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备好课专题考核答案小学数学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6~61页。
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
3、引导学生领略轴对称图形的美妙与神奇,感受现实生活、自然界中丰富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电脑、实物投影仪、剪刀、图片、彩纸以及透明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幅小朋友画蝴蝶。
(出示翅膀左右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蝴蝶)
师: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个画画得漂亮吗?
生:不漂亮!
师:为什么觉得不漂亮呢?
生:翅膀左右大小不同,所以不漂亮!
师小结:正因为图片上的翅膀左右不同,所以我们才觉得这幅画画得不漂亮。那怎样修改,这幅画就会变漂亮呢?
(学生说说怎样修改,然后教师演示修改以后的画,看看是否比刚才漂亮。)
二、教学新课
(一)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看来,大家都喜欢漂亮的图片,老师也喜欢。你看,老师这收集到了三张图片,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
①观察这些物体,你能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吗?
生:左右两边完全一样
②下面老师请电脑把这些物体画下来(演示),也请你们拿出1号信封里的图片,把每个图形对折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
③通过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出: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是一样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师再总结告诉:我们把对折后两边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称为“完全重合”)
板书:完全重合
师:像这样完全重合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板书:(在“完全重合”的上面板书“对称图形”)
④电脑演示(并问问同学是怎样折的——左右对折还是上下对折)
⑤引导学生观察对折后有折痕。
(一起展开看一下折痕,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折痕叫做对称轴)
师:(贴出天安门,用不同颜色的虚线在上面标出折痕)图上的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对应着板书:对称轴
⑧师: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把刚才写下的字词连起来,补充成: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板书成: zhóu
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全班齐读: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3、请同学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强调:完全重合
4、师:老师手里有一个图形,现在老师也把这个图形对折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师拿出一个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图形从不同方向对折,让学生静静地观察)
师:(观察完后)这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对折后两边没有完全重合。
强调:一定要完全重合。
①那么如果给你一个图形,你怎样才能判断出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把这个图形对折一下,看看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不能完全重合)
②接下来我们就来判断几个图形。
出示试一试,找找这四个图形中有几个轴对称图形,在书上打个“√”,然后交流。
③让学生拿出2号信封,动手操作验证。
④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分别是怎样折的。(课件演示期间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是因为对折后完全重合,并折平行四边形,说明只是部分重合,不是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师:现在大家会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了,那比这些图形难点的有没有信心判断出来呢?
完成“想想做做1”,先让同学找找:你能找到哪些轴对称图形。
然后交流,说说轴对称图形是怎样对折的,对称轴在哪?并相机告诉这些图形表示什么。
(期间注意,演示香港区徽后要说明我们判断轴对称图形,不仅要看外面图形是否完全重合,并且还要注意图片里面的图案和颜色是否完全重合。)
(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师:(指刚才图片中的蝴蝶图片)老师最喜欢这张蝴蝶的图片了,我突然也想做一只蝴蝶了。(演示彩纸撕蝴蝶,学生观察)贴到黑板上
师:这个蝴蝶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为什么?
刚才老师撕了一只蝴蝶,现在要看看谁观察得仔细了,谁看出来老师是怎样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的?
(可利用撕的蝴蝶引导)
学生如有不完整,教师再补充说明。
注意:应该在靠近对称轴的地方剪。
(2)电脑演示制作过程,使学生再次感知过程。
(3)师:你们想不想也制作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呢?
自己创作轴对称图形,以比比赛赛的形式出现。
说明制作要求:制作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做完后如果觉得自己的作品不错,可以贴到黑板上去。
师:那准备好了,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作品展出,期间可选择几个错误作品加以纠正,强调注意点。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奖励。)
(4)师:大家做的都非常漂亮,老师也用这种方法做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现在老师想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知不知道是怎样剪的?
