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構建小學語文任務型教學課堂
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具有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的使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怎樣才能讓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趣味橫生,並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呢?筆者認為,需要從小學低年級孩子的天性與幼兒園的習慣著手,構建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課堂教學
② 小學英語教學法中任務型教學要注意什麼
一、任務型教學法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
以任務為中心的語言教學思路(TheTask一orientedApproach)是近20年來語言交際教學思路(CommunicativeApproach)的一種發展形態。它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
長期以來,在外語教學界,人們一直在試圖尋找一種最佳教學法。外語教學是一個非常復雜,多變項交互影響的過程,使得外語教學中難於尋求出一種最佳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教什麼並不就等於學生學到了什麼。教師在外語課堂教學中的主要作用是如何為學生創造一種有利於外語習得的條件。因此,對於外語教學中語言交際任務的研究是目前第二語言習得和課堂教學研究的一個熱點。在過去的近20年中,不少應用語言學家從不同角度對交際學習任務進行了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證研究。
近期,在我國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外語教學中,對以任務為中心的語言教學思路開始給予了足夠的關注,對學習任務的研究和設計,以及在教材開發和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也日趨廣泛。任務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已逐漸成為中小學英語教學的主流。教育部新版的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中教學建議部分強調:倡導「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要求教師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並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二、理論基礎
任務教學的理論基礎可以溯源於已對基礎教育產生深刻影響的認知心理學說。認知理論認為:人的認知活動不能離開實踐,人類所創造的知識都來源於人的直接經驗,但作為人的個體又不能事事親身經驗,這就依賴於社會交際。學校教學主要是傳授人類已經創造的知識和經驗。在語言教學,尤其是第二語言或外語教學中,這一點就表現得十分清楚。學生學習英語,不可能像幼兒跟母親學習母語那樣生活在所學語言的環境中,直接接觸信息源。在課堂里學習英語,是教師把前人在教學中總結出來的知識和經驗通過教材、教具和一定的教學活動傳遞給學生,並組織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幫助學生掌握。
所謂「任務」,指的是「做事」。在做事的過程中,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心理狀態.學生之間的交際過程也是一種互動的過程。在完成任務的進程中,學生以「意義」為中心,盡力調動各種語言的和非語言的資源進行「意義」共建,以達到解決某種交際問題的目的。完成任務的過程催化了學生自然的和意義的語言應用,營造了一個有利於學習者語言習得和內化的支持環境。
三、基本特點
多年來對外語教學中交際學習任務的討論和研究並沒有對交際學習任務有一致的定義,但是龐繼賢教授在為DavidNunan《交際課堂的任務設計》一書寫的導讀中表明: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活動至少應具備以下的特點:
1、以意義為中心,而不是以操練某種意義不大、甚至是無意義的語言形式為目的。
2、任務的焦點是解決某一交際問題,這一交際問題必須與現實世界有著某種聯系。這種聯系不應是籠統的或是現實世界中某種活動的翻版,而應是具體的,貼近學生生活、學習經歷和社實際,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慾望。
3、任務的設計和執行應注意任務的完成,即交際問題的解決。任務完成的結果是評估任務是否成功的標志。
把以任務為中心的語言教學思路應用到兒童學習語言的課堂上,教師應該以教學目標為依據,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的圍繞主題活動展開的各種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學生積極投入、主動參與,讓學生通過學習、思考、體驗、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在設計、組織教學活動時應該注意:
1、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注重學生學習、思考、體驗的語言習得過程並具有可操作性。
2、活動要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考慮到他們的學習發展區。
3、活動要有利於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綜合技能的提高,同時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4、活動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或生活實際為出發點,以意義為中心,引導學生從語言知識的涉入向語言的實際使用過渡。
