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第一課思二框教學反思
習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五課第二框《做友好往來的使者》時,小品表演,即:小濤和Jack的故事。小品簡單過程:場景一、Jack先用英文在新班級進行簡單的自我介紹,從穿著、語言、動作表情,無不表現出美國人的自由、隨意、不拘小節的性格。場景二、Jack請小濤吃飯。Jack提出各付各的,小濤很難理解,表現的很不開心,期間點菜時小濤簡單介紹了中國的飲食文化。場景三:Jack過生日,小濤送了他一盒美國的「好時」巧克力,Jack給了小濤一個大擁抱,並當場拆開禮物,分吃巧克力,小濤對Jack的擁抱很不習慣,也覺得Jack當場拆開禮物就吃,很沒有禮貌。學生看完小品後,多媒體呈現課本的問題(人物換成Jack):1、如果你是Jack,會怎麼辦? 2、我們能以「好」或「壞」來評價Jack的處理方式嗎? 3、有人說,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開放意味著穿喇叭褲、戴蛤-蟆鏡。(多媒體呈現七八十年代的穿著打扮的圖片)在今天,你認為開放的胸懷意味著什麼?這些問題,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再請部分學生發言。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能讓學生在由向教師要知識向自己、同學、社會要知識的轉化中,體驗成功,從而激發他們學習慾望和創新意識。
可見,活動教學,是思想品德課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活動教學是指教學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研究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使之在動態中掌握知識,內化情感,樹立信念,指導行動,達到思想品德課知行統一的要求,是教師、學生在教學系統中,藉助教材的教、學互動的過程。它區別於傳統的過程的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思想品德課理念聯論實際的特色。活動教學可分為常規課堂活動教學和大課堂活動教學,在這里筆者所說的活動教學,主要是說常規性活動教學。所謂常規性活動教學,是指在正常的學校教室內的活動教學,它可以通過課前的有關新聞發布,課堂教學中的討論、辯論,社會調查材料公布、小品表演等形式為課堂教學服務,從而達到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
『貳』 什麼是思想品德課教學反思教師應從哪些方面進行反思
一、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
教師在教學實踐歷程中,要及時捕捉能夠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現象,通過理性檢查與加工,逐漸形成系統的認識,形成更為合理的實踐方案。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講解知覺的基本特徵: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長性,學生的對於四者的區別很難把握,這樣在學習中就可以進行規律總結突出本質,選擇性強調對象和背景的對比,整體性注重的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理解性離不開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恆長性保持本質的不變。
二、對個人經驗的反思
教師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對個人日常教學經歷進行反思使之沉澱成為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解釋從而獲得提升。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他的經歷升華為真正的、富於個人氣息的經驗,並且不斷使自己的經驗體系得到拓展。經驗形成過程的同時應該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重新閱讀經驗的過程也仍然是解釋和理解的過程,這樣才能常讀常新,每一次的閱讀過程就是一次重新理解和創造的過程。
三、對教學關系的反思
通常在教學反思實踐中,人們往往把注意力放到對具體事務的反思上,而不可見的關系在反思活動中經常被忽視。從關涉的人的角度,需要反思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當前的自我與過去的自我的關系、教師本人與其他教師的關系等;從關涉的教學要素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教學目標、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的關系;從關涉的教學支持系統的角度,需要思考教師與社會文化、價值體系、課程與教學改革、時代精神與理念等的關系等等。
四、對教學理論的反思
任何教學理論都不是完美無缺、持續的有些理論都需要重新認識和把握。同時,教學實踐是教學理論的源泉,實踐活動本身就是理論的前兆,蘊涵著豐富的可能性理論。對教學理論進行反思有三種基本的樣式。第一是對實踐的理論反思。對於教師個人經歷與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經驗體系,應不斷地從理論層面進行解釋和建構,通過對教學實踐與教學理論之間的不斷觀照、反省、聯結,既可以完成對實踐的理論提升,又有機會對先有理論進行審視。第二是對教學理論的實踐反思。教師在學習和掌握某一教學理論後,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還原,該理論的各種元素得到實踐的考驗,使得教師能夠進一步理解教學理論中的道理、價值,在此基礎上進行原有理論的判斷與選擇。第三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在理解和學習教學理論時,教師是主人而不是理論的奴僕,教師有權利依據自己的知識背景與學術專長對教學理論進行反省,對理論進行修正與再創造,通過比較不同的教學理論發現某一理論的缺憾,從先有理論推演新理論,從其他學科不斷更新的概念范疇中建構新理論,這種針對原有理論的修正、推演概括與建構就是對教學理論的理論反思。
『叄』 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一課《地球什麼樣》教學反思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的形狀,知道地表顏色等基本知識,感受地球的美麗,激起對地球的熱愛之情,明白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有責任保護地球。
2、學會課文生字6個,理解並積累詞語;進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能正確地確定部首。
3、正確掌握頓號與「和」的用法,會仿照例句寫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地球的模樣,知道不同的地表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地方;學會使用頓號。
2、教學難點:了解北極和南極。
三、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全詩,了解地球的形狀,知道地表顏色的最基本的知識,感受地球的美麗。
2、學會本課生字「渾、牧、泊、漠、茫、礦」,理解「渾身、牧場、白茫茫」等詞語的意思。
3、正確掌握頓號與「和」的用法,會仿照例句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示課題,直觀感知。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我們的生活的地球是什麼樣的嗎?