做“想想做做”第4题,先独立连线,再交流,最后课件展开验证。
(5)介绍另外两种制作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折纸——绘画——裁剪的方法制作了轴对称图形,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制作方法,接下来,老师就来介绍两种方法,一起来看一看。
电脑演示:钉板上拉,水彩印。
三、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了解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吗?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再次巩固轴对称图形。
四、巩固练习
设计闯关
师:通过学习,大家已经了解了不少知识,现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闯智慧关,好不好?
1.一星题
师:小朋友们,其实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小小的字母也有轴对称图形啊,就这几个字母中,你能找出来吗?
2、二星题
“想想做做”第5题
师: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旗,它是一个国家的象征,这里有9个国家的国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一个一个判断。)
3.三星题
“想想做做”第3题。
(1)独立完成。
(2)实物投影展示,交流方法,并小结方法。
五、全课总结
欣赏轴对称图形的实物或图片(电脑演示)
师:闯关有点累了,那休息一下吧,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音乐)请大家随着优美的旋律,慢慢挣开眼睛!(欣赏对称)你看到的这些,和今天所学的知识有联系吗?
总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了。希望我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后在我们这些同学中,能出现几个设计师,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美。
六、课外实践
请大家搜集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看谁搜集的多。
二)这是某教师《圆的认识》一节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要求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成功之处:
①教学目标能表明教师可观察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能表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衡量的条件与标准,设计中使用的如“理解解”“通过”“认识”“学会”“”“在活动中”等行为动词正好反映了这一点。
②教学目标能反映课程目标的要求,既都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真正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有机整合。
2、不足之处:
1. 仍有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如“要求学生……”等,这是较为典型的教师要学生怎样,置学生于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状态。
2.仍有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现象,如“要求学生……”等,这是较为典型的教师要学生怎样,置学生于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状态。
一、基础理论简答题(三题选二题) (分值30%)
1、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备好学生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认知派学习理论家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增加经验,改变认知结构,这种学习是内发的、主动的、整体性的质变过程。我们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外部的刺激和个体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教师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材的难度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必须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及认知表征方式做适当的安排,以使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前后衔接,从而产生正向学习迁移。
(2)、先行组织者策略。学习新知识前,提供一个材料,这个材料是以学生既有的知识为基础,并能与新知识发生联结,能够突出新知识的具体结构,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3)、注意将分化后的知识前后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贯通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引导学习者以划分层次或列图表方式发现内在的时间、空间、人物或其他方面的发展线索。认知学习理论还强调以整体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以培养学生的宏观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遵循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重启迪的精神,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手脚,要以暗示和启发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运用你所了解的某一学习理论谈谈如何备好学生。
【参考答案】参照《***课程标准》中有关“备好学生”的理论。我们的教案设计应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并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学生已经学到了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怎样教学生才会感兴趣?重点难点又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整合、优化,以此来确定一个合适的教学起点,高速高效构起一条设计教案的最佳路线,使教学活动始于学生的“现有发展区”,从而有的放矢地备课。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为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备课时要心中有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欣赏学生。
(2)、了解学生:教师应有明确的“备学生”意识,包括:了解他们对有关知识、技能掌握的范围和程度,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等等。既要了解全班的整体情况,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缺陷、困惑、疑点,以及在认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使教学过程和谐融洽,保证学生顺利步入知识的殿堂。
(3)、依靠学生: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在备课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体味语言,把握学生认知中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依靠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解决疑难问题。
(4)、激发学生:注重激发学生和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精力集中在学习的认知方面,依靠成就感引起的动机来加强学习。
3、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哪些?
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教学策略具有问题情境性、目标指向性、设计和组织性、灵活性等显著特点。
从总体上来说,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有以下三个理论。
一、学习理论
1、学习概念分广义学习和狭义学习 2、激活内需——学习行为的本源 3、激发动机——学习行为的动力 4、养成习惯——终身学习的保证
二、教学理论
1、意义建构——教学之所以有效 2、交往互动——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
三、系统理论
1、追求和谐——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预设与创生——教学是一个生命系统
根据这三个理论,设计教学策略要遵守下列三个原则:
1、需求与发展――倡导以学生为本. 2、预设与留白――赋予课堂以生命. 3、质量与效率―――追求最优化的设计.