四、評析
任務型教學法是近20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外語教學法。
它既重視語言的交際功能和社會價值,又重視語句的結構和學生的認知圖式。目前,越來越多的外語教學工作者已經將其應用到外語教學中,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③ 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方法
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方法
第一一定要給孩子們講清楚,學習外語的重要性
第二,每一個教學步驟一定要完善
第三,由於孩子們比較小,接受能力不強,要多進行反復的復習
第四,和家長配合,使孩子們在家裡,能夠有效的復習
最後一定要進行教學反饋
④ 任務型教學模式如何運用於小學閱讀教學中
2、確立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小學英語課堂中,教師對任務型教學模式缺乏認識,教師一般採用傳統的五步教學法模。課題組成員通過組織觀摩課、公開課、舉辦任務型教學理論學習,召開小學業英語教師座談會,向廣大英語教師傳播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利用實驗班倡導的任務型教學取得的成果向廣大教師說明任務型教學模式具體的操作方法,切實把教師的教學觀念轉到任務型教學模式上來。
3、提高實施任務型模式的教師的教學水平
我們感到要使任務型教學模式成為教師的實踐,必須加強教師的教學水平。由於本鎮小學開設英語的時間還不長,理論和教學水平有限,因此,我們還積極參與各種培訓,使廣大的英語教師提高對任務型教學知識的認識。
(二)實驗效果
1.發展了學生的綜合實力。
⑤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採用任務型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真實任務的驅動下,能有效地改變被動的學習方式,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到許多收獲和成功!而教師也同樣享受到了學生進步的快樂和欣喜,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要繼續踐行任務型教學的指導思想,在教中學,在學中作,和學生一起快樂地學習,成長。
任務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之初探與初體會
一直以來,我對英語學習就很有興趣,而現在,我已經由學生轉變成為一名英語老師,角色的轉換剛開始的時候確實有點不適應,但是我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認真學習《英語課程標准》,並在自己的實際教學中努力嘗試,突然發現了看待英語的另外一種角度,那就是從以前單一地從老師那兒學習英語轉變為自己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在教中做,而且發現這樣英語更有魅力了,也體會到了初為人師的快樂,也就有了自己的一點體會。
剛參加工作,學校組織業務學習,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學習《英語課程標准》,也是在這次學習中我接觸到了這個新名詞:任務型教學。它深深地吸引了我。在進一步的學習中,我知道了《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提出「任務型」的教學思想,並主張把對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的培養落實在教學過程中。什麼是「任務型」的語言學習呢?「任務型」語言學習是20世紀80年代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有重要影響的學習理論。它有三個顯著特點:①側重語言的內容含義更甚於語言的形式結構,因此課堂語言活動更接近於自然的習得。②執行任務或任務的結果都離不開表達技能,即說和寫的技能;③任務完成的結果為學習者提供了自我評價的標准,並能使其產生成就感。在教學中,我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 「任務型」教學活動,使學生不但獲得語言知識,而且獲得了語言運用能力。
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實現這一教學思想呢?我一邊思考,一邊在教學實踐中尋找答案,通過這兩個月的理論學習和在一年級和六年級兩個年級的實際教學,總結出了兩點自己的體會。
一、任務要貼近學生生活,真實而有趣味。
任務型教學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任務的設計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經歷,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興趣越濃求知慾越強,參與意識越高,越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越能主動進行任務的學習。 例如我在教一年級的colours:red,green,yellow, purple, orange, blue, white, black時所設計的一系列任務就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中感受語言,在生活中自然地運用語言。首先我在彩紙上分別出示這些單詞,讓學生對照相應的彩色的紙片對這些單詞進行鞏固(學生在幼兒園時已初步接觸到了這些表示顏色的詞),領讀以後我布置了這樣的任務:A)猜一猜。我先用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香蕉,然後讓學生猜一猜它是什莫顏色,課前我其實只想到了學生肯定會說是黃顏色的,It』s yellow,可是課堂上出乎我的預料,有個學生說香蕉還可以是綠色的,我當時一想,對呀,香蕉也可以是綠色的,我當時就表揚了那名學生,表揚他觀察非常仔細,我順勢問他綠色用英語怎麼說呢?