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師教學 > 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0-12-05 19:01:39

㈠ 如何提高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輔助作用

作為一名當代數學教師,如果能夠熟悉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理論和操作技能,並能依據教學
標准,
合理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數學教學。
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
持續和諧的發展,
不僅要考慮教學自身的特點,
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
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
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將實際問題抽象化。再者,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
應用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合理選擇多媒體課件,
就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
促進學生知
識的理解、
掌握和遷移,
並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提高學生的素質,
大大提高教學效
率,發揮多媒體的優勢。

一、

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有利於再現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數學教學中,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更容易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
而多媒體系統可展示優美的圖像、
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設情境的最佳
工具。
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數學教材,
例題多來源於生活,
並以情景模式出現。由於小學生
有好奇、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生理特點,表現在課堂中就是:教師講授的前
幾鍾可以比較專注地聽,
但由於教師講授時間過長,形式呆板,學生容易出現視覺、聽覺疲
勞,
這校樣課堂學習效果就不高了。
因此,
恰當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會改變傳統的教學
方法和學習方式,而且有利於調節課堂氣氛,
創設學習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

;
我在教學一年級《認識大面額人民幣》時,課件出現一個服裝店的動態情景視頻,視頻
中人們正在買衣服,
這樣讓學生從再現的生活情景中直觀感知了大名額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
用,讓學生更加明白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
生興趣十分濃厚,
很快就進入了主動學習的狀態。
整節課學生都保持愉悅的心情,
直觀的知
識呈現和靈活的練習訓練,
學生思維活躍,
興趣濃厚,
參與效果好,
輕松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由此可見,多媒體信息技術創設情景產生的作用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樂學,提高課堂效率

數學知識抽象性的特點與小學生認識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點是學生認知過程中的一對矛
盾。運用多媒體,可以通過

變色



閃爍

等手段,不僅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化
抽象為具體,
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充分顯示出來,
而且積極調動學生

的視覺直觀功能,刺激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找到事物間的聯系,突破教學難點。

例如:在教學

垂直

一課時,由於學生剛剛接觸幾何,他們在理解上有很多的困難,特別
是很難理解

互相垂直

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但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對
學生以後給三角形畫高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
在這里就需要藉助與多媒體課件,
幫助學生深
刻認識,
可以在學生認識了相交的基礎上,
使用課件出示一組相交的直線,
然後讓學生觀察
兩條直線形成幾個角?都是什麼角?學生會很快發現是
2
個銳角,
2
個鈍角。
然後課件演示,
轉動其中的一條直線,使其中的一個角成為直角,
可問:
當一個角是直角時,其他幾個角是
什麼角?生很自然的推出也都是直角。
這時就可以引出互相垂直的概念:
當兩條直線相交成
直角時,
這兩條直線叫做互相垂直。
在這個過程中,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模擬的演示了
兩條直線由相交關繫到垂直關系,化靜為動,
變抽象為形象,
有效地幫助學生認識垂直,幫
助他們更好地建立深刻的思維過程。

三、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動態模擬演示教學,化抽象為形象,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利用計算機模擬操作比教師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
逼真,
把它與學生實際操作相結合,
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學

長方體
的認識

一課時,課前的集體備課時,多數教師就提出學生對長方體棱的條數,長方體的棱
可以分為幾組,長方體長、寬、高的認識是教學的難點,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較差,很難理
解。實際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先在屏幕左側展示一個長方體框架圖,讓學生觀察,
然後通過不斷按滑鼠,在屏幕右側演示
12
條棱圍成長方體框架圖的過程(按一次滑鼠,飛

1
條棱)。這樣一來,學生便輕易了解了長方體棱的條數。接著,畫面發生了變化,屏幕
中央出現了一個大的長方體框架圖,
相等長度的棱染成了同一顏色,
此刻,
引導學生觀察交
流,

長方體的棱可以分為幾組

的問題便形象、具體地得到解決。最後,多媒體再展示同一
頂點發出的紅、藍、綠色的
3
條棱,教師引出長方體長、寬、高的概念。如此教學,把抽象
的知識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讓學生深刻地領悟、
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
並能進行實際
綜合運用。

總之,合理地把多媒體課件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有利於創設生動的情境,激發學
生的學習興趣,
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能讓學生從繁瑣的學習中
解脫出來,
形成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的學習氛圍,
達到優化課堂教學地目標,提高課堂教學
效率,增強教學效果。