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
出示地球儀(或地圖),提問:看了地球儀,你對地球有什麼新的發現和疑問嗎?(註:也可播放有關的課件演示。)
是啊!地球儀正是根據地球和地球表面的地理狀況而製作的模型,你們的這些發現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帶著你們產生的疑問(如:地球上的各種顏色表示什麼)來讀讀課文吧。
二、自學課文。
1、口頭提出或投影出示自學提示:
(1)讀准生字的讀音,讀通課文。
(2)簡要說說地球什麼樣。
2、學生自學。
3、檢查反饋。
(1)分組分節朗讀課文。
(2)指名學生說說地球什麼樣?(點出地球是個「大圓球」,「穿著花衣裳」即可。)
(3)隨機理解「渾身」這個詞語。
(4)引導體會地球的形狀和顏色特點,指導朗讀第2節。
三、研讀3-7段。
1、自由讀課文3-7節,邊讀邊劃,地球的花衣裳有哪幾種顏色?它們各是什麼地方?
讀後完成填空:______________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2)指名學生選自己喜歡的顏色來反饋交流,並說明喜歡的理由。
(3)質疑:你對所填的詞有哪些不理解?
(北極:地軸的北端,北半球的頂點。南極:地軸的南端,南半球的頂點。南極、北極是地球最冷的地方,常年覆蓋著積雪。)
2、拓展想像,句式訓練。
(1)想像一下,地球上的顏色除了剛才所填的事物,還可以填什麼事物?
那綠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那藍色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提問:你所填的事物有什麼根據?(指導學生抓住事物的特徵,按事物的本來面貌進行描寫。)
(3)選取學生所填的一個句子,與文中相應的詩句進行比較。
那綠色的地方,是公園、草地和花壇。
那綠色的地方,是森林、田野和牧場。
讀讀上面的句子。
體會:課文中為什麼不寫綠色的地方,是公園、草地和花壇?
根據學生回答小結:遠遠地看地球,看不清細小的物體,只能看到大面積的概貌。
3、學習頓號與「和」的用法。
(1)出示課後第4題的句子,同桌互讀句子,說說頓號與「和」的用法。
(2)指名反饋。
(3)師小結:頓號前後的詞具有共同特點,並且可以換序,「和」一般用在最後一個詞前。
(4)完成作業本第6題。
四、作業。
1、朗讀課文,感受地球之美。
2、課後識記有關地球的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1、8小節,激發學生對地球的熱愛,明白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有責任保護和利用地球,抒發心中激動之情。
,12
【
3、進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並在老師指導下正確選擇義項。
4、能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全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熱愛之情。
地球多美啊!然而,每天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卻從來沒有真切地看過穿著一身如此漂亮花衣裳的地球母親,你有什麼好辦法嗎?(生自由述說)
你們的辦法可真多呀!也很好!今天,我們暫且就乘上科學家們已經製造的飛船去太空看一看吧。
齊讀第1小節。
課件演示:飛船緩緩飛離地球進入太空,在飛船里觀看地球的情景。(准備一些祖國大好河山的圖片)
看得出來,同學們非常的興奮和激動,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情讀第1-7小節。
討論:結束了這一次虛擬的旅行,你最想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把你想說的寫下來,想做的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展示學生寫的話和畫的畫,師生共同評議、討論。
過渡:小朋友們這么愛護地球,而且都有學好本領,長大了把地球打扮得更加漂亮的遠大理想,我相信當我們真正登上太空去看地球的那一天,地球准會更漂亮。
二、學習第8節。
你認為地球將會發生哪些變化?(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也可提出我們要注意保護環境,讓我們的地球媽媽永遠美麗下去,讓這顆藍色的星球永遠在宇宙中璀璨下去。)
三、配樂朗讀全詩,指導背誦,抒發熱愛之情。
四、鞏固部首查字法。
1、回顧部首查字法。(投影部首查字法的使用步驟,寫出序號)
2、用部首查字法查帶點字的意思。
牧場 草原 白茫茫 渾身
3、反饋交流。
『肆』 八年級思想品德《財產留給誰》公開課教案,教學反思,評課記錄
<
這次考試之所以沒有考好,平時沒有養成細致認真的習慣,考試的時候答題粗心大意、馬馬虎虎,導致很多題目會做卻被扣分甚至沒有做對。 粗略看後就急於下筆,,導致閱讀部分成績不理想,得分太少。
語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合理的計劃才能對以後的考試有所幫助。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復習。
新知識的接受,語文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復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個知識點,慶盡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於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盡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路,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准,反復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要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不要總是依賴答案,培養自己的信心。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越到關鍵時候,所表現的習慣越要接近平時練習。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占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要認真思考,盡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從作者和中心句里找出文章主題,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鼓勵自己。
