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學科老師間工作量的平衡
教師與同事的關系是教師工作中人際關系的又一個重要方面,這種關系主要表現為班主任老師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相同學科教師之間的關系、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關系、新老教師之間的關系、前後任教師之間的關系等。
1.要處理好班主任老師與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
班主任老師和科任老師共同完成對一個班級的學生進行常規管理和教育教學的任務,因此,應該相互理解,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作為班主任老師,遇事要多同科任老師商量,比如:在制定班級目標、選配班幹部、評選三好學生等問題上,加強與科任老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邀請科任老師一起參加班會、團(隊)會以及其它班級活動。
班主任老師要主動為科任老師搭台,教育學生對於所學的功課都要予以足夠的重視,及時妥善地解決好學生與科任老師之間的矛盾,在學生和家長面前贊美科任老師的優點,維護科任老師的威信,創設良好的班級教學環境氛圍,使任課老師能夠心情愉悅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另外,班主任老師還要注意互通信息,協調其它科任老師之間的關系,了解他們所教課程的進度,調節不同學科的作業量。
作為科任老師,不僅要認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還要關心班集體建設,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
要加強與班主任老師的聯系,細心觀察並主動向班主任反映學生的思想和學習狀況;
積極獻計獻策,配合班主任老師組織和開展好各項活動;
尊重班主任的管理和工作安排,在學生和家長面前維護班主任老師的威信。
2.要處理好相同學科教師之間的關系。
在相同學科教師之間,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競爭的關系表現得尤為明顯。
極不情願地看到,由於不同學校之間、一個學校的不同班級之間相同學科的教學存在著班級學習成績、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等的競爭,使得個別教師產生了「同行是冤家」、「鴛鴦綉了從教看,莫把金針度與人」的不良思想,以至於封鎖資料、閉鎖知識、教育教學經驗密不示人,這種思想和行為對於教師集體的團結和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都是十分有害的。
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圓滿地完成教書育人的任務,相同學科的教師之間要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溝通交流,深入開展教研活動,加強切磋,協作互進,共同提高;
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切忌陽奉陰違,盛氣凌人;
教師自身要虛心好學,學習別人長處,學習別人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藝術;
要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切忌嫉賢妒能。
以鄰為壑。
3.要處理好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關系。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教師之間學科不同,教育過程相對獨立,使得公開、公平、公正地進行不同學科教學和教育質量的評估有很大的難度,使得教師對於不同的學科之間缺少深入的了解,進而認為自己所教的課程重要,希望學生喜歡自己學科,輕視和貶低其它學科,這是錯誤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各學科之間滲透與融合的現象日益突出,其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的特點日益彰顯。
根據這一趨勢,任教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應該樹立全局觀念,維護其它學科教師以及所教課程在學生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意義,主動配合其他學科的教師共同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要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藝術,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在自己的課程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要有分寸,使學生能夠有充足的精力學習其它課程。
4.要處理好新老教師之間的關系。
老教師學識淵博、經驗豐富,遇事頭腦冷靜,處理問題細致縝密,是教育事業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作為老教師,要克服「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陳腐思想,改變「貓教老虎——留一手」的錯誤做法,以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誨人不倦、無私奉獻的精神,把自己的知識經驗、技能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青年教師,以老帶新、以老促新,使青年教師思想上盡快成熟、業務上盡快提高,為青年教師早日成長為合格的人民教師搭好「人梯」。
青年教師朝氣蓬勃、勇於創新,一般學習都比較高,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現代教育思想,但是缺乏實踐經驗。
因此,青年教師要以老教師為師,虛心學習,遇事多請教,使自己的工作少走彎路。
同時,要多與老教師交流,盡量地幫助老教師作力所能及的工作。
新老教師要加強了解和聯系,相互尊重、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形成「新敬老,老愛新」,相親相助的良好氛圍。
5.要處理好前任教師與後任教師之間的關系。
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有教師中途離任和接任的現象。
對於前任教師來說,要在學生和家長中間為後任教師做工作,使他們從感情上能夠接納後任教師;
同時還要把自己在班級和學生管理、學科教學等方面了解和掌握的情況、採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等等毫無保留地介紹給後任教師,保證班級管理和教育教學行為的延續性。
對於後任教師來說,必須遵循「理解學生心理,提高別人聲譽」的原則,要尊重前任,充分肯定前任的工作成果,要謙虛謹慎地把自己放在一個學習者的位置來擔當接班人,切不可因觀點與做法不同而貶低前任,否則,受貶損的恰恰是後任者自己;
要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尤其是前任教師和其它科任教師的建議,以便使自己迅速進入角色,在工作中得心應手。
當然,也不要墨守陳規,後任教師要發揮自身的特長,選擇時機,適當改變前任教師的工作安排,但要力爭不影響,甚至是提高前任教師的威信。
2. 如何平衡單篇教學,一單元學習任務群的教學
線上教學是指以互聯網為技術背景,以各種群學習平台為技術支持,在師生之間展開的教學活動。
線上教學有以下三大優點:
一是反饋及時。線上教學的最大優點是反饋及時。通過QQ學習群或者人人通布置作業,當天可以收繳作業,可以完成批改,可以及時反饋給學生,通常情況下還可以收到學生的「謝謝」。未完成名單也顯示得清清楚楚!無須統計!這是傳統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傳統教學通常是上課布置課後作業,第二天早晨上交,上課前才能分發到學生手中,遲滯的時間通常超過12小時!
