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0电大心理学形成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因素 2.犯罪心理 3.矫治 4.内心 5.发展
6.内化 7.外化 8.决意 9.希望 10.归宿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E 3.B 4.ACD 5.B
6.BCDE 7.ABCD 8.ABCE 9.BCD 10.AB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行为实施前已经存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5分)
2.又称性动机犯罪或淫乱型动机犯罪,是指以淫乐性动机作为主要犯罪动机,以满足性欲为目的或以性行为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的犯罪行为。(5分)
3.是相对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发展德复杂过程和激烈的犯罪动机斗争过程的第一次违法犯罪者。(5分)
4.就是指偏离正常范围的心理和行为的表现,换言之,变态心理是指人的知、情、意活动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表现超出了正常范围,表现为某种程度地丧失了辨别能力或控制能力。(5分)
5.就是运用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某些个体犯罪或再犯罪的可能性所作的有根据的估计和推断。(5分)
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1.(1)物欲型动机犯罪
(2)性欲型动机犯罪
(3)情绪型动机犯罪
(4)信仰型动机犯罪
(5)集合型动机犯罪
2.(1)动机内容的多样性
(2)贪婪性动机最为突出
(3)犯罪动机产生的情景性
(4)强烈的情绪性
(5)无意识动机比较显著
(6)不稳定性
3.(1)早期预防原则
(2)心理卫生原则
(3)防微杜渐原则
(4)启发自觉原则
(5)持之以恒原则
(6)导之以行原则
五.论述题(21分)
1、犯罪动机来源于需要,犯罪目的既来源于犯罪动机,又受行为人的个性(知识、经验、能力、习惯)、当时的情境、条件所制约,犯罪行为则服从于犯罪目的,它是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5分)
2、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砸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甚至可以互相转化。(2分)
3、在同一犯罪动机驱动下,犯罪人可能确定不同的犯罪目的。在一些案件中,目的有从动机中分化出来,彼此相区别。(4分)
4、同一犯罪目的可以来源于不同犯罪动机。(1分)
5、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常因犯罪目的的实现而使犯罪犯罪动机强化。(1分)而犯罪动机的强化,又促使犯罪目的发生递进和不断升级。同时,也可能因外部条件和情况的变化,给予犯罪人以新的刺激,引起犯罪动机的恶性发展与犯罪的多样性;(4分)或者因犯罪目的受阻,而使犯罪动机弱化。由于犯罪动机与目的的变化,决定着犯罪方式的变化。(4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体 2.情境 3.同类 4.5 5.正当
6.暴力型 7.联合 8.物质 9.狂热 10.极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 3.BCD 4.C 5.BCD
6.ABCD 7.ABCDE 8.BCD 9.ABD 1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它是犯罪心理特别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工作方式与心理过程的总称,也就是要从犯罪人的心理方面揭示犯罪行为产生的原理和机制问题。(5分)
2.即以多种标准对犯罪人和犯罪行为进行统一分类,并统一对所划分的犯罪类型进行具体犯罪原因、犯罪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分析。(5分)
3.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计算机等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5分)
4.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发生犯罪行为。(5分)
5.指直接影响犯罪人形成某种犯罪行为动机的周围环境因素。(5分)
四.简答(每小题8分,共24分)
1.(1)从属性(1分)
(2)欺骗性(2分)
(3)冲动性(1分)
(4)性色彩浓厚(2分)
(5)自私性(1分)
(6)非体力性(1分)
2.(1)流窜作案(2分)
(2)犯罪行为的谨慎性(2分)
(3)犯罪行为的残忍性(2分)
(4)善结团伙,犯罪向多方向性发展(2分)
3.(1)畏罪(2分)
(2)侥幸(2分)
(3)恐慌(1分)
(4)悲观(1分)
(5)戒备(1分)
(6)抵触(1分)
五.论述题(本小题21分)
1.心理结构的形式和内容不同。(1)心理根据不同(2分)(2)心理动力不同(2分)(3)心理品质不同(2分)(4)心理原因不同(2分)(5)心理结构形式不同(2分)(6)心理结构成分不同(2分)
2.心理状态不同(5分)
3.心理机制不同(4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过失 2.正常 3.结构 4.道德 5.诱发
6.特殊 7.行为 8.可能性 9.刑事 10.认知结构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D 2.ACDEF 3.ABCDEF 4.ABCD 5.ABCD
6.BCDE 7.ABCDEF 8.BCDE 9.D 10.ABCD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5分)
2.是指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和矫治罪犯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的总称。(5分)
3.是相对于惯犯而言的犯罪人类型,是指那些存在不良心理因素,在某种情境出现时发生犯罪行为的个体。(5分)
4.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并存的目标,而且两个目标对其具有同样的吸引力或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5分)
5.就是运用心理测量等各种方法,对罪犯的智力、人格特征等心理因素进行考察和判断,并据此制定出心理矫治方案,为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打下基础。(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社会经济历史条件。(1分)
(2)社会地位和境遇。就犯罪人来说,因其社会地位和境遇不同,在犯罪目的上,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目的或其他目的。(2分)
(3)意识形态。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必然受错误的意识形态支配,犯罪目的不同,反映了意识形态内容的不同。(1分)