在考試前要做好准備,多多練習閱讀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深刻理解文章含義和作者生平,要做完後再去和答案對照一下。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信心和把握;對於一些難題,也要盡量拿分。
語文,作為人類文化素質的載體,在人類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語文的學習必須重視。同時,學習不能一蹴而就,語文的學習過程更是要循序漸進,慢慢積累,與此同時一筆好看的字體也會為我們的卷面增色不少。我的語文成績一定會上去的,請老師和我一同見證。
『伍』 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反思實例
簡析《拒絕不良誘惑》一課中教學方法的運用
《拒絕不良誘惑》主要教學方法的應用:在新課程教科版八年級上冊講授《拒絕不良誘惑》一課中,該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辨別不良誘惑,知道拒絕的方法,了解不良誘惑的危害,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是非觀。教學難點是學會戰勝不良誘惑的方法;教學難點是培養拒絕不良誘惑的好品質。
在本課中主要使用了故事導入法、小品演示法、分組討論法、講授法等教學方法。
在課堂導入時,首先運用寓言故事,《魚兒的命運》,講的是河中的一條魚兒,面對香噴噴的誘餌,它的命運將會是怎麼樣,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後派代表回答。但學生在這種合作式學習中沒有好好的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討論也不是很活躍,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小品《優等生的墮落》中,讓四個學生去演示當今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逃課上網,小品中一個學生說旁白,兩個學生演逃課上網的角色,另外一個演好生角色,他在兩個經常違紀學生的影響下,一步步變成一個迷戀網吧的癮君子。看完小品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讓他們分析不良誘惑的危害。
在講授抵制不良誘惑的危害時,教師運用講授法,給學生講解了幾個故事,讓學生去分析、討論,故事主人公不能抵制不良誘惑的原因,去探究拒絕的方法。
最後教師小結全課,對全文進行點評,布置作業。
我認為本節課,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1、對於一些開放性強的問題,沒有很好組織學生圍繞該問題進行充分討論 。
2、進行分組討論時,沒有引導、啟發學生很好地對課題展開深層次的去探究、分析,沒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展示個性發展。
3、在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和探究學習時,課堂紀律有些亂,教學秩序不好。
4、小品演示中,學生排練不是很熟練,表演不是很到位等等。
本課的改進措施主要有:
1、在上課前讓學生多積累、收集相關材料,了解與課文有關的知識,以便更好地對課題進行探究學習。
2、對學生感興趣的課題,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挖掘、探討,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彰顯學生的個性,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對於學生自己很難理解的課題,教師要及時加以引導、啟發學生去學習,而不是隨意放手讓學生去探討、合作,以便幫助學生理解、消化知識。
4、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要注意參與學生當中,參與師生互動,這樣可能會使課堂更有活力,學生更感興趣。
『陸』 小學道德與法制教學反思
一、在課堂教學抄中,要面向全體。
在我襲的教學中,要面向全體,要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生展奠定基礎。
1、創設各種情境,鼓勵學生,大膽的使用英語,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英語和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
2、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直接交流的機會,以及充分表現和自我發展的一個空間。
3、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合作、探究等方式,發展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4、創設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他們自己的一些問題,並自主解決問題。
二、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