二是談話親切。線上教學的最大魅力是談話親切。藉助耳麥和通話功能,教師可以實現一對多授課,還可以同步播放課件,藉助Wps畫筆功能,還可以演示重點和思維過程,藉助QQ群課堂,甚至還可以播放視頻。這些都是傳統課堂教學可以做到的。線上教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師生談話是典型的一對一,答問的學生從眾多的學生中間被分離出來,和教師隔空交談,其他學生被完全分割出去只成為旁聽者,這種晤談讓人痴迷傾心。比如採用Wps會議功能實施線上教學,教學李商隱的《錦瑟》會出現以下對話(課堂實錄):
師:本詩的詩眼是什麼?據此分析詩歌的思想情感。(課件同步呈現上述問題)李遠歌同學,請你回答。
生:我在,老師聽得見嗎?
師:你說吧!
生:本詩的詩眼是「惘然」,「惘然」的意思是失意、傷感,我同意你的講法。教材的注釋是「迷惘,茫然」,有點隔靴搔癢。
師:「隔靴搔癢」用得好,於我心有戚戚焉。請你展開分析。
生:第一句說到「五十弦」「思華年」……
師:是第一句還是第一聯?
生:第一聯。
師:表述要准確!律詩由四聯八句構成。
生:首聯說到「五十弦」「思華年」,詩人追憶青春年華,表明青春已逝。這是第一層傷感。頷聯用到兩個典故,莊周夢蝶和望帝啼鵑。前一個典故表現人生如夢的虛幻,物我難辨的迷茫,這是第二層傷感。後一個典故表現傷春的情感,對美好事物的懷念,重點是對異性的愛慕,包括對亡故妻子的悲悼,這是第三層傷感。頸聯……我說不好。
師:你為什麼說不好呢?是因為鮫人泣珠的典故還有一種說法,叫滄海遺珠,一顆珍珠遺落在大海中,再難覓見,它的美質便不能發揮作用。出句的滄海遺珠和對句的玉蘊藍田是否有相似之處?
生:我好像有些明白了。
師:請接著講!
生:頸聯運用兩個典故,表現才華卓越卻難以施展的郁悶。這是第四層傷感。
師:剛才李遠歌同學的發言十分精彩,下面我們歸納一下(課件同步呈現):
這種對話在課堂教學中也可以呈現,但虛擬課堂的奇妙在於它創設了虛擬的私密空間,使對話更加親切有味,令人神往!
三是節省精力。線上教學的最大益處是節省精力。在課堂上,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面懸耳麥、腰挎擴音器的教師,因為教師需要將音量調到足夠的分貝才能保證教室的每個同學都能聽清,這會損壞嗓子,老師只能求助設備!網上教學顯然可以解放嗓子,因為輕言細語就可以讓每個學生聽清!長此以往,擴音器會滯銷,金嗓子再難賺到金子,胖大海也會成為聖眷不再的怨婦!哪裡胖得起來?線上教學改變的不止是教學生態,還有市場樣態!
線上教學的三大不足,一是監管弱化,學生不認真聽講、翹課、拖欠作業等現象會比較普遍;二是小組討論展開困難,生際互動頻次減少;三是考試有難度。
總之,在疫情沒有解除警報之前,線上教學不失為一種差強人意的替代方案。
3. 學習和兼職怎麼去平衡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會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兼職與學習之間如何抉擇,在兩者找到一個平衡點,不是不可以,只是很難。
說一下我的經歷吧,我大一剛來時特別羨慕有各種兼職做,於是也努力的找,當時認識的人少,所以做的很少。到大二時雖然有各種渠道很多同學喊我去做,我卻沒有去的慾望。我個人覺得兼職做幾次體驗一下生活就行,不適合長時間做,因為時間精力有限。
我做一件事通常本能的想法就是它值不值的我們做,能對自身的能力提升多少。雖然很多事很難判斷,但做著做著就有感覺了,感覺好就繼續走,感覺不好趕緊撤。
我也希望自己能經濟獨立,不讓父母那麼辛苦,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父母付出了這么多年希望的是什麼是我們能在大學里好好學習知識,鍛煉自己,將來找到好的工作不要為生活如此奔波。所以我們就要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做的事情投入產出如何,在大學就要投資自己,自己的思想,那樣在未來才有競爭力。
我從大二開始就很少去做兼職了,因為我要學習,我也缺錢,但只要我沒到不做兼職就會餓死的情況,我不去做。我喜歡泡在圖書館,去看看雜志也好,名著也罷,或者去自習室看書。我覺得這種狀態是我想要的,我去做我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不一樣的生活,不一樣的觀點,我覺得這樣挺好。
所有我認為大學生應該在保證學習的情況下去適當的兼職,需要自己去把握這兩者之間的平衡。
4. 如何提升兼職老師的積極性,怎樣保障兼職老師的教學
1,對兼職教師進行復分級的考核制,不同的級別職稱就使用不同的兼職課時費;
2,對兼職教師的榮譽感的塑造;在課時上進行合理的分配,並對合格以上及優秀的兼職教師安排較多量課程,這樣有助於兼職教師的穩定感;
3,對於兼職教師的教學質量把控應首先做好合作前的協議,確認雙方合作的責權利;
4,在課時費及獎勵薪酬上做好規劃;同時做好兼職教師的級別獎勵和職稱晉級模式;合作雙方做好教學質量的服務方式及跟蹤;根據協議實施教學質量的達成和未達成的約定;這樣就可以有效的保障教學質量了。
5. 如何讓兼職老師也上好科學課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教育的責任和目的是: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通過科學教育使學生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樂於探究,熱愛科學,並樹立社會責任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他們樂於動手進行具體操作,這一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體驗科學過程、發展科學精神的重要時期.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而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個的過程,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科學素養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承擔科學啟蒙任務的科學課程,將細心呵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求知慾;引領他們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體驗科學活動的過程和方法;使他們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樂於與人合作,與環境和諧相處;為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基礎.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並將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創造潛能.「科學太難教了!」這是我在剛教科學後,聽到的來自不同單位的不同教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目前許多農村科學老師共同的感慨.目前大多數農村科學老師仍是「狀態」.一般身兼數職,主要是語文或者數學,還要體育、音樂、美術等多門課程.因此多數老師都把科學課當作「搭頭」,認為學校只看語、數的成績,不重視科學,因此,照著書本念成了他們普遍的方式,認為考之前讓學生死記結論就行了.