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现力
声乐教学的最大意义是让学生在充分正确了解作品内涵的基础上,将自己丰沛的感情融入到歌唱中去。在教学活动中表现音乐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歌唱,它也是最好的艺术实践行为,是声乐教学课程关键的部分。传授正确的歌唱方式、以适当情感表现歌曲内涵是声乐教学的总要求,这些教学应该做到让学生的歌唱声情并茂,以情感表达带动歌唱的声与韵,从而提升歌唱的感染力与表现力。下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分析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表现力的方法。
一、教授科学的发声方式
要将学生带入追寻和探求音乐美感的华丽殿堂,完全融入音乐表演的情境中,必须使学生具备极强的表现欲。声乐教师诱发学生表现欲的条件是课堂上饱满的教唱热情、丰富的表情、灵动的肢体语言、科学可行的歌唱发生技巧,以此激发课堂上师生情感的共鸣非常重要。声乐课堂关键性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发声方式,达到歌唱的声线温润、柔和、自然。要达到这个目标应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歌唱吐字能力,做到清晰、准确。将表达歌曲艺术形象的方式拓展开来,最终能够通过学生歌唱的技巧传达这种艺术形象。不过,很多教学案例中却发生过学生歌唱发声方法不准确致使情感表达平铺直叙的现象,有的简直到了声嘶力竭的地步。这样,歌曲的音乐内涵抒发也受到了阻碍。针对类似的情况,声乐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轻声和头声歌唱、坚持找准气息指点再发声。逐渐确立学生自身的标准音色。在这些基本条件达到的前提下,以正确的歌唱姿态,一点一点练习自身发声器官的技能。声乐教师应该通过饶有趣味的训练方式和逼真形象的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基于直白化感官审美的学习兴趣点。根据教学内容歌曲的实际内容,选择先唱后练或者反之。歌唱和练习同时进行也是可以的。通过全方位的训练,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初步了解自身各个部位发声和呼吸器官相互协调的功能,训练他们美好的肢体语言。只有实现声乐教学课堂知识讲述与师生互动的过程充满趣味性又兼顾科学性,才能促进学生从被动到主动地学习掌握演唱的技能,并且对其进一步地探索。
二、深入理解歌曲曲谱
歌唱者须以自身美好的歌声,抒发对歌词和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因此对于歌曲的音乐和歌词必须认真领会,才能清晰准确、并且深入地表达出歌曲的音乐内涵和风韵。歌唱作为一种基于歌曲成品的二次创作,歌者仔细推敲和研究音乐的歌词、曲调以及相关表情符号,深切体会其中传达的情感内涵,是进行再创作的基本条件。通过多次富于感情地朗读歌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对歌词和乐谱的领会,逐渐达到熟练和精准掌握。朗读是以诗歌的形式体现歌曲的情与境,能将声音传达与语言艺术融会贯通。歌谱看起来静谧无声,却蕴含和记述着作曲者波涛汹涌的情感和复杂多样的艺术表达方式技巧。因此它代表歌曲的灵魂,声乐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心去领悟。每一首歌曲都是一座艺术殿堂,以精美绝伦的歌词为富丽堂皇的装饰,以内涵丰沛的曲调为气势恢宏的穹顶。徜徉于其中的歌者应该用发自内心对美的领悟与感叹,发掘自己的音乐想象力,激发自己的歌唱热情。进而让自身的情感与歌曲的艺术境界融为一体,用优美的歌声将歌曲的艺术形象完美地勾勒出来。
三、把握歌曲的节奏
在任何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艺术形式中,节奏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现方式。众所周知,电影、动画要强调节奏;诗歌中的平仄韵脚也是对其节奏性的体现;一篇文章更要强调起承转合的节奏。节奏在音乐表现力上更是不容忽视。一首乐曲演义的速度力度或者节奏不同,产生的结果可能与最初预想的大相径庭,让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扭曲或者残缺。一部分学生非自觉性地将歌曲的某些段落处理得快慢不均匀、轻重落点错误,这会使歌唱的艺术表现力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首先是节奏感的缺乏。对于某些特定段落的处理,例如三连音、密集型音符的掌握不到位造成基本节奏错误。而后则是不能很好地领会歌曲的内蕴和含义造成节奏处理的失常。节奏是表达音乐艺术主题的关键,处理它应该遵循严格准确的规范,但绝不能变为机械呆板的形式。在歌唱的过程中,对于歌曲力度着重点的把握也同样重要,对于力度处理的偏颇很可能影响到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和情感表达。
四、正确理解歌曲的内涵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声乐教育同样走在前列。在改革后的声乐课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教师应该在其中充当引领者而不是灌输者,让学生尽量自主地分析和领会处理歌曲。教师可以通过比较法让学生逐渐体会两种不同情感在乐曲中的表达,体会其中音乐语言的千变万化,从而逐步掌握不同类型歌曲的共性与特异性,提高歌唱的表现力。
五、启发学生带着情感去歌唱
任何艺术形式的表达,如果仅仅拘泥于对技巧的卖弄都会沦为匠气之作。音乐也不能例外。因此,声乐教师在传授学生歌唱技艺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教师要以自己的真实情感打动学生,同时感动自己。教师对课堂上每一首歌曲的内涵都充分地领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让整个课堂变得气氛生动,富于感染力。让学生在今后的音乐从艺之路上永远拥有饱满的创作激情。
❷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什么
反思当前中国教育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不能以人为本
教育的内涵是对人的理解,而人的本义是一种生命运动形式,所以教育使命的确立应建立在对人完整意义理解基础之上,是包括认知、情感、运动三位一体的教育。而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却无视人的存在,把这一复杂的任务进行简化解决,三维成了一维,教学目标缩合为单一的认知目标,对其他教学目标往往不加重视,甚至漠然视之,或根本无所知之。
2.师生主客异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已经呼唤很长时间了,但这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我们的老师有个特点,太爱讲,太迷信自己的讲。出现这种现象也许有3种原因:①不相信学生,总喜欢把自己领会理解的东西去告诉学生,总觉得学生是领会不出来的;②本应由学生可以完成的,总是老师自己去讲,追求的是学生“知道”、“记住”;③为了更好地控制课堂教学,让学生围着自己转,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无论是哪一种,学生要么是认真的听众观众,要么是被老师支配的活的木偶。本应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完全成了帮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与课堂教学的本来目的相去甚远。
3.学习与现实脱节
教学从经济学上来说,它相对于生活中的言传身教,具有集约性、高效性、经济性的特征,也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这种观点一直以来也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学校教育的优点。但从教育是要塑造完美的人格这一点来说,却未必必须是经济的,有时可能会是适得其反。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按部就班,不蔓不枝。之所以喜爱这种模式,或者是担心把学生引入“理解的误区”,或者是害怕自己不能掌控而出现“难堪”局面。这种学习情境的人造性,很难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将来也很难胜任真实的工作,出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大小不成比例的结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4.老师与学生无法合作学习
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原来的“自我学习”,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在上面问,学生在下面答。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思维的对话、灵魂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而有效的合作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弥补一个老师面对众多学生个体差异时的不足,有助于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5.情感缺失
