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麼利用技術多媒體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中明確提出:「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在音樂教育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教師應努力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點為教學服務。」那麼,在新課程標准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應該如何正確運用多媒體技術,使其充分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在此,筆者就這個問題從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觀點:
一、 何謂多媒體音樂課
多媒體音樂課,即指「多種電教多媒體組合優化的音樂課」,也指「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音樂課」。尤其是後者,多媒體計算機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體的多元化、多樣化,具有突破時空的局限,運用多種藝術形式擴大容量的特點。它使音樂語言和文字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相對單一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的審美對象,並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學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以取得最優化的教育效果。
二、 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育的作用
1、德育、美育作用。
音樂是一門融思想性和藝術性為一體的學科,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是音樂教學重要的任務。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音樂知識,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和音樂創造能力的同時,必須有機地融進思想品德教育和審美教育。如在唱歌教學中,通過多媒體素材的組合、融入,生動直觀地表現歌曲所描繪的美麗的自然風光、多彩的活動場景……,讓學生在看與聽的同時也得到美的體驗。
2、可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音樂教學同其它學科的教學一樣也有板書設計和適量的習題。如果把這些內容製作在課件中,就可以減少課堂上板書的時間,增大教學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用多媒體音樂教學可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狀況。教者可通過多媒體在課前或課後製作好譜列,上課時用投影大屏幕既清晰又新奇地分步或同步地展示和分析譜例和音響,有的課程還可採用多媒體手段(音視頻)結合演示授課。並通過音響感受擇選出最佳效果。
可見,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在時間、空間和地域上的限制,有利於音樂審美情境的創設,為師生的音樂情感體驗提供了條件和環境,而且具有很強的人機交互能力,因此有利於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音樂教學模式,將教師與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對於學生來說,多媒體技術為實現新的音樂學習目標提供了便利工具,為學生了解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打開了大門,幫助學生組織、建構和完成多項音樂學習任務,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其應用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由單一的課堂學習方式向多方式、多途徑發展,學生不僅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方式獲取音樂知識,還可以藉助於多媒體課件或信息,網路在計算機室或家中等場所朝進行個別化學習。
三、音樂課中多媒體應用的一些誤區
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其中最突出的是它的機械性。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講究以情動人,因而它需要音樂教師的情緒投入,並要求教師能夠對學生在活動中表露的情感進行具體的分析判斷,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這些是多媒體技術所不能勝任的。有的音樂教師卻走進了這樣一個誤區,認為一節課所涵含的文化面越廣,使用的教學手段、教學教具越多,就越能顯示出教師思路的新穎和教學水平的高超,於是不管是公開課,還是調研課,或者評優課,課堂上幾乎都有電教媒體,而且更換頻繁,看得學生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記憶深刻的是有一次參加教學觀摩活動,聽了一節音樂公開課,課題為《小烏鴉愛媽媽》,由於歌曲內容具有一定的情節性,教師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就把整個教學過程編成故事,以動畫的形式,再配上音樂播放,學生津津有味地一會兒看動畫片、欣賞圖片,一會兒還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分角色表演等等,這樣的課,學生的興趣是調動起來了,但學生的聽覺聯想卻被忽視了,以至於一節課下來,留給學生印象深刻的只是動畫形象和故事情節,而歌曲的主旋律卻不熟悉,這樣的音樂課能說是成功的嗎?我不由大惑:為什麼一定要用多媒體?又有表演和創作?一節課大部分時間都在欣賞畫面,根本沒有時間讓學生去仔細體驗音樂、感受音樂,學生又哪來表演的激情和創作的靈感?課後詢問這位教師,她說:「這是公開課,要有教學形式的創新,才能體現新課程理念呀!」恍然大悟,原來她把新課程改革僅僅理解為在傳統教學手段上加入多媒體,僅僅理解為教學形式的創新!