在我的教學過程,應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有積極的情態,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成績,刻板的情態,不僅會影響英語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其他發展,情態是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創設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空間,要做到:
1、尊重每個學生,積極鼓勵他們在學習中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把英語教學與情態有機會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活動,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或性格內向的學生,盡可能的為他們創造語言的機會。
『柒』 人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規則有什麼用》教學反思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經說過:「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作為新課程的品德與社會又是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於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是一門生活經驗課程。因此,在《規則有什麼用》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把學生置身於他們生活中所能遭遇到的各種因素中,建立課程學習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系,並以游戲、對話交流為載體,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習得生活方法,提升生活品質,使品德與社會學科對於學生來說不僅有意思,而且有意義,努力把這節課打造成為一堂真實、互動、開放的課堂。
這節課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和整合,對課程資源進行了開發,進行了課前預設,讓學生課前去調查訪問、查找資料。這樣,教學空間就得到了拓展,課內與課外聯系起來。我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發揮他們的自主性,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關心身邊事物的態度,最終理解了規則的作用。具體來說,本堂課較為成功的地方有:
一、充分利用生活資源,還課堂的真實性。
教學內容要源自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到這是他們正在過著的生活,否則這些所謂的生活對於學生來說,只是一種符號與事件。課程標准明確指出,教學要聯系生活事件,生活體驗,生活空間,生活領域,所以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要克服「課程即知識」的傾向,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生活經歷與生活體驗,使課程實施的過程成為學生生活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成為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成為指導生活的過程。為此,在本課教學中,我注意把學生真實的生活經驗和感受做為教學的切入點,讓品德教育回歸學生生活,並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由近及遠地感受生活中的規則,活動內容緊緊圍繞學生實際生活展開,如參與游戲活動、實地調查,以學生調查的素材進行辨析,這些都是學生在生活中面臨的感興趣的內容。這樣的教學設計,從游戲的開始,由近及遠,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規則,讓學生感受到了這樣的課程內容是真實的,真切的,可以觸摸得到的。
二、多方位對話,讓課堂靈動起來。
如果把課堂看作是一種生活的話,那教學就應該是對話的過程。
教學中,我多處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環境下談規則,如在游戲中談規則,在小組交流前談規則,在即將下課前談規則,使學生又一次實現了與現實生活的對話。而學生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中獲得新知,老師則在學生的回答中重新梳理事先的教學設計,從而實現了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在這堂課中,我還安排了三次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在小組里合作探究,尋求答案,又在課堂的匯報中不斷完善、充實答案,實現了學生於同伴的對話。利用課文中的插圖,進行有機的整合,並在小組討論交流的同時,完善課本中的表格,進而做到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而學生就是在這一次次的對話的過程中獲得了自主的發展,從而感受到課堂學習是一種享受。
三、學生自主探究,在建構中感悟與理解。
作為經驗課程的品德與社會,它恰恰讓學生獲得的是一種經歷。而新課程也指出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他們大膽活動,所以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就不應該是一種傳授,而應該是一種探究、感悟與體驗。「規則」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枯燥而又乏味的話題。在這節課中,沒有因為我的「告訴」扼殺了學生的思考與體察,沒有因為我的「知性」去扼殺學生的「感性」,而是通過游戲感悟、小組討論感悟、反面事例感悟、規則兒歌感悟等手段了解規則的作用,並且自覺地遵守規則,讓學生從有意識地要我遵守規則轉變為我要遵守規則,從外在的道德教育轉化對學生道德的引導,進而促使學生內化為自己的行為。課堂上,不僅學生動了起來,還實現了主體參與的廣泛性,讓學生自己去體驗、去探究、去建構,去盡情的展示自己,從而獲得了成長的經歷。