在进行**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时,要立足于**学科的教学特点,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促进课堂教学系统的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积极的相互作用。在现有各方面条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诸方面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熏陶。
教学策略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设计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率甚至教学的成败。作为现代教育思潮典型代表,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策略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请你从以下两案例中,任选一例分析)(分值30%)
(一)这是某教师《克和千克》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知识分析该设计的
参考:
成功之处:该目标能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制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规律,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新知、把握新知和应用新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a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比较模糊,应分类详细说明。
b 、整个目标定位错误,以教学要求代替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从学生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表述,表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即通过教学后学生会做什么,而不应该表述教师做什么。
(二)这是某教师《分数的意义》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教师通过操作、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新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请你结合“备好课”有关理论分析案例的:
参考:
成功之处: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清楚、详细,层次合理。
2、能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不足之处:
1、 目标定位错误。
2、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多给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会过程、掌握方法,从而提高能力。
三、请你从以下两课中(1)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任选一课制作以下部分教学设计:
1、设计教学策略(要求: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课型结构、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确定教学重难点)。
2、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要求:要有趣味性、实用性和目的性,要做到启发与投入相结合,要精炼)
3、设计一个结课方案(要求: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4、设计一个板书方案(要求:语言要精炼、恰当、科学、准确,要有灵活多样性和清晰的条理性,布局合理,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启发性)。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在模拟购物等活动中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难点: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在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学习新知。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创设小明买生日蛋糕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
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说出元、角、分三个单位,然后充分利用模拟人民币帮助他们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共同解决小明买蛋糕的问题。
2、人民币的兑换。
通过小明换零钱买橡皮,让学生学会不同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应用新知。
1、兑换游戏,让学生掌握多种不同的兑换方法。
2、模拟购物,教师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获得快乐的体验。
四、课堂总结。
在总结中教育学生要合理使用零花钱,要爱护人民币。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今天是小明7岁生日,妈妈要带小明乘车去买生日蛋糕和礼物,小明说:“我长大了,能让我自己试试吗?”于是妈妈把钱交给小明,由小明买车票,买蛋糕和礼物,你们看小明多高兴啊!(教师边讲边用课件出示买东西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都用过人民币吗?谁能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趁机导入到新课。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玩的高兴,还学到了许多知识,谁能说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
你还知道人民币的哪些知识?(教师趁机教育学生要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认识人民币
1元 = 10角 1角 = 10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性质》
(一)、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方法:
1、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在质疑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教师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入手,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自然导入到新课的教学。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学习例1:通过让学生将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化成以米做单位的小数,让学生观察0.1米=0.10米=0.100米,初步认识小数的性质。
2、学习例2:通过在同样大的两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3和0.30,让学生再次感受小数的性质。
3、让学生将自己之前观察所得的发现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试着归纳出来。
4、看书质疑,帮助学生认识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三、课堂巩固、运用新知。
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二)、设计一个导入新课方案:
教师:我有个邻居小明的爸爸下岗了,最近他开了个便民小超市,想请大家帮忙给设计个标价牌,大家能帮这个忙吗?(出示手套和毛巾图)手套每副2元5角、毛巾每条3元,标价牌该怎么填呢?学生自由创作。(选择几种写法引起争论)
板书: 2.5 2.50 3 3.00
我们在商店里看到的标价一般是这样的:2.50元 3.00元(课件演示)
2.5 和2.50都表示2元5角吗?3和3.00相等吗?
