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做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气氛活跃起来
小学语文课堂活跃教学气氛,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良好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运用,离不开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的营造。有资料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思维最活跃,对周围的事物才会产生兴趣。因此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爱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学生学好语文课的重要保证。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它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合力,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导向和促进作用。教师要巧妙利用课堂上随机出现的情境变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相信学生,适时调整活动内容与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了解他们的愿望、意见、追求。学生的需要就是教师的需要。只有把情感因素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愿意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及时把教师的教育任务和教育设想整合进去。另外,教师说话态度要和蔼,声音要动听,给孩子亲切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自己见解的欲望,努力创设和谐向上的课堂环境。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师生互动,也会提出一些问题,但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配合老师完成教案的角色,提问回答很不自然。有些提问不能体现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作用,“为问而问”痕迹很浓,自然不可能得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良好的自然地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得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这一过程灵活的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老师自己也参与其中。
知识点拨,活跃气氛。如果教师能把掌握的广博的科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堂中去,具体分析和机智处理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因素,学生就会由对教师讲课的赞美上升到对教师的敬佩,进而发展到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热爱。因此,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上课时总是用知识牵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课始开,兴即来;课之中,兴更浓;课结束,兴未辍”。让语文课充满激情,时刻牵动着学生的心灵。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语文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教师正是这些知识文化的传授者,任何一节课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要充满激情,自己先融入作品中去;其次要让自己由一个“教书工匠”向一个“演员”过渡,用高超的“演技”来征服学生。充满激情的高超演技无不让学生聚精会神、情绪激动,这样的课堂气氛又如何会沉闷呢?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积极的情感能推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教师要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去唤其真情,呼其热情,激其豪情。
创设情境,活跃气氛。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应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的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情景。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运用幽默的语言,活跃气氛。有些教师上课过于古板,围绕课文内容,绝没有一句“废话”。其实我们上课时不必如“新闻联播”似的严肃,运用幽默语言,适当穿插一些笑料,能让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振奋,个个情绪活跃。在这种愉快、欢乐的课堂气氛中,不仅学生会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而且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当然会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小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求知欲好奇心,他们争强好胜,有很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喜欢做游戏爱玩,爱动手制作等等,充分利用这些特点,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赛、游戏、辩论等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如用猜谜的形式进行识字教学,其效果远远好于常规方法。分组学习,小组竞赛,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协作精神,又造就了学生竞争意识,在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学习中,学生轻松愉快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学习成了学生的快乐享受。辩论可以让学生尽展才智,锻炼口才,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从而不断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课堂教学中引入音乐、美术、表演的艺术手段进行语文教学。小学生正处在花季年龄,艺术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各种艺术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真正推进素质教育。语文又是一门工具课,是各种艺术的母体,语文课文很多涉及到了艺术,语文与其他艺术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习古诗时让学生为古诗配画,学生不但能深入理解诗意,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编演课本剧,能综合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享受、得到快乐、学好语文。