殊不知現在的《科學》和以前的《自然》不一樣,書上沒有現成的答案,很多結論都必須由學生在實驗中生成,於是老師告訴學生結論,再要他們背,這嚴重違背了設置科學課的初衷,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也扼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只是被動的接受,成了盛東西的容器,就更談不上具有動手解決問題能力了.對於理念與實驗器材相對缺乏的農村小學來說,科學教學要取得實效的確有一定難度.就我本人來說,真正教科學才是第二年,在科學教學的隊伍中算是一名「新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剛才幾位教師的經驗介紹,下面談一點自己的想法:一、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科學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能夠「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在活動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了解科學發展的歷史.但還需要明確,探究並不是惟一的學習模式,在科學學習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在以探究為主的科學課堂教學中要留意新問題的產生及解決.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有時難免會遇到學生提出新的問題,面對這些新問題我們科學教師不能採取置之不理或是模稜兩可的態度,而是要積極地肯定學生,然後再根據學生的新問題與本課教學內容的緊密情況來決定解決的時機.在聽評課活動中,我注意到很多位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動手實驗活動時,學生不斷地就許多新的情況問老師,老師都挺有耐心地在課堂上一一作答.其實,許多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與交流就可以解決的,教師大可不必有問必答,要給學生留下一些質疑的探究的空間.在面對科學探究問題時我們都應該踏實、謹慎,切不可急功近利.在一節短短的四十分鍾的課堂上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就算教師想解釋往往又因為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而變得倉促,這往往也會給學生留下了對科學知識的抽象的印象.科學性的理論知識要是沒有結合實驗活動進行的話,學生理解起來是會相對困難一些的,這是我們在教學中所不願看到的結果.相反地,在科學課堂上給學生留下適當的懸念空間,反而有利於一次又一次的科學教學順利進行.比如紫甘藍試劑,學生就問我:「老師,為什麼用紫色的?而不是用其他顏色的?」因為這個地方就是讓學生了解身邊的酸鹼物質,其中的道理不需要細講,而且這涉及到初中物理化學的有關知識,於是我就告訴學生,發揮你的聰明才智,上網查找一下或是問問家長,也可以借來初中的物理化學課本研究一下,相信你一定可以解開這個謎團的.二、科學探究要以學生為主體這意味著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科學的機會以及有效的指導.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性別、興趣、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地區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在課程、教材、教學、評價等方面鼓勵多樣性和靈活性.我們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課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這對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識、集體意識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自己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比如講鐵釘生銹了,我送給學生兩個問題,讓他們分組後選擇;一是,如何讓新鐵釘生銹?二是,如何讓生銹的鐵釘變得光潔如新?選擇好後,自己先觀察身邊的事物,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其中的原因,然後設計實驗,自己完成,再給其他同學演示並講解.三、教師要轉變觀念,勤學多思,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科學課程標准》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科學課是研究小學生身邊的事物,貼近小學生的生活,是很受學生歡迎的一門課.我們翻開小學科學課本就會發現課本內容的涵蓋面幾乎包括了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方面的基本常識.作為一名科學教師理應不斷地學習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才能勝任科學教學工作.另外,在面對科學知識時,我們科學教師的教態應當朴實、自然、無華,不可在課堂上表現出急躁的情緒,要給學生留下一個實實在在的探究科學問題的態度,一個踏實的、謹慎的印象,體現出了對科學知識的嚴謹性和嚴肅性.如此,對於培養學生在對科學的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方面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比如做實驗,難免有失敗,即使課前做過,也有可能會出現問題,碰到這種情況,老師一定要沉著,和學生一起尋找原因,一起解決.並告訴他們任何一項科學研究都來不得半點馬虎,科學家就是這樣反復試驗不斷探索,最終有了新的發明和創造.再比如講第二單元我們的地球,由於學生在五年級下冊的品社課中學習過相關的內容,所以我就讓他們結合成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課題,搜集資料,如果有實驗,我們可以一起研究完成,但是課堂上全是學生在講在做,我只是起個指導總結的作用.試過幾課之後我發現,學生的能力真的是超出我們的想像.四、教師要「聰明」,利用好身邊的科學《科學課程標准》指出:設計科學課的教學目標時應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教材」的教學,常常把目標單一定位於教知識;「用教材教」則是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伴隨在培養能力、態度的過程中.比如講《衣服的學問》一課,我先讓學生自己回家洗自己的衣服,再洗家裡有油漬、汗漬,水果漬的衣服,想辦法洗干凈,可以問家長,可以上網去查,然後把你的成果匯報,結果有的學生用到了刷子、汽油、還有棒槌、白醋,等等.雖然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原理,但是已經很有成就感了.回到課本,老師只是講解一下做實驗要注意的問題就行了.我們都知道要給學生提供探究為主的學習空間,就需要很多的實驗器材,於是有很多老師就抱怨學校實驗器材太少,其實,學校除了准備化學、物理試驗需要的諸如:試管、鐵架台、酒精燈、顯微鏡等器材外,由於科學知識大部分都是來自於學生生活,也就要求教師或者學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再說你平時只要留心,做個有心人,也可積累一些實驗器材的.