本文旨在探索出符合目前小班化数学教学实际情况的、现实可行的优化小班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班化 小学数学教学 优化 策略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它体现了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其教育内容一方面重视认识与情感意志的结合,以及塑造教育对象完整的人格;另一方面又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提供最适当的教育。在小班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我逐步认识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如何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使小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力争人人参与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游戏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通过创设特定的游戏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数学问题与学生的已有经验产生联系,从而展开学习活动。“打电话”是小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开展“打电话”游戏。让学生在打电话的对话中交流学习的感受,掌握知识技能。课中,教师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喂!小红在吗?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小红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1个十,9个一。”然后全班学生模拟打电话情景进行实践体会练习。这样,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游戏,既学会了11~20各数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又从这个游戏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还可以在游戏中比比谁打电话打得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从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数学知识,学得轻松愉快。总之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的注意力更持久,游戏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游戏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主动人人参与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巾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又如:在教学行程难题中的“相遇难题”时,老师先和全体学生一起分析“击掌的学问”,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击掌的规律:即两只手掌并且相向运动,相遇时发出掌声。然后因此导入相遇应用题,学生在击掌的实践中不但了解了相遇应用题的特征,更为注重的是经过活动刺激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探究的欲望。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一改以往死板板的课堂氛围。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讨论自己击掌时出现的很多问题,有的能互相解释清楚,解释不清的向老师请教,这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但心态轻松,而且真真实实的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增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学习效果不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小班化教学缩减了班级规模,缩小了师生比例,因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动手、动口、动脑、合作的机会,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所以老师要充分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但需要教会知识,更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让学生可以灵活迁移,举一反三,从而培养自觉地认真学习的本领。而小班化背景下,师生、生生相互交流更为频繁,为学生学法的指导更是提供了便利。
因此教师在进行小班数学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自学,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课堂内师生、生生学习交流活动,最后让学生掌握知识。数学尝试教学,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体现数学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即由“呈现——灌输——被动接受”的模式变为“引导——尝试——主动获取”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得到真正的培养。
三、注重因材施教、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小班化教学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小班班级小人数少,老师能更全面的了解每个学生,面向有差异的个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达到最大限度的因材施教。
如教学中,将程度相近的同学归为一类,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分层施教。A类学生重点指导其自学,提高其获取知识能力。B类学生重点点拨释疑,辅导其完成所学知识。C类学生重点在于拾遗补缺。这样各类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再如,作业批改方面,小班化教学可实行面对面批改,个别指导,更直接、更及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师生之间感情也更融洽,“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要充分利用小班学生少的优势,采用灵活多样、科学合理的诸如即时评价、多次评价、分层评价、无级评价、激励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手段和方法,牢牢把握新课程所确定的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即对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出的四个方而要求,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评价目标应紧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形成多维性、全面性的评价目标体系。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向导功能,促进学生的提高和发展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化学习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高要求,信息技术逐步走进课堂,并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教育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此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网络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并在课堂改革中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重要的是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小班化教育正是营建了这样广阔多样的自主学习环境,这是传统的数学教学达不到的效果。为了实现小班化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优化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们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只有在平时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收获。
J. 如何实现小班化教学的高效课堂
一、课前预习
学生一般不太重视预习,如果老师说今天的作业是预习的话,许多学生会欢呼雀跃,因为他们往往把预习等同于无作业。若个别学生有心去预习,可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这都源于老师强调不够,方法指导不到位。所以在布置课前预习时就应该把学习方法和具体要求讲清楚!而且一定要有检查反馈。
如《界碑》一文,四种基本的预习方法都可以用到:
一般预习方法
① 知识积累:字词、主题有关的名言 —— 课前听写
② 圈点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 —— 组长检查
③ 知识链接:作者、作品、文体知识 ---- 课前听写
④ 习题试解:整体感知 —— 课上交流
《界碑》一文“课前导学”部分:
一、相关资料:(知识链接)
1、你了解王晓廉吗?请读读下面的文字吧,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出他的特点。
2、小小说有哪些特点?请在下面的介绍中勾画出重要信息(圈点批注)
二、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给生字注音,注意字形。准备听写(知识积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试着解答下列问题,上课时小组交流。(习题试解)
1、边防站长具有什么特点?
2、文章主要通过什么事件表现出来的?
