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哪可以下載到科普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說課稿
中國教育資源網
⑵ 科普版小學英語五年級說課稿
竊讀記說課稿【教學目標】
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支撐」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情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並受到感染。
3、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准確生動。
【教學准備】
1、觀察生活中書店人們的活動情況。
2、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一、激情講述,引發興趣
孩子們,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餚。那麼,你們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與感受呢?
(學生放談讀書的經歷與體會,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當給以激勵與點評。)
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讀書的樂趣。是啊,讀書能使人奮進,使人進步,讀書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小女孩,非常喜歡讀書,竟然去「竊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篇課文──《竊讀記》。
二、板書課題,師生質疑
1、板書課題──竊讀記。
2、齊讀課題,讀後,你有什麼疑問?
3、學生質疑:(在什麼地方竊讀?為什麼要竊讀?是怎麼竊讀的?竊讀是怎樣的感受?)
4、師質疑:(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把竊讀的滋味寫清楚、具體的?)
三、初讀課文,落實字詞
1、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放聲朗讀課文。
2、讀完課文後解決質疑中較簡單的問題。
3、學生在文中勾畫出生字詞,自學生字詞。
4、學生交流識記生字詞的方法。
5、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讀生字詞,達到熟記的目的。
6、體會有關詞語的含義:
適宜:適合,相宜。文中指在書店人多、無人注意到「我」的這種環境與「我」只讀不買的「竊讀」行為相適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討厭。這里指知道常常這樣只讀不買是惹人討厭的。每當感覺到書店裡店員態度變化時,「我」就會放下書離開。
飢腸轆轆:飢餓得肚子發出腸鳴音。
依依不捨:留戀,不忍分離。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習一篇課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讀懂意思,讀出味道。下面,就讓我們反復地讀一讀吧!
2、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准確,句子是否讀通順。
3、整理課文記敘的線索:
放學後→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閱讀→恐懼被發現→飢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五、留下懸念,布置作業
1、本節課,我們一道初步閱讀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有了大體的了解。但要體會小姑娘哪種竊讀時復雜的滋味,還要細細讀課文,下節課我們接著讀,認真體會。
2、完成作業:
⑴抄寫詞語:
竊讀、炒菜、鍋勺、飢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櫃、哎喲、踮起腳。
⑵辨字組詞:
竊()炒()踮()餓()
窮()吵()店()鵝()
懼()皺()碗()撐()
具()坡()豌()掌()
第二課時一、激趣談話,引入新課
上節課,孩子們不但課文讀得好,生字也學得不錯。我相信,這節課,孩子們一定比上節課的激情更高,就讓我們滿懷激情去體會,去感受那位竊讀的小姑娘的復雜滋味吧!去感受閱讀的快樂吧!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快速默讀全文,找出集中體現小姑娘復雜滋味的語句,用「──」勾出。
⑴抽生答找出的語句,檢查學生找的情況。
⑵全班齊讀這句話: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⑶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①快樂是什麼?為什麼又懼怕?
②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聯系生活說一說。
2、小聲讀課文,在文中找出能體現小姑娘快樂的語句,用「__」勾出;找出能體現小姑娘感到懼怕的語句,用「△」勾出。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老師相機引導學生明白,從這些語句中的哪些詞語體會到文中小姑娘的「快樂」和「懼怕」的。
5、老師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感受小姑娘的快樂和懼怕。
6、聯系生活實際說說你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只有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
7、學生質疑:
讀完課文後,你還有什麼不懂的?請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
三、感情升華,感悟寫法
1、引導:這篇課文真實感人。那麼,你認為哪裡寫得好呢?(學生討論,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結:這篇課文語言朴實而又生動感人,特別是動作和心理描寫極為傳神,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讀書的酷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以後你應該怎樣讀書?
