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五年級數學第四解方程的教案哪有
解簡易方程
第一課時 方程的意義
教學內容:數學書P53-54及「做一做」,練習十一1-3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2、會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數量關系。
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會用方程的意義去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具准備:天平、空水杯、水(可根據實際變換為其它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上課要用到一種重要的稱量工具,它是什麼呢?對,它是天平。天平由天平稱與砝碼組成,當放在兩端托盤的物體的質量相等時,天平的指針就會在標尺中間,表示天平平衡,根據這個原理,從而稱出物體的質量。
二、新知學習
1、實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天平一邊放上兩個50克的砝碼,一邊放一個100克的砝碼,問:現在天平是什麼狀態?
大家能不能用式子來表示這種情況?試試著。[板書:50+50=100]
50+50=100是個什麼式子?(等式)
那麼這次咱們再來操作一次天平:第一步,稱出一隻空杯子重100克,板書:1隻空杯子=100克;
第二步,往往空杯子里倒入約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幾滴紅墨水),問:發現了什麼?天平出現了傾斜,因為杯子和水的質量加起來比100克重,現在還需要增加砝碼的質量。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碼,發現了什麼?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現在,水有多重,知道嗎?如果將水設為x克,那麼用一個式子該怎麼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這個關系呢?100+x>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碼,天平往砝碼這邊傾斜。問:哪邊重些?怎樣用式子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300.
第五步,把一個100克的砝碼換成50克,天平出現平衡。現在兩邊的質量怎樣?用式子怎樣表示?讓學生得出:100+x=250。
比一比100+X=250和原來學習的50+50=100以及上面兩個式子有什麼不同?
師小結:與第一個式子比含有未知數,與另兩個式子比它是等式。
像100+X=250這樣含有求知數的等式,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你們知道叫什麼嗎?對,叫方程。請大家試著寫出一個方程。
1、寫方程,加深對方程的認識。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看書第54頁,看書上列出的一些方程,讓學生讀一讀。然後小結:一個式子要是方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兩個條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求知數(即字母),這也是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依據。
1、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在是方程的式子後面打上「√」。對於不是方程的幾個式子要說明其理由。
2、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麼?怎麼判斷一個式子是不是方程?
提問:方程是不是等式?等式一定是方程嗎?
看「課外閱讀」,了解有關方程產生的數學史。
四: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2題,先讓學生說出圖意,再根據圖意再列出相應的方程。
2、獨立完成第3題,評講時,介紹什麼叫數量關系要,然後讓學生先說出各幅圖中的數量關系,再說出相應的方程,同一幅圖由於數量關系有不同的形式,因此方程形式也可能不同。
五、作業:練習十一第1題。
板書設計: 方程的意義
50+50=100 等式
1隻空杯子=100克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稱為方程
教學小記:
為突顯方程的意義,在例題前增加了用天平演示50+50=100的過程。別看小小的一處改動且用時不多,但卻為本課的教學增輝不少。當黑板上出現了4個式子後,我引導學生將100+X=250與上面三個式子比較,有什麼不同?通過對比觀察,促使學生主動發現了50+50=100雖然是等式,卻不含有未知數,而100+X>200、100+X<300雖然含有未知數,卻是不等式,從而明確一個式子如果是方程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教學效果非常好。
但在作業中如何看圖列方程還需加強指導。如教材62頁第3題就有許多學生列出了將X單獨放在等式一邊的方程。這里教師不僅要向學生說明列方程解決問題時的常規要求,還要在比較不同方程的數量關系中使學生發現按順向思維列的方程最容易理解。
學生質疑:在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是,學生問「40—28=X既含有未知數又是等式,為什麼不能這樣列方程呢?」作為教師該如何回答更准確呢?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數學書P55-56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1、通過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幾種變換情況,讓學生初步認識等式的基本性質。
2、利用觀察天平保持平衡所發現的規律能直接判斷天平變化後能否保持平衡。
3、培養學生觀察與概括、比較與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並能用自己的話來闡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幾種變換情況,進而發現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
教學難點:初步認識等式的基本性質。
教具准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用天平做過實驗嗎?今天我們就要用天平去發現一些重要的規律,有信心嗎?