此外,我還在活動中,有意識地讓每一步驟都有規則,創造了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時給予多種形式的鼓勵和表揚,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捌』 誰有 科教版 小學一年級下冊《品德與生活》 課本中 至少三篇課文的教學反思
《上學去》案例及反思
《上學去》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一年級下冊"我上學了"第一單元主題下設的三個活動主題之一。上小學是每個幼兒園小朋友的嚮往,但對於初入小學的兒童來說,雖然對上學嚮往已久,但也心存疑慮。他們對全新的小學生活既充滿了好奇,又不免膽怯和緊張。針對孩子的種種心理,本課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幫助他們解除困惑,體會上學的快樂,激勵他們愉快地開始新的學習生活,這是本課教學活動的重要任務。
學情分析
從幼兒園到小學是一個很大的跨越。上小學是孩子們的希望,他們憧憬著學校給他帶來嶄新的一切,他們對小學生活充滿神秘感,但上學時那種興奮的心情和坎坷不安的心情交織在一起。本教材特地從分享自己上學第一天的感受,初步感受學校生活等方面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在交流中讓學生把那種坎坷不安的心理給消除掉。
對於剛入學的新生來說,他們不懂得正確形容自己的心情和不安的心理,這就要教師設計一些台階讓學生一步一步來表達。因此,我從兒歌入手並盡量設計一些比較輕松愉悅的活動,以圖文為載體讓學生說說自己上學時的心情。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和同學分享自己第一天上學的感受。
2、體會角色的變化,感受成長與變化帶來的喜悅。
3、初步了解學校生活,憧憬學校生活,體驗愉悅情緒。
4、激發學生對校園生活的美好憧憬。
教學重點和難點
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敘述我上學的第一天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學難點]
讓學生動手製作課程表。
教學過程
一、以情境為開端,激發學習興趣。唱《上學歌》
二、以圖文為載體,展示學校生活。 (課件展示小明上學的各個情境圖)
1、 畫面上定格在上學前的准備圖。2、畫面定格在上學的路上的情境圖。
(有的小朋友和小明一樣高興,可有的小朋友也會遇到煩惱。請從桌上的心情臉譜中找一個貼在你胸前,然後跟大家說一說,你為什麼有時候很快樂,有時候不開心。(生發表意見,對那些說出自己有點不適應的同學,老師可以鼓勵,如:學校里的老師同學都是你的好朋友,不用怕。等等))3、畫面定格在學校門口的情境圖上。(這時師要鼓勵生大膽暢想、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還可以上導學生對小學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三、以介紹為途徑,形容我多快樂。
1、點擊課件:出示兒歌:《大家一起玩更快樂》
2、相信大家一定非常喜歡一起玩、一起學習吧!讓我們一起跟隨著大屏幕上的音樂唱唱這首《大家一起玩更快樂》好嗎?(大家可以站起來,用動作隨意比劃,只要能表達自己的心情就可以。)
四、以製作為契機,培養創造思維。
1、怎樣愛護新書呢?
點擊課件出示兩副圖:一幅是同學愛惜書的情境;一幅是好幾個同學圍在一破壞書的兩個情境。在學生一翻討論後引導學生感受新書。
(1)摸一摸:光滑細膩;
(2)聞一聞:紙墨清香;
五、以小結為課尾,升華活動主題。
1、說一說。
師: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活動,我們了解了學校里的生活。那麼,上學了,你最想干什麼?
2、請小朋友們把我們熟悉的上學歌再唱一遍。
3、貼一貼。
師:孩子們,今天是我們上學的第一天也是我們《品德與生活》的第一節課你覺得自己開開心嗎?誰來說說?(老師就把事先准備好的笑臉貼那些敘述自己是如何開心的那些同學的胸前)
(3)翻一翻:圖文並茂。
小結師:書是我們學習的好夥伴,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們要愛惜書本。
2、動手製作課程表。
《上學去》教學反思
本案例反映的是一個注重讓學生充分經歷、體驗,敘說自己上學第一天心情是怎樣的,並讓學生在愉快的狀態下製作課程表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很多學生一回家後,都把課程表拿出來向家長展示。產生這樣的教學效果,課後自己細細的回想一下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教師在引導學生闡述自己上學時的心情,特別重視學生的交流,在課上,教師的言不語不長,善於創設交流時機,營造和諧氛圍,鼓勵不同意見的發表,讓矛盾充分暴露,並適時點撥,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
本節課自己實現了課堂角色的轉變,學生角色的轉變,具有強大的親和力,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能與學生很好地交流和溝通,課堂氣氛活躍,自主學習得到了充分體現。我覺得體驗要真正的落到實處,而這節課我是讓學生真情實感的說說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心情、摸一摸光滑細膩的書、聞一聞紙墨清香、翻一翻圖文並茂的書、製作課程表等活動讓學生親歷整個學習過程。
《神奇的手》教學反思
《神奇的手》是教育科學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我的手兒巧」的第一個主題「我有兩件寶」中的內容。本單元體現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課程標准(實驗稿)》中「熱愛勞動,具有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事認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在生活中嘗試一物多用,廢物利用。」以及「會使用簡單的工具。」等方面的內容,旨在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從不同的角度選取與兒童關系密切的內容,引導學生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充分說出雙手和大腦能做很多的事,它是多麼神奇,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多動腦,勤動手的樂趣。