㈡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學

一、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媒體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傳輸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僅能用來傳遞教學內容,而且還會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調節課堂氣氛,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被人們喻為「思維的體操」,尤其是小學生對其興趣淡薄,加之,小學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多媒體以其強烈的趣味性、多樣的色彩、悅耳的音樂,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集聲、像、色為一體的,動靜結合的生動直觀、內容豐富的教學環境,使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內容,適量引進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充分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有一種吸引作用,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學生自然地步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之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拓展學生的思維
作為一名教師重在「授之以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關鍵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知其然,還需知其所以然。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對於教學上的一些重點、難點,通過生動的演示,配合學生的自己動手操作,老師的講解,就能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手感,把觀察和思維結合起來,有利於突出教學上的重點,突破教學上的難點,加深理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1.突出重點。如教學「9加幾」時,「湊十法」是本課的學習重點。教師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設計了以下教學片段:先出示16個圓形的圖(左邊9個,右邊7個),先讓學生利用已經學會的知識列出算式,再利用動畫效果,將7個圓中1個圓移到9個圓這一邊,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討論,用怎樣的方法算得最好。最後,學生自己總結出了「湊十」的方法。這樣,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把知識的內在聯系動態展示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線索,並引導學生展開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最終獲取知識,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2.突破難點。難點往往是關鍵性的知識,也往往是學生學習的障礙。巧妙運用多媒體計算機可以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難點,正確而又深刻地理解新知。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這個內容很抽象,教學的重、難點都是要讓學生理解並掌握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如果運用傳統方式教學,學生很難理解「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道理。如果改成用多媒體課件演示,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綠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平均分成8個小扇形,將小扇形一個一個從半圓中移出排成紅綠兩隊,又把兩隊合並成近似長方形並閃爍顯示,然後依次進行16、32等分的割補、拼合,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當等分的份數越來越多時,圓面變換後的圖形越來越接近長方形。學生的思維就會由模糊變得清晰,能夠想像到無限分割的情形,理解圓是可以轉換成一個和它等積的長方形。一個復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在有限的時空內讓學生得到認知感知,學會了推導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且有機地向學生滲透了極限的思想。
三、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思維、探究和創新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和運用課件時,應考慮通過課件促進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對所學學科的情感,使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等得以形成。如在教學推導長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在屏幕上展示出一個長方形(長5cm,寬3cm),圍成長方形的四條線段在閃爍,長和寬也分別用數據表示出來,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找到長方形周長的求法。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列出三種不同算式:5+3+5+3=16(cm),5×2+3×2=16(cm),(5+3)×2=16(cm)。然後通過比較,歸納出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是: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這一個教學環節,培養了探索和創新意識。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夠培養良好的交互性
設計和運用多媒體課件應將學生放在首要位置,應有針對性地設置一些「教師、學生、多媒體」交互性的活動,盡可能地引導學生學會動口、動手和動腦來解決問題。必要時可出示一些引導性的圖文和動畫,也可設置相關的游戲,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教師就問:「車輪是什麼形狀的?」同學們會脫口而出:「圓形的。」又問:「為什麼造成圓形的呢?能不能造成三角形、正方形……」並趁機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三角形、正方形車輪的汽車向前運動的情境。學生們連忙回答:「不行!因為三角形、正方形有棱、有角,開不動。」接著又出示橢圓形車輪的汽車費力地滾動的鏡頭,接著提問:「橢圓形沒有稜角,這樣行嗎?」學生們思考片刻後回答:「汽車前進時一會兒高,一會兒低,不平穩,還是不行!」漸漸地橢圓的輪子變圓了,汽車飛快地跑起來。這時學生「哇!圓的才行呀!」可見,通過輪子動態、清晰的「演變」過程,使學生輕松地領悟到車輪造成圓形的原因,正確建立了圓的概念,明白了「在同一個圓內,所有半徑長度都相等」的道理。在設計練習鞏固中,教師也可以把預先擬好的題目運用多媒體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地展示給學生。當學生答對時,課件里的老師會表揚他「你答對了,真聰明!」當學生出錯後,會耐心地勸他「請你再來一次吧!學生在多媒體的表揚和鼓勵下,便會認真地思考。

㈢ 電子白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會起哪些作用

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平台,並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小學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指出:「一切有條件和能夠創造條件的學校,都應使用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本文就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談談自己的切身體會。

一、創造情景,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只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獲得成功的教學。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信息技術圖文並茂、聲像並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境,能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主要標志是教學效率的高低,而這又常取決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度是否積極、主動。兒童有了飽滿的學習興趣,便會對學習產生強烈的需求,積極地投入學習,堅持不懈地與學習中的困難作斗爭,不再感到學習是一種負擔。運用多媒體電子白板技術進行教學,能夠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加深學生的感觀刺激,牢牢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圓柱體的認識》時,先用多媒體展示一個長方形,然後問:這個長方形快速旋轉時會形成什麼圖形?學生眾說紛壇,急欲求知,教師就可引導學生在電子白板上進行自由交流討論,讓該演示在學生個人的PC機上演示出來,從而使學生深爭感悟圓柱體的形成過程,激發學生探求圓柱體特徵的慾望,確實有"投石激浪"之功效。如:教學元角分時,我採用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小動物、交通工具、電動玩具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設計出「買賣情境」讓他們在樂中買,樂中認,認中學,學中記,使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有機融合,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緊密相接。

二、把握時機,促進發展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小學生認識規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學生認識上的矛盾,特別是難點的突破、重點的處理、方式、方法問題直接影響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而利用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只要能把准時機,輔助到"妙"處,"巧"處,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定義清晰化: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最令數學教師頭痛的莫過於學生對於數學中出現的抽象的概念、定義不能真正理解和學會應用,而藉助於多媒體電子白板技術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例如:教學"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這一定義時,若採用傳統的電子白板教學方法,只能是讓學生動手用尺子測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長度,而採用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就能通過"閃爍"、"平移"等手段強調、刺激學生的注意,把兩個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兩條高也完全重合,使學生在觀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這一定義,讓學生藉助具體事物的直觀形象進行思維,從而建立清晰的數學概念和定義。

2、使空間形象化:幾何圖形,特別是立體幾何圖形的教學,要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而空間觀念的形成,有賴於想像。在傳授新知時,使用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減少煩瑣的講解,能更好的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時,運用傳統教具很難講清楚,而且花費的時間較多,而利用計算機模擬剪拼,把圓等分成8份、16份……然後分別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學生在觀察中逐漸理解「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方法,既有效地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又能大大提高數學課堂效率。

3、使導入適時化:計算機多媒體輔助電子白板教學,圖文聲像並茂,形象直觀生動,但必須注意適時導入,恰到好處,才能化平淡為神奇,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長方體的認識》時,利用計算機課件依次閃動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鮮艷的畫面,悅耳的聲音,對學生形成了強烈的多樣刺激,使學生正確認識了長方體的各部分名稱,並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長方體表象。在此基礎上,學生通過探究,初步發現長方體的特徵,這時再利用課件移動長方體的面和棱,來驗證學生的發現,從而幫助學生歸納出長方體的上下、前後、左右兩個面完全重合,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為三組,相對棱的長度相等。

那麼,這就使計算機媒體電子白板過早地介入課堂,應讓學生在充分感知、觸摸,甚至動手拆開長方體、猜想之後,再讓媒體進行演示論證,這樣才是適時導入計算機多媒體進行輔助電子白板教學,把多媒體教學信息化用在掌握知識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果

