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师一般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是这样的吗
是的, 教育局明确要求,各校要严格控制课外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
㈡ 重庆市小学暑假不布置书面作业了吗
日前,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暑假工作的通知》(以下回简称《通知》)答。《通知》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假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此外,严禁公办学校择校乱收费,不得编重点班、实验班等。
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学生假期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其他年级可根据学生实际布置适量假期作业。各中小学在暑假期间不得以任何名义和形式组织学生集体上课、补课,不得动员、组织或诱导学生到社会培训机构补课,严禁学校将校舍、设施设备等提供(租、借)给社会机构、学术团体和个人举办各类补习班、培训班、竞赛辅导班。
㈢ 教育部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学校执行了吗
教育部虽说不让布置书面作业,学校可以不布置,但是有些家长他们呢还是要让孩子写的,学校是肯定会执行教育部的各项规定。
㈣ 学校要求不能布置书面作业,可家长嫌弃少,怎么办
那试试留点非强制性的作业,比如谁有时间了,看看什么,做做什么,推荐性的作业,到了学校不检查,凭孩子选择吧。
另外可以和家长解释一下。或者建议家长给孩子报补习班
㈤ 上海明确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为何家长对众多作业如此反感
上海市教委近日发布《措施》,明确学校作业管理中的几个“底线”:不允许惩罚性作业。学生的作业不应该变成父母的作业。停止要求家长代表他们修改作业,不要使用侮辱、讽刺的词语或符号来纠正或反馈作业。据报道,这些措施将在2019学年的新学期实施,高中显然可以参考这些措施。
事实上,这一“意见”还特别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快家庭教育立法和加强监护主体的责任。同时,要求家长认真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合理帮助子女确定成长目标,不要去攀比,不要给子女增加课外负担。在这方面,只有明确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理分工和角色的科学分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㈥ 小学生减负,不布置书面作业,该给孩子怎样的家庭教育
教育不定是书面写字,可以让家长带小朋友去山野田园区去观察树木丛生野版花遍地开花,田间作物成权长,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在的小朋友越来越精贵,有几个能明白这首诗意义,让他俩多多接触大自然,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㈦ 国务院有规定小学一 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吗
有规定小学一 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7)上海小学不布置书面作业扩展阅读:
《实施方案》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
一是家长要增加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减轻孩子课外学习负担,保障孩子睡眠和营养,纠正孩子不良用眼行为,掌握孩子视力健康状况,发觉其视力异常时,及时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二是学校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调整学生课桌椅高度,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监督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每学期开展2次视力监测,提高学生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
三是医疗卫生机构要从2019年起实现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开展眼科医疗服务。四是学生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
部门防控近视的职责和任务。
一是深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强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和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机构建设。
二是建立各级近视防控中心、视力健康保健站。2019年年底前,出台有利于保护视力的相关强制性标准。
三是增加儿童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场地设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
四是合理安排投入,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五是完善中小学和高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
六是加大对眼镜和眼镜片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执法检查力度,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防控产品广告。
七是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
八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等作用,利用公益广告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广近视防治知识。
㈧ 有没有关于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回家书面作业的规定
根据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8)上海小学不布置书面作业扩展阅读: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指出
(1)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2)减轻课外学习负担。合理安排学习和锻炼身体的时间,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课业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3)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引导孩子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约30厘米,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约6-8厘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约3厘米),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㈨ 小学生不布置家长作业,那用什么来填补没有作业的空白
不得给小学生留书面家庭作业、一至三年级不举行统一考试、严禁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全面取消百分制……新学期来临之际,教育部再出重拳,发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
这是教育部三令五申学生“减负”后,专门针对小学生减负出台新规。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截至8月29日。《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
一、阳光入学。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信息公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二、均衡编班。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
三、“零起点”教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四、不留作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五、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六、等级评价。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七、一科一辅。在学习资料购买方面,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或变相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八、严禁违规补课。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九、每天锻炼1小时。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十、强化督察。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
新华社、北京晚报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㈩ 上海明确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小学生犯错该用什么方式惩罚才合适
虽然惩罚是父母改正孩子错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方法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许多原则。通过惩罚孩子的身体来惩罚他们是绝对错误的。比如鞭打、蹲下、在操场上跳跃、不吃东西等等。体罚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更容易出现暴力和叛逆行为,造成儿童心理阴影。
惩罚应该遵循一致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每次发生同样的错误都应该进行惩罚。有时犯错误,有时不惩罚是不可能的,这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困惑”和“幸运”心理,使惩罚无效。惩罚的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惩罚是儿童能够完成的惩罚。在惩罚孩子时,父母不能注意孩子的哭闹、争吵等行为,直接忽略这些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