他一臉自豪地說green,這下子學生的積極性可高了,他們讓我趕緊再畫一個物品來猜顏色,我當時想為何不讓他們自己來畫然後自己來說顏色呢?於是我又布置了下一個任務:B)畫一畫。我朗讀red,學生跟讀,然後畫出他們心中的紅色的東西,畫完後一起來展示。學生們馬上行動起來,我看到大部分學生畫了紅紅的蘋果,還有的細心的學生在蘋果上畫了綠色的蘋果葉,當我走到馬志強身邊時,他還興奮地說:「Miss Dong,apple, it』s red.還有葉子,it』s green.」我當時是一陣欣喜湧上心頭,深深地體會到了老師的那種特有的樂趣,這可是任務型教學思想帶來的活力呀!我還發現有的學生畫了紅紅的太陽,還有一位小女孩她突然指著黑板的上方說:「Miss Dong, 看,國旗,it』s red.」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一雙雙小手舉得高高的,有的說國旗上的星星是yellow,教室外面的樹葉是green,我的衣服是purple,還有葡萄是purple,天空的顏色是blue,雲彩的顏色是white…聽著孩子們的話語,我也變得很興奮,和他們一起交流我發現的各種顏色,當我說到老師的牙齒是白色white的時候,他們都變得很崇拜我,說老師觀察也很仔細,很快就有學生說我媽媽的頭發是紅色的red,接著就有學生說我媽媽的頭發是黃色的yellow,最讓我吃驚的還是一名平時比較內向的學生說:「Miss Dong,同桌說我臉紅的時候是粉紅色的,是pink,對嗎?」我微笑著拍拍她的肩膀點點頭,她會心地笑了,就這樣,九種顏色學生愉快地學會了,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快下課的時候我又布置了一項任務,學生回家後找找看家裡面的物品都是什莫顏色,然後介紹給家人聽,學生愉快地接受了。所以設計比較有趣的任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關鍵,而且和學生一起處在興奮點上,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關懷,一種激勵。
⑥ 如何組織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及其實踐活動
如何組織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及其實踐活動?
一、選擇恰當的課堂教學環節。 目前,結合中國語言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學生的具體學情,英語課堂的任務型活動主要安排在語言操練與語言輸出的環節,從而取代傳統的機械操練和表演式的語言輸出。語言的最終目的是實際運用和交流,任務型的活動正是幫助學生通過實踐達到語言掌握的最佳境界。
二、給學生一定的表現空間。 孩子們是一個個有生命的個體,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與眾不同的。語言是一個人思維的表達,是人與人之間思維的碰撞與交流,我們應當鼓勵孩子們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而不是鸚鵡學舌式的千篇一律。在任務型活動的實施中,我們既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語言支持,又要為學生提供發揮想像的空間,鼓勵孩子們創作與眾不同的作品,從而促進學生心智潛能的發展和提高。如Shapes教學中用形狀創作物品的活動,Communication Survey調查表中空白格的設置,都為孩子們的自我表達和自我發揮提供了充足的空間,為孩子們展示才華和思維的獨創搭建了舞台,使語言教學活動真正成為思維的表達和情感的交流。
三、將活動步驟化: 示範---實施---反饋---後續活動 一個好的任務型活動設計要想在課堂實踐中有效地開展和實施,教師還必須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實際,將活動步驟化,幫助學生明確活動目的和活動要求,引導學生順利、有效的參與活動,開展交流。
四、做好充分的物質准備和語言准備。 傳統的語言課堂,教師教授的語言和教學應用語言都簡單而單調,而新型的任務型的語言課堂,不論是教授的語言還是活動實施的組織語言都豐富而多樣。最重要的是,任務型活動中所涉的語言往往無法預測。作為任務型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者、組織者、參與者、輔助者,語言教師在課堂組織能力和語言水平方面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在物質材料方面,還是語言材料方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備。任務型語言教學的設計和實施確實向語言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才能跟上語言課堂發展的步伐。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善於學習,善於吸納好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善於借鑒他人的好的教學設計,並恰當地運用的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五. 善於思考,靈活運用。 當然,無論是從生活中搜集的東西,還是從別人那裡學來的東西,或是從網上淘來的東西,都只是為我們的教學和活動設計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活動建議,而不是說可以生搬硬套地將它們拿到我們的課堂。好的任務型活動,需要我們結合教材、結合具體的教學目標、結合孩子們的實際水平和生活實際恰當的整合、靈活地運用。這樣,才能使這些材料真正成為我們自己的材料,成為適合我們的課堂的材料。例如上面的兩個活動,我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根據課堂的具體的教學環節刪減整合後就成為兩個適合於我的學生需要、有助於教學目標完成的有效活動,在課堂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大樹的枝繁葉茂源於根部的養料供給,孩子們健康的成長源於基礎教育階段教育工作者點滴的努力。讓我們努力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快樂、健康、積極而又充滿挑戰、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學習環境,將任務型的語言教學理念真正融入我們的課堂教學,讓孩子們在豐富的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地感受語言,不斷地感悟生活,讓語言教學成為孩子們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讓英語課成為孩子們展示語言學習成果、開展創新思維、大膽想像、憧憬未來的藍天和沃土。讓孩子們在其樂融融的學習氛圍中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付出關愛的幸福、獲得成功的自信和駕馭語言的神奇,使我們的英語課堂真正成為落實素質教育的陣地。
