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
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教學的精神,從學生的終身發展、成長進步出發,創設生動版活潑、寬權松愉悅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深入思考,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判斷、運用、綜合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學會有條理地分析、思考、解決問題,讓學生的人文索養和綜合素質得以提高。
⑵ 小學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分哪些步驟
新理念下的中小學備課,實際上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圍繞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問題而展開的教學設計.這種設計有利於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有利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
⑶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實施深度教學
主要從下面3點入手:
從生活經驗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聯系的,新教材中也給出了許多例子,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於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著好奇心、疑問心、愛美心強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融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一課時,我運用事先准備好的漂亮的圖片創設情境,講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隻小蜻蜓在草地上飛來飛去捉蚊子,忽然飛來了一隻美麗的小蝴蝶,繞著小蜻蜓飛來飛去,小蜻蜓生氣了,小蝴蝶卻笑著說它們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帶著小蜻蜓去找它們家族的成員,它們找到了樹葉,小蝴蝶說在圖形王國里它們三個是一家人。同學們,為什麼小蝴蝶要這樣說呢?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對稱圖形的共同特徵。
2.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為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活動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和靈活運用。根據費賴登塔爾的觀點,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同時教給學生操作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測量、拼擺、畫圖、實驗等操作實踐,激發思維去思考,從中自我發現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
我們常說"親其師則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於教師教學的有效實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某個學生和某個教師比較親近,那麼也就會相應的喜歡這一科目,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顯得比較積極、主動;而如果學生不喜歡某個教師,那麼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顯得應付、煩躁。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我們能夠認識到師生關系對於教學的影響,通過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來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進行。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邊活動,因此創設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師生人格上的平等,發揚學問中的自由和組織管理上的民主,力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從而自覺、自主地學習。在農村小學,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缺乏父母的關愛,也會導致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作為教師如果我們在教學之餘能夠對他們有更多的關愛與指導,相信就會很好的拉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愛,進而提升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效率。
⑷ 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有差異教學的幾點做法
學生各方面差異的存在是必然現象,是無法避免的。面對這樣的差異我們應該怎麼做呢?經過這幾年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摸索,我認為要解決好學生差異性帶來的問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行差異性教學