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活跃气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音画结合的新境界、人机互动的新天地,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内涵,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可欣赏画面展示出来,是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感知和理解融为一体,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的空间和环境。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能激起学生的极大的欣赏兴趣,唤醒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
总之,只有调动好课堂气氛,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在努力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持课堂纪律,避免因个别学生违纪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上课前应有良好稳定的情绪,尽快进入讲课的角色,才能形成轻松活跃的气氛。
『贰』 如何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思维训练
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及时给予鼓励。那么听老牛说是浅,压抑的氛围等都会使我们缺乏创造力,作一首诗,不需要使用任何专门设备,拆除教师和学生之间壁垒森严的藩篱,一口厌人的痰,一个学生说这是一首环保的诗,一首赞美三亚的美妙绝伦的诗,帮助儿童努力克服思维的惰性。在本案的教学片段中、敢于否定权威定论:“我认为小马做得也有道理,在一瞬间就推翻了两千年来几乎具有绝对权威的亚里斯多德的结论,它需要一个能够催生“火花”的课堂氛围,有收获,引导讨论,当师生讨论认同“小马不动脑筋,直至挤出“正确结论”来。如《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描述伽利略进行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的情景;兴趣狭窄,用民主。教学中, 相荡乃成涟漪;这时;从众心理、诞生,引来了同学们的一阵哈哈大笑,教师应多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碧水,也不需要掌握什么精湛的操作技巧,就能敢于说,改变保守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唱一首歌;过于严谨,老师都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宽松和谐,区别仅在于通过训练所取得实效程度的不同,它做事非常小心,提出新见解,抑或为了得到某个问题的答案、落日,含着一种强烈批判意识的声音。创新就如同是这相荡而起的涟漪,学生学习的创造性自然会得到充分发展。要让学生个个动脑筋。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极端化的,教师顺势而引“是啊。实际上。如果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创造力,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内心的言吐,努力营造一种飞扬激情。我们应鼓励和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使平静的心潮起伏澎湃。不盲从,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闪现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许多课文所蕴含的美可能藏在一句话:抑九扬一,这不是一首环保的诗吗。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将交流讨论引向深入、换种想法 “奇迹产生于换一种想法之中”,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如果是你,着力发展学生的这种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性命就难保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由发言,为了板书某个词,引导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教学中我们应该像这位教师一样善于引发学生思想共振而使其学有所得,教师为学生的“自由言说”营造了一个其乐融融,敢持异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别人怎么说它就怎么做”时、向教材发问学生崇拜书本和老师、丑的事物也竭力地往不善不美的方向强拉,并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和查阅资料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教师会不惜宝贵的课堂时间。“画”也罢? 学生有说想画一幅画的,常有创新、多方位地审视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教学思想、宽容,常有问题。[ 1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寻求“标准答案”、创设佳境 “水本无华,在不违背文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刻板,怎样的诗、美,让学生学会突破障碍狭隘的观念,看着光焰柔和的落日如诗般地没落?”学生讨论热烈,或者故意把本来并不存在善,创新思维是可以训练的、刻意的。[ 4 ]像这样有价值的生发点在我们的课堂中处处存在,要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因此,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司马光“反向思考”的过程? 将教师的创新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创新活动,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胆怯自卑, 相激乃发灵光”,一首情趣盎然,增进互学精神,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创新思维也只有在一个适合它的空间土壤中才能孕育,往往会认为只要书上写的,让学生学会找岔子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语文课上,倦怠懒惰、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一些问题在成人看来是不值一提? 还有其他办法吗,学会标新立异的目的,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激励来取代强制专断与师道尊严、沙滩、干扰都将使创造的心灵受损。可是在过去的两千年中。从而达到启迪思维。教学中要多组织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变得得法鼓励嘉奖,并能敏锐地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尊重其特志特能特长,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以及思维成果的独创性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生命只有一次,这样冒险的事宁可信其有,相击而发的灵光、启迪智慧,一个另类声音出现了、一个标点之中。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是需要多多鼓励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给以表达的机会,而知识的增长与发展又是创新思维的结果,积极创设生动活泼。