为什么会相等呢?学会今天的这节课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
(三)、设计一个结课方案: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探索小数的性质的?通过对整数末尾0的变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小数末尾0变化引起变化的猜想,并通过生活的实例发现了小数性质的存在。
0的作用大不大?通过在小数末尾添上或者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四)、设计一个板书方案; 小 数 的 性 质
2.5元 = 2.50元 3元=3.0元= 3.0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末尾 添上“0”
小数 0.1米=0.10米=0.100米 大小不变
末尾 去掉“0” 0.30 = 0.3
B. 紧急需求!教师入编考试模拟试题!
2005年1月全国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
A.组织教学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学生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
2.学生的说谎、偷窃、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
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
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B.搜索式C.算法式D.排列式
4.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的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
A. 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
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
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
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B.遗传与环境
C.社会与遗传D.教育与环境
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
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 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
7.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
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
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
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
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
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
9.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10.教育心理学与儿童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在于( )。
A.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B.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教育条件和措施与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之间内在关联,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C.教育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D.教育心理学从纵向角度研究儿童知识掌握、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而儿童心理学从横向角度研究儿童心理发生、发展
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
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12.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识结构理论
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 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
14.观察法的不足是( )。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 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
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
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B.对有关的知识保持相当的注意、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C.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D.回忆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认知策略、提出必要的假设
17.对于体育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而言,随着年级的增高( )。
A.社会阻抑作用和社会助长作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B.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不明显C.社会助长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D.社会阻抑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18.实验法的一般程序是( )。
A.设计方案,设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B.设计方案,设计等组,进行初测,进行复测,对比分析C.进行初试,选择与设计等组,施加影响,进行复测 ,对比分析D.进行初试,设计方案,施加影响,进行复测,对比分析
19.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20.应用题的解题策略一般应包括( )。A.提出问题、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B.提问、识别、探索、解决C.判明问题性质、选择算法、找寻条件D.提出问题、选择算法、找寻条件
21.道德观念即()A.道德准则B道德观点C.道德判断D.道德认识
22.信息加工论认为,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算子构成了( )。A.算子系列B.问题空间
C.问题解决D.问题情境
23.关于迁移的经验泛化说是由心理学家( )。
A.桑代克提出 B.武德沃斯提出C.贾德提出D.詹姆士提出
24.心理学上把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作为( )。A.气质B.性格C.个性 D.个性心理特征
25.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B.知识的应用就是知识的迁C.知识的应用是抽象知识的具体化过程D.知识的应用就是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26.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 )。A.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B.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C.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D.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27.研究认为,为了提高复习的效果,第四次复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 )。A.一星期后 B.半个月C.半年后 D.一个月后
28.根据概念的抽象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 )。A.抽象概念和具体概念B.生活概念和科学概念C.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D.高级概念和低级概念
29.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可能出现的过当表现是( )。
A.教师出现家长制作风B教师过分地溺爱学生C.教师过分地迁就学生D.教师对学生过分地严厉
30.服从可以分为( )。
A.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B.对群体意志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C.对群体规范的服从和对群体意志的服从D.对群体纪律的服从和对权威个人的服从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理解学习策略的定义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
A.学习策略主要表现为一种活动方式B.学习策略是符合规律的活动方式C.学习策略是一种技能D.学习策略是一种能力E.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而形成的
32.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因素有( )。A.教师B社会C.学生D.环境E.家庭
33.小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是()。A.直观—操作性B.动作—形象性C.指导—模仿性D.讲授—发现性E.基础—再现性
34.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包含以下几种成分( )。A.目的B.个体已有的知识C.障碍D.假设E.方法
35.下面罗列的各种模式中哪些是属于概念同化的模式?( )
A.并列性同化B.类属性同化C.总括性同化D.并列结合性同化E.结合性同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师生间人际关系的特点。
37.请说明男女性在智力成分上的差异。
38.班级群体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9.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迁移可以分成哪几种?