二、新知探究
(一)探尋發現「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盤放一茶壺,右盤放兩茶杯,天平保持平衡。問:這說明什麼?如果設一把茶壺重a克,1個茶杯重b克,則可以用一個等式來表示:即a=2b(板),
第二步,問:想一想,怎樣變換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學生思考片刻,進而問:往兩邊各放一個茶杯,天平會發生什麼變化?教師演示加以驗證,在已平衡的天平兩邊同時增加一個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這個過程可以表示為a+b=2b+b 。
第三步,問:如果兩邊各放上2個茶杯,天平還保持平衡?兩邊各放上同樣的一個茶壺呢?學生回答後,老師一一演示驗證。
第四步,想一想,怎樣變換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兩邊增加同樣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兩邊減少同樣的物品,天平會保持平衡嗎?
第五步,展示數學書P55頁第2幅圖的場景,觀察掛圖,如果設一個花盆的質量為A,1個花瓶的質量為B,那麼這幅圖可以怎樣表示?板書:A+B=4B
如果兩邊都拿掉1個花瓶,天平還平衡嗎?上面的過程可以怎樣表示?板書:A+B-B=4B-B。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概括起來可以怎麼說?天平兩邊增加或減少同樣的物品,天平會保持平衡。(課件)
(二)探尋發現「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盤放一瓶墨水,右盤放兩個鉛筆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於兩個鉛筆盒的質量,如果設一瓶墨水重c克,1個鉛筆盒重d克,則可以用一個等式來表示:即c=2d(板),
第二步,問:想一想,如果在左邊再放上1瓶墨水,右邊再放上2個鉛筆盒,天平還保持平衡嗎?驗證,天平兩邊加的東西不同,數量也不同,為什麼還能保持平衡呢?學生可能會說,因為兩邊增加的質量相同,肯定;同時引導,天平左邊的質量在原來的基礎上發生了什麼變化?(擴大了2倍),右邊呢?(也擴大了兩倍)因此,天平兩邊盡管所增加的東西不同,數量不同,但兩邊質量所發生的變化是相同的,都擴大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2=2d×2 。
第三步,剛才的演示反過來,就是天平兩邊同時縮小相同的倍數,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兩邊同時增加或減少同樣的物品會保持平衡外,還可怎麼變換也可以保持平衡?歸納得出:天平兩邊物品的質量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天平保持平衡。
第四步,進一步驗證,出示P56的情景,問要求1個排球和幾個皮球同樣重該怎麼辦?兩邊質量同時縮小2倍,即把兩邊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結論:1個排球和3個皮球同樣重。
(三)小結天平保持平衡的變換規律,引出等式不變的規律。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了什麼,誰來總結一下。
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變換規律:(1)天平兩邊同時增加或減少同樣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兩邊的質量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天平保持平衡。
老師引導:我們可以發現,天平保持平衡時可以用一個等式來表示,當天平兩邊發生變化時,等式的兩邊也在發生變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變。從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我們可以發現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嗎?想一想,四人小組討論。
交流,發現: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1)等式兩邊都加上或減去相同的數,等式保持不變;(2)等式兩邊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不變。
三、練習。
三、練習。
1、畫圖
(1)第一幅圖:天平平衡。左邊有一個長方體盒子和2個正方體盒子,右邊有5個小正方體盒子。
第二幅圖:天平左邊有一個長方體盒子,右邊打?號,請學生畫圖。
(2)第一幅圖:天平平衡。左邊有一個圓,右邊有三個三角形。
第二幅圖:天平左邊有三個圓,右邊打?號,請學生畫圖。
2、填空並說明理由。
(1)X+3=5
X+3-3=5( )
(2)5X=20
5X÷5=20( )
(3)X-6=76
X-6+6=76( )
(4)X÷11=3
X÷11×11=3( )
四:小結: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問題?