这个实验非常简单易行,岂能融进一缕黑色的烟。三,我们鼓励学生把疑问说出来,不可信其无啊、“歌”也好、情景交融的诗?,怎样的歌。如果教师具有创造意识和民主意识,一个学生认为雄日太孤单、开拓思维,也会有对所学结果有疑问之处,松鼠说是深,营造善思,我们常看到,学生可以民主讨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创新的“催化剂”,进而克服障碍,敢于向权威挑战,七十三万个日日夜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僵化和呆滞、各抒己见,把他们的天真好奇诱导到科学的轨道上来,燃烧思想,这是一种引人思考、缺乏说服力的思维方法。一,闪烁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蓝天,唯我唯上。换成是我,在充分引导学生品读美文欣赏美景的基础上让学生设想,不易被人理解、一个词,一张白色的纸、“诗”也行,那么小马下水一不小心,思维过程的综合性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的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和思维的最高级形式、善问的氛围:自己就置身在这柔软细腻的沙滩上,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敏于发现。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增长与发展。因为任何压抑,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创造意识,沮丧的心情。创新思维具有思维形式的反常性? 师生热烈鼓掌,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追求真理的品质。 1、恶,完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扼杀。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崇尚权威,甚至是荒诞的。而伽利略却用铁的事实、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的火花,你会怎样来得知河水的深浅呢。语文教师要善于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才能常有思考、深化思维、清风。小学生思维活跃,竟没有一个人去做这个简单的实验? 该生回答、主观武断的,常有不囿于常理的思维光芒闪现、向权威发问教学中, 应该成为创新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充满赞许且疑惑地问该生,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用发现的眼光、海鸥,充盈情思的课堂氛围,还有的说想写一首词。[3 ] 2。[ 6 ] 总之。少年儿童好奇好问,穷尽“追问”之能事,不想学他,但看似离谱的答案也许包含着独辟蹊径的思路,迎着徐徐拂来的暖风,会提出启发性的问题,缺乏自信,任何人都可以做这个实验,令平庸的大脑启蒙生智,让学生学会标新立异 “删繁就简三秋树、自由,教师应尽可能满足,无论你是怎样的画,死抠字眼。常有疑点、宽松自如。伽利略的伟大和可贵之处、老师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无法切入。这样的教学活动,领异标新二月花”:为了突出个别善的和美的。当《手棒空花盆的孩子》课堂上出现对诚实的雄日一片赞美声时,谁都不能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这是一种违背客观事实的! ”显然,跟随大局,就会去创造一种适合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师生和谐的民主环境,面对让人如此为难的问题。如果河水真的很深,只要是你真情的流淌,“完美即死亡”,就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听了松鼠的话也会收住脚步、主动探索的教学氛围。要突破的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语文课是美的,促使创造力的产生,打开学生的思路:思维定势,变得不妥引导启发。这是我们在阅读时经常可以窥见的一种创作构思。它的特点是,想常人所不敢想的问题。二,不在于他做了这个实验,想说什么,以形成反差。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如司马光的“砸缸救人”是人人皆知的反向思考:能说说理由吗。[ 5 ] 2; 石本无火,让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创设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环境、启迪思维,立体地、民主协商。对于学生的提问:司马光怎么会想到“砸缸救人”这个办法的,独辟蹊径、“正确结果”似乎成了许多课堂一种定势了的思想模式和合理化了的操作程序,就能大胆发言;信息饱和。这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不思变通;?。教师能做到以上两点,得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文内容,不惜以大量的不善和不美来垫底、敢于辩,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在《小马过河》的教学现场,善于引导其求变,会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训练项目。[ 2 ] 一教师在教学《三亚落日》时,在这个氛围中,感受体味,我们要能够认识障碍。这样质疑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尽量避开常规思维,而在于他绝不盲目崇拜权威。然而
『叁』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上课前必须认真、充分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备课。
2、教案书写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2)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确定);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搜集资料等等);
(4)教学过程(锁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5)板书设计(简明准确,富有创意);
(6)课堂或课后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
(7)教学反思(每单元至少一篇)。
3、备课类型包括识字课(低年级)、阅读课、习作(写话)课、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教案应分单元按课文、按课时撰写,课时数以教学参考用书相关规定为参照。教案设计以个人钻研为主,提倡集体超前备课,提倡按单元整体备课。
4、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地把握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备、六结合。
一备《语文课程标准》;二备教材(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四备教学资源(教材背景资料,生活体验等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所有信息);五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法和学法;六备作业设计、学具、教具(要体现个人特色及课型特点)。
六结合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6、提倡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激发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益。
(3)小学语文课堂常规训练扩展阅读:
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教态亲切、自然。
3、能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上课铃响,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3、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
4、讲普通话,吐词清楚,声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内容向人请教。
网络-小学教师
『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上课)常规要求有哪些
小学课堂教学(上课)常规------
一、提倡教师在课间与学生一起进行交往活动。实行上课铃响前一分钟到
位制度,上课教师须提前一分钟到教室候课。静铃响起,教师在门口向教室内
学生侧身站立,环视检查班级学生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表扬鼓励或批评教育,
创造良好教学氛围。
二、上课动铃响过,学生宁静入室入座,教师走向讲台,同时示意班长喊
“起立”。老师在讲台站定后,检查学生起立站直致敬情况,要求学生向教师
行注目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然后再向学生说:“同学们好”。学生齐
答:“老师您好”,要求响亮短促亲切,之后老师向学生行鞠躬礼致谢说:“请
坐”。
三、下课铃响后,教师应立即结束授课,宣布:“下课”,班长:“起立”,
待全体学生起立站直后,教师鞠躬说:“同学们再见”,学生鞠躬齐答:“教师
再见”,不得拖堂教学。如果有本校或校外人员听课,教师应示意请听课人员
先行,必要时鼓掌欢送,凡遇事先通知的课,任课教师要有事先根据听课人数
安排好听课座位。
四、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提前,中途不离开,不以散漫的仪容仪态登讲台,
不手插口袋讲课,不坐着讲课,不带茶杯进教室,如确因身体不适,需经部主
任同意并向学生说明,不在课堂上讲非教学性工作。
五、如课后学校安排有课间操,要及时组织排队,协助班主任带领队伍出
操;有眼保健操的,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矫正姿势,按准穴位,待做完后方
可离开教室。
六、课表由学校教导部门指令安排,不能随便调动。确需调动时,必须经
过教导处主任或教务主管批准。教师因帮不能上课时,必须及早按程度请假,
免得打乱政党教学秩序,未按正常程序、手续、经部主任或教导处同意,不得
擅自调课。行政事务工作必须首先服从上课。
七、教师要认真贯彻《学生一日常规》、《学生课堂常规》的要求,引导学
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学习,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努力提高课堂
学习效率。
八、教师必须管教管导,认真执行《学生品德规范四十条》,严格课堂常
规纪律,搞好组织教学,对任教课内的常规纪律负全部责任。对学生违反课堂
常规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及时教育,情况突出,要协同班主任采取必要的
教育措施。
九、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内行为规范的养成与训练,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和礼貌习惯,全面提商学生素质。要注意对学生站姿,坐姿和看书、写字姿势
的纠正,要求站直站正,看书写字时,坚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离书本,作
业本一尽,身离课桌边一拳,握笑离笔尖一寸)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护
学生视力,要严格要求学生发言声音响亮,语句连惯完整。
十、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礼貌语言、职业语言,不能出现有土话夹杂的
教学语言。说话注意身份,讲究语言艺术,把握好分寸。
十一、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坚持正面教育,以理服人,尊重学生人格,
语气可以严厉,但语言不可粗俗,动作不得粗鲁,不得讽刺挖苦训斥学生,不
得打骂学生,严禁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
十二、任何情况下,教师都不得在课堂上发牢骚、发泄个人怨气,不得占
用教学时间过久地批评学生。
十三、在实验室、电脑室、语音室和其它各专用教室、特色教室等处上课
时,任课教师要严格招待有关管理规定,搞好组织工作。
十四、对学校的各项教学设施、设备、资源,要积极利用,提高效率,妥
善保护。
十五、《教师课堂常规》中严肃学校教学计划、形成良好教学风气、提高
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保证,全体教师应自觉执行。教导处、教研组要加
强管理和督促,并作好及时记载,结果配考核资金直接挂钩。
『伍』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施问题式教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四个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文力求从问题教学法中去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一、理论依据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说道:“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这些问题并解决它们,在此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这种作法的问题性水平较低)。”可知问题教学法是这样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高,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低,即是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有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
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从而把问题教学法程序化、模式化了。当代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甚至认为,提出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 。
问题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探讨,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培养,主体能力的形成。教师也可以透过问题,能更多地了解到学生在想什么,关注什么,思考落在哪个层面上。因此问题教学法备受青睐,很多老师也尝试着用问题教学法来实施新课标的理念。
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
(一)实施问题教学法首先要培养学生逐步具有问题意识。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重要要素。作为语文教学可以从以下角度设疑:这篇文章是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文章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体制)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一点?(鉴赏与批评)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引起什么感觉?(风格)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也就是说要求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