(4)犯罪能力和条件。受自身犯罪能力和条件的限制,犯罪人实现犯罪目的的手段各有不同,从而影响了犯罪目的的表现形式。(2分)
(5)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犯罪目的产生的原因,犯罪动机的强度不同,犯罪目的的确定也会出现等级差别。(2分)
2.(1)性格特征,一是温柔文静;(1分)二是感情色彩较浓,富于内心体验,往往不善于用意志控制感情,情绪的稳定性差,行为举止容易受心境的影响和支配;(2分)
三是细心,办事认真,但思路较狭窄,常对事物的局部或琐细小事感兴趣。(2分)
四是胆小,信心不足,有依从性。(2分)
(2)能力特征(1分)
3.(1)畸变的需要结构(1分)
(2)强烈的反社会意识(1分)
(3)动机斗争不明显(1分)
(4)情绪情感特点(1分)
(5)典型的犯罪性格(1分)
(6)意志具有两极性(1分)
(7)能力特征(1分)
(8)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强,并形成了顽固的犯罪定型。(1分)
五.论述题(本小题21分)
1.研究的人
(1)犯罪人(1分)
(2)一般违法人(1分)
(3)虞犯(1分)
(4)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的人员(2分)
(5)揭露和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2分)
(6)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2分)
2.研究的课题
(1)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2分)
(2)犯罪的心理机制(2分)
(3)犯罪心理结构(2分)
(4)犯罪心理发展和变化规律(2分)
(5)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2分)
(6)犯罪心理的预测、预防和矫正(2分)
电大天堂【犯罪心理学】形考作业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欺骗性 2.矫治 3.淫乐性 4.感情 5.一种
6.国家 7.心理 8.习惯化 9.畸变心理因素 10.矛盾斗争
二.不定向选择题(每题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CD 2.ABD 3.ABCD 4.CD 5.ABCD
6.ABCD 7.BCDE 8.F 9.BCD 10.ABCDE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1.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5分)
2.是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要,或者为了聚敛财富而引起的犯罪行为。(5分)
3.是指引起和推动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心起因,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5分)
4.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主体,通过相互交往,在犯罪目的一致或暂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的犯罪行为。(5分)
5.是指系统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深入剖析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结构和个性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改造其罪犯心理结构,完善其人格的一种活动。(5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1)两者的相同之处:
第一、以犯罪收入为生活的主要来源;(1分)
第二、都是反复多次实施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具有连续性;(1分)
第三、与累犯的住监经历不同,职业犯与管饭都不一定具有受刑事处罚的经历;(1分)
第四、都已形成动力定型,犯罪心理结构良性转化的可能性小;(1分)
(2)两者的不同之处:
第一、职业犯表面上有正当职业,而惯犯不一定有正当职业;(1分)
第二、职业犯一般都从属于某一犯罪集团,而惯犯则以单独犯罪形式居多;(1分)
第三、职业犯一般以财产犯罪为主,同时兼有其他形式的犯罪,犯罪技能多样化;而惯犯往往只精于一种犯罪方式。(2分)
2.(1)就作案动机而言,人格变态者多受偶然动机、情感冲动所驱使,作案前较少预谋或没有预谋,作案情节离奇怪诞,难以用常理解释。(2分)
(2)从作案目的看,人格变态者作案目的不明显。(1分)
(3)人格障碍者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但不隐蔽,易于暴露,自我保护性差,既害人又害己,对自身危害更多大。(2分)
(4) 人格障碍者作案多为攻击型、爆发型犯罪。(1分)
(5)犯罪活动一般单独进行(1分)
(6)在法律上人格障碍者是有责任能力的,犯了罪更应绳之以法。(1分)
3.(1)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1分)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1分)
(2)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A、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特征,而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特征。B、犯罪心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C、犯罪心理形成在先,而犯罪行为发生在后。(3分)
(3)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联系:A、犯罪行为总是在一定的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发生的,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B、要了解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C、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状况而定。(3分)
五.论述题(本小题21分)
少年犯罪的发生可视为少年期这一社会化过程的特殊年龄阶段各内外因素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未得到正确解决所致。
少年期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8分)
(1)精力过剩与缺乏支配力的矛盾
(2)好动好奇与分辨是非能力差的矛盾
(3)容易兴奋与控制能力差的矛盾
(4)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性法制观念缺乏的矛盾
2、心理结构内部各因素间的矛盾(5分)
(1)认识与情感的矛盾
(2)认识与行为的矛盾
(3)情感与意志行为的矛盾
(4)独立性意识与认识能力的矛盾
(5)自我意识的矛盾
3、少年主体与客观现实的矛盾(8分)