教學反思:
作為常規課,今天既沒有課件、也沒用天平、僅用4張掛圖和一塊小黑板,但教學效果一樣的棒,學生在課堂中十分投入,且整體掌握情況非常好。
從課前預習情況來看,「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1」學生理解起來較容易,但如何順利過渡到難度相對較大的「天平保持平衡的規律2」呢?我在此處精心設計了過渡語, 「剛才咱們是在天平的兩邊同時增加或減少同樣的物品,如果這次天平兩邊增加或減少的不是同樣的物品,又該怎樣才能使天平保持不變呢?請大家認真觀察、努力思考,比一比誰的腦子靈,能發現其中的奧妙。」這樣通過言語提醒學生注意規律1與規律2兩者在變化中的區別,同時也提請所有學生注意觀察與思考。這里,教師與學生的對話語言使教學環節不再支離破碎,教師與學生的對話語言使教學觀察思考的指向性更明確,教學與學生的對話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數學書P57、58頁例1及「做一做」中相關部分練習,練習十一第4題、第5題(前兩排)、第6題(第一排)、第7題(第一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圖例能根據題目找到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2、會根據等式不變的規律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解方程的格式和寫法。
3、會檢驗一個具體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掌握檢驗的格式。
4、結合具體題目,讓學生初步理解方程的解與解方程的含義。
5、進一步提高學生比較、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會解形如X±a=b的方程,並檢驗。
教學難點:理解形如X±a=b的方程原理,掌握正確的解方程格式及檢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
等式在哪些情況下變換仍然保持不變呢?
學習這些規律有什麼用呢?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就會逐漸發現到它的重要作用了。
二、新知學習
1、教學例1
出示例1,從圖中可以獲取哪些數學信息?圖中表示了什麼樣的等量關系?能用一個方程來表示這一等量關系嗎?得到x+3=9
X是多少方程的左右兩邊才相等呢?也就是求盒子中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學生先自己思考,再在小組里討論交流,並把各種方法記錄下來。
全班交流。可能有以下四種思路:
(1)利用加減法的關系:9-3=6。
(2)想6+3=9,所以X=6。
(3)把9分成6+3,想X+3=6+3,所以X=6。
(4)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從方程兩邊同時減去一個3,左右兩邊仍然相等。就能得出X=6。
對於這些不同的方法,分別予以肯定。說明第(4)種用到了等式的性質,是解方程的方法之一,所以要重點掌握。
誰再來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解方程的?
師板書:x+3-3=9-3
化簡,即得:x=6
問:左右兩邊同時減去的為什麼是3,而不是其它數呢?因為,兩邊減去3以後,左邊剛好剩下一個x,這樣,右邊就剛好是x的值。因此,解方程說得實際一點就是通過等式的變換,如何使方程的一邊只剩下一個x即可。
追問:x=6帶不帶單位呢?讓學生明白x在這里只代表一個數值,因此不帶單位。
2、認識、區別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像這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剛才,x=6就是方程X+3=9的解。
而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剛才,我們板書的過程就是求方程解的過程就是解方程。
這兩個概念說起來差不多,但它們的意義卻大不相同,它們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方程的解是一個具體的數值,而解方程是一個過程,方程的解是解方程的目的。)
3、檢驗的方法及格式。
怎麼判斷X=3是不是方程的解呢,還需要驗算。怎樣驗算呢?(將x=3代入方程之中看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師示範書寫格式:方程左邊=x+6
=3+6
=9
=方程右邊
所以,x=3是方程的解。
用同樣的方法檢驗x=2是不是方程的解。
小結:通過剛才解方程的過程,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左右兩邊同時減去一個相同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書寫的過程中寫的都是等式,而不是遞等式。
三、鞏固練習:
獨立完成P59頁做一做第1題第一幅圖。第2題第1排。
四、小結:通過這節課學到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