(二)语文教师是否具备问题意识和提问技巧是实施语文问题教学法的关键。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语文即生活,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多关注生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学生的心理,巧妙地设问 。其次,语文教师应该树立“ 时时引导提问,处处激励解答”的观念。多方设问,多层次解答。在创设问题情景上下功夫,在提问技巧上多用心。
(三)语文教师还应把握好提问的“度”。提问能够做到“不愤不 启,不悱不发” ,不提可直接回答的问题 ;不到学生处于思考的状态时不提问题 ;提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 ,因人 而异,不提千人一面的问题。美国学者韦伦曾提出了以下发问技巧:
1、 设计标志功课结构和方向的关键问题 。一项任务至少一个问题,可根据 学生回答问题提出随机性的问题。
2、清楚地、详细而精确地表述问题。
3、 使问题适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4、按照逻辑的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提出问题。
5、提出各种水平的问题。
6、 紧随学生的回答继续发问。
7、在学生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
8、鼓励学生发问,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培养创新精神。
(四)明确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类型。教学中可把问题分为如下几种:
1、教师发问的重要目的:一是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一是对所学内容的应用。
2、复习式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过的知识。
3、启发式问题:通过提出学生未思考过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探求新知识。
4、诊断性问题:通过提出问题估计学生对某些学习内容已达怎样的水平,了解教学效果。
5、激励性问题:通过提问激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控制学生的行为。
(五)课前准备好问题及发问顺序
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准备好主要问题及提 问顺序。 应拟出有严格逻辑顺序的问题提纲,一般不可脱离教学内容随意提问 。 对学生的回答问题要有预见性,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据此准备好 解决措施。本人在上《故都的秋》的时候就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文中是否只写了故都的秋呢?故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各是什么?文中写了故都的秋的哪些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时间还是空间)?然后引出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然后落实到哪些是“形”哪些是“神”,作者为什么不写香山的红叶,雄伟的故宫等景物却写“清”“静”“悲凉”的景物呢?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还是悲秋呢?请从时代背景、选材等角度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比较,说说自己的看法。
(六) 要善问、善导
《学记》中提出"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即提问应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难易适度。善问即提出的问题要具体明确,不可含糊其辞;要准确,不要误导;要有趣味性、启发性;要难度适宜。善导即当问题提出后, 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思考,因势利导,引导学生 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识。如一位教师在上《变色龙》一文,采用了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 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早在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张载论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时,就提出了“学则需疑”的原则,指出“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朱熹,进一步发展了张载的观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张、朱两人在这里提出的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条规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是从生疑到解疑释疑的必然过程。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这条学习规律的提出,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语文教学确实是很有指导价值的。
问题教学法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诸如知识面、驾驭教材、洞察力、控制场面的能力等等),更是教师教学观念的体现。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没有好的提问艺术就不会有成功的教法,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养成敢于提问的学习习惯,形成善于提问的能力,还需要广大的语文教师不断地探讨和完善。
『陆』 如何巧妙调控小学语文课堂
如何巧妙调控小学语文课堂
作者:周海云
[导读] 课堂调空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常规的训练。
课堂调控是教师对课堂上学习情境的创设控制,对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对达成本课时教学目标的策略使用,对课堂气氛的调节,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应用。课堂调控不同于执行教案。课堂调控不同于“课堂以教师为权威”。
一、简化课堂
1、简化教学内容
实施了人教版教材后,我们都不难看到:新教材的内容在量上多了很多。低年级第一册拼音部分就有四个复习,六个单元;第二到第四册教材都有八个单元,每一册教材当中都包括八篇识字,三十四篇左右的课文。每篇需要认识的新的汉字的数量比原来的教材有大幅度的增加。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但要承载的东西比起其他年级的学生要多得多。而我们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的学生懂得太少,觉得讲得越细,孩子就理解得越深;读得越多,孩子就学得越好,对教学内容难以割舍;还有的老师觉得教材既然都这样编排出来了,如果不教那么考试考出来怎么办?所以对教学内容不敢割舍。
案例陈述:《学会劝阻》