3、你认为文中哪一处对他的描写最精彩?请陈述理由。
二、课堂教学
(一)学习内容:精选篇目,找准角度
老师在备课时根据学情需要,对教材应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处理环节,特别是到了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的九年级。对于那些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有很强的指导与教育作用的篇目不仅要讲,而且要下足功夫讲,其它一些浅易懂或只需学生大致了解的课文则应选好角度,略讲甚至不讲。记得学《海洋忧思录》一文,我布置学生出选择式阅读题相互作答的方式让学生自学课文,不占用课堂学习时间。《界碑》一文,我就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这一个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文中的边防线战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是运用哪些方法来塑造这个人物的?这也跟小说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相吻合(人物是主要要素,情节、环境都为人物服务)。选准这个角度一是让课堂教学重点突出,再者也可以让学生对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内化成一种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小说人物塑造方法
重要事件表现人 概括大意
典型环境烘托人 分析作用
点滴细节描绘人 赏析语言
能力点
(二)学习方法:
1、课前积累,预习检测:
课前利用五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一个小检测,内容包括词语听写,文言文重点词实词、虚词解释,诗文默写及理解,要做好积累检测,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前一天放学前当作业布置给学生具体内容,不打无准备之仗,否则效果奇差;②量不能太大;③出错率高的同学需重新过关,过关后把二稿粘在原稿上,以便复习;④课前科代表会到办公室询问老师过关的具体事宜,做好过关前准备。
2、小组合作,同伴互助:
全班六人一小组,分别按1-6编号,每组的1号为领队,能力最强,2、3号为文、理科组长,其余3人为组员,小组最终的宣讲人由三名组员担任,这样一来,本组内的1-3号要承担着“小老师”的任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帮助相对于老师而言,时间与精力更多!效果也更好,老师在课堂上哪里能“面面俱到”!经常只会是“顾此失彼”。
3、交流展示,以生为本。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质疑、争辩、展示、互评,所有都以学生为主体,全员主动参与其中,学《界碑》一时,第一个问题由一个组的5号陈述主要事件,其它各组成员评议,最后归结出规范答案。第二个问题因为精彩细节很多,采用每组分别展示的方式。每组一人朗读,一人赏析。然后其它组进行评价。当时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非常大,而且都是学生自主参与进来的,所获得的知识不由老师硬灌强塞!这样知识掌握得也牢。
4、及时纠偏,点拨到位。
在整个课堂学习中,虽然强调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否则任由学生互相质疑,争辩不休,既无法形成定论,白白耗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时就是老师显示“主导作用”的绝佳时机了!如《界碑》一文中环境描写“站在山脊,眼前是……没有……没有;身后是……,没有,没有……但他知道……”的作用,几组同学分别阐述进自己的见解,互不认同!这时老师及时指出他们都是对的,却都只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应该包含有多种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方法。
5、反复强化,提升能力。
在课堂上通过生与生之间的质疑争辩和老师的引导点拨之后而达成的共识应让学生马上记录下来。如随时提醒学生用双色笔订正、补充、完善自己的答案。还可全班齐读,或点基础差的同学复述。这样做可以保证当堂知识点的有效落实。“试卷评讲”课时更应注意这一点。我总是要学生把评讲时弄懂的答案订正在答题卷上,试卷上一个字儿也不准写,等下课把答卷收上来,然后在试卷上画一些重点题再做,以比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6、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下课前几分钟,以本节课需掌握的内容为考点进行检测,一是反馈学生课堂情况,二来也可督促学生上课专心学习。
7、科技助力,事半功倍。
现在每间教室都安装了电子白板,投影仪,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优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资源,特别是投影仪,可直接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展览出来,既可直接指出其不足,又可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督促作用。如字写得不好的同学,今后会告诫自己认真写字,自认为有进步的同学也希望通过展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
三、课后跟进:
1、当堂训练,及时反馈,插漏补缺。
(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也避免学生带回家“抄袭”)
2、作业当考试,以分数形式让学生明白答题思路。
3、审题过程成为得分点,杜绝“秒杀”。
4、双色笔订正,二次批阅中。(以折印形式提醒学生)
5、分层作业,多面批面改。特别是重点题、作文和希望生、困难生的薄弱环节。
6、携手家长,齐抓共管。
7、整个学习过程量化评分,物质奖励。(作业、课堂、过关情况)
8、考试质量分析细致精准,做到学情了如指掌。
人少只是小班化教学的表象,“精细”“高效”才是其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