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考试分析 >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哪些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12-29 05:49:33

❶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如何体现生本理念

"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本着对学生负责,以学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让学内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容的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随着教育"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后来不断的应用实践,多种多样的培养方法层出不穷,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该如何将"生本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呢?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❷ 如何构建思想品德课新的课堂教学形式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研讨,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高效是一门艺术,充满挑战,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一)更新思想,高效教学的理念指导,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对政治老师而言,固有的、传统的教学行为习惯依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仍然很有市场,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背道而驰的.要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必须摒弃这些制约因素.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讲解,做到少讲、精讲.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提倡学生讨论,多采用互动式教学,甚至可以让学生去讲课,真正做到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还要分层次教学,教师不能光顾着一些学习程度好学生,更应该倾斜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二)精心备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高效教学的基础.高效教学的理念,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上,课堂上的高效才是最终的有效,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摒弃他们对政治课或隐或显的情感及精神上的漠然,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1、按课程标准,备好教材,研究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充分的利用教材,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是新课程的基本主张.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也是教材的研究者,教材的价值在于生成性.研究教材要从知识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知识性包括原理、观点内含的知识和课外延伸的知识.人文性是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来讲的,备教材应领会新课程的主要思想;研究政治教学的新课标,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新课标,通过钻研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研究教材还必须确定教学目标,知道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按课程标准,备好时政热点.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生活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却是开放的.因此,在备课时要广泛阅读有关新闻、报刊杂志、时政热点,找出哪些是需要增加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的新素材、新资源. 3、按课程标准,备好学生.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高中生正处在青春期,课堂上跃跃欲势,逆反心强,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上要真正能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使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一天的课堂上来,备课要做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在以往学生知识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这样的知识点就只需要点到为止,否则需要详细的介绍和指导练习.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分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增强每个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活跃的课堂状态是政治课高效教学的关键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重视学生的课堂需求,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四)、优化课堂结构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1、探索有效的教法,精讲精练.首先,要坚持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方法、规律;已经教会的不讲,学生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不讲.讲的时候要注意语言力求做到精确、精炼、精彩.其次,要坚持五个让的施教习惯: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推导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再次,课后作业的布置要精、准.所谓精是指在教师充分关注学情之后,有针对性的设置作业,量要适中.所谓准是指作业题目要准确的反应教学重点,同时为突破巩固难点服务,坚决避免重复性作业. 2、要注重教学环节的有序性和波动性.教学应像河流一样,有序性和波动性相结合,既百折不挠奔向大海,体现有序;又迂回曲折,体现波动性.有序使教学结构段落明确,但一种活动如果缺乏起落,给予学生的刺激便会减少.教学应避免平铺直叙,在教学过程中有矛盾冲突,有思维碰撞,有智慧启迪.教师讲述有行有止,有续有断,高低起伏,悠扬顿挫,富有感染力;学生学习有听有讲,有学有练,有张有弛,有商有量.整个教学过程犹如一台好戏,师生共同配合,有序与波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共成长. (五)灵活的课堂问题设计是政治课高效教学的支撑.所谓灵活是指课堂问题的设计形式的多样化.既可以把课堂教学的问题与热点问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设问;也可以循循善诱,步步设疑;还可以设计新颖别致,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例如,讲哲学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又会觉得枯燥.有人在讲这一问题时,引用了一个故事:有一天,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秀才、官员、财主便望雪兴叹对起诗来.秀才:大雪纷纷落地.官员:此乃皇家瑞气.财主:下它三年何妨.旁边破庙里睡的一个乞丐:放屁.身份不同的人作出了截然不同的诗句.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②他们的不同身份,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由于设问的问题故事性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很快明白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教师又穷追不舍,紧接着问:“你能不能就中国古代和现实生活各举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问是让学生明白哲学无处不在,我们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有哲学,我们的身边有哲学,我们自己本身也在应用哲学.这些哲学原理实实在在存在,并不是虚无飘渺.总之,“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高效,课堂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综上所述,当今的政治课堂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细心呵护,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轻松、民主、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进而构建和谐高效的政治课堂