情感缺位也是目前我们课堂教学比较严重的问题。课堂气氛呆板、沉闷,每天的教学过程都是一样,学生为了考试与升学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听去记,这使得一部分同学每天懒洋洋地上学,筋疲力尽地回家。获得未知的东西本来是如饥似渴的事情,现在反而是一种负担,而不像儿童时期那样问这问那。
教学过程假如理解为一种活动的话,活动的主体之间及主体与客体之间不仅包括认知信息的流动,也是情感信息的流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老师只注重知识性信息交流,而忽视师生之间及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注意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致课堂沉闷,学生是心力交瘁硬着头皮去听,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❸ 关于怎样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办法及心得
主要问题:教师因生活负担重、工资低、制度不合理、学校管理不尽人意等原因,而导致思想消沉、精力不足、不愿担当,从而不能把心思专心铺在教学上。改进:提高教师待遇、制度公正合理、付出回报成正比。
❹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
由于语文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尘埃落定,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教材无论是课前的“预习提示”还是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便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这是偏重于人文性,弱化了工具性的表现。
在课改实验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像赶集一样的教学。在这种“满堂问”的支配下,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
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新课程中阅读对话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看见教师们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
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一般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所以,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妨各行其是。然而,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本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无异本末倒置。
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采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课堂上小组讨论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优越性自不用说,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所以真正的讨论,应该是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的形式。
运用多媒体教学,在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非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教师不惜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些课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兴奋刺激,但其占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看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课”。所以不能简单地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
总之,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变革必然是一种扬弃。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破除一切,为“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会有利于新课程的健康迈进。
❺ 如何走出高中声乐教学
高中新课改的推进,对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几处声乐教学中的“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一些基础性声乐教学“误区”来谈谈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
一、高中声乐教学的几处“误区”
误区一:经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有的声乐教师更加重视增强音量的练习,认为声音越大越好,忽视了对弱声的练习。其实弱声是在培养声带的机能,增强声带的收缩能力。弱声的练习可以提高声带的利用率,也可以拓展学生嗓音的音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声乐的弱声练习,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再练习用高音唱。
误区二:练习声乐的时候,学生的音量时高时低,这就说明学生的音量不平稳。检测音量平稳的依据是学生是否可以精准地控制气息。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声乐时,应当对学生提出具体的平稳性要求,让学生能够明确怎样做,必要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渐理解并平稳音量。
误区三:音量平稳的依据是精准地控制气息,而连、断音则要求对气息控制的灵活性。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有的教师忽视了连、断音的训练,在一些声乐练习中没有准确地表现出连、断音的变化,这样做会使活泼欢快的作品失去了原有的节奏,体现不出应有的感染力和表达力。因此,教师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连、断音交替练习,使学生注意到连、断音的表现技巧,感受作品活力,提高学生热情。
二、提升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声乐
声乐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要求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传递正能量。其次,应当加强自身能力的发展与建设,提升专业水平,在课堂上用启发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方法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技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逐渐爱上声乐。
声乐教学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仔细寻找声乐教学中的误区并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走出去,让学生的声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❻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定向为包括幼师以及其他从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的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是当今学校的热门专业,声乐则更是其学生不可或缺的专业课。它在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后的幼儿园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教学现状.