動畫片 相信每個孩子都喜歡看,我也是個動畫迷,因為我從中發現了許多科學知識和小竅門.比如《蛋神奇蹤》講的就是年的地球,一片荒涼,沒有任何生物,而造成這一切的居然是人類自己.因為人類只知道向大自然索取,從不知道要保護.所以我就選擇其中的一段視頻用到了科學課中,講解我們的家園,讓學生看完之後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大大的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並且找到了解決的辦法.真是一舉多得.再比如講冷熱變化對地表的影響,我就用到了《龍脈傳奇》中李冰修建都江堰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自己看然後告訴大家你知道了什麼,明白了什麼道理,學到了什麼精神,因為《龍脈傳奇》講的就是我國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所以學生受益匪淺.小動畫,大道理.只要我們認識到了科學的重要性,能充分利用我們身邊的資源,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動腦、動口、親身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那麼就可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他們後繼的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乃至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6. 該如何平衡兼職和學習
很多大學生都會在大學的學習之餘選擇做一份適合自己的專業方面的兼職。一方面是可以增加自己的零花錢,去感受自己賺錢的樂趣,去花自己賺的錢和拿著父母的錢是不一樣的感受。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在兼職中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提高我們的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情。
7. 兼職和學業怎麼平衡
學業為主,兼職為輔。
兼職能做就做,沒有時間就不做。
不能犧牲學業去做兼職,本末倒置。
8. 教師如何來設計一節平衡游戲課
幼兒園教師怎樣上好一節課
作者: 來源: 上傳時間:2013-07-15
一節課上得好還是不好,關鍵是看幼兒園教師怎麼教。那麼,如何上好一節活動課呢?以下為幼兒園教師列舉了「上好幼兒園活動課」的一些小技巧,幼師們很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哦!
一、一節好課也是有標準的
同樣一節課,幼師們組織的方式卻五花八門,你說你上得好,我說我上得好,大家都在說自己上得好,究竟,什麼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呢?以下為你逐一道來,希望幼師們能給幼兒一個真實、自然、簡單的課堂。
(一)從教師方面
1、教態親切、自然、大方,語言生動簡練、適中、不啰嗦,並注意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交流。
2、多運用並恰當運用表揚和鼓勵;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
3、加強對幼兒的常規管理,不放縱幼兒的不良行為,並及時、巧妙地進行制止。
4、課前進行充分地准備。
①把握幼兒的年齡特徵 熟悉教材和教案;
②熟悉教材和教案,把握教學重難點 充分准備教學具;
③充分准備教學具,製作實用的教具。
(二)從幼兒方面
一節好課,離不開幼兒園在課堂上的表現。因此幼兒園教師要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動起來,都能參與進來,不要有等待的現象,這樣的課才稱得上是一節好課。
(三)從課堂設計方面
一節好課,常常依賴於課堂活動設計。活動設計得新穎、獨特、有趣,符合幼兒年齡特徵,是上好課的前提。因此,幼師們在設計活動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活動課的主次要分明,一般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大部分,並合理分配各部分時間,把握重點,注意目標達成度。
2、導入新穎,能夠吸引幼兒的目光,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及年齡特點。可採用直接、間接、情景表演、圖片導入、實物或謎語等等與課程有關的導入方式進行導入。但時間要把握在2分鍾以內,因為我們的主要目的為接下來的課程做准備。
3、目標明確,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及接受能力。
4、教學過程,各環節聯系緊密,語言連貫,流程清晰。符合教學的大綱要求。
5、有游戲的環節。幼兒園的課程多數是藉助游戲的形式來實現的教學目標,因此,游戲一定是為輔助教學內容而准備的,我們要為目標而游戲,不是為游戲而游戲。可以通過游戲或分組游戲的方式檢測孩子掌握的程度,從而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根據孩子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輔導。
6、把握好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小班幼兒一般是10-15分鍾,中班幼兒一般20-25分鍾,大班和學前班孩子是30分鍾左右。把握好孩子的最佳接受狀態,也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
7、上好一節幼兒園活動課,還要藉助一些相關的教具,由於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認知特點的局限性,就需要我們老師在生活實際中,搜集與課程有關的材料作為教具,來幫助幼兒理解,從而加深孩子的印象。
此外,幼兒園課堂組織,要緊湊,不拖沓;教學活動注意麵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學要有主線,要一氣呵成。
上好課,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好的課堂設計是一節好課的前提。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看到有些教師作秀,或者安排了很多內容,導致教學任務沒有完成,或者走馬觀花……由於幼師們過於做作,影響了課的質量。在課堂設計方面,幼師們除了要考慮課堂教學思路要清晰外,還要做好以下幾點:
1、少一點「堆砌型」,多一點「放射型」—— 「放射型」的課是指一節課圍繞一個點展開,各環節的設置都是為這個重點服務的。
如:《和時間賽跑》
教學點:體驗時間的長短,發現時間的價值和自身的努力有關系。
環節一:早上7點和8點之間你做了哪些事?(洗臉、刷牙、去幼兒園、鍛煉……,感知一下時間與做事情之間的聯系,為下面的活動做下鋪墊)
環節二:一分鍾裡面插雪花片。先是無意識地插——這時幼兒自身處於一種自然狀態,還沒有把自身的努力放進去;然後比較誰插得多與少,有意識地加快速度插雪花片,這次有自身的努力,插得多了,可時間還是一分鍾。(通過這個前後兩次插雪花片的比較讓幼兒體驗時間的價值和自身努力的關系)
環節三:創設活動情景:一分鍾拋接球、一分鍾拋接沙包、一分鍾把呼啦圈從腳套到頭,並記錄。(體驗:抓緊時間一分鍾里也能做很多事)
環節四:討論:平時我們應該怎樣抓緊時間?