增加課堂容量,及時反饋學生學習信息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就要加大教學密度,提高課堂40分鍾的教學效率。多層次、開放性、實踐性的練習是學生形成良好數學技能不可或缺的環節。在課堂練習時,教師把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通過多媒體電子白板直觀演示,使學生更深刻清晰地理解題意,並順利靈活地解題,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如在教學《已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求這個數的應用題》時,課堂練習的時候我設計了這樣一組題目:電腦在輕快的樂聲中顯示色彩亮麗、形象逼真的畫面,創設一個小青娃迷路找家的情境。每隻青娃身上都有一道題目,每張荷葉上都有一道算式。青娃身上的題目是用哪些荷葉上的算式解答,哪張荷葉就是青娃的家。讓學生先同位互相討論,再提名學生操作滑鼠幫青娃找家。這里利用人機交互技術,設置了目標響應功能,如果學生找錯了,媒體立即作出反應,找錯了,再找一遍。青娃返回原來的位置,如果找對了,即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在這里充分發揮多媒體電子白板技術的優勢,根據兒童特點,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達到了輕松愉快的鞏固新知識的效果。再比如在小括弧的教學中,有一道題是判斷8+12-5=15與8+(12-5)=15運算順序是否相同,學生在動手操作之後,判斷是或不是,再用多媒體計算機演示CAI軟體,一步步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一步步的深入、探索、實驗、失敗或成功中發現規律,這就將視、聽、做、思統一了起來,達到學習的最好效果。

四、強化感知,提升效率

合理運用動畫,強化感知,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數學概念舍棄了具體形象的支撐而升華為抽象的文字,學生不易接受,利用傳統課堂教學方法,無法清晰地展示或無法觀察到展示過程。而多媒體技術集聲、光、色、動等於一體,在教學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閃爍、移動、變形等功能,使學生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輕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內涵。在教學兩位數減一位的退位減法,23-8,計算機畫面上先出現小棒,兩捆和三根怎樣減去八根,學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試一試怎樣減,探求方法,然後,按一下正確答案,出現畫面:畫面上出現兩捆零三根小棒和一隻小熊,按照學生擺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開,然後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於十五根小棒。小熊邊做邊說,再加上適當音響和音樂。在這個過程,學生可以親自操作,可以親眼目睹這個過程,認識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關鍵就是不夠減的向前一位借一,在個位上加十再減。在一系列的動態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反復操作,抓住重點,從而得到正確結論,學會知識,完成教學任務。這一環節,藉助多媒體的色彩、閃爍、聲音、動畫演示,不僅激發學習興趣,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表象,促進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轉化,啟發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共享資源,協作發展

應用多媒體電子白板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可以提供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具有交互功能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不必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組織和編寫教案上,而只需把時間和精力放在為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各種資源上,在幫助學生確定某一學習主題時,引導學生從何處獲取有關的學習,如何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這些學習資源等。

所以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只是處於引導、點撥的主導地位,而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它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通過夥伴或教師的幫助自主建構知識。因此,多媒體電子白板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協作性、創造性、創新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㈣ 如何加強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用性參考文獻