四、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如何正確應用多媒體
首先、一定要處理好教師與多媒體的關系。
1、音樂教師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使用現代教學媒體的能力和水平,進入教學藝術境界,另一方面,還要注意拋棄過分誇大多媒體的作用的錯誤傾向。現代化教學媒體,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工具,教學媒體必須依靠教師精心設計,操作,才能發揮它的效能,它是不可能替代教師的工作的。
2、教師對學生特有的人格影響,情感的教育是任何教學媒體無法替代的。
我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劉德昌老師他在課例點評中強調:「要適度合理的運用多媒體,教師不要忘記自身教學能力的體現,不要完全藉助音響;教師教學語言在逐步散色,脫離了與學生交流情感的過程。師生對話很有必要,人—機對話代替不了人—人對話。作為情感教育的音樂教育更是如此。比如:在教授五年級第九冊歌曲《外婆的澎湖灣》,學生對歌曲旋律也許略知一二,但對於歌中唱到的人和景就不太了解了。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於是我將台灣的地理﹑風土人情及澎湖灣的美麗風光等錄象資料做進了課件,讓學生通過最直觀的畫面了解寶島台灣的人與景,並且結合教師精心組織的語言導入本課課題。在讓學生欣賞澎湖灣風光的時候,我將《外婆的澎湖灣》這首歌曲進行聲情並茂的現場范唱,而不是讓他們聽磁帶里的范唱。當時,我發現同學們似乎被老師有感情的范唱感染,也都情不自禁地唱了起來!基於這是一首來自台灣的歌曲,在教學過程中我適時引導學生了解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熱愛祖國,為祖國大一統事業祝福!我讓學生也談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說:「從現在就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了為祖國統一事業作出貢獻。」……看著孩子們發自內心的豪情壯語,我也被感動了。最後全體師生共同唱響《我的中國心》結束課堂,課堂頓時被濃濃的愛國情包圍著,每個人的心都久久不能平靜。
其次、要分辨主體與輔助的關系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中只能起輔助教師教學的作用,而不能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著名教育家劉德昌老師也曾告之我們:「教師應當把握住自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多媒體只作為音樂課堂的輔助工具,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對於音樂教學來說,就象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便能提高教學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而反之,如果使用不當,喧賓奪主,也會沖淡音樂教學本身,甚至影響和降低教學質量。例如盲目地依賴於多媒體技術,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教師上課不停地按鍵邊放邊講,成了一個「解說員」這不僅以計算機的思路限制和取代了教師和學生的思路,人成了機器的奴隸,而且改變了音樂教學作為人文課程的學科性質,師生間和諧的人性關系被冰冷的人機關系所取代。
再次、使用多媒體要服從教學實際需要,這樣才有利於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教學中不能為直觀而直觀,為教學媒體而教學媒體,而是要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突出音樂性,不搞「花架子」,更不可喧賓奪主。例如:在學習一年級第一冊第7課欣賞曲《小青蛙》中,我設計了小青蛙、荷葉、月亮、狂風、暴雨、公雞等不同形象。隨著音樂旋律、節奏、力度的不斷變化,在視屏上分別出現了美麗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蟲、在荷葉上跳躍的場面;小青蛙勇敢地面對暴風雨的侵襲;風雨過後,太陽在公雞的啼叫聲中升起,小青蛙繼續勞動在湖面上的情景。然後讓學生進行模仿,又根據音樂力度的強弱、速度快慢、音色的變化完整地展現了故事的起始、經過和結果,學生加深了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這就需要教師預先分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做好教學設計,確定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使用目的、方法,來達到輔助教學,獲得實效的最終目的。
最後、要認清優勢與局限的關系
選擇製作多媒體時要從多種因素綜合考慮,選擇那些符合教學上實用,內容上正確,形式上美觀,製作上經濟,手法上創新等要求的多媒體,以實現整體優化的目標。
比如,第三冊「音的高低」一課,學生最容易把聲音的大小和音的高低混淆起來。在教學中,我就把「音的高低」概念講解交給了《音樂殿堂》來完成。軟體中有一個活潑有趣的卡通小精靈,就是他帶領孩子們暢游音樂的宮殿。打開「知識的宮殿」時,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間布置得較為凌亂的卡通房間,小精靈告訴我們:這間屋子裡放的都是與音樂有關的物品。根據上課內容的需要,點擊了放在暖爐上的一個娃娃,這是娃娃一邊向上跳,一邊講解什麼樣的音是高音,並用女聲尖叫聲為例子,既生動又形象:點擊了放在暖爐下的一個娃娃,他一邊向下跳,一邊講解,並以大提琴渾厚的低音效果來示範。學生在學習時有如看動畫片,興致十分高。演示結束後,學生能很快並且准確回答「高音」與「低音」的概念。優秀的媒體教學作品不僅需要優秀的教學設計,更需要優秀的二維動畫片、三維形象美工製作人員,需要高配置的電腦與大型製作軟體。可以這樣說:需要各種非常專業的人士共同參與。由於技術與設備等方面的條件限制,基層學校無法實現大家理想中課件的各種表達形式。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從考察市場上已有的教育軟體著手,認清優勢和局限的關系,將其對學習活動極具價值的部分引入教學活動,各取所長,整體優化。