我們面對的幾十個學生明顯存在著各方面的差異,這樣的差異肯定給數學教學帶來相當大的困難。而一個班級的教學在內容、進度上必須一致,如果不實施差異教學,勢必會使學習好的學生不能充分發展,學習基礎弱的學生迫於教師的進度而疲於奔命,這樣就造成了較高層次的學生感到教師授課內容太淺且速度太慢,在課堂上顯得索然無味、無所事事。而較低層次的學生則感到教師的授課內容偏難且速度偏快,學習跟不上、學習興趣提不起來,時間長了便產生了「厭學」的念頭。結合個人教學體會,本人認為「差異性教學」的具體實施,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一)教學目標差異化。差異教學中的分層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我們要把握好分層化的指導思想是成績和教學的分層化,而不是人格的分層化。為了不給各層次的生增加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我們在教學目標的設計是就應該根據學生的情況把同一個教學內容的目標設計成多層化。這樣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才能取得不同的的收獲。如我在教學五年級數學「小數乘小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原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1、讓學生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2、使學生掌握快速確定小數點的方法;3、使學生能快速熟練的進行小數乘小數的計算並能進行驗算。而面對我們班的學生的具體情況(我把我班學生的成績分為三層,成績較好的為A層,成績居中的為B層,成績較差的為C層),我把目標分為三層:A層學生必須達到上面的1、2、3點目標要求,B層學生必須達到1、2兩點目標要求,如果可以掌握第3點更好。C層學生必須達到第1點目標要求,基本了解掌握第2點目標要求。這樣在課堂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就有不同的目標,只要他們在這節課里達到各自的目標他們就算成功。這樣各自都沒有較大的壓力。
(二)課堂教學差異化。把班級學生的情況和差異化設計的教學目標相結合起來進行差異化的課堂教學是差異性教學的重要環節。我們只有把學生、目標和課堂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很好的發揮差異教學的作用。如我在教學「小數乘小數」時,通過引導學生探索課本教學內容後,我給學生設計了三題課堂練習。1、1.2×4.5= ,5.6×7.8= 2.3×23.2= 36.2×14.3= ;2、直接說出下面算式的積的小數位數:33.2×0.23= 3.026 ×0.236= 0.236×12.036= 0.321×12.369= ;3、計算下面各題並驗算:0.25×0.36= 2.36×21.34= 0.245×2.58= 9.12×8.97 = C層同學完成第一 題就算達到目標,B層同學完成1、2題就完成目標,A層同學必須完成全部作業才能算完成目標,這樣各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相應的收獲。
二、實施差異性作業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縱觀目前教師布置的作業,大多都是書面作業,練習題的第幾題到第幾題,是書本例題的翻版,整齊劃一。而同一班級中,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由於A層生知識掌握得較好,這些作業對於他們來說是反復機械式的,沒什麼樂趣可言;B層生拖拖拉拉完成作業,敷衍了事;而C層生則是出現抄襲現象,或者就乾脆不交,他們產生了一種抵觸情緒。既然學生客觀存在差異性,我就嘗試在學生中實行差異性作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應有的發展,感受各自作業帶來的愉悅。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課堂作業的差異化。數學作業是起著鞏固知識的作用,我們不能淡化學生的基礎,所以一些必要的基礎題還是需要學生進行練習鞏固的。但這一練習並非要求一致,同樣體現出差異性。平時的課堂作業基本上是書本中的練一練和與教材配套的作業本,課前我們對這些練習進行研究分類,為課堂中學生的作業布置作好准備。大多練一練的第一題都是基本題,與例題相仿,讓C層學生去做, B層學生選擇下面其中幾題做,A層學生選擇其中一題,再補充一些課外的拓展題。
(二)課外作業的差異化。傳統教學中布置課外作業基本上是「一刀切」的現象,而「一刀切」往往無法顧及學生的各層需求,被動地做著千人一面的機械性作業,興趣無從談起。所以作業的設計應該從多層次和多維度來考慮,根據學生不同知識水平和做作業的能力來設計,這種作業對學生來說富有可接受性,不同層面上的學生在達到不同層次要求的作業中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我先按不同層次的要求設計好基本題、發展題、綜合題、提高題。C層的學生可以在基本題中選擇;B層的學生可以在發展題和綜合題中選擇;A層的學生可以在發展題、綜合題或提高題中選擇。這種選擇型作業,就如學生在超市中挑選自己喜歡物品一樣,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屬於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作業超市中自主選擇。
比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一課後,我發現C層學生面對書本的習題無從下手,B層學生基本掌握方法,A層學生已遙遙領先。於是給C層學生的要求是完成豎式中除數和被除數小數點的移動,(也就是將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只要將兩者移對了,就算是目標達到了。對於B層學生,讓他們在教材的練一練中選擇不同類型的幾道題進行計算。對於A層學生,讓他們找一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
三、實施差異性評價
評價對於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十分重要,積極、肯定和導向性的評價是教育教學評價的主導傾向。評價不要簡單的結果化,更不要輕易進行結論和定性評價。評價是教育教學手段、是教育教學手段方式,而不是評定,是促進學生保持良好學習狀態的機制。所以,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們就得採取差具有異性的評價。
差異評價主要是個性化評價,旨在"揚長"而不是"揭短",盡可能發現學生某一方面的優勢,及時進行強化,克服習慣的結果性評價,成績評定或逆向評價的方式。評價可以多形式、多方法。利如自評、互評、組長評、師評、師生共同評等方法進行,並輔以作業展覽,某種新穎方法利用該生的姓名命名等形式。
