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詠蘭花》古詩教案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教學案專例則是對已經發屬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❷ 小學六年級綜合實踐活動<漫步古詩園>的教案,誰有啊十萬火急
知識與技能目標:
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和古代詩詞作品的豐富多彩,感受文學形象,發展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交流與合作中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並能將問題進行分類,從而總結出小主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同學們熱愛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學准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多媒體播放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剛才同學們欣賞的歌曲是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同學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千百年來,燦若星辰的詩歌把中國文壇照耀得分外明亮。詩人們用詩歌訴說的一個個故事,至今為人們傳唱;他們抒寫的縷縷情懷,感動了代代的中國人;他們創設的種種意境,迷醉了古今多少讀者。今天,就讓我們漫步在這個風光旖旎的古詩園,去吟唱,去感動,去陶醉吧!
二、情境創設,引出主題
1、信口拈來詩一句
過年時,我們吟:「 爆竹聲中一歲除。」
清明時,我們吟:「 清明時節雨紛紛。」
中秋時,我們吟:「 明月幾時有?」
思念時,我們吟:「 每逢佳節倍思親。」
送別時,我們吟:「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喜悅時, 我們吟:「 漫卷詩書喜欲狂。」
昨天下午,張老師布置了一道數學思考題。晚上,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時,爸爸走了過來,助我一臂之力,經過他一 點 撥, 我 豁 然 開 朗, 真是「 」,於是迅速地解開了這道難題。
老師,你可記得我──一個令您付出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小淘氣」。您那眼角的皺紋,有一條是為我而生,您那頭上的銀發,有一絲為我而白。「 」,這詩句不是贊頌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還能贊頌誰呢?
爺爺70大壽,親朋好友都前來祝賀。大家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可爺爺卻嘆道: , 。我趕緊把爺爺的話打住:「 」。爺爺,你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爺爺笑了,摸摸我的頭:「就你會耍貧嘴!
2、分門別類輯古詩:
從入學到現在,你讀過不少古詩。請你打開記憶的閘門,以「古詩中的 」為題,(如離情別緒、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山水風光……把你所記得的詩和同學們互相交流。
3、牛刀初試賽古詩。
根據要求填出詩中空缺的字,把詩句補充完整。遇到困難要敢於猜測,教師可提供一定的依據。
(1)填寫詩中表現顏色的詞語(自然界的顏色多種多樣,赤橙黃綠青藍紫,這個世界因為有了色彩,才更加美麗。現在我們就來填一填古詩詞中的顏色名稱)
a、( )毛浮()水,()掌撥清波。
b、等閑識得東風面,萬()千()總是春。
c、千里鶯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風。
d、千里()雲()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e、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柳色新。
f、接天蓮葉無窮(),映日荷花別樣()。
(2)填寫詩中的植物名稱
①人閑()花落,夜靜春山空。
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花始盛開。
③采()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④明月()間照,清泉石上流。
⑤竹喧歸浣女,()動下漁舟。
⑥荷葉羅裙一色裁,()()向臉兩邊開。
⑦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花開。
⑧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出牆來。
(3)填寫詩中的小動物名稱(小動物既可愛又好玩,在古人的詩句中那些動物更是活靈活現。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些詩句中寫的是哪些動物。)
①柴門聞()吠,風雪夜歸人。
②千山()飛絕,萬徑人蹤滅。
③意欲捕鳴(),忽然閉口立。
④時時聞()語,處處是泉聲。
⑤江上往來人,但愛()()美。
⑥綠陰不減來時路,添得()()四五聲。
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立上頭。
⑧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驚不應人
4、別出心裁品古詩:
優秀古典詩歌其獨特的魅力在於「言有盡而意無窮」。一首意境深遠的古詩,往往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有的詩意清新幽雅,意境深遠;有的詩鳥語花香,色彩明麗,生機盎然,竟境渾厚。現在我們就走進一個音畫世界,欣賞古詩中的優美秀麗風光。
5、古詩中的成語
很多成語都有典故,有的來源於歷史故事,有的來源於名家作品。指出下列詩句中的成語。
a、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b、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c、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d、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e、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f、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g、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h、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千紅總是春」。
❸ 小學語文古詩《望廬山瀑布》教案怎麼寫
日照香爐升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❹ 小學《詠蘭花》古詩教案
蘭花的花朵能顯白又能添黃,沒有人來觀賞卻也獨自散發著香氣,小小的心懷不能算大,卻容納了許多的芬芳...大致就這樣5735
❺ 小學語文古詩教案~急求~!隨便哪首都可以!!!!!