❸ 如何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

在小学各教育课程中,品德与社会科目必不可少,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是,目前部分教师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不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失去了开设的意义。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将这些问题重视起来,在保证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创新自身的授课方法,利用小组学习、社会实践等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发挥真正的作用,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国家培养思想素质较高的人才。
一、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思想较为落后
近年来,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生活及思想道德方面严重忽视,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根本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对学生自身发展及社会的发展都有不利影响,所以,学校与社会应该对此问题加以重视,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只应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授课,没有意识到教材的单一性与片面性,并且,一些教师无法将生活中的教育案例引入课堂中,学生所了解的知识比较局限,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不能显现出来,这对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发展有不利影响。对于小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极为重要,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有较大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单一,很容易导致学生发展不良。
(三)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在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授课之前,没有对课程进行有效分析,只是根据教案上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厌烦心理,无法对品德与社会知识产生兴趣,课程的有效性无法体现,不仅没有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会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失去学习欲望。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效性[1]。
二、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优势
目前,部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性较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教师无法正确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然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如果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则小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对国家的发展来说极为重要,教师将课堂有效性提高,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创新自身授课方式,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同时,教师应经常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领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真谛,净化自身的心灵,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❹ 小学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步骤

以前老教材一般按明理——导行之类的来分,现在新教材不讲究了回,都是以活动形式来划分答。但总的来说,一般都要按照以下规律,即: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如说四年级的“和为贵”一课,就是活动一:搞清楚什么是“和”?活动二:为什么要“和”;活动三:怎样去“和”。大致就是这样,具体课文要看具体内容的,但过程不外乎如此。