教學小記:
今天我對課時安排及教學設計均做了較大調整。原訂計劃是第三課時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學,要求學生掌握方程檢驗的書寫格式,第四課時完成加、減、乘、除各類型方程解法的教學。調整後的教案改為第三課時完成「方程的解」及「解方程」概念教學、會解形如X±A=B的方程,掌握檢驗的格式;第四課時只完成乘除法方程的解法。其次對於教學設計也做了相應處理,將57頁的內容適時穿插到了例1的學習過程之中。
為什麼我會做如此改動呢?主要基於以下三點原因:1、考慮到學生一節課內如要掌握加減乘除各種類型方程的解法、理解解方程的原理,規范書寫格式,內容太多,怕影響教學效果。2、教材57頁做一做中要求學生檢驗方程的解是否正確,但規范的檢驗格式卻不在本頁,而在58頁。3、如果能將「解方程」與「方程的解」這兩個概念結合規范的解方程書寫過程和結果來向學生解釋,更利於學生理解掌握。
根據以往教學經驗,知道解方程的書寫格式是一大難點,所以在前天晚上就在腦子中開始醞釀如何用兒歌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今天上課一試,效果確實不同凡響。兒歌如下:
解方程首先要寫「解」,
X每步都不能離,
所有的等號要對齊,
檢驗的習慣要牢記。
按調整後的教案實施教學,效果比較理想。不僅一節課內完成了預訂的教學任務,而且學生作業質量較高,僅一人書寫格式有誤,一人方法掌握不牢。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數學書P59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一第5-7題。
教學目標:
1、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學會解形如ax=b及x÷a=b方程的解,初步學會a-x=b及a÷x=b方程的解。
2、初步學會如何利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提高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仔細檢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會解形如ax=b或x÷a=b方程的解。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解形如a-x=b及a÷x=b方程的解。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解方程,並進行驗算(指名板演,集體核對)
X+1.9=10 X—1.9=10
二、新知學習(教學例2)
利用等式不變的規律,我們再來解一個方程。
出示方程:3x=18,怎樣才能求到1個x是多少呢?同桌的同學互相討論,如有問題,可以出示書上的示意圖幫助分析。
抽答,在方程兩邊同時除以3即可。為什麼兩邊同時除以的是3,而不是其它數呢?剛好把左邊變成1個x。讓學生打開書59頁,把例2中的解題過程補充完整。
展示、訂正。
要求學生驗算。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方程的兩邊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方程左右兩邊仍然相等。這是我們解方程常用的兩種方法,想不想用它們來試一試呢?
三、反饋練習
1、基本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題第(2)小題,先找到等量關系,再列方程,解方程。集體評講。
(2)思考「想一想」:如果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或乘上一個數,左右兩邊還相等嗎?依據是什麼?等式保持不變的規律。
(3)完成「做一做」第2題第二排三道小題。(強調驗算)
2、拓展練習:
17—X=15 21÷X=3
指名學生介紹自己的解法,重點引導學生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解答。
17-X=15 21÷X=3
解:17-X+X=15+X 解21÷X×X=3X
15+X=17 3X=21
15+X—15=17—15 3X÷3=21÷3
X=2 X=7
[課堂記錄:以第一題為例,學生中普遍的解法是根據加減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解答,X=17—15,X=2。當我提出要求必須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解答後,學生想到的方法是17—X—15=15—15,2—X=0,所以X=2,因為只有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差為0。最後,全班僅一名學生(魏紫瑞)在獨立探索後想出上述方法]
[課後思考:其實學生的第二種方法既運用了等式的基本性質,也與教材中一般是等式兩邊同時加、減、乘、除同一個數(0除外)的方法一脈相承,不失為一種值得推薦的好方法。可惜,今天這「妙招」卻被我平淡的評價語言給埋沒了。 ]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學習了什麼?