40.请分析规则接受学习的特点。
41.请阐述认知同化理论。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2.请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
43.请举例说明PQ4R阅读法。
44.请联系教学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霍尔
C.桑代克 D.加涅
2.以下哪种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对结果作数量分析并可反复验证(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法 D.问卷法
3.在学科性质方面,教育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应用科学 D.交叉科学
4.在缺乏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下,靠死记硬背来进行的学习属于典型的(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意义学习
5.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并能适时调节学习进程的学生具备了较高水平的( )
A.智慧技能 B.认知策略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6.从学习动机的来源上,可以把学习动机划分为( )
A.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C.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D.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7.下列活动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
A.阅读 B.驾驶
C.运算 D.写作
8.某生学习英语字母“b”时,总是发出汉语拼音的“b”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功能固着 B.反应定势
C.纵向迁移 D.特殊迁移
9.小学生常用的组织策略有( )
A.抄写与过度学习 B.群集与形象联想
C.形象联想与谐音法 D.群集与概括
10.使用复述与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在于( )
A.理解信息 B.应用信息
C.转换信息 D.保持信息
11.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新奇的观念和联想能顺利出现,并作出快速的取舍,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
A.流畅性 B.灵活性
C.新颖性 D.独创性
12.试误说揭示问题解决过程是( )
A.建立刺激情境与反应之间的正确联结
B.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问题从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C.从整体把握全部问题情境和认知结构的豁然改组
D.通过有目的的某些尝试,在豁然之后得到解决
13.个体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 )
A.个性 B.态度 C.品德 D.意向
14.学生中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多半原因在于( )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认识不足
C.道德意志力不够 D.缺乏合理的行为技能
15.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班主任 B.目标和规范
C.学生人数 D.班干部
16.一般能力即平常所讲的智力,其核心是( )
A.记忆力 B.注意力
C.想像力 D.抽象思维能力
17.场独立与场依存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卡特尔 B.威特金
C.吉尔福特 D.列维托夫
18.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学习兴趣 B.缺乏学习动机
C.智力低下 D.缺少某些学习技能
1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此时的心理冲突为(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20.以下哪种角色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 )
A.“家长代理人”角色 B.“学生楷模”角色
C.“知识传播者”角色 D.“严格管理者”角色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最近发展区
22.先行组织者
23.元认知
24.气质
25.挫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认知建构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27.学习迁移发生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28.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如何?
29.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性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30.竞争与合作对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有哪些影响?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任选其中2题作答。3题都答者,只计前2题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针对某个小学班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的状况,请你为有关教师制定一个正常教学条件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案。
32.论述小学生概念学习的影响因素。
33.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如何对待与处理师生冲突。
实际阐述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两学考试)试题之二(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A信息传播B人际沟通C人际吸引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 )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 A.字词 B.人名 C.时间 D.观念 E.怎样骑车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 A.情境性 B.激动性C.暂时性 D.表浅性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心理学2.意识3.社会知觉4.思维5.流体智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五、论述题: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C3A4D5A6B7.B8C9.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BD 2.ABCE 3.ABCD 4.BCD 5.AB6.BCD 7.ABCDE 8.ABCDE 9.ACD 10.AC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3)情绪的作用。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综合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20分,每格1分)
1.品德是个人依据_采取行动时表现出来的_心理特征和倾向。
5.惩罚应少用、慎用,当确实需要运用惩罚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_;(2)__;(3)_。
4.小学儿童在选择朋友的过程中,普遍具有_和_两大特点。
6.个性是一个系统,包括______结构、_____结构和_______结构
11.小学儿童认知需要的发展表现为二个特点,其一是_______,其二是______。
18.个性差异是指______。
21.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
4.在交往活动中,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普遍具有__特征,而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则通常有着___的特点。
