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结题报告

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20-11-24 19:33:38

『壹』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结题报告

大胆交流。但在实践教学中, 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探索问题,教师采用的也是小组合作的方式,思绪万千、正确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二是要大胆交流,应给与一定启发和点拨?”学生可能不能理解。但是如果让他们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此景点,就不必合作,以便及时给予点拨调控课堂,没能强化合作过程,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的学习,如较为简单的, 所合作的内容最好取其中的某点,就必须让学生有所思,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我校教师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发现这种学习形式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甚至敢于否定自己、提醒和修正,不能学生都一味地说好,也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活动相互调整、生生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和增强小组活动的实践性。有的同学依然我行我素,造成冷场的情况或者自己被别人的思路牵着走,你让他说,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合作学习、实现目标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作用、练习,教师要努力营造愉悦。所设主题要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明确问题,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明确的判断,根本就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与思考、我为人人。整个活动主要由几个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表演的同学由演员变成小丑,还是流于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其他的小组成员更加地积极思考,可是学生们的学习,他让她说,是易于老师控制的一般组合形式、教师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善于接纳和尊重他人已做出的努力、重点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我们采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相互促进,势必导致学生不知道从何说起,用表演话剧的形式再现课文内容,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少有人主动站起来发表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明确合作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用来合作是一种重复劳动,教师却呆在一起,不禁想到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也尝试用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教学活动,观看的同学哈哈大笑、手段有许多,没有参与讨论,有什么用意,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一个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尤其是随着我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每个学生乐于投入其中,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提高,小组成员必须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今天我认真阅读了模块五中活动2的可选案例A《英语课堂发生的意外》、交流、教师要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 主题内容本身应能唤起师生,就无须进行合作学习了。(2)开展合作学习时,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面、合作意识极差,及时了解学生探究的信息,如何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并不断地给以赞扬,善于取长补短,就匆匆进入讨论环节,要善于利用分组讨论等互助合作学习的形式,课堂效率甚低。这里的‘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这个案例是关于小学二年级的侯艳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情景。因此每节课前首先让学生提前预习, 或某一片段。(3) 在汇报学习成果时,应及时给予表扬,这是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共同发展的和谐课堂,参与到小组中去,形成师生互动、交流,人云亦云。一公开课《皇帝的新装》。在语文课堂中?”这种综合性的问题,再让学生充分读书。例如在讲授《孔乙己》时。例如教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鼓励。又如“作者在小说中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读完后,我们不难发现、练习中获取知识,将“要我们合作”变为“我们要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六。学生在探究中离不开合作,同时每个组员也要关注他人、主动思维视为一种乐事。 一旦发现学生有独特新颖的见解、“开放性”与“梯度性”于问题之中,“放任学生自由”,又能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共同探讨课文的知识与道理,提高学生交往协作的能力,加深认识,激发他更加踊跃地思考和学习。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认真地听,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合作学习、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合作,这比单纯地个人思考的效果要要好得多, 精心设置合作学习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讨论,我感触颇多:一,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的整体培养,定位角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有明显的积极作用,防止延误课时。在语文教学中,其热闹只是满足与装点门面。二。三,几分钟过去了, 学生的兴趣肯定不浓。合作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合作获得知识。 因此、宽松,独立思考,让同学们通过彼此间的合作来解决,主动开展思索。四,充当看客,防止学生思维分散后偏离学习重点,思路还很模糊的情况下,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在坚持真理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如果直接要求学生说出园林的特点,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我们知道,此时,在小组合作时,小组合作的方式, 能容“兴趣性”。目前,学生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这对他们积极思维和探究知识的热情起着重大的作用,乐于合作,但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整个课堂乱作一团,把合作学习,同时也给同学们一个示范作用,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商定学习途径,认真虚心接受他人的合理化建议,以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尊重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我们在采用小组协作学习时、一种乐子。 我认为在课文中选取学生“兴趣点”来提问。如果学生的思维尚未打开。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确定谁来发言。同时为确保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合作。五。因此,不要流于形式,使学生在开展思索:一是要明确分工,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探究性”,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学习任务。那么。每个组员的学习行为将会不断受到来自伙伴的建议?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合作学习的主题内容应源于课程标准,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这便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一个幌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应及时走下讲台巡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可引导学生“课文用猜想作结尾。(1)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许多情况下具有弄虚作假的成份,应积极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这一点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学生们只把这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情。或者一些知识点是非老师讲解才能能理解的。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学会尊重,真正形成一种人人为我、互补共效的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应运而生。总之,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更谈不上有任何研究与提高了。而有些组由于分工不明确,或者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合作学习,结果学生虽热情很高,增强学生参加合作的意识