傳統的作業評價採用勾和叉,用劃一的標准去評價有差異的學生,這樣對於學生來說應該是不大公平的。我採用多標準的評價方法:如可以採用「等級+簡語」式的評價方法。這種評價具有很強的激勵性、導向性,評價旨在使學生及時了解自己學習的進步與不足,不斷明確努力的方向,提高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如「良+字跡工整=優」「良+如果能獨立完成作業=特優」「優+如果能讓更多同學分享你的傑作,相信你會贏得更多同學的羨慕。」差異評價目的是為了再次促進學生作業的興趣,提高作業的樂趣,它能起到激勵、喚醒、鼓勵學生積極學習。
總之,在教學中實施差異性教學,不但解決了學生的差異性給教學帶來的多重困難,同時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尊重,並達到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做有所獲的目的。
⑸ 小學教育 語文課程標准在教學方面提出了那幾條實施建議
教學建議包括:一、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三、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四、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五、具體建議。在語文常規教學中,課程標准所起的作用遠遠大於它本身的價值。首先,它制定了語文學科的課程目標與內容。這就使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目的性更明確。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有的放矢。在預設教學的過程中,使預設更有方向性,更具可行性。其次,它提出了語文教學的實施建議。
⑹ 如何在小學教育中實施啟發式教學
一、啟發式教學應重視「導」
啟發式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從根本上廢棄一個「灌」字,注重一個「導」字,強調教學過程整體優化,教與學最佳結合,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多看、多思、多講、多動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理解掌握知識的內化過程,參與智力開發、能力培養的實踐過程,知識讓學生自己領會,結論讓學生自己發現概括,困難讓學生自己克服解決,技能讓學生自己掌握,把學生推到主動地位上,教師給予正確的引導、點撥、誘導、激發學習動機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並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判斷、綜合、抽象等思維活動進行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啟發式教學應注重「啟」和「試」相結合
學生的發展歸根結底必須依賴其自身的主觀努力。一切外在影響因素只有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引起學生強烈追求和主動進取時,才能發揮其對學生身心素質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質教育對啟發式教學賦予了更新的內涵:堅持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相結合,注重教師的「啟發」和學生的「嘗試」相結合。
首先,嘗試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不論是優生還是差生,都可以從嘗試中獲得成功,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為他們獲取新的成功准備良好的心理條件。
其次,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的嘗試,既培養了小學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小學生在親自嘗試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學"變為主動有趣的"樂學"。這就要求教師要盡可能增大學生學習的自由度,盡量啟發、引導小學生自己去嘗試新知識,發現新問題。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我首先出示圖形引出「內角」概念,然後通過「畫一畫」、「量一量」的方式讓學生隨意畫個三角形量出它的三個內角度數,再把三個角加在一起求內角和,最後再引導學生根據數據大膽猜測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多少。這樣,人人動腦筋嘗試發現,他們最後求的和都在180度左右,很容易就得出了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接著教師出示問題,啟發學生把這種演算法應用到同類問題中。這樣教學,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達到了學思結合。
三、理清重點難點,找准教學啟發點。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在啟發式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真鑽研思想政治課教材,理清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把握理論動態,關注學科前沿,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啟發。對重點內容進行啟發,可以更好地把黨和國家的政治理論輸入學生心中,促進消化吸收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基礎;對難點內容進行啟發,可以幫助學生對那些因自身閱歷太淺等原因而無法理解的政治理論進行有效消化吸收,加深對有關問題的深刻把握。
四、啟發式教學應注重巧妙點撥,因勢利導
愛因斯坦說:「從新的角度去看陳舊問題,卻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教師引導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在積極的分析和討論中,要求我們老師要善於巧妙點撥,因勢利導。教師准確地把握好教學時機,有利於在思維的最佳突破口點撥學生,啟迪學生智慧的火花。教師啟發思維的問題的深度的難易要適中,速度的快慢要得宜,廣度的大小要恰當,量度的多少要相應,恰到好處地引發學生積極思維。