10.小学生的评价受__的态度和评价调节;__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11.在家里被娇生惯养、处境优越的孩子通常自我评价__;而在家庭缺乏地位、不被重视的孩子则自我评价一般___。
4.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被称之为__能力,它又叫做___。
18创造力的三个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
19.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光有情感上的体验还不够,必须经过___以形成___的行为方式,才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1)__;(2)__;(3)___;(4)___。
9.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即___、__的良好配合、___的训练。
11.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具有的__的、___的、___的心理特征。我们在学习时,不要把年龄特征与__简单对应。
2.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从____;从____;由___。
4.班集体中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近代以来,随着课程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课程的一般结构,即____、_____、______。
5.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完成,主要是凭借____实现的。
6.小学阶段,教学的任务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准备:1)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12.一般来说,教学工作的实施,由____、___、______、_____几个环节构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小学工作具体实施最常见、最普遍的过程。
13.教师劳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____,面向___,面向_____。”
6.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
1.个性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小学儿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
A 低年级 B 中年级 C 高年级
5.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考虑年龄特点选择教育的起端,年幼学生可选择( ),年长学生可选择( )。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动机 D 道德行为训练或激发道德情感
8.据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 ),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在( )。
A 10~13 岁 B 13~15 岁 C 15~18 岁 D 18~22岁
12.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外,还有( )。
A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B思维迟钝 C不良的行为习惯 D情绪易变
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
A 师生关系 B 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韦克思勒 D 吉尔福特
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 )行为方式。
A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B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
C 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D 自然形成的
2.智力的核心是( )能力。
A想象 B 记忆 C 观察 D
C. 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水平测试试题(初级)
第1套试题
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 )部分。
A、语言技能、听说技能、情感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意识
B、语言技能、读写能力、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历史文化
C、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正确答案:D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 )。
A、上位关系 B、下位关系 C、组合关系 D、并列关系
正确答案:A
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 )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A、杜威 B、布鲁纳 C、斯金纳 D、伯尼.道奇
正确答案:D
4.在交流与讨论中,( )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A、头脑风暴 B、同步讨论 C、辩论 D、合作性讨论
正确答案:D
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目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 )三大领域。
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B、了解、理解和应用
C、生理、心理和情感 D、认知、情感和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A
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 )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正确答案:D
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 )两种方式。
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
B、由面到点,分层推进;全员培训
C、由上到下,全程培训
D、由点及面,分层推进;全体培训
正确答案:A
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 )”。
A、第二次教育革命 B、第三次教育革命
C、第四次教育革命 D、第五次教育革命
正确答案:C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 )不属于创新型模式。
A、合作学习 B、探索和发现学习 C、问题解决学习 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习、讨论
正确答案:D
10.从狭义上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为主干,结合集成电路技术、光盘技术、机器人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等的综合技术A、计算机技术 B、文字 C、纸张 D、印刷术
正确答案:A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从一开始只定位于语文教学,现在已经开展到各个学科,提出一种新的“四结合”,及即( )。
A、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创新精神、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B、课程内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C、课程资源、课程内容、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D、学科教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
正确答案:D
12.在交流与讨论中,要求学生之间对各自提出的观点不作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和讨论,而是尽可能多的提出与讨论问题相关的观点,这种交流与讨论形式是指( )。
A、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B、辩论 C、 合作性讨论 D、 异步讨论(如BBS、电子邮件讨论等)