(1)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差与不良社会影响的矛盾
(2)个人需求与客观可能性的矛盾
(3)独立性意向增强与社会约束的矛盾
(4)追求理想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2. 2010教师资格证考试
预测:2011年江苏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报名时间将在2010年12月份,笔试考试时间在2011年2月底。
关于做好江苏省2010年面向社会
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报名的通知
各县、区自学考试办公室及有关单位:
江苏省2010年面向社会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即将开始,根据省教育厅苏教办师〔2009〕47号文件及省考试院苏教考社〔2009〕30号文件精神,凡须参加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的人员需参加由自学考试办公室组织的报名考试。现就报名考试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试时间:2010年2月27日上午9:00—11:00教育学考试,下午2:00—4:00教育心理学考试。
二.报名范围:非师范类专业毕业以及虽为师范类专业毕业但与其拟申请教师资格种类要求不符者,均需参加教育学、心理学报名考试。
三.考试报名时间:2009年12月8日~10日。
四.报名地点:各县、区自学考试办公室。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报名人员可到连云区自学考试办公室报名。各报名点应该在报名前用公开方式向社会公布具体报名地址及联系电话。
五.报名提交材料:需本人有效身份证、有效学历证书或证明材料的原件供审验。并填写考生报名登记表,报名考生每人报名时需交两张小2寸照片(尺寸以高40mm×宽30mm为宜),要求同底版、正面免冠浅蓝背景。
六.报名操作方式及材料上报:
1.仍使用去年的报名程序软件。报名号10位数,1~4位分别为市、县区代码,5、6位为报考类别代码,7~10位为报名流水号。报名号由县区考办在报名时赋与考生。
2. 报名登记表按报名号顺序小号在上排列后装袋上交。考生相片要求按自学考试毕业生上交照片方式粘贴后上报,先横排后竖排。
3.各县区考办报名电子信息于12月16日前、考生报名表、照片等材料于12月18日前报至市考办崔新军处。报名库用DBF格式压缩后从我办OA发给崔新军老师,或按邮址:[email protected]上报。
4.报名期间要求各县区考办要有专人负责接听和回复报名咨询电话。
七.考试及证书发放 :
1.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工作由市自学考试办公室负责。准考证发放时间在2010年2月22日至26日。其他具体考试事宜由市自学考试办公室根据省考试院的要求另行通知。
2.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的合格证书由各县区自学考试办公室在3月下旬负责发放。
八.收费标准:
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费〔2007〕210号)执行。每学科收取32元。
九.其他事宜:
依据《教师资格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88号)中第二十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三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规定,凡历年教师资格考试作弊者,不满三年的,不得参加报名考试。
连云港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指导用书目录
1.《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4.《教育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转载于:考试大-教师资格证考试
最后给你一个网址:http://www.examda.com/
3. 求2011年4月和2010年10月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B类)真题
四川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B类《教育心理学》真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纵观全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不包括【 】
A、内容趋于集中 B、各派的分歧日趋缩小 C、注重学校教育实践 D、认知研究大行其道
2、桑代克提出的主要的学习律不包括 【 】
A、效果律 B、准备率 C、练习律 D、迁移律
3、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不包括 【 】
A、海德 B、韦特海默 C、苛勒 D、考夫卡
4、元认知结构中不包括 【 】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情感 C、元认知体验 D、元认知监控
5、提出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的心理学家是 【 】
A、沃尔夫 B、高尔顿 C、桑代克 D、斯金纳
6、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理论是 【 】
A、单因素论 B、二因素论 C、群因素论 D、三维结构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设计者是 【 】
A、比奈 B、高尔顿 C、推孟 D、韦克斯勒
8、柯尔伯格研究道德所采用的方法是 【 】
A、对偶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投射法 D、问卷法
9、根据奥苏贝尔的观点,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 】
A、认知的内驱力 B、情感的内驱力 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D、附属的内驱力
10、1968年提出个人教学系统的心理学家是 【 】
A、华生 B、维果斯基 C、凯利 D、凯勒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1、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包括 【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认知过程 D、动作再现过程 E、动机过程
12、布鲁纳认为,人类成功地理解知识的手段有 【 】
A、联想表象 B、思维表象 C、动作再现表象 D、图像再现表象 E、符号再现表象
13、对学习内容的直观形式包括 【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图形直观 D、言语直观 E、动作直观
14、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评价创造性思维水平的指标是思维的 【 】
A、流畅性 B、稳定性 C、变通性 D、包容性 E、新异性