、多媒體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學生的求知慾
「興趣回是最好的老師」。數學本答身比較抽象、枯燥,學生難以理解,而傳統的教學手段又比較單一,無法取得優質高效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內容經過文字、圖像、聲音和動畫的處理,以形象、生動的畫面,把抽象轉化為直觀,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良好狀態下積極主動地學習,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達到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例如:在學習《認識厘米》時,我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片:一隻小貓在追一隻老鼠,忽然這只老鼠竄到了小洞里,於是小貓就用自己的鬍子在洞口量一量,如果小貓的鬍子的寬度與洞口一樣寬,說明小貓的身子能進入洞口,才有希望抓住老鼠。學生看到小貓就是靠用鬍子來估測洞口大小,才能進入洞里抓住老鼠。接著我揭示本節課的主旨:今天我們也要來學習如何估測物體的長度。學生通過剛才的動畫能夠興趣濃厚地投入到新的學習中去。可見,媒體恰當的演示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好奇心,激起了他們探索知識的慾望,並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㈤ 淺談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給數學課堂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多媒體聲像並茂,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會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呢?本人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光明的教學途徑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堂上要想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興趣這一環是關鍵的一步。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主體作用,自覺主動地學習;才能更好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並掌握於自己的腦中。多媒體技術正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工具,它能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可以將動態的畫面、鮮艷的色彩、直觀的圖形、和諧的聲音等有機整合,直觀形象地作用於學生的多種感官,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我在教學第一冊「認識鍾表」這一內容時,利用多媒體設計了如下內容:明明小朋友的生日到了,媽媽給她買了一件精美的禮物,大家看看是什麼?PPT顯示一個精美的禮品盒, 打開後出現一塊可愛的電子表。學生們被精美的電子表所吸引,提問:你們知道電子鍾表是用來干什麼的嗎?學生自由回答後,我說同學們說得很對,電子鍾表可以讓我們及時知道時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電子鍾表。利用多媒體,通過新朋友明明的生日禮物,讓學生產生了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很順利地導入了新課,同時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再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我運用電腦設計了動畫片《小狗狗坐車》:小狗狗去停車場坐車,停車場里有三輛車,車輪分別是:A.正方形;B.車軸不在圓心的圓形;C.車軸在圓心的圓形。提出問題:假如你是選車員,你會為小狗狗選哪種車輪的車?有選A的,有選B的,有選C的,各抒己見,很有創意,非常熱鬧。接下來我播放動畫,小狗狗坐在一輛車輪是A的車上很顛簸,小狗狗一臉不舒服的樣子;小狗狗坐B車也顛簸,愁眉苦臉;小狗狗坐在C車上不顛簸,很開心。提問:為什麼小狗狗坐在C車上開心呢?學生依據剛剛所學的知識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車不上下顛簸,必須使車軸至車輪的距離處處相等,也就是車軸必須裝在圓心處。圓心到圓邊上的距離都相等,這個距離就是半徑。這個問題情境具有強烈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笑聲中鞏固了所學知識,並體驗到了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的成功感。多媒體生動有趣的圖像動態顯示,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激發了學生以極大的興趣投入學習。
二、動態演示,加深知識的理解掌握
小學生生活知識面窄,感性知識少,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弱,課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學中無法用粉筆描述的各種圖像、動畫等抽象的東西,用多媒體直觀形象地呈現給學生看,能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如教學《加減混合》時,學生往往弄不清計算過程,都要分兩、三步進行口算才能算出結果。特別是第二步計算要用第一步算出得數作加數或被減數,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數,或者由於看不見第一步的得數而造成第二步計算的困難。為了幫助學生順利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並克服因為看不見第一步計算的得數的計算障礙,我在教學上運用了多媒體,用動畫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加減混合的意義和計算順序。在教學先加後減的混合計算時,屏幕上出現草坪里有8隻羊在吃草,又走來5隻,一會兒又走了4隻的場面,然後根據畫面所反映的羊只數的變化過程引出算式8+5-4。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這樣,一方面直觀地反映了先加後減的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另一方面又表明了計算順序,取得了在黑板上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再如《線段、射線、直線》的教學,我們可以先在屏幕上顯示一組圖形,讓學生辨認直線和線段;然後將線段向右邊似光線射出一樣勻速延伸形成射線,使學生看後悟出射線是怎麼形成的。藉助多媒體課件還能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動起來,從而使學生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間的聯系,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常規式傳統教學往往是一支粉筆在黑板上辛勤耕耘,學生看到的是平面圖像,聽到的是單調的寫字聲音,教師板書慢,浪費了大量時間,描述起來還不一定規范。而多媒體教學可以把一些問題形象直觀、動態演示出來,讓學生形象地看到事物發展的過程,理解事物變化的規律,把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在解答關於「火車過橋過隧道,計算橋長或隧道長」的問題時,學生往往會把火車行的路程與橋長或隧道長等同起來,如計算:一列長300米的火車以每分700米的速度通過一座橋,用了5分鍾的時間,這座橋長多少米?」大多數學生會這么計算:700×5=3500(米)。為了解決這一錯誤的計算,我用多媒體模擬火車通過一座橋:一列火車在隆隆聲中到達橋頭,從火車頭到達橋頭開始,在橋的下面跟隨火車頭同步出示火車行的路線,直到火車尾離開大橋為止,這樣學生就很容易得出「大橋長度=火車5分鍾行的路程-火車長度」這一關系式了。再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學生容易忽略公式「底×高÷2」中的「÷2」,是公式沒有記清楚,還是粗心呢?不管哪個原因,究其底就是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不夠明白,記憶不夠深刻,如果學生知道三角形面積公式的由來,肯定就不會出錯。所以我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利用多媒體先演示了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通過移動,最後拼成一個長方形,然後再利用自定義動畫的效果,底和高用紅色閃動幾次,有利於學生直接觀察出三角形的底和高與長方形的長和寬的關系。最後再移動其中的一個三角形,讓學生明白這任意一個三角形的面積都是與它等底等高的長方形面積的一半。再用任意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得出上述的結論,通過計算機的演示讓學生再來說說整個推導過程,並說說:為什麼要除以2?如果不除以2,計算出來的是哪個圖形的面積?學生在動手操作、欣賞多媒體課件演示、討論等多個環節中充分感悟了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及由來。這樣,在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過程中,採用動態演示與講解,觀察與操作融為一體,做到了把知識化難為易,成功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從不同角度豐富了感知,掃清了學習的障礙,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使學生對應掌握知識,理解得更透徹。
四、增強練習效果,提高知識鞏固效率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徑,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在練習鞏固中,由於運用多媒體教學,巧妙設計練習,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練習素材、更多的練習和表現自己能力與成就的機會。教師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地突出重難點,當學生出錯後(電腦錄音)耐心地勸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來一次,再一次復習鞏固知識。激發學生「樂學樂做」的情感非常重要,這符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及時獲得學生真實的學習成效和學習態度等反饋多媒體的方法和途徑。
總之,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手段,教師要發揮多媒體教學優勢,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同時也要清楚地認識到,多媒體技術不管如何發達、如何完善,它都不可能完全代替傳統的教學方式。這就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好使用多媒體的「量」和「度」,從而有效發揮多媒體教學功能。