正确答案:A
13.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 )几部分。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B、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技术
C、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实践,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D、信息技术教育,合作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正确答案:A
14.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 )构成。
A、标题和导航文字图 B、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C、题头图和备注 D、框架和导航文字图
正确答案:B
15.在执教《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从电影《乱世佳人》中截取几段战争场面,反映葛底斯堡战役底油画,战争形势图以及林肯图像、生平介绍等,并把这些影、像、图、文等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整合地( )方法。
A、创设历史情景 B、提供多种通道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C、模拟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 D、模拟占据空间广的事物
正确答案:A
16、下面的( )不属于科学课程。
A、历史 B、 化学 C、 物理 D、 生物
正确答案:A
17、( )是指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体系,它具有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定位,对教学因素及其组合结构具有特定的要求,对教学活动及其流程具有特定的规定。
A、教学模式 B、 教学结构 C、 教学设计 D、教学方法
正确答案:A
18、与“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的教学信息组织结构相对应的软件导航是( )。
A、有线性的横向导航 B、线性的纵向导航 C、非线性的树状导航 D、非线性的网状导航
正确答案:D
19、( )主要是按照一定标准收集起来的学生认知活动的成果。
A、客观题测验 B、 表现性评价 C、档案袋分析 D、论文题测验
正确答案:C
20、在进行教师培训时,认为“技术优先”的是( )
A、分离模式 B、整合模式 C、锯齿模式 D、交替模式
正确答案:A
21、帕金斯(Perkins,1991)认为学习环境包括的五个关键成分是( )
A、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支持系统
B、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C、信息资源;符号板;现象视窗;认知工具;任务管理者
D、信息库;符号板;现象视窗;建构工具箱;任务管理者
正确答案:D
22、下面的结构图,是由( )提出的。
A、加涅 B、斯金纳 C、皮亚杰 D、罗杰斯
正确答案:A
23、信息技术整合于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不包括( )
A、提供广泛的英语阅读学习资源 B、提供支持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的工具
C、交流方式单一 D、提供各种学习策略
正确答案:C
24、在( )视图下,不能完全显示三个区域也不可调节各区面积的大小。
A、大纲视图 B、 幻灯片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 普通视图
正确答案:C
25、斯滕伯格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看法是( )
A、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
B、内容知识;教学法的知识;实践的知识
C、学科内容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
D、广泛的普通教育;所要任教的学科内容;教育文献;反省的实践经验
正确答案:B
26、最适合课堂讲演、操练和练习的硬件排列方式是( )
A、横排 B、纵排 C、环形 D、 两侧
正确答案:A
27、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划分为( )四个层次。
A、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个别辅导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B、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研发工具
C、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作为信息加工工具、作为演示工具、作为开发工具
D、信息技术提供资源、作为信息处理工具、作为协作工具、作为交流工具
正确答案:B
28、( )是学校情境中通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学生大多是无意接受隐含于环境中的经验。
A、隐性课程 B、学科课程 C、显性课程 D、活动课程
正确答案:A
29、美国信息素养国家标准的( )内容描述的是理解技术系统的特性及操作,精通技术的使用。
A、 技术效能工具 B、社会、伦理及人文问题
C、基本操作和概念 D、技术通信工具
正确答案:C
30、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与信息技术的链接中,“能使用绘图软件为一个房间设计各种布局”的信息技术可以与( )的内容标准相结合。
A、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B、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C、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D、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
D. 参加小学教学能力测试,难吗大概会问些什么问题呢通过率大吗
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考察测试主要通过笔试、面试和试讲等方式进行
1、笔试:根据指定的教材、篇目,在规定的时间内(30分钟),按照规定的格式,独立、书面设计教学方案;
2、说课:将设计的教学方案、教学活动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等进行口头表述;
3、面试:主要采用问答形式。围绕说课、教案、教学大纲、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课程改革等方面内容,在说课后加试2~4个问题,并同时面测申请人仪表举止、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心理素质等情况。说课时间不少于20分钟。
测试内容为:
1、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包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与本专业(学科)相关联的实践能力、对本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掌握水平等;
2、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包括分析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3、基本教育素质,包括仪表举止、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
笔试主要测试申请人的知识水平和运用教育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案设计能力。申请人需参加现场组织的教案设计。面试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仪表教态、行为举止、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试讲重点考察申请人实现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实施,掌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等能力,讲解、提问、板书等技能技巧。
这个不难的,不必太过担心,祝你成功,加油,呵呵
E. 小学教学技能和教育理论知识是什么
一、关于文化科学方面。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突飞猛进、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师的要求也同样如此。因此,要适应现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的文化科学素养。