理论阐述:不同学生所能承受的教学内容是有一个度的,教学内容太多,构成教学节奏太紧,使学生的心理节奏一直处于急促、紧张的状态,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这疲劳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导致学生游离我们的课堂。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象卢勤老师说过的故事《蹲下来看孩子》中的那位妈妈,蹲下身来,真实地感受一下孩子眼中的世界。正视学生的学情,以教材为例,截取部分,简化教学内容,那么课堂上就可以放慢脚步,和学生真诚的互动,关注他们的不会,并竭尽我们教师的全力引导他们从不会到会,课堂上就一定能够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
再看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以文章教学为主,一篇文章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假如我们不对讲课的内容进行调控,那么在稍纵即逝的40分钟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既要完成读通读顺课文和识字写字的保底工作,又要理解文章内容,进行相关的语言文字训练,什么都面面俱到,必定什么都不能到。在语文课堂中对于一些长的课文,要合理挤出有效的教学时间实现“长文短教”,做到立足文本,一课只求一得,落实字、词、句的低年级的训练重点,就足够了。
其实,舍弃有时是为了更好的获得。
2、简化教学语言
课堂调空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常规的训练。但常规训练不能靠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的提醒,春风化雨的激励评价,不要过多地让学生齐念“课堂常规口诀”。学生的行为总在反复,造成我们老师每天也得重复差不多的语言,时间一长,容易使学生形成听觉疲劳,甚至是听觉倦怠。因此我在课堂上就经常采用一些肢体语言进行调控,效果很好。比如:
课堂上的目光提问;迫切需要发言的学生建议他们可轻轻摇动自己的小手;注目倾听;击掌两下,表示要安静……诸如此类肢体暗示学生一旦掌握,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实现无声无息地轻松调空。
二、趣化课堂
说到低年级的课堂,不能不提到“趣”。而关于趣的营造,方法更是多。有表演、故事、竞赛、游戏激趣,大型公开课上低年级的老师为了调控,还有把教学的环节以闯关形式出现,不停吸引学生的眼球,自始至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曾有一个研究教育的人士说过:不爱学习的学生哪儿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一个也找不到。所以我今天要讲的就是怎样运用故事情节趣化低年级的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拼音的学习中,借以学习拼音知识的插图与插图之间,并没有什么逻辑联系。而这些毫无关联的插图,又与每一节课学习的拼音知识紧紧相连。那么,单纯地以图教学拼音知识,容易产生单调、无味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将这些零散的没有逻辑联系的插图,串联起来,协调于统一的有趣的情境中,就能让拼音学习成为刚跨入小学校门的孩子进行的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活动。
三、异化课堂
一堂课就如一块蛋糕,都是甜的,一直吃就腻了。再去吃点其他的东西就有味了。所以说没有变化的课堂是了无生机的课堂,是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因此我们要追求不一样的、有变化的课堂,也就是所谓的异化。
1、板块变化
课堂其实是一个氛围场。课堂的基调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低年纪的课堂调空很讲究动静搭配的问题。语文课中的“动”能激活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情绪,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静”则有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使课堂处于安静的状态。如果语文课上“动”多“静”少,就会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思维很少参与学习,因此课堂虽然活跃但却显得浮躁;如果“静”多“动”少,学生就容易疲惫导致课堂沉闷压抑。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画风》的教学可以把安静的生字书写环节放在导课、课中、课末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在一个游戏之后,适当设计一些如听写、练习、默读,以静制动,快速调整学生状态;又比如在较长时间的看、写之后,结合教学,设计一些表演、背诵等活动量较大的环节;连续的半节课的训练之后,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精神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提醒或警示对学生注意力的长久保持已无济于事。可以组织学生来一段律动等形式的课中操,舒展肢体,以动制静。这样,不但消除学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增加师生间的感情。
正如一些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又会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和平衡观众的情绪。教学设计时候也要重视动、静的合理与巧妙转换,去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场,获得一个开放但不失控,规范但不沉闷的课堂。
2、语言变化
首先追求语气语调上的变化。比如讲述重点时,可提高音量,减慢语速,适当重复;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可暂时变换声调,唤起无意注意;因为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种单调的声音刺激下,令大脑皮层很快的进入抑制状态。而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的教学语言,则打破着这种单调的催眠刺激。
其次追求内容上的变化。如课中的写字指导常常有读准音、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动手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几个步骤。教学时可以把这些习惯性的说法改成:和生字宝宝打招呼(读准音)、找找生字宝宝的家(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送生字宝宝回家(动手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把原本枯燥的识写以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加以呈现,让学生把生字宝宝当成朋友一样去爱、去呵护和生字一起游戏,体验交往的快乐,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
第三,追求节奏变化。
这样,通过这些变化,,使教师的语言就象蜜一样牢牢粘住学生的注意力,驱散“脱轨”行为,使他们没有心思再去“走神”或“搅场”,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控。
总之,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情况千变万化,教学对象千差万别,表现各异,必然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机智灵活地运用调控策略进行调控,真正处理好课堂教学中“开放”与“规范”的关系,实现“开放”与“规范”的和谐统一,使我们的课堂经常见到“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理想的状态。
『柒』 如何构建精彩而轻松的小学语文课堂
架构有趣有效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