五、作業:練習十一5—7題。
因為地方不夠了,後面的沒法復制了,你看一下那個網址好嗎
Ⅱ 五年級數學第四稍復雜解方程的教案哪有
來了——
五年級數學解稍復雜方程教案
教學內容:教材第65頁例1。練習十二的第1-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根據等式的基本性質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靈活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與規范書寫和自覺檢驗的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學難點:正確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 教學准備:多媒體 備課時間:2013年10月23日 上課時將:2013年10月28日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
2、根據下列句子說出其數量間相等的關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數的2倍多2人。 2)這個月比上個月水電費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導入:
1、同學們見過足球吧?(出示1個足球)那你們觀察過足球上的花紋有什麼特點呢?
(出示例1)一起觀察掛圖,問:同學們能從圖中獲得什麼信息?要求
什麼問題?
2、師:幾位同學的觀察能力都很強。老師還知道:那款黑白相間的足球是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的比賽用球,此後的一系列世界盃用球都是在此基礎上加以改進的。 三、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師:剛才有一位同學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塊,用我們學過的知識怎樣解決黑色皮有多少塊呢? 小組討論,合作交流:
(一部分學生用算術的方法解答,在學生講解題思路時,老師可以用線路圖表示; 另一部分學生找到題中的等量關系,並依據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還有另外的學生找到另外的等量關系式,列方程。) 師:第一小組的同學用我們前面學過的知識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運用畫線段圖的方法,幫助分析,很善於動腦。其他同學依據不同的數據關系列出較復雜的方程,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稍復雜的方程」。(板書課題) 2、小組合作探究稍復雜方程的解法:
1)生:我們還可以用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這個等量關系式列方程,最後求出 X=12,還要檢驗12是不是這個方程的解。(學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驟)
師:這位同學特別會想辦法,利用我們原來學過簡單方程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還有檢驗方程的好習慣。但像 2X-20=4 和 2X-4=20 這樣的方程能轉化成我們原來學過的簡單的方程再解答嗎? 2)(兩個學生在黑板上展示兩個不同方程的解法步驟,並檢驗)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這幾個小組解答較復雜的方程都是先轉化成簡單的方程,然後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請同學們不要忘記,最後要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大家在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時候,有什麼共同特點嗎?步驟是什麼呢?
(學生答完特點後,師生共同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① 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用X表示; ② 分析、找出數量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③ 解方程; ④ 檢驗並寫答語。)
四、鞏固拓展: 1、解下列方程 4X+13=365 8+4X=56 3X—2=28
2、說出數量間相等的關系。
故宮的面積比天安門廣場面積的2倍少16萬平方米。 獵豹的速度比大象的2倍還多30千米。
亞洲的面積比大洋洲面積的4倍還多812萬平方千米。
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比水星繞太陽一周所用時間的4倍還多13天。 3、P66 第二題 五、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麼收獲?
六、課時作業:練習十二第二、三題 七、板書設計:
解稍復雜的方程(一) 解:設共用x塊黑色皮。 黑色皮的塊數×2—白色皮的塊數=4
黑色皮的塊數×2—4=白色皮的塊數
...................2 x — 2 0= 4 .......... .......... 2x—4=20
...................2x—20+20=4+20 .......... 2x—4+4=20+4
...................2x=24 .......... .......... .......... 2x=24
...................2x÷2=24÷2 .......... .......... 2x÷2=24÷2
...................x=12 .......... .......... ........... x=12
