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學美術課《誰畫的魚最大》優秀教案
、教象 級 二、教內容與目標 1、教內容:民美術版美術教材級《誰畫魚》課 2、教目標: A:初步受自界形象與藝術作品形象兩者間關系知道事物比產 B:能膽作畫充滿畫面畫條魚 C:培養畫畫興趣繪畫技能激發想像力熱自情 三、教重點與難點 1、重點:通本課習解魚形狀特徵運用所知識畫條漂亮充滿畫面魚 2、難點:自界魚與美術作品魚區別何發揮想像力魚畫充滿童趣並魚畫 四、教准備 1、教用具准備:教課件、彩筆、規格相同白紙、剪刀 2、慣用具准備:彩筆、油畫棒、剪刀 五、教程 ()導入新課 1、播放海浪拍岸錄音提問:聲音 :海浪聲(課件示海圖像) 師:見海知道海物 :魚 (課件示許魚海暢游圖片) 2、教師拿金魚缸面兩條同魚 師:比比金魚缸魚哪條 由引課題:節課我要比賽看誰畫魚 (板書課題:誰畫魚) (二)講授新課 1、魚形狀: ①欣賞:形狀各異魚 ②提問:魚哪些形狀 (答師同粘貼各種形狀魚) ③師:哦原魚種形狀魚畫呢 (課件示魚畫步驟圖) 2、師示範: 師教投影示範畫條魚使明白何才能突特徵魚畫提問:能想別畫同啟發運用所見各種線條:衣服線條等裝飾魚身花紋膽發揮想像力畫各種各魚 3、魚色彩: ①貼黑板各種形狀魚色彩面反讓受色彩美 ②欣賞色彩斑斕魚圖片 4、魚態: 請幾做魚游泳作欣賞魚尾巴同向擺畫片解畫畫魚同態 5、欣賞畫家作品朋友畫 (三)手作畫 讓用同紙作業家起比賽看誰畫魚教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評比 教師黑板畫海讓畫魚用剪刀剪貼進海師起評論:誰畫魚既漂亮 家討論:魚畫加裝飾使變 (五)總結 師:同看我海美啊魚游快啊我平要保護球態環境護自使魚更快讓世界更美麗 宣布課讓收拾慣用具模仿魚游泳作游教室 反思:教師用新課程理念指導使用教材進行教提供資料豐富知識引導探究習通欣賞析解魚特徵魚畫畫漂亮同通各種教手段培養觀察力、力能力讓膽發揮想像力敢於創新培養探究能力
Ⅱ 怎樣寫小學美術欣賞課教案
初二年級美術教案
外國古代美術作品欣賞
——古文明之旅
本課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課在教材中的欣賞課中屬於外國美術作品欣賞的第一課,學生對外國美術方面的知識了解太少,所以難度較大。但本又課是擴大學生知識面的一節課,學生學習起來會有很大的興趣。
課業類型:欣賞課
授 課 人:龍 江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了解人類古代文明的藝術成就。
通過圖片的欣賞,掌握各地藝術風格的異同。
通過學習和對比,體會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自豪與驕傲。
教學重點:掌握各地藝術風格的異同。
措 施:用「旅行」的方法來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難點:學會欣賞。
措 施:通過系統的圖片資料,讓學生學會用時代背景和地域風格來分析藝術作品。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准備:教材、多媒體設備。
學具准備:教材、多媒體。
教學過程:
I、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准備情況,組織聽講情緒。
II、板書課題(多媒體):
古文明之旅
III、板書目標(多媒體):
(略)
IV、導入新課:
師問:大家知不知道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生答:知道。
師問:那大家知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國」是哪四個?
生答: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
師:除了「四大文明古國」外,古希臘古羅馬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也有非常豐富的文明成果。今天我們就到印度、埃及、巴比倫以及古希臘古羅馬去看一看外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成果。
(用多媒體展示課程大綱)
古埃及、兩河流域
埃及和兩河流域⒁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早在埃及古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686-前2181年),它在建築和雕刻方面都已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著名的胡福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拉荷特普及其妻諾夫爾特公主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即國王)的陵墓。胡福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高146米,故亦稱大金字塔。它不僅突出地體現了古埃及無與倫比的建築技術,而且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它以巨大而又極其單純的幾何形體,給人以高大而又無比穩定的感覺,充分體現了統治者的權勢與神聖。
與胡福金字塔相鄰近的獅身人面像,高約20米,長約57米,高達6米的頭部據說是法老哈夫拉的容貌。建造這尊巨像的目的,是為了護衛哈夫拉金字塔前祭殿的大門。在古埃及人的心目中,獅子是力量的象徵。所以,獅身人面像實際上也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法老權力的象徵。(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出於和建造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同樣的目的,古埃及統治者十分重視自己雕像的製作。他們常將自己的雕像放置在自己墓室里。拉荷特普及其妻諾夫爾特公主像通體著色,人物形象安詳、莊重,公主的形象尤其生動、優美。用寶石嵌成的人的眼珠,使雕像顯得更加栩栩如生。(用多媒體展示)
與埃及文明幾乎同時期的兩河流域文明,在美術方面也有重要的成就。公元前七世紀的著名浮雕《受傷的母獅》,十分引人注目。身中數箭的母獅,滿身鮮血淋漓,身子的後半部已癱倒在地,但它健壯的前爪仍在掙扎著想從地上站立起來。那昂頭怒吼的神態,極其悲壯。像這樣極其真實而富有生氣的藝術形象,在那一時期的美術作品中是不多見的。(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便產生在公元前六世紀的印度。從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年)到笈多王朝(公元4-5世紀)這近千年的歷史中,佛教美術得到了很大發展,且對亞洲其他各國佛教美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現存的等身大的佛立像,是笈多王朝時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佛像的姿態肅穆慈祥,袈裟緊貼身體,衣褶清晰,線條流暢,頭後有精緻華麗的光環,表現了一種庄嚴靜穆之美。(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
印度莫卧兒王朝時期(公元1526-1858年),由阿拉伯國家傳入的伊斯蘭教十分流行,各地興建了許多清真寺(21)和其它伊斯蘭教風格的建築,被稱為「印度的珍珠」的泰姬陵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這是莫卧兒王朝全盛時期的皇帝沙賈汗為紀念他早亡的愛妻泰姬·瑪哈爾所建造的陵墓,由來自波斯、土耳其、法國、義大利等國傑出的工匠共同設計建造。1632年破土,1648年建成。陵墓全部用潔白如玉的大理石建成,象徵泰姬的美貌和愛情的純潔。陵墓的藝術形象既有肅穆的紀念性,又具有開朗的親切感。各部分之間比例勻稱,既講究對比,又十分統一和諧,是一件精美無比的建築物。(用多媒體展示並補充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