這個活動圍繞一個重點展開教學,教學過程設計得自然、流暢,環環相扣、水到渠成。
「堆砌型」的課是指一節課內容太多,有些相關的內容全部湊合在一起,重點較多,容量較大。
例如:中班《蔬菜》
第一環節:分組起名,講規則。
第二環節:認識蔬菜(10種左右),多數是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然後看圖片的。
第三環節:游戲「找蔬菜」,按圖片上的蔬菜去找真的蔬菜,然後對應放在圖片上。
第四環節:蔬菜分類,把找來的蔬菜排隊,分成瓜類、菜類、豆類、蘿卜類等等。
第五環節:蔬菜可以怎麼吃?介紹蔬菜的營養。
(時間很長,每個環節都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教學點來組織活動,可以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這樣每個點都能深入地了解與學習了:各種各樣的蔬菜、蔬菜的分類、好吃的蔬菜)
前不久,也看到過類似的一節課:
第一環節:樹葉的名稱(芭蕉葉、銀杏葉……)
第二環節:感知樹葉的不同(形狀、大小、顏色、氣味等)
第三環節:游戲樹葉找朋友(找相同特徵進行分類)
第四環節:樹葉的作用(做……)
第五環節:樹葉粘貼畫。
這其中,幾乎每個環節都可以作為一個完整的教學點來組織教學,容量之大與沒必要的堆砌使得幼兒產生了思維的疲勞,活動時間的過多延長幼兒早已集中不了注意力去聽了,教師好的出發點未必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2、少想一點「怎麼教」,多想一點「怎麼學」。
如果老師在上課時老想著「怎麼教」,那就會只想著教案,只顧著趕環節,而忽視了課堂中現場幼兒學習時的一種動態的表現,老想著「怎麼教」的老師不願意出現「節外生枝」的現象,甚至惱火幼兒與自己不合拍、不配合。
例如:新教師隨堂課中班音樂《拍手唱歌笑呵呵》
設計的教學流程是:問好練聲——完整聽錄音歌曲——教師清唱示範——隨音樂節奏朗讀歌詞——逐句教唱——完整清唱歌曲——介紹新的唱法(領唱)——自編動作圍成圓圈表演唱。
當教師逐句教唱時,有幾個幼兒情不自禁站了起來,邊唱邊做動作(這首歌曲表演性很強,易唱易做動作)這時,老師也看到了,她讓幼兒坐了下來,因為她設計的動作表演在最後一個環節呢,幼兒坐了下來,繼續一句一句地跟學,按原定計劃一環一環地進行著……
例2:小班《可愛的兔子》
思考幾個現象:
20人左右上課,只提供一隻小兔給觀察;
喂兔子環節:教師發給每人一根青菜或一個胡蘿卜,每個幼兒拿一樣東西去喂小兔子,讓幼兒去觀察兔子喜歡吃什麼。
幼兒座位:坐在教室中間的一塊墊子上,面積很小,幼兒擠得很緊。回答問題時要站起來,每次活動都要再爬起來。
分析:教師更多的是考慮「怎麼教」,考慮這個教的過程怎麼一步一步往下進行,如果她更多考慮到幼兒的學,就會想到:
1、材料提供得不夠會引起秩序的混亂,有很多幼兒都不能就近觀察,只能在邊上推來擠去。
2、那麼多東西喂一隻小兔子太不科學,結果也是失真的(吃得下嗎)
3、幼兒爬起來回答問題、去觀察兔子、去喂兔子都比較費力,而且人為的擠來擠去使得幼兒注意力轉移,不利於良好學習常規的形成。
注重「如何教」,忽視「如何學」的課的特點:環節分明,但較為生硬、機械。
3、多一些真實,少一些作秀。
每上一節課之前,我們都得做一定的准備,包括物質的准備、知識經驗的准備等,但這准備不能過度。幾年前,有陣風颳得挺盛的:公開上的課或比賽課內容事先讓幼兒知道,有的甚至練得非常熟練,到正式上課時變成了排練後的演出。
最近去鄉鎮聽課,發現還是存在這樣的現象,試教時用自己班上的孩子。當時我問那老師:「你正式上課是用自己班上的孩子嗎?」她回答說:「是的」。我又問:「那你試教時為什麼不用別的班的孩子?」她說:「不熟悉,怕管不住。」我就納悶:管不住孩子,課堂中出現缺憾或者失控有利用孩子作假、演戲重要嗎?因為在我看來,虛假的課堂欺騙的問題是很嚴重的,雖然我能理解這些老師的心情,怕上砸了,自己也曾有過類似的想法。
例如:《有趣的樹葉》
老師問:你知道哪些樹葉?……幼兒一個接一個說出許多許多,很多我都不知道。