15、根据维纳的观点,影响学生学习成败的主要因素包括 【 】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任务难易 E、教师
三、填空题(每题2分)
16、1877年,___________的《教育心理学》是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
17、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
18、奥苏贝尔强调,___________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19、_____________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20、1969年,加涅和他的同事一起第一次正式提出_______________概念。
四、判断改错题(每题3分)
21、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 ( )
22、野外考察是一种模象直观形式。 ( )
23、动作技能的练习中往往会出现高原现象。 ( )
24、教师期待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 )
25、教师个人教学效能感随教龄的增加而下降。 ( )
五、简答题(每题6分)
26、简述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7、简述发现学习的概念及其优点。
28、简述问题解决学习的意义。
29、简述高创造力个体的人格特征。
30、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
六、论述题(31题10分,32题15分)
31、试述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
3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川省2010年10月教师资格B类《教育学》真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
A、神话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2、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
A、公元前1000年左右 B、公元前1500年左右 C、公元前2000年左右 D、公元前2500年左右
3、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 】
A、夸美纽斯 B、培根 C、康德 D、洛克
4、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 【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面功能和负面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
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5、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6、双轨学制最早产生于 【 】
A、西欧 B、东亚 C、北美 D、南美
7、教师形象的核心是 【 】
A、文化形象 B、道德形象 C、蜡烛形象 D、人格形象
8、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规律,做到 【 】
A、循序渐进 B、抓关键期 C、因材施教 D、面对学生整体身心
9、我国古代的“六艺”属于 【 】
A、综合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科课程 D、核心课程
10、班级管理方式属于 【 】
A、心理性隐性课程 B、制度性隐性课程 C、物质性隐性课程 D、观念性隐性课程
11、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的是 【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昆体良 D、亚里斯多德
12、为反对学校主导目标、价值观而产生的失范行为属于 【 】
A、情感型失范行为 B、目的型失范行为 C、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D、传统型失范行为
13、贝尔和兰卡斯特所创行的教学组织式被称为 【 】
A、导生制 B、道尔顿制 C、活动课时制 D、特朗普制
14、最经常使用的认知学习评价的方法是 【 】
A、行动观察 B、实验 C、测验 D、评定
15、在教育研究中,非结构性观察也可视为 【 】
A、定量观察 B、定性观察 C、变换式观察 D、参与式观察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6、我国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包括 【 】
A、学习目的的单一化 B、自我意识减弱 C、生理成熟期提前 D、价值观念多样化 E、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多
17、教学设计的特征包括 【 】
A、指导性 B、操作性 C、预演性 D、隐含性 E、难控性
18、对技能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的方法包括 【 】
A、观察法 B、作品表现法 C、问卷法 D、整体印象发 E、表演评价法
19、行动研究的主要特点包括 【 】
A、目的在于揭示普遍规律而促进理论的发展 B、以解决工作情景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 C、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 D、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E、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案
20、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包括 【 】
A、全民教育 B、教育民主化 C、教育信息化 D、教育全球化 E、教育个性化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
21、德育
22、教育制度
23、课程标准
24、教学策略
25、相对评价法
四、解答题(每题6分)
26、简述教育对文化的正面功能。
27、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28、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9、简述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30、简述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社会原因。
31、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每题12分)
32、试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33、试述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级组织的策略。
4. 2010春心理学在线作业选择题
太多了吧
5. 2010年东奥《心理学》判断题答案
BS某些复制别人答案的!