学生素质不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有其本身的特点。它与院校技巧性很强的声乐课比较,无论是从学生的生源、艺术素质、声音条件,还是在教学目的的要求上都有很大区别。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基本音乐素养和相应的理论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发声技巧等,因为它是为各个文艺团队培养专业演员而服务的。而学前教育专业就不一样了,它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学生基础比较差,综合素质总体不高,入学容易。学生的声音素质、文化生活环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要求我们声乐教学工作者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学习要求以及不同的评判标准。
无法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正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素质不一,所以声乐教学工作者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教学,方可达到理想的教学水平。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政策、资金、人员配置等种种原因,在其声乐课堂教学中,一直都采取的是全班齐唱上课形式。课堂教学人数多、课程课时少,一班四五十名学生一起教,不可能进行单独辅导,也无法针对性地解决个别的具体问题来实行因材施教,只能统一地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也有些理论和带有技巧性的个别辅导,但肯定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兼顾到。由于学生声乐水平的参差不齐,老师无法给予每个学生及时的辅导,声乐素质水平好的同学会因此而使学习声乐的兴趣产生淡化或者转移;素质水平较差的同学可能因为能力所限而力不从心,开始选择放弃这一门课,直接影响到教学进度和质量。
学但不致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注重“会唱”,忽略了最终的目的“会教”。上文说到过,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教学与专业院校的不同,不是以“会唱”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让学生参加工作后面对幼儿教学能“会教”。许多学生在学会了演唱技巧和欣赏能力之后,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辅导去学习面对幼儿的声乐教学方式方法,忘记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日后的幼儿教学做准备,典型的本末倒置。强调演唱技巧的提升,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掌握,都是为了以后的幼儿教学做准备的。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们应该在掌握声乐的基本演唱技巧后,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儿童歌曲的学习和教学方法研究上,其声乐课堂教育要适应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手段.
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唱歌就是跟着老师唱,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对声乐的概念还是很陌生。针对此情况,声乐课堂教学中就更忌全面介绍笼统教学,这样学生们也只是囫囵吞枣,根本接受不了那么多的相关内容,容易产生混淆,最终导致厌倦心理,连学习的兴趣都会丢掉。
因此,课堂教学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们在此过程中感受唱歌与声乐本质上的区别。
虽然声乐课堂教学面对的群体只是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但在课堂上都把他们当作专业学生来教,并且因为他们以后也要从事教学工作,所以对他们进行专业训练并传授其一定的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是日后的幼师或者幼儿园相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还要了解幼儿的发声特点,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能在H后更加熟练地开展工作。
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声乐的认识和相关素质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声乐课堂教学工作者要因材施教。这里就可以用到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分级教学法。所谓分级教学,就是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比如接受能力、反应能力、艺术素质等方面上,把全班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个级别。
对于上级的同学,本身基础较好,因而要加强对其的优势培养,要求自然要高些,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后,还要补充教学更难的声乐内容,同时老师多做指导、严格把关,促进他们对声乐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声乐水平更上一层楼。
而对于那些底子较差、声乐素质偏低的下级同学,老师必须做到有耐心、有爱心、有恒心地指导。同时,应该秉承多鼓励、多启发、少责备、少忽视的原则,“气可鼓而不可泄”,真正做到对学生事无巨细,帮助他们建立学习声乐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声乐的好处与老师的人格魅力,有利于他们自觉努力配合好声乐课堂教学任务。根据他们现有的能力,在不脱离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多布置些简单的儿童歌曲,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容易许多,也就更有学习兴趣了,信心也增加了不少,最终能使声乐水平提高不少。
最后,处于中游的同学会积极向上级同学看齐,并主动帮扶下级同学,使全班的声乐水平都产生显着的进步。这样在学生们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能保证每个同学都具备合格的学前教育所需要的声乐素质。
创新教学,用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现在,创新式教学普遍出现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声乐课堂教育工作者也应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大胆尝试新鲜理念与方法,打破旧有的古板教学模式,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知道,声乐在教学过程中,光靠老师的耐心教和学生自 身刻苦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老师善用吸引人、感染人、生动形象化的文字语言,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再加上老师准确的示范,才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掌握其技能技巧。