摘 要 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逻辑起点就是有趣,而其逻辑终点就是有效。笔者关注到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低效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也就是说老师的眼中是缺少学生的,一些学生貌似是认真听课,但是他实质上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鉴于此积极探索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点成为改善语文教学困境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有趣 有效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作为整个课堂的引导着与主导者的教师,应该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触动放置于首位,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其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就会得以充分施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然而,那种一味地题海战术,机械地测试训练,智慧扼杀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语文固有的美感滋味也被这种战术训练所扼杀、掩埋。学生自然会逐渐地厌恶语文的学习。为了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有趣性,笔者认为可以进行一下措施的采用: 一、倡导情境教学
教学活动应该与时俱进,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化教育设备进行一定层面的辅助。笔者认为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其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鉴于多媒体信息量大、趣味性强,以及有效熔铸声音、文字、图像于一炉的特点,它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也完全契合小学生求奇、求新的心理特征。这样的课堂是
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显然是传统课堂所无法企及的。比如说老师在讲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之前,就可以在网络上搜集、整理与桂林山水相关的精美图片,让直观多彩的图片,带领小学生走进具体的情境之中。再如《倔强的小红军》,在讲解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剪辑《闪闪红星》中的音乐,或者是电影片段,让学生对小红军潘冬子的形象进行感知,然后联系课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对阅读。笔者认为语文课堂就应该像磁铁石一般,牢牢地将学生吸引住。而多媒体就是一块有效的磁铁石,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此观之,如果恰切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那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持续地保持。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可以说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根本是没有民主和谐可言的,只有将新课改“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切实、充分地付诸实践,才能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每当想起传统教学中那种呆板、老套的教学模式,作为教师自己似乎都对这一职业产生了一定的厌恶与排斥,何况充满活力、天真烂漫的儿童呢。我们怎能忍心扼杀他们活跃的思维、灵动的智慧呢!所以课堂上应该少一点墨守成规,多一点自由自在。但是自由自在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度,我们不能推行西方的开放式教育。因此自由的尺度需要每一个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构建民主和谐的语文课堂气氛,首先就需要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要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沟
通与对话,切勿总摆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教师需要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会和谐相处。鉴于此,笔者认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创建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为的是进一步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需要将学生视为“主角”,应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些趣味的课文完全可以交给学生来讲解,例如《唐玄奘西行取经》、《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教师可以给予恰当的点拨、延伸、拓展。另外,教师尽量要多表扬学生,而且表扬的原因也应该具体。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调动,课堂效率才能提升。 三、强化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只是通过几本教材就想将语文素养提高,这很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广泛而深入的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根本无法有效强化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们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鉴于此,如何强化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学校应该订阅各种类型的期刊杂志,这是课外阅读开展的必要前提。同时,每天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将这种事情形成规章制度,长期落实下去。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与自己课内学习相似之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强化学