⑦ 任務型教學的教學環節
英國語言學家Jane Willis(1996)在她的專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中提出了任務型課堂教學的三個步驟:
1.前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
2.任務循環流程(Task-cycle):
a. 任務(task)——學生執行任務;
b. 計劃(planning)——各組學生准備如何向全班報告任務完成的情況;
c. 報告(reporting)——學生報告任務完成情況。
3.語言聚焦(Language focus):
a. 分析(analysis)——學生通過錄音分析其他各組執行任務的情況;
b. 操練(practice)——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語言難點。
任務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做的首要環節就是呈現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語言知識和進行技能訓練。這樣的學習過程是任務驅動(task-driven)的過程,它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有利於體現任務的真實性。如果教師不是在課堂教學一開始呈現任務,而是在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結束後再呈現並讓學生完成,那麼這就不是任務驅動型的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動力就不如任務驅動過程中那麼強烈。所以,真實運用任務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課堂教學的過程。此時,學生就進入了參與任務的環節。
任務環(Task-cycle) 是實施任務型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任務型課堂教學活動根據其交互特點可大致分為五類:故事鏈任務(小組中每人講一段故事,全小組講完整個故事);信息差任務(兩組或多組信息互補,協商完成任務);解決問題任務(圍繞一個問題或根據一系列信息,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做決定任務(圍繞一個和多個結果,通過協商或討論作出選擇);觀點交換任務(通過討論,相互交換意見,不必達成共識)。其中信息差任務具有合作性和多元成果性的特徵;同時信息差任務過程簡單,也易於課堂操作。在豐富多彩的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就能運用自己的思維通過完成具體的任務主動地去習得英語,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任務中來,真正地做到「Learning by doing」,並從中獲得和積累相應的學習經驗,享受成功的喜悅。
任務的完成是任務型教學程序的最後環節。在時機成熟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圍繞新知識點、突出主題進行遷移操練,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學到的知識和形成的技能轉化成在真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的能力。
國內外任務型教學模式的研究與發展
美國教育家杜威(1859-1952)以實用主義的認識作為教育理論基礎,提出了「學生中心,從做中學」的教育模式,他主張教育的中心應從教師和教科書轉到學生,教學應引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學習。語言學家HerbortH.Clark(1996)說:Language is for doing things.「學習語言既不是背誦孤言的單詞,也不是熟記脫離語境的句子,更不是記憶枯燥乏味的語法規則,而應當教會學生用恰當的語言把要求做的事情做好,詞彙和語法都是為「做事情」並「完成任務」服務的,課堂上教師的任務就是在語言運用的活動中把詞彙,語法和功能項目有機地結合起來。20世紀70年代,N.S.Prabhu在印度進行了一頂強交際法的實驗(Bargalore Project),他提出了許多任務類型,並把學習的內容設計成各種交際任務讓學生通過完成任務進行學習。
⑧ 如何組織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
(一)討論或辯論式任務
小學生爭強好勝。教學時適當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針對某一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在教學Holidays時,我不僅讓學生在畫一畫、說一說的任務型學習中掌握了課文內容,而且拓展教材,設計了如下表格:
針對表格內容,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最後,我把學生按照喜歡的節日分成了幾個組,就題目「When is…?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Did you…last year?」進行辯論。這樣的任務能使學生在組內討論、交換意見,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操作性任務