一、教學目標每個孩子都有一雙手,但手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又往往容易被孩子忽略。因而,在教學活動中,我力求從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出發,充分調動他們的生活經驗,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其參與動手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手,初步了解手的作用,充分體驗動手活動的樂趣,從而為自己有一雙健康神奇的手感到高興和自豪,並以此培養孩子們積極健康的生活情感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豐富多採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內容既依據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圍繞「神奇的手」這一主題,結合一年級兒童巳有的生活經驗,組織了「會做事的手」、「會認東西的手」、「會表演、會說話的手」三個活動。在「會做事的手」這一教學活動中,先讓學生充分、自由地說說自己的小手會做什麼事。當學生饒有興趣地訴說出自己的小手會做一些什麼事情時,老師一句「想不想現在動手做一做呀!」,激發起孩子們想做一件事給大家看一看的慾望。「會認東西的手」是通過教師和學生共同玩摸物的游戲來體驗「手會認東西」這一認知過程的。「會表演、會說話的手」這一活動,我先用課件出示播音員用啞語播音的畫面,讓學生感覺到「手會說話」。接著課件出示義交警用手說話指揮交通的情景,讓學生體會以「手會說話」作用大、很重要。老師用手錶演和與學生用手交流來激發孩子們用手錶演和說話的興趣,於是孩子們也情不自禁地動起來,自由說話、表演,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三、不拘一格的教學形式我的教學形式服從內容,靈活多變,不拘一格。本課通過激趣導入、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游戲體驗、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展示、欣賞等活動形式開展主題活動。在導入時,我依據一年級兒童年齡小,愛動好奇的特徵出了一則謎語給小朋友猜,為了讓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我又分小組比賽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也激發他們動手的慾望,輕松自然地把孩子們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動手操作中讓學生自由選擇材料做自己喜歡的事,或畫或寫、或折或剪等,用一個生動活潑的立體活動的課堂場景,詮釋「會做事的手」這一主題。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讓兒童在現場表演,這既是孩子們挑戰自我,向同伴推介自己、正確評價自己的過程,也是向同伴學習,學會欣賞他人的過程。
四、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在玩中體驗,在玩中感受。先進的計算機多媒體設備資源,增添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兒童的視覺美感,調動兒童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人人都有一雙手,是本課的特有的教學資源。編謎語讓學生猜、互相摸手談感覺、活動手指、用小手做自己喜歡的事、用手摸東西、用手說話、用手錶演等活動的設計,讓這一特有的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最後,巧妙地利用今天很多老師到現場聽課這一資源,讓小朋友用手「再見」來結束本課的教學活動,各種資源的效整合,讓教學活動過程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孩子們也就更加樂學、愛學、善學!
『玖』 八年級下冊思想品德第一課第二框教學反思
細細想來,在本教學設計中,有一些設計內容有待於今後不斷去完善。 1、重難點要進一步突破
在本課中,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既是重點,對學生來說又是難點。老師應該針對一個材料,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分析,最終實現重難點的進一步突破。同時,在突破重難點上,老師要進一步加強啟發,讓學生能夠從多角度來看問題。
2、要進一步加強問題引導
對於公民法定的基本義務的具體內容的部分,我只是讓學生在書本劃出,對於有些義務學生未必能理解,若增設一個「學生提問」的環節,對於不理解的那項義務提問,教師在作出適當解釋,我想這樣對於學生學習效果可能會更好。
3、要進一步突出問題的思辨性
在本課的設計中,在問題的設計上還有待加強。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老師不能以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設計問題,而應該更多地站在學生的層面上,考慮到學生的思維方式,從而設計出更加適合學生思考的問題。
總之,如何在一節課時間處理課堂預設與活動生成的關系?在教學設計內容中採用什麼方式更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些問題都是自己在今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中深入思考和探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