5 古詩詞三首
教材簡析
《牧童》、《舟過安仁》兩首詩以輕松、詼諧的筆調描繪出悠然自得、無憂無慮的牧童和兩個張傘使風的頑皮兒童,凝練的詩句中充滿了童真、童趣。《清平樂•村居》以輕快、流暢的語言,徐徐鋪開一幅恬淡、愜意的農家生活圖,令人深深地沉醉其中。
設計理念
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應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指導學生注意詩歌的韻律、節奏和情感。在破解文義的設計中,重點抓住描寫動作的關鍵字眼,勾起學生的生活體驗,調動多種感官體驗,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韻味,輕松地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認識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賴」等詞語在詩句中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詞。默寫《牧童》,能用自己的話表達詩詞的意思。
3.想像詩詞描寫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並在說的基礎上改寫成短文。
教學重點
理解詩詞意思,體會詩詞意境,練習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詩詞中童年生活的快樂、田園生活的溫馨,受到美的熏陶。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准備
1.了解詩人的生平。
2.收集有關宋詞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牧童》)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背誦古詩。
2.理解詞中字詞的意思以及整首詞的意思。
3.想像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難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牧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介紹詩人,激發興趣
大家聽說過「八仙過海」的故事嗎?誰知道「八仙」是哪八個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牧童》相傳就是八仙中的「呂洞賓」寫的。呂洞賓到底是不是神仙我們不知道,但歷史上確實有呂洞賓其人,他原名叫做「呂岩」,是唐代人。呂岩考過科舉,做過縣令。後來唐代暴發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時局動盪,呂洞賓就帶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後不知去向,傳說他已經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古詩,讀通順,讀流利。
2.小組齊讀古詩、互評、互相正音。
(注意強調「蓑」字的讀音和寫法)
3.再自由讀詩,把不理解的詞語勾畫出來。
4、學生反饋並質疑。(師適時板書並回答學生的質疑)
鋪,鋪開。
弄,逗弄。
飽飯,吃飽了飯。
蓑衣:棕或草編織的外衣,用來遮風避雨。
卧月明:躺著觀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讀古詩,交流學習
1.再讀古詩,利用工具書和學習資料進行「小組學習」。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交流討論。)
2.反饋:你讀懂了什麼?
3.根據學生回答,教師適時小結出各詩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誰鋪開在地上一樣,方圓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風中隱約傳來三四牧童聲悠揚的笛聲。
牧童放牧歸來,在吃飽晚飯後的黃昏時分。
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齊讀此詩。
(四)想像畫面,體會情感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閉目想像。
2.學生反饋,把所想像到的畫面說給大家聽。
3.學生配樂朗讀,邊讀邊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4.體會到什麼,迅速寫下來,與小組同學交流。
5.全班交流所體會到的思想感情,教師加以引導:
(詩人嚮往寧靜淡泊,飢來即食,困來即眠,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讀詩,帶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思想感情朗讀。
2.比賽讀詩,單個比,小組比,男女生比。(教師適當點撥抑揚頓挫)
3.伴樂,全班一起誦讀全詩。
第二課時(《舟過安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
3.想像詩中所描繪的情景。
4.用畫的方式自由表達所想像的詩沖情景。
教學難點
以讀解意,以畫悟情。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寫兒童的詩,這節課我們還要學習另外一首寫兒童的詩。和前一首詩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寫了一個小孩子,而這首詩中寫了兩個十分頑皮的小孩子。你們想知道他們怎樣頑皮嗎?想,那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楊萬里寫的《舟過安仁》(板書課題)
(二)自讀感知,理解詩句
1.自由朗讀,藉助拼音讀准字音,讀通、讀正確這首詩。
(注意強調讀准字音:篙、棹)
2.小組賽讀,看誰把這首詩讀得最准,最流利。
3.自讀理解,藉助課後注釋或結合插圖理解詩句意思,劃出不理解的詞語、句子。
4.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已讀懂的詩句、解決不理解的問題。(老師巡迴指導)
篙:撐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桿。
棹:船槳。
怪生:怪不得。
遮頭:為頭部遮擋住風雨。
使風:藉助風的力量。
5.匯報交流,小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詩的意思。
(一隻小漁船里坐著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劃船用的篙和槳,而撐開了一把傘。難怪他們會在沒有下雨的時候打傘,原來是想藉助風的力量來駛船。)
(三)再讀感悟,以畫悟情
1.自由讀詩,邊讀邊在腦海中想像詩歌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小組內交流,互相說說你所想像的畫面。
3.請學生描述畫面,引導學生把想像的畫面說具體、說生動。
4.請學生用彩色筆把想像的畫面畫出來,再把想對兩個頑皮的孩子說的話寫在下面。