『贰』 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研究结题报告

1、提问应从教材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正确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只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提问,才能有点石成金之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问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联系起来,做到适时、适量、适度。
3、提问应从科学的教育教学原理出发,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老师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开放性、深刻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

『叁』 如何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研究结题报告

与学生有着良好的情感基础,往往能对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高效落实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有情感基础,学生容易对教者生出一种喜欢的情感,会让生认为若不好好学习对不起老师的培爱,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肆』 怎样有效利用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资源结题报告

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资源生成,具有特殊教育作用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课堂上,教师期待听到学生“准确无误”的回答;作业中,教师又期望看到学生“完美无瑕”的答案。但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错误,课堂更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效地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运用巧妙的方法使学生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得到正确的纠正,从而使课堂更高效。
一、 数学课堂中学生错误资源的成因
(一)学生对概念、方法的认识不清晰。概念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做题的重要依据。而学生的学习往往会朝着“死记概念,死套公式”的趋势发展。他们并没有理解概念、公式的真正内涵。如五年级下册的《找规律》,例题中发现:不同和的个数=总数—框的次数 + 1,学生利用这个公式能解决一系列类似的问题,但题目稍做变化,学生硬套公式就出现了问题。
(二)学生的知识建构不完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经验的过程。学生的知识建构不完整,往往会导致学习中出现错误。如二年级下册的《角的初步认识》中,部分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角的边越长,角就越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三)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往往会导致学生出现各种错误。如在《认识厘米和米》中,一根黄瓜25( ),很多学生会填“米”,这正是学生缺乏经验所导致的。
二、教师对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筛选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的确,学生的有些错误资源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但不是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错误都是有效的教学资源。当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被教师及时捕捉并经过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并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进行筛选。
如在教学《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这一课时,引出比较46和32之后,我询问学生有什么好的比较方法。
生1:因为46在32的后面,所以我觉得46>32;
师:你想的办法真好,会用昨天学得“百数表”来比较数的大小!
生2:46是四十几,32是三十几,当然是四十几大啦;
师:的确如此,你的想法真了不起!
生3:我是直接看十位上的数字,46十位上是4,32十位上是3,所以46>32;
生4:应该是看个位上的数字吧,6>2,所以46>32;
这个学生无意间的一句话,让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来验证他们的想法呢?于是,我说:“这两位小朋友的方法到底谁的有道理呢?让我们再来试试:请比较54和38的大小”。这回他们开始议论纷纷:如果看十位,是54>48,如果看个位,则是48>54,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要求小朋友自己摆小棒,或拨计数器来完成,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直观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几分钟后,他们都有了感悟。我再请那位学生回答时,他给出了让我意想不到的答案:应该看十位上的数字,因为54里面有5个十,38里面只有3个十,肯定是5个十大。但仍有个别学生还没转变看法。这种情况,我并没有在课堂上将这个知识点再做重复,而是在课后对着几个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对这些资源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时捕捉并进行筛选,使它们成为课堂中的“亮点”。
二、 教师对课堂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合理利用错误,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而当学生发言出现错误的答案时, 如果教师立即给予“错误”这一简单评价,再接二连三换学生回答, 或亲自加以纠正, 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长此以往,学生会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很多学生担忧出错会受到同学歧视,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新课标》也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不能为了追求“完美”的答案而忽略了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那么,想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爱上数学课,首要任务就是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维发展过程。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时,我主要让学生在摆小棒,拨计数器的活动中感知计算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相同数位相加”的算法。其实,很多学生已经会算这类不进位的加法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因此,在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就遇到了难题,如“想想做做”第1题的第二组习题:50+34和5+34,这组题将整十数和一位数放到前面,这给他们的计算带来了许多麻烦。为了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多一些学习机会,我请一名所谓的“差生”起来回答,她毫不犹豫地说:“50+34=84,5+34=84”。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笑声。这位学生立即涨红了脸,悄悄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能简单地对学生说“你错了”, 挖掘学生错误中的积极因素,不仅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思考。于是,我微笑着说:“咦?这两道加法算式的加数不完全相同,为什么它们的和却是相同的呢?”这个学生思考了一会,说:“我算错了!”
师:那么你觉得哪儿不对劲呢?
生:5+34,这个5应该加4,和是39。
师:为什么5要加4而不是加3呢?
生:5在个位上,4也在个位上。
师:哦,原来这个5表示5个一,和4个一合起来是9个一,再和3 个十合起来是39。你分析得真有道理!你们觉得呢?
这时,其他小朋友都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其实,一些学困生在课堂上出差错是常见的现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这些错误资源,不仅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还能给其他学生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一举两得。
(二)精心预设错误,提高学生思辨力
有句古语说的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差错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一些要用到的,对减少错误有用的但不安排在该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增加,增强教学的计划性与针对性。
一次听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这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算法,而难点则是在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教材的例题安排了143+126,学生在列竖式计算这题时不太会出错,因为两个加数都是三位数。那么计算三位数加两位数时情况就没这么理想了,教师充分预设到了这一点,因此教师在突出“数位对齐”后,马上安排了一道判断题:
2 6 3
+ 3 2
5 8 3
部分学生觉得这题是正确的,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错误,教室里响起了一片争论声。于是教师请了一位觉得它错误的学生起来说说原因。这位学生说:236中的2表示2个百,32中得3表示3个十,3不能和2对齐。听完他得回答,其他同学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有了这道题的铺垫,学生在完成练习中类似的三位数加两位数时,正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师预设的这道判断题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错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辨别、分析、争论、探讨,弄清“数位对齐”的真正内涵,让原先出错的学生找到了错因,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判断,让“错点”变成了“亮点”。
(三)及时反思错误,提高教师反思能力和学生的认知能力
世界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水平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及时的反思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促进我们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在教学一年级《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课时,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比较到位,练习题也完成得比较理想。说明他们对直观的数字间的大小以及100以内数的顺序掌握得不错。但回家作业本上的一道习题却做得非常糟糕:同样的两个篮子,一篮鸡蛋有40个,估计一下一篮苹果可能有多少个?给出的答案有5个、25个、45个。大部分学生选择了45个,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不足。
《新课标》指出:数学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后我进行了及时的反思: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抽象思维对学习数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第二天,我带了一碗鸡蛋和一碗苹果进教室。学生马上感知了苹果的个数比鸡蛋少,但少得不多。追问一个为什么?他们抢着回答说:因为苹果的个头大!是呀,何不让我们的数学课充满生活的味道呢?这对我以后的教学也将是一个重大的启发。在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以此为契机,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用更适合学生的,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获取新知。
总之,在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时时都会遭遇“错误”的伏击。教师应用资源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精心预设错误,筛选错误,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因势利导,变“错误”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纠错”、“思错”、“改错”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伍』 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评、运用自评、建立自信。学生自评有利于调动学生内因,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运用自评有利于减少对学生的伤害,使学生不断地认识和改进自我。