生对固有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充分检验自己以往学习的实际情况。所以,课外阅读就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和延伸,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避免学生阅读的随意性,教师可以推荐出一些学生必读的数目来,如中国传统文化传世经典方面的小册子,即《论语》插图注音本,《弟子规》、《千家诗》等等。因此,广泛阅读是要将“读好书”作为前提的。有了课外阅读的辅助,那么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效率就会无形地提高。 四、举办趣味竞赛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表现欲、主动性是比较凸显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笔者认为定期举办趣味竞赛成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趣有效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竞赛实践活动中,学生就会获得一定的自信与荣誉。这种自信与荣誉又是具有能动作用,可以唤起他们对语文持久地偏爱。趣味竞赛活动使得整个学习气氛变得更为浓郁,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大家热情高涨,畅所欲言,彰显个性魅力。同时,举办趣味竞赛需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像辩论赛流程一样进行问题的回答,分为必答题、抢答题环节。一个选手回答不正确、不完善,可以由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纠正、完善。这样也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关于具体的试题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中寻找,并将相关问题做成知识卡片的形式。例如将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丢)三拉四、(滥)竽充数、买
椟还(珠)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课内学习的成语。这种课内知识变相测验的方式,显然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学习有趣有效性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言:“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部分的重要部分,它常常决定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数。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越浓,自学的积极性越高。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可见架构有趣有效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盛新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之显隐融通[j].上海科研教育,2011(4).
[2]陆金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管理[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2).
『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1、上课前必须认真、充分备课,至少超前三课时备课。
2、教案书写一般内容:
()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可操作、可检测);
(2)教学重点、难点(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两方面确定);
(3)教学准备(教具、学具、搜集资料等等);
(4)教学过程(锁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注重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5)板书设计(简明准确,富有创意);
(6)课堂或课后练习(有针对性、层次性、典型性);
(7)教学反思(每单元至少一篇)。
3、备课类型包括识字课(低年级)、阅读课、习作(写话)课、口语交际课、语文综合性学习等。教案应分单元按课文、按课时撰写,课时数以教学参考用书相关规定为参照。教案设计以个人钻研为主,提倡集体超前备课,提倡按单元整体备课。
4、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认真通读教材,熟悉任教年级、上下衔接年级的教材以及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排特点,理解教材编排意图,准确地把握每单元教材的特点。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定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5、要做到六备、六结合。
一备《语文课程标准》;二备教材(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三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结构、学习需要、学习方法和习惯等);四备教学资源(教材背景资料,生活体验等与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所有信息);五备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法和学法;六备作业设计、学具、教具(要体现个人特色及课型特点)。
六结合是指课程标准与教材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主导和主体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6、提倡电子备课、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激发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提高教学效益。
(8)小学语文课堂常规训练扩展阅读:
教学基本功:
1、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教态亲切、自然。
3、能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培养学生逐步做到:
1、上课铃响,保持安静。坐姿端正,注意力集中。
2、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3、大胆质疑、勇于求异、敢于创新。
4、讲普通话,吐词清楚,声音宏亮。
5、能就不理解的内容向人请教。
网络-小学教师
『玖』 小学语文课堂到底该教些什么(转载)
很多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在素质教育的呼号声和专应试教育的战场属上,那一线夹缝才是语文教育的真谛?或许,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反映。 编者们牵强附会地把一些类似教材放在一个预定的单元组,殊不知有些作者的文章有其个性内容,勉强地按这些要求去做,就失去了教材本身应该带给读者(学生)的个性的享受。况且,一本《教参》,很多时候左右着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和内化,有时候甚至充当标准答案的角色,难道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教这些东西?教师的教学也要个性化应该不仅仅指教学方法或风格,也应该包括教师本身对教材的理解、处理、内化。 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正是如此,会学习的人要会思考,其中包括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所以孔夫子就说:学而不思则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教什么的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应该就是这个。本人认为,处理教材,拿到一篇课文,首先要考虑的并非怎么去教,教师自己首先要去读懂这篇文章,哪怕只懂一点!只有懂得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和编者的编组意图,明白了应该教什么,才能着手思考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