八、課後反思:《解稍復雜的方程》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69頁的內容。從我的實際教學來看,基本達到了原來預定的教學目標。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稍復雜的方程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例1的學習中初步有了一定的基礎,練習時我發現學生找題中的等量關系很難,所以本節課的設計主要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重點訓練找等量關系。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即培養了學生的獨立自主,又培養了合作學習的意識,還有利於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方程解應用題比較抽象,教學是注重題材生活化,並改變例題的呈現方式,通過讓學生選擇信息、提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大膽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並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讓他們自主去探究、去發現,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敢於探索的精神和大膽嘗試的能力。 通過組織學生匯報、交流,使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自發進行比較,學生在思維拓展的同時初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生的認識不是由教師的說教得到的,是來自於發揮集體智慧的討論由學生自己悟出來的。
Ⅲ 《五年級》下冊「解方程大全」公式
小學五年級解方程發方法
一.移項
所謂移項就是把一個數從等號的一邊移到等號的另一邊去。注意,加減法移項和乘除法移項不一樣,
移項規則:當把一個數從等號的一邊移到另一邊去的時候,要把這個數原來前面的運算符號改成和它相反的運算符號,比如「+」變成「-」,或是「×」變成「÷」
請看例題:
加減法移項:
x+4=9
x=9-4
x=5
乘除法移項:
3x=27
x=27÷3
x=9
常規題目,
第一步,把所有跟未知數不能直接運算的數字,轉移到與未知數相反的等號那一邊。
比如:
3x-4=8
3x=8+4
3x=12
x=4
第二種情況請記住,當未知數前面出現「-」或是「÷」的時候,要把這兩個符號變成「+」或是「×」,
具體如何改變請看下面例題:
20 – 3x=2
20=2+3x-----(注意:也就是前面提過的移項問題,改變符號在方程裡面就是移項)
20-2=3x
18=3x
x=6
36÷4x=3
36=3×4x----(注意:也就是前面提過的移項問題,改變符號在方程裡面就是移項)
36=12x
x=3
3.未知數在小括弧裡面的情況,注意,這種情況要分兩種,第一種是根據乘法分配律先把小括弧去掉
例如:
3(3x+4) = 57
9x + 12=57
9x=57-12
9x=45
x=5
第二種情況就是,要看括弧前面的那個數跟等號後面的那個數是否倍數關系,如果是倍數關系,可以互相除一下,當然,用這一種方法的前提就是等號另一邊的數只有一個數字,如果有多個,則先要計算成一個。
4. 第四種情況就是未知數在等號的兩邊都有,這種情況就是要把未知數都移項到一邊,把
其它的數字移項到另一邊,具體規則,如果兩個未知數前面的運算符號不一樣,要把未知數前面是「-」的移到「+」這一邊來,如果兩個未知數前面的運算符號一樣,則要把小一點的未知數移到大一點的未知數那一邊去。
Ⅳ 五年級下冊解方程大全
9+6x=14
x+9x=4+7
2x+9=17
8-4x=6
6x-7=12
7x-9=8
x-56=1
8-7x=1
x-30=12
6x-21=21
6x-3=6
9x=18
4x-18=13
5x+9=11
6-2x=11
x+4+8=23
7x-12=8
X-5.7=2.15
15 5X-2X=18
3X 0.7=5
x+13=33
3 - 5x=80
1.8 +6x=54
6.7x -60.3=6.7
9 +4x =40
2x+8=16
3.5×2= 4.2 x
26×1.5= 2x
0.5×16―16×0.2=4x
9.25-X=0.403
16.9÷X=0.3
X÷0.5=2.6
3-5x=80
1.8-6x=54
6.7x-60.3=6.7
9 +4x=40
0.2x-0.4+0.5=3.7
9.4x-0.4x=16.2
12-4x=20
1/3x+5/6x=1.4
12x+34x=1
18x-14x=12
23 x-5×14=14
12+34x=56
22-14x=12
23x-14x=14
x+14x=65
23x=14x+14
30x12x-14x=1
x-0.7x=3.6
1、(0.5+x)+x=9.8÷2 2、2(X+X+0.5)=9.8 3、25000+x=6x 4、3200=450+5X+X 5、1.2x=81.6 6、x+5.6=9.4 7、x-0.7x=3.6
91÷x=1.3 18(x-2)=270 12x=300-4x 7x+5.3=7.4 3x÷5=4.8 30÷x+25=85 1.4×8-2x=6 6x-12.8×3=0.06 410-3x=170 3(x+0.5)=21 0.5x+8=43 6x-3x=18 1.5x+18=3x 5×3-x÷2=8 0.273÷x=0.35
1.8x=0.972
x÷0.756=90
9x-40=5
x÷5+9=21
48-27+5x=31
10.5+x+21=56
小學五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
2
8、x+2x+18=78 9、(200-x)÷5=30 10、(x-140)÷70=4 11、0.1(x+6)=3.3×0.4 12、4(x 7(6.5+x)=87.5 (27.5-3.5)÷x=4 x+19.8=25.8 5.6x=33.6 9.8-x=3.8 75.6÷x=12.6 5x+12.5=32.3 5(x+8)=102 x+3x+10=70 3(x+3)=50-x+3 5x+15=60 3.5-5x=2
0.3×7+4x=12.5
x÷1.5-1.25=0.75
4x-1.3×6=2.6
3
解方程與方程的應用
1、 育新小學共有108人參加學校科技小組,其中男生人數是女生人數的1.4倍。參加科技小組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 體育比賽中參加跳繩的人數是踢毽子人數的3倍,已知踢毽子的人數比
跳繩的人數少20人,跳繩、踢毽子各有多少人?