當老師問:樹葉有哪些作用?幼兒:琵琶葉可以做、銀杏樹葉可以……
課後我了解到,這節課光是試教就已經三遍,老師絲毫沒有意識到這樣做是不明智的教學行為,豪不隱瞞地告訴我,每次試教都是本班的孩子。更別說別的准備工作了。(在此我只對這種現象加以分析,不針對老師,其實老師也是很想把工作做好才有這樣的行為的)當時我對那老師說:「其實孩子說出那麼多樹葉的名稱和作用是不正常的,說不上才是正常的情況。」為了彌補幼兒表現出的無所不知的不正常情況,我設計了一張調查表,讓那老師發給幼兒帶回家,是讓孩子和自己父母共同去查樹葉作用的資料,如果經過調查能說出樹葉的作用那也算是正常情況了。當然,此乃下策,順序顛倒了。
虛假的課堂有一個特點:幼兒非常熟悉活動,非常配合老師,過程進行比較順利,但是幼兒的眼中看不到生動、看不到興奮、好奇、投入,因為他們已經沒了挑戰,適度的挑戰才會有真實的興趣與愉悅,現在他們就如同熟悉工作流程的工人在機械地重復完成一項熟練的任務。
真實的課堂,才是最美麗的!我們要記住一點:我們上課不是給別人看的,不是取悅於誰的,而是帶著孩子們一起演繹一段發展的故事,是為自己和孩子在上課的。
4、少一點華麗,多一點平實。
老師們回憶一下,你外出聽的課、看的錄象課,有多少節感覺是樸素的、實用的、常態下的課?許多課堂都披著華麗的外衣,這些華麗的外衣底下暴露的是刻意包裝的痕跡。
有的課情景表演、課件、動手製作、游戲、錄象等熱鬧繁華,什麼手段都用,全副武裝。
例:體育課《過河》
當中跳小河的三個環節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次自由跳小河(繩子有寬有窄)問:你是用什麼方法跳過去的?
第二次活動:下雨,小河變寬了,提高了難度,運用方法跳過去。
第三次:河裡來了鄂魚(老師坐在河中做鄂魚)對面田裡有害蟲(海洋球),小青蛙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從鄂魚身上跳回,將害蟲放在指定的筐里。
放鬆環節:小青蛙去小河裡游一游,用繩子做波浪的動作等等。
結束:全體青蛙一起抬著繩子高高興興地回了家。
象這樣的課,你聽了、看了回去就能上了。材料准備簡單,過程層層遞進、清晰明了。
說實話,平時我們沒有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製作、准備過多的教學具,有時也沒有那個必要。就地取材、一物多用等是我們要多去考慮的,但也要避免走入誤區:認為東西越少越好。那也不對。關鍵是材料少了,環節設計巧妙了,幼兒的發展更好了。當然,象科學探索活動還是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探索材料的。
5、少一點控制,多一點自主。
我這里所說的控制是指權威下的不利於幼兒發展的限制。
常見的控制有以下幾類:
1、範例的控制。一年前,聽一新教師上美術課,是中班的繪畫《船》,她准備了一幅范畫,一邊讓幼兒觀察范畫一邊提問:大輪船由幾部分組成的?(船身、船艙)船身、船艙是什麼形狀的?船上還有哪些東西?(紅旗、煙囪、窗戶)結果畫出來的船都是一模一樣的,好象全世界的船就這一種。
2、語言的控制。我們上課時經常會聽到「你又不對了」、「又錯了」「你不能……」。有次我去聽另一位新教師的興趣班的美術課,她一會停下說:「坐端正」、一會拿起鈴鼓讓幼兒跟著她拍手,來組織紀律。因為她剛本科畢業,組織語言不是很形象化不生動,幼兒不怎麼要聽。所以她只能採取這種方式來維持秩序。
3、其他控制:《蔬菜》一課由於時間拖長了,幼兒到後來明顯坐不住了,那老師就拿著蔬菜的圖片,一會走到這個面前說:「蔬菜請你坐坐好」,一會到那個面前說:「蔬菜不喜歡你了」。表面上似乎是情景性的維持秩序,但確實是一種變相的權威鎮壓式的控制,類似這樣的還有很多。
這樣的控制是束縛幼兒的無形的繩索,是不提倡的。
這使我想起一個寓言:有一天農夫牽著驢子走到懸崖邊,農夫怕驢子跌下去,用繩子牽著它靠近一點,驢子堅決不肯,越牽它越向外掙扎,最後跌下了深谷。
給我們一個啟示:為什麼要用繩子把驢子牽過來?為什麼不用一把青草把驢子喚過來呢?