1、要具有人本意识。新课程标准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健康的成长。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有人本意识,不是把学生当作我们教学的对象,而是当成与自己平等的数学学习的伙伴,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求,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性。
2、要具有数学专业知识与理论。必要的数学专业知识与理论是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素养的基础。教师对自己所教的数学知识应该懂得其来龙去脉,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
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数学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教活,使学生的学习触类旁通。
3、要具有语言艺术。现代数学观认为“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符号、数学图形、数学文字都是数学的语言。有学者认为,数学语言是世界唯一通用的语言。这就说明数学语言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精准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能严谨的运用数学语言。不仅如此,还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规范地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除此以外,小学数
学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因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
4、要具有的创造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创造能力。如果一个数学教师只会拿着教材照本宣科,那这个教师就没有创造性,这样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
5、要具有较强的管理水平。数学的教与学组成一个系统。如果这个系统是有序的,其教学效率就高。反之,其教学效率就低。教师的管理水平就体现在对教与学这个系
统的调控,使之始终保持有序。要提高这种管理水平,教师就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控制论等方面的理论与知识的学习。
二、关于业务能力方面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具备以下专业技能。
1、钻研教材的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有效的数学学习的素材。数学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教师不能直白干瘪的将教材交给学生。而应该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将教材和相关资源重组后再呈现给学生。因此,钻研教材是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业务能力。
2、课堂组织的能力。这里所说的课堂组织能力并不是说教师要成为课堂的主宰,老师忽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人的存在,将课堂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而是指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进行学习交流的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3、有效评价的能力。“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手段和方式要多样化,要以过程评价为主,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单一评价手段的作法,探索并运用符合新课标评价理念的评价手段和方式。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非常实用、有效的辅助手段,可以大大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F. 关于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考试上,为什么只有近2年的材料题上涉及到音乐类请达人指导
因为文化素养的出题范围很广
G.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1.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有( )。
A.决定作用 B.影响作用 C.制约作用 D.促进作用
2.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 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
C.没有效果的时期 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3.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是( )。
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C.从心理自我到生理自我,再到社会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生理自我
4.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美国姑娘凯特会用筷子吃饭
B.小白学会了归纳语文课文的中心思想
C.小强模仿邻居大哥抽烟
D.小丽切洋葱的时候流眼泪
5.下列活动属于动作技能的是( )。
A.赵一霖吃了一颗梅子酸到流口水
B.邢文同学在体育课上游泳
C.钱琳琳给爸爸织围巾
D.刘梦代表全体毕业生上台讲话前打好了腹稿
6.下列活动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
A.车老师在语文课上归纳了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B.王星同学用心算计算出今天在超市购买的五件食物的总价格
C.李冬冬利用课余时间写小说
D.颜红每天下班后跟着形体老师做瑜伽
7.青春期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高中生在心理上将自我分成了( )。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理想自我 D.现实自我
8.教育政策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判断题)
9.一般认为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就会消退,这种消退是一次完成的。(判断题)
10.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判断题)
1.【答案】A。
2.【答案】B。考德上专家解析:青春期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学阶段也就是儿童期是重要的奠基时期。
3.【答案】A。考德上专家解析: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4.【答案】ABC。考德上专家解析:D选项切洋葱的时候流眼泪,是人的本能反应,不能称之为学习。
5.【答案】BC。考德上专家解析: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和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游泳、织围巾都属于动作技能。心智技能是一种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打腹稿属于心智技能。吃梅子流口水是人的本能行为。
6.【答案】ABC。考德上专家解析:心智技能又称智力技能或智慧技能是一种借助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归纳中心思想、心算、写作是人脑内的思维活动属于心智技能。练习瑜伽属于动作技能。
7.【答案】CD。
8.【答案】×。考德上专家解析: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9.【答案】×。考德上专家解析:条件反射是逐步完成的。
10.【答案】×。考德上专家解析: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1到3周岁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