啟發是一種多向行為,在討論式教學中不僅包含教師對學生的啟發,也反映出學生間的啟發。教學中要提高40分鍾的學習效率,把握啟發時機,調控討論內容是非常關鍵的。教材重點是討論的主體,教材難點是啟發的核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開展和不斷深入,啟發式教學亦應適時而變,不斷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其里,將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只有這樣,才能使啟發式教學與課程改革同步,使啟發式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煥發出更耀眼的光彩,在推進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作用:
1、教學情境的啟發性
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學情境的啟發性,精心設計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與學生情感相呼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最快進入學習狀態。如在低年級可設計成童話故事或看圖說話模式,中年級設計成日常生活場景或智力比拼模式,高年級設計成集體榮譽感、愛國情感、分析比較模式等。既讓學生喜聞樂見,又能使學生在接受知識的同時培養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人生態度。
2、問題的啟發性
啟發式教學一貫注重問題的啟發性,但更側重於如何使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一個一個的問題向理解問題迫近,向結果迫近。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重發揮問題的多功能性,使學生在思考問題的同時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自主學習及合作交流的良好學習習慣。如問題可設計成:這個問題你能獨立解決嗎?思路不通,換一種思路試一試?在你不能解決的情況下你想採取哪些辦法?諸如此類的問題,既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索、積極合作的精神。
3、作業的啟發性
作業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考查。以往教學往往注重學生對當堂知識的掌握情況,很少重視對學生隊知識來龍去脈的考查。新課標更注重學生對知識的來源即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把握,傳統的作業設計已遠不能達到這一要求。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作業這一檢測手段,使學生的思維在寫作業時業不致處於暫停狀態。如可設計開放性作業,即在不同的思維形勢下獲得不同的數學結論,設計「舉例說明你今天所學的知識是如何形成的?」、「試用今天所學得知識推導新的知識或新的結論」等作業,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全面回顧,掌握新知識產生和形成的一般過程,為自主學習和創造性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切事物都是在變化中發展,在發展中生存,在探索中進步。數學啟發式教學亦應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在新的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斷豐富和完善,在數學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⑺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教學
隨著新一輪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活」了,「動」了,傳統的課堂秩序和管理也因此注入了新的內涵和形態.如何有效組織課堂紀律一直是一個炙手可熱的話題.在這新舊課堂教學的轉型過程中,出現了兩種趨勢:一是部分教師放棄課堂管理的現象,使缺失規則的課堂教學走向了秩序混亂的極端:多了熱鬧,少了安靜;多了自主,少了秩序;多了渙散,少了專心.二是有些教師寧可對這種教學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並常常無奈地說:「我又何嘗不想放開課堂、放開學生,讓學生能順心地學,可是課堂千變萬化,一旦放開,學生的興趣是有了,可是把課堂的有限時間佔用了,後面的教學內容完不成,這樣還能叫成功的教學嗎?」對於課堂教學的這些尷尬處境和疑問還有很多.作為教學的主要實施者的教師,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組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呢?一、創建積極課堂環境,滿足學生心理需要由於課堂環境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造成了許多學生消極的學習態度和惹是生非或畏縮不前的行為.因此,有效的組織教學,只有通過創建一個有意義的、真正能夠滿足學生需要的積極的課堂環境.1.等學生做好准備再上課.盡管課前也指導過孩子如何做課前准備,但孩子的接受程度各不相同,到上課音樂響了,還有很多孩子不知道要准備些什麼,有的孩子甚至還沒坐好.這時,不要急著上課,而是要耐心地示範課堂上需要准備的東西,等學生全部准備好,坐端正,再和學生行禮.特別是開學的第一個星期,要讓學生從假期的氛圍中適應過來,養成學習習慣,良好的開端會是課堂成功教學的一半!2.榜樣引導,用積極的話「誘惑」學生.通過觀察、調查等方法深入分析現行課堂環境對學生需要的滿足情況.比如:在看到很多孩子不能管住自己時,我都會這樣說:「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師真喜歡!」其他孩子一聽,馬上也會坐坐好.這句話還能遷移成「某某讀得真響亮,聽得真認真,真仔細,寫得真漂亮,說得真完整等等」我發現孩子都有一種攀比心理,這種話說出來提醒孩子,百試百靈.而有時,孩子為了搶發言,都會發出「恩!恩!我!我!」等聲音,這是,我馬上說:「我請坐得端正的小朋友回答.」學生馬上坐好了.「我請聲音響亮的小朋友回答.」學生站起來,會回答得很響亮.二、設計優質教學過程,切實提高教學效果.有效的教學是防止課堂問題行為發生的第一道防線,好的紀律來自好的教學.因此,採取有效策略,設計優質教學過程是切實提高教學效果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