㈥ 淺談怎樣利用多媒體輔助小學數學教學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於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興趣是一種具有積極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把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教學,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多媒體計算機系統可展示優美的圖像、動聽的音樂、有趣的動畫,是創設情境的最佳工具。巧用多媒體誘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和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慾望。創設了新奇的情境,就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時也抓住了學生的興奮點,逐漸進入積極思維的狀態,也為形成和培養創造性思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運用多媒體,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突破難點
多媒體具有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的特點,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在教學「圓柱體體積」時,怎樣將一個圓柱體分割後拼成一個近似長方體,再根據長方體體積公式推導出圓柱體體積計算公式這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如果直接利用教具割、拼,操作起來比較困難,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圓柱進行切割、分解,將圓柱體最大限度地多次等分,使學生直觀地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立體圖形越接近長方體。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觀察比較、歸納,推出圓柱體的體積公式也就水到渠成了。這一關鍵的教學環節,通過多媒體化靜為動的演示操作,步步引導,環環推進,把知識變抽象為具體,學生親自經歷了圓柱體的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從而就突破了本節課知識的難點。
三、運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多媒體,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
在現實數學教學過程中,可能常常遇到一些比較費時的活動,如大量的板書,一些用傳統方法的教學活動等。在課堂有限的四十分鍾內,如仍採用傳統的板書、說教方法,會消耗了課堂上寶貴的時間,如不板書而口頭說明,則往往會詞不達意。這時候,如採用多媒體技術強大的顯示功能,不僅避免教師在課堂上某些環節上時間的浪費,同時能為學生練習、思考贏得更多的時間,從而增加了教學容量,帶來了課堂效益的提高。如教「角的度量」一課的教學,我採用了多媒體電腦的動畫功能——讓量角器在角上旋轉,所量的角的兩條邊用不同顏色閃現,一目瞭然,所反饋的教學效果是常規教學所無法替代的。盡管整節課的容量很大(常規教學要兩課時才能完成),但學生學而不感其難,教學效果相當好。
(二)運用多媒體,豐富練習,因材施教。
老師們都知道,一般情況下,每節數學課老師都會讓學生做些練習,以檢驗和鞏固所學知識。如果單一的依靠黑板、卷子、書本等傳統呆板的練習形式,全班學生一味只做同樣的練習。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就會感到不合胃口,時間久了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表現出厭倦,甚至不做作業。數學課程提出「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維目標的培養,需要形式多樣的練習。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實現了因材施教,誘導學生深入淺出,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了每個學生的自信心。多媒體技術與傳統方法相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因而我們在製作課件時,充分利用這個優勢,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程度,製作了分層練習。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小學數學學習比較注重學生的實踐,並在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多媒體輔助教學恰好具備大容量儲存教學信息的優勢,為學生提供大量豐富的學習材料和超越時空的信息資源。這不僅有利於學生自己去建構知識的意義,提高認識水平,更能激發學生自己把要學的數學知識自我發現或者創造出來,從而發掘其創造的思維,提高創新能力。例如,在認識長方體的特徵時,用著色、閃爍的方法使學生認識長方體的面、頂點、棱的個數;用三組顏色表示相對面、相對棱,用動畫平移的方法將相對的面、相對的棱平移後完全重合,使學生認識到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體生動形象直觀,演示方法靈活多變,降低了對抽象問題的理解坡度,通過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到形象思維的反復思索,學生會深刻掌握和發現事物規律,在積極有效的思維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數學教學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實踐表明,只有合理掌握多媒體網路輔助教學時的使用時機,才能充分發揮其教學優勢,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學生能力,優化課堂教學的目的。我深信,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隨著網路教學的逐漸完善,我們的教育信息化也會變被動為主動,變不自覺為自覺。讓我們瞄準未來,大膽實踐,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為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進程而努力奮斗。

㈦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已經非常廣泛,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手段層出不窮,軟體升級換代之快讓人目不暇接。新課標指出: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教學方式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並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進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有可能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本文將從小學數學學科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多媒體在數學學科各知識版塊中的運用等方面來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 小學數學的學科特點
「數學是一切科學之母」、「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它是一門研究數與形的科學,它無處不在。
數學學科的三大特點是: 嚴謹性、抽象性和廣泛的應用性。 小學數學和數學科學在嚴謹性上還是有所區別的,如一些運算律的擴充,並沒有進行嚴謹的推證,而是用默認的方式得到,但是,要學好數學卻不能放鬆嚴謹性的要求,要保證內容的科學性。數學的抽象性表現在對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這一特性的抽象。它表現為高度的概括性,並將具體過程符號化,當然,抽象必須要以具體為基礎。數學廣泛的應用性不不用多說了,現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教材增加了大量的生活情境,就是為了培養同學們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上述三個特點中,本文側重於突出它的抽象性上,正是由於數學知識比較抽象,才有了新技術發揮作用的空間。
二、 小學生年齡特點及相應的課件製作要求。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分成兩個階段來描述:
一是低年級段(一到二、三年級),學生表現出來的特點是好奇、好動、好模仿,思維的直觀性、具體性、形象性是其共同的特點。因此,這個學段,老師製作的課件就要與之相適應:一要有趣,二要直觀。
怎樣才能做到有趣、直觀呢?這就要求老師,一定在課前不僅要研究教材內容,還要研究這個年齡段孩子們的心理需求,然後再去搜集和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象的素材,如: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可以選擇喜羊羊、灰太狼等動畫形象;為了讓學生理解「加」與「減」的算理,可以讓靜止的小棒「合一合」與「分一分」,抽象的數學知識立即變得形象生動,學生興趣盎然,教學效果明顯。
二是高年級段,學生隨著身心發展的逐步成熟,已逐步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獨立思考、獨立操作能力不斷提高。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由於受定勢和習慣的束縛較少,以求異思維為主。主動思維開始急劇增長。好奇心和創造意識日益濃厚。
針對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如果課件設計過於兒童化,學生會覺得沒什麼思考的價值。我覺得要做到低年級趣味直觀的同時,更要注重突出課件的思考性和探索性。
例如,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材料,用課件來呈現思維過程,用課件變抽象為直觀,為學生實現由形象思維向抽象過渡架設橋梁。
舉例:圓的認識。
建立圓的概念,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都會藉助硬幣、鍾面等實物。剛才提到數學的學科特點時,就講到,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而這些物體的表象卻不是數學中的圓的概念的確切反映。
數學中的圓是指「以定點為圓心、以定長為半徑的點的軌跡」,但這個准確的概念在小學階段又不能直接說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去除實物中的非本質的東西,抽取其本質。那課件怎樣呈現呢?第一步,可先由屏幕顯示硬幣、鍾面等實物,第二步,讓計算機慢慢地隱去非本質的東西留下圓的外形,「消隱」的手段使學生注意到了圓的實質。這樣的課件,可以使學生的注意力由非本質的東西轉向本質的東西,從而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更清晰准確。
三、 在各個教學段中,《標准》安排了四個方面的內容:「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 「 統計與概率」 , 「 綜合與實踐」 。
下面就這四個方面內容用實例形式進行簡要的使用方法和製作方法的講解。
1、數與代數
「 數與代數」教學中,有些是概念方面的教學,如「因數倍數」,「方程的意義」等,有計算方面的教學,如口算等。多媒體可以做哪些輔助的事呢?
(1)有助於幫助學生對算理的理解。
在一年級「9+幾」的教學中,湊「十」是基本的計算方法,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這個「十」是如何湊出來的,可以藉助PPT「自定義動畫」中「添加效果」的「動作路徑」功能,把「臉譜」移動的過程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體會到把2個臉譜中的一個移到圓圈中,與9個合在一起正好是10個,再用10加1就簡便多了。為了深入更多算理,除了圖片的移動外,還配合了算式的轉化過程,增強感性認知的同時加深理性的理解。
(2)可以豐富口算練習的形式。
口算練習在小學階段的各個