(詩中兩個孩子的頑皮舉動,肯定會讓學生有話想說,把這些話寫下來,老師加以點撥就是思想感情)
5.匯報展示:用投影儀展示部分學生的畫,並讓學生加以解說。
(以傘借風力讓船行駛,肯定是行不通的,但這種舉動卻反映了兩個孩子的聰明和頑皮,同時詩人對兩個頑皮孩子的喜愛和贊賞。)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感情朗讀,帶著頑皮、喜愛的情感自由朗讀古詩。
2.通過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好這首詩。
3.誦讀古詩。
(五)拓展活動
你還知道哪些描寫兒童的詩,請讀給大家聽聽
第三課時(《清平樂•村居》)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理解這首詞的意思。
4.想像這首詞所描繪的田園生活的情景。
重點難點
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美好,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板書課題,讀題。
2.解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並不是題目。詞是詩歌的一個種類,因為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古代的詞,都可以伴樂歌唱,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的「樂」要讀成「lue」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後來才用來當做詞牌。
「村居」才是這首詞的題目,意思是「農村閑居的人家」。《清平樂村居》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的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讀,正音
1.自由讀詞,注意讀准字音。
2.難字正音,引導學生讀准:茅、檐、相、媚、翁、媼、亡賴、剝
3.全班齊讀,男女生賽讀,同桌互讀。
4.且讀且點評,讀出韻律節奏。
(三)再讀,解意
1.自由讀文,自主理解詞語意思
2.自由匯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獲,老師引導學生解釋重點詞語:
茅檐: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喝了酒後,微微有點醉意。
吳音:吳地的方言。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和睦的樣子。
翁媼:老翁、老婦人。
鋤豆:在豆田裡鋤草。
無賴:音同「無賴」,這里指頑皮、可愛。
3.小組合作,結合插圖和注釋,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躺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4.再讀全文,學生質難問疑
(營造民主課堂,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爭議之處,還可以展開討論)
(四)精讀、悟情
1.教師配樂范讀,學生閉目想像畫面。
2.請學生自由談所「看到」的畫面。
3.學生配樂自由讀,邊讀邊悟。
4.請學生自由談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寧、悠閑、快樂、恬靜、幸福的平淡農村生活讓人陶醉使人嚮往。
(五)熟讀,成誦
1.小組內互讀,把所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2.全班朗讀,注意表達思想感情。
3.熟讀成誦。
❻ 小班唐詩《鳥鳴澗》教案詳細
鳥鳴澗
朝代:唐代
作者:王維
原文: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譯文
春天的夜晚寂靜無聲,桂花慢慢凋落,四處無人,
春夜的寂靜讓山野顯得更加空曠。
或許是月光驚動棲息的鳥兒,
從山澗處時而傳來輕輕的鳴叫聲。
注釋
選自《王右丞集箋注》鳥鳴澗:鳥兒在山中鳴叫。河流名。
澗:兩山之間的小溪。
閑:安靜、悠閑,含有人聲寂靜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稱。有的春天開花,有的秋天開花。花瓣曬干可以食用。
空:空寂、空空盪盪。空虛。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
好像空無所有。
月出:月亮出來。
驚:驚動,驚擾。
時:時而,偶爾。
時鳴:偶爾啼叫。
作者介紹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餘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
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寫作背景
王維寫《鳥鳴澗》的背景是安定統一的盛唐社會,該詩是王維題友人皇甫岳所居的雲溪別墅所寫的古詩《皇甫岳雲溪雜題五首》的第一首。《鳥鳴澗》是詩人寓居在今紹興縣東南五雲溪(即若耶溪)的作品,是一首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代表作之一。
賞析
《鳥鳴澗》側重於表現夜間春山的寧靜幽美。王維寫這首詩的時候,夜深人靜,月亮還沒有出來,萬籟無聲。忽然,月光穿雲而出,給大自然披上了盈盈輕紗。田野空曠,幽谷靜謐安詳。這是世界都睡著了嗎?詩人在靜思中發現,這春山空而不虛。《鳥鳴澗》中,不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鳥鳴所點綴的那樣一種迷人的環境,而且還能感受到盛唐時代和平安定的社會氣氛。
「 閑」說明周圍沒有人世的煩擾,說明詩人內心的閑靜。有此作為前提,細微的桂花從枝上落下,才被覺察到了。詩人能發現這種「落」,或僅憑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觸覺,或憑聲響,或憑花瓣飄墜時所發出的一絲絲芬芳。總之,「落」所能影響於人的因素是很細微的。而當這種細微的因素,竟能被從周圍世界中明顯地感覺出來的時候,詩人則又不禁要為這夜晚的靜謐和由靜謐格外顯示出來的空寂而驚嘆了。這里,詩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環境氣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這首詩寫春山之靜。「靜」被詩人強烈地感受到了。為什麼呢?是由於「山靜」,所以人靜。人靜緣於心靜,所以覺察到桂花的墜落。動靜結合。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花落,月升,鳥鳴,這些「動」景,卻反襯出春山的幽靜。這首詩主要寫春山夜景。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❼ 小學語文古詩教案ppt怎麼設置
試下101ppt,選好學段、章節,就可以在資源庫中挑自己喜歡的課件、教案 了
❽ 小學古詩寫教學設計一般用幾課時完成
一般詩詞短的五言或者七言律詩,1個課時就可以了,具體的視情況,看學生的基礎,最多2個課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