❺ 思想品德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以及课堂中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思想品德课程
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课堂中采取哪些方式
小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及习惯
一、 好品德的培养
(一) 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教师可以首先通过课堂礼仪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品质。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上课时要迅速地起立,并鞠躬行礼,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并说“同学们坐下”时再坐下。但学生迟到时,要求学生应该轻敲教室的前门,并立正喊“报告”,待老师允许时进入教室。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发言时要先举手。别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不做无关的小动作,更不能取笑别的同学。下课铃响,老师宣布下课时,应端正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离开教室时,让老师先行。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适时地穿插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品质的内容。告诉他们一个好孩子、好学生见到老师、长辈应该主动打招呼。当在公交车上碰到老年人时应该主动让座。当别人帮助自己后应该道谢等等。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二) 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好信手涂鸦,因此应教育学生应该爱护公物,不得乱涂、抹、画、刻课桌、墙壁等公共设施。开门、关门时要轻。一旦不小心损坏东西,主动承认,在走廊、教室不玩球等,以免弄坏玻璃。 培养小学生的勤俭节约的意识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小学生都是伸手向父母要钱,不懂得节约。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生活节俭,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能向父母经常要钱来买零食。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品在使用的时候要节约,不要浪费。
(三) 遵规守纪,热爱劳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应该告诉学生,学校作为一个集体要有它的规矩,学生是学校的一分子就应该遵守其规定制度。 例如要求学生预备铃响,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并端坐在教室里安静等待,上课后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各种物品要轻拿轻放,认真做好课堂的笔记。在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立正脱帽,肃穆庄重,目视国旗行注目礼;唱国歌时要声音洪亮。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但不允许大声喧哗。 现在的家庭里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和长辈都比较溺爱,这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可能使他们养成自私、懒惰等毛病。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学会料理自己的生活,自己穿衣、盛饭,主动帮父母收拾房间、洗衣、做饭、洗涮餐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里要轮流值日,值日生应该认真值日,保持教室和校园的整洁优美。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奋学习等良好品德,同时也需要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良好的品德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 好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其良好的习惯,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是好习惯,则会让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一辈子。
(一)社会公德的培养 社会公德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间的道德,就是人们为了维护我们社会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关于个人修养的研究从古代社会就开始了。古人曾经提出过“修身养性”;近代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时,革除了许多社会陋习,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把思想品德作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学校是培养人的社会公德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需要对其进行培养。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着重培养其以下方面的社会公德。
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当过马路的时候要首先看一下是否是绿灯,再看一下是否有车辆通过,不追逐打闹,保证自己的安全,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在乘坐公交车时,要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不争抢座位。 遵守公共秩序,购票、购物、乘车时要按顺序,不插队,不拥挤。对营业人员要礼貌。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数木,保护动物。不要踩踏花草,不要伤害动物。当观看演出时要做文明的观众,结束时要鼓掌致意。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鼓励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主动地伸出援手。比方自己的同学遇到不会计算的问题时,自己可以主动上前热心地解答等。
(二)注重仪容仪表、仪态的培养 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太注意个人卫生,在仪容仪容方面主要要求其保持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使其明白人们都喜欢跟干净的人在一起工作、学习都讨厌邋遢的人。 对于小学生来说,仪态主要指坐、立、行走、读书、写字的姿势。“站如松,行细风,坐如钟,卧如弓。” 坐姿要求端正挺直而不死板僵硬,不能半躺半坐,两腿间距与肩同宽,不能叉开,双手自然放在膝或扶手上,大方得体;走路要求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坦捏碎步。这对塑造小学生挺拔的身姿很有益处,特别是坐的姿势会影响他们的脊髓的生长和视力的情况。
(三)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使自己终身受益,同时也是自己社会责任心的体现。现代社会由于父母一般都去工作,跟子女交流的时间较少,经常会忽视对孩子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在农村,由于目前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家长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小学生卫生习惯形成较晚,卫生习惯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乱丢纸屑、瓜皮果壳,随地吐痰;乱吃零食以及吃零食后随手乱扔包装袋;在墙壁上乱涂乱画;环保意识薄弱等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首先利用家长会进行卫生防疫知识讲座,使家长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意义。和家长协议:在学校里,学生的教育学习是老师的责任;在家里,孩子的个人卫生是家长的责任。要求家长要注意给孩子讲究个人卫生,防止疾病。在学校,老师针对个别严重的单独进行教育。教育时要耐心、细致,对进步的同学要及时地当众表扬,促进更多的同学向其学习。家长、学校配合教育抓个人卫生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环保意识的培养。结合品德课《环保》一课,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开展《爱护环境》主题班会,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反思自己无视校园卫生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和保持校园卫生的认识,动员学生做到弯弯腰捡出一个洁净的校园;要求学生将零食的包装袋、废纸、铅笔屑等东西要放入指定的垃圾桶中,避免乱扔垃圾,保持整洁的校园。 小学生年龄小,正在学习阶段,什么东西都会向大人学,特别是自己比较信任的老师。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首先要是个讲卫生、爱清洁的老师,那么,他的学生们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在个人卫生方面一定会做得很好。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习惯在小学低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学习起来也不会太吃力,以免形成厌学的情绪。如果形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其受益终身,同时坏的学习习惯到中学后也不太容易改进,所以在小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要向学生说明应该怎样学习。首先在上课新课之前应该预习,大致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标记,看自己那些已经理解了,那些还不是很清楚,那些完全不理解,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有了目的性。当上课的时候课时,准备好必需的文具。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带到学校来,上课时不摆弄文具。专心听讲,不小声说话。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动脑思考,积极举手发言,积极思考老师提到的问题,对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要适时地向老师提出,认真做好上课时的笔记以便课下复习时使用。课后要认真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同时及时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学生有时可能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要认真辅导、耐心指导,对预习、认真听课、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也可适当地给予物质的奖励,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维习惯、礼仪教育、读书习惯等方面老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好品德、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只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品德和好习惯,就一定可以培育出一棵棵参天大树,一位位国之栋梁。
如何培养良好的品德是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任务,只要抓紧时间,从小培养就可以将孩子塑造成一个优秀的、有良好品德的人。