㈧ 如何讓多媒體技術更好的應用於小學數學教學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選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以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效來創造教學的豐富情景,使抽象的數學內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數學知識由靜態的灌輸變為圖文聲像並茂的動態傳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培養他們積極思考,發展思維、形成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師以教為主變成學生以學為主,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優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運用多媒體教學確實能取得傳統教學無法取得的一些效果,但在實際教學中需要合理應用,如果濫用,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正確運用多媒體課件,提升教學質量,使教學效率呈現最大化。以下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 創設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使學生形成強有力的學習動力,引起他們的注意,促使他們自覺地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能積極思考問題,探索創新。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形象化,表現手法多樣化,能提供生動、活潑和鮮明的教學形象和動聽的音響,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多重的刺激,創設一個和諧逼真、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良好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主動地進行探索,激發思維想像能力,提高學習效果。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多媒體來幫助自己的教學,把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去,就像使用黑板、粉筆、紙和筆一樣自然、流暢,使原本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不僅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喜歡這門學科。
(一) 以「生活」為源泉,展現情境
「數學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我們應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出發,利用多媒體「投其所好」地安排一個開頭,提供一種令人愉快又有用的鏡頭,恰當的利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圖的配合加上教師一個別出心裁的問題設計,去營造吸引人的學習情境,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進而生成了強烈的學習動機,激勵著他們去學習新知、探求數學奧秘。例如:在教學《比例尺》這一課的時候,可以以「神州」六號的成功發射為背景,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來導入新課,當飛船在湛藍的天空中畫出一條美麗的弧線,飛速奔向太空,教師請學生在紙上畫出這條美麗的弧線;當飛船在離地球300千米左右的太空中翱翔。在太空中俯視我們的地球,這藍色的星球很美。教師請學生把這300千米的距離畫在紙上,有的學生不能畫,造成認知沖突,就自然引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等概念。 亞里斯多德曾經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我們通過多媒體設置的疑問,猶如「一石擊起千層浪」,讓學生產生了認識沖突。他們在心理上感到迷茫,探索的興趣頓時而生。這為學生渴望獲得數學知識和積極參與奠定了意向基礎。同時,多媒體也就輕松地將他們帶入到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學習情境中。
(二)以「動」為載體,引出情境
傳統的課堂教學以靜態為主,學生學習起來感到單調、枯燥。而多媒體輔助教學,多媒體為小學生勾畫出一個多姿多彩的視聽學習環境,為激發學生想學、樂學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圖文聲並茂,變靜為動,非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這樣,不但能強化學生的記憶,而且還給學生展現出無限的知識空間,激發學生獲取信息和新知識的的情感需求。例如,在學習「10的認識」的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師簡單地操作鍵盤,屏幕上出現了數字娃娃「0」,接著跳出「1」「2」「3」「4」「5」「6」「7」「8」「9」,同時出現畫外音。「9」說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來打抱不平,說:「如果我與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教師問:「小朋友,你們相信嗎?」屏幕一閃,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們緊緊吸引住了。教師自然地把學生引入新課:「10的認識。」
(三)以「圖形」為手段,演示情境
小學數學中主要有「數」與「形」兩方面的知識,知識本身比較抽象和枯燥。由於小學生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和概念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他們往往不容易掌握知識,而且對於一些容易錯的概念更難辨析清楚。如果根據教材內容,將動與靜結合起來,通過生動有趣的畫面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那麼學生透過電腦演示的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就能有效地掌握知識。例如:在教學《線段、射線、直線》一課時,可以這樣設計的:先在屏幕上閃現一個亮點,然後從亮點一端射出一水平線,學生看後馬上就能悟出「射線」是怎樣形成的;接著通過這一端的伸縮讓學生認識射線的特性。然後,在其下面又出現一個亮點,它的兩端分別射出一水平線,自由地伸縮,以此來讓學生理解直線的生成和「無限延長、不可度量、沒有端點的特點。接下來,屏幕上出現兩個亮點,再由一條水平線把這兩個點連接起來。學生認識到這就是線段,它有兩個端點,不可伸縮,有長度、可度量。 通過這樣的直觀演示,將那些看似靜止的、孤立的事物聯系起來,構造了一個知識的生成情境,讓學生比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清晰地獲得概念。
(四)以「美」為突破口,創設悅目情境
數學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展示優美的畫面、迷人的場景、動感的影像、輔之以動聽的樂曲,讓學生感受美、賞析美、發現美,激發學生學習的愉悅性,進而探究美,並且在探究美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進而撥動他們追求「真、善、美」的「情弦」,陶冶性情,塑造良好的個性品質。如《軸對稱圖形》一課,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初步感受美、賞析美。屏幕顯示:美麗的郊外,五顏六色的風箏迎風招展;花叢中,一隻只蝴蝶翩翩飛舞;天空中,偶爾劃過一架銀白色的飛機,留下一條美麗的弧線…… 教師適時插入:同學們,這些圖形為什麼如此美呢?就在於它們的美有著共同之處:軸對稱。從而自然而然引出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什麼是軸對稱圖形。
多媒體以其獨有的功能,賦予學生一個妙曼的情境,巧妙地把學生的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解決了重認知、輕情感帶來的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不能協調發展的問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它用無意識引導有意識,用情感伴隨理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漸入學習的佳境,從而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二、 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難點
恰當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將課本中的復雜事物或抽象問題進行分解、綜合,對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現象進行比較鑒別,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事物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化難為易,有利於學生對數學教學過程的理解和加深記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在其自身與知識內容之間建立可體驗的事實材料。例如,教學小學數學第一冊「加法的初步認識」,學生雖然在未讀小學前已經會進行一些簡單的加法計算,但對於加法它所表示的意義,以及加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並不是很了解。因此,我運用信息技術展示了3個魚缸,其中兩個魚缸里有魚,魚兒正在歡快的游來游去,另外一個是空的,接著兩個魚缸里的魚同時倒入那個空的魚缸,是學生清楚地看到是把兩部分合並起來,這時在通過屏幕出現加法算式,並且每個加數都逐個由藍色邊成紅色,同時還配有悅耳動聽的聲音,做到了數形結合,聲情並茂。 動靜結合,引發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識的難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在激趣入境、激情入境的過程中,形象化、具體化、感性化層次信息逐步被深化為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濃縮信息,資源轉化為能量,量變帶來質變,認知行為水平逐漸接近及至達到認知目標。
三、 突出主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的作用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成為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幫助者和促進者。這樣,學生取得了學習的自主權,每位學生可以根據他們自身的能力情況,有選擇的學習。自己認為難的,可以多看多想和網上鄰居們多討論;而自己覺得容易的,則可少花時間。 新課改精神,強調了「在生活中學數學」的學習方式,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元、角、分的認識」和「千克、克的認識」,是比較難掌握的學習內容。傳統的教學常常使學生囫圇吞棗,難以用課本上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此,專門設計了一份調查報告表,讓學生分小組到超市去了解各組所規定的商品的價格和重量,順便了解商品的其他情況。再根據學生的報告,創設一個「百貨大樓」的主題網頁。「百貨大樓」里分為食品區、家電區、生活用品區等,商品琳琅滿目,讓學生興奮不已,大大激發了他們強烈的參與欲,迫不及待地想在網上做「商家」與「顧客」。有的學生們自己充當售貨員,點擊食品到秤上去秤,根據所學的重量單位,報出分量,然後根據單價算出金額。也可以是「顧客」,自由地去花錢購物,將手中的錢計劃著花,合理的去用,大家的學習熱情達到了高潮……最後,根據自己的購物經歷,挑選適合自己的題型,獨立完成課後難度不同的習題,再寫出自己的體會。學生們寫道:上數學課真好玩,學的知識可以幫助我買東西了等等……學生將各自的體會放在網站的論壇里,別人自由瀏覽,相互學習和交流。「你當售貨員算賬又准又快,繼續努力呀!」等等。 這樣的教學與常規教學不同之處是:在同樣的教學時間里,增強了教學活動的密度,教師對學生的關注與直接指導在時間上有了保障。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頻率也大大提高。縮短了教學內容和生活經驗之間的距離,既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優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課程整合。
四、 及時反饋,對學生進行評價 多媒體技術能及時反饋學生信息,能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實踐的條件和環境,能為教師提供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於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實現監控。通過反饋評價,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教學時讓學生操作實踐,獨立完成一些數學練習題,老師通過屏幕及時了解學生情況,發現有代表性的錯誤或優點時,再轉播給全班同學觀看評價,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積極進行探索,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小學數學第二冊「不進位加法」時,我也安排了一個反饋游戲。每個學生的屏幕上都有一張圖畫的草稿,上面有很多的不進位加法,學生每算對一題,畫上就會有一樣東西被塗上顏色,如果全答對的話,你就會得到一幅非常美麗的圖畫,如果算錯的話,你的圖畫上就會有個別地方是空白的,那說明你沒有全對,要繼續努力。一味的口算,學生往往會覺得比較疲勞乏味,這樣一個塗色游戲既練習了不進位加法,又對計算結果進行了反饋。
通過教學實踐體會到,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能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形象化,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使靜止的問題動態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求知慾望,發展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動手能力。既提高學生的智力因素,又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和發揮了學生的思維想像能力。