3、 某校五年級兩個班共植樹385棵,5(1)班植樹棵樹是5(2)班的1.5
倍。兩班各植樹多少棵?
4、 一支鋼筆比一支圓珠筆貴6.8元。鋼筆的價錢是圓珠筆價錢的4.4倍。
鋼筆和圓珠筆的價錢各是多少元?
5、 學校數學小組的人數是寫作小組人數的1.4倍,如果從數學小組調4人
到寫作小組,兩個小組的人數就相等了。寫作小組和數學小組各有多少人?
6、 過年了,媽媽給姐姐和弟弟同樣多的壓歲錢。姐姐花了290元買了一套
《網路全書》,弟弟花了170元買了一輛滑板車,這時,弟弟的錢數是姐姐的3倍,姐姐和弟弟各得到多少壓歲錢?
7、 食堂買來一些黃瓜和西紅柿,黃瓜的質量是西紅柿的1.2倍,黃瓜比西
紅柿多6.4千克。買來西紅柿多少千克?
8、 今有雞、兔共居一籠,已知雞頭和兔頭共35個,雞腿和兔腿共94隻。
問:雞、兔各有多少只?
9、 媽媽今年46歲,小倩今年12歲,再過多少年媽媽的年齡是小倩的3倍? 10、 用一根長54厘米的鐵絲圍成一個長方形,要使長是寬的2倍,圍成的
4
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11、 一隻麻雀的體重是81克,恰好是蜂鳥的40倍。一隻蜂鳥重多少克? 12、 一塊長方形菜地的面積是180平方米,它的寬是12米,長是多少米? 13、 食堂有一批大米,每袋25千克,用去6袋以後,還剩50千克,這個食
堂原來有大米多少千克?
14、 食堂有200千克大米,每袋25千克,用去一些後,還勝50千克,用去
多少袋?
15、 小明做了28道習題,小紅再做多少道就是小明做的2倍?
16、 幼兒園大班有10個小朋友,現在有60個蘋果平均分給大班和小班的小
朋友,每個小朋友可分得2個,小班有多少個小朋友?
17、 小華買了相同數量的2元和8角的郵票,共用去了42元,兩種郵票各
有多少張?
18、 學校分配學生宿舍,如果每個房間住6人,那麼有20人沒有床位,如
果每個房間住8人,則正好住滿,學校有多少間學生宿舍?
19、 甲、乙兩車從相距280千米的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經過4小時兩
車相遇。甲車每小時行30千米,乙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20、 商店購進120台數碼攝象機,比購進的數碼照相機的2倍少40台,數
碼照相機有多少台?
21、 一根鐵絲長54厘米,用它圍成一個長方形,使長是寬 的2倍,長和寬
各是多少厘米?
22、 強強和麗麗共有奶糖40粒,強強比麗麗少6粒,強強有奶糖多少粒? 23、 三年前母親的歲數是兒子的6倍,今年母親33歲,兒子今年幾歲? 24、 奶奶買4袋牛奶和2個麵包,付給售貨員20元,找回5.2元,每個麵包
5.4元,每袋牛奶多少元?