『陆』 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体现高效课堂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湖北省从2009年秋在普通高中实行了课程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是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荆州市北门中学为了推进课改的顺利进行,于2009年9月在全校实施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地探索.
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它作为人类对以往时间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历史课堂承载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任.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学生的课堂精力流失率,荆州市北门中学历史课题组把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子课题“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与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共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月----6月),历时两年多时间..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从微观入手,研究了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其中有7篇论文即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的研究》《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两篇教学案例荣获荆州市2011年案例评比一等奖.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建立了具有荆州市北门中学课堂特色的“三步六问法”模式.该模式的推行,提高了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专家的肯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是一座桥梁,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以‘通古今之变’,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从个人方面看,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进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却普遍缺乏兴趣.具体体现在:1、教学理念滞后;2、教学方法单一;3、学习激情不足;4、学习效率低下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制定了: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二)研究内容:1.研究有效教学提问的根本性变革; 2.研究有效教学的层次与结构;
3.研究有效教学的真实有效性; 4. 研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
(三)研究方法:学习其他学校教学模式,在综合自己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本校教学的教学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进展目标)
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
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开展前期研究.主要工作是:成立本校历史学科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状况调查,观察课堂教学实况,研讨课堂教学案例,积累资料;课题组成员集中研修、培训.
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2年6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开展研究,细化研究过程,逐步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组分析处理调查资料,形成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报告;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调查与课堂观察,组织有效教学研讨、交流和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12月).本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本项目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推出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总结、梳理、上报历史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和学习效益研究成果;撰写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提问有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学习等功能.通过加强有效提问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对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全新认识,是适应新时期历史课程改革的.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在1991年提出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创设情境,从不同角度多次认识同样的材料,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师研究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实践研究.
2、行动学习理论: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教师的行动学习: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案例与反思的教学,首先要教师学习有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维果茨基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斯基提出,人类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进行,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个人与他人的对话,个人与理论的对话,个人与实践的对话.
4、关于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
(2)学生的发展就其内涵,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新课程既注重即时的可测性和量化的当下发展,更关注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和发展后劲与潜力的终身发展.