㈨ 如何實現多媒體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完美融合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體教學被越來越多的在課堂上使用,運用現代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時代的需要,教學改革的需要。而且將會帶來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過程的深刻變革。數學學習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進行有效的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轉變為主動的探索者和個性化的獨立學習者,還能使一些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易於理解和掌握。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如何根據需要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呢?在這里想談一談個人的一點體會:

1、 善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因年齡小天生好動,尤其在學習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情感因素,即: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才有參與的可能,那麼,怎樣才能調動學生的感官,讓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活動充滿興趣呢?興趣,是指人們積極探究某種事物或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和情感狀態。興趣是興奮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巨大內趨力。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表現出巨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效率也會不斷提高。

2、 動態演示,激發學習興趣 。

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發學生的注意,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能為教學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利用多媒體演示比教師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把它與學生實際操作相結合,幫助學生正確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米、分米、厘米的認識」時,測量線段的長度,先將尺放大顯示在屏幕上,然後用閃亮、移動的方法介紹測量方法,再顯示正確與錯誤的一些測量方法讓學生判斷,最後指導學生進行測量。這樣教學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克服了使用中的難點,提高了實際操作能力。又如:在「圖形的旋轉」教學中,我製作了有運動效果的多媒體課件,將許多個旋轉的現象以直觀的運動形象展現在學生的眼前,通過學生的觀察發現不同的運動現象,根據運動的不同分類識別旋轉的位置。

3、利用多媒體淡化教學重難點,增加信息量,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

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還節約了時間,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於人的視覺作用勝於聽覺作用七倍,因此只有在多種現代教學媒體參與下的課堂教學才充滿生命力,增大教學密度、優化教學過程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具有信息容量大、檢索快、傳播效率高的功能,它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多種感覺(如聽覺、視覺)進行學習,加快教學速度,不斷鞏固、深化新知,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4、多媒體教學可以加深概念的理解 。