❻ 如何构建小学品德高效课堂

一、以多样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首先要让学生动起来,因此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应该作为思想品德课的一个评价方式,因为思想品德包括道德行为,行为是道德的一种体现方式,它能体现一个学生道德水平和思想的变化。比如说学生上课迟到、不带课本、不交作业、上课说话、吃东西、上厕所等违规现象都可以用减分(平时成绩)的方法来评价,用这种方式来约束课堂教学中的违规现象。而对课堂上积极发言,勤于思考,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可采取加分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思想品德课的这种评价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
针对有的学生上课睡觉,写其他作业,拿手机上网,看课外书,用耳机听音乐等分散注意力,影响上课效果的行为,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作为一种评价标准,鼓励和调动他们上课认真听讲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运用课堂上的违规情景来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既可以来自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来评价,有时候来自学生的评价更能使学生信服,促成学生反思和纠正自己的行为,学会在课堂上尊重老师和同学,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用观察作为一种评价,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课堂上个别不太遵守纪律的学生的表情、行为、动作,对特殊的学生的观察做一个记录,并对记录作一个中肯的分析,然后把在课堂上观察的结果告诉学生,并告知学生被观察到的这种表情、行为、动作背后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把对学生的评价和对学生的引导结合起来,让学生反省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明白以后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改善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
二、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法上灵活多样,有变化,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主动学习。采用学生喜欢的体验式教学方式,教师精心创设活动情景,通过游戏体验、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现实体验,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确有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功能,在体验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它解决的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内化和认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情境式教学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对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起了重要作用。教师引起学生主动地学习,这是一堂好课的最高境界或终极使命。巧妙的情景创设,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改变了。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使学生没有心思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
竞赛的方式能让学生展示自己,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对于知识的识记,我用“看谁记得快”的方法,找出最先背会的学生,然后让他负责督促检查本组成员。我继续检查依次背会的同学,再让先背会的学生检查还没有背会的学生,从第一个背会要求内容的学生开始,三分钟之内力求全班学生能够掌握,剩下的少数学生,可让他们下课去识记,不占用大家课堂学习时间。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应用讨论、质疑、表演、自我教育、查阅资料、访问调查、学生讲课等学生喜欢的方法。在教学手段上要丰富多彩,板书、挂图、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等要适时应用;在教学语言上应生动、活泼、简明、有幽默感、有感染力。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参与,形式多样,那么学生对课程也会兴趣盎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用智慧的技巧落实课堂教学效果
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对高效课堂非常重要。课堂常规是保证课堂秩序、培养学生自控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师生有必要共同制定课堂常规,并共同执行。在每学期的第一节课,教师首先谈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提出对学生的期望值;其次让学生提出我们要怎样上课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把学生向积极健康向上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方向引导,注意强调“师生共同遵守、赏罚分明”,最后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比如课堂教学中会发生学生不带书的现象,这个问题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就要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教给学生避免忘带书的方法,让学生养成在上课的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按照课表准备好第二天所用书籍的良好习惯,如果因特殊原因没带课本,上课前的补救办法是赶快去平行班借书。如果课堂上还没有课本,可以给一次机会坐在其他学生课桌旁边共同看一本书。如果两人坐在一起闲聊,取消其他同学提供帮助的机会并接受惩罚。教师下课后还要追究违规学生的失误,让学生写检查反省,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切忌对违规现象熟视无睹,如果学生不带学具的行为没引起老师的重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视不带学具为正常,养成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巧妙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初中生自制力弱,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违反课堂常规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应对问题行为,一般情况下应坚持重尊、冷静、严格原则,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行为,切忌侮辱、谩骂。良好的课堂管理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运用恰当的处理原则、策略,有效地处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技术或技巧,课堂管理也是需要必要的技术与技巧。管理技术主要显示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技巧与技艺。管理技巧来自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和积累,没有教师的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和技巧。课堂管理技巧包括非语言干涉,包括面部表情、目光交流、手势和动作;使用幽默的语言,或者利用提问的方式或建议的方式给学生提醒等。

❼ 怎样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讲述故事。 爱听来故事是小学生的自天性之一。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积极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吸引学生,导入新课。
2、音乐渲染。 针对小学生无意注意占绝对优势,容易被新异的刺激吸引这一特点,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导入新课,能很快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快乐的“六一”》一课时,教师一开始就播放《快乐的节日》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让学生跟唱,在学生受到美妙的歌曲感染之后,情绪高涨,教师再顺势揭示课题。
二、回顾生活,提高课堂教学

阅读全文

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小学读书计划表格模板 浏览:342
小学语文四年级感叹句 浏览:243
天通苑中山实验小学 浏览:596
小学三年级语文补习班内容 浏览:921
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作文 浏览:396
小学教师备课网站 浏览:1
私立美男学院 浏览:383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凉州岛 浏览:915
小学1年级手gong大全 浏览:459
小学生手抄报的图片大全图片大全 浏览:68
小学健康知识讲座 浏览:120
小学毕业季适合发老师的句子 浏览:451
汕尾凤山中心小学校长 浏览:606
小学生毕业汇演舞蹈 浏览:702
小学生抗击疫情的表演 浏览:107
私立华联大学本科 浏览:61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想谢谢你400 浏览:855
中小学生睡眠问题 浏览:174
小学生公共生活守规则教案 浏览:313
淮河私立学校 浏览: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