有時為了良好的意願,往往採取強制的措施,效果卻不容樂觀。
希望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都能有「吸引驢子的青草」,以活動本身來吸引幼兒的主動參與。
讓幼兒形成自主學習的策略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提供適宜的環境,讓幼兒學會自主選擇。教室里的區域活動,幼兒為什麼那麼喜歡?因為他是自己根據興趣選擇進哪個區;進了區域,可以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自主探索;在同一區域里,還可以和其他幼兒自主交流。集體教學中我們也要經常創設這樣的環境。
2、提供充分的機會,讓幼兒學會自主探索。課堂中,我們要提供充分的機會,給予幼兒適度的挑戰,讓幼兒自主去探索,幼兒會樂此不疲,我們則要關注幼兒的思維軌跡,從中了解與分析幼兒的學習方法。並非科學課可以這樣,其他課同樣如此。當我整理那些做中學課的照片時,就發現每張照片上的孩子都在開心地笑著動手,這個發現讓我覺得很多的忙碌是值得的。
3、創造必要的條件,讓幼兒學會自主表達。表達的形式很多:繪畫、動作、語言等。這里就不多說了。
6、少一點模仿,多一點個性。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自我,要善於分析自己:我的強項是什麼?我的專長是什麼?我是善於創設情景呢還是善於語言的循循誘導?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鍛煉,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學個性。所以模仿並非是自身專業成長的捷徑,借鑒+反思才是聰明之舉。
遠離作秀,褪去華麗的外衣,走出堆砌、模仿的誤區,我們的教學要返樸歸真、尋找一份有缺憾的真實,尋找富有生命力的平實。
7、少一點「拿來主義」,多一點「為我所用」。
一些教材、一些現成的教案、教學材料等等這些都只是載體,是我們參考的文本,它更多的是提供給我們一些指向、一些理念、一些內容的文本資料。它都一律只提供同樣的一份,顯而易見,這些只能參考,在參考的基礎上做適當的調整。 就比如給你一塊料子,你就把它用來做衣服,不管大小穿在身上,肯定有人大有人小,但是如果大家把這段料子 合理剪裁,量身定衣,那就肯定大家都合適了。教材就是這段料子。拿我們現在用的教材分析一下。
除了整合課程外,現在還滲透國學的教育,我們在引進這些東西的時候,也要根據我們這里的具體情況做一些調整,不能死搬硬套。吸取其中的精髓、抓住一些靈動的東西,為我所用才是關鍵,不能刻板地模仿它的形式。
二、這些課堂小細節不可忽視
評價一節好課,看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看課堂的活躍程度,這是毋庸置疑的。但也許你上課時的一個小動作,或者你的一個疏忽,都可能會讓你的活動課大扣,無緣優質課。因此,幼師們要注意全面把關,對課堂小細節也要引起足夠重視,以免因小失大。
(一)教師的課堂禮儀
1、讓自己的眼神成為叩開孩子心靈的鑰匙。
關懷:加強目光巡視,消除「教學死角」,讓每個幼兒都感覺你在注意他/她。
贊許:幼兒課堂表現好,要用贊許的目光肯定他/她。
制止:用目光給予信號,防止幼兒分散注意力,或嬉笑打鬧。
鼓勵:提問和課堂討論時,對不同的情形採取不同的目光交流,對有進步的幼兒要以資鼓勵。
批評:幼兒不遵守課堂紀律,交頭接耳,幼師要用眼神批評。
溫馨提示:
在運用眼神交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目光要親切、自然、坦誠。
②注視時間要適當。
③注視的位置要得體。
④注視的方向要合宜。
2、把握對幼兒的稱呼:
對幼兒稱呼時我們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要真誠地叫響每個孩子的名字。
(2)不要叫孩子的綽號,但可以叫昵稱。
(3)忘記幼兒姓名時的補救方法。
3、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有些姿勢無形中會拉大與孩子間的距離,如:抱胸、指手指、拉孩子的衣服、瞪眼睛、又手叉腰、背手……
(二)認真對待每個集體活動
1、教學內容的選擇:生活化的教學題材,能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教育目標的制定:目標的制定要讓孩子跳一跳摘果子。不用跳就能摸到的太淺,孩子不感興趣。跳了跳還是摸不著,孩子也不會太感興趣,或興趣不能持久。
3、手段方法的運用要恰到好處。
(1)如何設計教學活動中的提問?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有啟發性。
*提問題要有適時性。
*提問必須遵循本班幼兒的認知規律面向全體幼兒。
*問題必須要圍繞教學中的關鍵。
*教師的語言要有吸引力,利用眼神與幼兒進行交流,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對幼兒的回答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
(2)教師課堂語言的組織。
*用甜美的語調給幼兒上課——在教學中要有慈母般溫柔的表情、聲調,就能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內心體驗,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教師要煥發童心,進入角色,用親切、自然的表情和語言讓幼兒感受天真爛漫之情。語調上要注意舒緩有致,語氣上要注意柔和。
*要注意上課時使用的導語——巧妙自然、神秘的導語,會讓幼兒在教師的引領下自然融入到教材之中,起到引人入勝的作用。
*力求邏輯性,克服隨意化——教師在使用語言時必須使其內容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必須根據思維的邏輯准確運用概念,避免前後矛盾的話。例如,有的老師表揚幼兒時喜歡說:「今天表現最好的有某某、某某、某某……」其實,一個「最」字表達的是獨一無二的意思,但教師卻隨意地在「最好的」後面說出了好多個。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錯誤,時間一長也會對幼兒產生影響。因此,我們在使用語言時應謹慎,力求邏輯性,避免出現因隨意而犯的錯誤。
*教師的語言應力求人性化
尊重幼兒——孩子雖小,但他們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說話時若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的心靈或多或少地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