數學教學的第一步就是引入概念,也是學生在教師下的「引入」,教師根據已有的教材和知識作出一系列符合一定經驗與事實的再認和推測性想像,讓學生經歷數學家發現新概念的最初過程,牛頓曾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而猜測也是推動學生數學思維的強大動力,因此引入,利用多媒體呈現學生熟悉的情景,如:學習《分數的產生和意義》時,呈現一個蘋果或蛋糕的實物,平均分給2人、3人、4人,現要學生來計算它們各分得多少個?學生利用多媒體操作很快完成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5、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要「巧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

今天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是一種司空見慣的現象。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它對課堂教學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學生對它都喜聞樂見。多媒體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大大提高了我們的課堂效率但這不等於是整堂課全用和天天都用,在利用多媒體之前,教師一定要清楚本節課的需求,設法找出多媒體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恰到好處地利用多媒體。所以要牢記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本質與根本目的,該出手時才出手,靈活運用。

㈩ 談如何運用多媒體來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多媒體作為常見的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走進課堂,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為教師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工具,促進了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通過逼真生動的畫面、動聽悅耳的音響來創造生動的教學情境,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清晰化,使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有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課的起始階段,能否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的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體創設學習情境,可以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例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可用「孫悟空分餅」的故事導入:一天,孫悟空把三塊大小一樣的餅分給師傅和師弟吃,他先把一塊餅分給師傅唐僧。師傅說:「悟空,先給我半塊吧,那半塊留下來,免得路上挨餓。」悟空就把餅平均分成2份,給了師傅1份。豬八戒看見了,嚷著說:「1份太少了,我要2份。」於是,孫悟空把第二塊餅平均分成4份,給了豬八戒2份。沙僧一看,急著說:「師兄,每天都是我挑行李,我最辛苦,我要3份。」孫悟空聽了,便把第三塊餅平均分成6份,給了沙僧3份。豬八戒看見了,氣得大叫:「師兄偏心!我要4份!」當學生們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時,教師設問:「小朋友,你知道誰分得最多嗎?孫悟空這樣分公平嗎?豬八戒要4塊,孫悟空該怎樣分呢?」由此引導學生展開操作、觀察、思考、交流、驗證、探索,歸納出分數的基本性質。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學生精神愉悅,又較好地激發了認知沖突,為後繼教學埋下了伏筆,一舉多得。
二、利用多媒體生動再現情境,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
傳統的教學方式給出的信息是平面的圖像和單調的聲音,不僅難以引起學生興趣,而且難以再現事情的發生、發展過程,學生覺得教學內容抽象難懂,不僅學得非常吃力,而且難以把握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這時候,多媒體就可以大顯身手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能直觀地呈現事物的現象,再現事物發展的過程,生動地揭示事物變化的規律,使抽象的知識轉化為一定的物質形態,變得形象具體、生動活潑,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例如:在教學二年級數學下冊《找規律》時,我將第115頁的主題圖「牆面」和「地面」製作成課件,先把第一行的圖形復制到第二行,然後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把第二行的圖形全部向左移動一格,再把最前面的圓形移動到最後面,同時配以悅耳動聽的聲音;用同樣的方法操作,最後得到主題圖。
三、利用多媒體深化課堂訓練,提高練習效率
課堂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能力並發展智力的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傳統教學中,教師不僅經常需要花大量時間講解、板書,留給學生思考和練習的時間太少了,這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效益大大降低。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不僅可以大大地增加練習的時間,還可以進行不同形式的練習,加大練習的密度,提高課堂教學的容量,同時解決了傳統教學中練習題型單一、枯燥的問題,使學生厭煩練習的現象得以改變。例如,在教學《萬以內數的讀寫法練習課》時,可以設計這樣的小游戲:一個接一個的五顏六色的彩色氣球以一定的速度從右往左飄移,氣球上寫著某個數的寫法或讀法,氣球下系著三張紙條,紙條上寫著與氣球上寫著的數相對應的讀法和寫法(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用滑鼠點擊正確的答案,氣球就會爆炸,氣球爆炸的數量越多,表示答對的越多。學生對游戲都十分感興趣,所以都很積極地投入到練習中來,整堂課學生們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了練習任務,並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學習效果非常好。
四、利用多媒體及時評價學生,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評價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實驗結果表明:教育中表揚的作用優於批評,批評又比不聞不問要好。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及時有效地幫助教師對學生作出評價。比如學生完成練習後,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將一些完成得較好的學生練習展示給全部學生看,對這些學生予以表揚,可想而知,這些受到表揚的學生會充滿成就感,對後面的學習表現出興奮、專注,學習效果將明顯提高,其他學生也會因此產生獲取表揚的期望,產生學習的動力。教師也可以展示一些態度不認真、字跡潦草、作業馬虎的學生的作品,通過其他學生的評價對其進行教育,這樣的效果比老師的批評有用得多。有時候,有些學生的練習雖有錯誤,但又有創新思路,教師也可以給予展示,充分予以鼓勵,保護學生創新的火花。其實,有時候錯誤也是一種很好的資源,對於一些典型的錯誤,教師也可以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展示其作品,與學生共同分析錯誤的原因,往往會收到意想不

閱讀全文

與淺談多媒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學讀書計劃表格模板 瀏覽:342
小學語文四年級感嘆句 瀏覽:243
天通苑中山實驗小學 瀏覽:596
小學三年級語文補習班內容 瀏覽:921
吉安師范附屬小學作文 瀏覽:396
小學教師備課網站 瀏覽:1
私立美男學院 瀏覽:383
小學六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試卷涼州島 瀏覽:915
小學1年級手gong大全 瀏覽:459
小學生手抄報的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68
小學健康知識講座 瀏覽:120
小學畢業季適合發老師的句子 瀏覽:451
汕尾鳳山中心小學校長 瀏覽:606
小學生畢業匯演舞蹈 瀏覽:702
小學生抗擊疫情的表演 瀏覽:107
私立華聯大學本科 瀏覽:61
小學三年級作文我想謝謝你400 瀏覽:855
中小學生睡眠問題 瀏覽:174
小學生公共生活守規則教案 瀏覽:313
淮河私立學校 瀏覽: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