總之,在實踐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多媒體技術與音樂課教學的有機整合,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它可以創設音樂情境,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思維發散,培養學生想像美;引導藝術創新,發展學生創造美。隨著教育現代化的普及,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還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其技術的先進性,優越性,智能化將得到充分的體現。然而多媒體音樂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手段,不能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全盤否定和排斥,而應該把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師的生動啟發和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技術輔助手段,它只能與課堂教學規律及特點相適應,多種教學手段協調互補,才能體現其強大的生命力,達到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Ⅱ 小學音樂課教學設計的課件怎麼寫
小學音樂第六冊《一隻鳥仔》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慣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一隻鳥仔》,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聆聽素材統一,形象完美的音樂作品,有感情地唱好《一隻鳥仔》。要求學生用親切、跳躍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表現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和純潔的性格。
2、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情景與動作進行表演,學習在情景中用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
3、通過樂器學習歌曲《一隻鳥仔》,並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情境導入: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有較規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復習前課內容:表演及唱。
3、節奏練習:自選(結合學習作品的節奏進行)。
二、寓教於樂:
1、初聽歌曲《一隻鳥仔》,聽後說說,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聽後學生自由說)
再聽歌曲,引導學生發現,在這首台灣民歌中出現了許多襯詞和象聲詞,使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更加與眾不同。
2、學唱歌譜(音組「5、6、1、2、3」)
1)教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跟唱(二遍)(唱譜是不加下滑音記號,注意八分休止符)
找出難唱的地方重點練唱
3)讀一讀歌詞(重點讀象聲詞,模仿出鳥的叫聲)
Ⅲ 什麼是中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小學音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演唱<<小雨沙沙>>。
2、能與他人合作表演<<小雨沙沙>>,從中體驗歌曲表演的樂趣。
3、聆聽童聲合唱曲<<春雨沙沙>>時,能隨著歌曲的旋律,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演慾望,引導學生發揮想像,體驗新的藝術表現形式。
教學難點:
能自主的創編動作,在表演中表現出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准備:dvd.教學光碟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聽一聽(放錄音)
聽《春天在哪裡》音樂,律動。
2、激情導入
師:春天來了,在上學的路上你看到了什麼?
生:桃花、綠葉、燕子……
師:聽到了什麼?
生:小鳥嘰嘰喳喳地叫、春雷轟隆隆、小雨沙沙……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唱歌曲《小雨沙沙》。
二、歌表演《小雨沙沙》
1、學唱歌詞。
師:小朋友們,下面跟老師一起來學習歌詞。
(2)師採用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歌詞。方式如下:
師:「小雨、小雨」。
生:「沙沙沙、沙沙沙」。
師:「種子、種子在說話,在說話」。
生:「哎呀呀,雨水真甜,哎喲喲,我要發芽。」
2、學唱歌曲
出示《小雨沙沙》的歌詞,播放歌曲。
(1) 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輕唱歌曲。
(2) 在學唱過程中,老師及時糾正錯誤,反復演唱。
(3) 引導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4) 指導學生注意歌曲節奏。
(5) 師生接龍唱,生生接龍唱。
(6) 師生齊唱。
Ⅳ 怎樣進行小學音樂活動課教學設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來包括以下源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Ⅳ 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設計中選擇音樂教學方法
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x0d音樂教師要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進行描述,便於在學生大腦里形成表象,有利於學生把這種音樂形象同自己對現實生活的感知進行聯系和想像,去深刻地理解音 樂,從而發揮教學語言的直觀作用.教師講得引人入勝,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都保持高水平,學習效果必然提高.不僅要生動形象,還要幽默風趣,幽默可以調節學生的聽課情緒,減輕學生的疲勞強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