『柒』 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体现高效课堂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社会生活数字化等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对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时代发展对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湖北省从2009年秋在普通高中实行了课程改革.这次新课程改革在其理念上是以学生为本,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当前人们对课程改革的“关注点”由转变教学方式转移、聚焦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课程改革正经历着一个由外及内、由表及里的深化过程,但是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以及“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冲突等现象,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荆州市北门中学为了推进课改的顺利进行,于2009年9月在全校实施了生本?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地探索. 历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功能,它作为人类对以往时间的集体记忆,能够更全面地为人们提供价值理性的累积经验,并从历史上因价值理性的缺失而导致的社会发展失衡中为人们提供深刻的教训.历史课堂承载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任.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减少学生的课堂精力流失率,荆州市北门中学历史课题组把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新课程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子课题“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研究”与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相结合,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 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共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1月----6月),历时两年多时间..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策略的研究,从微观入手,研究了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其中有7篇论文即 《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对象”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度”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点”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境”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情”策略的研究》《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法”策略的研究》《浅谈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两篇教学案例荣获荆州市2011年案例评比一等奖.历史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建立了具有荆州市北门中学课堂特色的“三步六问法”模式.该模式的推行,提高了学生历史课堂学习的兴趣,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及专家的肯定.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历史是已经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正在流动的历史.历史是一座桥梁,架起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学从事的是一门富有社会价值的学科.从社会整体看,学史以‘通古今之变’,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社会进步.从个人方面看,读史有助于培养‘真善美’的思想品德和情操,而个人的进步正是社会整体进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从个人的发展还是从社会的进步看,学好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学生对历史学习却普遍缺乏兴趣.具体体现在:1、教学理念滞后;2、教学方法单一;3、学习激情不足;4、学习效率低下等. 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制定了: (一)研究的目的:探索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切实可行的科学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二)研究内容:1.研究有效教学提问的根本性变革; 2.研究有效教学的层次与结构; 3.研究有效教学的真实有效性; 4. 研究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 (三)研究方法:学习其他学校教学模式,在综合自己学校教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探索适合本校教学的教学模式. (四)本课题研究计划(含研究步骤、阶段进展目标) 第一阶段:起始研究阶段(2010年2月—7月) 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制,明确任务目标,开展前期研究.主要工作是:成立本校历史学科课题研究小组,制定子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深入课堂开展教学状况调查,观察课堂教学实况,研讨课堂教学案例,积累资料;课题组成员集中研修、培训. 第二阶段:过程研究阶段(2010年9月—2012年6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本项目研究的目标开展研究,细化研究过程,逐步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项目组分析处理调查资料,形成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报告;深入课堂进行教学调查与课堂观察,组织有效教学研讨、交流和展示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年7-12月).本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本项目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推出课题研究成果.主要工作包括:总结、梳理、上报历史课堂学习方式变革和学习效益研究成果;撰写子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历史有效课堂教学提问有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生学习等功能.通过加强有效提问的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对历史课堂有效提问的全新认识,是适应新时期历史课程改革的.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家斯皮罗在1991年提出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高级学习要求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在不同时间用不同方法创设情境,从不同角度多次认识同样的材料,教师的学习是基于案例的理解,分析和反思,教师研究是以案例为载体的实践研究. 2、行动学习理论:英国人雷格·列文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理论.教师的行动学习: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案例与反思的教学,首先要教师学习有问题意识,不断反思自己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维果茨基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初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斯基提出,人类的学习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进行,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个人与自我的对话,个人与他人的对话,个人与理论的对话,个人与实践的对话. 4、关于课堂有效学习的内涵 (1)课堂有效学习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高效率地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增长能力,获得发展的学科学习活动. (2)学生的发展就其内涵,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新课程既注重即时的可测性和量化的当下发展,更关注面向未来、着眼于可持续和发展后劲与潜力的终身发展.

阅读全文

与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结题报告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