2、說一說有關讀書的名言。
3、作業:
⑴小練筆:好書伴我一生。
⑵根據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來源查字典語文網 http://yuwen.chazidian.com/xiangxi-152450/
⑶ 科普版小學英語說課稿
基本框架可以參考下面
一 說教材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 牛津小學英語》4A第九單元,第一教時。
這課主要是以表述感覺為主,通過學習,讓學生們了解到如何詢問他人狀況,並能夠用准確的詞語表達自身的感覺。此外,對各種狀況應給予什麼幫助的練習,讓學生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關心他人的情感,以及與人相處的能力。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准》的要求,基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以及對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 語言知識目標:
(1)能正確地聽、說、讀、寫詞語tired , hot , thirsty , hungry , cold, ill 。
(2) 聽得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子What』s the matter ? I』m…
2 語言技能目標:
(1)能根據情境和圖片說出單詞和句子
(2)在設計的情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
3 情感態度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大膽開口,主動模仿。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 文化意識目標:
讓學生了解無論身處哪種語言環境,都應該與人友好相處,學會關愛他人。
三 說教學重點
1 能聽得懂、會說、會讀和會拼寫單詞tired , hot , thirsty , hungry ,cold , ill 。
2 聽得懂、會說、會讀和會寫句子What』s the matter ? I』m…
3 能用貼切的形容詞表述自己的感覺。
四 說教學難點
1 能用貼切的形容詞表述自己的感覺。
2 單詞tired的讀音以及能夠正確用所學詞語表達自身的感覺。
五、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依據現代認知理論及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層次教學法。利用單詞卡片,以復習結合新授的形式,用一節課的時間,通過單詞學習、句型鞏固、看圖說話、游戲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於用英語進行交流的習慣,讓學生們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發展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學習意識。
五、教學過程
為了系統、合理、高效地實現教學過程,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啟發為主導的原則,我把教學過程分為4個環節:
(一)興趣導入
該環節主要是復習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系的舊知識,為新知識的引入做鋪墊,使他們立刻參與到英語會話課堂這個情境中來,為進一步探究新知凝聚了動力。
首先,根據英語愉快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教學活動開始便處於認知的活躍狀態,為以後的教學過程創設最佳的開端,我會先讓學生聽歌曲,並讓音樂中斷,讓學生不經意間生出疑惑,自然而然地引導出句型「What』s the matter?」為新內容的學習做好認知准備。
(二)學習新知
在這一環節里,我主要是分層次,由淺入深進行教學。具體步驟如下:
1.在前面認知准備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做「up and down」的游戲,反復多次直至他們感覺到累,問「What』s the matter?」引出單詞「tired」的學習,使學生在句型中掌握單詞,特別加強單詞tired的認讀練習,使學生在已有的認知水平上掌握單詞。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突破了難點。
2.出示另幾張表示感覺的單詞卡片,並讓學生通過跟讀、拼讀、集體讀、自由讀等形式初步接觸新詞,並用「What』s the matter ?」句型對黑板上的感覺形容詞進行提問,同時用身體動作將感覺表示出來,這樣的設計,讓同學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將身體動起來,打破課堂的沉寂,同時也讓他們真正了解本課幾個形容詞的意義,並能准確表達出來。
3.根據探究式教學的原則,在這個環節,首先出示書本C
部分的掛圖,讓學生就每個對話的第一幅圖,用所學句型進行對話練習。接著,請同學們根據掛圖中感覺的表示,用「Here ...for you」的句子提供相對應的幫助。最後,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認真思考如何就單、復數進行提問。在整個探究答案的過程中,同學們既了解了對話的主要內容,突出了重點,又培養了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
(三)鞏固提高
在這個環節里,我主要是運用單詞卡片,用所學的句型對學生進行提問,並根據他所表述的感覺給予一定的物品,如飲料、食物等,接著請拿到物品的同學們學著老師的樣子請其他同學回答,通過這樣的對話練習,吸引學生用所學的知識對本課的單詞、重點句型進行復習,提升他們學習的興趣,並在聽說的基礎上,讓學生書寫單詞及句子,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
(四)全課總結
兒童的注意力可持續時間是有限的,除了可以用游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以外,還應適當地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我設計了一個練習題,將所學的感覺形容詞與相對的應採取的行動寫在黑板上,看誰能夠快速連好單詞與動作,並對表現好的學生及時給予獎勵,從而激勵他們大膽實踐、體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