貼近學生生活、具有現實意義的語言場景更利於學生產生語言學習的興趣並促使其主動地內化、吸收與運用。因此,通過設計一定的操作性任務,可以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感受語言的學習和運用,並有效地展現其個性化特徵。製作賀卡、生日卡片等活動都是操作性的任務。如在教師節時,圍繞「給教師送賀卡」這一情境,我設計由學生自製賀卡的活動:「賀卡表心意,同學們親手製作的更是精品,你可以將它贈給老師,表達你對老師的節目祝賀。你可以在賀卡上畫好插圖,再在上面寫上一句祝福的話。」全班同學一下子都忙開了。當同學們把賀卡送給我時,我看到了賀卡上美麗的圖畫和各種祝福的話語:「Happy Teachers』Day!」(教師節快樂!)「BestWishes!」(致以最誠摯的祝福!)「I wishyou well and happy!」(祝您健康愉快!)我心中充滿了幸福和欣慰,因為在這一刻,每一位同學在寫下祝願的同時,正在自覺地嘗試著語言的綜合運用,英語正成為他們生活、活動的工具。
(三)展示性任務
此類任務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促進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創造力的發揮。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學生可以訓練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技能,用學到的英語知識做事情,體現了「做中學,用中學」的原則。如編英語手抄報,我的實施過程是這樣的:(1)我提供示範小報,讓學生閱讀、了解英語小報。(2)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確定自己所辦報紙的主題,並圍繞這個主題收集資料。(3)學生設計版面,編寫英語手抄報。(4)手抄報完成後,組織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用簡單的英語在小組內或全班介紹自己做的小報,並讓學生進行評價。評選出優秀的作品,讓學生體會到用英語做事情的成功感和樂趣。
在「任務型」教學中,學生樂於參與各項任務和活動,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去感受語言、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更好地促進綜合語言能力的發展。這對我國當前外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的講解而忽視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來說,不失為對症治療的一劑良方。
⑨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
(1)適應學生個體發展的需求. 我們的英語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的習得上, 更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語 言運用能力.本研究所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法」 ,能極大地發展學生主體意識和 合作意識, 培養學生語言感知能力,為學生擁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 礎. (2)適應深化課堂改革的需求. 本研究的調查結果分析將為實現改變學生學習方式, 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動 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3)適應教師教學觀念轉變的需求. 本研究的最終理論成果將會促進部分教師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適應新課改要 求,逐漸實現課堂「以生為本」的理念. 2.實踐意義 (1)本課題的研究有助於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升.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 通過對師生教與學狀況的調查與分析、對任務型教學 法的指導策略研究、 以及對任務型教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為當今小學英 語教學提供一手資料, 有效促進教師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相應的任務型教 學方法,從而極大地提升學生語言實際運用的能力.
⑩ 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法還有什麼教學法
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閱讀法
2.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然法
3. 外語回教學法流派介紹:自覺實踐答法
4.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視聽法
5.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全身反應法
6.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直接法
7.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語法-翻譯法
8.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聽說法
9.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社團語言學習法
10.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11. 外語教學法流派介紹:暗示法(Suggesto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