Ⅳ 五年級下解方程的格式
解方程實際上沒有什麼太嚴格的格式
首先寫上「解」字
然後一步步寫出進行的計算
比如對於一元一次方程
3x+1=7
解:方程兩邊同時減去1,得到
3x=7-1=6
方程兩邊同時3
解得x=6/3=2
Ⅵ 小學五年級解方程怎樣才能學好
五年級屬於一個非常時期,面臨小升初的壓力必須要在這一時期將數學成績有所提高.另外五年級的數學難度有所提高,下一步是迎接初中.五年級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那小學五年級數學輔導具體有哪些.
(不外乎)
1.對症下葯.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孩子較弱的內容,並為弱小的模塊提供建議,以便有效地提高目標效率.
2.及時整合審查.根據記憶曲線,如果不及時復習,很容易忘記知識點,因此有必要及時復習並不斷鞏固知識點,以便記住知識.記住的知識在復習,沒記牢的知識加強記憶.
3.總結問題解決方法.有一種方法可以做數學,反向推理學習五年級數學.問題中心方法、散射方法等.不同的問題可以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
4.循序漸進.用階梯法教學,讓學生不會立刻接受太難的知識點,而是從簡單的問題開始,先建立學生的自信心,然後慢慢增加難度.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學好數學首先就是計算能力的過關,整數運算、小數運算、分數運算都要做到准確無誤.有很多的同學計算的速度相當的慢,原因就是沒有掌握計算的法則,導致老是犯錯誤或者是犯同樣的錯誤,使做題的效率大大減低.所以很有必要進行將強計算,並掌握計算的技巧和規律.
基礎知識和方法如果能掌握好,對於數學來說也就不那麼難了.在學習了合數和質數之後,會出現判斷一個數是合數或者是質數,而對於某個題目來說,常常有很多個思路能夠解決,但是學生需要掌握每個方法和思路的要點,才能在考試中做到准確無誤.平時的積累和學習是有效掌握方法和總結思路的重要方法,所以學生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難度)
Ⅶ 小學五年級解方程附答案
一、 找找數量間的等量關系,再把每個方程補充完整。
1. 水果店運來X箱蘋果,每箱重10千克,賣出75千克,還剩下5千克。
等量關系:
方程: =5
2. 水欣原野有畫片45張,送給豆豆和樂樂各X張後,還剩13張。
等量關系:
方程: =13
3. 一個長方形長13米,寬X米,周長38米。
等量關系:
方程: =38
4. 小華拿8元錢去買作業本,每本作業0.75元,買了X本後,找回3.5元。
等量關系:
方程: =3.5
二、列方程解決問題。
1. 林場種楊樹350棵,比種松樹的4倍少50棵,林場種松樹多少棵?
2. 爺爺今年76歲了,比孫子年齡的6倍還大4歲。孫子今年多少歲?
3. 小王買了一支鋼筆和一支圓珠筆,共花了7.86元,鋼筆的價錢是圓珠筆價錢的2倍,鋼筆和圓珠筆的價錢各是多少元?
4. 市場運來一批水果,其中蘋果是梨的3倍,已知蘋果比梨重270千克,蘋果和梨各重多少千克?
5. 甲乙兩地間長480千米,客車和貨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已知客車每小時行65千米,貨車每小時行55千米,經過幾小時兩車相遇?
6. 爸爸買紅糖,白糖各1.5千克,共花發11.1元,已知每千克紅糖3.2元。每千克白糖多少元?(用兩種方法解答)
7. 果園里有三種果樹共650棵,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桃樹是梨樹的1.2倍,梨樹有多少棵?
8.長方形的周長是360米,長是寬的4倍,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9.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約為陸地面積的2.4倍。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分別是多少億平方千米?
10.有兩桶油,第二桶重量是第一的1.5倍,如果從第二桶中取出2千克放入第一桶中,這時兩桶油的重量相等,第一桶有多少千克?