第五题,人家冯爷爷明明是德国人 -,-
第七题,应该是对的。要看的清楚,视神经单位就小,单位小,连接的视锥细胞就少。
嗯,其它的知识都忘记了,就说这两个好了。
6.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2010年10月教育学A和教育心理学A的真题有吗或者题型是什么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哪种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并可以反复验证?(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2.下列说法中符合奥苏伯尔的观点的是( )
A.接受学习导致机械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意义学习
B.接受学习导致意义学习,发现学习导致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导致意义学习
D.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
3.按照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 )
A.注意、记忆、动作复现、动机
B.注意、识记、保持、提取
C.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
D.动机、保持、再认、注意
4.在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中,能力这一因素的维度是( )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5.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学习动机划分为( )
A.广泛的动机与狭隘的动机
B.意识到的动机与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C.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D.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6.我国心理学家根据教育系统中所传授的经验内容不同将学习分为( )
A.知识、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B.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
C.反射与认知
D.认知、情感与动作
7.从迁移的观点看,“举一反三”属于(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8.学习迁移理论中相同要素说的提出者是( )
A.桑代克
B.贾德
C.苛勒
D.哈罗
9.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
A.重复
B.抄写
C.群集
D.形象联想
10.目的在于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阅读理解策略
11.以下哪种理论强调问题解决是从整体把握全部问题情境和认知结构的豁然改组?( )
A.试误说
B.顿悟说
C.信息加工论
D.信号学习论
12.科尔伯格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 )
A.两种水平四个阶段
B.两种水平六个阶段
C.三种水平五个阶段
D.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3.个体在群体中活动减质减量的倾向被称为( )
A.从众
B.社会助长作用
C.社会阻抑作用
D.去个性化
14.个人表现出符合规范要求的行为是由于想要得到外部的奖励或免受惩罚,这种遵从规范的行为方式称为( )
A.服从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15.同一班级的学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掌握一门学科知识、技能的快慢、难易、深浅和巩固程度的不同,表现出个人( )
A.气质的差异
B.性格的差异
C.能力的差异
D.动机的差异
16.伊索寓言中,狐狸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是酸的,从心理防卫机制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 )
A.否认
B.补偿
C.压抑
D.合理化
17.以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对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进行鉴定、分类与诊断的过程称为 ( )
A.心理治疗
B.心理评估
C.心理咨询
D.心理卫生
l8.教师自己和他人对其行为的期望是教师角色意识心理结构中的( )
A.角色认知
B.角色认同
C.角色体验
D.角色期待
19.重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将人际关系视为教学活动的先决条件的心理学家是( )
A.奥苏伯尔
B.布鲁纳
C.罗杰斯
D.斯金纳
20.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外在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家庭
C.学校
D.社会文化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概念
22.学习迁移
23.学习策略
24.个性
25.反应定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27.从哪些方面评价技能的品质?
28.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29.如何帮助学生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形成道德信念?
30.小学新生在学习方面须适应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趋势具有什么特点?
32.怎样对小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33.结合个性及个性差异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7. 2010年心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有统计计算大题吗
据我看来,统计不会出太难的而且都是基础性很强的,当然不能忽视,应该系统掌握有关基础性的计算,即使不考大题,选择也会有相当的分值,不能忽略的,希望你考研成功。→更多详情请点击
8. 社会心理学 2010年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弑杀儿童的案件属于什么攻击行为
2010年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弑杀儿童的案件属于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 的主要任务和长远目标。 着眼全国上下,都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但正处在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 会转型的中国社会,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规范因不适应社会发展而逐步失 去了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然而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规范体系 又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处于“规范真空”的状态。
此外,在社 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价值评价体系不 断的受到新生的价值评价的挑战,社会价值评价由一元变成多元,各种价值评价 相互矛盾和冲突,处于“失范”的状态,致使社会约束力减弱,从而出现了角色 断层、规范失效或真空的不稳定状态。再加上体制机构设置上存在的诸多不健全, 容易成为边缘化个体行使反社会攻击性行为的诱因。个体的反社会攻击性行为虽 然不易对国家政治秩序造成直接威胁,但是由于其危害对象的不确定性,将引发 严重的社会恐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将产生很大的阻碍。
对反社会攻击性行为的研究具有相应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是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人际互动的必要探索。近来, 国内校园袭击案件频发,此类反社会攻击性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加大且犯罪 嫌疑人的手段愈加凶残,恶魔之手已经伸向纯洁校园里的中小学生。
9. 怎么找2010年1月自考医学心理学的答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格言,请你就此格言谈谈如何才能克 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