平等交流——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常常會說這樣的話,「請做好」、「請你跟我這樣做」等等。在這里教師是作為指揮者的身份出現的。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教師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倡導「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即要求視幼兒為平等的合作夥伴。因此,幼師們要經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支持幼兒的探索。
* 教師的語言應具有激勵性——鼓勵和支持幼兒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前提,當幼兒遇到問題不能正確解決,感到灰心與無望時,教師就要幫助幼兒,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幼兒去探索。
如在進行科技活動時,經常會有幼兒不敢自己動手操作,總想依賴教師,這時教師就可以說:「你去嘗試一下,失敗了也沒關系呀!」、「你試試看」、「再想想,就能想出來了。」、「這件事應該難不倒你的。」等等這樣的語言來激勵幼兒,這些語言對即將失去信心的幼兒來說,無疑是一種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為幼兒解決問題的動力,堅定完成任務的信心。當幼兒有自己的發現和看法時,教師也應及時鼓勵,不要吝嗇「嗯,真不錯」、「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別!」等等這樣的語言,因為這些語言能給幼兒極大的鼓舞並能激發他們進一步表現的慾望。
*教師的語言應兒歌化——如,小班幼兒自理能力比較差,經常將鞋子穿反,在教幼兒穿鞋子分清左右腳時,我沒有用枯燥的說教,而是告訴幼兒:「左邊的鞋是鞋爸爸,右邊的鞋是鞋媽媽,爸爸和媽媽一對好朋友,永遠不吵架。」在教幼兒疊衣服時,我告訴幼兒:「扣子找扣眼,袖子找袖子,衣服彎彎腰,帽兒點點頭。」這些節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兒歌使幼兒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輕松自然地學會了穿鞋子、疊衣服等本領,不僅提高了自理能力和審美能力,而且陶冶了幼兒的情操。
*手勢語的巧妙運用。
指示手語。例如,幼兒年齡小,對許多課堂行為規范尚不了解,如果只憑教師的語言描述,是很難在短時期內讓幼兒記住的。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使用一些恰當的、固定的指示手語來作為輔助。比如:當教師在提問時總是輔以舉手的手勢,那麼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們便對教師「舉手」——這一手勢語非常了解,出現這個動作時就會很自然地作出「舉手發言」的反應。
情感手語。情感手語是指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情景和氛圍的需要,用以表達情感的手勢語言。如:當幼兒答對問題後,教師翹起大拇指,他會感到教師對他的贊賞,因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會大大增加。情感手語是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而運用的,事前沒有設計。因此,情感手語具有及時、適度的特點。
形象手語。形象手語指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內容的需要而運用的直觀形象的手勢語言。形象手語一般用在講解重點或突破難點時,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形象手語是幼兒園教學的有效手段。
(3)反思的維度
*教學目標是什麼?活動中目標實現了多少?
*課後與課前相比孩子有收獲嗎?主要在哪些方面有收獲?
*課堂上你關注的是教師的教還是孩子的學?
*教學氛圍是否寬松、和諧、愉快、民主、融洽。
*孩子活動的面有多大?參與程度有多高?
*是否關注了每一個以及個體差異?具體點說:發展最快與最慢的孩子都進步了嗎?
*教學過程中,哪個環節我最滿意?我是否改變了原來的教學計劃?如果改變了,為什麼要這樣改?
*孩子操作了嗎?操作中發現了什麼問題?
*如果下次再上同樣的課,我會在教學時做哪些調整?為什麼?
*其他值得記載或反思的課堂現象。
編後語:
綜上所述,一節好課,不僅與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關,也與幼兒教師的教學水平密不可分,需要幼師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下工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不斷反思,不斷探討,琢磨出適合自己的教學之路,使自己所上的每一節活動課都是好課!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還~~
9. 做兼職和學習怎麼平衡
1.首先先弄清楚哪個在你的心裡更為重要,是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將來考研,還是獲得更多的社會經驗,畢業後直接就業。
2.如果想考研的話。到大三下就該停止大部分的兼職了,可以做一份家教或者兼職服務生之類的,不累還可以調劑一下枯燥的學習生活
3.如果不想考研的話,也要想清楚將來是想從事本專業工作還是其他工作。如果是本專業的話,還是要起碼放一半的心思在讀書上面,畢竟知識是本錢,上大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去打工,如果並不想從事本專業的話,起碼要保證不能掛科,能力強的話盡量考高點。
10. 小學怎麼配置小學科學老師全部用兼職嗎小學科學學科的教育目的是什麼
感覺小學科學基本都是別的老師兼著代吧,很少有人去考小學科學的證,很專多語文,屬數學老師也會去代科學課,我們這邊是這樣的,科學就是一些簡單的物理和化學知識,培養孩子們對世界基本的認識,知道什麼是自然,什麼是生物,通過一些有趣的小實驗去培養他們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