声乐教育和其它学科一样,不可能脱离相关门类而孤立存在。在进入该专业音乐教育阶段,由于学生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有了大致的认识、了解,因而在该阶段声乐教学应尽量抓住相应环节进行全面的知识渗透,使学生在声乐课程之中领略其他文化知识的魅力。因此,我们要求声乐学生不仅要掌握好发声技巧,还必须具备音乐和文学及其他方面的修养,注意生活的积累,内心越充实,表现出来的内容才能越丰富,才能在以后的幼儿教学工作中进行得更加得心应手。
创新教学不应拘泥于过去单纯的课堂教学任务,还应该多多善用现代社会的各种声乐资源。比如课堂上试唱流行歌曲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理念。如今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那么一两首喜爱的流行歌曲,从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在课堂上与他们讨论并演唱其中几首,再从流行歌曲转到课堂教学歌曲中来,就能将他们未尽的热情与兴趣全部转到声乐课的学习中来,这样做既能激发他们学习声乐课的兴趣,又能间接地练习演唱基本功。
学生保持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现代教学方法都在提倡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兴趣是学生学会学好声乐课程的前提和关键。当学生对这些课程有着浓厚的兴趣,其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会上去,变当初的被动接受声乐知识为主动汲取,对其学好声乐课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出学生学习声乐课程的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下去,就需要老师起到的指引推动作用。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是指路人与铺垫的作用,将过去那种在课堂上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其对声乐课的浓厚兴趣来自主学习声乐知识,并营造跃跃欲试的学习氛同,敢学敢唱想学想唱,这样歌唱的技巧就更易于被学生掌握吸收运用。
结语面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教学与一般的声乐教学要求是不同的,它要求学生们既要掌握一定的声乐技巧,同时也要求具有齐唱特点,还同时要具备教育幼儿的技能方法,是集多种所长为一体,相互结合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课堂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研究,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大胆使用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声乐素质,为
❼ 浅谈声乐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用声的误区
一般概念的发声原理是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时促使声带震动,产生声音。而歌唱发声的运动原理却是在人的本能发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调整声带与周边肌肉的合理运动,产生强大而丰富的、符合歌唱技术需要的声音状态。
声带的闭合能力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其周围有关肌肉的协调配合。生活中本能的发声习惯,范围只局限于对方听得见的距离,没有太大的音量与音区的要求,声带的运用是随意的。
由于声带只有在发强音和高音时才紧密闭合,那么类似于说话的本能发声习惯常使声带大部分时间处于不完全闭合状态。如果错误的运用声带周围肌肉的功能,如把本该促进声门开放的环杓后肌运用到歌唱,必定会产生声音虚、漏的问题。
二、呼吸的误区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最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学生苦闷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
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
1、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即没有吸到技术所要求的到达“肺的底部”。
引起气息浅的原因和本能呼吸习惯有关,吸气扩张的状态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
2、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也就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是过分地注意气息,为节省气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气”,使气息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声带。
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三、共鸣的误区
人体共鸣腔分为: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口、喉、咽)和头腔共鸣区(鼻窦、额窦、蝶窦)。
帕瓦罗蒂曾强调声音共鸣主要在口腔、咽腔,说明了口咽腔在整个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这个区域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最多的。
所谓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结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压喉,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良好的共鸣音响也就无从谈起。
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第二种误区是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产生了胸腔共鸣。这种声音乍一听似乎很有力度,实则是喉和胸部压力过大,用了纯粹的“力”,而不是“气”,没有体会到共鸣产生时胸、肺部的松弛和气息的流动。
四、语言的误区
语言动作涉及我们常说的五音(唇、齿、舌、牙、喉)、四呼(开、齐、撮、合),歌唱发声动作主要指喉、咽部的正确打开,声门和呼吸的协调运用。
科学的发声方法要求喉、咽部状态的稳定是无庸质疑的,那么语言动作如何调整才能适应发声动作的稳定呢?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舌体在歌唱发声时始终处于放松状态,不能随母音、音高、音量的变化而僵硬或紧缩。
2、辅音的发出应在喉咽稳定打开后迅速完成,听觉上如同时进行的一样,要点是辅音的除阻不影响喉咽状态的稳定。
3、相关的部位发生作用时,“只用最必要的力量,排除任何支援性的和连带性的紧张”。
通过对以上存在的几种问题的误区分析可以看出,生活中发声动作、呼吸动作、语言动作等的本能习惯是产生诸种歌唱认识误区的直接原因。在声乐技能学习中,只有建立正确的歌唱概念,排除讲话习惯带给我们的影响,声乐演唱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
❽ 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上课,知道理论不去练习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